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修行方便道不淨觀退分第九
如我力所能 。
已說安般念 。
修行不淨觀 。
次第應分別 。
不淨方便觀 。
思惟念退減 。
明智所知相 。
是今我當說 。
修行初方便 。
自於身少分 。
背淨開皮色 。
觀其所起相 。
雖暫壞皮色 。
不力勤方便 。
淨想還復生 。
說名修行退 。
不能起所應 。
重令皮色壞 。
淨想仍不除 。
亦名修行退 。
修行愛欲增 。
應往至冡間 。
取彼不淨相 。
還來本處坐 。
所見諸死屍 。
我身亦復然 。
一心內觀察 。
如彼冡間相 。
彼為我作證 。
由是得真實 。
已得真實相 。
不復起邪想 。
如是方便修 。
慧眼猶不淨 。
當知是顛倒 。
無智癡冥聚 。
若於足指緣 。
闇亂心不住 。
當於上繫念 。
觀察求升進 。
於上壞色處 。
其心復馳亂 。
當力勤精進 。
方便離退過 。
勿為煩惱染 。
令不至解脫 。
自勉勤方便 。
疾得到涅槃 。
自於身壞相 。
繫念無分散 。
日夜勤修習 。
莫令煩惱起 。
修行微妙想 。
世尊之所說 。
常能守護想 。
是終不退減 。
具足觀內身 。
其念已堅固 。
次應觀外緣 。
漸習令增廣 。
於外已周滿 。
堅固三摩提 。
當知是不久 。
次第盡諸漏 。
如王無器甲 。
安足不堅固 。
而欲禦怨敵 。
必為彼所害 。
修行於自身 。
愚癡未決定 。
而欲觀外緣 。
是必於行退 。
我已說比丘 。
無黠故修退 。
更有餘退過 。
今當說善聽 。
當知修行退 。
沒在癡冥故 。
或為盛煩惱 。
業行所障蔽 。
有人因色欲 。
而起煩惱退 。
於彼美艶色 。
癡愛覆正念 。
種種上衣服 。
文彩發光澤 。
瓔珞莊嚴具 。
金銀眾妙寶 。
於先俗所樂 。
修行還顧戀 。
因此動欲想 。
當知是必退 。
形相計端嚴 。
處處著姿好 。
一切身肢節 。
妄想起貪欲 。
身體諸肢節 。
細滑柔軟觸 。
憶此本所更 。
欲火還復熾 。
或泣或言笑 。
歌舞相顧盻 。
綵服貫珠環 。
文繡莊嚴具 。
來去若容止 。
流轉行者心 。
顧念是威儀 。
欲起令退轉 。
有人情欲深 。
不專在四種 。
愚癡增煩惱 。
遇形起婬亂 。
是則極惡欲 。
疾令修行退 。
由是諸愛欲 。
迷亂失正念 。
相與想明了 。
是終不退轉 。
諦自見內身 。
次外善觀察 。
境界廣增滿 。
周匝見嶮岸 。
不識究竟處 。
修行疾退沒 。
於身染愛著 。
怖畏不能進 。
修行生疑怖 。
是必疾退減 。
若欲離疑怖 。
於身修厭患 。
厭患想已生 。
其心猶馳亂 。
當知修行者 。
是必復還退 。
已說諸修行 。
不淨方便退 。
若於勝道中 。
退亦如前說 。
方便不淨退分竟 。
修行方便不淨觀住分第十
我已略分別 。
不淨退減分 。
如其住過相 。
今當次第說 。
修行煩惱業 。
增長內充滿 。
不曉知度法 。
愚癡縛令住 。
自於身少分 。
背淨壞皮色 。
不知升進法 。
煩惱增故住 。
或有漸升進 。
遍身見壞相 。
不能求外緣 。
樂觀內身住 。
若於外境界 。
修行心樂進 。
欲去應隨去 。
方便勿令住 。
未見究竟處 。
而便中路止 。
癡冥住所縛 。
猶如象繫樹 。
骨想有堅相 。
其體密無間 。
不次行眾想 。
亦不求升進 。
又無厭離心 。
亦不能決定 。
修行雖成就 。
不淨奇特道 。
不能起勝想 。
令其身柔軟 。
若不柔軟身 。
流覺則不生 。
不能生流覺 。
是說修行住 。
不淨觀方便道住分竟 。
修行方便道不淨觀升進分第十一
已說不淨觀 。
方便道住過 。
若於勝道中 。
住應如前說 。
今當次第說 。
不淨升進法 。
先總相思惟 。
繫念不淨緣 。
次住身少分 。
正觀察自相 。
自在及外緣 。
二種說無量 。
行者於內身 。
自在三摩提 。
勤習正方便 。
周滿究竟處 。
外緣無量者 。
境界普周遍 。
而於彼正受 。
不能數自在 。
又自觀內身 。
是亦說無量 。
謂於自身處 。
種種眾多色 。
筋連與肉段 。
其數各五百 。
提賴與揵大 。
是皆有六種 。
提賴似果 。 揵大似癰 。 盡在腹內 。
三十六種物 。
三百二十骨 。
節解九百分 。
九十千種脈 。
宣氣通諸味 。
三萬六千道 。
身中諸毛孔 。
九十九萬數 。
身內侵食蟲 。
戶有八十千 。
內血外精氣 。
是二共和合 。
先得迦羅邏 。
身根與命根 。
是身不淨起 。
出自迦羅邏 。
結業之所起 。
愚惑生樂著 。
二種重煩惱 。
愛恚癡冥心 。
謂初受生時 。
興二顛倒想 。
於內生愛欲 。
於外起瞋恚 。
男有如是想 。
女則上相違 。
不淨迦羅邏 。
迦羅邏起泡 。
從泡生肉段 。
漸厚成支節 。
出胎名嬰兒 。
轉次為童子 。
如是漸增長 。
盛壯謂中年 。
年逝形枯悴 。
朽耄日衰老 。
識滅壽命終 。
身壞白骨現 。
青毀節節離 。
消碎盡磨滅 。
如是十五種 。
修行觀自相 。
始從迦羅邏 。
次第衰老死 。
七日漸毀變 。
乃至灰滅盡 。
宿世曾修行 。
先從迦羅邏 。
出生至老死 。
次第諦觀察 。
白骨青赤相 。
肢節皆離散 。
骨瑣及羸朽 。
腐壞盡磨滅 。
彼諸修行者 。
思惟不淨念 。
有從因觀察 。
或果方便學 。
成就深妙慧 。
能了是相義 。
觀察迦羅邏 。
乃至一切分 。
四大和合淨 。
造色五情根 。
無量極微種 。
一切從彼起 。
當復更觀察 。
死後次第相 。
日日漸變異 。
乃至於七日 。
無復有來去 。
視瞻笑語言 。
容止悉已滅 。
捨離威儀姿 。
死屍漸漸異 。
其色日毀變 。
青等諸不淨 。
如是次第現 。
膖脹膿爛潰 。
流漫極臭處 。
種種諸蟲出 。
見已離色欲 。
觀察本所著 。
已壞食不盡 。
離散在處處 。
能滅全具欲 。
上言端正非其本 。 亦應言全具 。
自見枯朽骨 。
無復滋潤相 。
久故極麁澁 。
能離細滑欲 。
腐碎若塵塺 。
磨滅無所有 。
成就如是相 。
遠離有形欲 。
五欲亦五壞 。
隨病而對治 。
相對真實相 。
修行正觀察 。
色變若離散 。
威儀容止滅 。
羸朽及磨碎 。
是名五種壞 。
此則自身中 。
無量諸境界 。
修行正憶念 。
悉能得自在 。
已說二無量 。
自在及境界 。
修行不自在 。
亦已分別說 。
於是不淨念 。
聞思與修慧 。
正觀開慧眼 。
是說有三種 。
作想有二種 。
時復不想住 。
俱開解思惟 。
或時非開解 。
第三性無垢 。
離垢清淨住 。
不想不開解 。
是慧修禪起 。
起身寂止樂 。
餘二則不能 。
心亦寂靜樂 。
是名為修慧 。
滋潤身柔軟 。
此則寂靜相 。
二俱不柔軟 。
當知非寂靜 。
彼二不寂靜 。
一則安隱住 。
是說色有中 。
修禪所起慧 。
不淨觀一智 。
依止十地起 。
根本及未至 。
亦說欲中間 。
依住一界身 。
境界於欲色 。
化生既命終 。
即滅無不淨 。
身淨無餘穢 。
不能起厭患 。
唯觀彼生滅 。
變易無常相 。
胞胎所生身 。
則有死屍形 。
於身起淨想 。
不淨觀對治 。
不求止貪欲 。
思惟習厭患 。
更有淨對治 。
不作厭患想 。
方便淨解脫 。
智者開慧眼 。
謂於不淨緣 。
白骨流光出 。
從是次第起 。
青色妙寶樹 。
黃赤若鮮白 。
枝葉花亦然 。
上服珠瓔珞 。
種種微妙色 。
是則名修行 。
淨解方便相 。
於彼不淨身 。
處處莊嚴現 。
階級次第上 。
三昧然慧燈 。
從彼一身出 。
高廣普周遍 。
一切餘身起 。
莊嚴亦如是 。
此則淨解脫 。
方便不淨觀 。
若能須臾頃 。
修習此勝觀 。
是則順佛教 。
堪受一切施 。
世尊所稱歎 。
三界良福田 。
說餘一切相 。
功德亦復然 。
白骨青瘀想 。
成就心厭離 。
因是不淨念 。
方便度諸地 。
所謂身念止 。
受心法念處 。
煖來及頂忍 。
世間第一法 。
見道及修道 。
乃至漏盡智 。
因是方便度 。
一切功德地 。
從初身念觀 。
乃至究竟處 。
佛說不淨念 。
一切諸種子 。
世尊說貪欲 。
利入深無底 。
正受對治藥 。
當修厭離想 。
一切餘煩惱 。
悉能須臾治 。
我已說不淨 。
方便升進法 。
餘有勝道進 。
相行如前說 。
不淨念升進分第十一竟 。
修行方便道不淨決定分第十二
不淨升進分 。
相義我已說 。
今當說修行 。
不淨決定分 。
不為惡戒縛 。
亦非業煩惱 。
心不背解脫 。
歡喜常志樂 。
如是隨順生 。
麁澁四大滅 。
柔軟寂止樂 。
三昧於中起 。
從定生智慧 。
修行能厭患 。
厭想已修起 。
則能離有愛 。
思惟離有愛 。
解脫實智生 。
已生解脫智 。
於縛得解脫 。
從是得無為 。
究竟離三有 。
是說名修行 。
成就決定分 。
天王五威相 。
觀相壞煩惱 。
漏過漸衰薄 。
由是究竟滅 。
人王有五相 。
獸王相亦然 。
諸地相明了 。
說名為決定 。
動身四顧視 。
奮威暢大音 。
自在獨遊步 。
師子王威相 。
於此十五相 。
修行生決定 。
能令彼地中 。
一切諸垢滅 。
繫念三摩提 。
出諸煩惱縛 。
惡露不淨想 。
能生厭離心 。
青瘀等諸想 。
修行善決了 。
更有餘三想 。
明想及觀想 。
第三說空想 。
修習寂滅慧 。
淨色及自身 。
所起諸煩惱 。
貪欲瞋恚癡 。
從是正觀滅 。
此一一諸想 。
各三想眷屬 。
能除貪欲等 。
結縛使惱纏 。
是諸一切想 。
明審善觀察 。
是名修行者 。
決定不淨想 。
久故朽白骨 。
踈瘠羸相現 。
破碎若塵塺 。
一切悉磨滅 。
從下次第起 。
方便壞所依 。
淨慧之所說 。
修行決定相 。
無量深妙種 。
一切普周遍 。
彼決定真實 。
生如金翅鳥 。
次起清淨地 。
平坦極莊嚴 。
勇猛寶師子 。
牛王若龍象 。
此諸未曾類 。
處處決定相 。
始因不淨生 。
亦從不淨長 。
初起迦羅邏 。
住於不淨中 。
觀彼七日住 。
念頃不暫停 。
修行善明了 。
是則說決定 。
如是一切分 。
悉能知相義 。
明見彼真實 。
念念有生滅 。
因習諸骨想 。
修行覺意生 。
能起覺支想 。
說名為決定 。
彼諸修行者 。
分別三種想 。
或有始習行 。
或已少習行 。
或有久修習 。
是悉近決定 。
隨彼智慧力 。
趣向有差別 。
初業者始起 。
少習心已住 。
久學能趣緣 。
是說三種修 。
初業名始種 。
第二為長養 。
最後能捨離 。
說名為決定 。
不淨有二種 。
或共或非共 。
如前三眷屬 。
是離共不淨 。
聞思與修慧 。
三種不淨念 。
於此一切種 。
修行諦明了 。
善分別離欲 。
是說名決定 。
不淨決定分第十二竟 。
修行觀界第十三
安般不淨念 。
退住與升進 。
決定真實相 。
悉已分別說 。
修行界方便 。
廣略差別相 。
甚深微妙義 。
今當次第說 。
有因先修習 。
安般不淨念 。
然後觀諸界 。
安樂速究竟 。
自以方便度 。
此苦難成就 。
頂上兩眉間 。
繫念令不亂 。
寂止潤澤生 。
三摩提增長 。
所依已柔軟 。
三昧安不動 。
擾亂不淨心 。
智者悉調伏 。
已隨調伏心 。
安住修行處 。
是處起明想 。
一切身分現 。
初從一髮始 。
如其相憶念 。
於一見自相 。
然後總眾髮 。
次第三十六 。
自相總亦然 。
佛說三十六 。
各各有住處 。
或時彼諸界 。
合聚內觀察 。
猶如明眼人 。
開倉見五穀 。
時復有逆順 。
超越次第觀 。
一界藉其下 。
餘種悉處上 。
次第相連持 。
一一知其相 。
雜色不雜色 。
周滿悉觀察 。
止心在一處 。
境界遍十方 。
處處安置已 。
依是勤修習 。
一髮為百分 。
思惟正憶念 。
復於一分中 。
分別五種界 。
次於空界上 。
識相別觀察 。
修行見無垢 。
清淨妙相生 。
譬如水上泡 。
明淨無障翳 。
是處觀諸界 。
各各見自相 。
水濕地堅強 。
風動火燒熱 。
虛空無障礙 。
別知是識相 。
青黃赤白綠 。
及與頗梨色 。
於此眾雜色 。
修行具足觀 。
虛空堅固相 。
彌廣周遍住 。
難沮喻金剛 。
金剛慧能壞 。
於上曼荼羅 。
則有熟相現 。
譬如火熾然 。
能破彼堅固 。
或見生疑怪 。
其心大恐怖 。
明者能決定 。
增益諸功德 。
已壞虛空界 。
能起升進相 。
融壞若流注 。
復碎如塵塺 。
修行見真實 。
則生解脫相 。
空界既已壞 。
上諸界亦然 。
是則壞相上 。
有餘壞相起 。
若復餘一種 。
於上觀諸界 。
次第普周遍 。
俱壞如前說 。
觀察六六種 。
六三及四二 。
如是六十二 。
世尊略說界 。
色壞有三種 。
剎那世極微 。
無色唯二種 。
無為無壞相 。
修界不淨念 。
則能捨貪欲 。
順界方便觀 。
是治我慢藥 。
觀界四無量 。
除滅瞋恚毒 。
阿難說是言 。
當修五念處 。
世尊告之曰 。
更有第六念 。
髮毛爪齒骨 。
筋肉厚薄皮 。
肪𦙱髓腦膜 。
脾腎心肝肺 。
胞胃大小腸 。
屎尿膿涕唾 。
垢污諸血淚 。
黃白及痰癊 。
三十六不淨 。
觀察三種界 。
是中濕相水 。
火熱地堅強 。
諸有形色處 。
內外飄動相 。
出入息語言 。
通利等迴轉 。
一切總說五 。
是相名風界 。
眼耳鼻舌身 。
毛孔咽喉空 。
山巖室宅中 。
內外無障礙 。
如是一切種 。
悉名為空界 。
於彼六情根 。
所生諸識種 。
如是多無量 。
總說名識界 。
佛言應當知 。
六界非有我 。
不觀陰界相 。
計我及我所 。
一切內外界 。
是處意迴轉 。
從是意行處 。
三受十八種 。
六觸及四處 。
世尊之所說 。
愛慢諸煩惱 。
悉於是中起 。
是身眾微合 。
虛妄空無主 。
非我非眾生 。
迷惑計真實 。
佛告羅睺羅 。
觀界悉無常 。
如是六種界 。
說從六處起 。
修習六巧便 。
六時各觀一 。
色處悉具足 。
無色唯識界 。
彼種所依處 。
相行地境界 。
對治與所治 。
如實知分數 。
身中諸界種 。
還自生苦惱 。
譬如養毒蛇 。
終為彼所害 。
四大生造色 。
即共造色住 。
和合相間錯 。
還為四大壞 。
不淨方便觀 。
先於造色起 。
安般方便念 。
要從四大始 。
若彼修行者 。
增廣二方便 。
四大及造色 。
和合等觀察 。
始入根本處 。
彼先壞造色 。
入已然後觀 。
所因四大壞 。
定慧漸增廣 。
念處具成就 。
和合總觀察 。
一切悉寂滅 。
彼三十六物 。
臭穢壞磨滅 。
此三與十想 。
修行增厭離 。
佛說是根本 。
能及一切惡 。
四十九種法 。
三昧於中起 。
修行諦觀察 。
自身及欲界 。
無量不淨種 。
穢惡悉充滿 。
眾苦所逼迫 。
盛火極熾然 。
無常變壞相 。
見已生厭離 。
色界相似種 。
微妙相顯現 。
深樂求出離 。
增進厭患想 。
有覺亦有觀 。
離欲生喜樂 。
寂然入初禪 。
內外悉清淨 。
所依及境界 。
如練真金像 。
自身處梵世 。
於中極娛樂 。
又見五支相 。
身及境界現 。
第二滅覺觀 。
內淨心一處 。
從定生喜樂 。
四支身內現 。
所依及境界 。
譬如真珊瑚 。
第三處離喜 。
行捨念慧除 。
身受樂三昧 。
五支相明了 。
所依青琉璃 。
清淨甚微妙 。
緣少身無量 。
諸相次第起 。
第四斷苦樂 。
憂喜先已滅 。
不苦不樂捨 。
念淨三摩提 。
如是四支相 。
現身及境界 。
出息入息滅 。
所依極淳白 。
過色滅有對 。
是說入空處 。
過空相識定 。
過識無所有 。
過是無所有 。
非想非非想 。
善知諸界相 。
不味亦不縛 。
清淨四梵行 。
高廣無有量 。
慈悲普周遍 。
喜捨亦復然 。
根本四禪中 。
修起五神通 。
三昧現在前 。
繫心觀自身 。
作輕及軟想 。
漸舉不令動 。
境界現在前 。
離地如胡麻 。
稍進如大麥 。
轉次高四指 。
此床至彼床 。
漸漸能隨意 。
飛行及變化 。
自在無障礙 。
是名修行者 。
微妙神通力 。
繫心於自身 。
禪定現在前 。
諦取外音聲 。
如其實皆聞 。
繫心於自身 。
禪定現在前 。
觀他心所念 。
一切皆悉知 。
繫心於自身 。
禪定現在前 。
自憶念此生 。
從胎及中陰 。
漸見前身事 。
乃至百千劫 。
一切諸所更 。
如實憶念知 。
繫心於自身 。
禪定現在前 。
觀察眾生類 。
生死及形色 。
隨其業果報 。
中陰五道生 。
修行天眼淨 。
一切如實見 。
根本諸地中 。
無量餘功德 。
修行心自在 。
一切悉具足 。
所謂八背捨 。
勝處一切入 。
背捨相有五 。
不淨與淨相 。
色相煩惱識 。
略說是五相 。
勝處先自身 。
內色外少色 。
若好若醜一 。
外多二亦然 。
內無有色想 。
外觀少多色 。
二俱若好醜 。
是前四勝處 。
後四內無色 。
外青黃赤白 。
一切入四大 。
四色與空識 。
觀外及內身 。
一相無差別 。
諸辯妙願智 。
無諍三摩提 。
逆順與超越 。
無量三昧門 。
明智決定觀 。
具足五種滿 。
一身二境界 。
定相普周遍 。
第三憶念滿 。
修行喜厭捨 。
第四諸地滿 。
十處相明了 。
三乘根具足 。
是說第五滿 。
界方便成就 。
久遠癡冥滅 。
能令意清淨 。
無垢如虛空 。
如是諸功德 。
一切悉究竟 。
觀界第十三竟 。
修行四無量三昧第十四
修行者若欲 。 廣修慈心 。 先當繫心所緣 。 漸習令無量 。 滅除過惡心 。 不諍競 。 亦無怨結 。 無恚清淨 。 謂於親中 。 怨三種 。 九品眾生 。 無量無數 。 安處十方 。 盡三分際 。 淳一樂行 。 唯除國土世界 。 於眾生世界 。 周普總緣 。 成就遊行者 。 修慈方便 。 先等心思惟 。 總緣一切眾生 。 令心堅固 。 滅除瞋恚 。 而起慈心 。 是名總觀慈 。 無量三昧 。
如是總觀 。 猶為瞋恚所縛者 。 當於上親 。 修別相慈 。 次於中親 。 下親 。 中人 。 怨家 。 次第修習 。 九品慈心 。 漸離瞋恚 。 心生愛念 。 與種種樂具 。 與是樂已 。 然後於一切眾生 。 起法饒益心 。 修三種慈 。
廣大慈 。 極遠慈 。 無量慈 。 捨除瞋礙 。 住仁愛心 。 隨其所應 。 功德善根 。 一切佛法 。 皆悉與之 。 謂與種種法樂 。 修種種慈 。 先與出家樂 。 次與禪定正受樂 。 次與菩提樂 。 次與寂滅樂 。 彼修行者 。 本曾所更 。 及所未更 。 種種樂具 。 自得他得 。 清淨善根 。 乃至無上寂滅 。 究竟無為 。 隨其修行 。 意所想念 。 無量法樂等 。 與眾生相現在前 。 樂想起已 。 一一觀察 。 以相自證 。 便得決定 。 猶如明鏡 。 因物像現 。 慈三昧鏡 。 亦因樂事 。 種種樂相 。 悉現在前 。
或時修行 。 為瞋恚所亂 。 作是思惟 。
我從本來 。 由是瞋恚 。 多所殺害 。 興諸罪逆 。 入於惡道 。 於大地獄 。 還受苦毒 。 或作蜂蠆 。 蜈蚣 。 毒蛇 。 惡龍 。 害鬼 。 羅剎 。 如是種種 。 毒害之類 。 今不除滅 。 復見燒迫 。
以是方便 。 能止瞋恚 。 又復思惟 。
罵者 。 受者 。 彼我無常 。 須臾不住 。 二俱過去 。 惡聲已滅 。 後起二人 。 無故共諍 。 又今二人 。 念念即滅 。 虛妄無實 。 誰罵誰受 。 何為顛倒 。 與空共鬪 。 計我耳根 。 從虛妄顛倒 。 煩惱業起 。 彼人舌根 。 亦復如是 。 因緣生滅 。 誰罵誰聞 。
修行如是思惟時 。 瞋恚縛解 。 能修慈心 。 離垢清淨 。 如佛說 。
修慈者於四念處 。 能得決定 。 修習增廣 。 成就無量法門 。 勝妙道果 。 不復退還 。
是則三種 。 方便大慈 。 若已離欲 。 更修淨妙 。 離欲慈心 。 深心饒益 。 增廣無量 。 得真實果 。 因此功德具足 。 所願究竟涅槃 。
所以者何 。 一切諸佛 。 說慈為無畏 。 慈為一切 。 功德之母 。 慈為一切 。 功德鑽燧 。 慈能消滅 。 凶暴諸惡 。 是故修行 。 當勤方便 。 修離欲大慈 。
悲無量者 。 如慈境界 。 怨親中人 。 悲亦如是 。 次第修習 。
如佛言曰 。
饒益眾生 。 說名慈心 。 除不饒益 。 說名悲心 。
若先於眾生起饒益心 。 以種種樂 。 具悉施與之 。 然後觀眾生 。 唯見受樂 。 是名慈心 。 若先觀眾生 。 受無量苦 。 起除不饒益心 。 然後見眾生 。 除不饒益 。 除不饒益已 。 受種種樂 。 非與樂也 。 是名悲心 。 見淨相是慈 。 見虛空相是悲 。 樂行是慈 。 苦行是悲 。 是則差別 。 謂修行者 。 見諸眾生 。 兇暴諍怒 。 殘賊殺害 。 共相逼迫 。 無有覆護 。 如是見已 。 而起悲心 。 為作覆護 。 又見眾生 。 斬截身首 。 耳鼻肢體 。 苦痛無量 。 無能救者 。 修行見已 。 而起悲心 。 又修行住悲心時 。 見五趣眾生 。 苦痛熾然 。 無量燒迫 。 深起悲心 。 興救護想 。 如是修行 。 悲無量善根生時 。 無量功德相現 。 若見此眾生 。 受無量苦 。 而不起悲 。 是則極惡 。 無善根人 。 如是大悲 。 一切諸佛 。 本所修習 。 由是究竟一切智海 。 行者若能 。 具足修習 。 當知不久 。 必到是處 。
喜無量者 。 謂修行於慈境界 。 以六思念等 。 諸善功德 。 無量佛法 。 及自身成就 。 戒定智慧 。 一切功德 。 饒益眾生 。 自樂他樂 。 盡皆與之 。 見一切眾生 。 得法樂已 。 其心歡喜 。 其心歡喜 。 則憂慼滅 。 憂慼滅已 。 一向欣悅 。 踊躍歡喜 。 念言快哉 。 永使安樂 。 於一切眾生歡喜時 。 見有樂相 。 輕微明淨 。 成就此相 。 名為喜無量三昧 。
如佛說 。
修集喜等 。 乃至識處 。
捨無量者 。 捨怨親已 。 等緣中品 。 此唯是眾生 。 無有差別 。 離慈悲喜 。 唯作眾生行近 。 境界近相 。 是故世尊說捨 。 種種捨各自有相 。 捨無量不與彼同 。 謂平等清淨 。 離苦樂相 。 捨相似相現 。 是名捨無量三昧 。 世尊說修捨無量 。 乃至無所有處 。 已略說四無量相 。 餘種種甚深相 。 行者應次第修習 。
修行觀陰第十五
若修行者 。 久積功德 。 曾習禪定 。 少聞開示 。 發其本緣 。 即能思惟 。 觀察五陰 。 了達深法 。 滅除生死 。 猶如大風 。 飄散重雲 。 亦斷一切 。 魔所樂法 。 觀五陰義 。 今當說 。 修行者 。 內自思惟 。 欲渡煩惱海 。 起離欲 。 生潤澤 。 自身快樂 。 麁澁四大滅 。 隨順四大生 。 攝諸亂意 。 能趣究竟 。 成就智慧 。 若根本觀處 。 堅固明淨 。 能起三昧 。 離諸亂想 。 滅除煩惱 。 諸微妙相 。 於是悉現 。 如淨妙瑠璃 。 如水淨泡 。 行者見此 。 明淨無垢相起 。 善念守持 。 心不放逸 。 既不放逸 。 則熟相起 。 熟相起已 。 壞相現 。 壞相現已 。 唯起法想 。 一切寂滅 。 如是修行法相 。 具足成就 。 得增上厭離意 。 堅固精進 。 不可動轉 。 得甚深三昧 。 堅固三昧 。 不動三昧 。 修行住是三昧 。 能起五種明淨三昧 。 遍照五道月光三昧 。 日光三昧 。 淨瑠璃三昧 。 練金光三昧 。 無垢頗梨三昧 。 因此五種明淨三昧 。 復生光耀三昧 。 遍光耀三昧 。 無量光耀三昧 。
復次 。 修行者因五種壞相 。 能壞諸緣 。
一曰 。 穿 。 二曰 。 剝 。 三曰 。 裂 。 四曰 。 壞 。 五曰 。 滅 。
以是五壞相 。 壞一切法 。 修行五種 。 三昧壞境界 。 悉清淨已 。
次復生五種三昧相 。 師子王三昧 。 龍王三昧 。 金翅鳥王三昧 。 牛王三昧 。 象王三昧 。 心無放逸故 。 起此雄相 。 修行住此 。 獸王三昧 。 各隨其類 。 一切悉攝 。 又三昧力 。 男女十相起 。 隨類相攝 。 一切眾生 。 於是悉現 。 若能分別 。 此諸三昧相 。 而不恐怖 。 是則名曰 。 於一切諸法 。 自在功德 。
復次 。 修行者於 。 明淨境界 。 觀察陰流 。 從一處出 。 分為二分 。 如是觀已 。 還合為一 。 一一流中 。 復見五相 。 相各別異 。 布列境界 。 布列境界已 。 還合為一 。 色如聚沫 。 受如水泡 。 觀想如炎 。 行如芭蕉 。 觀識如幻 。 是五虛妄 。 欺誑之相 。 修行如是觀已 。 其身安隱 。 柔軟快樂 。 復觀流所起處 。 無垢相現 。 如水淨泡 。 漸漸增長 。 充滿其身 。 修行心不放逸 。 專念受持 。 持已 。 淨相增廣 。 周遍覆身 。 如明淨泡 。 離諸過惡 。 更勝妙智生 。 乃壞是相 。 是相既壞 。 彼流流下 。 遠注無量 。 如淨頗梨 。 極知境界 。 極知境界已 。 從彼攝還 。 成曼荼羅 。 更有異相 。 充滿本處 。 然後流至 。 十方無量世界 。 至十方已 。 各住自相 。
爾時修行 。 明見無量色種 。 猶如山水 。 漂積聚沫 。 一切受相 。 如大雨渧泡 。 種種諸想 。 如春時焰 。 行如芭蕉 。 無有堅實 。 觀六識種 。 猶如幻化 。 如是種種虛妄 。 但欺誑愚夫 。 是名修行 。 觀陰自相 。 觀陰自相已 。 復以智慧 。 自照其身 。 專念觀察 。 觀察時 。 見周匝熾然 。 相起身處 。 其內有種種雜華 。 淨妙珍寶 。 周匝遶身 。 又自見身 。 種種雜寶 。 諸功德相 。 微妙莊嚴 。 修行見是諸相已 。 慧眼開廣 。 自顧其身 。 周遍觀察 。 觀察已 。 復外觀陰相 。 盛火熾然 。 即生厭心 。 勇猛精進 。 欲度生死 。 無邊苦海 。 修行於五陰熾然 。 相厭離已 。 離欲相 。 解脫相 。 涅槃相 。 一切功德相 。 次第起現 。
復次 。 修行者具七處觀 。 觀五陰 。 苦集滅道 。 復觀因愛生五陰 。 厭患出離 。 如是於真諦中 。 方便種子慧生 。 於是七處 。 善修三種觀義 。 自相觀成 。 成就決定堅固已 。 然後得無垢 。 息止修慧 。 是慧起已 。 境界平正 。 淳一無雜 。
復次 。 得勝妙無垢 。 思慧決定觀 。 五陰興衰 。 念念磨滅 。 見真實相 。 譬如毒飯 。 食者必死 。 修行觀五陰三相 。 所雜亦復如是 。 一念生 。 一念苦 。 即一念時 。 亦生 。 亦住 。 亦滅 。 彼念生時 。 即與苦俱生 。 是故一念 。 一念即壞 。 修行觀五陰如是 。 生滅破壞 。 虛偽無常過惡 。 即起無常行 。 苦行 。 空寂行 。 無我行 。 穿漏法 。 不實法 。 速朽法 。 破壞法 。 如是無常義 。 如修多羅廣說 。 乃至百句 。 修行盡行如是諸相 。 知諸法真實 。 便得解脫 。 以賢聖地三昧想行 。 觀此非常相 。 便起深憂厭 。 見有為過患 。 不樂三有 。
復次 。 修行者若觀生則非滅 。 若觀滅則非生 。 如是則不生聖行 。 要一心一相 。 正向解脫 。 然後智生 。 是決定聖行 。 聖行既起 。 一切法相 。 寂滅無餘 。 癡愛煩惱及諸罪垢 。 能轉苦陰者 。 皆悉除滅 。 滅已 。 其心調伏 。 是見五陰無我 。 亦無我所 。 以無常諸行 。 觀察苦陰 。 觀察苦陰有八苦逼迫 。 於八苦相成就八行 。 所謂如病 。 如癰 。 如刺 。 如殺 。 無常 。 苦 。 空 。 無我 。 四是聖行 。 四非聖行 。 於苦陰決定 。 觀其真實 。 如是四諦 。 十六聖行 。 是則修行煖法初相 。 於真諦地 。 得真實慧 。 觀察苦陰 。 如燒鐵丸 。 亦無堅固 。 向涅槃 。 背生死 。 不貴有 。 不樂生 。 譬如群獸 。 獵師圍逼 。 以怖急力故 。 超勇奔出 。 修行如是 。 見生死熾然 。 大苦圍迫 。 以厭智力 。 超出無礙 。
復次 。 修行者思慧生時 。 煖法種起 。 息止修慧生時 。 煖種增長 。 到煖自地 。 煖相滿足 。 息止修慧生時 。 頂法種起 。 煖法生時 。 頂種增長 。 到頂自地 。 頂相滿足 。 煖法生時 。 忍法種起 。 頂法生時 。 忍種增長 。 到忍自地 。 忍相滿足 。
復次 。 於五陰悅可 。 名為煖法 。 煖法觀五陰 。 於三寶悅可 。 名為頂法 。 頂法觀十八界 。 於四諦悅可 。 名為忍法 。 忍法觀十二入 。 俱觀三種 。 隨彼善根 。 一增上故 。 說有差別 。 是一切盡觀真諦 。 但忍於真實觀增 。 煖法想增 。 頂法信觀喜增 。 忍法智慧增 。
復次 。 修行有三種緣 。 謂上下諸方 。 三種善根 。 依此三緣 。 各一增上 。 故說 。
復次 。 三種修煖依厭離頂 。 依觀喜忍 。 依平等捨 。 亦隨彼善根一增上 。 故說當知一種修盡 。 成就三法 。
復次 。 修行當知 。 譬如有人 。 有五怨賊 。 拔刀隨逐 。 常欲加害 。 前後五陰 。 轉相煎逼 。 亦復如是 。
佛言 。
欲求阿鼻三磨耶 。 當作達磨摩那斯伽邏 。
常觀真實義 。 以聖行刀斷除陰賊 。 莫如劣夫 。 不能執杖 。 為彼所害 。 乃至一切賢聖 。 皆應勤修 。 如是正觀 。 為現法樂故 。 為後世作大明故 。 斷一切苦本故 。 饒益眾生故 。 況於凡夫 。 空無所得 。 而自放逸 。 不勤修習 。
觀五陰竟 。
達磨摩那斯伽邏 。
達磨 。 法 。 謂世間第一法也 。 摩那斯伽邏 。 謂一經心 。 譯者義言思惟 。
修行觀入第十六
六入各於境界縛 。 無智眾生 。 貪欲心故 。 常起淨想 。 修行當知 。 於諸根境界 。 防制非法 。 攝心所緣 。 繫令不動 。 正觀六入 。 譬如空村 。 離我我所不定義 。 是入處義 。 牽下義 。 是入處義 。 能將眾生入惡道 。 又內入相 。 如燒鐵鏘 。 如極利劍 。 亦如利刀 。
佛言 。
若觀此相 。 則能捨離 。
復次 。 觀外入惡賊 。 劫善珍寶 。 若修行捨正念 。 開諸入門 。 馳縱六境 。 六境惡賊 。 劫奪淨戒 。 失諸功德 。 如鳥無兩翼 。 而欲飛空 。 人無兩足 。 而欲遠遊 。 修行如是 。 毀淨戒功德故 。 止觀兩翅 。 永不復生 。 欲出生死 。 是終不能 。 如破瓶盛水 。 須臾不住 。 破戒比丘 。 亦復如是 。 三昧法水 。 念頃不住 。 如天德瓶 。 守護不壞 。 常出珍寶 。 隨意無盡 。 修行如是 。 不毀淨戒 。 則常出生 。 聖功德寶 。 輕壞德瓶 。 珍寶即滅 。 若破戒瓶 。 則永失法寶 。 譬人截鼻 。 照鏡不自喜樂 。 破戒比丘 。 亦復如是 。 內省其身 。 心不自悅 。 百穀藥木 。 依地而生 。 諸善功德 。 悉依淨戒 。 如栴檀塗身 。 能除熱惱 。 淨戒清涼 。 能止欲火 。 如如意寶珠 。 隨所著處 。 熱時清涼 。 淨戒如是 。 於煩惱火中 。 能息熾然 。 犯戒比丘 。 自惟罪深 。 身逝命終 。 必入惡道 。 心常憂悔 。 死時恐怖 。 淨戒之人 。 心常歡喜 。 生無憂悔 。 死時安樂 。 淨戒為梯 。 能升慧堂 。 戒為莊嚴具 。 亦為善戍衛 。 戒能將人 。 至於涅槃 。 戒為良地 。 生十善種子 。 教誡師水 。 隨時溉灌 。 信根則生 。 無漏陰為幹 。 四如意為芽 。 慈心為枝條 。 少欲知足為柯葉 。 七覺意為華 。 解脫智為果 。 寂滅法為甘露 。 戒香流出 。 一切普熏 。 賢聖鳥王 。 棲宿其間 。 悲為重陰 。 清涼廣覆 。 辯才法師 。 為蜜蜂王 。 和聲相顧 。 嘗採精味 。 其樹修直 。 堅固貞實 。 無有虛偽 。 諂曲 。 腐病 。 是則名曰 。 功德大樹 。 諸修行者 。 欲趣涅槃 。 背三世苦 。 向解脫城 。 漸次發行 。 諸善功德 。 息彼樹下 。 飲法甘露 。 止三渴患 。 其身安隱 。 能至涅槃 。
復次 。 戒有眾多數 。 或一 。 二 。 三 。 四 。 或七 。 或十二 。 或二十一 。 若念念須臾頃 。 則有無量戒種 。 道共 。 定共 。 俱生戒 。 正語 。 正業 。 正命 。 與心迴轉 。 觀此諸戒 。 其相各別 。 或淳淨無垢 。 或輕薄明淨 。 如是無垢戒相 。 現於境界 。 修行於依 。 緣念三處 。 觀察戒相 。 若塗香柔軟 。 離垢悅樂 。 明淨潔白 。 是所依中相 。 若其地平廣 。 妙華寶器 。 嚴飾之具 。 眾寶滑澤 。 是名修行 。 境界中相 。 譬如犛牛護尾 。 一毛著樹 。 守樹而死 。 不令毛斷 。 比丘護戒 。 亦復如是 。 一微之戒 。 守死不犯 。 妙相嚴身 。 眾好具足 。 猶如秋月 。 停照虛空 。 修行三昧 。 觀此淨相已 。 乃至命終 。 無復憂悔 。 亦無熱惱 。 不復恐怖 。 安悅歡喜 。 踊躍增長 。 生寂止樂 。 麁澁四大滅 。 如是等名 。 修行憶念中相 。
復次 。 三種中更有雜相 。 嬈亂障礙 。 失念意不住 。 請求悔過 。 不善惡業 。 守死不為 。 夢中無犯 。 增益持戒 。
佛說 。
戒為花鬘塗香 。 莊嚴眾具 。 香風一方來 。 是世界香 。 諸方來是戒德香 。
或身無手足 。 眼耳鼻舌 。 一切肢節 。 悉不皃具 。 或身沒塵埃 。 或觀察自身 。 離諸塵垢 。 澡浴塗身 。 名衣上服 。 是名修行 。 於依緣憶念觀察 。 尸羅種種 。 雜相威儀 。 定共 。 道共 。 三種戒 。 悉已於中 。 說此三種戒 。 更有無量 。 諸深妙相 。 明智者當廣演說 。
修行已觀淨戒 。 欲破諸入山者 。 當修二法 。 所謂止觀 。 先當觀離惡悅樂 。 充滿其身 。 麁澁四大滅 。 柔順四大生 。 趣寂止樂 。 一心不亂 。 自於內身 。 繫心於入相 。 當善守護 。 入相所起處 。 觀察時 。 白淨相起 。 比丘見此相 。 當善守護 。 如佛所說 。 譬如伏雞 。 善護其子 。 必得成就 。 比丘修行 。 亦復如是 。 專精守護 。 乃得成就 。 十二修果 。 相現分明 。 修行善守護時 。 離諸放逸 。 修果成就 。 境界淨妙 。 離諸垢污 。 明如寶珠 。 亦如懸水 。 境界廣滿 。 身處少分 。 周遍遠流 。 然後來還 。 還已 。 一相現 。 復分為二分 。 還合為一 。 成曼荼邏境界 。 安住平正 。 普現眾相 。 猶如眾星 。 光耀布列 。 然後乃壞 。 壞已 。 各各流出 。 還合為一 。 復周遍遠流 。 充滿諸方 。 充滿諸方已 。 復還安隱堅住 。 住已 。 熟相現 。 熟相現已 。 有種種眾相 。 周遍彌廣 。 微妙器服 。 諸奇特相悉現 。 境界內入空聚 。 外色聲香味 。 觸及三世三種法 。 善 。 不善 。 無記 。 一切悉現 。 觀其真實 。
復次 。 外六入如賊 。 內六入如空聚 。 亦說內外入 。 為此彼岸 。 此十二入 。 諸勝妙相 。 增廣無量 。 佛說修多羅中廣說 。
復次 。 修行者 。 於此境界熟相起 。 起已復壞 。 間間有斷離相 。 斷離相流注極遠 。 停住一處 。 如寶瓶盛水 。 然後還開 。 漸見寂滅 。 寂滅已 。
復有諸餘一切 。 功德相生 。 諸入門中 。 常雜相流出 。 各各出已 。 復於一處 。 成曼荼邏 。 曼荼邏上 。
復有自相起 。 起已復熟 。 熟已不久寂滅 。 然後修行 。 復加專精 。 更現清淨 。 微妙禪相 。 現已如前 。 次第寂滅 。
復次 。 修行於諸入中 。 更有種種妙相 。 於繫心處決定相起 。 名髻中明珠喻三昧 。 修行自觀身作二分 。 眾寶藏上 。 有寶蓮花 。 修行自見身 。 在蓮花上 。 眾寶妙花 。 莊嚴圍遶 。
復次 。 如世尊修多羅 。 說六眾生喻 。 行者於此 。 具足觀察 。 所謂眼為狗 。 走逐五色村 。 耳為鳥 。 隨空聲起 。 鼻為毒蛇 。 隨逐香穴 。 舌為野干 。 貪五味死屍 。 身為輸收磨羅 。 常樂入觸海 。 意為猨猴 。 常樂遊縱 。 三世法林 。 若六種眾生 。 繫著一處 。 不能自在 。 各遊所樂 。 修行如是 。 以三昧正念 。 繫縛六根 。 不令自在 。 馳散所緣 。 然後以清淨智 。 觀法真實 。 癡冥凡夫六境中 。 貪著悕望 。 無量惡法 。 如是正觀 。 悉能除滅 。 一切眾生 。 樂著境界 。 自起障礙 。 不至涅槃 。 是故修行 。 欲壞生死 。 趣涅槃者 。 當降伏諸根 。 遠離境界 。
修行觀十二因緣第十七
已說諸對治及所治 。 愚癡對治 。 是應分別 。 一切諸佛 。 所說緣起 。 滅除癡冥 。 生如實智 。 有甚深微妙 。 隨順功德 。 今當略說 。 令諸修行 。 功德增益 。 滅除愚癡 。 觀察緣起 。 遠離斷 。 常二邊諸想 。 知因緣和合 。 有為法生 。 亦能降伏 。 迷醉外道 。 牽令隨順 。 第一空法 。 慧眼明淨 。 無明悉滅 。
修行觀緣起有四種 。
一名 。 連縛 。 二名 。 流注 。 三名 。 分段 。 四名 。 剎那 。
連縛有六種 。
一曰 。 生 。 二曰 。 分 。 三曰 。 趣 。 四曰 。 生門 。 五曰 。 剎那 。 六曰 。 成壞 。
生者從死陰 。 次起中陰 。 中陰次起生陰 。 中陰眾生 。 無明昏亂 。 愚癡所盲 。 造作有業 。 中陰眾生 。 見男女和合 。 無明增故 。 生顛倒想 。 或生害想 。 或生愛想 。 欲與女俱者 。 於男生害心 。 然後自見 。 與彼和合 。
爾時欲心迷醉 。 是名愛起身 。 見和合不淨 。 謂為己有 。 是名慢起身 。 因母飲食 。 而得增長 。 令身敷起 。 是名食起身 。 四大與迦羅邏 。 俱生得報身 。 是名四大起身 。
結業為方便 。 二支既過 。 次第識種生 。 是名種子識 。 始處迦羅邏時 。 其心沈沒 。 少所識知 。 識不明利 。 是名為生 。 得迦羅邏 。 已識明利故 。 是名為識 。 是名生連縛也 。 分段者 。 從迦羅邏 。 次起皰 。 肉段 。 堅厚 。 肢節 。 嬰兒 。 童子 。 盛 。 壯 。 衰分 。 老分 。 次第生 。 是名分連縛也 。 趣者 。 謂遍至諸趣 。 修行觀諸趣相 。 是名趣連縛也 。 生門者 。 謂四生相續 。 輪迴不絕 。 是名生門連縛也 。 剎那者 。 觀五陰 。 念念相續 。 生滅不斷 。 是名剎那連縛也 。 成壞者 。 一切境界起滅 。 劫數始終 。 修行觀此 。 成壞相續 。 名為成壞連縛也 。 是則修行 。 觀緣起連縛也 。
流注者 。 謂修行觀剎那 。 流至怛剎那 。 乃至羅婆摩睺路妬 。 是名流注迦羅邏分 。 流注七日 。 皰 。 肉段 。 堅厚 。 乃至衰老分 。 是名流注 。 起分 。 住分 。 起緣分 。 入分 。 出分 。 方便分 。 一切正受 。 巧便流注 。 次第起盡 。 名流注 。 諸趣迴轉 。 如旋火輪 。 是名流注 。 如是一切 。 無量流注 。 是則修行觀緣起 。 流注分段者 。 修行觀察 。 從分至分 。 故說分段 。 能如是知 。 則於緣起成就 。
謂無明增上 。 猶如盲人 。 無有見相 。 如大黑冥 。 遠離光明 。 或於前無見 。 或於後無見 。 是則偏盲 。 若前後無見 。 是二俱盲 。 若離二盲 。 則捨癡冥 。 得明淨慧眼 。 如是苦集滅道 。 佛法僧寶無知 。 是名十種癡 。 十種癡滅 。 名為十種慧 。 佛說無明為初因 。 種三種業 。 若修行不知 。 無明過患 。 則種三種業 。 業起已 。 從是生識 。 諸識如幻 。 種種悉現 。 從識相續 。 起名色 。 於彼一身 。 而有二相 。 譬如虛軟 。 沮爛之物 。 內有諸蟲 。 令外動搖 。 亦如野蠶 。 初作繭膜 。 名色二相 。 亦復如是 。 乃至諸根未成 。 說為名色二相 。 諸根既開 。 名為六入 。 諸根始開 。 未有所作 。 於觸愚癡 。 不知適與不適 。 如雨渧注水 。 水則泡起 。 情塵生觸 。 亦復如是 。 外刺刺身 。 觸從中起 。 亦如然燈 。 油炷所成 。 是名修行 。 觀爾炎觸相 。 觸相起已 。 次第生受 。 譬如水泡 。 三種相現 。 若分別諸根 。 則有五受 。 受起已 。 次生渴愛 。 譬如舌舐蜜塗刀刃 。 愛增諸煩惱名為取 。 取次生有 。 有三種業 。 業起當來果 。 故名為有 。 已種生而未受 。 名為未來生 。 生已熟 。 謂為老死 。 二支說未來生時 。 生相增上 。 佛說識分 。 未來識生時 。 名為生 。 名色 。 六入 。 觸 。 受 。 名為老死 。 前生愛 。 取 。 有能集今有故 。 於此生為過去 。 愛取是煩惱分 。 故說為無明 。 有則是行 。 現在三支 。 能種來生 。 過去二枝 。 轉生死輪 。 彼眾生輪轉 。 以無明覆故 。 八現在 。 二過去 。 二未來世差別故 。 如是分別 。 當知轉時 。 一切皆十二 。
復次 。 更有餘分因緣 。 今當說 。 從迦羅邏 。 皰 。 肉段 。 堅厚 。 肢節 。 嬰兒 。 童子 。 壯年 。 衰分 。 老死分 。 於是十種分 。 觀察緣起 。
復次 。 於起住起緣 。 入出方便分 。 乃至餘一切分 。 悉觀緣起 。
復次 。 是事起故是事起 。 謂彼眼色 。 能起眼識 。 三事和合 。 觸生受想思 。 是名修行 。 異種觀緣起 。
復次 。 修行方便 。 觀諸入緣起 。 以明淨境界 。 自向觀諸入門 。 如是見已 。 各觀自相處 。 破諸入山 。 無量積聚 。 熟相現已 。 流注十方 。 極智境界 。 到彼觀察 。 明智升進者 。 修住巧便 。
爾時聞 。 思 。 修慧 。 熟相 。 壞相 。 次第而起 。 諸餘升進 。 義如前入處說 。
復次 。 是事有故是事有 。 是事起故是事起 。 謂修行者 。 先壞內身 。 次觀外色 。 猶如照鏡 。 因物像現 。 如是所依相起 。 外相亦起也 。
復次 。 修行於諸不淨 。 觀其緣起 。 先於方便處 。 繫念令堅固 。 然後於肢節分解 。 觀其緣起 。 起明相已 。 無明相壞 。 依脚骨 。 有 [蹲-酋+(十/田/ㄙ)]# 骨 。 髀骨 。 跨骨 。 肩骨 。 頸骨 。 頭骨 。 充滿十方 。 有漏業相普現 。 於下諸雜不淨相 。 階級次第起 。
復次 。 修行觀四因 。 能生眾苦 。
展轉因 。 隣近因 。 周普因 。 不共因 。
復次 。 修行觀果從生因 。 生從有因 。 有從取因 。 如是乃至行 。 從無明因 。 行是果 。 亦是因 。 從因推果 。 還至老死亦如是 。 若於無明求因 。 必大恐怖 。 而起斷見 。 無智闇冥 。 餘明甚微 。 猶如螢火 。 如是猶復 。 求因不已 。 自見唯與大黑闇俱 。
世尊說言 。
由不正思惟 。 眾生若與是俱 。 則輪轉生死 。
無明縛故 。 有輪常轉 。 無明為本 。 餘支所作 。 各有相現 。 一切有支輪 。 無明最自在 。 自在力所轉 。 如奴屬其主 。 是無故是不作 。 是滅故是不轉 。 當知餘枝 。 皆如是說 。
死有四種 。
漸漸死 。 頓死 。 行盡死 。 剎那死 。
又說三種無常 。
一 。 剎那無常 。 二 。 分段無常 。 三 。 種類無常 。
修行了此無常 。 則遠離四魔 。 破壞無明 。 明相顯現 。 如明淨燈 。 能消眾冥 。 乃至老死滅 。 諸明相起 。 亦復如是 。 破壞無明 。 諸積聚已 。 成就一相 。 淨妙境界 。 行者身體 。 柔軟光澤 。 光澤已 。 身極明淨 。 如明鏡像 。 如是相現明淨 。 觀己身內眾物 。 各各自相 。 一切顯現 。 如是觀成就 。 名曰於界得度 。
何以故 。 有五種癡 。 五種對治相 。
一 。 界 。 二 。 入 。 三 。 陰 。 四 。 卑賤 。 五 。 垢污 。
是名五種癡 。 或觀界得度 。 或復觀陰 。 觀入 。 觀彼增功德 。 觀第一義 。 而得度者 。 是名五種對治也 。
復次 。 修行者 。 入快淨琉璃三昧 。 於明淨境界 。 觀緣起支 。 觀緣起枝時 。 便生易見想如說 。
阿難白佛言 。
緣起易見 。
佛告阿難 。
十二緣起 。 甚深無底 。 難見難知 。 汝欲毀壞 。 我三阿僧祇劫 。 甚深微妙 。 難得之果 。 云何欣悅 。 而說是言 。 是深妙觀 。 我今當度 。 汝當隨我 。 觀佛境界 。 佛境界海浮漂 。 外道無智闇冥 。 二邊愚癡 。 離爾炎境界 。 所不能入 。 聲聞 。 辟支佛 。 雖能少入 。 不得其底 。
爾時世尊 。 說是語已 。 即入甚深微妙 。 爾炎住三昧 。 自在正受 。 正受境界 。 有三師子王 。 師子王上 。 各有七寶池 。 七寶池中 。 各有七寶蓮華 。 七寶蓮花 。 上皆有坐佛 。 放大光明 。 極聲聞境界 。 然後乃住 。 是諸聲聞 。 從初發心 。 至最後身 。 所種善根 。 及諸緣起 。 一切悉現 。 從是復起 。 三師子王 。 師子王上 。 各有七寶池 。 七寶池中 。 各有七寶蓮花 。 七寶蓮花上 。 皆有坐佛 。 放大光明 。 極辟支佛境界 。 然後乃住 。 諸辟支佛 。 從初發心 。 乃至究竟 。 所種善根 。 及諸緣起 。 一切悉現 。 從是復起 。 無量師子王 。 師子王上 。 各有七寶池 。 七寶池中 。 各有七寶蓮花 。 一一花上 。 皆有坐佛 。 普放光明 。 極菩薩境界 。 然後乃住 。 是諸菩薩 。 從初發心 。 至金剛座 。 所修善根 。 一切功德 。 若業 。 若果及諸緣起 。 一切悉現 。 從是復起 。 無量師子王 。 師子王上 。 各有七寶池 。 七寶池中 。 各有七寶蓮花 。 一一花上 。 皆有坐佛 。 放大光明 。 普照佛法 。 甚深緣起 。 一切悉現 。
爾時佛以 。 神力示阿難 。 佛之境界已 。 語阿難言 。
爾炎中更有 。 無量無邊 。 諸佛境界 。 佛智所行 。 如是甚深 。 微妙境界 。 云何欣悅 。 而言易見 。 汝智淺不及 。 謂為易見耳 。 如上爾炎境界無量 。 諸法現在前已 。 然後乃壞 。 一切皆空 。 清淨寂滅 。 寂滅已 。 復觀勝妙 。 爾炎起佛法身 。 漸漸廣大 。 周滿十方 。 無量法寶 。 充滿法身 。 法身光明 。 無有邊際 。 不共智慧 。 所行境界 。 一切佛法 。 甚深緣起 。 悉現在前 。 然後乃壞 。 一切皆空 。 清淨寂滅 。 無有處所 。 猶如虛空 。 無所依止 。 如寶入手 。 名為得寶 。 修果如是 。 名決定相 。
阿難 。 如來境界 。 不可思議 。 我今為汝 。 示少少耳 。
阿難見佛境界 。 歡喜踊躍 。 白佛言 。
甚深 。 世尊 。 世尊爾炎境界 。 難得其底 。 若我先知 。 如來境界 。 如是深妙者 。 寧使我身 。 碎如胡麻 。 要當究竟 。 佛法彼岸 。
如是一切 。 名修行觀緣起 。 分叚剎那者 。 三世一剎那 。 一剎那三世 。 法未起名未來 。 起時名現在 。 已起名過去 。 一剎那生 。 即一剎那 。 苦與無常俱故 。 當知眾行 。 剎那頃不住 。 亦無所從來去 。 亦無所至 。 雖轉亦無所去 。 去亦無積聚 。 一剎那起 。 一剎那滅 。 剎那如一念 。 一念如剎那 。 前剎那聚已滅 。 滅時與後起 。 隨順四緣具足 。 後剎那起 。 修行境界 。 觀一剎那間 。 有無量微塵 。 無量微塵 。 一一剎那 。 次第相續 。 猶如連珠 。 譬如四善射人 。 俱放四箭 。 有一人健行 。 箭未至地 。 能就空中接取四箭 。 不令落地 。 地神迅疾 。 復過於是 。 虛空神疾 。 過於地神 。 日月天疾 。 過虛空天 。 如是健行天疾 。 倍過日月 。 當知諸行無常 。 迅過於是 。 不可譬喻 。 如修行觀迦羅邏七日住分有 。 無量剎那 。 當知餘一切分 。 亦如是 。 如是觀已 。 離諸愚癡 。 增益明慧 。 如是無量 。 名修行觀緣起剎那 。
復次 。 修行初入正受 。 名為連縛境界 。 增長名為流注 。 方便境界 。 安住名為 。 分段境界 。 漸滅名為剎那 。
復次 。 已說四種別相觀緣起 。 佛說總緣起 。 今當說二支種 。 二支熟 。 二支起 。 二支牽 。 所種二支 。 生長二支 。 成就二支 。 受二支 。 作人二支 。 田二支 。 寄者二支 。 所寄二支 。 受寄者是說名有支 。 修行觀緣起 。 或五陰 。 或四陰 。 五陰欲色界 。 四陰無色界 。 無常 。 空等諸行 。 於陰決定真實 。 決定真實已 。 決定相現在前 。 是事有故是事有 。 是事起故是事起 。 是事無故是事無 。 是滅故是不作 。 譬如有鑽有燧 。 有人方便煙火 。 乃出因薪熾然 。 亦如因樹有蔭 。 因日有光 。 因燈有焰 。 皆從緣起 。 無明不言 。 我能生行 。 行亦不言 。 我從無明生 。 當知一切 。 有支皆如是 。 是空法 。 寂滅法 。 無所有法 。 作者不可得 。 但有無明 。 諸行和合 。 有漏法生 。 受為軸 。 轉有支輪 。 生諸結縛 。 諸結中愛支增 。 諸縛中取支增 。 諸使中識支增 。 諸纏中無明增 。 向生結增 。 受生縛增 。 諸識漂利使增 。 於境界愚癡煩惱增 。 如是煩惱 。 業縛能轉生果 。 有輪常轉漂 。 無智眾生 。 隨義增故 。 說有差別 。 當知諸分 。 皆有結縛使纏 。
復次 。 修行六種觀 。 十二緣起 。 於十二支 。 隨順義說 。 謂安般念觀業支 。 有支 。 以出息 。 入息是身行 。 覺觀是口行 。 想思是意行 。 是故安般念 。 是彼對治 。 界方便觀 。 觀識支 。 生支 。 識增上故處胎 。 識於諸界增上說七識界 。 是故界方便觀 。 是彼對治 。 陰方便觀 。 觀名色支 。 老死支 。 是故陰方便觀 。 是彼對治 。 破諸入出方便觀 。 觀六入支 。 觸支 。 是故入方便觀 。 是彼對治 。 緣起方便觀 。 觀無明支 。 受支 。 是故緣起方便觀 。 是彼對治 。
何以故 。 受及無明 。 是諸煩惱根本 。 是故智慧 。 是彼對治 。 愛取二支 。 染著淨故 。 不淨是對治 。
復次 。 修行觀十二緣 。 或時從因度 。 或時從果度 。 或從無明行 。 乃至老死 。 或觀識乃至老死 。 或三事和合生觸 。 觸生受 。 受生愛 。 愛生取乃至老死 。 或從愛 。 取 。 有 。 生 。 老死 。 或從老死 。 乃至無明 。 或觀老死乃至識 。
如佛城喻經說 。
復次 。 修行於四念處 。 觀十二支各增上 。
身念處觀六入支 。 受念處觀受支 。 心念處觀識名色支 。 法念處總觀餘支 。 說此義已 。 而說讚偈曰 。
方便治地行 。
乃至究竟處 。
無上法施主 。
說是傳至今 。
我從彼勝聞 。
撰說深妙義 。
章句莊嚴集 。
欲令法久住 。
佛法深無底 。
修行亦無邊 。
以我少智力 。
宣揚無量法 。
是深非所測 。
如蚊嘗大海 。
唯彼已度者 。
然後乃究竟 。
六十二界 。
六種 。 六情 。 六塵 。 六識 。 六界 。 六覺 。 謂貪 。 恚 。 癡三不淨覺 。 反是 。 三淨覺也 。 苦 。 樂 。 不苦不樂 。 憂 。 喜 。 捨六 。 三 。 欲 。 色 。 無色界 。 又色 。 無色 。 滅界三世法 。 軟 。 中 。 上法 。 善 。 不善 。 無記法 。 學 。 無學 。 非學 。 非無學四 。 二者 。 食非食 。 漏無漏 。 依欲 。 依出要 。 有為 。 無為 。
三十六不淨次第 。
髮 。 毛 。 爪 。 齒 。 薄皮 。 厚皮 。 筋 。 肉 。 骨 。 髓 。 脾 。 腎 。 心 。 肝 。 肺 。 小腸 。 大腸 。 胃 。 胞 。 屎 。 尿 。 垢污 。 淚 。 涕 。 唾 。 膿 。 血 。 黃白痰 。 癊 。 肪 。 𦙱腦 。 膜 。
剎那數 。
百二十剎那 。 名一怛剎那 。 六十怛剎那 。 名一羅婆 。 三十羅婆 。 名一摩睺路妬 。 三十摩睺路妬 。 名一日一夜 。 一歲中唯二時二日 。 三十摩睺路妬晝夜等 。
謂羯提月白分 。 八日八月名羯提 。 後半月名為白分 。 陛舍佉月白分 。 八日二月名陛舍佉 。 後半月名白分 。 此二時二日 。 晝夜各十五摩睺路妬 。 從是後 。 羅婆流 。 或晝減夜增 。 或夜減晝增 。 名為流晝夜等 。 各三十摩睺路妬 。
達摩多羅禪經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