東晉平陽沙門釋法顯譯
爾時雪山 。 有八萬四千白象 。 日日來到 。 列王殿前 。
時王心念 。
此諸白象 。 恒來我所 。 經由道路 。 踐踖眾生 。
即便勅語 。 主兵臣言 。
自今已後 。 不須此象 。 日來我所 。 經一千歲 。 可令一來 。 但令四萬二千便足 。 不必其滿 。 八萬四千 。
王玉女寶 。 名曰善賢 。 與餘夫人 。 及以婇女 。 八萬四千人 。 於靜室中 。 坐禪思惟 。 經四萬歲 。 共相謂言 。
我等在此 。 坐禪思惟 。 經四萬歲 。 不見大王 。 今者宜應 。 禮拜問訊 。
作此言已 。 即便相隨 。 到於王所 。 其餘宮人 。 入白王言 。
善賢今與 。 八萬四千女人 。 來問訊王 。
時王聞已 。 即便往於 。 說法殿上 。 昇師子座 。 俄爾之頃 。 善賢等至 。 王即喚前 。
時善賢等 。 相隨而進 。 到於王所 。 頭面禮足 。 次第而坐 。 即作是言 。
我等共在 。 靜室之中 。 坐禪思惟 。 經四萬歲 。 不見王久 。 故來問訊 。 欲有所說 。 唯願聽許 。
王即答言 。
善哉 。 隨意 。
善賢即便 。 而白王言 。
此閻浮提 。 西瞿耶尼 。 北欝單越 。 東弗婆提 。 四方人民 。 極為熾盛 。 富樂安隱 。 皆行十善 。 竝是大王 。 德化力也 。 此閻浮提 。 如鳩尸婆帝城者 。 其數凡有 。 八萬四千 。 此諸城等 。 國王臣民 。 及婆羅門 。 皆悉來此 。 欲見大王 。 而王坐禪 。 經多年歲 。 來朝謁者 。 皆不相見 。 譬如孝子 。 不見慈父 。 又四天下 。 不見大王 。 遊歷甚久 。 唯願大王 。 善將時宜 。 撫接民人 。 我等女弱 。 於國無益 。 所以坐禪 。 適意久遠 。 大王處貴 。 統攝內外 。 一切人民 。 莫不宗仰 。 豈得如我 。 女人所行 。 白象車馬 。 其數各有 。 八萬四千 。 大王宜應 。 乘之遊觀 。 大王昔日 。 恒為一切 。 說種種法 。 授以十善 。 頃來坐禪 。 斯事頓廢 。
于時善賢 。 以如此事 。 種種諫王 。 大善見王 。 聞此語已 。 而答之言 。
汝於前後 。 每以善事 。 而諫勸我 。 今聞汝言 。 殊乖昔意 。
爾時善賢 。 聞王此誨 。 心生懊惱 。 垂涕念言 。
我向所以 。 諫大王者 。 正以所見 。 謂為得中 。 不圖乃復 。 更生罪咎 。
即從座起 。 頂禮王足 。 而白王言 。
今我愚癡 。 不識正理 。 乃以此事 。 而用上諫 。 唯願大王 。 聽我懺悔 。
爾時大善見王 。 答善賢言 。
一切諸行 。 皆悉無常 。 恩愛合會 。 亦復別離 。 此四天下 。 雖爾熾盛 。 我亦不久 。 當捨棄之 。 我於往昔 。 八萬四千歲 。 而為嬰兒 。 八萬四千歲 。 而為童子 。 八萬四千歲 。 為灌頂太子 。 八萬四千歲 。 為灌頂王 。 然後得成 。 轉輪聖王 。 領四天下 。 七寶具足 。 八萬四千歲 。 統理民務 。 八萬四千歲 。 為諸人民 。 講說諸法 。 八萬四千歲 。 坐禪思惟 。 從爾已來 。 五十八萬八千歲 。 雖復如此 。 壽命延長 。 會歸於盡 。 我今已老 。 死時將至 。 古昔諸王 。 尊貴快樂 。 如我不異 。 亦復遷謝 。 歸於無常 。 鳩尸婆帝城 。 及餘八萬四千大城 。 會亦磨滅 。 不應於此 。 獨生愛著 。 長放逸心 。 我今所以 。 獲此尊勝 。 皆由往昔 。 積諸善業 。 今者宜應 。 廣植諸善 。 造來生因 。 是故坐禪 。 經積年歲 。
爾時善賢等 。 聞王此言 。 心大歡喜 。 頂禮王足 。 退還所住 。 如是不久 。 王得篤疾 。 自知命盡 。 即立太子 。 而以為王 。 集餘大臣 。 及婆羅門 。 長者居士 。 以四海水 。 灌太子頂 。 事既畢竟 。 王即命終 。 上生梵天 。
阿難 。 大善見王 。 王四天下 。 而其所居 。 唯閻浮提 。 大城雖有 。 八萬四千 。 而其所處 。 唯鳩尸婆帝 。 雪山之中 。 有八萬四千 。 白象之寶 。 而王所乘 。 不過一象 。 雖有八萬四千駿馬 。 而王所騎 。 不過一匹 。 雖有八萬四千 。 七寶之車 。 而王常駕 。 不過一乘 。 雖有八萬四千夫人 。 王之所愛 。 唯在一人 。 雕飾寶殿 。 八萬四千 。 王之所處 。 不過一室 。 身之所須 。 飽足而已 。 而王役慮四方 。 纏心物務 。 徒勞精神 。 於身無益 。
阿難 。 大善見王 。 豈異人乎 。 我身是也 。 我於往昔 。 獲此尊貴 。 所居國城 。 即在於此 。 我於此城 。 作轉輪王 。 不可稱數 。 成就利益 。 無量眾生 。 今者諸天 。 充滿虛空 。 皆是我昔 。 為王之時 。 以諸善法 。 教化所成 。 其於今日 。 復在此城 。 見般涅槃 。 當令其獲 。 般涅槃果 。
阿難 。 以是事故 。 汝云何言 。 此鳩尸那城 。 為邊狹耶 。 我今決定 。 住於此城 。 而般涅槃 。
當於如來 。 說此事時 。 諸天及人 。 億那由他 。 於諸法中 。 遠塵離垢 。 得法眼淨 。 即共同聲 。 而白佛言 。
世尊 。 往昔無量無邊 。 阿僧祇劫 。 以諸善法 。 利益我等 。 今又於此以 。 般涅槃樂 。 安立於我 。
即散名華 。 并作天樂 。 歌唄讚歎 。 供養如來 。
爾時阿難 。 而白佛言 。
奇哉 。 世尊 。 此鳩尸那城 。 過去乃有 。 斯奇特事 。 我今不復 。 生小心也 。
爾時世尊 。 告阿難言 。
汝今可入 。 鳩尸那城 。 語諸力士道 。 我今日 。 於後夜分 。 入般涅槃 。 皆悉令來 。 與我相見 。 若有所疑 。 恣意請問 。 莫令於我 。 般涅槃時 。 不及相見 。 後生悔恨 。
爾時阿難 。 聞佛言已 。 埀泣懊惱 。 頂禮佛足 。 攝身威儀 。 與一比丘 。 俱共入城 。
時鳩尸那城 。 諸力士等 。 男女大小 。 始共集聚 。 論敘如來 。 當般涅槃 。 各各皆欲 。 往詣佛所 。 會見阿難 。 即便問言 。
我聞世尊 。 在雙樹間 。 將般涅槃 。 正共言論 。 欲至佛所 。
於是阿難 。 具以如來 。 所勅之辭 。 告諸力士 。 力士聞已 。 悲號懊惱 。 悶絕躃地 。 互共微聲 。 而相謂言 。
嗚呼 。 苦哉 。 世間眼滅 。 我等從今 。 何所歸依 。 猶如嬰兒 。 失於慈母 。 從今已去 。 人天轉減 。 三惡道趣 。 日就增盛 。
白阿難言 。
我等眷屬 。 今欲相隨 。 往至佛所 。
是時阿難 。 還白佛言 。 以世尊語 。 入城宣示 。 諸力士眾 。 莫不驚絕 。 涕泣歔欷 。 皆悉當來 。 瞻奉世尊 。 諸力士等 。 男女大小 。 一切相隨 。 流淚嗚咽 。 緣路而進 。
是時阿難 。 見諸力士 。 人數甚多 。 心自念言 。
若此人眾 。 一一禮佛 。 無有竟時 。 我今當令 。 家家一時禮 。
諸力士眾 。 至佛所已 。 阿難即便 。 普語之言 。
汝等來眾 。 既為不少 。 若人人禮佛 。 不卒得竟 。 今可家家 。 一時禮也 。
力士奉旨 。 即便禮佛 。 退住一面 。 而白佛言 。
唯願世尊 。 住壽一劫 。 若減一劫 。 不般涅槃 。 利益一切 。 諸天人民 。 今諸眾生 。 無有慧眼 。 唯願世尊 。 為作開導 。
爾時如來 。 告力士言 。
汝今不應 。 作此請我 。
所以者何 。 一切諸行 。 皆悉無常 。 恩愛合會 。 必歸別離 。 設我住世 。 若滿一劫 。 會亦當滅 。 我所說法 。 但當憶持 。 誦念勿忘 。 此則不異 。 我在世也 。
諸力士等 。 聞佛此言 。 不果所請 。 心懷愁悴 。 悲泣懊惱 。 默然而住 。
爾時鳩尸那城 。 有一外道 。 年百二十 。 名須跋陀羅 。 聰明多智 。 誦四毘陀經 。 一切書論 。 無不通達 。 為一切人 。 之所宗敬 。
其聞如來 。 在娑羅林 。 雙樹之間 。 將般涅槃 。 心自思惟 。
我諸書論 。 說佛出世 。 極為難遇 。 如優曇鉢花 。 時一現耳 。 其今在於 。 娑羅林中 。 我有所疑 。 試往請問 。 瞿曇若能 。 決我疑者 。 便是實得 。 一切種智 。
作此念已 。 往到佛所 。 在於林外 。 逢見阿難 。 即語之言 。
我書論中 。 說佛興世 。 極難值遇 。 億千萬劫 。 時時乃出 。 如優曇鉢華 。 不可數覩 。 在世教化 。 我初不見 。 今聞在此 。 娑羅林中 。 當般涅槃 。 我有所疑 。 欲往請問 。 汝可為我 。 白世尊言 。 道我今者 。 欲希相見 。
爾時阿難 。 聞其此語 。 心自思惟 。
世尊今者 。 四大不和 。 接對來久 。 已自增惡 。 若復與此 。 外道相見 。 必有言論 。 容致損劇 。
即答之言 。
世尊今者 。 四大不和 。 寢臥林中 。 極苦身痛 。 汝今不須 。 見如來也 。 莫臨世尊 。 般涅槃時 。 而作障礙 。
須跋陀羅 。 如是三請 。 阿難亦復 。 如是三答 。
爾時世尊 。 以淨天耳 。 聞須跋陀羅 。 請阿難聲 。 又觀其根 。 是可度時 。 即以梵音 。 告阿難言 。
汝莫於我 。 最後弟子 。 獨作留礙 。 聽須跋陀羅前來 。 我欲見之 。 此人質直 。 聰慧易悟 。 所以求進 。 欲決疑難 。 非為故來 。 論勝負也 。
於是阿難 。 即承佛教 。 語須跋陀羅 。
世尊今已 。 勅聽汝前 。
須跋陀羅 。 聞佛許前 。 歡喜踊躍 。 不能自勝 。 而心念言 。
沙門瞿曇 。 決定是得 。 一切種智 。
即前佛所 。 互相問訊 。 坐於一面 。 而白佛言 。
瞿曇 。 欲有所問 。 唯願聽許 。
佛言 。
善哉善哉 。 須跋陀羅 。 恣汝所問 。
須跋陀羅 。 即問佛言 。
今者世間 。 沙門婆羅門 。 外道六師 。 富蘭那迦葉 。 末伽利拘賒梨子 。 刪闍夜毘羅眡子 。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 迦羅鳩駄迦旃延 。 尼犍陀若提子等 。 各各自說 。 是一切智 。 以餘學者 。 名為邪見 。 言其所行 。 是解脫道 。 說他行者 。 是生死因 。 互相是非 。 云何而得 。 知其虛實 。 何師應得 。 沙門之稱 。 何師定是 。 解脫之因 。
爾時如來 。 即答之曰 。
善哉善哉 。 須跋陀羅 。 乃能問我 。 如此之義 。 諦聽諦聽 。 吾為汝說 。
須跋陀羅 。 諸法之中 。 若不見有 。 八聖道法 。 當知無有 。 一沙門名 。 二及三四 。 亦復不有 。 既無沙門 。 亦無解脫 。 解脫既無 。 非一切種智 。
須跋陀羅 。 若諸法中 。 有八聖道法 。 當知必有 。 四沙門名 。 有沙門名 。 則有解脫 。 既有解脫 。 是一切種智 。
須跋陀羅 。 唯我法中 。 有八聖道 。 有四沙門名 。 是解脫道 。 是一切種智 。 彼諸外道 。 富蘭那迦葉等 。 其說法中 。 無八聖道 。 無沙門名 。 非是解脫 。 及一切種智 。 若言有者 。 當知必是 。 虛誑之說 。
須跋陀羅 。 一切眾生 。 聞我所說 。 信受思惟 。 當知其人 。 必不空聞 。 要得解脫 。
須跋陀羅 。 我在王宮 。 未出家時 。 一切世間 。 皆為六師 。 之所迷醉 。 初未見有 。 沙門之實 。
須跋陀羅 。 我年二十有九 。 出家學道 。 三十有六 。 於菩提樹下 。 思八聖道 。 究竟源底 。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得一切種智 。 即往波羅捺國 。 鹿野苑中 。 仙人住處 。 為阿若憍陳如等五人 。 轉四諦法輪 。 其得道跡 。 爾時始有 。 沙門之稱 。 出於世間 。 福利眾生 。
須跋陀羅 。 當知我法 。 能得解脫 。 如來實是 。 一切種智 。
爾時須跋陀羅 。 既聞如來 。 說八聖道 。 心生歡喜 。 舉身毛竪 。 渴仰欲聞 。 八聖道義 。 而白佛言 。
唯願世尊 。 為我分別 。 八聖道義 。
於是世尊 。 即便為其 。 分別廣說 。
須跋陀羅 。 既聞佛說 。 八聖道義 。 心意開朗 。 豁然大悟 。 於諸法中 。 遠塵離垢 。 得法眼淨 。 即白佛言 。
我今欲於 。 佛法出家 。
於是世尊 。 即便喚之 。
善來 。 比丘 。
鬚髮自落 。 袈裟著身 。 即成沙門 。 世尊又為 。 廣說四諦 。 即獲漏盡 。 成阿羅漢 。
爾時世尊 。 告阿難言 。
汝今當知 。 我於道場 。 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最初說法 。 度阿若憍陳如等五人 。 今日在於 。 娑羅林中 。 臨般涅槃 。 最後說法 。 度須跋陀羅 。 諸天及人 。 無復更應 。 聞我說法 。 而得度者 。 若有善根 。 應得解脫 。 當來皆是 。 我之弟子 。 展轉相教 。
阿難 。 須跋陀羅 。 雖是外道 。 而其善根 。 應成熟時 。 唯有如來 。 能分別知 。 我般涅槃後 。 若有外道 。 欲於我法 。 求出家者 。 汝等不應 。 便聽許之 。 先令四月 。 誦習經典 。 觀其意性 。 為虛為實 。 若見其行 。 質直柔軟 。 於我法中 。 實有深樂 。 然後方可 。 聽其出家 。
阿難 。 所以然者 。 汝等小智 。 不能分別 。 眾生之根 。 是故令汝 。 先觀之耳 。
爾時須跋陀羅 。 而白佛言 。
我於向者 。 欲求出家 。 世尊若令 。 先於佛法 。 四十年中 。 讚誦經典 。 然後聽我 。 而出家者 。 我亦能爾 。 豈況四月 。
爾時世尊 。 即告之言 。
如是 。 如是 。 須跋陀羅 。 我觀汝意 。 於我法中 。 慇懃渴仰 。 今作此言 。 非為虛設 。
爾時須跋陀羅 。 前白佛言 。
我今不忍 。 見天人尊 。 入般涅槃 。 我於今日 。 欲先世尊 。 入般涅槃 。
佛言 。
善哉 。
時須跋陀羅 。 即於佛前 。 入火界三昧 。 而般涅槃 。
爾時如來 。 告阿難言 。
汝勿見我 。 入般涅槃 。 便謂正法 。 於此永絕 。
何以故 。 我昔為諸比丘 。 制戒波羅提木叉 。 及餘所說 。 種種妙法 。 此即便是 。 汝等大師 。 如我在世 。 無有異也 。
阿難 。 我般涅槃後 。 諸比丘等 。 各依次第 。 大小相敬 。 不得呼姓 。 皆喚名字 。 互相伺察 。 無令眾中 。 有犯大戒 。 不應𨶳求 。 覓他細過 。 車匿比丘 。 應與重罰 。
阿難問佛 。
與何重罰 。
佛言 。
阿難 。 與重罰者 。 一切比丘 。 勿與共語 。
於是阿難 。 如教奉行 。
爾時世尊 。 告諸比丘 。
汝等今者 。 若有疑難 。 恣意請問 。 莫我滅後 。 生悔恨言 。
如來近在 。 娑羅林中 。 我於爾時 。 不往諮決 。 致令今日 。 情有所滯 。
我今雖復 。 身體有疾 。 猶堪為汝等 。 解釋疑惑 。 若欲於我 。 般涅槃後 。 奉持正法 。 利益天人 。 今宜速來 。 決所疑也 。
世尊乃至 。 如是三告 。 諸比丘等 。 默然無有 。 求決疑者 。
爾時阿難 。 即白佛言 。
奇哉世尊 。 如是三誨 。 而此眾中 。 無有疑者 。
佛言 。
如是 。 如是 。 阿難 。 今此眾中 。 五百比丘 。 未得道者 。 我般涅槃後 。 未來世中 。 當得盡漏 。 汝亦當在 。 此中數也 。
爾時世尊 。 告諸比丘 。
汝等若見 。 我身口意 。 脫相犯觸 。 汝當語我 。
時諸比丘 。 聞佛此語 。 流淚懊惱 。 而白佛言 。
如來豈當 。 有身口意 。 微細過耶 。
於是如來 。 即便說偈 。
諸行無常 。 是生滅法 。 生滅滅已 。 寂滅為樂 。
爾時如來 。 說此偈已 。 告諸比丘 。
汝等當知 。 一切諸行 。 皆悉無常 。 我今雖是 。 金剛之體 。 亦復不免 。 無常所遷 。 生死之中 。 極為可畏 。 汝等宜應 。 勤行精進 。 速求離此 。 生死火坑 。 此則是我 。 最後教也 。 我般涅槃 。 其時已至 。
時諸比丘 。 及餘天人 。 聞佛此誨 。 悲號涕泣 。 悶絕躃地 。 如來即便 。 普告之言 。
汝等不應 。 生此悲惱 。 諸行性相 。 皆悉如是 。
於是如來 。 即入初禪 。 出於初禪 。 入第二禪 。 出於二禪 。 入第三禪 。 出於三禪 。 入第四禪 。 出第四禪 。 入於空處 。 出於空處 。 入於識處 。 出於識處 。 入無所有處 。 出無所有處 。 入於非想非非想處 。 出於非想非非想處 。 入滅盡定 。
爾時阿難 。 既見如來 。 湛然不言 。 身體肢節 。 不復動搖 。 即便流淚 。 而作是言 。
世尊今已 。 入般涅槃 。
爾時阿㝹樓駄 。 語阿難言 。
如來即時 。 未般涅槃 。 所以湛然 。 身不動者 。 正是入於 。 滅盡定耳 。
爾時世尊 。 出滅盡定 。 更還入於 。 非想非非想處 。 乃至次第 。 入於初禪 。 復出初禪 。 入第二禪 。 出於二禪 。 入第三禪 。 出於三禪 。 入第四禪 。 即於此地 。 入般涅槃 。
爾時阿㝹樓駄 。 語阿難言 。
世尊已於 。 第四禪地 。 入般涅槃 。
於是阿難 。 及四部眾 。 聞阿㝹樓駄 。 作此言已 。 悲號嗚咽 。 悶絕躃地 。 其中或有 。 舉手拍頭 。 搥胸大叫 。 共相謂言 。
世間眼滅 。 一何速哉 。 一切眾生 。 從今已去 。 誰為導者 。 人天方減 。 惡道日增 。
時虛空中 。 天龍八部 。 涕泣滂沱 。 猶如驟雨 。 互相謂言 。
我等從今 。 誰為歸依 。 猶若嬰兒 。 失於慈母 。 三惡道逕 。 日就開闊 。 解脫之門 。 方巨重關 。 一切眾生 。 沈淪苦海 。 亦如病人 。 遠於良醫 。 又似盲者 。 失所牽導 。 我等既去 。 無上法王 。 煩惱之賊 。 日見侵逼 。
唱此言已 。 悶絕懊惱 。 不能自禁 。
時鳩尸那城 。 諸力士眾 。 皆悉勇健 。 猶如香象 。 既見如來 。 入般涅槃 。 神情憔悴 。 如病新起 。
當於爾時 。 大地震動 。 天鼓自鳴 。 四大海水 。 波浪翻倒 。 須彌山王 。 自然傾搖 。 狂風奮發 。 林木摧折 。 簫索枯悴 。 駭異於常 。
爾時大梵天王 。 即說偈言 。
過去與未來 。 及以今現在 。 無有諸眾生 。 不歸無常者 。
如來天人尊 。 金剛身堅固 。 猶不免無常 。 而況於餘人 。
一切諸眾生 。 愛惜保其身 。 薰餘以香華 。 不知當毀滅 。
如來金色身 。 相好以莊嚴 。 會亦當棄捨 。 應入般涅槃 。
永斷諸煩惱 。 成一切種智 。 猶尚不得免 。 況餘結累者 。
爾時天帝釋 。 即說偈言 。
一切諸行性 。 實是生滅法 。 兩足最勝尊 。 亦復歸於盡 。
三毒熾然火 。 恒燒諸眾生 。 無有大悲雲 。 誰能雨令滅 。
爾時阿㝹樓駄 。 即說偈言 。
如來於今日 。 諸根不搖動 。 心意會諸法 。 而棄於此身 。
恬然絕思慮 。 亦復無諸受 。 如燈盡光滅 。 如來滅亦然 。
爾時阿難 。 即說偈言 。
大地忽震動 。 狂風四激起 。 海水波翻倒 。 須彌寶山搖 。
天人心悲痛 。 泣淚猶如雨 。 皆悉大恐怖 。 如被非人執 。
由佛般涅槃 。 故有如此事 。
爾時眾中 。 有未得道 。 比丘 。 人天 。 既見如來 。 已般涅槃 。 心生懊惱 。 宛轉于地 。 已得道者 。 深歎世間 。 無常之苦 。 悲號啼泣 。 不能自勝 。
是時阿㝹樓駄 。 語諸比丘 。 及以天人 。
汝等不應 。 生大憂惱 。 如來前已 。 為汝等說 。 諸行性相 。 法皆如是 。 云何猶故 。 而悲泣耶 。
爾時阿難即便 。 普語四遠來眾 。
如來今已 。 入般涅槃 。
爾時眾人 。 聞阿難言 。 悲號啼泣 。 悶絕懊惱 。 而以微聲 。 語阿難言 。
今此人眾 。 極為闐塞 。 三十二喻闍那 。 皆悉充滿 。 唯願尊者 。 各令我等 。 次第得前 。 親見如來 。 最後瞻仰 。 禮拜供養 。 如來出世 。 難可值遇 。 如優曇鉢華 。 時時乃現 。 今者親在 。 此般涅槃 。 願必哀愍 。 令我得見 。
爾時阿難 。 聞眾人言 。 心自思惟 。
如來出世 。 極為難值 。 最後供養 。 亦復甚難 。 我今當令 。 誰在於先 。 供養佛者 。 今者宜使 。 諸比丘尼 。 及優婆夷 。 得在前來 。 供養佛身 。
所以然者 。 斯等女弱 。 昔來之時 。 不必得到 。 如來之所 。 以是因緣 。 故宜在先 。
作此念已 。 即便普唱 。
諸比丘尼 。 及優婆夷 。 皆聽前於 。 如來身所 。
諸比丘尼 。 及與無量 。 優婆夷等 。 俱到佛所 。 既見如來 。 已般涅槃 。 啼泣懊惱 。 圍繞禮拜 。 種種供養 。
爾時有一 。 貧窮優婆夷 。 年一百歲 。 見諸婆羅門 。 并及剎利 。 長者居士 。 力士妻女 。 長幼大小 。 以妙香華 。 種種供養 。 自傷貧乏 。 獨絕此願 。 心自思惟 。
如來出世 。 極為難值 。 最後供養 。 復為甚難 。 而今窮罄 。 無以自表 。
作此念已 。 倍增悲慟 。 臨佛足上 。 心大懊惱 。 涕泣流連 。 汙如來足 。
願我將來 。 所生之處 。 常得見佛 。
諸比丘尼 。 及優婆夷 。 供養畢已 。 即還本處 。
爾時阿難 。 又復普告 。 諸餘人言 。
諸比丘尼 。 及優婆夷 。 供養已畢 。 汝等可前 。 次第供養 。
時諸人眾 。 以次而來 。 到佛身所 。 既見如來 。 已般涅槃 。 號泣宛轉 。 心大悲惱 。 以諸供具 。 而用供養 。
爾時諸力士眾 。 皆悉集聚 。 共相謂言 。
我等今者 。 云何闍維 。 如來之身 。 世尊臨欲 。 般涅槃時 。 應有遺勅 。
即便共往 。 問阿難言 。
我等今者 。 欲共闍維 。 如來之身 。 其法云何 。 世尊臨可 。 般涅槃時 。 當有遺旨 。 唯願見告 。
爾時阿難 。 語力士言 。
如來遺勅 。 闍維之法 。 令與轉輪聖王 。 等無有異 。
阿難即便 。 具說佛向 。 所勅之事 。
諸力士等 。 聞阿難言 。 皆共嚴辦 。 闍維之具 。 先造寶輿 。 雕鏤莊麗 。 以如來身 。 置寶輿上 。 燒香散華 。 作眾伎樂 。 歌頌讚歎 。 於音樂中 。 而說苦 。 空 。 無常 。 無我 。 不淨之法 。
時諸力士 。 白阿難言 。
如來今者 。 既般涅槃 。 最後供養 。 極為難遇 。 我等請留 。 如來之身 。 七日七夜 。 恣意供養 。 令諸天人 。 長夜獲安 。
阿難即便 。 以力士言 。 問阿㝹樓駄 。
阿㝹樓駄 。 答阿難言 。
善哉 。 隨意 。
阿難爾時 。 告諸力士 。
聽留佛身 。 七日七夜 。 恣意供養 。
時諸力士 。 聞阿難言 。 心大悲慶 。 即於林中 。 種種供養 。 滿七日已 。 時諸力士 。 以新淨綿 。 及以細氎 。 纏如來身 。 然後內以 。 金棺之中 。 其金棺內散 。 以牛頭栴檀香屑 。 及諸妙華 。 即以金棺 。 內銀棺中 。 又以銀棺 。 內銅棺中 。 又以銅棺 。 內鐵棺中 。 又以鐵棺 。 置寶輿上 。 作諸伎樂 。 歌唄讚歎 。 諸天於空 。 散曼陀羅花 。 摩訶曼陀羅花 。 曼殊沙花 。 摩訶曼殊沙花 。 并作天樂 。 種種供養 。 然後次第 。 下諸棺蓋 。
時力士等 。 共相謂言 。
七日之期 。 今者已滿 。 我等宜應 。 舁如來棺 。 周匝繞城 。 令諸人民 。 恣意供養 。 然後往於 。 城南闍維 。
作此言已 。 即便共舁 。 如來之棺 。 盡其身力 。 而不能起 。 各共驚怪 。 不知何故 。 而以問於 。 阿㝹樓駄 。
我等諸人 。 欲舁佛棺 。 周匝繞城 。 還趣南門 。 供養闍維 。 盡竭身力 。 而不能舉 。 不知此是 。 何等事相 。 唯願尊者 。 為我說之 。
時阿㝹樓駄 。 語眾人言 。
所以然者 。 虛空諸天 。 欲令佛棺 。 周匝繞城 。 從北門入 。 住於城中 。 聽諸天人 。 種種供養 。 然後應從 。 東門而出 。 往於寶冠 。 支提之所 。 而闍維之 。
彼諸力士 。 聞此語已 。 共相謂言 。
諸天意爾 。 宜應順從 。
即舁佛棺 。 繞城一匝 。 從北門入 。 住城之中 。 聽諸天人 。 恣意供養 。 作妙伎樂 。 燒香散華 。 歌唄讚歎 。 諸天於空 。 雨曼陀羅花 。 摩訶曼陀羅華 。 曼殊沙花 。 摩訶曼殊沙花 。 并作天樂 。 種種供養 。 供養訖已 。 即便從城 。 東門而出 。 往於寶冠 。 支提之所 。 既到彼處 。 比丘 。 比丘尼 。 優婆塞 。 優婆夷 。 天龍八部 。 感結悲哽 。 不能自勝 。 而便聚積 。 牛頭栴檀 。 及諸雜香 。 又於𧂐上 。 敷舒繒氎 。 施大寶帳 。 以覆其上 。 舁舉寶棺 。 繞彼香𧂐 。 周迴七匝 。 燒香散花 。 作眾伎樂 。 而以寶棺 。 置香𧂐上 。 取妙香油 。 周澆灑之 。
時四部眾 。 并諸天人 。 戀慕懊憹 。 不能自勝 。 即便以火 。 從下燒之 。 火不肯然 。 乃至再三 。 亦復不然 。
時諸人眾 。 不知所以 。 即以此事 。 問阿㝹樓駄 。
三燒香𧂐 。 何故不然 。
阿㝹樓駄言 。
所以然者 。 尊者摩訶迦葉 。 在鐸叉那耆利國 。 聞於如來 。 欲般涅槃 。 與五百比丘 。 從彼國來 。 欲見世尊 。 是以如來 。 不令火然 。
爾時大眾 。 聞此語已 。 深歎奇特 。
爾時摩訶迦葉 。 在鐸叉那耆利國 。 遙聞如來 。 在鳩尸那城 。 欲般涅槃 。 心大悲戀 。 與五百比丘 。 緣路而來 。 去城不遠 。 身患疲極 。 在於路邊 。 與諸比丘 。 坐於樹下 。 見一外道 。 手執曼陀羅華 。
迦葉問言 。
汝從何來 。
答言 。
我從鳩尸那城來 。
迦葉又問 。
汝知我師 。 應 。 正遍知不 。
其即答言 。
識 。 汝大師 。 在鳩尸那城 。 娑羅林中 。 雙樹之間 。 已般涅槃 。 得今七日 。 即時正在 。 寶冠支提 。 將欲闍維 。 天人充滿 。 互競供養故 。 我於彼 。 得此天華 。
爾時迦葉 。 聞此言已 。 悲號哽咽 。 諸比丘眾 。 悶絕躃地 。 而以微聲 。 共相謂言 。
嗚呼 。 苦哉 。 世間眼滅 。
於是迦葉 。 而安慰之 。
汝等不應 。 作此苦憹 。 諸行性相 。 皆悉如是 。 如來天尊 。 猶尚不免 。 況復餘人 。 而得脫耶 。 宜應精進 。 求離世苦 。 今可速起 。 前於寶冠 。 支提之所 。 禮拜瞻仰 。
爾時眾中 。 有餘比丘 。 晚暮出家 。 愚癡無智 。 共相謂言 。
佛在世時 。 禁呵我等 。 不得縱意 。 既般涅槃 。 何其快哉 。
是時迦葉 。 與諸比丘 。 進鳩尸那城 。 到於寶冠 。 支提之所 。 見如來棺 。 在香𧂐上 。 悲泣流淚 。 圍繞七匝 。 而登香𧂐 。 至寶棺所 。 在於足處 。 號咷嗚咽 。 頭面作禮 。
爾時如來 。 於寶棺內 。 而出雙足 。 迦葉見此 。 倍增悲驚 。
時諸天人 。 既覩奇特 。 希有之事 。 莫不嗟歎 。 深生苦戀 。
爾時迦葉 。 見佛足上 。 而有點汙 。 即便迴顧 。 問阿難言 。
如來足上 。 何緣有此 。
阿難答言 。
如來初可 。 般涅槃時 。 四眾充滿 。 我時思惟 。
若令大眾 。 同時進者 。 女人羸弱 。 不必得前 。
即便先聽 。 諸比丘尼 。 及優婆夷 。 到如來所 。 禮拜供養 。
爾時有一 。 貧窮優婆夷 。 年一百歲 。 見諸婆羅門 。 及以剎利 。 長者居士 。 力士妻女 。 長幼大小 。 以妙香華 。 種種供養 。 自傷貧乏 。 無以表心 。 作此念已 。 倍增悲慟 。 臨佛足上 。 心大懊憹 。 涕泣流連 。 汙如來足 。
爾時迦葉 。 既聞此語 。 心懷惆悵 。 怪責阿難 。 曾不呵止 。 致此點汙 。 即以香華 。 供養佛棺 。 禮拜讚歎 。 皆悉畢已 。 於是雙足自然還入 。 迦葉即便 。 還下於地 。 以佛力故 。 香𧂐自然 。 四面火起 。 經歷七日 。 寶棺融盡 。 於時諸天 。 雨火令滅 。 諸力士眾 。 收取舍利 。 以千張氎 。 纏佛身者 。 最裏一張 。 及外一重 。 如本不然 。 猶裹舍利 。 當爾之時 。 虛空諸天 。 雨眾妙華 。 并作伎樂 。 歌唄讚歎 。 供養舍利 。
時諸來眾 。 及以力士 。 皆悉各設 。 種種供養 。 諸力士眾 。 即以金甖 。 收取舍利 。 置寶輿上 。 燒香散華 。 作眾伎樂 。 還歸入城 。 起大高樓 。 而以舍利 。 置於樓上 。 即嚴四兵 。 防衛守護 。 唯聽比丘 。 及比丘尼 。 得入禮拜 。 種種供養 。 其餘國王 。 及婆羅門 。 長者居士 。 一切人民 。 皆不聽前 。
爾時韋提希子 。 阿闍世王 。 聞彼力士 。 收佛舍利 。 置高樓上 。 而嚴四兵 。 防衛守護 。 心大悲惱 。 又復忿怒 。 諸力士輩 。 即便遣信 。 語力士言 。
世尊在世 。 亦是我師 。 般涅槃時 。 恨不臨見 。 我之族姓 。 及與世尊 。 皆是剎利 。 汝今云何 。 獨收舍利 。 置高樓上 。 而嚴四兵 。 防衛守護 。 不分餘人 。 汝便可以 。 一分與我 。 我欲於國 。 起妙兜婆 。 興諸供養 。 若能見許 。 永通國好 。 不見許者 。 興兵伐汝 。
餘七國王 。 及毗耶離 。 諸離車等 。 遣使之法 。 皆亦如是 。
時婆羅門 。 長者居士 。 亦各遣信 。 白力士言 。
世尊亦是 。 我等之師 。 願能哀愍 。 賜舍利分 。
時諸國使 。 到力士所 。 具宣王意 。 力士聞已 。 深懷不平 。 答諸使言 。
佛來我國 。 而般涅槃 。 舍利自然 。 應屬我等 。 欲於國界 。 興造兜婆 。 莊嚴供養 。 此不可得 。 若兜婆成 。 恣汝等意 。 快共來此 。 供養禮拜 。 若欲興兵 。 而見向者 。 此國軍眾 。 亦足相擬 。
時彼諸使 。 各歸本國 。 人人向王 。 說如此事 。 諸王聞已 。 益懷瞋忿 。 各嚴四兵 。 而往攻伐 。
時諸力士 。 亦嚴戰具 。 以擬來敵 。
鳩尸那城中 。 有一婆羅門 。 名徒盧那 。 聰明多智 。 深信三寶 。 心自思惟 。
彼八國王 。 及諸離車 。 身力壯健 。 軍眾精銳 。 又且力士 。 勇猛難當 。 若交戰者 。 必無兩全 。
而即便語 。 諸力士言 。
汝等雖復 。 勇銳果敢 。 彼八國王 。 齊力同心 。 人眾雲集 。 軍陣猛盛 。 若戰鬪者 。 理無兩全 。 鋒刃既交 。 必有傷害 。 如來在世 。 教人行慈 。 而於今日 。 忽相殺戮 。 汝等不應 。 悋惜舍利 。 宜分諸國 。 及離車等 。 各於其界 。 造立兜婆 。 稱於世尊 。 往昔之訓 。 又使汝等 。 普獲福利 。
諸力士眾 。 聞此語已 。 心意解悟 。 即答之言 。
汝之所說 。 實得於理 。 聽如汝言 。
彼婆羅門 。 見力士眾 。 皆悉解甲 。 即便出城 。 語諸王言 。
汝今為法 。 何故興兵 。
諸王答言 。
我為法故 。 遠求舍利 。 而見拒逆 。 不肯分與 。 是以今者 。 興兵共來 。
時婆羅門 。 復語王言 。
我已相為 。 和諸力士 。 皆悉與汝 。 舍利之分 。 可取寶瓶 。 為汝分之 。
八王歡喜 。 奉授金瓶 。 彼婆羅門 。 受諸金瓶 。 持以還歸 。 於高樓上 。 而分舍利 。 以與八王 。
于時八王 。 既得舍利 。 踴躍頂戴 。 還於本國 。 各起兜婆 。 彼婆羅門 。 從諸力士 。 乞分舍利瓶 。 自起兜婆 。 諸力士等 。 取其一分 。 於闍維處 。 合餘灰炭 。 而起兜婆 。 如是凡起 。 十處兜婆 。
如來從始 。 欲般涅槃 。 及般涅槃 。 後至於闍維 。 起諸兜婆 。 其事如是 。 其後迦葉 。 共於阿難 。 及諸比丘 。 於王舍城 。 結集三藏 。
大般涅槃經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