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炭經卷第二

西晉沙門法立 。 共法炬譯

轉輪王品第三之二

轉輪王 。 有玉女寶者 。 何等類 。 轉輪王明旦 。 與諸大臣 。 共坐參議 。 時有自然 。 玉女寶在前現 。 端正姝好 。 面色無比 。 亦不長不短 。 不肥不瘦 。 不白不黑 。 冬時身則溫 。 夏時身則凉 。 身體諸毛孔 。 皆栴檀香 。 口出蓮華香 。 轉輪王甚愛重 。 意不起婬欲向他人 。 何況當復身行 。

爾時轉輪王 。 甚歡喜踊躍 。 言 。

已為我自然玉女寶 。 今我已作轉輪王 。

轉輪王 。 有玉女寶如是 。

轉輪王 。 有主藏聖臣寶 。 何等類 。 轉輪王明旦 。 坐參議 。 時見主藏聖臣寶在前 。 解慧曉事至誠 。 往至轉輪王所 。 白言 。

轉輪王 。 所欲求索者 。 我為天王辦之 。 王但安隱坐 。

轉輪王 。 欲試主藏聖臣寶 。 使會四部兵 。 乘船入水 。 告主藏聖臣 。

我欲得金銀珍寶 。 當與我 。

主藏聖臣 。 白轉輪王言 。

渡水已 。 隨王欲 。 當與之 。

王言 。

今當於此用之 。 疾與我金銀珍寶 。 渡水已 。 我不用 。

主藏聖臣 。 聞受其教 。 整衣服 。 船上長跪 。 右手撓水 。 以器鈔金銀珍寶 。 譬如蟲著樹 。 諸金銀珍寶器 。 著手如是 。

爾時主藏聖臣 。 持眾珍寶 。 著船上 。 白轉輪王言 。

欲得幾許 。 金銀珍寶 。 今當與王 。

轉輪王 。 告主藏聖臣言 。

我所有金銀珍寶 。 甚眾多 。 但欲試卿耳 。

主藏聖臣聞已 。 便還持金銀珍寶 。 著水中 。

爾時轉輪王 。 甚歡喜踊躍 。 言 。

已為我自然 。 主藏聖臣寶 。 我已為轉輪王 。

轉輪王 。 有主藏聖臣寶如是 。

轉輪王 。 有兵臣寶 。 何等類 。 轉輪王明旦 。 坐參議 。 時見有兵臣在前 。 解慧勇猛曉事 。

往至轉輪王所 。 白轉輪王言 。

所欲為作我為辦 。 王但自安坐莫憂 。

爾時轉輪王 。 欲試兵臣 。 使會四部兵 。 告兵臣寶言 。

不曉兵法者 。 教令曉之 。 已曉者 。 教令重知 。 不曉住者 。 教令知住 。 不曉騎乘弓馬者 。 教令知 。

兵臣寶即受教 。 皆教諸兵 。

轉輪王 。 甚歡喜踊躍 。 言 。

已為我自然兵臣寶 。 我今已為轉輪王 。

轉輪王 。 有兵臣寶如是 。

佛言 。

轉輪王 。 有七寶如是 。

佛言 。

轉輪王有四德 。 云何為四德 。

一者 。 大富 。 珍寶田宅 。 奴婢珠玉 。 象馬工巧者眾多 。 天下人富 。 無有如轉輪王者 。 是為轉輪王第一德 。

二者 。 轉輪王 。 最端正姝好 。 顏色無比 。 天下人端正姝好 。 無有如轉輪王者 。 是為轉輪王第二德 。

三者 。 轉輪王 。 常安隱無疾病 。 身常等等 。 亦不寒熱 。 寒熱適其意 。 諸所飲食 。 食皆安隱 。 天下人 。 無有如轉輪王 。 無疾病者 。 是為轉輪王第三德 。

四者 。 轉輪王 。 常安隱長壽 。 天下人 。 無有常安隱 。 長壽如轉輪王者 。 是為轉輪王四德 。

轉輪王 。 有七寶 。 及四德如是 。

轉輪王 。 以正法行為政現 。 不轉善現 。 行十善事 。 教諸小國王 。 傍臣左右人民 。 奉行十善事 。 轉輪王哀念 。 諸郡國人民 。 如父哀子 。 諸郡國人民 。 愛敬轉輪王 。 如子愛父 。 轉輪王治天下 。 閻浮利地 。 平正無有高下 。 無有棘刺 。 無有毒獸蟲蟻 。 無有山陵谿谷 。 無有礫石地 。 但有棄捐 。 金銀明月 。 珠玉琉璃 。 琥珀水精 。 車璩馬瑙珊瑚 。 轉輪王 。 在天下治國時 。 富樂安隱熾盛 。 五穀豐熟 。 人民眾多 。

佛語諸比丘 。

轉輪王治國時 。 天下有八萬郡國聚落居 。 鷄鳴展轉相聞 。 轉輪王治國時 。 天下常遍有水 。 草木常青 。 木常有葉華 。 其地草葉 。 周匝分布 。 色如孔雀毛 。 其香如華香 。 足蹈上四寸入地 。 舉足還復如故 。 地草又無四寸空缺處 。 有香樹 。 常生華實 。 破其實 。 出種種香 。 有衣被樹 。 出華實 。 及種種衣被 。

有珠寶瓔珞樹 。 出華實 。 破中有無央數 。 種種珠寶瓔珞 。 有不息華樹 。 出華實 。 破中有種種不息 。 有果樹 。 常生華實 。 破中有種種果 。 有器樹生華實 。 破中有種種器 。 有妓樂樹生華實 。 破中有種種音樂 。

轉輪王治國 。 是時天下閻浮利 。 不耕種 。 米穀稻粮 。 皆自然生 。 清潔無穬 。 出其有種種甘 。

轉輪王臨壽終時 。 身不甚痛 。 譬如習樂人大食 。 腹不甚痛 。 轉輪王臨壽終時 。 身體不痛如是 。 轉輪王命過已後 。 金輪 。 白象寶 。 便滅去 。 紺色馬 。 明月珠寶 。 亦沒去 。

玉女寶 。 主藏聖臣寶 。 導道聖臣寶 。 便沐浴轉輪王身 。 以綿纏身 。 復以五百 。 張氎纏身 。 著鐵棺中 。 以酥灌其上 。 滿已蓋覆之 。 以釘釘之 。 出轉輪王棺 。 眾人共作 。 妓樂歌舞 。 出著城外 。 積一切香薪 。 持轉輪王棺 。 著上便放火燒 。 燒已 。 玉女寶 。 主藏聖臣寶 。 導道聖臣寶 。 共收骨 。 以置於四徼道中起塔 。 高四十里 。 廣長四十里 。 周匝起墻廣 。 長二百里 。 以七寶金銀 。 水精琉璃 。 赤真珠 。 車璩馬瑙 。 七重欄楯 。 七重交露 。 七重行樹 。 周匝圍遶 。 甚姝好 。 其從四方來 。 禮轉輪王 。 行法起塔 。 皆得無數福 。

爾時玉女寶 。 主藏聖臣寶 。 導道聖臣寶 。 為轉輪王起塔已 。 便布施飢者與飯 。 渴者與漿 。 欲得衣者與衣 。 欲得香熏華者 。 與香熏華 。 欲得財物 。 牛羊者與之 。 其後玉女寶 。 主藏聖臣寶 。 導道聖臣寶 。 乃命過 。

泥犁品第四之一

佛告比丘 。

有大鐵圍山 。 更復有第二 。 大鐵圍山 。 中間窈窈冥冥 。 其日月 。 大尊神光明 。 不能及照 。 其中有八大泥犁 。 一泥犁者 。 有十六部 。 第一大泥犁名想 。 第二大泥犁名黑耳 。 第三大泥犁名僧乾 。 第四大泥犁名樓獵 。 第五大泥犁名噭嚾 。 第六大泥犁名燒炙 。 第七大泥犁名釜煮 。 第八大泥犁名阿鼻摩訶 。

佛言 。

何以名為想 。 其大想泥犁 。 若有人墮中 。 其八指 。 生爪如利刀 。 以相把刺 。 其肉應手墮去 。 想念欲相殺 。 以是麤事 。 名為想泥犁 。 更復有餘 。 種種因緣 。

復次 。 其大想泥犁 。 若有人墮中者 。 手中自然刀劍 。 以相斫刺 。 想欲殺他人 。 以是麤想事故 。 名為想 。

復有餘因緣 。 其有人墮中者 。 手自然小刀 。 以刺剝他人 。 想念欲殺之 。 以是麤想事故 。 名為想 。

復有餘因緣 。 其有人 。 墮大想泥犁中者 。 以手搔 。 從足剝餘者至頂 。 想念欲殺他人 。 涼風起吹之 。 身瘡平復 。 展轉相語 。 當復長生 。

中復有相語言 。

我曹今適生 。

以是故 。 名為想泥犁 。

復有餘因緣 。 用是故泥犁 。 人壽長久 。 乃從想泥犁中出 。 便走求解脫 。

復有泥犁 。 名為黑界 。 縱廣二萬里 。 悉入中裏 。 火從身出 。 繞身三匝還入身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復次 。 黑界泥犁 。 東壁火繞 。 三匝燒人 。 火焰至西壁 。 西壁火焰至東壁 。 南壁火焰至北壁 。 北壁火焰至南壁 。 上火焰下至地 。 下焰上至上 。 人在中燒炙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在其中甚久久 。 乃從黑界泥犁出 。 便走求解脫 。

有泥犁名沸屎 。 縱廣二萬里 。 悉入沸屎中 。 自然至頸 。 熱沸踊躍 。 人以把蹶 。 欲出不能得 。 身體手足 。 耳鼻面目 。 皆爛熟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有蟲名鐵口 。 啄人髑髏 。 啄人肉穿之 。 破骨噉人髓 。 泥犁中人 。 手捲屎食之 。 脣舌皆燋 。 咽喉腹中腸胃 。 皆爛 。 便下過去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在其中甚久 。 以後乃從 。 沸屎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五百釘 。 縱廣二萬里 。 悉入中 。 泥犁旁 。 各取人手足 。 臥撲著釘地 。 以燒鐵釘 。 釘其右掌 。 以鐵釘 。 釘左掌 。 以鐵釘 。 釘其右足 。 復以鐵釘 。 釘其左足 。 復以鐵釘 。 釘其心 。 復以鐵釘 。 遍釘其身下徹地 。 悉以五百釘 。 釘其身 。 續動欲起 。 毒痛不可忍 。

泥犁旁問言 。

欲求何等 。

報言 。

我但苦飢渴 。

泥犁旁 。 取鉗拗開口 。 燒熱鐵著其咽中 。 脣舌咽皆燋 。 腹中腸胃 。 皆燋爛 。 與腸胃下過去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用是故人 。 在泥犁中 。 甚長久 。 以後乃從 。 五百釘泥犁得出 。 便走求欲解脫 。

有泥犁名車怗 。 縱廣二萬里 。 悉入其中 。

泥犁旁便問言 。

欲求何等 。

報言 。

但苦飢渴 。

泥犁旁便各各 。 取其身撲著地 。 取鉗拗開其口 。 取消銅灌人口 。 脣舌皆燋 。 腹中五藏腸胃 。 皆燋爛燒炙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在泥犁中 。 甚長久 。 已後乃得出 。 便走求解脫 。

有泥犁名為飲 。 悉入其中 。

泥犁旁便問言 。

欲求何等 。

報言 。

我但苦飢渴 。

泥犁旁 。 即各各取其人身 。 撲著燒熱地 。 以鉗拗開其口 。 以燒鐵丸 。 著人口中 。 脣舌咽皆燋 。 五臟腸胃盡燋 。 便下過去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在其中甚長久 。 乃從飲泥犁中出 。 便走求解脫 。

有泥犁名一銅釜 。 縱廣二萬里 。 盡入中 。 泥犁旁便 tiện 共舉人 。 身體手足 。 著釜中煮 。 在底亦熟 。 在上亦熟 。 湯沸踊躍起伏 。 有在上 。 露手足者 。 覆亦熟 。 譬如煮豆 。 在底亦熟 。 在上亦熟 。 覆亦熟 。 露亦熟 。 泥犁中人 。 亦如是 。 在二萬里銅釜泥犁中 。 上下皆熟 。 頭面耳鼻手足 。 皆見熟爛 。 泥犁旁 。 以矛刺內其中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用是故在其中 。 甚久長 。 已後乃從 。 一銅釜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多銅釜 。 縱廣二萬里 。 悉入中 。 泥犁旁 。 便各各舉其身手足 。 著釜中 。 湯沸踊躍 。 展轉在底在上 。 頭面手足皆見熟爛 。 泥犁旁 。 便以矛㨶罪人 。 持著餘釜中 。 見煮亦如是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在其中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多銅釜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磨 。 縱廣二萬里 。 悉入其中 。 泥犁旁 。 便各各取人 。 著鐵磨上臥 。 以蓋覆 。 便捉磨使碎 。 血肉流下 。 骨留在磨 。 中火出燒 。 炙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用是故在其中 。 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鐵磨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膿血 。 縱廣二萬里 。 人悉入其中 。 即自然有 。 膿血火焰出 。 人以手足 。 把歷欲出 。 頭面耳鼻 。 身體手足 。 皆燋 。 便自以手 。 取膿血食之 。 脣舌咽皆燋 。 腹中腸胃五臟 。 皆燋 。 便下過去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在其中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膿血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高峻 。 縱廣二萬里 。 人悉入其中 。 泥犁火焰出 。 泥犁旁 。 即走人上下山 。 頭面耳鼻 。 身體手足 。 皆燋爛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在其中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高峻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斫板 。 縱廣二萬里 。 人悉入中 。 泥犁旁 。 便各各取人 。 撲燒鐵地 。 以鐵繩量度其身 。 以兩手持斧 。 斫削身及頭面手足鼻耳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在其中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斫板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斛 。 縱廣二萬里 。 人悉入其中 。 泥犁旁 。 即取炭火中人 。 使著斛中量 。 以手摩上 。 頭面身體手足 。 鼻耳皆燋爛 。 泥犁旁 。 走人火上 。 往還燒炙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在其中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斛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劍樹葉 。 縱廣二萬里 。 人悉入其中 。 風生吹鐵劍樹葉 。 墮落截人 。 手足頭面 。 耳鼻身體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在其中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鐵劍樹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撓撈河 。 縱廣二萬里 。 河兩邊生剃頭刀草 。 人悉入其中 。 刀逆刺人 。 斷人手足頭面 。 鼻耳身體 。 毒痛不可忍 。

爾時人皆墮撓撈河 。 湯沸涌躍 。 下底有八寸蒺䔧刺 。 刺人身血流灑 。 但有其骨 。 便沸涌躍 。 轉上人 。 毒痛不可忍 。 風吹至岸邊草 。 刀逆向內 。 截人頭面耳鼻 。 身體手足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泥犁旁 。 即問人言 。

欲求何等 。

報言 。

我但苦飢渴 。

泥犁旁 。 便各各取人 。 撲著燒熱地 。 以消銅灌人口中 。 脣舌咽喉皆燋 。 身體五臟腸胃皆燋 。 便下過去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河兩邊有鐵樹 。 泥犁旁 。 便取人 。 舉著鐵樹下 。 樹生刺刺下垂 。 刺人身體 。 血肉流墮 。 餘但有骨 。 風起吹人身體 。 平復如故 。 有鳥名鐵烏喙 。 啄其頭噉其腦 。 在頭上住 。 啄取人瞳子 。 人欲下鐵刺 。 向仰刺人 。 欲上向下刺人 。

爾時人走行 。 欲求解脫 。 還墮撓撈河中 。 湯沸涌躍墮底 。 為蒺䔧所刺如故 。 上堓浮風吹堓邊 。 刀逆截傷人 。 頭面耳鼻 。 身體手足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解故不死 。

樹泥犁旁問言 。

欲求何等 。

言 。

我但苦飢渴 。

便持消銅灌口中 。 脣舌咽喉腸胃 。 皆燋爛 。 便下過去 。 上堓邊 。 泥犁旁 。 復著堓邊樹上 。 欲下上刀逆刺人 。 有鳥名那尼喙 。 啄人頭噉其腦 。 在人頭上 。 啄人瞳子 。 欲上下 。 刺逆向刺人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復還墮撓撈河 。 在中毒痛如故 。 風復吹至堓邊 。 草刀逆刺剝人如故 。

泥犁旁復問人言 。

欲求何等 。

報言 。

但苦飢渴 。

以其消銅 。 灌其口中如故 。 燒炙毒痛不可忍 。 在其中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撓撈河得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狼野干 。 縱廣二萬里 。 人悉入其中 。 狼野干 。 自然在前住 。 身中出火焰 。 所齧人身肉 。 應其口而食之 。 毒痛不可忍 。 飛鳥共來 。 啄噉人者 。 脫人眼者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在其中甚長久 。 已後乃從 。 狼野干泥犁得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寒氷 。 縱廣二萬里 。 人悉入其中 。 風周匝 。 四面起寒冷 。 吹人身 。 肌膚皮肉筋骨 。 入髓中 。 用是故便於中死 。

佛言 。

何以故名為 。 黑耳泥犁 。 若有人 。 墮黑耳泥犁中者 。 黑風熱沙 。 雨其身上 。 即隨墮地 。 焦皮肌膚 。 骨肉脂髓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用是故名為黑耳 。

復有餘因緣 。

復次 。 黑耳大泥犁 。 其有人墮中者 。 以燒鐵黑索 。 縛其身 。 風便勒結之 。 斷其身皮肌膚 。 破骨出髓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用是故名黑耳 。

復次有因緣 。 墮其黑耳大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以黑鐵燒熱繩 。 纏裹人身 。 焦皮肉肌膚骨髓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用是故名為黑耳 。

復次 。 其有人入大黑耳 。 泥犁旁以鐵繩 。 左右絞其人身 。 以鋸截之 。 以斧斷之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用是故名為黑耳 。

復次 。 人在其中 。 甚長久 。 燒炙毒痛 。 乃從黑耳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有泥犁名黑火 。 縱廣二萬里 。 人悉入中 。 黑火從當身出 。 繞身三匝還入身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在泥犁中 。 甚長久 。 乃從黑火泥犁中出 。 隨次入如前 。 十六泥犁 。 至寒氷泥犁 。 乃命過 。

佛言 。

何以故名 。 為僧乾泥犁 。 其有人 。 墮僧乾大泥犁中者 。 自然兩鐵山出火 。 火山合拍 。 泥犁中人 。 破碎其身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是故名為僧乾 。

復有餘因緣 。

復次 。 若有人 。 墮僧乾大泥犁中者 。 人悉入其中 。 有兩山相拍 。 罪人身皆破碎解墮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是故名為僧乾 。

復有餘因緣 。 人在其中 。 甚長久 。 乃從大僧乾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復次 。 入十六泥犁如前 。 復至寒氷泥犁 。 乃命過 。

佛言 。

何以故名 。 樓獵泥犁 。 其有人 。 墮樓獵中者 。 泥犁旁 。 各各取人 。 著鐵銚中 。 人大喚呼 。 大毒大痛 。 是故名為樓獵 。

復次 。 有罪人 。 墮樓獵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取人著鐵鼎中 。 大毒大痛噭喚 。 是故名為樓獵 。

復次 。 其有罪人 。 墮樓獵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各各取之 。 著鐵釜中 。 大毒大痛噭喚 。 是故名為樓獵 。

復有餘因緣 。 罪人在其中 。 甚長久 。 乃從樓獵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復隨次 。 入十六泥犁如前 。 至寒氷泥犁 。 乃命過 。

佛言 。

何以故名為大噭喚 。 其有人 。 墮大噭喚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各各取其人身 。 著大銚中煮 。 極毒痛大噭喚 。 是故名為大噭喚 。

復有餘因緣 。 其有罪人 。 墮大噭喚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各各取其人身 。 著大釜中 。 甚毒痛大噭喚 。

復有餘因緣 。 其人墮大噭喚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各各取人 。 著鼎鑊中煮 。 甚毒痛大噭喚 。 是故在其中 。 甚長久 。 乃從大噭喚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隨次入 。 十六泥犁如前 。 至寒氷乃死 。

佛言 。

何以故名為燒炙 。 其有罪人 。 墮大燒炙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各各取人 。 著鐵舍中 。 自然出火 。 燒炙毒痛 。 是故名為燒炙 。

復次 。 其有罪人 。 墮大泥犁燒炙中者 。 泥犁旁 。 牽人入鐵交露中 。 自然有火 。 燒炙毒痛 。 是故名為燒炙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復次 。 其有罪人 。 墮大燒炙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牽人入鐵堂上 。 自然有火 。 燒炙毒痛 。 是故名為燒炙 。 罪人在其中 。 甚長久 。 乃從燒炙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隨次入 。 十六泥犁如前 。 至寒氷泥犁 。 命過死 。

佛言 。

何以故名 。 為阿鼻摩訶 。 其有罪人 。 墮阿鼻摩訶泥犁中者 。 眼但見惡色 。 不見善色 。 耳但聞惡聲 。 不聞善聲 。 口所食 。 但得惡味不得甘美 。 鼻所聞臭 。 不聞好香 。 身所更 。 但得惡意 。 所念法 。 但有惡無善 。 是故名為 。 阿鼻摩訶 。

復有餘因緣 。 有罪人 。 墮阿鼻摩訶泥犁中者 。 東壁火焰至西壁 。 西壁火焰至東壁 。 南壁火焰至北壁 。 北壁火焰至南壁 。 上火焰下至地 。 地火焰上至上 。 六面火來 。 燒炙人毒痛 。 是故名為 。 阿鼻摩訶 。

復次 。 其罪人 。 墮阿鼻摩訶泥犁中者 。 彈指頃無有樂 。 是故名為 。 阿鼻摩訶 。 罪人在其中 。 甚長久 。 乃從阿鼻摩訶泥犁中出 。 便走欲求解脫 。 隨次入 。 十六泥犁如前 。 至寒氷泥犁乃死 。

佛言 。

大鐵圍山外 。 閻浮利天下南 。 有閻羅王城 。 縱廣二十四萬里 。 以七寶作七重壁 。 七重欄楯 。 七重刀分 。 七重行樹 。 園觀浴池 。 周匝圍繞 。 金壁銀門 。 銀壁金門 。 琉璃壁 。 水精門 。 水精壁 。 琉璃門 。 赤真珠壁 。 馬瑙門 。 馬瑙壁 。 赤真珠門 。 車璩壁 。 一切寶門 。 上有曲箱蓋交露 。 下有園觀浴池 。 有種種樹葉花實 。 出種種香 。 種種飛鳥 。 相和而鳴 。

佛言 。

人身行惡 。 口言惡心念惡 。 死後墮此閻羅王泥犁中者 。

泥犁旁 。 便反縛罪人 。 以見閻羅王 。 白王言 。

此諸人 。 悉不孝於父母 。 不承事沙門道人 。 不畏後世禁忌 。 願王隨所知而罰之 。

王即呼人前 。 安諦審實 。 問其人 。

汝昔在世間時 。 不見人年老百二十 。 頭白齒落 。 面皺皮緩 。 氣力衰微 。 持杖而行 。 身體戰慄 。

其人言 。

已見 。

何以不自念 。

我亦當如是老極 。 無有能脫不老者 。

何不自改 。 身口意為善 。

人對言 。

我實婬亂 。

王言 。

今我當便問 。 汝婬亂之意 。 是過非父母過 。 亦非兄弟過 。 亦非天帝王過 。 亦非親屬知識過 。 亦非先祖去人過 。 亦非沙門婆羅門過 。 汝作惡 。 身自當受 。

第一閻羅王問 。 王第二安諦審實問 。

汝昔在世間時 。 為不見人男女病 。 困劣著床 。 惡露自出 。 身臥其上 。 不能坐起 。 居人坐起飲食之 。

其人對言 。

已見 。

王言 。

汝何以不念 。

我亦當如是病瘦 。

自改身口意為善 。

我實婬亂 。

王言 。

今我當便問 。 汝婬亂之意 。 是過亦非父母過 。 亦非兄弟過 。 亦非天帝王過 。 亦非親屬知識過 。 亦非先祖去人之過 。 亦非沙門 。 非婆羅門過 。 汝自作惡 。 身自當受 。

第二閻羅王問 。 王第三問 。

汝昔在世間時 。 為不見男女死時 。 身體壞敗 。 破碎如林木棄捐 。 為烏鳥蟲蟻 。 狐狼所食 。 若有燒者 。 葬埋者 。

其人對言 。

已見 。

汝何以不自念 。

我亦當如是死 。

當自改 。 身口意為善 。

我實婬亂 。

王言 。

我當問 。 汝婬亂之意 。 是非父母過 。 亦非兄弟過 。 亦非天帝王過 。 亦非先祖去人過 。 亦非親屬知識過 。 亦非沙門婆羅門過 。 汝自作惡 。 身自當受 。

第三閻羅王問 。 閻羅王第四問 。

汝昔在世間 。 為不見小兒 。 無所知 。 屎溺自身 。

其人言 。

我已見 。

何以不自念 。

我本亦如是 。

當自改 。 身口意為善 。

我實婬亂 。

王言 。

今我當問 。 汝婬亂之意 。 是過非父母過 。 亦非兄弟過 。 亦非天帝王過 。 亦非先祖去人過 。 亦非親屬知識過 。 亦非沙門婆羅門過 。 汝自作惡 。 身自當受 。

第四閻羅王問 。 閻羅王第五 。 安諦審實問 。

汝昔在世間時 。 為不見郡國縣邑 。 得盜賊犯事殺人者 。 以見白王 。 王勅使四支 。 梟掉之 。 若著釜中煮 。 若生燒之 。 若閉著牢獄 。 掠笞毒痛 。 若斷手足鼻耳 。 若生貫之 。 若斷頭 。 種種酷毒之 。

其人對言 。

已見 。

汝何以不自念 。

我若有過 。 亦當取我如是 。

當改身口意為善 。

我實婬亂 。

當問汝婬亂之意 。 是過非父母過 。 亦非兄弟過 。 亦非天帝王過 。 亦非先祖去人過 。 亦非親屬知識過 。 亦非沙門婆羅門過 。 汝自作惡 。 身自當受 。

第五閻羅王問 。 便持付泥犁旁 。 即各各取人 。 倒著泥犁 。 泥犁城廣長 。 各四萬里 。 窈窈冥冥 。

佛爾時說偈言 。

四方有四門 。 諸角治甚堅 。 垣壁以鐵作 。 上亦用鐵覆 。 其地悉布鐵 。 火悉自然出 。

其界有十大泥犁 。 第一名阿浮 。 第二名尼羅浮 。

第三名阿呵不 。 第四名阿波浮 。 第五名阿羅留 。 第六名優鉢 。

第七名修揵 。 第八名蓮花 。 第九名拘文 。 第十名分陀利 。

佛言 。

何故名為阿浮 。 阿浮泥犁中罪人 。 自然生身 。 譬如雲氣 。 是故名為阿浮 。

何以故名 。 為尼羅浮 。 尼羅浮泥犁中罪人 。 身譬如鹿獨肉 。 是故名為尼羅浮 。

何以故名 。 為阿呵不 。 阿呵不泥犁中罪人 。 甚大苦 。 甚大痛喚呼 。 是故名為阿呵不 。

何以故名 。 為阿波浮 。 阿波浮泥犁中罪人 。 甚酷甚痛 。 大呼㖒喚 。 是故名為阿波浮 。

何以故名 。 為阿羅留 。 阿羅留泥犁中罪人 。 甚苦甚痛 。 欲喚呼不能 。 但動舌 。 是故名為阿羅留 。

何以故名為修揵 。 修揵泥犁中罪人 。 身譬黃火 。 是故名為修揵 。

何以故名為優鉢 。 優鉢泥犁中罪人 。 身青譬如優鉢 。 是故名為優鉢 。

何以故名為拘文 。 拘文泥犁中罪人 。 身色黃白 。 譬如拘文 。 是故名為拘文 。

何以故名為分陀利 。 分陀利泥犁中罪人 。 身色赤如分陀利 。 是故名為分陀利 。

何以故名為蓮華 。 蓮華泥犁中罪人 。 身紅色 。 是故名為蓮華 。

佛言 。

譬如有百二十斛四升篅 。 滿中芥子 。 百歲者人 。 取一芥子去 。

比丘 。 是百二十斛四升芥子悉盡 。 人在阿浮泥犁中常未竟 。 若人在尼羅浮泥犁中者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二千四百八十斛芥子 。 乃得出耳 。 在阿呵不泥犁中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四萬八千一百六十斛 。 乃得出 。 在阿波浮泥犁中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九十六萬三千三百斛 。 乃得出 。 在阿羅留泥犁中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千九百二十六萬四千斛 。 乃得出 。 在修揵泥犁中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三億八千萬五百二十八斛 。 乃得出 。 在青蓮華泥犁中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八十六億五百六十斛 。 乃得出 。 在黃白蓮華泥犁中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千七百二億萬一千二百斛 。 乃得出 。 在拘文蓮華泥犁中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三萬四千 。 四百億二十二萬四千斛 。 乃得出 。 在紅蓮華泥犁中 。 百歲取一芥子 。 盡六十萬八千 。 八百億四百四十八萬斛 。 乃得出 。 二十小劫為半劫 。 有人名句波利 。 墮紅蓮華泥犁中 。 坐誹謗舍利弗 。 摩訶目揵連 。

佛於是說偈言 。

若有人發起者 。 從口語出刀刃 。 坐語說惡之事 。 便還而自截傷 。

若有誹反歎譽 。 可歎者反誹謗 。 口說惡猶重過 。 口過重不安隱 。

譬如人博掩者 。 是諸惡過薄耳 。 有惡意向賢者 。 是過為最重大 。

泥犁浮有百千 。 阿浮有三十五 。

閻羅王晝夜各三 。 過燒熱銅 。 自然火在前宮中 。 王即恐畏 。 衣毛起竪 。 即出宮舍外 。 外亦自然有 。 大王大怖 。 懅還入宮 。 泥犁旁 。 便各各取閻羅王 。 擿燒鐵地 。 持鐵鉤鈎 。 其口皆開 。 以消銅灌王口中 。 燋喉咽以 。 皆燋腹中腸胃五臟 。 銅便下過去燒炙 。 毒痛不可忍 。 過惡未盡故不死 。 世間其有身行惡 。 口言惡 。 心念惡 。 死後墮惡道 。 燒炙毒痛 。 如泥犁中罪人 。 世間人 。 其有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死後皆生天上 。

佛於是說偈言 。

王使神呼問之 。 人民所作惡過 。 其人常而憂毒 。 人用是身勤苦 。

知當問不作惡 。 即奉行賢善法 。 若有恐見因緣 。 生但有病及死 。

無因緣便解脫 。 生病死便滅盡 。 得安隱甚快樂 。 即見在得滅度 。

一切恐怖畏懅 。 度無為獨有常 。

阿須倫品第五

佛言 。

須彌山下 。 深四十萬里中 。 有阿須倫 。 名抄多尸利 。 其城郭廣長 。 各三百三十六萬里 。 以七寶作之 。 甚姝好 。 金銀水精琉璃 。 赤真珠 。 車璩馬瑙 。 周匝圍繞 。 有七重壁欄楯 。 七重刀分 。 七重行樹 。 高八萬里 。 長六萬里 。 皆以七寶作也 。 四方有四門 。 門高百萬里 。 廣六千里 。 一一門邊 。 各各有十阿須倫居止 。 以七寶作殿舍 。 七重壁 。 七重欄楯 。 七重刀分 。 七重行樹 。 周匝圍遶 。 樹有青色者 。 紅色者 。 黃色者 。 白色者 。 有葉樹 。 華樹 。 實樹 。 樹上有飛鳥止 。 名為鶴孔雀 。 鴝鵒白鴿 。 悉在樹上 。 甚好相和而鳴 。

抄多尸利阿須倫東 。 出四萬里 。 中有阿須倫城郭 。 廣長各三十六萬里 。 以七寶彩畫姝好 。 金銀琉璃 。 水精赤真珠 。 車璩馬瑙 。 作七重壁 。 七重欄楯 。 七重刀分 。 七重行樹 。 周匝圍繞 。 四方有門 。 門高十萬里 。 廣六萬里 。 各各有三百阿須倫止 。 周匝圍遶 。 有七重流水 。 甚深滿 。 中有青蓮華 。 黃蓮華 。 紅蓮華 。 白蓮華 。 其底沙皆金 。 邊有樹 。 青色者 。 紅色者 。 黃色者 。 白色者 。 有葉樹 。 華樹 。 實樹 。 樹上有種種飛鳥止 。 甚姝好 。 相和而鳴 。

抄多尸利阿須倫南 。 出四萬里 。 中有阿須倫 。 名波陀呵阿須倫 。 城郭廣長 。 各四十六萬里 。 以七寶彩畫姝好 。 七重壁 。 七重欄楯 。 七重刀分 。 七重行樹 。 四方有門 。 門高十萬里 。 廣六萬里 。 一一門 。 各有三百阿須倫止 。 周匝有七重流水 。 甚深滿 。 其水底沙皆金 。 中有青紅 。 黃白蓮華 。 有七重壁 。 七重欄楯 。 刀分行樹 。 周匝圍遶 。 有青紅黃白樹 。 生葉華實樹 。 樹各有種種飛鳥 。 甚好相和而鳴 。

抄多尸利阿須倫西 。 出四萬里 。 有阿須倫名波利 。 其城郭廣長 。 各三十六萬里 。 皆以七寶 。 彩畫姝好 。 作七重壁 。 欄楯刀分 。 樹木垣牆 。 高十萬里 。 廣六萬里 。 四方有四門 。 門高十萬里 。 廣六萬里 。 皆以七寶作門 。 一一門邊 。 各有三百阿須倫止 。 其宮殿亦 。 以七寶作 。 七重壁 。 欄楯 。 刀分樹木 。 七重流水 。 甚深滿 。 其水底沙皆金 。 亦有青紅 。 黃白蓮華 。 亦有青紅黃白 。 樹生葉華實 。 上有種種飛鳥 。 甚好相和而鳴 。

抄多尸利阿須倫宮北 。 出四萬里 。 中有羅呼阿須倫 。 其城郭廣長 。 各三十六萬里 。 亦以七寶 。 彩畫姝好 。 作七寶壁 。 欄楯 。 刀分 。 樹木 。 周匝圍遶 。 垣墻高十萬里 。 廣六萬里 。 四方有四門 。 門高十萬里 。 廣六萬里 。 一一門邊 。 各有三百阿須倫止 。 其宮殿亦 。 以七寶作 。 七重壁 。 七重欄楯 。 刀分 。 樹木 。 周匝七重 。 流水深滿 。 中有青紅 。 黃白蓮華 。 其底沙皆金 。 復以七重欄楯 。 刀分樹木 。 周匝圍遶 。 有青紅黃白樹 。 生華葉實 。 上有種種飛鳥 。 甚好相和而鳴 。

抄多尸利阿須倫城 。 中有大樹 。 名為晝過度 。 高十二萬里 。 周匝亦十二萬里 。 根深二萬里 。 莖圍四萬里 。 常有花實 。

抄多尸利阿須倫身 。 高二萬八千里 。 有高二萬四千里者 。 有高二萬里 。 有高萬六千里者 。 有高萬二千里 。 有高八千里 。 有七聲者 。 長六聲者 。 五聲者 。 四聲者 。 三聲者 。 二聲者 。 最小者長半聲 。

抄多尸利阿須倫宮 。 有四品常持風持之 。 何等為四 。

一者 。 不可壞風 。 二者 。 堅住風 。 三者 。 持風 。 四者 。 上風 。

是為四品風 。 主持水在上 。 如浮雲矣 。

大樓炭經卷第二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