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夫三業之興 。 以禪智為宗 。 雖精麁異分 。 而階藉有方 。 是故發軫分 。 逵塗無亂𨅊 。 革俗成務 。 功不待積 。 靜復所由 。 則幽詣造微 。 淵博難究 。 然理不云昧 。 庶旨統可尋 。 試略而言 。
禪非智無以窮其寂 。 智非禪無以深其照 。 然則禪智之要 。 照寂之謂 。 其相濟也 。 照不離寂 。 寂不離照 。 感則俱遊 。 應必同趣 。 功玄於在用 。 交養於萬法 。 其妙物也 。 運群動以至一而不有 。 廓大像於未形而不無 。 無思無為 。 而無不為 。 是故洗心靜亂者 。 以之研慮 。 悟徹入微者 。 以之窮神也 。
若乃將入其門 。 機在攝會 。 理玄數廣 。 道隱於文 。 則是阿難曲承音詔 。 遇非其人 。 必藏之靈府 。 何者 。 心無常規 。 其變多方 。 數無定像 。 待感而應 。 是故化行天竺 。 緘之有匠 。 幽關莫闢 。 罕闚其庭 。 從此而觀 。 理有行藏 。 道不虛授 。 良有以矣 。
如來泥曰未久 。 阿難傳其共行弟子末田地 。 末田地傳舍那婆斯 。 此三應真 。 咸乘至願 。 冥契于昔 。 功在言外 。 經所不辯 。 必闇軌無匠 。 孱焉無差 。 其後有優波崛 。 弱而超悟 。 智紹世表 。 才高應寡 。 觸理從簡 。 八萬法藏 。 所存唯要 。 五部之分 。 始自於此 。 因斯而推 。 固知形運 。 以廢興自兆 。 神用則幽步無跡 。 妙動難尋 。 涉麁生異 。 可不慎乎 。 可不察乎 。
自茲已來 。 感於事變 。 懷其舊典者 。 五部之學 。 並有其人 。 咸懼大法將頹 。 理深其慨 。 遂各述讚禪經 。 以隆盛業 。 其為教也 。 無數方便 。 以求寂然 。 寂乎唯寂 。 其揆一耳 。 而尋條求根者眾 。 統本運末者寡 。 或將暨而不至 。 或守方而未變 。 是故經稱 。 滿願之德 。 高普事之風 。 原夫聖旨 。 非徒全其長 。 亦所以救其短 。 若然 。 五部殊業 。 存乎其人 。 人不經世 。 道或隆替 。 廢興有時 。 則互相昇降 。 小大之目 。 其可定乎 。 又達節善變 。 出處無際 。 晦名寄跡 。 無聞無示 。 若斯人者 。 復不可以名部 。 分既非名 。 部之所分 。 亦不出乎其外 。 別有宗明矣 。
每慨大教東流 。 禪數尤寡 。 三業無統 。 斯道殆廢 。 頃鳩摩耆婆宣馬鳴所述 。 乃有此業 。 雖其道未融 。 蓋是為山 。 於一蕢欣時 。 來之有遇 。 感奇趣於若人 。 捨夫制勝之論 。 而順不言之辯 。 遂誓被僧那 。 至寂為己任 。 懷德未忘 。 故遺訓在茲 。 其為要也 。 圖大成於未象 。 開微言而崇體 。 悟惑色之悖德 。 杜六門以寢患 。 達忿競之傷性 。 齊彼我以宅心 。 於是異族同氣 。 幻形造跡 。 入深緣起 。 見生死際 。 爾乃闢九關於龍津 。 超三忍以登位 。 垢習凝於無生 。 形累畢於神化 。 故曰無所從生 。 靡所不生 。 於諸所生 。 而無所生 。
今之所譯 。 出自達摩多羅 。 與佛大先 。 其人西域之俊 。 禪訓之宗 。 搜集經要 。 勸發大乘 。 弘教不同 。 故有詳略之異 。 達摩多羅闔眾篇於同道 。 開一色為恒沙 。 其為觀也 。 明起不以生 。 滅不以盡 。 雖往復無際 。 而未始出於如 。 故曰 。
色不離如 。 如不離色 。 色則是如 。 如則是色 。
佛大先以為澄源引流 。 固宜有漸 。 是以始自二道 。 開甘露門 。 釋四義以反迷 。 啟歸塗以領會 。 分別陰界 。 導以正觀 。 暢散緣起 。 使優劣自辯 。 然後令原始反終 。 妙尋其極 。 其極非盡 。 亦非所盡 。 乃曰無盡 。 入于如來 。 無盡法門 。 非夫道冠三乘 。 智通十地 。 孰能洞玄根於法身 。 歸宗一於無相 。 靜無遺照 。 動不離寂者哉 。
庾伽遮羅浮迷 。 譯言修行道地 。
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
前禮牟尼尊 。
熾然煩惱滅 。
流轉退住者 。
度以升進道 。
修行微妙法 。
能離退住過 。
亦滅一切惡 。
成就諸功德 。
佛世尊善知法相 。 得如實智慧 。 滅煩惱盛火 。 出熾然之宅 。 乘諸波羅蜜船 。 度無量苦海 。 以本願大悲力 。 故不捨眾生 。 為諸修行 。 說未曾有法 。 度諸未度 。 令得安隱 。 謂二甘露門 。 各有二道 。
一 。 方便道 。 二曰 。 勝道 。
清淨具足 。 甚深微妙 。 能令一切 。 諸修行者 。 出三退法 。 遠離住縛 。 增益升進 。 成就決定 。 盡生死苦 。 究竟解脫 。 兼除眾生 。 久遠癡冥 。
佛滅度後 。 尊者大迦葉 。 尊者阿難 。 尊者末田地 。 尊者舍那婆斯 。 尊者優波崛 。 尊者婆須蜜 。 尊者僧伽羅叉 。 尊者達摩多羅 。 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羅 。 諸持法者 。 以此慧燈 。 次第傳授 。 我今如其所聞 。 而說是義 。
我今如所聞 。
演說修行地 。
方便勝究竟 。
如其修所生 。
修行於善法 。
先當知四種 。
退減住升進 。
決定諸功德 。
修行退減時 。
令住法不生 。
亦不能升進 。
是今當略說 。
先當起等意 。
習行慈心觀 。
須臾止瞋恚 。
令暫息不行 。
煩惱暫止息 。
次當淨尸羅 。
尸羅既清淨 。
三昧於中起 。
三昧已修起 。
觀察應不應 。
善知應不應 。
修向所應作 。
既向所應作 。
專念繫心處 。
已能樂彼處 。
正觀依風相 。
正觀依風時 。
其心猶馳亂 。
止心在入息 。
如繫調御馬 。
心既止入息 。
思惟正憶念 。
冷暖與輕重 。
柔軟麁澁滑 。
修行諦覺知 。
隨順善調適 。
於觸復不了 。
是說修行退 。
數一以為二 。
數二以為一 。
至九猶錯亂 。
是說修行退 。
若於修行退 。
更數從初起 。
十數滿足者 。
遠離諸過行 。
不修與過修 。
或有異修起 。
有此諸過生 。
是說修行退 。
修行若俱數 。
心據生惑亂 。
惑亂若增長 。
是說修行退 。
氣息不通流 。
衝擊於鼻面 。
頭頂悉苦痛 。
內或絞風起 。
息亂失其道 。
而彼不知治 。
身體極燒熱 。
其心生憒亂 。
四種既錯亂 。
依風極違諍 。
修行欲令息 。
而不善方便 。
不知對治法 。
是必疾退減 。
修行緣入息 。
而反緣出息 。
修行緣出息 。
而反緣入息 。
於二心俱淨 。
是應修行果 。
寂止定意生 。
而復更求數 。
有此諸過謬 。
是皆修行退 。
急喘而安般 。
則令念錯亂 。
由是錯亂念 。
修行心發狂 。
其心發狂故 。
不知應不應 。
於二無分別 。
是說修行退 。
修行數已成 。
息去亦隨去 。
去已處處住 。
於彼善觀察 。
既觀令息還 。
還已起清淨 。
不善知六種 。
是說修行退 。
長短悉分別 。
遍身盡覺知 。
身行漸休息 。
一切應決了 。
於此不善知 。
是令修行退 。
知喜亦知樂 。
勤方便意行 。
當復制心行 。
令不至掉亂 。
次分別知心 。
修行正觀察 。
又生欣悅心 。
還復攝令定 。
非是不定心 。
定已心解脫 。
善修解脫者 。
不令心退沒 。
若入退減分 。
則無有解脫 。
觀察無常斷 。
離欲與滅盡 。
出息入息滅 。
是名修行勝 。
如是十六行 。
自在心迴轉 。
覺觸之所獲 。
見得亦復然 。
若於見與觸 。
不善識分際 。
是過應當知 。
無智令修退 。
修行上增進 。
不應緣於下 。
緣下亦如是 。
不應上增進 。
若見二增進 。
心住而等觀 。
任之則自成 。
還到修行處 。
方便道安般念退分第一竟 。
修行勝道退分第二
勝念已成就 。
懈怠竟沈沒 。
是則為退像 。
無堪於所求 。
不染污無記 。
起諸煩惱退 。
垢濁熱炎生 。
由是失正見 。
振掉或關鑰 。
浮飄麁澁滑 。
是五退減相 。
修行應分別 。
望遠絕所悕 。
有見已墜落 。
還顧覩深嶮 。
是皆退減相 。
長病誦止諍 。
多業遠遊行 。
彼時解脫種 。
是五退減因 。
信戒聞捨慧 。
於是漸衰退 。
身重與惛鈍 。
耽睡及沈沒 。
是五應當知 。
修行退轉相 。
恐怯多猶豫 。
驚畏不欣樂 。
懈怠離所欲 。
不迴向修行 。
不習過修習 。
是二俱為失 。
彼時解脫種 。
於是修行退 。
三昧離相樂 。
爾炎皆消盡 。
麁澁四大種 。
還從身內起 。
掉動失正念 。
由是意憒亂 。
其心不恬靜 。
斯從行者生 。
一切諸瑞相 。
不顯現分明 。
修行如是觀 。
欲見為甚難 。
諸根悉馳縱 。
隨欲向所緣 。
邪意普流散 。
樂著諸境界 。
形消意愁慘 。
其身皆燒然 。
如是燒然者 。
是說為憂退 。
方便不精勤 。
後則生悔恨 。
聞所應成就 。
欲進劣無能 。
不趣喜勝處 。
或見勝不取 。
皆由無智故 。
是說修行退 。
自念有越戒 。
疑悔及諸覺 。
意淡無滋味 。
是說修行退 。
諸過定意羸 。
三昧漸消減 。
心亂蓋所覆 。
是說修行退 。
心舉調順捨 。
不觀時非時 。
不了住起緣 。
無智故修退 。
不知六時行 。
六界亦不善 。
亦愚六巧便 。
是說修行退 。
貪欲瞋恚覺 。
十想巧方便 。
得向諸禪地 。
及法心妄解 。
一切次第度 。
無知故修退 。
不觀處非處 。
業報及正受 。
禪定諸解脫 。
淨味愚不了 。
諸根到處道 。
性欲不分別 。
心隨眾雜相 。
是悉無知退 。
於苦樂速道 。
其心不趣向 。
如是意迷惑 。
必向退轉處 。
起住與起緣 。
入出及方便 。
六法不成就 。
是令修行退 。
知法亦知義 。
知時亦知量 。
自知與知眾 。
及知福伽羅 。
於七愚不了 。
是令修行退 。
興起諸惡法 。
習行卑賤業 。
親近不善友 。
令是修行退 。
錯說違所應 。
受者心樂向 。
當知是不久 。
必於修行退 。
所止處及人 。
床臥等眾具 。
斯皆非所樂 。
近令修行退 。
喜隨諸雜相 。
損減所修慧 。
棄捨所緣處 。
心不得真實 。
修行捨本相 。
散心隨外緣 。
雖欲還彼處 。
意眾不復樂 。
遂失長養分 。
其心不一定 。
身無復滋潤 。
悅樂亦不生 。
所依不可樂 。
身意俱錯亂 。
三昧不復起 。
其心永不住 。
如是不住心 。
必於修行退 。
愛見慢增禪 。
於緣心味著 。
有此累念生 。
是說修行退 。
身如利刺害 。
或復極振掉 。
舉體皆煩壯 。
如蛇毒充滿 。
有此三過惡 。
必於修行退 。
得未得服行 。
他務意不閑 。
習近三退法 。
是說修行退 。
業與煩惱報 。
說是三障閡 。
亦有解脫障 。
是令修行退 。
方便想惡行 。
三摩提行地 。
於彼不觀察 。
是令修行退 。
方便想諸地 。
三昧行及餘 。
所聞隨悕望 。
則於發趣退 。
生時作滅想 。
滅時作生想 。
二想俱當失 。
是則修行退 。
若於住法中 。
而作生滅想 。
興此諸顛倒 。
是說修行退 。
入時作出想 。
出時作入想 。
二俱作住想 。
是說為顛倒 。
欲斷煩惱得 。
修行正方便 。
由彼得力故 。
相似諸相生 。
相似相既生 。
修行心隨轉 。
煩惱即時起 。
是說修行退 。
退過諸駛水 。
漂浪修行者 。
隨我力所能 。
少量退法海 。
無量餘退過 。
是深非所惻 。
諸深明智者 。
自當廣稱說 。
勝道中退分竟 。
修行方便道安般念住分第三
如我力所能 。
演說退過已 。
今當說住過 。
修行者善聽 。
若於入出息 。
無見亦無覺 。
不解方便求 。
是則初門住 。
聞慧既已生 。
應起思慧念 。
不善解次第 。
愚癡住所縛 。
若數已成就 。
息去應隨去 。
不知隨順法 。
是說修行住 。
如佛問比丘 。
誰習安般念 。
有一比丘答 。
是念我修習 。
汝有安般念 。
不言汝無有 。
復更有勝妙 。
牟尼說當修 。
方便道安般 。
念住分第三竟 。
修行勝道住分第四
勝道修正觀 。
相行念已成 。
不善升進法 。
是則住所縛 。
愛著所緣境 。
進業心懈怠 。
由是縛所縛 。
不能至勝處 。
或有不可動 。
非軟亦非堅 。
或強極牢密 。
亦如金剛像 。
有此五障閡 。
不進亦不退 。
是則住縛相 。
遠離升進道 。
亂光及黑闇 。
忍自身不現 。
譬燃濁油光 。
亦如翳目視 。
光明不顯發 。
背捨諸喜樂 。
寂止息樂分 。
彼終不復生 。
猶如堅實物 。
而有濡相現 。
或時修行者 。
住相亦復然 。
相非隨所欲 。
而起隨欲想 。
雖欲令隨意 。
終不從所樂 。
謂相非所留 。
而欲強制持 。
如是違反念 。
則為住所縛 。
是想已成就 。
當知非所制 。
住彼去留相 。
能到最勝處 。
欲令涌作沒 。
或欲高為下 。
於去欲使來 。
於住不欲住 。
滅時欲不滅 。
終不如所欲 。
修行住生滅 。
所行常轉進 。
諸法相已成 。
終不捨自相 。
若不捨自相 。
自相則顯現 。
薄皮覆不淨 。
令不見身穢 。
威儀及眾具 。
利樂翳身苦 。
相似次第生 。
前後續無間 。
隱蔽非常相 。
令不見身變 。
施作服用受 。
攝持吾我相 。
能憶念本事 。
隱身非我觀 。
是諸相似相 。
修行不分別 。
於彼起愛樂 。
而生功德相 。
染著妄想生 。
不復樂升進 。
不能取勝法 。
住過日增長 。
非我相似相 。
此等不迴轉 。
如是不迴轉 。
行者癡惑生 。
無智住所縛 。
繫著於彼處 。
樂著生諸過 。
是相今當說 。
爾炎漸損壞 。
分離及交亂 。
破散叵和合 。
是則住相縛 。
於身不巧便 。
自生分離想 。
交亂或塵碎 。
是為住所縛 。
守常無異想 。
眾色不次生 。
種種眾妙想 。
亦不次第起 。
流出而不住 。
其身漸消減 。
相或來復去 。
修行不增長 。
寂止既不生 。
於身無長養 。
心不起悅樂 。
是說不淨捨 。
彼不清淨捨 。
所見不鮮白 。
亦不能升進 。
亦復不退轉 。
如戲沙門像 。
少時生悅樂 。
譬如借衣服 。
亦如夢所見 。
為命不清淨 。
諂曲及餘惡 。
聚落知識所 。
自顯其功德 。
覆藏諸過惡 。
犯罪不發露 。
及餘一切縛 。
垢污修行者 。
髣髴有事相 。
而便起實想 。
未熟謂為熟 。
未滅想已滅 。
方便不等滿 。
而欲求升進 。
如部含穟苗 。
是則住所縛 。
業始無方便 。
相現堅守持 。
過進心矜舉 。
如是住所縛 。
或有修行者 。
而起斷常見 。
是見令心亂 。
則為縛所縛 。
或有修行者 。
身身細微觀 。
彼為住所縛 。
厭心不增長 。
厭心不增進 。
不能離貪欲 。
若不離貪欲 。
何從有解脫 。
解脫不成就 。
終不得漏盡 。
不斷諸漏者 。
則無實智慧 。
於彼身念處 。
住相已分別 。
受心法念處 。
如是應廣說 。
修行心不悅 。
彼喜亦不生 。
身無寂止樂 。
當知是住相 。
修行所受獲 。
信戒聞捨慧 。
常守其少分 。
是則為住相 。
有住縛比丘 。
往到阿難所 。
迷於所住相 。
是今當略說 。
得無相三昧 。
六年住所縛 。
樂欲聞所說 。
常隨逐阿難 。
不能進所業 。
亦復不退轉 。
住於住境界 。
不得解脫道 。
不來亦不去 。
解脫已而住 。
住已復解脫 。
解脫已還縛 。
或有修行者 。
住在不退地 。
微細煩惱起 。
而不能覺知 。
不覺煩惱故 。
不能到勝處 。
於地無分別 。
亦無有退過 。
地諸過不起 。
如是止於住 。
或於住分中 。
而失眾妙相 。
眾妙相雖滅 。
意猶順彼地 。
意順彼地時 。
餘分樂相生 。
已有少樂故 。
心依寂止住 。
因其寂止心 。
自謂作已作 。
安止不具足 。
不得具足果 。
無智翳心目 。
而自謂為智 。
修行無智障 。
不覺所應用 。
覺所應用者 。
於地能究竟 。
彼住共地中 。
種種垢所污 。
若使修行者 。
成就不共地 。
如是知過患 。
彼終不為縛 。
不識煩惱過 。
愚癡無實智 。
於禪覺吉安 。
猶如象繫樹 。
修行觀爾炎 。
莫知所起處 。
從其所依出 。
而自不能知 。
不涌亦不沒 。
不見相所起 。
亦不知滅處 。
過亦無過是 。
所說諸障礙 。
皆是堅住相 。
謂不由彼住 。
斯非明智說 。
興造諸過患 。
若干因緣縛 。
能用諸對治 。
眾妙復顯說 。
所尊不恭敬 。
亦不捨憍慢 。
自隱覆其過 。
不向明者說 。
我年既衰老 。
已為眾所棄 。
或能失利養 。
令我生苦惱 。
心常懷憂畏 。
深慮長歎息 。
我後當死時 。
將欲作何計 。
隱過心憂惱 。
愚惑作所縛 。
橫自生罪累 。
失大功德海 。
味著現法樂 。
貪餐黠無慧 。
棄捨後世果 。
興此諸過惡 。
如是諸住縛 。
所起各各異 。
修行無怯劣 。
能治所應治 。
怯劣無方便 。
自謂無由進 。
是則甚難拔 。
如象溺深泥 。
如是甚難拔 。
懈怠心所欺 。
長夜沒住泥 。
熱迫而趣死 。
業行煩惱報 。
為此三障覆 。
無智無勢起 。
永為住所沒 。
久遠積癡冥 。
業行諸煩惱 。
繫縛斯等類 。
迷亂不自在 。
習近諸過惡 。
遠離善功德 。
令其意匆擾 。
如箭旋虛空 。
蛇毒盛充滿 。
蝮蠍惡龍處 。
巨海深無底 。
無澤大火聚 。
盲人近彼遊 。
闇往而不見 。
修行住所縛 。
其過亦如是 。
住過多無量 。
升進德亦然 。
如海無涯底 。
是深不可量 。
世間無知障 。
真實慧為燈 。
持燈無放逸 。
彼明終不滅 。
善說住分過 。
縛諸無黠者 。
決定知境界 。
究竟非我分 。
種種過所縛 。
是縛非一相 。
當知業眾緣 。
唯佛能覺了 。
修行方便道升進分第五
比丘安般念 。
功德住升進 。
能令智慧增 。
我今次第說 。
功德住已進 。
進復功德住 。
是故說修行 。
功德住升進 。
修行於鼻端 。
繫心令堅住 。
專念諦思惟 。
正觀依風相 。
入息與出息 。
繫心隨憶念 。
憶念若不忘 。
是初功德住 。
彼功德住已 。
復起方便求 。
更求功德時 。
住則生升進 。
升進等起時 。
亦生功德住 。
是名住已進 。
進已功德住 。
善解安般相 。
功德及諸過 。
息輕重冷暖 。
軟麁與澁滑 。
阿那攝般那 。
是攝持諸根 。
於彼所緣境 。
攝之令寂止 。
外散心數法 。
攝還義亦然 。
持風來入內 。
是故說阿那 。
心轉於所緣 。
止令不復轉 。
心於所緣起 。
亦復制令滅 。
修行觀若增 。
制之令從止 。
修行若止增 。
起之令從觀 。
見增則以觸 。
觸增則以見 。
得證與智證 。
二增俱相攝 。
修行緣不寂 。
意寂止攝來 。
身中清涼起 。
滅除諸熱惱 。
掉踊不靜心 。
攝之令寂止 。
勤方便迴轉 。
其身悉充滿 。
長養四大種 。
當知從息起 。
是種復增益 。
行者報四大 。
阿那力能起 。
寂止善法分 。
我所大惡刺 。
亦能拔令出 。
息短而漸滅 。
修行心安靜 。
是故佛世尊 。
說名為阿那 。
復次般那相 。
是今當略說 。
毛孔諸竅處 。
先淨治息道 。
前出名般那 。
始由入風起 。
修行出息時 。
諸根隨所緣 。
心心法俱順 。
是亦說般那 。
出息歸於滅 。
乃入根本地 。
正受及命終 。
斯由捨出息 。
修行出息滅 。
次第阿那生 。
滅盡三摩提 。
第四禪亦然 。
般那既已滅 。
次第阿那生 。
阿那時悕望 。
說阿世婆娑 。
我觀彼死者 。
定無有是相 。
彼息更生者 。
觀有如是相 。
毒淤埿火蛇 。
此相似境界 。
出息能攝意 。
不令隨所緣 。
猶如制象鉤 。
名波世婆娑 。
捨除顛倒想 。
成就真實想 。
離自在及常 。
唯為空行聚 。
本無所從來 。
去亦無所至 。
去來不可得 。
亦不須臾住 。
慧智明見此 。
離諸知作者 。
出息無作者 。
見則墮顛倒 。
出息已過去 。
彼則不可見 。
命斷諸息滅 。
過去亦復然 。
安般諸功德 。
出息與入息 。
眾物及字義 。
我已略說竟 。
是種增故說 。
未曾相離用 。
若為覺想亂 。
當習安般念 。
已能應於數 。
則除內貪著 。
於數若隨順 。
是則離不順 。
志在無亂境 。
能攝諸亂想 。
先數從一起 。
如是乃至十 。
修行順此數 。
便得功德住 。
已得功德住 。
則能求升進 。
滅一切亂覺 。
佛說增上故 。
數能滅一切 。
覺佛但言滅 。
一切不死者 。
以增上故也 。
內外出入息 。
去則心影隨 。
決定善觀察 。
順是趣涅槃 。
修行出入息 。
隨到所起處 。
如是知升進 。
能離外貪著 。
安止極風處 。
三摩提等起 。
三昧既已起 。
便得功德住 。
修行正住已 。
種種觀察風 。
先觀於本處 。
謂風所從起 。
此處為云那 。
為一為二耶 。
冷暖悉觀察 。
八種如前說 。
為總觀諸大 。
唯在一種耶 。
觀時悉俱有 。
以一增上說 。
修行觀風大 。
造色從彼生 。
唯心與心法 。
依彼造色起 。
非彼造色已 。
而復有種大 。
諸有入出息 。
是風名依種 。
報風及長養 。
是為三種風 。
或說入在前 。
出者在於後 。
或說出在前 。
入者在於後 。
皆有因緣故 。
彼作如是說 。
如其真實義 。
慧者乃決定 。
於臍處所起 。
淨治毛孔道 。
由此風義故 。
彼說出在前 。
毛孔已開淨 。
入者則在前 。
如人初生時 。
阿那入故起 。
息風最先出 。
是故說波那 。
息風諸種大 。
割截不生苦 。
當知彼非受 。
謂受則不然 。
以彼修行者 。
不患諸斷逼 。
是故出入息 。
於身復非受 。
識命若斷時 。
息則不迴轉 。
是則眾生數 。
必由命根起 。
息則是身行 。
世尊之所說 。
亦名根本依 。
眾生所由轉 。
是息既已滅 。
命則無所依 。
以能持命根 。
故說眾生數 。
阿那般那念 。
緣風為境界 。
雖曰正思惟 。
而非真實行 。
一切所修觀 。
彼悉緣風起 。
於觀有差別 。
次第今當說 。
阿那般那念 。
分別有三種 。
所謂從聞起 。
思慧與修慧 。
於是安般念 。
比丘聞慧生 。
一切時悉受 。
名字為境界 。
境界出入息 。
正念思慧生 。
當知彼緣名 。
時或復緣義 。
阿那般那念 。
所起修禪慧 。
悉已捨名觀 。
唯緣諸法義 。
當知近境界 。
無有種種異 。
亦非相續緣 。
說是等智行 。
謂是安般念 。
無癡智慧性 。
亦名為捨性 。
是則佛所說 。
當知是慧性 。
捨根共俱生 。
若使是捨性 。
則與餘共起 。
欲色二有繫 。
無色無身依 。
非彼最後禪 。
身密無息故 。
或謂根本地 。
亦復是眷屬 。
說言唯眷屬 。
非是根本地 。
欲使彼捨性 。
在於根本地 。
阿那般那念 。
應當在八地 。
所言唯眷屬 。
如是說捨根 。
知彼安般念 。
唯在於五地 。
此定在五地 。
依是處迴轉 。
欲中間未至 。
及後二眷屬 。
最上頂四禪 。
彼雖有捨根 。
無有於彼身 。
淨治毛孔道 。
第四及眷屬 。
彼中說二種 。
報生與長養 。
唯無有依風 。
出息與入息 。
是風名為依 。
以身極厚密 。
無依說二種 。
佛說出入息 。
四禪正受刺 。
亦言咽喉處 。
明知有所說 。
是彼方便故 。
亦以禪義攝 。
出息與入息 。
彼處定無有 。
修行觀出息 。
上際第四禪 。
已極風境界 。
於彼正憶念 。
云何我是心 。
於緣究竟未 。
或復更於上 。
少進重觀察 。
或即於彼住 。
不作餘方便 。
修行如是觀 。
則能除疑惑 。
修行極風際 。
是處善觀察 。
當知如是心 。
則名除疑觀 。
於上觀察已 。
依風還止住 。
觀察所應已 。
復起餘所修 。
若彼觀風心 。
於還善決定 。
是說修行者 。
迴轉巧方便 。
如人遊聚落 。
所作訖已歸 。
修行如是觀 。
喜樂遂增長 。
已捨入息念 。
安處出息緣 。
亦捨出息念 。
安處入息緣 。
於數已究竟 。
息去亦隨去 。
如是一切種 。
亦名為迴轉 。
觀察所應相 。
相相而迴轉 。
種種眾事觀 。
次第轉亦然 。
善於迴轉者 。
說此迴轉義 。
當知是迴轉 。
修行智慧處 。
從彼方便起 。
勝道現在前 。
聞慧念已度 。
次第思慧生 。
已捨欲界行 。
然後入修慧 。
是悉名迴轉 。
世尊之所說 。
從彼未至地 。
次第入初禪 。
乃至第三禪 。
其轉亦如是 。
第四禪眷屬 。
若彼有風者 。
是亦應迴轉 。
入於根本地 。
從彼起巧便 。
次第住起緣 。
入出與優波 。
此六悉迴轉 。
捨共方便地 。
共地現在前 。
捨共方便地 。
不共現在前 。
捨不共方便 。
不共現在前 。
緣相方便地 。
展轉究竟地 。
是名上迴轉 。
明智所稱說 。
如我智方便 。
已說迴轉義 。
無垢清淨念 。
今當次第說 。
如令彼修行 。
須臾抑止蓋 。
是則為清淨 。
不淨非所應 。
若已成就數 。
能捨內貪著 。
此義應當知 。
慧者觀清淨 。
隨順已成就 。
能捨外貪著 。
如是正思惟 。
智者念清淨 。
比丘心已住 。
不為亂所亂 。
如是不動念 。
修行智清淨 。
若已於風際 。
觀察離疑惑 。
不復更求息 。
是則為清淨 。
念地悉已竟 。
所依諸過惡 。
不為則清淨 。
是說須臾頃 。
阿那般那念 。
方便道所攝 。
功德住升進 。
是義我已說 。
方便升進第五竟 。
修行勝道升進分第六
功德住升進 。
及餘方便攝 。
修行一切地 。
共地不共地 。
功德住升進 。
彼依勝道起 。
種種相行義 。
今當說善聽 。
挮揥既已起 。
修行心愛樂 。
如是愛樂心 。
巧便功德住 。
慧者善方便 。
起意勤修行 。
如其功德住 。
是則巧方便 。
將入微妙境 。
勿隨流注想 。
慧者攝心住 。
如應善受持 。
所住妙功德 。
澄淨無垢濁 。
具足無減少 。
清淨安隱住 。
淳一普鮮明 。
凝定而不動 。
是緣由感有 。
時過復歸無 。
色相次第起 。
種種眾相生 。
修行正思惟 。
身心生喜樂 。
於是功德住 。
具足攝止觀 。
既能起身樂 。
心亦正安隱 。
自地亦他地 。
功德住升進 。
是今當略說 。
修行應分別 。
修行三摩提 。
巧便隨順念 。
智者開慧眼 。
說名為功德 。
心足處安立 。
說名功德住 。
聖道修對治 。
說名功德進 。
對治諸聖行 。
功德住升進 。
隨地過惡心 。
所起悉能除 。
修行勤精進 。
功德利增廣 。
信戒聞捨慧 。
無貪恚癡根 。
欲精進慚愧 。
除喜不放逸 。
悅樂念定捨 。
正智餘善法 。
如是一切種 。
自地離諸垢 。
其功德住立 。
即隨地對治 。
是由精進力 。
助善長養心 。
何於彼地中 。
種數不攝受 。
功德住升進 。
自地以廣說 。
自地善根力 。
他地功德生 。
修行最勝義 。
此相今略說 。
自地既增上 。
餘勝淨法生 。
當知是功德 。
他地而升進 。
無量行方便 。
一切諸度法 。
種種對治相 。
他地功德起 。
謂於初念處 。
三念兼已修 。
煖來及頂忍 。
世間第一法 。
見道思惟道 。
無學道亦修 。
諸禪與神通 。
無量無色定 。
正法道品分 。
究竟漏盡智 。
背捨一切入 。
妙願智清淨 。
身念善根力 。
乃起是諸法 。
微妙功德相 。
一切隨順生 。
若住繫心處 。
是則自地相 。
其相起在身 。
亦現亦復觸 。
有時說近果 。
有時說非近 。
或復有與果 。
或空無所與 。
所謂近果者 。
是相近邊住 。
若彼果不近 。
當知是相遠 。
若使現而觸 。
是即與果相 。
雖現而不觸 。
空相無功德 。
譬猶無果樹 。
華繁而無實 。
如人冷渴逼 。
遠見有水火 。
彼終不起觸 。
但見相亦然 。
空無功德故 。
於身無快樂 。
喜悅極增長 。
息樂及寂止 。
身心受斯樂 。
是說與果相 。
功德及餘法 。
自地與他地 。
升進相迴轉 。
四種俱亦然 。
一切升進相 。
殊妙種種印 。
蓮花眾寶樹 。
靡麗諸器服 。
光炎極顯炤 。
無量莊嚴具 。
慧說為勝道 。
功德住升進 。
所起諸妙相 。
我今當具說 。
修行者諦聽 。
於上曼荼邏 。
淳一起眾相 。
流光參然下 。
清淨如頗梨 。
其光充四體 。
令身極柔軟 。
又復從身出 。
漸漸稍流下 。
隨其善根力 。
遠近無定相 。
彼成曼荼邏 。
勢極還本處 。
根本種性中 。
其相三階起 。
功德住五相 。
功德進五相 。
不壞功德二 。
半壞功德二 。
盡壞功德一 。
復還繫心處 。
住本種性已 。
流散遍十方 。
功德十相上 。
各復一相現 。
又於流散邊 。
生諸深妙相 。
於彼深妙際 。
復生深妙相 。
上下輪諸相 。
亦復如是現 。
於彼三階處 。
種種雜相生 。
自相各已滅 。
唯彼總相住 。
諸雜既已無 。
寂靜行迴轉 。
此三曼荼邏 。
境分猶不移 。
順本功德住 。
自體如前說 。
入息三摩提 。
遍充滿下方 。
出息三摩提 。
遍充滿上方 。
二俱滿十方 。
正受妙甚深 。
如是隨意者 。
是謂法自在 。
清淨繫心處 。
無法而不求 。
既生有長養 。
成就諸功德 。
如天曼陀樹 。
曼陀池生長 。
功德住升進 。
種種眾妙相 。
是義我已說 。
修行善守持 。
勝道升進第六竟 。
修行方便道安般念決定分第七
已說升進法 。
所攝諸功德 。
修行決定分 。
是今次第說 。
善於出息念 。
入息俱亦然 。
出入諦思惟 。
分別具明了 。
此則決定分 。
世尊之所說 。
一切諸善根 。
各各盡自相 。
最勝無上智 。
說名為決定 。
彼諸修行者 。
安住決定分 。
出息入息時 。
正觀無常相 。
息法次第生 。
展轉更相因 。
乃至眾緣合 。
起時不暫停 。
當知和合法 。
是性速朽滅 。
法從因緣起 。
性羸故無常 。
一切眾緣力 。
是法乃得生 。
虛妄無堅固 。
速起而速滅 。
非常毒所毒 。
其性不久住 。
修行如是觀 。
此則決定念 。
譬如運行天 。
息變疾於彼 。
決定無常想 。
修行趣涅槃 。
非出息未滅 。
而有入息生 。
非入息未滅 。
而有出息生 。
如是諦觀察 。
修行決定分 。
麁澁利刺生 。
種種苦逼相 。
謂息出與入 。
一切時迫切 。
於息能覺了 。
具足眾苦相 。
如是諦思惟 。
說名為決定 。
自相無堅固 。
寂滅空無我 。
因緣力所起 。
從緣起故滅 。
捨利有我相 。
常住不變易 。
如是顛倒行 。
一切悉遠離 。
唯作真實觀 。
是名為決定 。
非我無牢固 。
亦無有自在 。
非彼出入息 。
曾有覺知相 。
諦知無我故 。
是說為決定 。
當知是智相 。
相似聖行名 。
此則為方便 。
非彼真實行 。
比丘安般念 。
雜想覺所亂 。
既亂心不悅 。
應當從數起 。
或從入息數 。
或從出思數 。
思亂覺觀想 。
由是究竟離 。
慧者於入息 。
繫心行數時 。
一入數為一 。
不雜數出息 。
專念不亂數 。
如是乃至十 。
捨彼十出息 。
從此得決定 。
此則說具足 。
成就根本數 。
更有餘數法 。
修行方便起 。
若於根本數 。
不能起決定 。
促息使易覺 。
方便令心生 。
當捨二出息 。
然後數入一 。
定意心不亂 。
第二數成就 。
若於二方便 。
猶不起決定 。
乃至越十出 。
然後數入一 。
正念心不亂 。
次第至具足 。
是說修行者 。
十種數成就 。
如上十種法 。
是則數究竟 。
於上更復捨 。
增數非修行 。
修行如是數 。
是則數法成 。
成已應當捨 。
復進餘方便 。
修行於數法 。
若復不成就 。
應更如前說 。
還從初數起 。
方便成數法 。
便得決定分 。
數法已成就 。
慧者心隨順 。
六種如前說 。
修行正方便 。
修行於六種 。
疾生厭離想 。
不樂著生死 。
勤憂斷煩惱 。
修行心遠離 。
一切有為法 。
當知是離欲 。
清淨決定分 。
或說長在前 。
或說短在前 。
如其決定義 。
今當次第說 。
謂出息始起 。
說言短在前 。
是說非所應 。
勢漸增進故 。
息去漸久遠 。
乃至未還間 。
當知盡是長 。
謂短則不然 。
出息漸增長 。
未到究竟處 。
是中所觀察 。
說名長中短 。
一心勤方便 。
專念正思惟 。
增長至究竟 。
說名長中長 。
觀已風迴轉 。
捨離餘求想 。
然後得決定 。
此則短中長 。
入息極短時 。
還到所起處 。
於是所觀察 。
說名短中短 。
如是正思惟 。
修行善明了 。
已得決定分 。
復進餘方便 。
滿身遍覺知 。
出入身行息 。
修行如是覺 。
則為決定分 。
譬如火熾然 。
光炎則長遠 。
薪盡火將滅 。
光炎還漸短 。
若更增益薪 。
光炎普周遍 。
勢盡乃歸滅 。
四種風亦然 。
或說於長短 。
內外互立名 。
或二俱長短 。
如是種種說 。
如彼汲深井 。
瓶下轉就遠 。
既攝令還上 。
訖至復之短 。
譬如仰射空 。
矢發疾無閡 。
其去漸高遠 。
勢極還自下 。
修行正思惟 。
觀察依風相 。
初遠然後近 。
長短義亦然 。
猶如牽旋輪 。
屈伸互往來 。
往遠名為長 。
來近則為短 。
息風迭出入 。
長短亦復然 。
譬彼真諦觀 。
先苦而後集 。
觀息亦如是 。
先長然後短 。
若初禪息短 。
第二禪息長 。
以違正受義 。
是說則不然 。
於彼初禪中 。
息風勢極遠 。
第二禪息短 。
正受漸差別 。
滿身遍覺知 。
則依第三禪 。
最後身行息 。
以離毛孔故 。
此說諸三昧 。
隨順功德相 。
修行安住彼 。
不為覺想亂 。
何故初禪中 。
唯說長無短 。
不捨諸所依 。
由是故息長 。
彼以覺想力 。
能令息去長 。
第二捨諸依 。
勢羸故息短 。
甚深修多羅 。
佛說山頂泉 。
涓流勢不遠 。
餘處無來故 。
如彼山頂喻 。
第二依亦然 。
唯從其處起 。
是終不能遠 。
彼說健士夫 。
負重而上山 。
竭力令氣奔 。
息風急迴轉 。
既到安隱處 。
其息乃調適 。
是喻說彼息 。
前短而後長 。
所說健士夫 。
負重而上山 。
以身力方便 。
是乃令息長 。
如彼劣方便 。
不自力負重 。
以無力方便 。
息微故不遠 。
譬如壯夫射 。
能令箭極遠 。
劣力無方便 。
勢弱去則近 。
此喻應當知 。
是說長短義 。
修行細微覺 。
一切諦明了 。
如是十六分 。
悉名為決定 。
如方便升進 。
分別功德住 。
決定安般念 。
亦應如是說 。
如彼所未說 。
諸餘功德住 。
是故我當說 。
如其決定分 。
觀察風所起 。
根本極清淨 。
修行微妙相 。
則於是處現 。
於彼究竟處 。
摩尼寶三昧 。
當知此功德 。
方便根本生 。
已說妙方便 。
根本決定分 。
餘深正受相 。
一切如前說 。
方便決定分竟 。
修行方便勝道決定分第八
已說方便道 。
所攝決定分 。
勝道決定相 。
是今我當說 。
修行善決定 。
繫心處堅固 。
身受與心法 。
於是正觀察 。
說有六種因 。
是能成就果 。
成壞各三種 。
修行決定相 。
於是六種因 。
方便善觀察 。
是則能次第 。
疾得諸漏盡 。
復更有餘因 。
種種成壞事 。
如是多無量 。
我今當略說 。
何等為修行 。
水種所壞相 。
謂七日死屍 。
毀變相已現 。
彼彼諸死屍 。
青黑瘀爛壞 。
已壞膿血流 。
惡汁相澆漫 。
潰漏若分離 。
雜惡極臭穢 。
是悉水所壞 。
內身俱亦然 。
乃至劫成敗 。
斯由水大力 。
水輪極沸湧 。
大地皆瀸壞 。
從彼三禪際 。
周匝水來下 。
洪注極漂蕩 。
有物皆消盡 。
一切情識類 。
百穀及藂林 。
土地地所生 。
悉為水所壞 。
眾生水所壞 。
是皆依宿業 。
如上水災相 。
無垢決定說 。
此諸一切種 。
皆從三昧地 。
修行果所起 。
當知是決定 。
修行善繫心 。
安住三摩提 。
是能於所緣 。
明見彼種相 。
此地熟時熟 。
充滿境界海 。
修行所見壞 。
水大決定相 。
火大所壞相 。
今當說善聽 。
識類非識類 。
斯亦如上說 。
及自現火然 。
一切皆消盡 。
乃至劫成敗 。
世界悉灰滅 。
於彼火輪處 。
熾炎大火起 。
亦從二禪際 。
彌滿悉雨火 。
盛火普周遍 。
世界俱洞然 。
於彼三昧地 。
正觀思惟起 。
修行見此變 。
火壞決定相 。
風大所壞相 。
今當次第說 。
如上諸種類 。
悉為風所壞 。
大地及須彌 。
分散若粉塵 。
一切盡磨滅 。
是皆風大力 。
上際第四禪 。
下極風輪界 。
災風從彼起 。
其中皆散壞 。
一切風所壞 。
智者見真實 。
如是正思惟 。
風壞決定相 。
云何彼修行 。
常起深憂厭 。
於前見苦法 。
隨憶念不忘 。
八苦大地獄 。
各增十六分 。
彼彼眾苦類 。
無量邊地獄 。
眾生生彼處 。
隨行受眾苦 。
我於此惡道 。
未離或牽來 。
如八大地獄 。
誰能盡稱說 。
其中無量苦 。
難可得邊際 。
設人有百頭 。
頭各有百舌 。
欲說地獄苦 。
窮劫不能盡 。
如愚黠地經 。
唯佛善分別 。
我悉能究竟 。
無有能測者 。
輪迴苦毒海 。
往返無量劫 。
顛倒不善行 。
致此大苦果 。
自見宿命時 。
是痛曾悉經 。
修行憶本苦 。
便得順涅槃 。
闇冥心增上 。
畜生不淨業 。
受癡不愛果 。
種種苦報身 。
九萬九千種 。
形類各別異 。
空行水陸性 。
蚑行蠕動類 。
隨業各受生 。
宛轉此劇處 。
一切諸畜生 。
展轉相殘食 。
我以愚癡故 。
悉增受此苦 。
顧此而懷懼 。
心與厭患俱 。
修行深憂厭 。
則於苦決定 。
修行已如是 。
方便生厭離 。
又復自憶念 。
餓鬼無量苦 。
咽細如針孔 。
巨身如沃焦 。
於此無數劫 。
飢渴極熱惱 。
見天降甘雨 。
欲飲成炭火 。
如彼四大海 。
深廣無崖底 。
飲之令悉盡 。
不能止飢渴 。
裸形被長髮 。
狀燒多羅樹 。
於中甚久長 。
受此種種苦 。
業風飄東西 。
吹身令碎折 。
亦如狂飈起 。
摧破久枯樹 。
我積慳貪行 。
不習惠施業 。
故生餓鬼處 。
受此諸苦痛 。
三昧境界地 。
修行思惟起 。
種種別觀察 。
便得不放逸 。
雖未斷煩惱 。
見此眾苦迫 。
楚毒深憂懼 。
極厭生死苦 。
既厭能離欲 。
如觀掌中寶 。
貪欲既已離 。
便速得解脫 。
譬如香美食 。
其中有蠱毒 。
種種生死味 。
雜苦亦如是 。
亦如篋盛蛇 。
有人負自隨 。
若能覺棄捨 。
不為毒所中 。
身亦復如是 。
四大為毒蛇 。
智者能捨離 。
不為彼所害 。
如愚執火炬 。
急持即自燒 。
明人知時捨 。
不為火所焚 。
樂著生死者 。
災炎常熾然 。
若能覺捨離 。
不為火所焚 。
譬諸恐怖處 。
亦如被燒舍 。
蚖蛇毒𠻲聚 。
生死畏過是 。
譬猶空聚落 。
又如彼虛器 。
諸法空無我 。
真實性亦然 。
此三惡道中 。
如是苦無量 。
雖天有喜樂 。
是亦為大苦 。
譬彼盛火然 。
貪愛熾如是 。
久處在天上 。
常為欲火焚 。
自憶忉利天 。
安處善法坐 。
天女侍供養 。
無量極快樂 。
四園列寶樹 。
花果妙莊嚴 。
隨意五所欲 。
一切曾悉受 。
時乘白龍象 。
遊觀諸浴池 。
縱意林流間 。
迴顧彌日夕 。
食必須陀味 。
飲則甘曼陀 。
充實無疑患 。
受樂如大海 。
又處內勝堂 。
天女進音樂 。
妖艶極姿態 。
光色曜心目 。
妙音六萬種 。
常聞美軟聲 。
耳目隨彼轉 。
令我心醉冥 。
諸天發微歌 。
聲與絃管諧 。
偃臥聽音樂 。
寤寐皆憘悅 。
諸根迴五欲 。
猶如旋火輪 。
須彌山王頂 。
安處快自在 。
百一眾雜寶 。
間錯莊嚴地 。
諸天共娛樂 。
經歷甚久長 。
觸彼五境界 。
發動五情根 。
一切悉奇特 。
皆是快樂因 。
諸天共器食 。
隨福有差別 。
見此異色時 。
心則生憂惱 。
如是極愁慘 。
猶如地獄苦 。
食此不淨飯 。
低頭內慚恥 。
悔責本宿業 。
令我致此苦 。
諸天阿修羅 。
自守貪彼利 。
由是興諍怒 。
畏死大恐懼 。
或為天給使 。
或復極貧窶 。
我雖生天上 。
無異惡道苦 。
於彼恒樂處 。
衰死二五相 。
是相及命終 。
爾時最大苦 。
方欲恣所樂 。
五衰忽然至 。
若見是相時 。
愁怖不自安 。
天眼卒便瞬 。
浴已水著身 。
一切妙境界 。
其心不喜樂 。
千種樂自然 。
加陵頻伽音 。
今則寂無聲 。
當知七日死 。
玉女悉捨去 。
餘天共從事 。
見已生熱惱 。
命終入地獄 。
唯有賢聖人 。
了達無常變 。
解脫生死苦 。
凡夫為燒然 。
腋下流汗出 。
衣服卒垢膩 。
見已大恐怖 。
是則淨業盡 。
華冠常鮮嚴 。
而今忽萎熟 。
身體本光澤 。
一朝頓枯悴 。
常所愛樂坐 。
今惡不復樂 。
是五惡瑞現 。
當知死時至 。
唯有見諦者 。
無此諸惡相 。
我今說比丘 。
於是增厭患 。
諸天及天處 。
衰變不久住 。
明智修行者 。
見斯無常變 。
四寶須彌王 。
真金山圍遶 。
修行慧眼淨 。
見此悉融消 。
又諸大鐵圍 。
周匝四天下 。
消壞非常相 。
行者見明了 。
修行於天上 。
如是觀察己 。
復於人道中 。
思惟正憶念 。
或時犯王法 。
斬截身手足 。
拷掠極楚毒 。
我悉遍經歷 。
親戚永別離 。
悲戀為墮淚 。
設集著一處 。
過於四大海 。
計我從本來 。
人中所受生 。
白骨悉積聚 。
高廣喻須彌 。
流迴三惡道 。
楚毒無過者 。
人天所受苦 。
是亦多無量 。
欲廣分別說 。
窮劫不能盡 。
三昧境界地 。
思惟所生果 。
觀察善明了 。
修行深憂厭 。
我雖捨家業 。
不能成道果 。
自謂為出家 。
未出生死獄 。
我雖棄恩愛 。
名曰捨所生 。
而不能免離 。
癡愛業父母 。
徒自為人子 。
不從佛法生 。
外假聖法衣 。
力不離癡惑 。
捨彼五欲利 。
依止出家業 。
而於佛法中 。
不獲少功德 。
雖捨內貪著 。
而不得出要 。
四念未成就 。
何從得心樂 。
剃髮毀形好 。
而不捨憍慢 。
空失欲味歡 。
不得禪悅樂 。
於五無間業 。
未能定不起 。
譬如無舟梁 。
而欲越深水 。
未入決定聚 。
復無生天業 。
無明覆心眼 。
永沒生死淵 。
應勤業所務 。
無有無作果 。
作者終不喪 。
修行宜善思 。
常受人信施 。
侵彼肌體分 。
謂我有功德 。
自顧空無實 。
由此利養心 。
翳我善功德 。
深思剋骨苦 。
即時興厭離 。
未脫諸惡趣 。
顛倒見所縛 。
不向平等路 。
牟尼一乘道 。
得生難得趣 。
諸根悉具足 。
值佛興于世 。
又得聞正法 。
而不捨苦器 。
未渡貪欲海 。
拔刀五惡賊 。
是亦未摧滅 。
如是正觀時 。
修行向解脫 。
作是憂厭相 。
則便生決定 。
身為不淨器 。
三十六充滿 。
譬如大地種 。
生育眾雜類 。
身為隱覆聚 。
亦常假澡浴 。
聚沫撮摩法 。
不久必當滅 。
譬如毒蛇篋 。
四大篋亦然 。
八萬蟲中舍 。
常共競侵食 。
是身為災宅 。
四百四病惱 。
種種苦不淨 。
一切內充滿 。
譬如故空舍 。
亦如丘塚間 。
坏器無堅固 。
說身亦復然 。
無量眾惡聚 。
虛妄非真實 。
顛倒起貪著 。
長夜嬰楚毒 。
將復處胞胎 。
數數受生苦 。
不見真實法 。
生死輪常轉 。
始受迦羅邏 。
次生泡肉段 。
漸厚成肢節 。
五種胞胎苦 。
幽閉無日獄 。
生熟藏所迫 。
長養於行廁 。
臭悶不淨苦 。
出胎受生苦 。
輪轉老病死 。
一切諸陰起 。
三相所迫切 。
觀色如聚沫 。
受如水上泡 。
想如春時炎 。
眾行如芭蕉 。
識種猶如幻 。
虛妄無真實 。
逼迫是苦相 。
因緣是集相 。
寂靜滅盡相 。
出要是道相 。
於此四聖諦 。
修行漸觀察 。
思惟十六行 。
解脫生死苦 。
略說一切法 。
自相及共相 。
明知決定義 。
修行正觀察 。
修行然慧燈 。
正觀四真諦 。
能斷惡趣分 。
離諸受胎苦 。
不復樂受身 。
嬰世之苦惱 。
捨除利養行 。
獨處修遠離 。
已能修厭離 。
不味生天樂 。
況復著人間 。
忍受諸苦痛 。
觀種如毒蛇 。
陰為五怨賊 。
自覺貪欲患 。
長夜密侵害 。
六根如空聚 。
塵賊競來集 。
於此內外入 。
修行真實觀 。
見愛如大河 。
涅槃如彼岸 。
修行慧眼淨 。
觀法空無我 。
如是知真實 。
不樂處三有 。
明見諸法者 。
略說三成相 。
及前說三壞 。
方便勤修習 。
次第相行義 。
是今當更說 。
一色種種觀 。
一一四種因 。
決定知因果 。
究竟身念處 。
受與心相應 。
觀時惟自體 。
因緣果無量 。
其相同種性 。
修行思惟起 。
悉依所依現 。
心猶不調馬 。
如幻如猨猴 。
無量因緣相 。
一切現所依 。
二陰空無我 。
次合觀想色 。
想合受與識 。
行二亦如是 。
次第想色受 。
想色識亦然 。
分別想受識 。
行三同想說 。
四五漸和合 。
思惟壞自相 。
總緣五盛陰 。
七處三種觀 。
悅樂廣境界 。
還滅觀生滅 。
一念見真實 。
具足法念處 。
正觀陰種相 。
如化夢水月 。
定慧轉增廣 。
彼則煖法生 。
其心極寂靜 。
總見五陰相 。
自身欲火燒 。
三界盡熾然 。
諸相三三昧 。
正向解脫門 。
初觀四聖諦 。
真實十六行 。
成就煖法已 。
增進真實觀 。
見佛身相好 。
無量諸功德 。
第一寂滅法 。
清淨離煩惱 。
聖眾功德海 。
甚深無崖底 。
種種微妙相 。
現身及境界 。
見已心歡喜 。
頂法具足相 。
增進生法忍 。
五趣現境界 。
惡道熾然滅 。
遊息清涼處 。
中住經生死 。
最上唯一心 。
先觀無量苦 。
次見苦種生 。
種轉增廣大 。
漸見苦集滅 。
滅已然後觀 。
八聖平等道 。
變滅無常相 。
麁澁逼迫苦 。
空寂無眾生 。
不自在無我 。
苦種是因緣 。
眾緣合為集 。
種生故說起 。
興果名為緣 。
苦集盡故滅 。
滅靜說寂止 。
清淨離三有 。
覺說為妙出 。
徑路是道相 。
平直說正義 。
進向謂之趣 。
乘出故說乘 。
四諦十六行 。
具足真實觀 。
忍法次第生 。
世間第一法 。
聖行正受地 。
得是三決定 。
見道思惟道 。
次第漸究竟 。
一切微妙相 。
各各隨地起 。
成就實智慧 。
具足諸功德 。
當知上所說 。
修行決定分 。
諸有明智者 。
應作正方便 。
信勤勿懈怠 。
常起欲慚愧 。
於諸梵行者 。
常當愛恭敬 。
自守修淨戒 。
威儀令安諦 。
假使得利養 。
少欲知止足 。
易滿亦易養 。
適身知量食 。
亦如人膏車 。
不為貪味故 。
曉了一切有 。
所生悉過患 。
思惟善觀察 。
三有如火然 。
如彼重病人 。
信受醫方療 。
聞善知識說 。
觀察諦思惟 。
常以清淨心 。
繫身莫放逸 。
寂嘿少言說 。
宴坐思實義 。
丘壙林樹間 。
閑居修遠離 。
無事樂山巖 。
窟中露地坐 。
樹下敷草葉 。
如是清淨住 。
修行內思惟 。
勤習無休懈 。
專精求己利 。
遠離退住過 。
必能得升進 。
決定功德分 。
修行勤方便 。
具足諸善根 。
我以少慧力 。
略說諸法性 。
如其究竟義 。
十力智境界 。
達摩多羅禪經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