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二十六

西天譯經三藏 。 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 。 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詔譯

精進波羅蜜多品第九之二

復次舍利子 。 時彼有情 。 多起邪見 。 橫生計執 。 說法苾芻 。 亦復減少 。 為人輕賤 。 不生尊重 。 亦不恭敬 。 親近供養 。 有諸苾芻 。 非法說法 。 於其正法 。 不樂親近 。 設見有人 。 於諸契經 。 而生恭敬 。 尊重供養 。 有大力能 。 種種稱讚者 。 共生侮慢 。

舍利子 。 時彼苾芻 。 得離欲者 。 愛樂受持 。 未離欲者 。 於諸契經 。 不樂受持 。 於大眾前 。 隨順魔眾 。 此是第八魔事 。 智者於此 。 應當了知 。 不應隨順 。

舍利子 。 若有苾芻 。 於諸契經 。 雖生愛樂 。 受持讀誦 。 解說書寫 。 為利養故 。 隨順世間 。 諸有情等 。 起偷盜業 。 於三種事 。 數數作意 。

何等為三 。 所謂貪著 。 衣服飲食 。 及諸臥具 。 於此三事 。 而多追求 。 此是第九魔事 。 智者於此 。 應當了知 。 不應隨順 。

舍利子 。 若有苾芻 。 於此大乘 。 諸契經中 。 行相應行 。 而能發起 。 最上精進 。 書寫受持 。 愛樂讀誦 。 廣為人說 。

時彼苾芻 。 為魔所持 。 業煩惱障 。 之所覆蔽 。 於雜染法 。 隨順愛樂 。 戲論語言 。 而常相應 。 躭著睡眠 。 於睡眠中 。 亦樂耽著 。 諸雜染法 。 又復耽著 。 衒惑女事 。 深樂隨順 。 如是行相 。 於諸契經 。 不樂書寫 。 受持讀誦 。 廣為人說 。

舍利子 。 時彼苾芻 。 於如來教 。 生愛樂者 。 不欲斷滅 。 如來聖教 。 不愛樂者 。 惡業苾芻 。 為魔所著 。 欲令佛法 。 速疾斷滅 。 此是第十魔事 。

舍利子 。 如是十法 。 諸有智者 。 應當於此 。 一一了知 。 不應隨順 。

爾時世尊 。 說伽陀曰 。

時彼所有一切處 。
由彼業故魔障生 。
於諸白法悉棄捨 。
不樂思擇諸義利 。

勝慧減少惡慧增 。
於正法中不安住 。
樂聞非法悉能行 。
墮惡趣中為境界 。

如是展轉命終時 。
覆藏瑕玼為救護 。
尊重親教阿闍梨 。
一時俱墮於惡趣 。

我於俱胝千劫中 。
為利世間修苦行 。
常於有情思善巧 。
悉令遠離三毒火 。

我時證得大菩提 。
能轉清淨妙法輪 。
於人天中無與等 。
世出世間稱第一 。

我今不應當棄捨 。
世間有情極難得 。
令彼魔眾悉退散 。
皆能離苦獲安樂 。

又令癡闇道路中 。
持六度等真善行 。
於諸佛教悉相應 。
而能獲得菩提道 。

於如是法聽受已 。
復能演說真實空 。
令彼安住正信中 。
是故得離諸魔眾 。

於此最上真實中 。
若有棄背真實法 。
非真實相作真實 。
不能遠離諸魔眾 。

若有有情於佛所 。
歡喜堅固生尊重 。
聽聞如是正法時 。
獲得吉祥勝義利 。

正信有情歡喜已 。
諸有魔眾生苦惱 。
於一切處作善時 。
魔眾競來為恐怖 。

時魔假作苾芻相 。
巧出語言相誑惑 。
於眾迅疾生動亂 。
謂菩提道非真實 。

自言我法真實因 。
汝應堅固求安住 。
發生如是戲論已 。
然後輕侮復毀謗 。

時彼苾芻魔所著 。
信魔語故生放逸 。
謂言此法非佛乘 。
因是棄捨涅盤道 。

復背正覺合諸塵 。
而於佛法不信受 。
由執我見麁重已 。
速疾墮落惡趣中 。

縱有少分諸苾芻 。
而復愛樂非真實 。
各於大乘空法中 。
互相伺求諸過失 。

縱遇最上真實法 。
以雜亂故不聽習 。
復於義理生恐怖 。
捨正法故無所歸 。

彼時無有說法者 。
不信解人而復眾 。
如是縱有說法師 。
悉皆棄捨不聽受 。

若於世尊末法中 。
復能利樂諸有情 。
彼時多有魔障侵 。
於此勿應生退屈 。

未來若有苾芻眾 。
決定於法生信解 。
寧喪身命堅護持 。
速獲證悟圓常果 。

爾時舍利子 。 及諸大苾芻等 。 於大眾中 。 聞是修習 。 大乘行者 。 於諸險難 。 能行正法 。 各各發起 。 廣大無量 。 堅固勇猛 。 精進之力 。 如是行相 。 於此大乘 。 菩薩藏正法 。 聽聞讀誦 。 書寫受持 。 展轉教示 。 廣為人說 。

又復說是 。 善巧譬喻 。 譬若有人 。 善能守護 。 祖宗庫藏 。 今見財寶 。 漸欲減沒 。 而生憂惱 。 如我今見 。 釋迦如來 。 於無量百千 。 俱胝那由他 。 阿僧祇劫修行 。 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 漸將減沒 。 我等苾芻 。 亦復如是 。 共生憂惱 。 宜各發起 。 廣大無量 。 勇猛精進 。 堅持守護 。 大乘菩薩 。 正法寶藏 。

又苾芻言 。

譬如有人 。 有一親子 。 端正殊妙 。 父母見時 。 適悅其心 。 觀視子相 。 目不暫捨 。 其子忽然 。 於險難處 。 墮落其中 。 有大飛禽 。 捉持而去 。 又復墮落 。 那落迦邊 。 高險之處 。

時彼父母 。 發勇悍力 。 持取而還 。 如我今者 。 佛滅度後 。 若有正士 。 於無上法寶 。 生大信敬 。 欲求出離 。 而於彼時 。 受持讀誦 。 如說修行 。 我以如來 。 無上法寶 。 共相付囑 。 精進守護 。 亦復如是 。 無令為彼 。 諸惡人輩 。 之所侵壞 。

又苾芻言 。

譬如世間 。 聚集兵眾 。 行列陣勢 。 欲相鬪戰 。 是時眾中 。 少分有情 。 見彼軍眾 。 心無怯弱 。 安住其前 。 護諸兵眾 。 無令鬪戰 。

又復眾中 。 有多勇悍 。 見是兵眾 。 心無怯弱 。 安住其前 。 如是展轉 。 乃立戰功 。 如我今者 。 佛滅度後 。 法欲滅時 。 若有有情 。 內心堅固 。 護持正法 。 親近善友 。 樂求出離 。 被堅固鎧 。 發起廣大 。 精進之力 。 破魔軍眾 。 如是行相 。 於法寶中 。 若有少分 。 精妙思擇 。 亦復如是 。 乃至一四句偈 。 為人演說 。 令他隨喜 。 信受佛語 。 不生疑謗 。 亦復告示 。 令多有情 。 隨喜稱讚 。 過去未來 。 現在諸佛 。 無上妙法 。 令其安住 。

時諸苾芻 。 乃至廣說 。 無量譬喻 。

佛告舍利子 。

如實行相 。 我說是人 。 所得福聚 。 猶如虛空 。 無有限量 。 說不能盡 。

又舍利子 。 佛滅度後 。 是人難得 。 我說名為 。 是殊勝丈夫 。 是最上丈夫 。 是勇猛丈夫 。 是大丈夫 。 得佛法分 。 不樂自利 。 小乘靜住 。 唯行堅固 。 大乘正行 。 又復不樂讚歎 。 自他名譽 。 唯樂讚歎 。 大乘功德 。

舍利子 。 乃至臨命終時 。 於此正法 。 亦復受持讀誦 。 於真實空 。 決定勝解 。

復次舍利子 。 於後末世 。 破戒苾芻 。 亦復增盛 。 毀謗正法 。 於諸世間 。 外道經典 。 多樂修習 。

舍利子 。 於此劫濁 。 煩惱濁 。 眾生濁 。 見濁 。 命濁 。 惡世之中 。 若有苾芻 。 能以勇銳 。 破諸鬪諍 。 而得安住 。 常願不離 。 諸佛菩提 。 於三時中 。 應作觀想 。 善能安住 。

爾時世尊 。 說伽陀曰 。

親近如來正法藏 。
能破一切老死苦 。
於自利行非相應 。
常樂利樂諸有情 。

於我所說正法中 。
恭敬愛樂能建立 。
彼堪我為調御師 。
即是如來真弟子 。

若於正法不樂聞 。
又復不能善安住 。
彼人墮落惡趣中 。
如輪於海速沈沒 。

於千俱胝劫數中 。
遇佛出世極難得 。
彼人為魔之所著 。
縱得遇佛生厭怠 。

復次舍利子 。 過去九十一劫 。 彼時分中 。 有佛出世 。 號毘婆尸如來 。 應供 。 正遍知 。 明行足 。 善逝 。 世間解 。 無上士 。 調御丈夫 。 天人師 。 佛 。 世尊 。 彼佛法中 。 有六群苾芻 。

一名 。 善見 。 二名 。 妙利 。 三名 。 作喜 。 四名 。 賢吉 。 五名 。 名稱 。 六名 。 利牙 。

而生計執我人 。 眾生壽者 。 斷常等見 。 常行侮慢 。 共相呼集 。 詣曠野中 。 而常議論 。 差別惡行 。 如是各各 。 而自謂言 。 行百種善 。 而復召集 。 一十二十 。 乃至五十 。 以為群類 。 自所行法 。 展轉教示 。

復立誓言 。

若違我教 。 必遭損害 。

說是行已 。 分首而去 。 或入聚落 。 或抵城邑 。 或自他舍 。 乃至王城 。 時彼一人 。 抵一聚落 。 還集種類 。 復各教示 。 增損佛語 。

舍利子 。 云何作意 。 增損佛語 。

時彼種類 。 堅固執有 。 我 。 人 。 眾生 。 壽者 。

若無我者 。 誰為往來 。 誰為坐臥 。 誰為語默 。 誰為施者 。 誰為受者 。 誰為飲食 。 誰苦誰樂 。 乃至一痒一痛 。 誰為覺觸等者 。

時彼眾中 。 或有一人 。 作如是言 。

若說無有 。 我 。 人 。 眾生 。 壽者 。 非我善友 。

舍利子 。 時彼聚落 。 男子女人 。 童男童女 。 聞如是語 。 皆樂於彼 。 執我見者 。 而為善友 。 互相謂曰 。

我於往昔 。 有諸智者 。 如實了知 。 真善友者 。 說無我人 。 眾生壽者 。 我今於彼 。 先所尊者 。 不應親近 。 恭敬供養 。

舍利子 。 時彼六群苾芻 。 後半月分 。 還集一處 。

中有一苾芻 。 謂言 。

我已展轉教化 。 五百種族 。 以為眷屬 。

復次舍利子 。 時毘婆尸如來 。 應 。 正等覺 。 有一聲聞苾芻 。 諸漏已盡 。 無復煩惱 。 得阿羅漢果 。

既知是已 。 入彼五百聚落 。 為諸男子女人 。 童男童女 。 而說是言 。

彼所說法 。 是麁惡語 。 不真實語 。 無義利語 。

時阿羅漢 。 於彼眾中 。 說伽陀曰 。

若於正法不了知 。
彼人即昧真聖道 。
汝於邪法堅執著 。
決定當墮諸惡趣 。

說是偈已 。

時彼六群苾芻眾等 。 生大恚怒 。 不樂信受 。

時阿羅漢 。 生大慜念 。 讚歎佛已 。 復說伽陀曰 。

我佛所說真實法 。
一切有為悉無常 。
於諸法中皆無我 。
是不堅固非常住 。

又復諸行皆造作 。
體不實故空復空 。
愚夫癡迷堅執著 。
於幻法中生動亂 。

說是偈已 。 又語彼苾芻等眾 。

諸佛如來 。 所說法中 。 悉皆無有 。 我 。 人 。 眾生 。 壽者 。

時阿羅漢 。 知彼苾芻等眾 。 不樂信受 。 復說伽陀曰 。

若於施受生見執 。
復認覺觸分別有 。
於無我法不信從 。
彼皆墮落諸惡趣 。

舍利子 。

時彼有情 。 於虛妄法 。 男子女人 。 童男童女 。 所有語言 。 而生信受 。 當有六萬八千人 。 以邪見故 。 身壞命終 。 皆墮無間 。 大地獄中 。 身受極苦 。 在地獄中 。 復生多舌 。 舌如廣大 。 千葉蓮華 。 於其舌上 。 復以鐵犁 。 耕破其舌 。

復有獄卒 。 持百利杵 。 擊刺罪人 。 復於空中 。 雨熱鐵丸 。 其丸猛熾 。 擊罪人身 。 又其鐵丸 。 變成火聚 。 其焰極猛 。 罪人各見 。 猛火燒身 。 畢是罪已 。 從地獄出 。 當復墮於 。 千頭魚中 。

爾時世尊 。 說伽陀曰 。

時諸有情墮地獄 。
無量百千火聚中 。
空中震電復雨火 。
罪人身受極苦惱 。

一身復受一切苦 。
猛焰器仗從空下 。
百踰繕那皆充滿 。
各見身滿地獄中 。

各各復見於舌上 。
鋒鋩利箭猛來射 。
利刀分舌叚叚裂 。
始覺苦中極重苦 。

由隨惡友虛妄者 。
數數親近而愛敬 。
棄捨持戒清淨眾 。
是故墮此極苦中 。

復次舍利子 。 彼六群苾芻眾 。 以虛妄不實故 。 亦復當墮 。 阿鼻大地獄中 。 其地獄量 。 百踰繕那 。 各各自見 。 身滿獄中 。 彼一一身 。 復有千口 。 一一口中 。 復生二舌 。 每舌縱廣 。 四踰繕那 。 一一舌上 。 五百鐵犁 。 耕破其舌 。 復以熱鐵 。 取舌燒烙 。 罪人痛苦 。 口不能言 。 復於頭上 。 百千俱胝 。 種種苦具 。 而來捶打 。 如是受罪 。 滿百千俱胝 。 那由他歲 。 畢是罪已 。 復入別別 。 諸地獄中 。 受諸罪苦 。 亦復如是 。

何以故 。 彼人為於 。 諸佛教中 。 常生毀謗 。 獲如是罪 。

復次舍利子 。 彼佛世時 。 復有長者 。 住白衣舍 。 名為安樂 。 其家富樂 。 財寶豐盛 。 隨意受用 。

復有祖宗 。 昔所積聚 。 金銀琉璃 。 硨磲碼碯 。 真珠珊瑚 。 如是等寶 。 皆悉具足 。 諸有庫藏 。 亦皆豐盈 。 奴婢僕從 。 城邑人眾 。 隨所驅使 。 稱意無乏 。 是時長者 。 愛樂承事 。 離繫外道 。 修習邪法 。 而生邪見 。

時長者妻 。 名尾瑟鉢底 。 色相殊妙 。 端正潔白 。 身相具足 。 人所樂見 。 而生一子 。 端嚴殊特 。 面貌圓滿 。 身體潔白 。 人所愛樂 。 其子往昔 。 曾於無量 。 百千俱胝 。 那由他佛 。 所種諸善根 。

其子初生 。 三開口笑 。 作如是言 。

我今何故 。 於此邪見 。 種族中生 。

其母聞子 。 作是語已 。 驚怖惶駭 。 身毛皆竪 。 棄捨其子 。 周慞悶走 。

時有眾女 。 見是事已 。 悉來集會 。 共相詢問 。 聞說其子 。 有如是言 。 是時眾女 。 復生驚怖 。 而各狂走 。 去已復來 。 觀察議論 。

各相謂曰 。

此初生子 。 為復是天 。 為復是龍 。 為復是藥叉 。 羅剎 。 阿蘇囉 。 誐嚕拏 。 緊那囉 。 莫呼囉誐 。 鳩盤荼 。 必舍佐 。 人非人等 。

生是疑已 。 時初生子 。 謂眾女曰 。

汝等吉祥 。 具足人相 。 何故捨我 。 驚怖狂走 。

爾時童子 。 對諸女眾 。 說伽陀曰 。

汝眾女等勝吉祥 。
何於惡道不生怖 。
我今令汝悟真實 。
悉能遠離諸險難 。

我之父母并眷屬 。
於我悉皆非善友 。
我今為彼除邪見 。
不生險難諸惡道 。

舍利子 。 時彼童子父母 。 并諸會眾 。 聞是童子 。 說伽陀已 。 共詣其所 。

爾時童子 。 於父母前 。 復說伽陀曰 。

所有庫藏諸財寶 。
五穀舍宅并供具 。
速疾捨我將布施 。
投佛出家作沙門 。

毘婆尸佛見住世 。
於三界中無與等 。
彼佛慧日照世間 。
我願出家為弟子 。

於佛正法得開示 。
利樂一切諸有情 。
彼佛慧日照世間 。
我願出家為弟子 。

我佛具足三十二 。
大丈夫相悉莊嚴 。
彼佛慧日照世間 。
我願出家為弟子 。

假使千俱胝劫中 。
未嘗聞是佛名字 。
如優曇花難值遇 。
我願出家為弟子 。

舍利子 。 時彼父母 。 語童子言 。

汝能如是 。 發清淨心 。 投佛出家 。 我今所有 。 祖宗庫藏 。 二十俱胝 。 金銀珍寶 。 悉施於汝 。 令汝展轉 。 自行布施 。

時彼父母 。 說伽陀曰 。

我今所有諸財寶 。
悉皆付汝將布施 。
由汝發起清淨心 。
隨處利樂諸有情 。

所有金銀諸珍寶 。
五穀舍宅并資具 。
由汝發起清淨心 。
速疾捨施利有情 。

床褥臥具諸受用 。
塗香花鬘末香等 。
由汝發起清淨心 。
隨處速疾行布施 。

佛寶法寶并僧寶 。
此為最上良福田 。
於彼廣行布施心 。
真實利樂於一切 。

時彼童子 。 復為父母 。 說伽陀曰 。

我欲往詣於佛所 。
大毘婆尸世尊前 。
廣作無量諸供養 。
利樂一切諸有情 。

若天若人諸眾等 。
樂求一切快樂事 。
我今往詣世尊前 。
願眾應當同詣彼 。

時彼童子 。 說此偈已 。 作是思惟 。 遍觀四方 。 白父母言 。

我今往詣 。 毘婆尸如來 。 應 。 正等覺所 。

時彼眾等 。 聞是事已 。 各生驚疑 。 共相謂曰 。

云何童子 。 生於一日 。 能與父母 。 如是議論 。 而復雙足 。 舉步能行 。

彼時乃有 。 八萬四千 。 俱胝等眾 。 皆來集會 。

各各思惟 。 互相謂曰 。

今此童子 。 為復是天 。 為復是龍 。 為復是藥叉 。 羅剎 。 揵闥縛 。 阿蘇囉 。 緊那囉 。 摩呼囉誐 。 人非人等 。

時彼童子 。 與諸眾等 。 俱時共詣 。 毘婆尸如來 。 應 。 正等覺所 。

爾時童子 。 領眾行已 。 於虛空中 。 有十千蓋 。 而覆其上 。

又於空中 。 高聲唱言 。

無令為彼 。 寒熱風雨 。 之所損害 。

又復空中 。 現金色網 。 彌覆其上 。 又於空中 。 雨天妙花 。 種種末香 。 諸妙香等 。

復有清涼微風 。 飄散此香 。

又於行路 。 香水灑地 。 雨天寶衣 。 所雨天花 。 積過于膝 。

又於行路 。 八功德水 。 無量池沼 。 自然出現 。 一一池沼 。 各有無量 。 優曇鉢羅花 。 俱物頭花 。 奔拏利迦花等 。 而為供養 。

復有七寶 。 殊妙臺榭 。 自然出現 。

又於行時種種角貝 。 不鼓自鳴 。 出微妙音 。 歌詠讚歎 。 於其左右 。 無量珍寶 。 自然莊嚴 。

時彼童子 。 纔舉步時 。 各現一花 。 而為履蹈 。 隨履蹈已 。 隱沒不現 。

爾時童子 。 於道路中 。 須臾之間 。 回顧觀察 。 說伽陀曰 。

世有正理非正理 。
我今所行最上道 。
於非正道而不行 。
是故往詣正理尊 。

我於那庾多劫中 。
或時獲得人中身 。
復遇如來出世間 。
具足信解智慧力 。

舍利子 。 時彼童子 。 說是偈已 。 於虛空中 。 有八萬四千天人 。 咸共讚歎 。 說伽陀曰 。

善哉善哉大智者 。
能說最上第一義 。
於諸非理悉棄捨 。
是故能行真正道 。

舍利子 。 時彼童子 。 對諸天眾 。 復說伽陀曰 。

諸有能行正道者 。
廣說獲得和合義 。
於非正道堅執著 。
云何獲得相應理 。

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二十六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