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如是我聞 。
一時佛在舍衛國 。 祇樹給孤獨園 。 與大聲聞眾俱 。 而彼給孤獨長者 。 具大福德 。 妻子奴婢 。 眷屬熾盛 。 富饒自在 。 廣積財寶 。 其數無量 。 與毘沙門天王 。 等無有異 。 而彼長者 。 與諸眷屬 。 常共圍繞嬉戲娛樂 。 忽於一時 。 其妻懷妊 。 經於九月生一童女 。 上色端嚴 。 殊妙無比 。 身諸相分 。 上下圓滿 。 人所瞻者 。 無不愛樂 。 其女生已 。 而有種種 。 吉祥善相 。 以是因緣 。 父為立名 。 號善無毒 。
復次去此舍衛國 。 一百六十由旬 。 有一大城 。 名曰福增 。 彼有長者 。 名謨尸羅 。 亦具大福德 。 妻子奴婢 。 眷屬熾盛 。 富饒自在 。 廣積財寶 。 其數無量 。 與毘沙門天王 。 等無有異 。 而彼長者 。 有一童子 。 名曰牛授 。 上色端嚴 。 殊妙無比 。 人所瞻者 。 無不愛樂 。 然其長者 。 及長者子 。 俱事外道 。 於諸外道 。 深生敬信 。 即不能知 。 有佛世尊 。 最上最勝 。 世尊所有 。 最上法門 。 亦復不聞 。 神通變化 。 殊勝事業 。 昔所未見 。 是諸外道 。 散居異處 。 或在遨哩迦聚落 。 或在福增大城 。 或在作賢大城 。
是時有一外道 。 先在福增城中 。 來詣牛授童子所 。 謂童子言 。
汝今何故 。 而不納妻 。
牛授答言 。
世間若有 。 色相端嚴 。 與我等者 。 我當娶彼 。
時外道言 。
童子當知 。 舍衛國中 。 給孤獨長者 。 有一童女 。 上色端嚴 。 殊妙無比 。 人所瞻者 。 無不愛樂 。 汝今宜應 。 求彼為妻 。
牛授聞已 。 心生歡喜 。 即如其言 。 易自常服 。 著外道衣 。 持鉢往詣 。 舍衛國中 。 到已次第 。 持鉢乞食 。 至給孤獨長者 。 住舍門外 。
時善無毒女 。 聞乞食聲 。 即持飲食 。 出行布施 。 其女出已 。 時牛授童子 。 得覩其相 。 即生愛樂 。 彼善無毒女 。 以宿因緣力 。 亦相顧視 。
然彼善無毒女 。 見牛授童子 。 是外道相 。 即時微笑 。 作是告言 。
汝是不正知者 。 外道異學 。 何故住此 。 持鉢乞食 。
牛授童子 。 聞是語已 。 亦復微笑 。 不取其食 。 離舍而去 。 還歸福增城中 。 白父母言 。
父母當知 。 舍衛國中 。 給孤獨長者 。 有一童女 。 名善無毒 。 願今與我 。 求彼為妻 。
爾時謨尸羅長者 。 聞是語已 。 即詣舍衛國中 。 給孤獨長者所 。 具以此緣 。 而相告語 。
給孤獨長者言 。
我雖相許 。 然當俟我 。 問佛世尊 。 佛若聽許 。 斯為甚善 。
時給孤獨長者 。 即自往詣 。 佛世尊所 。 禮佛足已 。 具陳上事 。
佛言 。
長者 。 汝女不應 。 剃髮出家 。 當聽往彼 。 乃為甚善 。 彼女若至福增城中 。 而能廣大 。 施作佛事 。 最上吉祥 。
是時給孤獨長者 。 即如佛勅 。 還自舍中 。 乃出種種 。 珍寶等物 。 備諸所用 。 依世法儀 。 以善無毒女 。 適牛授童子 。
乃至後時 。 彼謨尸羅長者 。 於自舍中 。 飯諸外道 。
長者即謂 。 善無毒言 。
童女 。 可來隨喜布施 。
彼善無毒女 。 先所不知 。 飯諸外道 。 聞長者語已 。 謂是佛諸弟子 。 舍利子 。 大目乾連 。 阿難等 。 至此受食 。 即時踊躍 。 歡喜而出 。 乃見諸外道異學 。 相貌醜惡 。 如迦迦色 。 著弊垢衣 。 身體臭穢 。 裸形無恥 。 復如餓鬼 。 見是相已 。 心生忿恚 。 一面而住 。
時長者言 。
童女何故 。 心生退屈 。
女即答言 。
我非退屈 。 然今長者 。 所作施會 。 若能供養 。 諸聖眾者 。 當獲勝福 。 云何供養 。 此諸外道 。 作罪業者 。 得何等利 。
長者聞已 。 驚而問言 。
童女 。 世間寧有 。 最勝導師 。 過於此者 。
彼女答言 。
長者善聽 。 舍衛國中 。 有一大園 。 我父所造 。 有佛世尊 。 現止其中 。 佛世尊者 。 最上最勝 。 是我之師 。 父母清淨 。 氏族高勝 。 姓剎帝利 。 金輪王種 。 捨輪王位 。 出家修道 。 厭彼世間 。 富貴等事 。 歷修眾行 。 菩提樹下 。 降魔成佛 。 諸根相好 。 端嚴具足 。 現少年相 。 勝妙無比 。 遊戲神通 。 自在無礙 。 面現喜輪 。 而為莊嚴 。 於一切處 。 所作相應 。
又復三十二大人相 。 八十種隨形好 。 一一具足 。 身諸相分 。 圓光普照 。 頂有光明 。 如千日輪 。 廣大熾盛 。 最勝嚴飾 。 普遍賢善 。 巍巍無動 。 如寶山現 。 一切眾生 。 見者愛樂 。 瞻佛相好 。 心無厭足 。 為諸聲聞 。 隨應說法 。 一一分別 。 此是因緣 。 此非因緣 。 是出離道 。 非出離道 。 是所應行 。 非所應行 。 是神通事 。 非神通事 。 是世間慧 。 是諸佛慧 。
又復世尊 。 善巧方便 。 隨所宣說 。 皆以最上法語 。 而攝他語 。 諸有所說 。 悉為利他 。 此是善惡業 。 世尊如實說 。 此是所作行 。 世尊如實說 。 此是先所說 。 此是後所說 。 世尊一一 。 如實分別 。 佛說法時 。 面目熙怡 。 遠離顰蹙 。 常出柔軟語 。 順善語 。 甘美語 。 可愛語 。 巧妙語 。 安慰語 。 起諸方便 。 隨應說法 。 悲愍利樂 。 一切眾生 。 使諸眾生 。 皆悉調伏 。
又復世尊 。 為諸聲聞 。 一一分別 。 是聖人法 。 是異道法 。 是離塵法 。 是無等法 。 令諸聲聞 。 如其所應 。 如理修習 。 得戒具足 。 定具足 。 慧具足 。 解脫具足 。 解脫知見具足 。
又復世尊 。 隨往一切 。 聚落方處 。 若行若止 。 不為一切 。 人非人等 。 而能嬈害 。 於一切時 。 常以天眼 。 見諸色相 。 常以天耳 。 聞諸音聲 。 智慧光明 。 廣大照耀 。 若時若非時 。 常安住正念 。 當知佛世尊 。 有如是功德 。 此名世間 。 最勝導師 。
爾時謨尸羅長者舍 。 所集外道眾中 。 有善根成熟者 。 聞佛功德 。 毛髮竪立 。 涕淚悲泣 。 於佛世尊 。 起清淨心 。 深生敬信 。
即作是言 。
我等願當 。 投佛出家 。
時謨尸羅長者 。 聞善無毒女 。 說佛功德 。 於佛世尊 。 即生淨信 。
謂童女言 。
汝今可能 。 令我得見 。 佛世尊不 。
彼女答言 。
若欲見佛世尊 。 及聖眾者 。 即當辦造 。 最上飲食 。 而為供養 。
是時長者 。 即語其妻 。 令辦飲食 。
妻乃答言 。
善哉長者 。 飲食已辦 。
長者謂童女言 。
我不解法 。 汝當請佛 。
彼善無毒女 。 即以妙華 。 作曼拏羅 。 向佛世尊 。 所住方處 。 遙伸禮敬 。 燒眾名香 。 散諸妙華 。 一心合掌 。 請佛世尊 。
作如是言 。
佛是一切智 。 具大悲者 。 隨諸眾生 。 所可樂見 。 皆令如意 。 今此謨尸羅長者 。 與諸眷屬 。 發清淨心 。 樂見世尊 。 於自住舍已 。 辦種種上味飲食 。 欲伸供養 。 世間導師 。 及諸聖眾 。 我今召請 。 唯願世尊 。 廣為悲愍 。 利樂眾生 。 哀受所請 。 至長者舍 。
是時童女 。 所散妙華 。 以佛威神力故 。 於虛空中 。 猶如鵝王 。 徐徐而下 。 至舍衛國 。 祇樹給孤獨園 。 佛世尊前 。 其香如雲 。 最上微妙 。 結成樓閣 。 旋轉空中 。
爾時尊者阿難 。 見是相已 。 前白佛言 。
世尊 。 今所現瑞 。 是何方來 。 請佛之相 。
佛言 。
阿難 。 汝今當知 。 去此舍衛國 。 一百六十由旬 。 有一大城 。 名曰福增 。 彼有長者 。 名謨尸羅 。 而彼城中 。 有諸外道 。 今現集會 。 謨尸羅長者請佛 。 及聲聞眾 。 我等當往 。 各現神變 。 令彼外道 。 發生淨信 。 已生信者 。 使不退轉 。 我當於彼 。 作大利樂 。 是彼所來 。 請佛之相 。 汝今宜應 。 鳴彼犍椎 。 集苾芻眾 。 令自知時 。 各現神通 。 當往受供 。
爾時尊者阿難 。 受佛勅已 。 即鳴犍椎 。 集苾芻眾 。 作是白言 。
已得神通尊者 。 諸阿羅漢 。 諦聽佛勅 。 令諸苾芻 。 當自知時 。 各現神通 。 往福增城中 。 受謨尸羅長者供 。 而彼城中 。 有諸外道 。 今現集會 。 當令彼等 。 發生淨信 。 已生信者 。 使不退轉 。 作大利樂 。
尊者阿難 。 如是白已 。 次乃行籌 。 諸阿羅漢 。 各各受籌 。 是時有一苾芻 。 名崑努鉢陀那 。 為眾中上座 。 已證須陀洹果 。 然未得神通具足 。 而亦受籌 。
時尊者阿難 。 即作是言 。
上座苾芻 。 今此舍衛國 。 去彼福增城 。 一百六十由旬 。 佛勅各令 。 現諸神變 。 而可往彼 。
時上座苾芻 。 聞此語已 。 便自棄置 。 先所受籌 。 以清淨心 。 如實而住 。 於剎那間 。 即得阿羅漢果 。 還執其籌 。 起六神通 。 譬如力士 。 屈伸臂頃 。 踊身空中 。
說伽陀曰 。
不以色相為最上 。 不以有力為所重 。 離塵清淨乃莊嚴 。 獲得六通皆具足 。
爾時諸阿羅漢 。 過是日已 。 至明旦時 。 各各隨應 。 現諸神變 。 次第而往 。 福增城中 。 謨尸羅長者舍 。
爾時謨尸羅長者 。 及妻眷屬 。 即以香水 。 散灑其地 。 敷設最上 。 莊嚴床座 。 安置種種 。 上味飲食 。 所作已竟 。 長者及妻 。 即出自舍 。 住於門側 。 與善無毒女 。 牛授童子 。 同俟佛降 。
爾時長者 。 作是思惟 。
為佛來此 。 受我供耶 。 為詣餘方 。 而受供耶 。
如是念已 。 向佛世尊 。 所在方處 。 瞻仰而住 。
爾時尊者阿惹憍陳如 。 以自神力 。 化大蛇車 。 安處其上 。 復化微細天雨 。 徐徐而下 。 雷電光明 。 交映而出 。 現是神通 。 三繞彼城 。 次從空下 。 入長者舍 。
爾時長者 。 見是相已 。 問善無毒女言 。
今此所來 。 乘大蛇車 。
復有微細天雨 。 徐徐而下 。 雷電光明 。 交映而出 。 現如是相 。 入此舍者 。 是汝師耶 。
女即答言 。
此非我師 。 是佛世尊 。 最初度者 。 上首弟子 。 名阿惹憍陳如 。 佛於波羅奈國 。 鹿野園中 。 初轉法輪 。 此人最先 。 得聞法要 。 而獲果證 。 佛說是人 。 於證涅槃中 。 最上第一 。 是此尊者 。 最先而來 。
復次 。 尊者舍利子 。 化師子車 。 安處其上 。 現是神通 。 三繞彼城 。 次從空下 。 入長者舍 。
爾時長者 。 見是相已 。 問善無毒女言 。
今此所來 。 乘師子車 。 現如是相 。 入此舍者 。 是汝師耶 。
女即答言 。
此非我師 。 是佛弟子 。 名舍利子 。 此人在母胎時 。 其母自然 。 智慧明利 。 善能論義 。 攝伏閻浮提中 。 一切論師 。 此子生已 。 色相殊異 。 諸根調適 。 智慧超絕 。 父母愛念 。 即為召諸相師 。 而令相此 。 所生童子 。
時諸相師 。 但貪觀此 。 童子色相 。 廣大殊勝 。 忘不能答 。 彼童子父母 。 所問相事 。 是時父母 。 即將童子 。 詣大婆羅門 。 所求彼為相 。
婆羅門言 。
汝此童子 。 色相殊異 。 當於釋迦牟尼佛法中 。 出家修道 。 斷盡煩惱 。 證阿羅漢果 。 於諸聲聞弟子眾中 。 能隨如來 。 轉正法輪 。 今此童子 。 若人暫得 。 觀其面者 。 是人即得 。 明記不忘 。 何況聽其 。 說法語言 。
彼婆羅門 。 如是相已 。 後如其言 。 出家證果 。
又佛說言 。
正使以大海 。 量滿中盛墨 。 須彌山量等其紙素 。 大地所有 。 草木叢林 。 取以為筆 。 令四大洲 。 所有人眾 。 經若干時 。 書此尊者舍利子 。 廣大智慧 。 亦不能盡 。 又復普集 。 一切有智慧人 。 盡在一處 。 而此尊者 。 所有智慧 。 亦復過上 。 又復當知 。 取要而言 。 唯除佛世尊 。 世間一切 。 具智慧者 。 若比舍利子 。 廣大智慧 。 於十六分中 。 而不及一 。
是故佛說 。 此人於聲聞中 。 智慧第一 。 是此尊者 。 次第而來 。
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