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樓炭經卷第四

西晉沙門法立 。 共法炬譯

忉利天品第九

佛語比丘 。

須彌山王頂上 。 有忉利天 。 廣長各三百 。 二十萬里 。 上有釋提桓因城郭 。 名須陀延 。 廣長各二百四十萬里 。 七重壁 。 七重欄楯 。 七重交露 。 七重行樹 。 周匝圍遶姝好 。 皆以七寶作之 。 金銀琉璃 。 水精赤真珠 。 車璩馬瑙 。 金壁者 。 銀門 。 銀壁者 。 金門 。 琉璃壁 。 水精門 。 水精壁者 。 琉璃門 。 赤真珠壁者 。 馬瑙門 。 馬瑙壁者 。 赤真珠門 。 車璩壁者 。 一切寶門 。 金欄楯者 。 金柱栿銀桄 。 銀欄楯者 。 銀柱栿金桄 。 琉璃欄楯者 。 琉璃柱栿 。 水精桄 。 水精欄楯者 。 水精柱栿 。 琉璃桄 。 赤真珠欄楯者 。 赤真珠柱栿 。 馬瑙桄 。 馬瑙欄楯者 。 馬瑙柱栿 。 赤真珠桄 。 車璩欄楯者 。 車璩柱栿 。 一切寶桄 。 金交露者 。 銀垂珞 。 銀交露者 。 金垂珞 。 琉璃交露者 。 水精垂珞 。 水精交露者 。 琉璃垂珞 。 赤真珠交露者 。 馬瑙垂珞 。 馬瑙交露者 。 赤真珠垂珞 。 車璩交露者 。 一切寶垂珞 。 金樹者 。 金根莖銀 。 枝葉華實 。 銀樹者 。 銀根莖 。 金枝葉華實 。 琉璃樹者 。 琉璃根莖 。 水精枝葉華實 。 水精樹者 。 水精根莖 。 琉璃枝葉華實 。 赤真珠樹者 。 赤真珠根 。 莖馬瑙枝葉華實 。 馬瑙樹者 。 馬瑙根莖 。 赤真珠枝葉華實 。 車璩樹者 。 車璩根莖 。 一切寶枝葉華實 。 其壁高二千四百里 。 廣千二百里 。 其門高二千四百里 。 廣千二百里 。 壁相去二萬里 。 有一門 。 各各門常有 。 五百鬼神 。 守忉利天門 。 門上有曲箱蓋樓觀交露 。 下有園觀浴池 。 有種種樹 。 樹有種種葉華實 。 出種種香 。 種種飛鳥 。 相和而鳴 。

須陀延城中 。 有伊羅蒱龍王宮 。 廣長各二十四萬里 。 皆以七寶 。 金銀水精琉璃 。 赤真珠 。 車璩馬瑙 。 作七寶欄楯 。 七重交露 。 七重行樹 。 須陀延城中 。 有忉利天帝 。 參議殿舍 。 廣長各二萬里 。 高四千里 。 以七寶作 。 七重欄楯 。 七重交露 。 七重行樹 。 周匝圍繞二萬里 。 殿舍上有 。 曲箱蓋交露樓觀 。 以水精琉璃為蓋 。 黃金為地 。 殿舍中柱 。 圍四百八十里 。 門高四千里 。 以七寶作之 。 中有天帝釋座 。 廣長各四十里 。 皆以七寶作 。 座甚柔軟 。 兩邊各十六座 。 殿舍北 。 有天帝釋後宮 。 廣長四萬里 。 皆以七寶 。 作七重壁 。 七重欄楯 。 七重交露 。 七重樹木 。 周匝圍繞甚姝妙 。

殿舍東 。 有釋園觀 。 名麤堅 。 廣大各四萬里 。 亦以七寶 。 作七重壁 。 欄楯 。 交露 。 樹木 。 周匝圍繞甚姝好 。 門高千二百里 。 廣長八百里 。 門上有曲箱蓋交露樓觀 。 下有園觀浴池 。 中有種種樹 。 木葉華實 。 種種飛鳥 。 相和而鳴 。

麤堅園觀中 。 有香樹 。 高七十里 。 皆生華實 。 劈者出種種香 。 有樹高二十里 。 三十里至六十里者 。 最卑者 。 高十三里百二十步 。 次有瓔珞樹 。 高七十里者 。 有高二十三十 。 至六十里 。 最卑者 。 高十三里百二十步 。 皆生華實 。 劈之出種種瓔珞 。 次有衣被樹 。 次有不息樹 。 器樹 。 音樂樹 。 高七十里 。 有高二十三十 。 至六十里 。 最卑者 。 高十三里百二十步 。 皆生華實 。 劈者出種種 。 衣被瓔珞 。 不息 。 器 。 音樂 。 麤堅園觀中 。 有兩石 。 一者名賢 。 二者名賢善 。 以天金作 。 石甚姝好 。

殿舍南 。 有天帝釋園觀 。 名樂畫 。 廣長各四萬里 。 皆以七寶 。 作七重壁 。 欄楯 。 交露 。 樹木 。 有門高千二百里 。 門上有曲箱蓋交露樓觀 。 下有園觀浴池 。 有種種樹葉華實 。 浴池中有飛鳥 。 相和而鳴 。

樂畫園觀中 。 有兩石 。 一者名晝 。 二者名善晝 。 廣長各二千里 。 石甚柔軟 。 樂畫園觀中 。 有香樹 。 次有瓔珞樹 。 不息樹 。 音樂樹 。 樹高七十里者 。 有高二十三十至六十里 。 最卑者 。 高十三里百二十步 。 皆生華實 。 劈出種種香 。 衣被 。 瓔珞 。 不息 。 器 。 音樂 。

忉利殿東 。 有天帝釋園觀 。 名憒亂 。 廣長各四萬里 。 皆以七寶 。 作七重壁 。 欄楯 。 交露 。 樹木 。 周匝圍繞 。 門高千二百里 。 廣八百里 。 上有曲箱蓋交露樓觀 。 下有園觀浴池 。 有種種樹葉華實 。 出種種香 。 種種飛鳥 。 相和而鳴 。 諸樹所出生 。 亦如南方 。 憒亂園中有方石 。

忉利天殿舍西 。 有園觀 。 名歌舞 。 廣長各四萬里 。 亦以七寶 。 作七重壁 。 欄楯 。 交露 。 樹木 。 周匝圍遶 。 門高千二百里 。 廣八百里 。 上有曲箱蓋交露樓觀 。 下有園觀浴池 。 有種種樹 。 木葉華實 。 種種飛鳥 。 相和而鳴 。

歌舞園中 。 有兩石 。 一者名難陀 。 二者名和難 。 廣長各二千里 。 皆以天琉璃作之 。 甚柔軟 。

憒亂 。 樂畫園觀中 。 有浴池名難陀 。 廣長各二千里 。 周匝圍遶七重垣 。 其池水軟美且清 。 有種種樹 。 周匝圍遶 。 水底沙皆金 。 以七寶作 。 七重欄楯 。 交露樹木 。 周匝圍遶 。 上有曲箱蓋交露樓觀 。 下有園觀浴池 。 中有種種樹葉華實 。 出種種香 。 種種飛鳥 。 相和而鳴 。

難陀浴池中 。 有青蓮華 。 紅蓮華 。 白蓮華 。 黃蓮華 。 大如車輪 。 其莖如車轂 。 刺出其汁如乳 。 其光照三十里 。 香亦聞四十里 。

歌舞 。 憒亂園觀中 。 有大樹名晝過度 。 莖圍二百八十里 。 高四千里 。 枝葉引布二千萬里 。

忉利諸天有宮 。 廣長四十萬里 。 皆以七寶作 。 七重欄楯 。 交露樹木 。 周匝圍遶 。 園觀浴池 。 種種飛鳥 。 相和而鳴 。 種種樹葉華實 。 出種種香 。 忉利天宮 。 有廣長各三萬六千里者 。 有天宮廣長 。 三萬二千里者 。 有天宮廣長 。 二萬八千里者 。 有天宮廣長 。 三萬四千里者 。 有天宮廣長 。 二萬四千里者 。 有天宮廣長 。 二萬里者 。 有天宮廣長 。 萬六千里者 。 有天宮廣長 。 萬二千里者 。 有天宮廣長 。 八千里者 。 最小者廣長 。 四千里 。 中復有天宮廣長 。 三千六百里者 。 三千二百里者 。 下至四百八十里 。 皆以七寶 。 金銀水精琉璃 。 赤真珠車璩馬瑙 。 作七重欄楯 。 交露樹木 。 園觀浴池 。 種種飛鳥 。 相和而鳴 。

忉利天殿舍 。 前有兩道 。 至天帝釋後宮 。

復有兩道 。 至麤堅園觀 。

復有兩道 。 至樂畫園觀 。

復有兩道 。 至憒亂園觀 。

復有兩道 。 至歌舞園觀 。

復有兩道 。 至難陀浴池 。

復有兩道 。 至晝過度大樹 。

復有兩道 。 至諸天宮 。

復有兩道 。 至伊羅滿龍王宮 。

天帝釋 。 欲至麤堅園觀遊戲 。 相娛樂時 。 念諸天王 。

爾時諸天王言 。

天帝釋 。 已念我等 。

便整衣服 。 著冠幘 。 莊嚴乘騎 。 即共往至 。 天帝釋所 。 在前住 。

爾時天帝釋 。 復念忉利天 。 忉利天人言 。

天帝釋 。 已念我等 。

便著衣服 。 莊嚴種種乘騎 。 往至天帝釋所 。 復念伊羅摩龍王 。

爾時伊羅摩龍王言 。

天帝釋 。 已念我等 。

便化作三十二頭 。 一一頭化作六牙 。 一一牙上 。 化作七浴池 。 一一浴池中 。 化作七蓮華 。 一一蓮華上 。 化作七玉女作妓樂 。 伊羅摩龍王 。 以是種種作神化 。 往至天帝釋所 。 在前住 。

爾時天帝釋 。 整衣服 。 著冠幘 。 蹈龍王肩上 。 坐其頂上 。 兩邊各有十六小王侍坐 。 天帝釋 。 便往至麤堅園觀中 。

爾時開門風 。 開麤堅園觀門 。 掃除風 。 便起吹園觀地 。 伊羅風生 。 吹園觀中樹華墮地 。 至于人膝 。

時天帝釋 。 與諸天 。 俱入園觀中 。 便坐賢善石上 。 若賢善石上兩邊 。 各有十六小天王坐 。

爾時天帝釋 。 欲得瓔珞 。 便告遺舍鉢天子 。

時天子言 。

天帝釋 。 已念我 。

便化作瓔珞 。 持往奉上天帝釋 。 忉利天人 。 欲得瓔珞時 。 遺舍鉢天子 。 即化作瓔珞 。 持上忉利諸天 。 有天人不得見 。 麤堅園觀 。 亦不得入中 。 亦不得以天樂相娛樂 。

所以者何 。 前世所作功德少 。 有忉利天人 。 但得遙見 。 麤堅園觀 。 亦不得入 。 亦不得以天樂相娛樂 。

所以者何 。 前世所作 。 功德復少 。 中復有得入 。 以天樂相娛樂 。

所以者何 。 前世作功德具足故 。

爾時天帝釋 。 與忉利天人 。 在麤堅園觀中 。 相娛樂飲食 。 一日二日 。 至七日 。 便出去 。 至樂畫園觀中 。 相娛樂亦如是 。 復至憒亂 。 歌舞園觀中 。 飲食相娛樂 。 亦如是 。

何以故言善等 。 天人入忉利天宮時 。 念善義安樂 。 是故言善等 。

何以故言麤堅 。 忉利天人 。 入麤堅園觀中時 。 身便麤堅 。 是故言麤堅 。

何以故言樂畫 。 忉利天人 。 入樂畫園觀中時 。 身便自然種種畫色 。 是故言樂畫 。

何以故言憒亂 。 忉利諸天人 。 入憒亂園觀中時 。 天帝釋月八日 。 十四日 。 十五日 。 便自捨婇女 。 獨將阿須夫人遊行 。 爾時諸天子 。 與婇女 。 相雜錯憒亂行 。 是故言憒亂 。

何以故言歌舞 。 忉利諸天 。 人入歌舞園觀中時 。 便歌舞相娛樂 。 是故言歌舞 。

何以故言 。 晝過度大樹 。 有天名文陀 。 在上居止 。 以天五樂 。 甚相娛樂 。 以是故言晝過度 。

復次 。 晝過度大樹 。 常有花實 。 譬如加尼樹 。 是故言晝過度 。

天帝釋邊 。 常有十天子擁護之 。 一者名根 。 二者名具戒 。 三者名比流 。 四者名比流藏 。 五者名阿流 。 六者名波流 。 七者名利桓 。 八者名樓漢 。 九者名拘和難 。 十者名難 。 是十天子 。 常擁護天帝釋 。

天下人 。 水中生好青蓮華 。 紅蓮華 。 黃蓮華 。 白蓮華 。 甚香好 。 陸地華 。 亦甚軟好 。 名阿蹄物 。 名陀波羅 。 須交和 。 師陀 。 奴末 。 俱耶尼 。 天下人 。 欝單曰 。 東方弗于逮 。 天下人 。 地亦如是 。 龍及金翅鳥 。 水中生青蓮華 。 紅蓮華 。 黃蓮華 。 白蓮花 。 甚柔軟香好 。 及陸地有諸花 。

阿須倫 。 水中亦有 。 青紅黃白蓮華 。 柔軟甚香好 。 陸地亦有好華 。 名摸 。 大摸 。 加加 。 漫陀 。 大漫陀 。

四天王上 。 中生蓮華 。 青紅黃白蓮華 。 甚柔軟香好 。 陸地生花亦好 。

忉利 。 焰天 。 兜率天 。 無貢高天 。 他化自轉天 。 水中亦有 。 青紅黃白蓮花 。 甚柔軟香好 。 陸地花亦好 。

此間人 。 有七種色 。 有赤色者 。 有金色者 。 有青色者 。 有黃色者 。 有紫色者 。 有白色者 。 有黑色者 。 是為七種色人 。

阿須倫亦如是 。 有七色 。 諸天亦爾 。 皆有七色 。

諸天有十事 。 將何等為十 。

一者 。 飛行無極 。 二者 。 坐遂無極 。 三者 。 諸天無盜賊 。 四者 。 不自說身善 。 亦不說他人惡 。 五者 。 無有相侵 。 六者 。 諸天齒等而通 。 七者 。 髮紺青色 。 滑澤長八尺 。 八者 。 天人青色髮者 。 身亦青色 。 九者 。 欲得白者 。 身即白色 。 十者 。 欲得黑者 。 身即黑色 。

是為諸天十法事 。

此人間 。 螢火之明 。 不如燈火之明 。 燈火之明 。 不如炬火之明 。 炬火之明 。 不如大火之明 。 大火之明 。 不如星之明 。 星之明 。 不如月之明 。 月之明 。 不如日之明 。 日之明 。 不如四天王宮之明 。 四天王宮之明 。 不如忉利天宮之明 。 忉利天宮之明 。 不如天帝釋宮之明 。 如是展轉不相如 。 上至阿迦尼吒天宮之明 。 阿迦尼吒天宮之明 。 不如摩伊破天子之明 。 摩伊破天子之明 。 不如苦諦習盡道諦之明 。 苦諦習盡道諦之明 。 不如佛之明 。

閻浮利天下人 。 身長七尺 。 或至八尺者 。 衣廣一丈 。 長六尺 。

俱耶尼天下人 。 弗于逮天下人 。 身長七尺 。 或至八尺者 。 衣廣一丈 。 長六尺 。

欝單曰天下人 。 身長一丈四尺 。 衣廣二丈八尺 。 長一丈四尺 。 衣重二兩半 。

龍及金翅鳥 。 身高四十里 。 衣廣八十里 。 長四十里 。 衣重二兩半 。

諸阿須倫 。 本身高四十里 。 衣廣八十里 。 長四十里 。 衣重二兩半 。

四天王天上天人 。 本身長二十里 。 衣廣四十里 。 長二十里 。 衣重二兩半 。

忉利天人 。 本身長四十里 。 衣廣八十里 。 長四十里 。 衣重七銖半 。

焰天人 。 本身長八十里 。 衣廣百六十里 。 長八十里 。 衣重半兩 。

兜率天人 。 本身長百六十里 。 衣廣三百二十里 。 長百六十里 。 衣重兩銖 。

樂無貢高天人 。 本身長三百二十里 。 衣廣六百四十里 。 長三百二十里 。 衣重一銖 。

他化自轉天人 。 本身長六百四十里 。 衣廣千六百八十里 。 長六百四十里 。 衣重半銖 。 過其上諸天人 。 所著衣應其身 。

閻浮利天下人 。 壽百歲 。 或長或短 。

俱耶尼天下人 。 壽二百歲 。 或長或短 。

弗于逮天下人 。 壽三百歲 。 或長或短 。

欝單曰天下人 。 皆壽千歲 。 無中死者 。

龍及金翅鳥 。 壽一劫 。 亦有中死者 。

阿須倫天下人 。 壽千歲 。 亦有中死者 。

四王天上 。 諸天人 。 壽天上五百歲 。 亦有中死者 。

忉利天人 。 壽天上千歲 。 亦復有中夭者 。

焰天上 。 諸天人 。 壽天上二千歲 。 亦有中夭者 。

兜率天上 。 諸天人 。 壽天上四千歲 。 亦有中夭者 。

樂無貢高 。 諸天人 。 壽天上八千歲 。 亦有中夭者 。

他化自轉天上 。 諸天人 。 壽天上萬六千歲 。 亦有中夭者 。

梵迦夷天 。 上諸天人 。 壽一劫 。 亦有中夭 。

阿波波天上 。 諸天人 。 壽二劫 。 亦有中夭者 。

首陀行天上 。 諸天人 。 壽四劫 。 亦有中夭者 。

遺呼鉢天上 。 諸天人 。 壽天上八劫 。 亦有中夭者 。

無想天人及餓鬼 。 壽天上七劫 。 亦有中夭者 。

阿毘波天上 。 諸天人 。 壽十劫 。 亦有中夭者 。

阿答和天上 。 諸天人 。 壽二十劫 。 亦有中夭者 。

修陀旃天上 。 諸天人 。 壽四十劫 。 亦有中夭者 。

須陀旃尼天上 。 諸天人 。 壽八十劫 。 亦有中夭者 。

阿迦尼吒天上 。 諸天人 。 壽百劫 。 亦有中夭者 。

虛空知天上 。 諸天人 。 壽萬劫 。 亦有中夭者 。

識知天上 。 諸天人 。 壽二萬劫 。 亦有中夭者 。

阿竭若然天上 。 諸天人 。 壽四萬劫 。 亦有中夭者 。

無思想亦有思想天上 。 諸天人 。 壽八萬劫 。 無有夭者 。

佛言 。

為人民 。 四種食 。 以竪立身 。 何等為四 。

一者 。 見取食 。 二者 。 溫食 。 三者 。 意食 。 四者 。 識食 。

是為四種食 。 何等為所取食 。

閻浮利天下人 。 食米飯麨麮肉魚 。 衣被澡浴 。 以是安隱食 。 西方俱耶尼 。 東方弗于逮 。 天下人 。 亦如是 。

欝單曰天下人 。 食淨潔自然粳米 。 是為見取食及澡浴 。

龍及金翅鳥 。 食魚鱉 。 及食提米 。 提歷大魚 。 是為取食及沐浴 。

阿須倫食自然食 。 及衣澡浴 。

四天王諸天 。 食自然食 。 衣被及澡浴 。 忉利諸天 。 亦食自然食 。 衣被及澡浴 。 焰天 。 兜率天 。 無貢高天 。 他化自轉天人 。 皆食自然之食 。 及衣被沐浴 。

從他化自轉天以上 。 用禪好喜作食 。 以定意作食 。

何等人食溫食 。 卵種之類 。 食溫食 。 是為溫食也 。

何等為意念作食者 。 其有意念肉食相 。 是為以意念作食 。

何等為識食者 。 泥犁中人 。 及無想天人 。 以識作食 。 是為識食 。

是為四種食 。 為人民故 。 生以竪立身命 。

閻浮利天下人 。 以金銀珍寶 。 米穀錢財生口 。 市買價販 。

俱耶尼天下人 。 以牛馬米穀珠玉 。 作市販賣 。

弗于逮天下人 。 以金銀珍寶 。 米穀錢財生口 。 市買價販 。

欝單曰天下人 。 無市買價財 。 諸天亦爾 。

閻浮利天下 。 有男女婚姻之事 。 俱耶尼 。 弗于逮天下人 。 亦有男女 。 婚姻之事 。

欝單曰天下人 。 無婚姻之事 。 若男子起婬妷意 。 向女人時 。 相視便度道去 。 男子在前 。 女人在後 。 有樹曲合如交露 。 北方天下人 。 在其中止 。 男女各異處 。 便共往至其樹下 。 若樹低蔭 。 覆其人上 。 便共交通 。 樹不覆人上者 。 不行交通之事 。 各自別去 。

龍及金翅鳥 。 有男子女人 。 婚姻之事 。 阿須倫 。 亦有男女 。 婚姻之事 。

從是以上 。 無有婚姻之事 。

閻浮利天下人 。 男女共居止交通 。 俱耶尼 。 弗于逮 。 欝單曰天下人 。 男女行陰陽之事 。 龍及金翅鳥 。 男女亦有陰陽之事 。 諸阿須倫男女 。 亦行陰陽之事 。 四天王天上人男女 。 亦行陰陽之事 。

忉利天上人男女 。 以風為陰陽之事 。

焰天人男女 。 以相近成陰陽之事 。

兜率天人男女 。 相牽手便成陰陽 。

無貢高天人男女 。 相視便成陰陽 。

他化自轉天人 。 念婬欲便成陰陽 。

從是以上離於欲 。

其有人 。 身行惡 。 口言惡 。 心念惡 。 從是人間命盡 。 墮泥犁中 。 受命及得名色 。 得六入 。

有人身行惡 。 口言惡 。 心念惡 。 從是人間命盡 。 墮畜生 。 受命及得名色 。 從名色得六入 。

其有人 。 身行惡 。 口言惡 。 心念惡 。 從是人間命終 。 墮餓鬼中 。 受命得名色 。 得六入 。

其有人 。 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命盡便生為人 。 受命得名色 。 從名色 。 得六入 。

其有人 。 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從是人間命盡 。 便生四王天上 。 受命得名色 。 從名色得六入 。 譬如閻浮利天下 。 人小兒年一歲 。 若一歲半人 。 始生天上作天子 。 如是諸天 。 憶如是我男女 。 適生天上 。 便自知宿命 。

我用何等因緣 。 得來生此 。

即自說 。

我用三事 。 實得生此 。 何等為三 。

一者 。 布施 。 二者 。 持戒 。 三者 。 棄惡 。

是為三 。

我天上壽盡 。 當復還生世間 。 在人間 。 亦復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終亡已後 。 當復還天上生 。

天子說是已 。 便念欲得食 。 即自然 。 滿寶器食在前 。 福德少者 。 自然青飯食在前 。 福德中者 。 自然赤飯食在前 。 福德上者 。 自然白飯食在前 。 天人便取食之 。

時於口中自消盡 。 譬酥若麻油 。 著火上 。 即消滅 。 天人食時如是 。 於口中 。 便自消滅 。

渴時即自然 。 滿寶器甘露漿在前 。 福德少者 。 自然青色漿在前 。 福德中者 。 自然赤色漿在前 。 福德上者 。 自然白色漿在前 。 便取飲之 。 於口中自消滅 。 譬如酥麻油 。 著火上 。 即消滅 。 如是天人 。 飲漿時 。 便於其口中 。 自消滅 。

飲食竟已 。 即長大 。 如四天王天上 。 餘天人 。 便往至浴池中 。 浴自娛樂 。 從浴池出 。 往至香樹下 。 取種種香塗身 。 往至瓔珞樹下 。 樹自低 。 便取樹幘 。 瓔珞著之 。 復至衣服 。 不息樹下 。 樹自低 。 便取衣服 。 不息著之 。 復至器果 。 音樂樹下 。 樹自低 。 便取器 。 取果食之 。 清其汁飲之 。 復取音樂皷之 。 自隨其歌舞 。 往入園觀舍宅 。 見無央數 。 百千玉女 。 作音樂歌舞相娛樂 。 觀東面玉女 。 便忘西面玉女 。 觀西面玉女 。 便忘東面玉女 。

天子便自念言 。

我前世 。 用何等因緣故 。 得來生此間 。

今時皆忘前世事 。 坐見玉女故 。 婬亂失意 。 玉女名不念 。 所以名不念者 。 用男子見失意故 。

其有人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於是人間命盡 。 生忉利天上時 。 譬如閻浮利天下人 。 二歲若三歲 。 身長大如是 。 諸天憶知 。 是我男是我女 。

天子便自念宿命 。

何以故得生此 。 用布施 。 持戒 。 棄惡故 。

欲得飲食時 。 便自然滿金器在前 。 隨福德上中下 。 生白赤青在前 。 便取飲食之 。 於口中自消盡 。 譬如持酥麻油 。 著火上 。 即自消滅 。 天人飲食時如是 。 食已身即長大 。 譬如忉利天人 。 便往至浴池中 。 洗浴自娛樂 。 出往至香樹 。 瓔珞衣被 。 不息器果 。 音樂樹下 。 樹枝自低 。 即取香塗身 。 取瓔珞 。 不息衣被著之 。 取器食果 。 取音樂皷之歌舞 。 入園觀舍宅 。 見無央數 。 百千玉女 。 便忘前世因緣 。 不能復念 。

其有人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從是人間命盡 。 便上生焰天上 。 受命適生時 。 其身如閻浮利天下人 。 三歲四歲 。 天子身 。 自然長大如是 。 亦復自念前世 。 布施 。 持戒 。 棄惡故 。 得生天上 。 欲得飲食時 。 亦自然寶鉢滿在前 。 便飲食 。 即口中消盡 。 譬如持酥麻油 。 著火上 。 即消滅 。 食已 。 入浴池洗浴 。 出至諸樹間 。 樹枝自低 。 取其所有飲食 。 作音樂歌舞 。 入園觀舍宅 。 見無央數 。 百千玉女 。 其意擾亂 。 不復念 。 宿命之事 。

其有人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從是人間命盡 。 便上生兜率天上 。 適生身體長大 。 如閻浮利天下人 。 四歲五歲 。 亦自知前世所作 。 布施持戒棄惡 。 亦食自然之飲食 。 身即長大 。 如餘天人 。 往至浴池 。 洗浴出到諸樹下 。 各取所有 。 作妓樂歌舞 。 入園觀舍宅 。 見無央數 。 百千玉女 。 煩亂其意 。 不能復念宿命 。

其有人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命盡生無貢高天上 。 適生身長大 。 如閻浮利天下人 。 五六歲 。

若生他化自轉天上 。 適言生身 。 如閻浮利天下人 。 六七歲 。 身即長大 。 自知宿命 。 布施持戒棄惡 。 亦食自然飲食 。 入浴池洗浴 。 出至諸樹間 。 樹枝自低 。 各取所有衣被 。 瓔珞不息著之 。 取器食果 。 作音樂歌舞 。 入園觀舍宅 。 見無央數 。 百千玉女 。 煩亂其意 。 不能復念宿命 。

佛言 。

十五日 。 有三齋 。

何等為三 。 齋月八日 。 十四日 。 十五日 。 是為三 。

云何為月八日齋 。

月八日齋時 。 四王告使者言 。

往案行四天下 。 觀視萬民 。 知世間有孝順 。 父母者不 。 有承事 。 沙門 。 婆羅門 。 道人者不 。 有敬長老者不 。 有齋戒守道者不 。 有布施者不 。 有信今世 。 後世者不 。

使者受教 。 四布案行天下 。 還具白言 。

多有不孝父母 。 不敬事沙門 。 婆羅門 。 道人 。 長老 。 不齋戒布施 。

四天王聞之 。 即不歡喜 。 說言 。

今我聞惡語 。 是為減損諸天 。 增益阿須倫種 。

若多有孝順 。 父母 。 沙門 。 婆羅門 。 道人 。 長老者 。 多有齋戒布施 。 信今世後世者 。 具白之 。

四天王聞之 。 即大歡喜 。 說言 。

我今聞善言 。 用人多有作善者 。 增益諸天 。 減損阿須倫種 。

是為月八日齋 。

十四日齋云何 。

十四日齋時 。 四天王自告太子 。

四布案行天下 。 觀視萬民 。

還具白意言 。 多有作惡者 。

四天王聞 。 則不歡喜 。 說言 。

人多有惡者 。 減損諸天 。 增益阿須倫種 。

得善多者 。 四天王則喜 。 言 。

增益諸天 。 減損阿須倫種 。

是為十四日齋法 。

云何為十五日齋 。 十五日齋時 。 四天王 。 躬身自下 。 四布案行天下 。 觀視百姓 。 寧有孝順父母 。 沙門道人 。 敬長老 。 齋戒布施 。 信今世後世者不 。 多有不能者 。

即時四天王 。 入善等正天中 。 白天帝釋言 。

世間多有 。 不孝父母 。 沙門道人 。 多不敬長老 。 齋戒布施 。 不信今世後世者 。

天帝釋聞已言 。

我為聞惡 。 坐其不作善故 。 減損諸天 。 增益阿須倫種 。

作善多者 。 四天王 。 入為善等正天 。 具白天帝釋 。 及忉利天人 。

忉利天帝釋 。 則大歡喜言 。

我今以聞善語 。 用世間人 。 作善多故 。 增益諸天 。 減損阿須倫 。

是為月十五日齋時 。 是為十五日三齋 。

佛告比丘言 。

若有異道人 。

問言 。

一切男子女人 。 初生時 。 有隨後護之不 。

若異道人問是者 。 汝曹當報言 。

街巷市里 。 一切屠殺處塚間 。 皆有非人 。 無空缺處 。

其非人名 。 隨報郡國 。 縣邑丘墟名 。 如江河山川 。 所有名 。 非人亦作是名 。 如人所作名護 。 非人亦作是名 。 其有樹高七尺 。 圍一尺者 。 上悉有神 。 其有人於是人間 。 身行惡 。 口言惡 。 心念惡 。 作十惡者 。 千人百人 。 一神護之 。 譬如百群牛羊 。 若千牛羊群 。 一人牧護之 。

佛言 。

如是 。 其有人 。 身口言惡 。 心意念惡者 。 百人千人 。 有一神護耳 。

其有人 。 於此人間 。 身行善 。 口言善 。 心念善 。 奉十善事者 。 是法人正見 。 不轉人等一人 。 常有百若千 。 非人護之 。 譬如王君 。 大臣一人 。 常有百若千人 。 在傍護之 。

佛言 。

如是 。 其有人 。 身口意行善 。 奉十善事者 。 是尊法正見 。 之人等一人 。 常有百若千非人 。 在後護之 。 是謂為男子女人 。 常有非人護之 。

有三事 。 閻浮利天下人 。 勝俱耶尼天下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意勇猛在因緣地 。 二者 。 此間人 。 意勇猛修梵行 。 三者 。 此間人 。 意勇猛趣佛 。

是為三 。

有三事 。 俱耶尼天下人 。 勝閻浮利天下人 。

何等為三 。 牛 。 羊 。 珠玉多 。 是為三 。 勝閻浮利天下人 。

閻浮利天下人 。 有三事 。 勝弗于逮天下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此間人 。 意勇猛在因緣地 。 二者 。 此間人 。 勇猛意修梵行 。 三者 。 此間人 。 有勇猛意趣佛 。

是為三 。

弗于逮天下人 。 有三事 。 勝閻浮利天下 。 何等為三 。

一者 。 其地極廣 。 二者 。 其地極大 。 三者 。 其處極富 。

是為三 。 勝閻浮利天下人 。

閻浮利天下人 。 有三事 。 勝欝單曰天下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意勇猛在住 。 二者 。 意勇猛修梵行 。 三者 。 有勇猛意趣佛 。

是為三 。

欝單曰天下人 。 有三事 。 勝閻浮利天下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無所繫屬 。 二者 。 不畜奴婢婦子 。 三者 。 壽千歲 。 無所缺減 。

是為三 。

閻浮利天下人 。 有三事 。 勝阿須倫 。 何等為三 。

一者 。 意勇猛在住 。 二者 。 意精進修梵行 。 三者 。 有勇猛意趣佛 。

是為三 。

諸阿須倫 。 有三事 。 勝閻浮利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壽命長 。 二者 。 得久在 。 三者 。 多安隱 。

是為三 。

閻浮利人 。 有三事 。 勝四天王天上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意勇猛在住 。 二者 。 意勇猛修梵行 。 三者 。 有勇猛意趣佛 。

是為三 。

四天王天上人 。 有三事 。 勝閻浮利天下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長壽 。 二者 。 得久在 。 三者 。 多安隱 。

是為三 。

閻浮利人 。 有三事 。 勝忉利天人 。 焰天 。 兜率天 。 無貢高天 。 他化自轉天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意勇猛在住 。 二者 。 意勇猛修梵行 。 三者 。 有勇猛意趣佛 。

是為三 。

忉利天 。 焰天 。 兜率天 。 尼摩羅天 。 婆羅尼蜜利耶起致天 。 有三事 。 勝閻浮利人 。 何等為三 。

一者 。 壽命長 。 二者 。 得久在 。 三者 。 多安隱 。

是為三 。

欲界人 。 有十二種 。 何等為十二 。

一者 。 泥犁 。 二者 。 禽獸 。 三者 。 薜荔 。 四者 。 世間人 。 五者 。 阿須倫 。 六者 。 四天王 。 七者 。 忉利天 。 八者 。 焰天 。 九者 。 兜率天 。 十者 。 無貢高天 。 十一者 。 他化自轉天 。 十二者 。 魔天 。

是為十二種人 。 為欲界 。

色行天 。 有十八 。 何等為十八 。

一者 。 梵加夷天 。 梵不數樓天 。 梵波利沙天 。 大梵天 。 阿維比天 。 波利答天 。 阿波羅那天 。 波利多首天 。 阿波羅天 。 摩首天 。 阿披波羅天 。 維阿天 。 波利多維天 。 阿波摩維呵天 。 維呵天 。 維阿鉢天 。 阿答和天 。 善見天色天 。 阿迦尼吒天 。

是為十八色行天 。

無色行天有四 。 何等為四 。

一者 。 虛空智天 。 二者 。 識智天 。 三者 。 阿竭然天 。 四者 。 無思想亦有思想天 。

是為四無色天 。

佛告諸比丘言 。

昔者持地大天神 。 發起是惡見 。 言 。

但有地 。 無有水 。 亦無有火 。 無有風 。

佛言 。

我爾時往至 。 持地大神所 。 告持地天神言 。

汝為實發起是惡見 。 言地無有水火風不 。

天言 。

唯然 。 世尊 。

佛言 。

天 。 莫說地無水火風 。

所以者何 。 地有水火風 。 地里數最深 。

佛言 。

我能知持地大神 。 發起惡見 。 我便以法勸助 。 令意開解歡喜 。 即立遠塵離垢諸法 。 法眼生 。 譬如白繒淨好 。 持著染中 。 則受染色好 。

佛言 。

如是 。 持地大神 。 立遠塵離垢諸法 。 法眼生 。

爾時持地大神 。 見在得法 。 行斷狐疑 。 白佛言 。

我從今已往 。 盡形壽 。 歸命佛 。 歸命法 。 歸命比丘僧 。 受持優婆夷戒 。 常有慈心於人 。 及蜎蜚蠕動之類也 。

佛告比丘 。

昔者持水大神 。 發是惡見 。 言 。

但有水 。 無有地 。 亦無火風 。

我爾時往 。 至持水大神所 。 問持水大神言 。

汝實為發起惡見 。 言但有水無有地火風耶 。

神言 。

唯然 。 世尊 。

佛言 。

大神 。 莫得說是語 。

所以者何 。 有水亦有火地風 。 但水里數大深 。

水神即棄捐惡見 。 我但以法勸助 。 令意開解歡喜 。 即立遠塵離垢諸法 。 法眼生 。 譬如白繒淨好 。 持著染中 。 便受好色 。 持水大神 。 亦如是 。

現在得法 。 行無有狐疑 。 即白佛言 。

我從今已往 。 盡形壽 。 歸命佛 。 歸命法 。 歸命比丘僧 。 受戒 。 常慈心於人 。 及蜎蜚蠕動之類 。

佛告比丘 。

昔者持火大神 。 發是惡見 。 言 。

從火 。 無有地水風 。

我爾時往至 。 持火大神所 。

問言 。

汝實為發是惡見 。 言從火無地水風不 。

火神言 。

唯然 。 世尊 。

佛言 。

天神 。 莫得說是語 。

所以者何 。 有火亦有地水風 。

爾時持火大神 。 即棄捐惡見 。 我便以法勸助 。 令意開解歡喜 。 即立遠塵離垢諸法 。 法眼生 。 譬如白繒淨好 。 持著染中 。 即受好色 。 持火大神 。 亦如是 。

現在得法 。 行無有狐疑 。 白佛言 。

我從今已往 。 盡形壽 。 歸命佛 。 歸命法歸命比丘僧 。 受持戒 。 作優婆夷 。 常有慈心於人 。 及蜎蜚蠕動之類 。

佛告比丘 。

昔者持風大神 。 發是惡見 。 言 。

從風無地水火 。

我爾時往至 。 持風大神所 。 問之言 。

汝實發是惡見 。 言從風無地水火耶 。

風神言 。

世尊 。 唯然 。

佛言 。

莫得說是語 。

所以者何 。 有風亦有地水火 。 但風里數大深 。

爾時持風大神 。 便棄捐惡見 。

佛言 。

我以法勸助 。 令意開解歡喜 。 即立遠塵離垢諸法 。 法眼生 。 譬如白繒淨好 。 持著染中 。 即受好色 。 持風大神 。 亦如是 。

現在得法 。 行無狐疑 。 便白佛言 。

我從今已往 。 盡形壽 。 歸命佛 。 歸命法歸命比丘僧 。 受戒作優婆夷 。 常有慈心於人 。 及蜎蜚蠕動之類 。

佛告比丘言 。

雲有四色 。 何等為四 。

一者 。 有青色 。 二者 。 有赤色 。 三者 。 有黃白色 。 四者 。 有黑色 。

其有青色雲者 。 中有水界大多 。 其有赤色雲者 。 中有火界大多 。 其有黃白色雲者 。 中有地界大多 。 其有黑色雲者 。 有風界大多 。

雷電有四品 。 何等為四 。

一者 。 東方電 。 名百主 。 二者 。 南方電 。 名身味 。 三者 。 西方電 。 名阿竭羅 。 四者 。 北方電 。 名阿祝藍 。

何以故於虛空 。 有電出聲 。 有時身味電與阿祝藍合諍鬪 。 用是故 。 虛空中出聲 。 或身味電 。 與百主電共鬪諍 。 是故雲中出聲 。 有時阿祝藍電 。 與身味電 。 共諍鬪時 。 是故虛空中出聲 。

何以故虛空雲中出聲 。 有時地種與水種 。 共諍鬪 。 地種與火種 。 共諍鬪 。 地種與風種 。 共諍鬪 。 譬如山山相搏卻住 。

佛言 。

如是地種 。 與水火風種 。 共諍鬪 。 是故虛空中出聲 。 此事卻雨 。

復有五事失雨 。 何等為五 。

一者 。 於是天雲起雷 。 出電現應 。 人謂當天雨 。 有時風種大起 。 吹至遠山間墾澤處雨 。 是為一事失雨 。

復次 。 天雲起雷 。 出電現應 。 人謂天當雨 。 有時火種起 。 焦燒雨水 。 是為二事失雨 。

復次 。 天雲起雷 。 出電現應 。 人謂天當雨 。 有時阿須倫王 。 便兩手取雨水 。 著大海中 。 是為三事失雨 。

復次 。 天雲起雷 。 出電現應 。 人謂當雨 。 時雨師反婬亂 。 是故天雨 。 不數時節 。 是為四事失雨 。

復次 。 國君行非法 。 奉癡法 。 多瞋恚惡 。 天雨便不時節 。 是為五事失雨 。

大樓炭經卷第四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