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合集經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詔譯 。

龍女授記品第七

爾時會中 。 復有九十六 。 俱胝龍女 。 見彼阿修羅王 。 迦樓羅王 。 於世尊所 。 作供養已 。 復聞如來 。 各與授彼 。 成佛之記 。 心大歡喜 。 踊躍無量 。 發清淨心 。 廣陳供養 。 此諸龍女 。 以神通力 。 化作九十六俱胝 。 青色傘蓋 。 一一傘蓋 。 吠琉璃寶 。 而作千骨 。 巧妙安布 。 黃金為柄 。 真珠為網 。 垂諸花鬘 。 諸珍嚴飾 。

復化九十六俱胝 。 上妙良馬 。 亦以眾寶 。 裝鉸嚴飾 。 吠琉璃寶 。 而為轡勒 。

又復變現 。 眾寶網幔 。 其量周廣 。 六十踰繕那 。 遍覆一切 。 諸來大眾 。 寶幔之下 。 現一殊妙 。 摩尼寶珠 。 光明顯照 。 無不明了 。

復現九十六俱胝 。 眾寶花鬘 。 巧妙奇絕 。 周遍垂下 。

又復懸綴 。 無數寶鈴 。 微風動搖 。 其聲和雅 。 猶如天樂 。 聞者無厭 。

復以細末 。 多摩羅跋旃檀香 。 沈水香等 。 散如來上 。

復散優鉢羅花 。 詹博迦花 。 及散無量 。 上妙衣服 。 種種無量 。 雜色瓔珞 。 種種無量 。 雜色花鬘 。

是諸龍女 。 各乘彼馬 。 張設傘蓋 。 於虛空中 。 繞佛三匝 。 復奏龍宮 。 種種音樂 。 其聲清婉 。 眾所樂聞 。

又於迦毘羅城 。 降諸塗香 。 及眾香水 。 如雨而下 。 與其香花 。 合和成泥 。 縱廣六十踰繕那 。 以彼如來 。 威德加持 。 令此樂聲 。 及香水泥 。 普聞三千大千世界 。 其中眾生 。 聞此聲香 。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得不退轉 。

是諸龍女 。 作供養已 。 頭面禮敬 。 合掌向佛 。 以偈讚曰 。

我等宿慶值於佛 。
淨心忻樂興福業 。
供養牟尼大導師 。
冀脫此身龍女報 。

化出九十六俱胝 。
眾寶莊嚴妙傘蓋 。
供養無上調御師 。
以此善因求出離 。

復化九十六俱胝 。
調順善御青色馬 。
上妙青寶以莊嚴 。
皆為供養如來故 。

復化九十六俱胝 。
青色寶幢空中轉 。
一一皆以身語心 。
頭面作禮伸迴向 。

諸龍宮中妙樂音 。
一時俱奏聲清徹 。
牟尼出現於世間 。
堪受如斯大供養 。

如是種種樂音聲 。
遠徹三千大千界 。
其中眾生若得聞 。
皆得菩提不退轉 。

復現廣大一寶幔 。
縱廣六十踰繕那 。
周匝普遍於空中 。
廣覆諸來大集會 。

中現最上摩尼珠 。
熾盛光明悉委照 。
普於天人大會中 。
淨心忻喜為供養 。

我等以此少善根 。
志求寂靜菩提果 。
一如牟尼大導師 。
成就甚深微妙慧 。

教化饒益諸眾生 。
解脫塵勞諸結縛 。
亦如十力無上尊 。
演說無邊清淨法 。

諸有為法如幻化 。
亦如聚沫非堅牢 。
如空注雨起浮泡 。
自性虛假無主宰 。

智者觀諸世間法 。
譬如鏡中現影像 。
眾生體性亦同然 。
唯佛現證如實說 。

愚夫不了謂為實 。
於虛妄境生執著 。
畢竟諸法本來空 。
此愚癡者自欺誑 。

由彼迷妄無知故 。
不達諸法真實性 。
如來由是出世間 。
顯示無我不可得 。

譬如秋空起浮雲 。
暫時顯現須臾沒 。
當知我相本來無 。
智者諦觀何所有 。

如是一切世間法 。
皆無自性非真實 。
但能誑惑諸根門 。
愚夫由此增狂亂 。

牟尼超越於三界 。
了諸法性無分別 。
若依如來教奉行 。
一切世間皆解脫 。

若人聞是深妙法 。
心生忻樂正思惟 。
則能越離生死泥 。
此非愚者之境界 。

是故我今頭面禮 。
無煩惱者天人師 。
大悲能救苦眾生 。
為舟為舍為依怙 。

我等供養於如來 。
為求無上菩提故 。
當宣法要警群迷 。
普願自他成佛道 。

爾時如來 。 知諸龍女 。 心之所念 。 希望授記 。 即現瑞相 。 放大光明 。

時尊者馬勝 。 覩是相已 。 頭面禮足 。 合掌向佛 。 以偈問曰 。

世出世間勝智者 。
忽興神變放光明 。
時會覩此稱吉祥 。
非無因緣發斯瑞 。

人中最上牟尼主 。
願說光相之端由 。
諸天人民龍鬼神 。
聞已咸生歡喜念 。

如來威德聖中聖 。
於世間法無不了 。
憐愍攝受諸眾生 。
說此放光神變事 。

如來慧力妙難思 。
窮盡諸法實相義 。
眾會瞻仰願欲聞 。
各令知已心安隱 。

牟尼久已成正覺 。
能與群生作義利 。
何因放此大光明 。
願說咸得除疑惑 。

今此大眾心寂然 。
堪能領解深法義 。
一心瞻仰於如來 。
聞已各發菩提意 。

若人於事未決了 。
其心掉動則生惱 。
由此皆墮疑網中 。
唯冀洪慈速開示 。

誰於今日發大心 。
何佛他方說大法 。
誰得菩提破魔軍 。
放此光明甚希有 。

何人廣興淨福業 。
佛憐愍故放淨光 。
聖主師子十力尊 。
於大眾中無畏說 。

我等若蒙佛顯示 。
離諸疑怖心泰然 。
咸生清淨隨喜心 。
各各奉行於佛教 。

爾時世尊 。 為尊者馬勝 。 說伽陀曰 。

善哉馬勝大比丘 。
汝能諮問放光事 。
吾今於此眾會中 。
為說龍女未來果 。

汝等一心當諦聽 。
離諸散亂染因緣 。
聞我說此放光因 。
增長人天諸善利 。

此諸龍女心開解 。
能以智慧觀實相 。
了知諸法本性空 。
不著世間業果報 。

無人無我無眾生 。
亦無作者及受者 。
補特伽羅自相空 。
猶如陽焰鏡中像 。

諸龍女等植德本 。
共興廣大淨福業 。
善能安住佛法中 。
了世間法皆如幻 。

如是作諸供養已 。
誓求佛果大菩提 。
後當捨此龍女身 。
得生三十三天上 。

得為帝釋天宮主 。
受用妙樂無毀訾 。
具天壽量大名聞 。
復往焰摩天中住 。

得生焰摩天宮已 。
具足受彼殊妙樂 。
佛子安住此天中 。
自在得終天壽量 。

後復生於兜率天 。
得彼天眾常愛敬 。
雖受快樂心不著 。
猶若蓮花性本淨 。

由彼宿習出世智 。
常觀諸法皆空寂 。
譬如刻石畫長存 。
安住正念無移動 。

後生樂變化天中 。
天子天女常圍繞 。
不為他毀有名稱 。
滿彼壽量無中夭 。

受彼最上五欲樂 。
而與正念常相應 。
善修三種解脫門 。
畢竟入解真空法 。

復生他化自在天 。
得彼天眾常恭敬 。
清淨意樂住其中 。
任持正法心無動 。

所欲受用皆他變 。
不起染著癡愛心 。
佛子安住彼天宮 。
得盡彼天壽邊際 。

由於欲樂生厭患 。
忻求定地伏諸惑 。
獲得諸禪解脫門 。
由此得生梵天上 。

由彼定生諸善根 。
受用喜樂一中劫 。
定中適悅勝難思 。
漸能進趣菩提道 。

住彼梵宮經一劫 。
專修正行淨無雜 。
善巧方便利有情 。
無冤親想心平等 。

於喜妙樂悉通達 。
亦不味著諸禪定 。
善能覺悟寂諸根 。
是為最上牟尼子 。

彼梵天說自然法 。
不與業果理相應 。
唯此真實解脫門 。
畢竟超越於三界 。

若人於此生信解 。
善能引導諸眾生 。
速成無上妙菩提 。
是則名為世間眼 。

彼龍女等生梵世 。
饒益利樂諸天人 。
教化令發清淨心 。
皆能進趣菩提道 。

往詣無邊佛剎土 。
供養承事諸如來 。
過彼未來星宿劫 。
同成佛號寂諸根 。

彼等聞佛授記已 。
心淨踴躍志堅固 。
時會咸生歡喜心 。
各各頭面禮佛足 。

龍王授記品第八

爾時難陀 。 烏波難陀龍王 。 與其眷屬 。 九十俱胝龍眾 。 見諸龍女 。 供養如來 。 得授記已 。 身意泰然 。 得未曾有 。 稱讚如來 。

究竟滿足 。 廣大威德 。 神通無礙 。 能知眾生心之所念 。 所作事業 。 皆悉聞知 。 各各現證 。 無不了達 。 然彼如來 。 大悲增上 。 或不待請 。 即為說法 。 或非時說 。 皆為教化 。 成熟有情 。 除煩惱熱 。 得涅盤樂 。 隨機授法 。 必令得果 。 乃至女人 。 志意動亂 。 於婬怒癡 。 自性增上 。 設聞法要 。 不能領解 。 亦得如來 。 之所化度 。 如彼六十 。 俱胝龍女 。 猶獲授記 。 何況我等 。 豈不蒙益 。

時彼龍王 。 作是說已 。 於世尊所 。 生難遭想 。 以神通力 。 興大香雲 。 滿閻浮提 。 遍覆一切 。 諸山大海 。 雨眾香水 。 旃檀末香 。 其香遠聞 。 普佛世界 。

又復於彼 。 迦毘羅城 。 雨赤真珠 。 積至于膝 。 縱廣量等 。 六十踰繕那 。

復於尼拘律陀林中 。 普散無量 。 龍自在花 。 散已復散 。 變成花殿 。 其量亦廣六 。 十踰繕那 。 七寶相間 。 而為其柱 。 復以半拏 。 紺末羅石 。 以甃其地 。 其石柔軟 。 觸之清涼 。 眾所樂觀 。 非世所有 。 復現九十俱胝 。 眾寶花鬘 。 周匝垂下 。

又復懸挂 。 眾色名衣 。

復現種種 。 巧妙繒幡 。 香鬘寶鬘 。 真珠鬘等 。 周遍莊嚴 。 殊妙清淨 。

又復涌出 。 無數寶藏 。 行列殿中 。 而為供養 。

又復出現 。 最上無價 。 摩尼寶珠 。 以成其鏡 。 表裏瑩徹 。 無不交照 。 乃至迦毘羅城 。 時會大眾 。 種種供養 。 殊勝莊嚴 。 於其鏡中 。 皆悉顯現 。

復有九十 。 俱胝龍馬 。 諸妙珍寶 。 以為轡勒 。 無數寶鈴 。 進步鳴響 。 是諸龍王 。 各乘馬已 。 於虛空中 。 繞佛三匝 。 復奏龍宮 。 無量音樂 。 及雨種種 。 殊妙珍寶 。 散於如來 。 及聲聞眾 。

作供養已 。 頭面禮足 。 瞻仰世尊 。 目不暫捨 。 以我所集 。 功德善根 。 願與眾生 。 同得佛道 。 合掌向佛 。 以偈頌曰 。

久修慈忍大悲行 。
成就百福相莊嚴 。
捨家逾彼迦毘城 。
志固為求無上道 。

六年示修於苦行 。
伏諸外道不疲勞 。
直詣金剛座道場 。
普施群生甘露法 。

昔日如來調御師 。
棄捨王宮妙欲樂 。
斷除頂髮住山林 。
於世浮榮心不顧 。

牟尼昔捨於頭目 。
積功成滿菩提因 。
凡夫聞見尚無因 。
況復效修其苦行 。

如佛昔作忍辱仙 。
為歌利王無辜害 。
割截耳鼻及身肢 。
不生恚惱心怡悅 。

時有愚癡婆羅門 。
來秤身肉而蹶倒 。
說此難行苦行時 。
我等聞已生悲惱 。

何因如來不起瞋 。
愛念眾生如己子 。
由興害意墮泥犁 。
慈尊於彼能垂救 。

如來具足無上慧 。
於己害者不加報 。
昔修廣大安樂因 。
故得身肢復如故 。

我等咸生淨信心 。
稱讚如來真實行 。
如彼牟尼利有情 。
咸願速登無上覺 。

爾時世尊 。 知諸龍王 。 信解堅固 。 發大誓願 。 即於面門 。 放種種光 。 其光普照 。 上至梵天 。 復從如來 。 頂門而入 。

時尊者馬勝 。 合掌長跪 。 即白佛言 。

法爾諸佛 。 若放光明 。 必有所謂 。 唯願如來 。 方便演說 。

時彼尊者 。 說伽陀曰 。

大哉無畏釋師子 。
何因緣故放此光 。
慈門廣利諸天人 。
唯願如來為我說 。

此諸龍王并眷屬 。
及彼時會皆肅然 。
唯冀牟尼震梵音 。
說此放光希有事 。

誰於釋迦佛法中 。
初發大心感斯瑞 。
誰能摧破諸魔軍 。
令彼惶怖皆退沒 。

將非龍眾久修行 。
獲得無盡諸功德 。
願聞現瑞之端由 。
斷除疑惑心清淨 。

爾時世尊 。 以偈答曰 。

我以最上勝功德 。
八種深遠梵音聲 。
所說真實利眾生 。
汝當諦聽放光事 。

此諸龍王深淨信 。
設大供養世希有 。
志心願證佛菩提 。
為度一切群生故 。

常以悲心觀世間 。
普使眾生脫苦厄 。
未嘗一心生疲勞 。
堅固精進無退轉 。

修習清淨奢摩他 。
具足智力無能屈 。
安住三種解脫門 。
謂空無相及無願 。

得佛無上甚深慧 。
了一切法皆虛假 。
大悲愍念諸有情 。
離冤親想悉平等 。

過彼殑伽沙劫數 。
次第成佛出世間 。
同名寂靜慧如來 。
十號具足土嚴淨 。

常說無我甘露法 。
無諸外道及魔冤 。
善巧方便應群機 。
不違世俗談真諦 。

是諸眾生聞法已 。
了法自性悉皆空 。
大悲方便演三乘 。
勝義法中無所說 。

此法非出於自然 。
求之少分不可得 。
乃至無有一眾生 。
聞佛言教而不解 。

由飲解脫甘露味 。
則能出離生老死 。
及彼憂悲我慢幢 。
皆因聞佛梵聲故 。

釋尊無畏聖師子 。
說諸龍意答所問 。
佛子常隨智慧行 。
速得菩提無上果 。

如來授彼諸龍記 。
時眾聞已生忻慶 。
咸各歸命牟尼尊 。
於佛法中心寂靜 。

父子合集經卷第五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