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頌偈品第九
須真天子 。 復問文殊師利童子 。
云何菩薩 。 得持權慧 。 自在所入 。 隨俗教化 。
爾時文殊師利 。 便為天子 。 歌頌偈言 。
心於欲無所著 。
常志求無上道 。
意所習眼悉見 。
以是故智慧相 。
令一切皆發意 。
常使願於此道 。
心於道無所捨 。
如是者善權相 。
一切人亦無人 。
智慧者曉了是 。
悉已淨諸空寂 。
以是故智慧相 。
悉合聚一切人 。
諸受身有著者 。
以道德成熟之 。
如是者善權相 。
身本空亦如是 。
於本無無所見 。
猗三場為已淨 。
以是故智慧相 。
諸所有悉惠施 。
頭目身及珍寶 。
為一切立所願 。
如是者善權相 。
樂清淨於寂默 。
不於戒自貢高 。
身口意悉俱寂 。
以是故智慧相 。
自身戒悉已備 。
亦勸讚持戒者 。
佛亦皆從戒成 。
如是者善權相 。
無吾我而得忍 。
一切大亦皆空 。
身口意無缺漏 。
以是故智慧相 。
亦不身口所說 。
心於是不起亂 。
一切法皆寂淨 。
如是者善權相 。
常忍於一切人 。
若罵詈加捶杖 。
愍一切護不捨 。
以是故智慧相 。
悉了信一切福 。
皆勸勉一切人 。
常審行於道軌 。
如是者善權相 。
常等行於三昧 。
皆悉滅於愛欲 。
於習著而不為 。
以是故智慧相 。
所樂禪皆棄捐 。
於城郭而現行 。
欲愍導一切故 。
如是者善權相 。
不在此不在彼 。
已正住於中間 。
所不可見便離 。
以是故智慧相 。
常於空無厭足 。
如是者為曉空 。
便哀護一切人 。
如是者善權相 。
無相法乃見佛 。
等視之如虛空 。
於色像無所住 。
以是故智慧相 。
已供養萬億佛 。
為一切供養雄 。
悉已得佛相好 。
如是者善權相 。
法淨無婬欲塵 。
平等視如虛空 。
如此法無所持 。
以是故智慧相 。
於法界為已住 。
所造立常究竟 。
於是而不動搖 。
如是者善權相 。
一切人無能知 。
其法義亦皆如 。
察視之本端空 。
以是故智慧相 。
無所生亦不滅 。
悉曉知一切法 。
亦不去無從來 。
如是者善權相 。
所在生常安隱 。
於五陰無色欲 。
常悉護於一切 。
以是故智慧相 。
常習在於空閑 。
無我法不造立 。
常奉修禪三昧 。
如是者善權相 。
於丘聚及城郭 。
柔軟音以教授 。
所說法無厭極 。
以是故智慧相 。
於三世無恐懼 。
於苦樂無所住 。
自調身根已寂 。
如是者善權相 。
於大眾心等定 。
於憂慼意亦爾 。
悉現身於其中 。
如是者善權相 。
悉已行無礙慧 。
常不住於名字 。
如空等無所語 。
以是故智慧相 。
於欲縛現其中 。
法教授於人民 。
常讚歎於三寶 。
如是者善權相 。
於神通行功德 。
常調心寂三昧 。
自處中不高卑 。
以是故智慧相 。
神通具飛變化 。
便去到億剎土 。
悉供養巨億佛 。
如是者善權相 。
視陰蓋譬如幻 。
於愛欲無色著 。
便得滅諸魔眾 。
以是故智慧相 。
於諸魔而示現 。
示現已便捨離 。
於其中度一切 。
如是者善權相 。
常親近度脫門 。
便得空無思想 。
願施於所當施 。
以是故智慧相 。
於瞋恚無怒害 。
不愚癡慧之聚 。
無長益栽不生 。
如是者善權相 。
所當作信已辦 。
常奉行於眾慧 。
悉過諸波羅蜜 。
以是故智慧相 。
雖現於貪欲癡 。
喻忤之非黠根 。
用是護於一切 。
如是者善權相 。
得平等若泥洹 。
便能滅於叢聚 。
已降伏於三界 。
以是故智慧相 。
於是世生死聚 。
一切人是朋友 。
所作福無厭足 。
如是者善權相 。
因八直而空寂 。
是則為菩薩慧 。
智慧及權方便 。
順此乘得世雄 。
行善權智慧俱 。
亦不生亦不有 。
智慧與善權俱 。
至得黠無貢高 。
智慧及善權慧 。
常相隨與併行 。
如兩牛共一轢 。
覺法田無有上 。
道類品第十
須真天子 。 復問文殊師利童子 。
道為何等類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我所處是道類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何所處是道處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寂靜是道處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何所是道之相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虛空是道相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道何所住止而為道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住止於虛空 。 是則為道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道誰之所立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道從諸法立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何所是道之本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平等則道之本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法何所持而為道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持無我 。 無人 。 是故為道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何所而與道等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無所生 。 無所起 。 則與道等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道去至何所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道去至 。 一切人心 。 諸所行中 。
所以者何 。 無所行 。 亦無所至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道何所出生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大哀則道所出生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云何大哀 。 是道之所生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度於一切 。 是則大哀 。 道之所生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道從何求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道從一切愛欲中求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云何愛欲 。 而能出道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淨八直行是故道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云何八直行 。 與愛欲俱耶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爾八道與愛欲俱 。 卿將讚道之淨乎 。 婬怒癡盡是故道 。 如行愛欲 。 行道亦爾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於此行中 。 何所為作 。 而與道合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於此行中 。 亦不得愛欲 。 亦不得生死 。 亦不得泥洹 。 是故道 。 道之所行 。 得合於道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何所是菩薩行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六十二見 。 四顛倒 。 五陰蓋 。 一切無功德輩 。 是菩薩行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是事云何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菩薩以善權方便 。 廣隨所入 。 欲救度一切 。 一切所求 。 惟因諸見 。 愛欲 。 四顛倒中求 。
所以者何 。 一切從是中生故 。 於此求索 。 一切不可得見 。 亦不見所見 。 愛欲亦不可見 。 四顛倒亦不可見 。 亦非一切 。 亦非不一切 。
所以者何 。 護脫一切故 。
如是 。 天子 。 當作是知菩薩道 。 於愛欲中求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菩薩不從三脫門 。 而求道耶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不可從空而成道 。 亦不可於無相 。 亦不可於無願 。 而成道也 。
所以者何 。 於是中無心意識 。 念亦無動故 。 有心意識 。 念動者 。 乃成其道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何所施行 。 而名為道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愚癡與道等 。 道與愚癡等 。 施行是等 。 則名曰道等 。 於直見等 。 於邪見等 。 於直念等 。 於邪念等 。 於直語等 。 於邪語等 。 於直活等 。 於邪活等 。 於直業等 。 於邪業等 。 於直方便等 。 於邪方便等 。 於直意等 。 於邪意等 。 於直定等 。 於邪定等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云何直見 。 與邪見等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等於虛空 。 等於寂靜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空與寂靜 。 有何差特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虛無等 。 虛空等 。 是寧有異不也 。
天子報文殊師利言 。
虛無等 。 虛空等 。 實無有異也 。
文殊師利言 。
如是 。 天子 。 空寂適等 。 亦復無異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云何所說 。 等而復有 。 稱譽讚歎 。 之差特耶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無思想因所作 。 而自貢高 。 便有異而致 。 稱譽讚歎 。 設使無思想因所作 。 而自貢高 。 解知是義相者 。 是無有異也 。
譬如 。 天子 。 萬川四流 。 各自有名 。 盡歸于海 。 合為一味 。
所以者何 。 無有異故也 。
如是 。 天子 。 不曉了法界者 。 便呼有異 。 曉了法界者 。 便見而無異也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法界乎寧可 。 得見知不也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法界不可得見知也 。
所以者何 。 總合聚一切諸法故 。 於法界而不相知 。 於是法界 。 而等念得 。 三世之慧 。 是則法界之處 。 棄捐煩亂 。 猶豫之心 。 是則知處所 。 亂語者終不受之 。 則知其處 。
譬若 。 天子 。 於無色像 。 悉見諸色 。 是色亦無 。 等如虛空也 。
如是 。 天子 。 於法界為甚清淨 。 而無瑕穢 。 如明鏡見其面像 。 菩薩悉見 。 一切諸法 。 如是諸法 。 及於法界 。 等淨如空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云何菩薩 。 得辯才慧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菩薩以空身慧 。 而無所斷 。 於諸所見 。 自現其身 。 為一切人 。 說無常法 。 令離是身 。 是為菩薩 。 得辯才之慧 。 知所有空 。 於一切皆無所有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菩薩得分別諸法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知空寂 。 於有身無身 。 而不作異 。 是故菩薩 。 得分別諸法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云何菩薩 。 得為導師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菩薩法亦不住 。 亦不不住 。
是故 。 天子 。 菩薩得為導師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云何菩薩 。 得知一事 。 了無數事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菩薩於無思想 。 而不動搖 。 是故菩薩 。 得知一事 。 了無數事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菩薩寧能有要 。 現入三品不 。 何等為三 。
等於正要 。 入於不要 。 入於邪要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菩薩於正要入佛法 。 於不要入聲聞 。 辟支佛地 。 於邪要入度一切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菩薩寧有住於閑 。 復住於懅不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菩薩有閑務 。
天子復問 。
何以正爾 。 何故得入於懅 。
答言 。
以諸懅故 。 而住示現 。 育養眾生 。 而令得閑 。
所以者何 。 瞻視一切故 。
天子 。 聲聞解脫 。 自為身故 。
所以者何 。 是為得閑 。 菩薩不於 。 是中而示現 。
復次 。 有懅者皆來得道 。 菩薩而往示現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仁者今得閑耶 。 而懅乎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吾亦不懅 。 亦復不閑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何故如是乎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吾未有所至 。 亦無所得 。 不閑於閑 。 亦不須臾 。 亦不一時 。 以生死為拘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說是法言 。 為降伏魔場已 。
文殊師利答言 。
實爾 。 天子 。 如仁者所云 。 說是法言 。 為降伏魔場 。
何以故爾 。 天子 。 如是法言 。 不識五陰 。 亦不於愛欲有所棄 。 亦不於解脫有所起 。 亦不近於解脫 。 降伏於異道 。
何以故爾 。 天子 。 一切異道行 。 不在其中 。 為堅立法英 。
所以者何 。 無冥皆悉明故 。 為轉法輪 。 為斷一切 。 諸所見已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說是法言 。 為有幾人 。 得知法世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無世為不冥 。 是則法世之所作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世人聞是法言 。 而得解脫 。 甚哉難值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其不厭於世縛者 。 乃信是法 。 無不解脫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厭於世縛 。 為何所是 。
文殊師利答言 。
遠婬怒癡 。 棄於愛欲 。 覺知苦者 。 而欲求脫 。 是則厭於世間縛 。
天子復問 。
文殊師利 。 誰復不厭世間縛者 。
文殊師利答言 。
天子 。 等於婬怒癡 。 等於愛欲 。 等於解脫 。 是故不厭世間縛 。
於是眾會 。 聞說法言 。 莫不踊躍 。 皆得歡喜 。
爾時雨於天華 。 及栴檀香 。 諸天亦復 。 持衣裓盛花香 。 散於佛上 。 及文殊師利上 。 鼓樂絃歌 。 來供養佛 。 億百千諸天 。 以柔濡聲 。 讚歎於佛 。 復於虛空 。 奮振衣服 。 喜踊加倍僥倖 。 乃聞是法 。
爾時眾會 。 一切人民 。 見是變化 。 皆以華香 。 及與衣服 。 散於世尊 。 及文殊師利童子上 。 便說是言 。
世尊 。 聞是法言 。 而不信解者 。 為不值見佛 。 云是法言 。 非佛所說者 。 為非除鬚髮 。 及持大戒者 。 亦不諷誦 。 復不信樂 。 亦非沙門 。 婆羅門 。 而不隨是 。 是輩無四德 。 亦無名字 。
所以者何 。 用恐畏故 。 聞是有信菩薩摩訶薩 。 最上菩薩 。 種種功德者 。 為盡生死底 。 斷絕諸惡道 。 於過去當來今現在 。 佛世尊所 。 得持是法而堅住 。 聞是法因 。 是皆當解脫 。 有受持諷誦 。 廣為一切 。 解說其義者 。 是為持戒 。 清淨而完具 。 是為值見佛 。 是為轉法輪 。 是為沙門 。 是為婆羅門 。 是為除鬚髮 。 是為受大戒 。 是為有所得 。 是為有名字 。
爾時世尊 。 於眾會中 。 讚言 。
善哉善哉 。
於是佛語彌勒言 。
受持是法 。 當諷誦讀 。 廣為一切說之 。
說是經時 。 十二那術人眾 。 遠塵離垢 。 諸法法眼生 。 八千比丘 。 漏盡意解 。 三萬菩薩 。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五萬菩薩 。 得無所從生法忍 。
佛語彌勒 。
仁者得佛時 。 一切菩薩 。 及諸會者 。 皆當逮得 。 奉持是法 。 其聞受持 。 是深經者 。 彌勒皆當 。 授與其決 。
爾時世尊 。 語賢者阿難 。
書持諷受 。 是法言品 。 廣為一切說之 。
阿難白佛言 。
唯受持之 。
阿難問佛 。
是名何經 。 云何奉行之 。
佛言 。
是經名須真天子所問 。 是名文殊師利童子所報 。 是名斷一切諸法狐疑 。 是名一切諸佛法 。 普入方便慧 。 分別照明教授之 。 持當持審持持而諦持 。
說是法言時 。 三千大千 。 不可計剎土 。 六反震動 。
佛說經已 。 文殊師利童子 。 須真天子 。 彌勒菩薩等 。 賢者阿難 。 及大眾會 。 諸天人民 。 及犍沓和 。 阿須輪 。 阿須輪人民 。 皆大歡喜 。 前為佛作禮而去 。
須真天子所問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