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光祿卿 。 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有五種相 。 親近善知識 。 何等為五 。

一 。 聽受親近 。 二 。 承事作用 。 學法親近 。 三 。 修行進向親近 。 四 。 親近 。 五 。 大親近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應當了知 。 有五種相 。 親近善知識 。 何等為五 。

一 。 聽受親近 。 二 。 承事作用 。 學法親近 。 三 。 修行進向親近 。 四 。 親近 。 五 。 大親近 。

如是親近 。 善知識時 。 菩薩摩訶薩 。 以解脫方便 。 而為攝受 。 即能生多福 。 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有五種相 。 供養如來 。 何等為五 。

一 。 種種讚歎 。 恭信供養 。 二 。 以清淨利養 。 恭信供養 。 三 。 修行進向供養 。 四 。 供養 。 五 。 大供養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應當了知 。 有五種相 。 供養如來 。 何等為五 。

一 。 種種讚歎 。 恭信供養 。 二 。 以清淨利養 。 恭信供養 。 三 。 修行進向供養 。 四 。 供養 。 五 。 大供養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若能如是 。 供養如來 。 如理相應者 。 即得無邊世界 。 諸佛菩薩 。 共所稱讚 。 亦得世間 。 天 。 人 。 阿修羅等 。 利養供給 。 成熟無量 。 無邊眾生 。 嚴淨佛土 。 疾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能與布施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施 。 亦速圓滿 。 布施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施 。 亦速圓滿 。 布施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施 。 或無相施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布施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布施可得 。 有能解脫 。 布施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施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布施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布施可得 。 無能解脫 。 布施可得 。

何以故 。 謂色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無相施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能與布施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施 。 亦速圓滿 。 布施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施 。 亦速圓滿 。 布施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施 。 或無相施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布施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布施可得 。 有能解脫 。 布施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施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布施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布施可得 。 無能解脫 。 布施可得 。

何以故 。 謂識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無相施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能與持戒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持戒 。 亦速圓滿 。 持戒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持戒 。 亦速圓滿 。 持戒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持戒 。 或無相持戒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持戒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持戒可得 。 有能解脫 。 持戒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持戒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持戒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持戒可得 。 無能解脫 。 持戒可得 。

何以故 。 謂色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無相持戒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能與持戒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持戒 。 亦速圓滿 。 持戒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持戒 。 亦速圓滿 。 持戒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持戒 。 或無相持戒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持戒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持戒可得 。 有能解脫 。 持戒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持戒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持戒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持戒可得 。 無能解脫 。 持戒可得 。

何以故 。 謂識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無相持戒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能與忍辱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忍辱 。 亦速圓滿 。 忍辱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忍辱 。 亦速圓滿 。 忍辱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忍辱 。 或無相忍辱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忍辱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忍辱可得 。 有能解脫 。 忍辱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忍辱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忍辱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忍辱可得 。 無能解脫 。 忍辱可得 。

何以故 。 謂色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無相忍辱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能與忍辱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忍辱 。 亦速圓滿 。 忍辱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忍辱 。 亦速圓滿 。 忍辱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忍辱 。 或無相忍辱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忍辱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忍辱可得 。 有能解脫 。 忍辱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忍辱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忍辱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忍辱可得 。 無能解脫 。 忍辱可得 。

何以故 。 謂識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無相忍辱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能與精進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精進 。 亦速圓滿 。 精進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精進 。 亦速圓滿 。 精進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精進 。 或無相精進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精進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精進可得 。 有能解脫 。 精進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精進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精進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精進可得 。 無能解脫 。 精進可得 。

何以故 。 謂色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無相精進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能與精進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精進 。 亦速圓滿 。 精進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精進 。 亦速圓滿 。 精進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精進 。 或無相精進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精進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精進可得 。 有能解脫 。 精進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精進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精進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精進可得 。 無能解脫 。 精進可得 。

何以故 。 謂識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無相精進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能與禪定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禪定 。 亦速圓滿 。 禪定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禪定 。 亦速圓滿 。 禪定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禪定 。 或無相禪定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禪定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禪定可得 。 有能解脫 。 禪定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禪定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禪定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禪定可得 。 無能解脫 。 禪定可得 。

何以故 。 謂色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無相禪定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能與禪定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禪定 。 亦速圓滿 。 禪定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禪定 。 亦速圓滿 。 禪定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禪定 。 或無相禪定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禪定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禪定可得 。 有能解脫 。 禪定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禪定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禪定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禪定可得 。 無能解脫 。 禪定可得 。

何以故 。 謂識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無相禪定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能與般若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般若 。 亦速圓滿 。 般若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般若 。 亦速圓滿 。 般若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般若 。 或無相般若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般若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般若可得 。 有能解脫 。 般若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有相般若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行般若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般若可得 。 無能解脫 。 般若可得 。

何以故 。 謂色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修無相般若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能與般若波羅蜜多 。 如理相應者 。 若修有相般若 。 亦速圓滿 。 般若波羅蜜多 。 若修無相般若 。 亦速圓滿 。 般若波羅蜜多 。

須菩提 。 云何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般若 。 或無相般若 。

須菩提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般若 。 求解脫時 。 有所解脫 。 般若可得 。 有能解脫 。 般若可得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有相般若 。 若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行般若 。 求解脫時 。 無所解脫 。 般若可得 。 無能解脫 。 般若可得 。

何以故 。 謂識自性 。 無所得故 。 本性無所得故 。 觀諸如來 。 亦無所得 。 本性無所得故 。 如是修者 。 當知是菩薩摩訶薩 。 於識法中 。 修無相般若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空三摩地 。

須菩提 。 云何是色中 。 空三摩地 。 菩薩摩訶薩 。 謂於色中 。 觀無性空 。 性空亦然 。 本性空亦然 。 諸所緣事 。 皆當安住 。 心一境性 。 此即是為色中 。 空三摩地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若於色中 。 如是如實了知 。 空三摩地已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無相三摩地 。

須菩提 。 云何是色中 。 無相三摩地 。 菩薩摩訶薩 。 謂於色中 。 觀無性空 。 性空亦然 。 本性空亦然 。 若能如是 。 諸作意滅 。 即於色中 。 觀無性相 。 有性相亦然 。 有性無性相亦然 。 如是乃得 。 無性相離識隨逐 。 有性相亦然 。 離識隨逐 。 有性無性相亦然 。 離識隨逐 。 故能安住 。 心一境性 。 此即是為色中 。 無相三摩地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若於色中 。 如是如實了知 。 無相三摩地已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無願三摩地 。

須菩提 。 云何是色中 。 無願三摩地 。 菩薩摩訶薩 。 謂於色中 。 得空無相 。 三摩地已 。 即於色中 。 觀無性相 。 而不隨逐 。 所緣行相 。 有性相亦然 。 而不隨逐 。 所緣行相 。 有性無性相亦然 。 而不隨逐 。 所緣行相 。 故能安住 。 心一境性 。 此即是為色中 。 無願三摩地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若於色中 。 如是如實了知 。 無願三摩地已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有三種義 。 諸行無常 。 何等為三 。

一 。 不實義 。 二 。 破壞義 。 三 。 有垢無垢義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應當了知 。 有三種義 。 諸行無常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有三種義 。 諸行是苦 。 何等為三 。

一 。 無取著義 。 二 。 三種相義 。 三 。 相續義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應當了知 。 有三種義 。 諸行是苦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有三種義 。 諸法無我 。 何等為三 。

一 。 無性無我義 。 二 。 有性無性無我義 。 三 。 本性清淨無我義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應當了知 。 有三種義 。 諸法無我 。

復次 。 須菩提 。 菩薩摩訶薩 。 於色法中 。 應當了知 。 有三種義 。 涅槃寂靜 。 何等為三 。

一 。 色中無性 。 畢竟寂靜義 。 二 。 有性無性寂靜義 。 三 。 本性清淨寂靜義 。

須菩提 。 受想行識 。 亦復如是 。 菩薩摩訶薩 。 應當了知 。 有三種義 。 涅槃寂靜 。

佛說此經已 。 諸菩薩摩訶薩 。 尊者須菩提 。 及諸苾芻 。 苾芻尼 。 優婆塞 。 優婆夷 。 一切世間 。 天 。 人 。 阿修羅 。 乾闥婆等 。 聞佛所說 。 皆大歡喜 。 信受奉行 。

開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