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集散品第一
厥元由顯興 。
灼灼踰日光 。
德積甚巍巍 。
勝於帝王種 。
諸天及神仙 。
專精暴露成 。
多學博眾義 。
咸皆禮最安 。
天人龍鬼神 。
在世而精進 。
奉迎於世尊 。
三界無等倫 。
濟以無比慧 。
生死懼了除 。
佛正法眾僧 。
是三德無踰 。
當觀此道眼 。
諦說平等法 。
意採宣尊教 。
猶如出甘露 。
或有專修行 。
觀察於世俗 。
眾閙若干種 。
生死之不安 。
沈溺于世根 。
猶朽車沒泥 。
不能自拔濟 。
當從經典要 。
亦如採諸花 。
愍世是故演 。
專聽修行經 。
除有令至無 。
於是當講 。 修行道經 。 生死老病 。 憂結啼哭 。 諸不可意 。 眾惱集會 。 專修行者 。 在家出學 。 欲令究竟 。 清淨之法 。 志不轉還 。 遂至甘露 。 眾患為絕 。 其無救護 。 無所依仰 。 唯當棄捨 。 一切諸求 。 是故修行 。 欲離惱者 。 常當精進 。 奉行此經 。
即說頌曰 。
墮生老死而憂惱 。
身心所興有眾苦 。
欲得濟度不復還 。
學修行道莫有厭 。
何謂無行 。 何謂為行 。 云何修行 。 云何修行道 。 其無行者 。 謂念淫怒 。 欲害親屬 。 諸天國土 。 弊友毀戒 。 習惡麁言 。 聽于不善 。 不好學問 。 自輕自慢 。 興有著想 。 起邪計常 。 貪樂有身 。 所居之處 。 習近女色 。 放逸懈怠 。 而著情欲 。 不離怒癡 。 多緣眾求 。 人捨遠避 。 縱恣自是 。 放心睡疑 。 失于精進 。 常懷恐怖 。 根門不定 。 追逐眾事 。 多於言語 。 無有節度 。 思樂長路 。 反論邪說 。 樂說戾事 。 順逐非法 。 遠于道義 。 是謂無行 。 此於無為 。 而不可行 。
於是頌曰 。
瞋恚貪欲念害命 。
常有樂身不淨想 。
邪智反順若干瑕 。
佛說是輩不可行 。
何謂可行 。 不起瞋恚 。 不念加害 。 親近善友 。 奉戒清淨 。 言輒以道 。 受教學問 。 不自輕慢 。 念計無常 。 苦空非身 。 處於可居 。 不習女色 。 除其放逸 。 常志精進 。 滅於塵勞 。 少食知節 。 救攝身行 。 宿夜覺悟 。 斂心不忘 。 無有狐疑 。 不懷恐怖 。 寂定根門 。 無有眾緣 。 所說輒正 。 平等解脫 。 樂于閑居 。 所觀如諦 。 所未獲法 。 當以懷來 。 諸可逮法 。 堅持不忘 。 歡心採取 。 法化之要 。 於諸衣食 。 而知止足 。 志存經道 。 而無厭極 。 習計非常 。 不樂世間 。 穢食諸想也 。 無為之道 。 所為寂然 。 如是輩法 。 近於無為 。 是謂可行 。 行在何許 。 謂之泥洹 。
於是頌曰 。
戒淨志樂無我想 。
唯聽經義隨善友 。
所見審諦如教行 。
佛說此則無為道 。
諸可所趣眾法念 。
定若干意無苦厭 。
是為講說德所聚 。
攝定諸根是謂行 。
何謂修行 。 云何為行 。 謂能順行 。 修習遵奉 。 是為修行 。 其修及習 。 是謂為行 。
何謂修行道 。 專精寂道 。 是為修行道 。 其彼修行 。 而有三品 。
一曰 。 凡夫 。 二曰 。 學向道 。 三 。 無所學也 。
所謂凡夫修行 。 新學舊學未成 。 為此輩說 。 修行道經 。 其不學者 。 以為通達 。 何所復論 。 彼所以謂 。 修行道地經 。 寂然而觀 。 云何寂觀 。 趣於沙門 。 四德之果 。 云何四德 。 謂為有餘泥洹之界 。 云何有餘 。 謂其當至 。 無為之界 。 云何當至無為之界 。 謂眾苦本 。 一切除盡 。 是故行者 。 欲捨一切 。 劇苦之惱 。 常當專精 。 不興異行 。 不傷教禁 。 修建寂觀 。 假使行者 。 毀戒傷教 。 不至寂觀 。 唐捐功夫 。 譬如有人 。 鑽木求火 。 數數休息 。 而不專一 。 終不致之 。 既不獲火 。 唐勞其功 。 其懈怠心 。 欲求無為 。 譬猶亦然 。
於是頌曰 。
常得寂然行於定 。
當捨憍慢及輕戲 。
以奉修行莫毀失 。
譬如冥夜開目行 。
如是行者見所趣 。
智慧若斯精進前 。
奉于正化未曾懈 。
乃致靜漠無為道 。
徹覩眾玄微妙事 。
觀採大德所說教 。
此經洪訓名寂觀 。
吾鈔眾經以演說 。
五陰本品第二
從若干經採明要 。 立不老死甘露言 。 耳所聽聞明者行 。 清淨之慧除垢冥 。
入於寂然若日光 。
譬如月行照眾星 。
已獲度世當受教 。
是盛無量如秋月 。
恭奉羅漢而稽首 。
能仁如空頭面禮 。
歸命巍巍獲甘露 。
除世根芽種種欲 。
生若干種之果實 。
欣樂憂慼為諸枝 。
佛解五陰而本無 。
當觀眾經從其原 。
修行道者 。 當復觀身 。 五陰之本 。 色痛想行識 。 是謂五陰也 。 譬如有城 。 若干家居 。 東西南北 。 合乃為城 。 色亦如是 。 亦不一色 。 為色陰也 。 痛想行識 。 亦復如此 。 非但一識 。 名為識陰 。 彼有十入 。 或色觀法 。 是為色陰也 。 八百痛樂 。 名之痛陰 。 想行識陰 。 各有八百 。 乃名為陰 。 解五陰本 。 亦當如斯 。
於是頌曰 。
色痛想行識 。
五陰之所起 。
譬如有大城 。
若干家名色 。
非一色為色 。
凡有十色入 。
痛樂有八百 。
想行識亦爾 。
慧人解此法 。
若干乃名陰 。
分別知非一 。
行者之所念 。
五陰相品第三
合集眾事而相連 。
用離慧言捨佛教 。
習於愚癡不了了 。
譬如有樹多枝葉 。
其五觚生而分布 。
無巧便種亦如是 。
當了五陰為若斯 。
黠人解慧明知此 。
所以生長有姓地 。
所講法言如蜜塗 。
比丘譬蜂採華味 。
猶若蓮華之開剖 。
其慧覺了勝日出 。
佛復超越勝蓮花 。
佛之清潔無所著 。
是故稽首歸命尊 。
其相淡然達無礙 。
寂寞無想而得定 。
未曾有退還墮落 。
而以救濟至無為 。
秉意將導而示現 。
教訓群萌如己行 。
以愍傷吾是故說 。
乃為當來眾生類 。
其修行者 。 當解五陰相 。 云何各知 。 五陰之相 。 有光明為色 。 有像相亦復為色 。 手所獲持亦名為色 。 若示他人 。 亦復是色也 。 習樂為痛 。 不樂不苦 。 亦復是痛 。 是為痛想也 。 識相為想 。 若男若女 。 及餘眾物 。 是曰思想 。 有所造作 。 名之為行 。 若作善行 。 若作惡行 。 亦不善惡 。 是謂為行 。 曉想為識 。 善不善亦非有善 。 亦非不善 。 曉是為識 。 如是各了 。 五陰之相 。
於是頌曰 。
色者不安多瑕穢 。
佛說經教實如應 。
如其所言隨順行 。
分別五陰若干相 。
分別五陰品第四
而以甘露滅盛火 。
消除五陰諸苦本 。
其慧光明喻日光 。
三界普奉吾亦歸 。
佛能仁尊深慧力 。
解了清淨之智黠 。
順其所知而現義 。
採佛法教隨應說 。
當分別解聽其講 。
今者導彼順定意 。
別了五陰本所興 。
博引眾義善思之 。
其修行者 。 當分別了 。 五陰行本 。 何謂曉了 。 五陰之本 。 譬如四衢 。 墮貫真珠 。 有人見之 。 意中欣然 。 欲往斂取 。 其人目見 。 真珠之貫 。 謂應色陰 。 愛樂可意 。 是謂痛陰 。 初始見之 。 識是貫珠 。 名為想陰 。 其人生意 。 欲取貫珠 。 是為行陰 。 分別貫珠 。 是為識陰 。 如是五陰 。 如是五陰 。 如一貫珠 。 一時俱行 。 造若干行 。 若從心出 。 如一貫珠 。 同時俱興 。 退從五陰 。 一切諸人 。 亦復如是 。 目所見色 。 五陰皆從 。 如是耳聲 。 鼻香舌味 。 身更心法 。 心中四陰 。 為無色陰 。 如是為別 。 五陰之本 。
於是頌曰 。
無極之德分別說 。
如其所講經中義 。
貪欲者迷不受教 。
吾今順法承其講 。
五陰成敗品第五
明智之無世尊要 。
調順無低獲其際 。
已超境界無邊岸 。
稽首世尊稱無量 。
所講猶日明 。
照弟子若茲 。
了知于塵勞 。
除畏如萎華 。
其覩諸起滅 。
了五陰成敗 。
願稽首彼佛 。
聽我說尊言 。
修行道者 。 當知五陰 。 成敗之變 。 何謂當知 。 五陰成敗 。 譬若如人 。 命欲終時 。 逼壽盡故 。 其人身中 。 四百四病 。 前後稍至 。 便值多夢 。 而覩瑞怪 。 而懷驚恐 。 夢見蜜蜂 。 烏鵲鵰鷲 。 住其頂上 。 覩眾住堂 。 在上娛樂 。 身所著衣 。 青黃白黑 。 騎亂䭷馬 。 而復嗚呼 。 夢枕大狗 。 又枕獼猴 。 在土上臥 。 夢與死人 。 屠魁除溷者 。 共一器食 。 同乘遊觀 。 或以麻油 。 及脂醍醐 。 自澆其身 。 又服食之 。 數數如是 。 見蛇纏身 。 倒掣入水 。 或自覩身 。 歡喜踊躍 。 拍髀戲笑 。 或自覩之 。 華飾墮灰 。 以灰坌身 。 復取食之 。 或見蟻子 。 身越其上 。 或見嚼鹽 。 狗犬獼猴 。 所見追逐 。 各還嚙之 。 或見娶婦 。
又祠家神 。 見屋崩壞 。 諸神寺破 。 夢見耕犁 。 犁墮鬚髮 。 或時牙齒 。 而自墮地 。 又著伍白衣 。 或見己身 。 倮跣而行 。 麻油塗身 。 宛轉土中 。 夢服皮草 。 弊壞之衣 。 夢見他人 。 乘朽敗車 。 到其門戶 。 欲迎之去 。 或見眾花 。 甲煎諸香 。 親屬取之 。 以嚴其身 。 先祖為現 。 顏色青黑 。 呼前捉抴 。 數作此夢 。 遊丘塜間 。 拾取華瓔 。 及見赤蓮 。 華落在頸 。 墮大河中 。 為水所漂 。 夢倒墮水 。 五湖九江 。 不得其底 。 或見其身 。 入諸叢林 。 無有華果 。 而為荊棘 。 鉤壞軀體 。 以諸瓦石 。 鎮其身上 。 或見枯樹 。 都無枝葉 。 夢緣其上 。 而獨戲樂 。 在於廟壇 。 而自搏舞 。 或見叢樹 。 獨樂其中 。 欣欣大笑 。 折取枯枝 。 束負持行 。 或入冥室 。 不知戶出 。 又上山嶽 。 巖穴之中 。 不知出處 。 復見山崩 。 鎮己身上 。 悲哭號呼 。 或見群象 。 忽然來至 。 躡蹈其身 。 夢見土塵 。 坌其身首 。 或著弊衣 。 行於曠野 。 夢見乘虎 。 而暴奔走 。 或乘驢狗 。 而南遊行 。 入於塜間 。 收炭爪髮 。 自見其身 。 戴於枯華 。 引入大山 。 閻王見問 。
於是頌曰 。
處世多安樂 。
命對至乃怖 。
為疾所中傷 。
逼困不自在 。
心熱憂惱至 。
見夢懷恐懼 。
猶惡人見逐 。
憂畏亦如是 。
其人心覺已 。 心懷恐怖 。 身體戰慄 。 計命欲盡 。 審爾不疑 。
今吾所夢 。 自昔未有 。
以意懅故 。 衣毛為竪 。 病遂困篤 。 震動不安 。 譬如猛象 。 群眾普至 。 踏蹈芭蕉 。 病轉著床 。 其譬如是 。 窮迫無計 。 便求歸醫 。 昆弟族親 。 見困如此 。 遣人呼醫 。 所可遣人 。 體多垢穢 。 衣被弊壞 。 或手爪長 。 戴裂繖蓋 。 其足履決 。 木跂屣破 。 乘朽壞車 。 顏色正黑 。 兩眼復青 。 而數以手 。 摩抆鬚髮 。 所可駕牛 。 或青或黑 。 又有正白 。 急急呼醫 。 捉來上車 。
於是頌曰 。
人行遊觀時 。
唯樂無益事 。
放恣於所欲 。
未曾念於醫 。
體適有疾病 。
困篤著床席 。
然後乃請醫 。
欲令療其疾 。
於時其醫 。 以意察之 。 病者必死 。
所以者何 。 見此怪應 。 視來呼人 。 服色語言 。 持壞繖蓋 。 鬚爪毛亂 。 又其日惡 。 若四日 。 六日 。 十二日 。 十四日 。 以此日來者 。 皆為不祥 。 醫即不喜 。 以觝星宿 。 失於良時 。 神仙先聖 。 所禁之日 。
醫心念言 。
雖值此怪 。 星宿吉凶 。 或可治療 。
所以者何 。 雖有病者 。 方便消息 。 本命未盡 。 想當除愈 。 若對至者 。 不能令差 。 以是言之 。 不必在善 。 日星宿吉凶 。 是故慧人 。 不從曆日 。 而求良時 。
神仙常言 。
當求方便 。
或風寒病 。 命未盡者 。 儻有橫死 。 是者可治 。 設命應盡 。 無如之何 。 雖爾 。 往而治之 。 猶勝不行 。
醫念此已 。 即起欲去 。
於是頌曰 。
譬如有二人 。
俱發行入海 。
或有到彼岸 。
或而中斷絕 。
墮于疾病海 。
其譬亦如是 。
儻時從病差 。
而有更死者 。
於是其醫 。 已到病家 。 則有惡怪 。 便聞凶聲 。 亡失焚燒 。 破壞斷截 。 剝撥掣出 。 恐殺曳去 。 發行拘閉 。 當以占之 。 不可復療 。 以為死已 。 南方狐鳴 。 或聞烏梟聲 。 或見小兒 。 以土相坌 。 而復裸立 。 相挽頭髮 。 破甖瓶盆 。 及諸器物 。 見此變已 。 前省病人 。 困劣著床 。
於是頌曰 。
醫則占視病者相 。
驚怖惶惶而不安 。
或坐或起復著床 。
煩懣熱極如燒皮 。
醫覩如是 。 便心念言 。
如吾觀歷 。 諸經本末 。 是則死應 。
面色惶懅 。 眼睫為亂 。 身體萎黃 。 口中涎出 。 目冥昧昧 。 鼻孔騫黃 。 顏彩失色 。 不聞聲香 。 脣斷舌乾 。 其貌如地 。 百脈正青 。 毛髮皆竪 。 捉髮搯鼻 。 都無所覺 。 喘息不均 。 或遲或疾 。
於是頌曰 。
面色則為變 。
毛髮而正竪 。
直視如所思 。
舌強怪已現 。
病人有是應 。
餘命少少耳 。
疾火之所圍 。
如焚燒草木 。
復有異經 。 說人終時 。 諸怪之變 。
設有洗沐 。 若復不浴 。 設燒好香 。 木櫁栴檀 。 根香花香 。 此諸雜香 。 其香實好 。 病者聞之 。 如燒死人 。 骨髮毛爪 。 皮膚脂髓 。 糞除之臭也 。 又如梟鷲 。 狐狸狗鼠 。 蛇虺之臭也 。 病者聲變 。 言如破瓦 。 狀如咽塞 。 其音或如 。 鶴鴈孔雀 。 牛馬虎狼 。 雷鼓之聲 。 其人志性 。 變改不常 。 或現端政 。 其身柔軟 。 或復麁堅 。 身體數變 。 或輕或重 。 而失所願 。 此諸變怪 。 命應盡者 。 各值數事 。 不悉具有 。
於是頌曰 。
覩見若干變 。
眾惱趣逼身 。
志懷於恐怖 。
遭厄為若斯 。
人性敗如此 。
身變不一種 。
猶如竹葦實 。
自生自然壞 。
今我所學 。 如所聞知 。 人臨死時 。 所現變怪 。
口不知味 。 耳不聞音 。 筋脈縮急 。 喘息不定 。 體痛呻吟 。 血氣微細 。 身轉羸瘦 。 其筋現麁 。 或身卒肥 。 血脈隆起 。 頰車垂下 。 其頭戰掉 。 視之可憎 。 舉動舒緩 。 其眼童子 。 甚黑於常 。 眼目不視 。 便利不通 。 諸節欲解 。 諸根不定 。 眼口中盡青 。 氣結連喘 。 諸所怪變 。 各現如此 。
於是頌曰 。
其病惱無數 。
血脈精氣竭 。
如水嚙樹根 。
當愍如拔裁 。
於時醫心念言 。
有如此病 。 必死不疑 。
古昔良醫 。 造結經文 。 名曰 。
於彼除恐 。 長耳灰掌 。 養言長育 。 急教多髯 。 天又長蓋 。 大首退轉 。 燋悴大白 。 最尊路面 。 調牛岐伯 。 醫徊扁鵲 。 如是等輩 。 悉療身病 。
於是頌曰 。
於彼之等類 。
尊法梵志仙 。
正救所有果 。
及餘王良醫 。
此為主成敗 。
博知能度厄 。
愍以經救命 。
猶如梵造法 。
復有其醫 。 主治耳目 。 名曰 。
眼眴動搖 。 和鬪鈴鳴 。 月氏英子 。 篋藏善覺 。 調牛目金 。 禿梟力氏 。 雷鳴 。 是上醫名 。 主治耳目 。
於是頌曰 。
眼眴醫之等 。
造合藥分明 。
除疾之瑕冥 。
如日滅諸冥 。
復有瘡醫 。 治療諸瘡 。 名曰 。
法財稚弟 。 端政辭約 。 黃金言談 。 是為瘡醫等 。
於是頌曰 。
其有能療治 。
百種之瘡痍 。
能除眾厄疾 。
如以脚平地 。
法財所以出 。
於世造經書 。
正為治瘡病 。
令眾離患難 。
復有小兒醫 。 其名曰 。
尊迦葉耆域 。 奉慢速疾 。 是等皆治 。 小兒之病 。
於是頌曰 。
譬如有蒼頭 。
捐務除貢高 。
故生於世俗 。
愍傷治小兒 。
此尊迦葉等 。
行仁以正法 。
哀念童幼故 。
則作於醫經 。
復有鬼神醫 。 名曰 。
戴華 。 不事火 。 是等辟除鬼神 。 來嬈人者 。
於是頌曰 。
諸宿轉周行 。
人生猶亦然 。
主有所恐怖 。
而多有危害 。
造立是經者 。
悉為解其患 。
如佛以正法 。
除愚令見明 。
正使合會 。 此上諸醫 。 及幻蠱道 。 并巫咒說 。 不能使差 。 令不終亡 。
於是頌曰 。
造作罪塵勞 。
勤苦懷眾惱 。
病痛亂其志 。
多垢命日促 。
為病所漂沒 。
死證見便怖 。
天帝諸神等 。
不救安況吾 。
醫心念言 。
曼命未斷 。 當避退矣 。
便語眾人 。
今此病者 。 設有所索 。 飯食美味 。 恣意與之 。 勿得逆也 。 吾有急事 。 而相捨去 。 事了當還 。
故興此緣 。 便捨退去 。
於是頌曰 。
命欲向斷時 。
得病甚困極 。
與塵勞俱合 。
罪至不自覺 。
怪變自然起 。
得對陰熱極 。
正使執金剛 。
不能濟其命 。
是時病家 。 大小男女 。 聞醫所說 。 便棄湯藥 。 及諸咒術 。 家室眷屬 。 宗黨比隣 。 親厚知識 。 悉來聚會 。 圍遶病者 。 悲哀啼哭 。 觀念病困 。 譬如屠家 。 群中捕猪 。 牽欲殺之 。 餘猪悉聚驚怖 。 側耳聽聲 。 惶懅愕視 。 譬如猛虎 。 群中搏牛 。 餘牛見之 。 驚怖而走 。 或入山巖 。 或投深谷 。 又入樹間 。 跳騰哮吼 。 譬如魚師 。 持網捕魚 。 餘魚見之 。 怖散沈竄 。 石岸草底 。 又如蒼鷹 。 臨其眾鳥 。 有所爴取 。 餘鳥見之 。 各散飛去 。 其人如是 。 無常對至 。 其身壞散 。 家室親屬 。 念當別離 。 悲哀若斯 。 命臨欲斷 。 閻王使者 。 自然來至 。 其到見縛 。 鐵箭所射 。 上生死船 。 罪所牽引 。 即欲發去 。 家室繞之 。 放髮悲慟 。 塵坌其面目 。 哀泣歎息 。 涕淚流面 。
皆言 。
痛哉 。 奈何相捨 。
椎胸欝𢛡 。 稱歎病者 。 若干德行 。 心懷懊惱 。
於是頌曰 。
人其疾苦困 。
身冷消離熱 。
室家悉聚會 。
舉聲而悲哀 。
造業更苦樂 。
如蜂採華味 。
心遂受憂慼 。
并惱一宗門 。
其人疾病 。 如是身中刀風起 。 令病者骨節解 。 有風名科 。 斷諸節解 。 有風名震 。 令筋脈緩 。 有風名破骨 。 消病人髓 。 有風名減 。 變其面色 。 眼耳鼻口 。 咽喉皆青 。 出入諸孔 。 斷絕破壞 。 㓟剝其身 。
復有一風 。 名曰止脇 。 令其身內 。 及膝肩脇 。 背脊腹齊 。 大小之腸 。 肝肺心脾 。 并餘諸藏 。 皆令斷絕 。 有風名旋 。 令其肪血 。 及大小便 。 生藏熟藏 。 所食不通 。 寒熱悉乾 。 有風名節間 。 令諸支節 。 或縮或伸 。 而舉手足 。 欲捉虛空 。 坐起煩憒 。 有時笑戲 。 又復大息 。 其聲懇惻 。 節節以斷 。 筋脈則緩 。 髓腦為消 。 目不見色 。 耳不聞聲 。 鼻不別香 。 口不知味 。 身冷氣絕 。 無所復識 。 心下尚煖 。 魂神續在 。 挺直如木 。 不能動搖 。
於是頌曰 。
其刀風起時 。
身動多不安 。
眾緣普皆至 。
悉不自覺知 。
身遭若干惱 。
命乃為窮盡 。
譬如弓弩弦 。
緩急不可用 。
爾時彼人 。 其心周匝 。 所有四大 。 皆為衰落 。 微命雖在 。 如燈欲滅 。 此人心中 。 有身意根 。 其生存時 。 所為善惡 。 即心念本 。 殃福吉凶 。 今世後世 。 所可作為 。 心悉自知 。 奉行善者 。 面色和解 。 其行惡者 。 顏貌不悅 。 其人心喜 。 面色則好 。 當知所歸 。 必至善道 。 其面色惡 。 心念不善 。 則趣惡道 。 如有老人 。 而照淨鏡 。 皆自見形 。 頭白面皺 。 齒落瘡痍 。 塵垢黑醜 。 皮緩脊僂 。 年老戰𤴨 。 設見如是 。 還自羞鄙 。 閉目放鏡 。 吾已去少 。 衰老將至 。 心懷愁憂 。 已離安隱 。 至於窮極 。 素行惡者 。 臨壽終時 。 所見惡變 。 愁慘恐怖 。 深自剋責 。
吾歸惡道 。 定無有疑 。
亦如老人照鏡 。 見身知為衰至 。
於是頌曰 。
金寶等所作 。
巧拙成不同 。
設有行惡者 。
沈沒於深淵 。
已沒雖更生 。
顧視無所依 。
如為水所漂 。
臨死亦若斯 。
其有行善 。 為有三輩 。 攝身口意 。 淨修眾德 。 以法為財 。 臨壽終時 。 心懷喜踊 。
吾定上天 。
譬如賈客 。 遠行治生 。 得度厄道 。 多獲財利 。 還歸到家 。 心悅無量 。 又如田家 。 犁不失時 。 風雨復節 。 多收五穀 。 藏著篅中 。 意甚歡喜 。 如困病得愈 。 得畢償債 。 中心踊躍 。 亦復如是 。 猶蜂採花 。 以用作蜜 。 積德亦爾 。 其意大悅 。
我定上天 。
於是頌曰 。
其有學正士 。
積累行真法 。
以度於眾患 。
自致得明道 。
譬如閑居者 。
高山望其下 。
彼人命盡時 。
見善道若斯 。
爾時其人 。 命已盡者 。 身根識滅 。 便受中止 。 譬若如稱 。 隨其輕重 。 或上或下 。 善惡如是 。 神離人身 。 住於中止 。 五陰悉具 。 無所乏少 。 死時五陰 。 不到中止 。 中止五陰 。 亦不離本也 。 譬以印章 。 以用印泥 。 印不著泥 。 亦不離之 。 如種五穀 。 苗生莖實 。 非是本種 。 亦不離本 。 如是人死 。 精神魂魄 。 不齊五陰 。 亦不離本也 。 隨本所種 。 各得果報 。 其作德者 。 住善中止 。 履行惡者 。 在罪中止 。 唯有道眼 。 乃見之耳 。
處於中止 。 而有三食 。
一曰 。 觸軟 。 二曰 。 心食 。 三曰 。 意識 。
在中止者 。 或住一日 。 極久七日 。 至父母會 。 隨其本行 。 或趣三塗 。 人間天上 。 行惡多者 。 在中止中 。 見大火起 。 圍遶其身 。 猶如野火 。 焚燒草木 。 塵雨其形 。 見烏鵰鷲 。 惡人之類 。 爪齒皆長 。 面目醜陋 。 衣服弊壞 。 頭上火然 。 各執兵仗 。 為所撾棒 。 矛刺刀斫 。 心懷恐懼 。 欲求救護 。 遙見叢樹 。 走往趣之 。
爾時即失 。 中止五陰 。 入刀劍樹 。 泥犁之中 。 墮地獄者 。 神見若此 。
於是頌曰 。
迷惑如醉象 。
違失聖法教 。
染濁如潦水 。
心憒亂若斯 。
常捐於正道 。
放心入邪徑 。
此人遭眾苦 。
命終墮地獄 。
行小惡者 。 見火煙塵 。 繞滿其身 。 及為師子 。 虎狼蛇虺 。 群象所逐 。 又見故渠 。 泉源深水 。 崩山大澗 。 心懷怖懅 。 赴趣其中 。
爾時即失 。 中止五陰 。 墮畜生處 。 見是變者 。 知受獸身 。
於是頌曰 。
習癡捨慧便 。
或醉墮冥道 。
惡口常麁言 。
喜行撾捶人 。
又為犯罪殃 。
樂為不善事 。
如是無慈者 。
生於畜獸中 。
罪若微者 。 周匝四面 。 有熱風起 。 身體欝蒸 。 自然飢渴 。 遙見人來 。 皆持刀杖 。 矛戟弓箭 。 而圍遶之 。 望見大城 。 意欲入中 。 適發此心 。 即失中止 。 所受五陰 。 生於薜荔 。 其見如是變 。 當知墮餓鬼中 。
於是頌曰 。
剛弊喜譖人 。
遠戒不順法 。
犯禁穢濁事 。
貪 [彌/食]# 而獨食 。
墮於膿血處 。
飢餓煩惱極 。
當知此輩人 。
定入為餓鬼 。
清修德善 。 涼風四來 。 其風甚香 。 若干種熏 。 雨其身上 。 諸妓樂音 。 相和而鳴 。 瞻視園觀 。 樹木花果 。 而悉茂盛 。 發意欲往 。 即時便失 。 中止五陰 。 精神自然 。 上忉利天 。
於是頌曰 。
習法歸聖道 。
種福業生天 。
妓樂以自娛 。
遊諸花樹間 。
美豓玉女眾 。
端正光從容 。
常觀心欣悅 。
居止太山頂 。
行不淳一 。 或善或惡 。 當至人道 。 父母合會 。 精不失時 。 子應來生 。 父母德想 。 而俱同時等 。 其母胎通 。 無所拘礙 。 心懷喜躍 。 而無邪念 。 則為柔軟 。 而不𢤱悷 。 無有疾疹 。 堪任受子 。 不為輕慢 。 亦無反行 。 順其正法 。 不受濁污 。 即捐一切 。 瑕穢之塵 。 其精不清 。 亦不為濁 。 中適不強 。 亦不腐敗 。 亦不赤黑 。 不為風寒 。 眾毒雜錯 。 與小便別 。 應來生者 。 精神便趣 。
心自念言 。
設是男子 。 不與女人 。 共俱合者 。 吾欲與通 。
起瞋怒心 。 恚彼男子 。 志懷恭敬 。 念於女人 。 瞋喜俱作 。 便排男子 。 欲向女人 。 父時精下 。 其神忻歡 。 謂是吾許 。
爾時即失 。 中止五陰 。 便入胞胎 。 父母精合 。 既在胞胎 。 倍用踊躍 。 非是中止五陰 。 亦不離之 。 入於胞胎 。 是為色陰 。 歡喜之時 。 為痛樂陰 。 念於精時 。 是為想陰 。 因本罪福 。 緣得入胎 。 是為行陰 。 神處胞中 。 則應識陰 。 如是和合 。 名曰五陰 。
尋在胎時 。 即得二根 。 意根身根也 。 七日住中 。 而不增減 。 又二七日 。 其胎稍轉 。 譬如薄酪 。 至三七日 。 似如生酪 。 又四七日 。 精凝如熟酪 。 至五七日 。 胎精遂變 。 猶如生酥 。 又六七日 。 變如息肉 。 至七七日 。 轉如段肉 。 又八七日 。 其堅如坏 。 至九七日 。 變為五皰 。 兩肘兩髀 。 及其頸項 。 而從中出也 。 又十七日 。
復有五皰 。 手腕脚腕 。 及生其頭 。 十一七日 。 續生二十四皰 。 手指足指 。 眼耳鼻口 。 此從中出 。 十二七日 。 是諸胞相 。 轉成就 。 十三七日 。 則現腹相 。 十四七日 。 生肝肺心 。 及其脾腎 。 十五七日 。 則生大腸 。 十六七日 。 即有小腸 。 十七七日 。 則有胃處 。 十八七日 。 生藏熟藏 。 起此二處 。 十九七日生髀 。 及𨄔腸骸 。 手掌足趺 。 臂節筋連 。 二十七日 。 生陰臍乳 。 頤項形相 。 二十一七日 。 體骨各分 。 隨其所應 。 兩骨在頭 。 三十二骨著口 。 七骨著項 。 兩骨著髀 。 兩骨著肘 。 四骨著臂 。 十二骨著胸 。 十八骨著背 。 兩骨著臗 。 四骨著膝 。 四十骨著足 。 微骨百八 。 與體肉合 。 其十八骨 。 著在兩脇 。 二骨著肩 。 如是身骨 。 凡有三百 。 而相連結 。 其骨柔軟 。 如初生瓠 。 二十二七日 。 其骨稍堅 。 如未熟瓠 。 二十三七日 。 其骨轉堅 。 譬如胡桃 。 此三百骨 。 各相連綴 。 足骨著足 。 膝骨著膝 。 踝骨著踝 。 髀骨著髀 。 臗骨著臗 。 脊骨著脊 。 胸骨著胸 。 脇骨著脇 。 脣骨著脣 。 項頤臂腕 。 手足諸骨 。 轉相連著 。 如是聚骨 。 猶若幻化 。 又如合車 。 骨為垣牆 。 筋束血流 。 皮肉塗裹 。 薄膚覆之 。 因本罪福 。 果獲致此 。 無有思想 。 依其心元 。 隨風所由 。 牽引舉動 。
於是頌曰 。
其五骨積聚 。
隨心輕放恣 。
在身現掣頓 。
猶如牽拽蛇 。
前世所造行 。
善惡所興法 。
譬如人行路 。
或平或荊棘 。
二十四七日 。 生七百筋 。 連著其身 。 二十五七日 。 生七千脈 。 尚未具成 。 二十六七日 。 諸脈悉徹 。 具足成就 。 如蓮華根孔 。 二十七七日 。 三百六十 。 三筋皆成 。 二十八七日 。 其肌始生 。 二十九七日 。 肌肉稍厚 。 三十七日 。 纔有皮有像 。 三十一七日 。 皮轉厚堅 。 三十二七日 。 皮革轉成 。 三十三七日 。 耳鼻脣指 。 諸膝節成 。 三十四七日 。 生九十九萬毛孔 。 髮孔猶尚未成 。 三十五七日 。 毛孔具足 。 三十六七日 。 爪甲成 。 三十七七日 。 其母腹中 。 若干風起 。 有風開兒 。 耳目鼻口 。 或有風起 。 染其髮毛 。 或端正 。 或醜陋 。 又有風起 。 成體顏色 。 或白赤黑 。 有好有醜 。 皆由宿行 。 在此七日中 。 生風寒熱 。 大小便通 。
於是頌曰 。
是身筋纏裹 。
諸血脈所成 。
不淨盛腐積 。
水洗諸漏孔 。
虛覆心使然 。
巧偽而合成 。
機關如木人 。
求之甚難得 。
三十八七日 。 在母腹中 。 隨其本行 。 自然風起 。 宿行善者 。 便有香風 。 可其身意 。 柔軟無瑕 。 正其骨節 。 令其端正 。 莫不愛敬也 。 本行惡者 。 則起臭風 。 令身不安 。 不可心意 。 吹其骨節 。 令僂邪曲 。 使不端正 。 又不能男 。 人所不喜也 。 是為三十八 。 七日九月 。 不滿四日 。 其兒身體骨節 。 則成為人 。
於是頌曰 。
人在身九月 。
則具諸體脈 。
骨節皆成就 。
滿足無所乏 。
腹中漸自辦 。
稍稍而成長 。
期至悉具足 。
如月十五日 。
其小兒體 。 而有二分 。 一分從父 。 一分從母 。 身諸髮 。 毛 。 頰 。 眼 。 舌 。 喉 。 心 。 肝 。 脾 。 腎 。 腸 。 血 。 軟者從母也 。 爪 。 齒 。 骨 。 節 。 髓 。 腦 。 筋 。 脈 。 堅者從父也 。
於是頌曰 。
人體相連綴 。
皆由父母生 。
若干之節解 。
因緣化成立 。
依而致顏色 。
悉當為衰耗 。
眾材合起車 。
計體猶亦然 。
作前有二事 。
立身譬若斯 。
因從父母報 。
然後乃得生 。
其小兒在母腹中 。 處生藏之下 。 熟藏之上 。 男兒背外 。 而面向內 。 在左脇也 。 女子背母 。 而面向外 。 處在右脇也 。 苦痛臭處 。 污露不淨 。 一切骨節 。 縮不得伸 。 捐在革囊 。 腹網纏裹 。 藏血塗染 。 所處逼迮 。 依因屎尿 。 瑕穢若斯 。
其於九月 。 此餘四日 。 宿有善行 。 初日後日 。 發心念言 。
吾在園觀 。 亦在天上 。
其行惡者謂 。
在泥犁世間之獄 。
至三日中 。 即愁不樂 。 到四日時 。 母腹風起 。 或上或下 。 轉其兒身 。 而令倒懸 。 頭向產門 。
其有德者 。 時心念言 。
我投浴池 。 水中遊戲 。 如墮高床 。 華香之處也 。
其無福者 。 自發念言 。
吾從山墮 。 投於樹岸 。 溝坑溷中 。 或如地獄 。 羅網蕀上 。 曠野石澗 。 劍戟之中 。
愁憂不樂 。 善惡之報 。 不同若此 。
於是頌曰 。
如投燒熱火 。
亂煙來圍繞 。
放逸果所致 。
處形若沸湯 。
苦樂之所由 。
皆因罪福成 。
在在生所作 。
受身各如是 。
其小兒身 。 既當向產 。 又墮地時 。 外風所吹 。 女人手觸 。 煖水洗之 。 逼迫毒痛 。 猶如瘡病也 。 以是苦惱 。 恐畏死亡 。 便有癡惑 。 是故迷憒 。 不識本來 。 去至何所也 。 適生在地 。 血纏臭處 。 鬼魅來繞 。 姦邪所中 。 飛屍所觸 。 蠱道癲鬼 。 各伺犯之 。 如四交道 。 墮一叚肉 。 烏鵄雕狼 。 各來諍之 。 諸邪魅鬼 。 欲得兒便 。 周匝圍遶 。 亦復如是 。 宿行善者 。 邪不得便 。 設宿行惡 。 眾邪即著 。 兒初生時 。 因母乳活 。 稍稍長大 。 因食得立 。
於是頌曰 。
在於胞胎時 。
遭若干苦惱 。
既生得為人 。
其痛有百千 。
諸根已成就 。
因出危脆身 。
有生必老死 。
是為最不真 。
兒已長大 。 揣哺養身 。 適得穀氣 。 其體即時 。 生八十種蟲 。
兩種在髮根 。 一名舌舐 。 二名重舐 。
三種在頭 。 名曰 。 堅固 。 傷損 。 毀害 。
一種在腦 。 兩種在腦表 。 一名𧎴咮 。 二名耗擾 。 三名憒亂 。
兩種在額 。 一名卑下 。 二名朽腐 。
兩種在眼 。 一名舌舐 。 二名重舐 。
兩種在耳 。 一名識味 。 二名現味英 。
兩種在耳根 。 一名曰赤 。 二名復赤 。
兩種在鼻 。 一名曰肥 。 二名復肥 。
兩種在口中 。 一名曰搖 。 二名動搖 。
兩種在齒中 。 一名惡弊 。 二名凶暴 。
三種在齒根 。 名曰 。 喘息 。 休止 。 捽搣 。
一種在舌 。 名曰甘美 。
一種在舌根 。 名曰柔軟 。
一種在上齗 。 名曰來往 。
一種在咽 。 名為嗽喉 。
兩種在瞳子 。 一名曰生 。 二名不熟 。
兩種在肩 。 一名曰垂 。 二名曰復垂 。
一種在臂 。 名為住立 。
一種在手 。 名為周旋 。
兩種在胸 。 一名額坑 。 二名廣普 。
一種在心 。 名為班駁 。
一種在乳 。 名曰湩現 。
一種在臍 。 名為圍繞 。
兩種在脇 。 一名為月 。 二名月面 。
兩種在脊 。 一名月行 。 二名月貌 。
一種在背胸間 。 名為安豐 。
一種在皮裏 。 名為虎爪 。
兩種在肉 。 一名消膚 。 二名燒樹 。
四種在骨 。 名為 。 甚毒 。 習毒 。 細骨 。 雜毒 。
五種在髓 。 名曰 。 殺害 。 無殺 。 破壞 。 離骸 。 白骨 。
兩種在腸 。 一名蜣蜋 。 二名蜣蜋 [口*(隹/乃)]# 。
兩種在細腸 。 一名兒子 。 二名復子 。
一種在肝 。 名為嚚喍 。
一種在生藏 。 名曰帔忞 。
一種在熟藏 。 名為太息 。
一種在穀道 。 名為重身 。
三種在糞中 。 名曰 。 筋目 。 結目 。 編髮 。
兩種在尻 。 一名流下 。 二名重流 。
五種在胞 。 名為 。 宗姓 。 惡族 。 臥寐 。 不覺 。 護汁 。
一種在髀 。 名為撾杖 。
一種在膝 。 名為現傷 。
一種在踝 。 名為鍼 [口*(隹/乃)]# 。
一種在足指 。 名為燋然 。
一種在足心 。 名為食皮 。
是為八十種蟲 。 處在人身 。 晝夜食體 。
於是頌曰 。
從頭髮下至足 。
遍中蟲消食人 。
計念之為瑕穢 。
譬喻比如濁水 。
從己生反自殘 。
如刀怨患害人 。
常來齧傷其身 。
若流水侵兩岸 。
其人身中 。 因風起病 。 有百一種 。 寒熱共合 。 各有百一 。 凡合計之 。 四百四病 。 在人身中 。 如木生火 。 還自燒然 。 病亦如是 。 本因體興 。 反來危人 。 及身中表 。 八十種蟲 。 擾動其身 。 令人不安 。 豈復況外 。 諸苦之惱也 。 計身如是 。 常有憂患 。 凡夫之士 。 自謂為安 。 不聞不解 。
所以者何 。 不見諦故 。
於是頌曰 。
髮毛諸爪齒 。
心肉皮骨合 。
精血寒熱生 。
髓腦脂生熟 。
諸寒涕唾淚 。
大小便常漏 。
非常計不淨 。
愚者謂為珍 。
計念人身 。 覆以薄皮 。 如合棗奈 。 皮甚薄少耳 。 以為蓋之 。 人而不知 。 假使脫皮 。 如困鈍肉 。 何可名之 。 為是人身 。 骨節相拄 。 如連鐵鎖 。 諦見如是 。 尚不足蹈 。 況復親近 。 而目視之 。
於是以偈 。 而歎頌曰 。
計本為瑕穢 。
譬如臭爛屍 。
亦如諸塵垢 。
體蟲俱復然 。
亦如畫好像 。
會當歸腐敗 。
以諦見本無 。
安可附近之 。
計人在世 。 所作禍福 。 不盡其壽 。 亦有中夭 。 而死傷者 。 譬如陶家 。 作諸瓦器 。 或始破者 。 向欲刀治 。 坏時破者 。 或塼上破 。 或下時破 。 或著地破 。 或拍時破 。 或坏燥破 。 或陶中破 。 或熟破者 。 或移時破者 。 或用破者 。 設使不用 。 久久會破也 。 人亦如是 。 有初發意向來 。 未至死者 。 或有二根 。 胎如生酪 。 有如熟酪 。 息肉段肉 。 具足六情 。 或不具足 。 而有死者 。 向欲生時 。 又適墮地 。 一日 。 百日 。 一歲 。 十歲 。 學業死者 。 二十 。 三十 。 四十 。 五十 。 從一歲死 。 至到百歲 。 雖復長壽 。 會當歸盡也 。 如是五陰 。 計本皆空 。 展轉相依 。 須臾有起 。 須臾有滅 。 舉足下足 。 而皆無常 。 愚癡之人 。 不聞不知 。 反計有身 。 從少至老 。 皆謂我所 。 呼為一種 。 不知非常之變也 。
修行道者 。 思惟計之 。 從是致是 。 無是則無 。 何謂從是致是者 。 因本之行 。 所作殃福 。 故致死亡 。 而在中止 。 至于胞胎 。 精神處之 。 形如薄酪 。 息肉段肉 。 稍至堅肉 。 因有六根 。 六根具足 。 則便出生 。 從少小身 。 及至中年 。 乃到老病 。 當復歸死 。 其五陰轉 。 於生死之輪 。 常如川流 。 無有休息 。 一切皆空 。 譬如幻化 。 如是顛倒 。 至于老病死 。 譬如有大城 。 西門失火 。 從次燒之 。 乃到東門 。 皆令灰燼 。 計東門火 。 非是初火也 。 然其燋燃 。 不離本火也 。 人亦如是 。 從本因緣 。 隨其禍福 。 當觀如此 。 從是有是也 。 何謂無是則無也 。 無有凶福 。 及餘塵勞 。 則不歸死 。 已不歸死 。 不在中止 。 設無中止 。 何從有生 。 已不有生 。 其老病死 。 何由而有也 。 計生死流 。 本末如此 。 修行道者 。 當觀五陰 。 所從成敗 。
於是頌曰 。
明識諸慧義 。
心淨如月盛 。
秉志而專一 。
愍哀三界人 。
如蓮花於水 。
甘美柔軟上 。
口之所宣說 。
聽者則欣達 。
分別演本起 。
了之歸滅盡 。
能仁悉究竟 。
以愍眾生故 。
吾從佛經中 。
省採而鈔取 。
因佛之講說 。
故造修行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