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集要經卷第五

觀無畏尊者集 。 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詔譯 。

治心品第十一

佛宣轉諸法 。
說身為無常 。
於酒及女人 。
慎勿生放逸 。

此心猶彼王 。
於世得自在 。
能令諸眾生 。
墮於深險難 。

由心造諸業 。
迷亂生怖畏 。
智者善持心 。
住最上安隱 。

能引生勝處 。
及牽入惡道 。
若離垢寂靜 。
即證真常果 。

若樂說諸法 。
作意為先導 。
由意清淨故 。
則成殊勝行 。

若人善制心 。
則不隨心轉 。
棄背諸煩惱 。
如日除黑暗 。

又彼心如冤 。
是冤非他起 。
劫火然須彌 。
心火亦如此 。

愚夫為心降 。
諸根得自在 。
能生彼苦惱 。
去菩提則遠 。

冤從自心生 。
離心何所有 。
能縛諸有情 。
牽至焰摩所 。

若樂欲境界 。
不修習正法 。
愚癡履邪道 。
則墮於地獄 。

心如火中火 。
最上難調伏 。
由彼難調故 。
當受於極苦 。

若縱心自在 。
常生諸過失 。
善離彼染欲 。
不為苦所逼 。

由起如是心 。
則受如是果 。
作善為淨因 。
造惡得苦報 。

由心造彼業 。
由業感於果 。
心與業相應 。
即受輪迴故 。

若人由彼心 。
造作諸惡業 。
為彼地獄火 。
長時而燒煮 。

由心造諸罪 。
由心感其果 。
當知彼心者 。
從因緣生起 。

眾生為心誑 。
自在作諸咎 。
墮於地獄中 。
深生大恐怖 。

當依於正法 。
不隨心造惡 。
善行常輕安 。
惡行唯非法 。

一切唯心造 。
果亦從心得 。
心若種種生 。
彼果亦如是 。

心如彩繪者 。
畫三界眾生 。
無有善安住 。
不隨心動轉 。

又彼心為本 。
能生解與縛 。
善業則解脫 。
不善乃纏縛 。

眾生墮業網 。
為心之所降 。
不求趣菩提 。
如盲不見道 。

是心唯一種 。
能造作諸業 。
若業若彼心 。
則遍於三有 。

又如彼五色 。
能種種顯現 。
緣五根諸塵 。
則處處隨轉 。

如世間畫者 。
諸人咸共覩 。
當知心畫師 。
巧妙無能見 。

如壁圖諸像 。
好醜隨畫工 。
善不善業緣 。
皆由心造作 。

是心常思惟 。
晝夜無暫住 。
如其所造業 。
受報皆相似 。

若為心伏者 。
樂作諸不善 。
命終生恐怖 。
於苦無能免 。

業則如彼畫 。
隨處而顯現 。
由心所作故 。
彼果則隨轉 。

種種業差別 。
受報亦如是 。
為心之所使 。
馳騁於三界 。

若人隨於心 。
則造一切業 。
善調伏心者 。
則證真常樂 。

是心隨所趣 。
或暴惡輕動 。
善哉調彼心 。
心靜則無苦 。

若人善制心 。
則除諸過患 。
離過乃智人 。
於苦則不受 。

諸苦從心生 。
了彼非他得 。
逼迫難堪任 。
皆由心輕動 。

天龍阿修羅 。
夜叉畢舍遮 。
皆以心為主 。
遍於三有處 。

心能引天中 。
及生於人世 。
乃至諸惡道 。
如輪轉無異 。

心為境所牽 。
愚者則迷亂 。
由意生愛故 。
住無量苦惱 。

心唯一癡行 。
暴惡有大力 。
可說不可見 。
念念速遷滅 。

智者善調伏 。
心種種過患 。
則超出魔網 。
得渡於彼岸 。

心能生疑惑 。
諂曲多動轉 。
若依彼心者 。
乃求趣險難 。

當離心過失 。
則諸根寂靜 。
不著罪非法 。
善達於實相 。

得最勝禪定 。
從心因緣生 。
墮於惡道中 。
亦由彼心起 。

是心有力能 。
造作種種業 。
於虛空境界 。
剎那不暫住 。

彼心難了知 。
常無其形相 。
引生於世間 。
匪心則不往 。

身造作諸業 。
何去何所住 。
彼果皆可見 。
彼心無能覩 。

是心難調伏 。
癡暗無所見 。
能引諸眾生 。
速趣於地獄 。

是心能作罪 。
亦能修福業 。
了彼如幻化 。
常依於正道 。

是心去不知 。
來亦無能見 。
能牽諸有情 。
百千生往返 。

利刃不能斷 。
熾火不能燒 。
愚暗無智人 。
則為彼所壞 。

是業索堅固 。
能縛癡眾生 。
於百千生中 。
挽之而不斷 。

是心剎那頃 。
造善不善業 。
能調彼心者 。
隨處常安樂 。

入彼六根門 。
樂著諸境界 。
心牽彼有情 。
不覺墮險難 。

虛空本明朗 。
水性常澄湛 。
是心若如彼 。
引生殊勝善 。

於境生尋求 。
常念於和合 。
由心依諸根 。
如王將導從 。

是心常奔馳 。
彼身隨所往 。
互相有力能 。
輪轉三有海 。

所造業周遍 。
皆由心使然 。
若無善因緣 。
少樂不可得 。

當規求正法 。
修習諸禪定 。
心離諸過惡 。
如日出雲翳 。

若心善定住 。
則生於正見 。
在家發淨信 。
當免輪迴難 。

若心不造惡 。
過失則不起 。
離煩惱清淨 。
常生於天上 。

是心隨諸根 。
迅速而流轉 。
善防護心者 。
後則生諸天 。

若為心所使 。
造作一切罪 。
依止非法行 。
長處輪迴中 。

是心剎那頃 。
有百千生滅 。
本性唯輕動 。
如幻化不實 。

是心有大力 。
奔馳無暫停 。
若智識寂靜 。
則能善縛彼 。

是心難調伏 。
令諸根動亂 。
智者善任持 。
能達於彼岸 。

是心唯無厭 。
知足索能縛 。
善治彼心者 。
為世間智人 。

是心緣欲境 。
常生於愛樂 。
為善能息除 。
作惡則增長 。

若人心寂靜 。
見諸欲如毒 。
愚者縱其心 。
耽之為美妙 。

是心唯造作 。
彼業則隨轉 。
由根境所生 。
令相應和合 。

智者了知己 。
捨此獲輕安 。
彼色覩皆同 。
復何生異想 。

一切色境界 。
為因能亂心 。
善調彼心者 。
則離諸過咎 。

如一穀種子 。
生色香有異 。
由彼彼和合 。
各各隨心起 。

如世間匠者 。
善修彼機關 。
依正法治心 。
彼則常安樂 。

境界牽於心 。
愚者生適悅 。
智慧有大力 。
速使令清淨 。

又彼心動轉 。
遍緣諸蘊界 。
及彼三有中 。
由無真實見 。

又如大海中 。
風擊波騰涌 。
猶心境和合 。
隨世間流轉 。

善業引於心 。
定招於勝果 。
應當行善行 。
無復造諸惡 。

心與定相應 。
如水無風動 。
各從因緣生 。
隨業所歸趣 。

是心極迅速 。
剎那而往返 。
或緣彼天中 。
或趣於地獄 。

心能斷諸惡 。
復造一切善 。
引至解脫門 。
故說心如是 。

是心最輕捷 。
無有過彼者 。
若不善防護 。
則常著於欲 。

是心須臾頃 。
能造善惡業 。
自性本輕動 。
尋求不可得 。

是心來不知 。
去亦何所見 。
緣合即暫有 。
緣散無所住 。

是心非積聚 。
亦非彼長久 。
非執持相應 。
一切處無覩 。

心亦為強名 。
從和合而起 。
牛糞與摩尼 。
二種亦如是 。

色根等亦爾 。
各各從識生 。
未見有一法 。
非和合而得 。

如是彼境界 。
眾生難除斷 。
若安住正法 。
於欲何所作 。

是心極兇險 。
大力難調伏 。
樂造作諸業 。
愚夫無知覺 。

由造諸業故 。
則為流轉因 。
於三有之中 。
長受諸苦惱 。

如染風等疾 。
滅非沈惡道 。
彼貪等過患 。
定墮於地獄 。

心過失最大 。
常造作諸惡 。
風病亦非善 。
應當修勝行 。

風等疾可瘳 。
身殞則隨散 。
彼貪病不然 。
百千生長在 。

當知貪等病 。
與風有差別 。
善修殊勝行 。
得離貪過失 。

是心如醫王 。
善治意過患 。
非如彼世間 。
唯療於身病 。

心起善思惟 。
則不生諸染 。
愚者無正法 。
則墮於險道 。

若人樂禪定 。
依止於山林 。
愚夫不寂靜 。
多起其違諍 。

是心如畫者 。
遍繪諸形像 。
皆由彼造作 。
周流於五趣 。

世畫雖巧妙 。
圖百千種類 。
業畫極廣大 。
三界為其幀 。

畫若干眾生 。
隨五趣流轉 。
由業廣大故 。
處處悉周遍 。

又彼心畫師 。
能畫諸業網 。
世間有情等 。
皆為彼所縛 。

又風雨煙塵 。
皆能損其畫 。
百千俱胝劫 。
業畫常如故 。

大地有散壞 。
海水亦枯竭 。
唯業畫長存 。
隨處而顯現 。

諸業常相隨 。
彼果無差忒 。
眾生縱其心 。
流轉於諸趣 。

若人心著樂 。
求趣欲境界 。
不斷不善業 。
定墮於苦難 。

是故當制心 。
彼極惡可畏 。
樂欲境和合 。
愛毒常充滿 。

不顧其險難 。
於欲常追求 。
樂壞苦相應 。
自受其果報 。

若人怖惡趣 。
其心常寂靜 。
由彼寂靜故 。
增長於慧命 。

是心有大力 。
暴惡難防護 。
智者善調伏 。
得離諸憂怖 。

離惡語言品第十二

智者離惡言 。
常發於正語 。
令他生愛樂 。
善住菩提道 。

常讚清淨行 。
離垢染言說 。
若樂惡言者 。
當墮於惡趣 。

若發虛妄言 。
則捨真實法 。
亦壞他世善 。
無惡而不作 。

若人虛妄言 。
為他所嫌惡 。
長受輪迴苦 。
無由生諸天 。

善人咸見棄 。
為眾之所怒 。
障礙諸善法 。
皆由惡言故 。

是人於世間 。
口則如利斧 。
自斷壞其身 。
皆由惡言故 。

令他起暴惡 。
增長一切罪 。
能生諸過患 。
皆由惡言故 。

由語無真實 。
為人所輕賤 。
以是因緣故 。
後墮於餓鬼 。

智人無虛言 。
虛言返招咎 。
口氣常臭穢 。
後受諸苦報 。

若捨真實行 。
則遠離正法 。
由離正法故 。
生無量苦惱 。

若發真實言 。
為人所尊重 。
得如來稱讚 。
正法之明炬 。

常說解脫言 。
不捨於真實 。
當知如是人 。
趣聖之階漸 。

若人無真實 。
後轉為女身 。
常習虛妄言 。
則墮於惡趣 。

此真實正道 。
是諸佛所說 。
為最勝法財 。
作第一救護 。

真實如至寶 。
莊嚴中最勝 。
如淨無垢目 。
光明常熾盛 。

真實如寶藏 。
無價用無盡 。
若能行是行 。
人中為最上 。

如世間王者 。
以妙寶莊嚴 。
智人真實言 。
如諸天嚴飾 。

虛言為深過 。
如毒中之毒 。
由此為因故 。
則墮於惡趣 。

非父亦非母 。
及親眷朋屬 。
唯彼真實行 。
餘無能救護 。

若近虛妄人 。
如觸地獄火 。
由不生怖畏 。
則為彼燒害 。

是火極炎猛 。
尚能燒大海 。
何況無智人 。
如然於草木 。

是故當一心 。
畢竟不妄語 。
若能遠離者 。
則無諸憂惱 。

若樂彼妄語 。
常捨離真實 。
是人唯自咎 。
捨寶取瓦礫 。

若人不了知 。
好發虛妄言 。
墮於地獄中 。
長時受極苦 。

真實語非難 。
無智不修習 。
能莊嚴行人 。
於善皆成就 。

真實為上善 。
虛妄為深咎 。
愚人捨功德 。
而取於過患 。

諸苦惱種子 。
皆從妄語生 。
若人能遠離 。
獲無垢寂靜 。

若發真實言 。
為人所喜見 。
當知虛妄者 。
常作諸不善 。

若人語真實 。
心喜如諸天 。
愚者由妄言 。
常怖未來苦 。

真實第一善 。
虛妄最極惡 。
離過求功德 。
人中無過上 。

常生於勝處 。
受用諸快樂 。
善求趣菩提 。
皆因真實故 。

若人不遠離 。
增上虛妄言 。
常生於難處 。
備受諸苦報 。

真實為勝道 。
虛妄非善因 。
不從餘方來 。
非因他所得 。

佛說彼真實 。
能離諸苦惱 。
為最勝明燈 。
除病之良藥 。

如毒與甘露 。
二種皆依舌 。
毒如彼妄言 。
甘露同真實 。

住決定真實 。
當取彼甘露 。
若起虛妄者 。
如愚返求毒 。

由起虛妄故 。
定為彼所壞 。
如世飲毒者 。
不久而自喪 。

於身則非安 。
於他豈能益 。
自他唯有損 。
何用虛妄說 。

又世間諸毒 。
一發斃即止 。
虛妄毒不然 。
百千生破壞 。

佛說解脫道 。
以真實為本 。
淨行而莊嚴 。
常生殊勝處 。

眾生隨自業 。
墮彼愛河中 。
唯乘真實舟 。
則能超越彼 。

眾生不善因 。
皆從愛所起 。
墮於惡道中 。
真實能救度 。

如金剛堅利 。
能摧破諸山 。
彼真實勝能 。
善息除煩惱 。

真實二世益 。
由如無盡財 。
善分別諸法 。
其心常安隱 。

或有惡比丘 。
其性多磣毒 。
常說虛妄言 。
彼心唯輕動 。

善人咸棄捨 。
為世之所惡 。
視之如冤賊 。
由無真實故 。

謂由彼妄語 。
能壞於自他 。
既無於少益 。
云何不棄捨 。

若人起妄語 。
感口氣常臭 。
諸天咸遠離 。
貧窮無依怙 。

若人起妄語 。
動止無安隱 。
世間出世間 。
常離於正道 。

若不捨妄語 。
當受極苦果 。
如是諸眾生 。
自求趣惡道 。

當知真實人 。
為世所尊重 。
是故捨妄言 。
常修斯勝行 。

真實則不害 。
常生於慈愍 。
為正法之藏 。
生天之要行 。

眾生墮地獄 。
及焰摩鬼趣 。
皆因妄語故 。
智者為深誡 。

如刀火毒藥 。
如羂索鬼使 。
當知彼妄語 。
招苦報實重 。

若不怖業果 。
命終皆現前 。
當離彼惡言 。
常樂真實說 。

不則集眾苦 。
生下劣種族 。
兩舌互相生 。
展轉無窮極 。

彼兩舌惡報 。
則墮於地獄 。
念念常燒然 。
自受其極苦 。

於諸祕密教 。
潛心而破壞 。
如兩口兩舌 。
己過常覆蔽 。

若人離兩舌 。
住決定寂靜 。
離眷屬纏縛 。
不生和合想 。

兩舌如惡蟒 。
常處於窟穴 。
若離彼過者 。
則無諸災橫 。

若人發惡言 。
則如鹻鹵地 。
由舌生毒故 。
眾人皆見棄 。

如見利刀杖 。
何不生怖畏 。
若樂彼惡言 。
則為所損害 。

舌如彼熾火 。
心則如其薪 。
惡言如猛焰 。
焚燒諸眾生 。

若人以愛語 。
世間咸恭敬 。
見者生歡喜 。
視之如父母 。

愛語最為善 。
能生殊勝樂 。
無盡諸熱惱 。
皆使令清涼 。

愛語能生天 。
為勝功德聚 。
亦如彼良朋 。
是最上寂靜 。

於真實經典 。
違背不修習 。
如諸佛所觀 。
彼舌唯片肉 。

常樂說真實 。
具足諸功德 。
後得生天中 。
此舌則如寶 。

若人心妄想 。
為彼愛欺誑 。
他財己願取 。
何能生天趣 。

妄想造諸惡 。
愚癡無暫捨 。
自受諸熱惱 。
如油沃熾火 。

妄想求諸果 。
無因何所得 。
眾苦由之生 。
畢竟當遠離 。

又愚癡眾生 。
樂行於損惱 。
其心常恚恨 。
則如彼毒虺 。

自性唯險惡 。
常捶打於他 。
熱惱鎮燒然 。
彼定無少樂 。

無名聞利養 。
無親眷朋屬 。
由心樂損害 。
人神咸不護 。

若樂損害者 。
如黑暗之聚 。
令他生恚惱 。
此說為深咎 。

不害最為善 。
能安樂眾生 。
常修如是因 。
當得菩提道 。

口雖說正法 。
其心唯不善 。
非如世盜者 。
此法中大賊 。

若善說法者 。
當如說而行 。
則離煩惱垢 。
求趣真實果 。

為由妄語故 。
多說世俗事 。
無量出世法 。
少分不能解 。

當樂談真諦 。
不習世俗言 。
若依世俗者 。
為輪迴所縛 。

樂作非福業 。
決定無樂因 。
離出世法財 。
是智者所說 。

師示利益言 。
愚癡不受教 。
後招於苦難 。
其心徒悔惱 。

若人真實言 。
心中常喜悅 。
諸天咸衛護 。
世間皆恭敬 。

由世恭敬故 。
增長善名稱 。
常修真實行 。
定得生天中 。

若人虛妄言 。
惱亂一切眾 。
為眾之所怒 。
雖活即如死 。

若人虛妄言 。
如利刀傷割 。
壞真實功德 。
彼舌何不墮 。

若人虛妄言 。
則如熾火聚 。
亦如彼毒蛇 。
皆從其口出 。

妄言毒第一 。
勝地生諸毒 。
損惱諸眾生 。
地獄彼先得 。

若人虛妄言 。
諸惡集其舌 。
如從自口中 。
出便利膿血 。

是人舌如索 。
能牽趣惡道 。
破壞法橋梁 。
皆由說妄語 。

非佛非淨戒 。
非父亦非母 。
是人由惡慧 。
於苦無能救 。

若人說妄語 。
彼速自輕懱 。
智者咸捨去 。
諸天皆遠離 。

不攝護語言 。
常生於瞋恚 。
斯人鮮福德 。
所至則多苦 。

他樂則生嫉 。
他惡不能掩 。
當知如是人 。
定墮於惡道 。

愚人空妄說 。
而不能修作 。
彼言行相違 。
當受無量苦 。

自不住正法 。
樂談他密事 。
是人於世間 。
高心無智慧 。

若人於正教 。
違背而不信 。
十萬尼浮陀 。
常受地獄報 。

若人虛妄言 。
願樂造諸惡 。
五十六浮陀 。
常受地獄報 。

樂作彼惡因 。
見濁無真實 。
如是愚癡人 。
轉增其黑暗 。

真實第一財 。
堅固無能動 。
依之生天上 。
登常樂之門 。

是故應一心 。
常念真實法 。
是人得最上 。
不生不滅處 。

此真實功德 。
能生寂靜樂 。
智者離妄言 。
諸佛所稱讚 。

諸法集要經卷第五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