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護國品第五
爾時佛告大王 。
汝等善聽 。 吾今正說 。 護國土法用 。 汝當受持 。 般若波羅蜜 。 當國土欲亂 。 破壞劫燒 。 賊來破國時 。 當請百佛像 。 百菩薩像 。 百羅漢像 。 百比丘眾 。 四大眾 。 七眾 。 共聽請百法師 。 講般若波羅蜜 。 百師子吼高座前 。 燃百燈 。 燒百和香 。 百種色花 。 以用供養三寶 。 三衣什物 。 供養法師 。 小飯中食 。 亦復以時 。
大王 。 一日二時 。 講讀此經 。 汝國土中 。 有百部鬼神 。 是一一部 。 復有百部 。 樂聞是經 。 此諸鬼神 。 護汝國土 。
大王 。 國土亂時 。 先鬼神亂 。 鬼神亂故萬民亂 。 賊來劫國 。 百姓亡喪 。 臣君太子 。 王子百官 。 共生是非 。 天地怪異 。 二十八宿 。 星道日月 。 失時失度 。 多有賊起 。
大王 。 若火難水難風難 。 一切諸難 。 亦應講讀此經 。 法用如上說 。
大王 。 不但護國 。 亦有護福 。 求富貴官位七寶 。 如意行來 。 求男女 。 求慧解名聞 。 求六天果報 。 人中九品果樂 。 亦講此經 。 法用如上說 。
大王 。 不但護福 。 亦護眾難 。 若疾病苦難 。 杻械枷鎖 。 檢繫其身 。 破四重罪 。 作五逆因 。 作八難罪 。 行六道事 。 一切無量苦難 。 亦講此經 。 法用如上說 。
大王 。 昔日有王 。 釋提桓因 。 為頂生王 。 來上天欲滅其國 。 時帝釋天王 。 即如七佛法用 。 敷百高座 。 請百法師 。 講般若波羅蜜 。 頂生即退 。 如滅罪經中說 。
大王 。 昔有天羅國王 。 有一太子 。 欲登王位 。 一名班足 。 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 。 應取千王頭 。 以祭家神 。 自登其位 。 已得九百九十九王 。 少一王 。 即北行萬里 。 即得一王 。 名普明王 。
其普明王 。 白班足王言 。
願聽一日 。 飯食沙門 。 頂禮三寶 。
其班足王許之一日 。
時普明王 。 即依過去七佛法 。 請百法師 。 敷百高座 。 一日二時 。 講般若波羅蜜 。 八千億偈竟 。
其第一法師 。 為普明王 。 而說偈言 。
劫燒終訖 。
乾坤洞燃 。
須彌巨海 。
都為灰煬 。
天龍福盡 。
於中彫喪 。
二儀尚殞 。
國有何常 。
生老病死 。
輪轉無際 。
事與願違 。
憂悲為害 。
欲深禍重 。
瘡疣無外 。
三界皆苦 。
國有何賴 。
有本自無 。
因緣成諸 。
盛者必衰 。
實者必虛 。
眾生蠢蠢 。
都如幻居 。
聲響俱空 。
國土亦如 。
識神無形 。
假乘四馳 。
無明寶象 。
以為樂車 。
形無常主 。
神無常家 。
形神尚離 。
豈有國耶 。
爾時法師 。 說此偈已 。 時普明王眷屬 。 得法眼空 。 王自證虛空等定 。 聞法悟解 。 還至天羅國 。 班足王所眾中 。
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 。
就命時到 。 人人皆應 。 誦過去七佛 。 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 。 中偈句 。
時班足王 。 問諸王言 。
皆誦何法 。
時普明王 。 即以上偈答王 。 王聞是法 。 得空三昧 。 九百九十九王 。 亦聞法已 。 皆證三空門定 。
時班足王 。 極大歡喜 。 告諸王言 。
我為外道 。 邪師所誤 。 非君等過 。 汝可還本國 。 各各請法師 。 講般若波羅蜜名味句 。
時班足王 。 以國付弟 。 出家為道 。 證無生法忍 。 如十王地中說 。 五千國王 。 常誦是經 。 現世生報 。
大王 。 十六大國王 。 修護國之法 。 法應如是 。 汝當奉持 。 天上人中 。 六道眾生 。 皆應受持 。 七佛名味句 。 未來世中 。 有無量小國王 。 欲護國土 。 亦復爾者 。 應請法師 。 說般若波羅蜜 。
爾時釋迦牟尼佛 。 說般若波羅蜜時 。 眾中五百億人 。 得入初地 。
復有六欲諸天子 。 八十萬人 。 得性空地 。
復有十八梵王 。 得無生忍 。 得無生法樂忍 。
復有先以學菩薩者 。 證一地 。 二地 。 三地 。 乃至十地 。
復有八部阿須輪王 。 得十三昧門 。 得三三昧門 。 得轉鬼身 。 天上正受 。 在此會者 。 皆得自性信 。 乃至無量空信 。
吾今略說天等功德 。 不可具盡 。
散華品第六
爾時十六大國王 。 聞佛說十萬億偈 。 般若波羅蜜 。 歡喜無量 。 即散百萬億莖華 。 於虛空中 。 變為一座 。 十方諸佛 。 共坐此座 。 說般若波羅蜜 。 無量大眾 。 共坐一座 。 持金羅華 。 散釋迦牟尼佛上 。 成萬輪華 。 蓋大眾上 。 復散八萬四千 。 般若波羅蜜 。 華於虛空中 。 變成白雲臺 。 臺中光明王佛 。 共無量眾 。 說般若波羅蜜 。 臺中大眾持雷吼華 。 散釋迦牟尼佛 。 及諸大眾 。 復散妙覺華 。 於虛空中 。 變作金剛城 。 城中師子吼王佛 。 共十方佛 。 大菩薩 。 論第一義諦 。 時城中菩薩 。 持光明華 。 散釋迦牟尼佛上 。 成一華臺 。 臺中十方佛 。 諸天散天華 。 於釋迦牟尼佛 。 上虛空中 。 成紫雲蓋 。 覆三千大千世界 。 蓋中天人 。 散恒河沙華 。 如雲而下 。
時諸國王 。 散華供已 。 願過去佛 。 現在佛 。 未來佛常說 。 般若波羅蜜 。 願一切受持者 。 比丘 。 比丘尼 。 信男 。 信女 。 所求如意 。 常行般若波羅蜜 。
佛告大王 。
如是如是 。 如王所說 。 般若波羅蜜 。 應說應受 。 是諸佛母 。 諸菩薩母 。 神通生處 。
時佛為王 。 現五不思議神變 。
一華入無量華 。 無量華入一華 。 一佛土入無量佛土 。 無量佛土 。 入一佛土 。 無量佛土 。 入一毛孔土 。 一毛孔土 。 入無量毛孔土 。 無量須彌 。 無量大海 。 入芥子中 。 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 。 無量眾生身 。 入一佛身 。 入六道身 。 入地水火風身 。 佛身不可思議 。 眾生身不可思議 。 世界不可思議 。 佛現神足時 。 十方諸天人 。 得佛華三昧 。 十恒河沙菩薩 。 現身成佛 。 三恒河沙八部王 。 成菩薩道 。 十千女人 。 現身得神通三昧 。
善男子 。 是般若波羅蜜 。 有三世利益 。 過去已說 。 現在今說 。 未來當說 。 諦聽諦聽 。 善思念之 。 如法修行 。
受持品第七
爾時月光 。 心念口言 。
見釋迦牟尼佛 。 現無量神力 。 亦見千華臺上寶滿佛 。 是一切佛化身主 。 復見千華葉世界上佛 。 其中諸佛 。 各各說般若波羅蜜 。
白佛言 。
如是無量 。 般若波羅蜜 。 不可說不可解 。 不可以識識 。 云何諸善男子 。 於是經中 。 明了覺解 。 如法為一切眾生 。 開空法道 。
大牟尼言 。
有修行十三觀門 。 諸善男子 。 為大法王 。 從習忍至金剛頂 。 皆為法師 。 依持建立 。 汝等大眾 。 應如佛供養 。 而供養之 。 應持百萬億天華天香 。 而以奉上 。
善男子 。 其法師者 。 是習種性菩薩 。 若在家婆差 。 憂婆差 。 若出家比丘 。 比丘尼 。 修行十善 。 自觀己身 。 地 。 水 。 火 。 風 。 空 。 識 。 分分不淨 。 復觀十四根 。 所謂五情 。 五受 。 男 。 女 。 意 。 命等 。 有無量罪過故 。 即發無上菩提心 。 常修三界一切 。 念念皆不淨 。 故得不淨忍觀門 。 住在佛家 。 修六和敬 。 所謂三業同戒 。 同見 。 同學 。 行八萬四千 。 波羅蜜道 。
善男子 。 習忍以前 。 行十善菩薩 。 有退有進 。 譬如輕毛 。 隨風東西 。 是諸菩薩 。 亦復如是 。 雖以十千劫 。 行十正道 。 發三菩提心 。 乃當入習忍位 。 亦常學三伏忍法 。 而不可名字 。 是不定人 。 是定人者 。 入生空位 。 聖人性故 。 必不起五逆 。 六重 。 二十八輕 。 佛法經書 。 作返逆罪 。 言非佛說 。 無有是處 。 能以一阿僧祇劫 。 修伏道忍行 。 始得入僧伽陀位 。
復次 。 性種性行十慧觀 。 滅十顛倒 。 及我人知見 。 分分假偽 。 但有名 。 但有受 。 但有法 。 不可得 。 無定相 。 無自他相故 。 修護空觀 。 亦觀亦行百萬波羅蜜 。 念念不去心 。 以二阿僧祇劫 。 行正道法 。 住波羅陀位 。
復次 。 道種性住堅忍中 。 觀一切法 。 無生 。 無住 。 無滅 。 所謂五受 。 三界二諦 。 無自他相 。 如實性不可得故 。 而常入第一義諦 。 心心寂滅 。 而受生三界 。
何以故 。 業習果報未壞盡 。 故順道生 。 復以三阿僧祇劫 。 修八萬億波羅蜜 。 當得平等 。 聖人地故 。 住阿毘跋致正位 。
復次 。 善覺摩訶薩 。 住平等忍 。 修行四攝 。 念念不去 。 心入無相 。 捨滅三界貪煩惱 。 於第一義 。 諦而不二 。 為法性無為 。 緣理而滅一切相故 。 為智緣滅 。 無相無為 。 住初忍時 。 未來無量生死 。 不由智緣而滅故 。 非智緣滅 。 無相無為 。 無自他相 。 無無相故 。 無量方便皆現前 。 觀實相方便者 。 於第一義諦 。 不沈不出 。 不轉不顛倒 。 遍學方便者 。 非證非不證 。 而一切學 。 迴向方便者 。 非住果 。 非不住果 。 而向薩婆若 。 魔自在方便者 。 於非道而行佛道 。 四魔所不動 。 一乘方便者 。 於不二相 。 通達眾生一切行故 。 變化方便者 。 以願力自在 。 生一切淨佛國土 。
如是 。 善男子 。 是初覺智 。 於有無相而不二 。 是實知照功用 。 不證不沈 。 不出不到 。 是方便觀 。 譬如水之與波 。 不一不異 。 乃至一切行 。 波羅蜜 。 禪定 。 陀羅尼 。 不一不二故 。 而一一行成就 。 以四阿僧祇劫行行故 。 入此功德藏門 。 無三界業習生故 。 畢故 。 不造新 。 以願力故 。 變化生一切淨土 。 常修捨觀故 。 登鳩摩羅伽位 。 以四大寶藏 。 常授與人 。
復次 。 德慧菩薩 。 以四無量心 。 滅三有瞋等煩惱 。 住中忍中 。 行一切功德故 。 以五阿僧祇劫 。 行大慈觀 。 心心常現在前 。 入無相闍陀波羅位 。 化一切眾生 。
復次 。 明慧道人 。 常以無相忍中 。 行三明觀 。 知三世法 。 無來無去無住處 。 心心寂滅 。 盡三界癡煩惱 。 得三明一切功德觀故 。 常以六阿僧祇劫 。 集無量明 。 波羅蜜故 。 入伽羅陀位 。 無相行受持一切法 。
復次 。 爾焰聖覺達菩薩 。 修行順法忍 。 逆五見流 。 集無量功德 。 住須陀洹位 。 常以天眼 。 天耳 。 宿命 。 他心 。 身通達 。 念念中滅三界一切見 。 亦以七阿僧祇 。 劫行五神通 。 恒河沙波羅蜜 。 常不離心 。
復次 。 勝達菩薩 。 於順道忍 。 以四無畏 。 觀那由他諦內道論 。 外道論 。 藥方 。 工巧 。 咒術故 。 我是一切智人 。 滅三界疑等煩惱故 。 我相已盡 。 知地地有所出 。 故名出道 。 有所不出 。 故名障道 。 逆三界疑 。 修習無量功德故 。 即入斯陀含位 。 復集行八阿僧祇劫中 。 行諸陀羅尼門故 。 常行無畏 。 觀不去心 。
復次 。 常現真實住順忍中 。 作中道觀 。 盡三界集因集業 。 一切煩惱故 。 觀非有非無 。 一相無相 。 而無二故 。 證阿那含位 。 復於九阿僧祇劫 。 集照明中道故 。 樂力生一切佛國土 。
復次 。 玄達菩薩 。 十阿僧祇劫中 。 修無生忍 。 法樂忍者 。 名為縛忍 。 順一切道生 。 而一心忍中 。 滅三界習因業果 。 住後身中 。 無量功德皆成就 。 無生智 。 盡智 。 五分法身皆滿足 。 住第十地 。 阿羅漢梵天位 。 常行三空門 。 觀百千萬三昧 。 具足弘化法藏 。
復次 。 等覺者 。 住無生忍中 。 觀心心寂滅 。 而無相相 。 無身身 。 無知知 。 而用心乘於群方之方 。 憺怕住於無住之住 。 在有常修空 。 處空常萬化 。 雙照一切法故 。 知是處非是處 。 乃至一切 。 智十力觀故 。 而登摩訶羅伽位 。 化一切國土眾生 。 千阿僧祇劫 。 行十力法 。 心心相應 。 常入見佛三昧 。
復次 。 慧光神變者 。 住上上無生忍 。 滅心心相 。 法眼見一切法 。 淨三眼色空見 。 以大願力 。 常生一切淨土 。 萬阿僧祇劫 。 集無量佛光三昧 。 而能現百萬 。 恒河沙諸佛神力 。 住婆伽梵位 。 亦常入佛華三昧 。
復次 。 觀佛菩薩 。 住寂滅忍者 。 從始發心至今 。 經百萬阿僧祇劫 。 修百萬阿僧祇劫功德故 。 登一切法解脫 。 住金剛臺 。
善男子 。 從習忍至頂三昧 。 皆名為伏 。 一切煩惱 。 而無相信 。 滅一切煩惱 。 生解脫智 。 照第一義諦 。 不名為見 。 所謂見者是薩婆若 。 是故我從昔以來 。 常說唯佛所知見覺 。 頂三昧以下至於習忍 。 所不知不見不覺 。 唯佛頓解 。 不名為信 。 漸漸伏者 。 慧雖起滅 。 以能無生無滅 。 此心若滅 。 則累無不滅 。 無生無滅 。 入理盡金剛三昧 。 同真際等法性 。 而未能等無等等 。 譬如有人 。 登大高臺 。 下觀一切 。 無不斯了 。 住理盡三昧 。 亦復如是 。 常修一切行 。 滿功德藏 。 入婆伽度位 。 亦復常住佛慧三昧 。
善男子 。 如是諸菩薩 。 皆能一切十方 。 諸如來國土 。 中化眾生 。 正說正義 。 受持讀誦 。 解達實相 。 如我今日 。 等無有異 。
佛告波斯匿王 。
我當滅度後 。 法欲滅時 。 受持是般若波羅蜜 。 大作佛事 。 一切國土安立 。 萬姓快樂 。 皆由此般若波羅蜜 。 是故付囑諸國王 。 不付囑比丘 。 比丘尼 。 清信男 。 清信女 。
何以故 。 無王力故 。 故不付囑 。 汝當受持讀誦 。 解其義理 。
大王 。 吾今所化 。 百億須彌 。 百億日月 。 一一須彌 。 有四天下 。 其南閻浮提 。 有十六大國 。 五百中國 。 十千小國 。 其國土中 。 有七可難 。 一切國王 。 為是難故 。 講讀般若波羅蜜 。 七難即滅 。 七福即生 。 萬姓安樂 。 帝王歡喜 。
云何為難 。 日月失度 。 時節返逆 。 或赤日出 。 黑日出 。 二三四五日出 。 或日蝕無光 。 或日輪一重 。 二三四五重輪現 。 當變怪時 。 讀說此經 。 為一難也 。
二十八宿失度 。 金星 。 彗星 。 輪星 。 鬼星 。 火星 。 水星 。 風星 。 刀星 。 南斗 。 北斗 。 五鎮大星 。 一切國主星 。 三公星 。 百官星 。 如是諸星 。 各各變現 。 亦讀說此經 。 為二難也 。
大火燒國 。 萬姓燒盡 。 或鬼火 。 龍火 。 天火 。 山神火 。 人火 。 樹木火 。 賊火 。 如是變怪 。 亦讀說此經 。 為三難也 。
大水漂沒百姓 。 時節返逆 。 冬雨夏雪 。 冬時雷電霹靂 。 六月雨氷霜雹 。 雨赤水 。 黑水 。 青水 。 雨土山 。 石山 。 雨沙礫石 。 江河逆流 。 浮山流石 。 如是變時 。 亦讀說此經 。 為四難也 。
大風吹殺萬姓 。 國土山河樹木 。 一時滅沒 。 非時大風 。 黑風 。 赤風 。 青風 。 天風 。 地風 。 火風 。 如是變時 。 亦讀此經 。 為五難也 。
天地國土亢陽炎火洞燃 。 百草亢旱 。 五穀不登 。 土地赫然 。 萬姓滅盡 。 如是變時 。 亦讀此經 。 為六難也 。
四方賊來侵 。 國內外賊起 。 火賊 。 水賊 。 風賊 。 鬼賊 。 百姓荒亂 。 刀兵劫起 。 如是怪時 。 亦讀此經 。 為七難也 。
大王 。 是般若波羅蜜 。 是諸佛菩薩 。 一切眾生心 。 識之神本也 。 一切國王 。 之父母也 。 亦名神符 。 亦名辟鬼珠 。 亦名如意珠 。 亦名護國珠 。 亦名天地鏡 。 亦名龍寶神王 。
佛告大王 。
應作九色幡 。 長九丈 。 九色華 。 高二丈 。 千支燈 。 高五丈 。 九玉箱 。 九玉巾 。 亦作七寶案 。 以經置上 。 若王行時 。 常於其前 。 足一百步 。 是經常放千光明 。 令千里內 。 七難不起 。 罪過不生 。 若王住時 。 作七寶帳中 。 七寶高座 。 以經卷置上 。 日日供養 。 散華燒香 。 如事父母 。 如事帝釋 。
大王 。 我今五眼明見 。 三世一切國王 。 皆由過去 。 侍五百佛 。 得為帝王主 。 是故一切 。 聖人羅漢 。 而為來生彼國 。 作大利益 。 若王福盡時 。 一切聖人 。 皆為捨去 。 若一切聖人去時 。 七難必起 。
大王 。 若未來世 。 有諸國王 。 護持三寶者 。 我使五大力菩薩 。 往護其國 。
一 。 金剛吼菩薩 。 手持千寶相輪 。 往護彼國 。
二 。 龍王吼菩薩 。 手持金輪燈 。 往護彼國 。
三 。 無畏十力吼菩薩 。 手持金剛杵 。 往護彼國 。
四 。 雷電吼菩薩 。 手持千寶羅網 。 往護彼國 。
五 。 無量力吼菩薩 。 手持五千劒輪 。 往護彼國 。
五大士 。 五千大神王 。 於汝國中 。 大作利益 。 當立形像 。 而供養之 。
大王 。 吾今三寶 。 付囑汝等 。 一切諸王 。
憍薩羅國 。 舍衛國 。 摩竭提國 。 波羅㮈國 。 迦夷羅衛國 。 鳩尸那國 。 鳩睒彌國 。 鳩留國 。 罽賓國 。 彌提國 。 伽羅乾國 。 乾陀衛國 。 沙陀國 。 僧伽陀國 。 健挐掘闍國 。 波提國 。 如是一切 。 諸國王等 。 皆應受持 。 般若波羅蜜 。
時諸大眾 。 及阿須輪王 。 聞佛說未來世七可畏 。 身毛為竪 。 呼聲大叫而言 。
願不生彼國 。
時十六大國王 。 即以國事付弟 。 出家修道 。 觀四大四色勝出相 。 四大四色 。 不用識 。 空入行相 。 三十忍初地相 。 第一義諦九地相 。 是故大王 。 捨凡夫身 。 入六住身 。 捨七報身 。 入八法身 。 證一切行 。 般若波羅蜜 。 十八梵天 。 阿須輪王 。 得三乘觀同無生境 。 復散華供養 。 空華 。 法性華 。 聖人華 。 順華 。 無生華 。 法樂華 。 金剛華 。 緣觀中道華 。 三十七品華 。 而散佛上 。 及九百億 。 大菩薩眾 。 其餘一切眾 。 證道迹果 。 散心空華 。 心樹華 。 六波羅蜜華 。 妙覺華 。 而散佛上 。 及一切眾 。 十千菩薩 。 念來世眾生 。 即證妙覺三昧 。 圓明三昧 。 金剛三昧 。 世諦三昧 。 真諦三昧 。 第一義諦三昧 。 此三諦三昧 。 是一切三昧王三昧 。 亦得無量三昧 。 七財三昧 。 二十五有三昧 。 一切行三昧 。
復有十億菩薩 。 登金剛頂 。 現成正覺 。
囑累品第八
佛告波斯匿王 。
我誡勅汝等 。 吾滅度後 。 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中 。 無佛無法無僧 。 無信男 。 無信女時 。 此經三寶 。 付囑諸國王 。 四部弟子 。 受持讀誦解義 。 為三界眾生 。 開空慧道 。 修七賢行 。 十善行 。 化一切眾生 。 後五濁世 。 比丘 。 比丘尼 。 四部弟子 。 天龍八部 。 一切神王 。 國王大臣 。 太子王子 。 自恃高貴 。 滅破吾法 。 明作制法 。 制我弟子 。 比丘 。 比丘尼 。 不聽出家 。 行道 。 亦復不聽 。 造作佛像形 。 佛塔形 。 立統官制眾 。 安籍記僧 。 比丘地立 。 白衣高坐 。 兵奴為比丘 。 受別請法 。 知識比丘 。 共為一心 。 親善比丘 。 為作齋會 。 求福如外道法 。 都非吾法 。 當知爾時 。 正法將滅不久 。
大王 。 壞亂吾道 。 是汝等作 。 自恃威力 。 制我四部弟子 。 百姓疾病 。 無不苦難 。 是破國因緣 。 說五濁罪 。 窮劫不盡 。
大王 。 法末世時 。 有諸比丘 。 四部弟子 。 國王大臣 。 多作非法之行 。 橫與佛法眾僧 。 作大非法 。 作諸罪過 。 非法非律 。 繫縛比丘 。 如獄囚法 。 當爾之時 。 法滅不久 。
大王 。 我滅度後 。 未來世中 。 四部弟子 。 諸小國王 。 太子王子 。 乃是住持 。 護三寶者 。 轉更滅破三寶 。 如師子身中蟲 。 自食師子 。 非外道也 。 多壞我佛法 。 得大罪過 。 正教衰薄 。 民無正行 。 以漸為惡 。 其壽日減 。 至于百歲 。 人壞佛教 。 無復孝子 。 六親不和 。 天神不祐 。 疾疫惡鬼 。 日來侵害 。 災恠首尾 。 連禍縱橫 。 死入地獄 。 餓鬼 。 畜生 。 若出為人 。 兵奴果報 。 如響應聲 。 如人夜書 。 火滅字存 。 三界果報 。 亦復如是 。
大王 。 未來世中 。 一切國王 。 太子王子 。 四部弟子 。 橫與佛弟子 。 書記制戒 。 如白衣法 。 如兵奴法 。 若我弟子 。 比丘 。 比丘尼 。 立籍為官所使 。 都非我弟子 。 是兵奴法 。 立統官攝 。 僧典主僧籍 。 大小僧統 。 共相攝縛 。 如獄囚法 。 兵奴之法 。 當爾之時 。 佛法不久 。
大王 。 未來世中 。 諸小國王 。 四部弟子 。 自作此罪 。 破國因緣 。 身自受之 。 非佛法僧 。
大王 。 未來世中 。 流通此經 。 七佛法器 。 十方諸佛 。 常所行道 。 諸惡比丘 。 多求名利 。 於國王太子王子前 。 自說破佛法因緣 。 破國因緣 。 其王不別 。 信聽此語 。 橫作法制 。 不依佛戒 。 是為破佛 。 破國因緣 。 當爾之時 。 正法不久 。
爾時十六大國王 。 聞佛七誡所說 。 未來世事 。 悲啼涕出 。 聲動三千 。 日月五星 。 二十八宿 。 失光不現 。
時諸王等 。 各各至心 。 受持佛語 。 不制四部弟子 。 出家行道 。 當如佛教 。
爾時大眾 。 十八梵天王 。 六欲諸天子 。 歎言 。
當爾之時 。 世間空虛 。 是無佛世 。
爾時無量大眾中 。 百億菩薩 。 彌勒師子月等 。 百億舍利弗 。 須菩提等 。 五百億十八梵王 。 六欲諸天 。 三界六道 。 阿須輪王等 。 聞佛所說 。 護佛果因緣 。 護國土因緣 。 歡喜無量 。 為佛作禮 。 受持般若波羅蜜 。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