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善寺 。 三藏沙門大廣智不空奉 。 詔譯 。
二者 。 後演一切賢聖 。 入法見道 。 顯教修持 。 第四品 。
是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在舍衛國中 。 祇園精舍大道場 。 大會眾中 。
有百億 。 菩薩摩訶薩眾 。 五萬億 。 聲聞緣覺眾 。 八萬億比丘 。 比丘尼 。 沙彌 。 式叉 。 四部弟子眾 。 五萬億 。 龍神八部眾 。 八千億 。 鬼神夜叉眾 。 世主四天王 。 及諸轉輪聖王 。 有七萬億眾 。 八千億 。 天帝六欲諸天眾 。 九萬億 。 大梵天王諸天眾 。 四萬億 。 人王世主小王眾 。 三萬億 。 善男子善女人眾 。
爾時 。 釋迦牟尼世尊 。 在大會中 。 據師子座 。 坐百寶蓮華臺 。 入金剛三摩地 。 放金色三昧光 。 普照一切 。 大千法界他方諸佛國土 。 微塵數佛剎 。 靡不周遍 。
是時他方淨土 。 諸佛世界 。 諸大菩薩 。 同時盡見 。 金色大光明 。 見斯光已 。 警覺身心 。 而來集會 。 向娑婆世界 。 大道場會 。 為作證明 。
諸大菩薩摩訶薩 。 有百千萬億眾 。 其時菩薩 。 眾會之中 。 有一菩薩 。 名曰普眼 。 稽首頂禮 。 釋迦牟尼如來足 。 而白佛言 。
普賢菩薩 。 今何所在 。
世尊報言 。
普眼 。 普賢菩薩 。 今見在此 。 道場眾會 。 親近我住 。 在吾左邊 。 初無動移 。
是時普眼 。 及諸菩薩 。 復更觀察 。 道場眾會 。 周遍求覓 。 不可得見 。
普眼菩薩 。 而白佛言 。
世尊 。 我等今者 。 猶未能見 。 普賢菩薩 。 其身及於座處 。
佛言 。
如是普眼 。
善男子 。 汝等何故 。 而得不見耶 。
世尊語普眼曰 。
普賢菩薩 。 住於法性之身 。 甚深微妙 。 不可說見 。 是故普賢菩薩 。 獲無邊智慧 。 金剛性身 。
普賢菩薩 。 在於師子奮迅之定 。 住首楞嚴三昧 。 得無上菩提 。 神通自在 。 同於如來 。 法身清淨 。 證得無礙實際 。
普賢菩薩 。 得住如來十種 。 聖性聖力 。 以得智藏 。 法界為身 。 一切諸佛如來 。 共所護念 。
爾時普賢菩薩 。 對如來前 。 則現聖性 。 自在神力 。 於一念頃 。 悉能證入 。 微塵佛剎 。 三千大千世界 。 三世諸佛 。 無礙無別 。 智身法身 。 同體一性 。
是故 。 佛言語普眼 。
汝等諸眾 。 不能見爾 。
是時普眼菩薩 。 聞如來說 。 普賢菩薩 。 甚深聖智 。 微妙清淨 。 功德之身 。 普眼菩薩 。 便則對如來前 。 證入十千 。 阿僧祇三昧 。 以三昧力 。 復更遍照觀察 。 渴仰不已 。 欲得願見 。 普賢菩薩 。 普眼乃更重觀 。 亦不能覩 。 其餘一切 。 諸菩薩大眾等 。 俱亦不能得 。 見普賢 。 身形相好 。
是故普眼菩薩 。 從三昧起 。 向如來前 。 白佛言 。
世尊 。 我已入十千 。 阿僧祇三昧 。 求欲願見 。 普賢菩薩 。 而復畢竟 。 不可得見 。 其身相好 。 普賢之行 。 及是身業 。 語業意業 。 坐立行住 。 悉皆求覓 。 都無所見 。
佛言 。
如是如是 。
佛語普眼菩薩 。
譬如幻中 。 種種幻相 。 所幻住處 。 尚不可得見 。 何況普賢菩薩 。 祕密身相 。 體同虛空 。 身亦祕密 。 語亦祕密 。 意亦祕密 。
當知普賢 。 聖力自在 。 不可思議 。 而於法界 。 能入能出 。 能見能現 。 能隱能沒 。
何以故 。 普賢菩薩 。 境界甚深 。 不可比度 。 難思難測 。 惟佛能知 。 無有量已 。 過量 。
舉要言之 。 普賢菩薩 。 以金剛慧三昧 。 普入聖性 。 同一切法性 。 法界 。 於一切世界 。 無所依止 。
普賢知一切眾生 。 身心皆空 。 無去無來 。 性同普賢 。 無有差別 。 無依無作 。 性無動轉 。 至於法界 。 到究竟處 。
譬如虛空 。 虛空之性 。 不可得見 。 普賢身心 。 亦復如是 。
爾時世尊 。 於大眾中 。 告普賢菩薩摩訶薩 。
汝乃於過去 。 世來久遠 。 值遇諸佛如來 。 微塵數微塵數 。 阿僧祇劫 。 等如虛空 。 供養無數 。 如來菩薩 。 說不可盡 。
是故如來 。 問於普賢 。
汝當應知 。 往昔已前 。 過於無量 。 佛剎世界 。 空劫之中 。 汝曾見聞 。 毘盧遮那如來 。 出世之時 。 遇佛聞法 。 佛說金剛祕密 。 甚深法藏 。 是誰為首 。 與諸佛如來 。 諸大菩薩 。 緣覺聲聞 。 四部眾等 。 及此會中 。 大菩薩摩訶薩者 。 先世已來 。 是誰為師 。 作於導首 。 令發菩提之心 。 引化成佛 。
普賢菩薩 。 聞如來語 。 承世尊言 。 即從座起 。 向佛作禮 。 右膝著地 。 合掌恭敬 。 而白佛言 。
世尊 。 我曾往昔 。 過去世時 。 得值得遇 。 毘盧遮那如來說 。 過去世時 。 久遠已前 。 未有佛時 。 有曼殊室利 。 大士菩薩 。 出世教化 。 無量微塵數 。 說不可盡 。 一切眾生 。 令發菩提之心 。 修金剛三密三摩地 。 盡當成佛 。
又更爾時 。 曼殊室利 。 其時便於 。 大會眾中 。 當自發誓 。 廣弘大願 。
願我心等虛空 。 遍周法界 。 如太空中 。 法界無盡 。 我則當自 。 盡其志力 。 廣度蒼生 。 無有休歇 。
曼殊室利 。 大士菩薩 。 則向大眾之中 。 發大音聲告言 。
諸仁者 。 誰能與我 。 同願同行 。 能承我願 。 與我為子 。 紹繼我法 。 我則為說 。 大乘瑜伽 。 金剛祕密 。 聖性三摩地 。 成等正覺 。 無上菩提 。 廣大因緣 。 令行菩薩道 。 接引有情 。 更相運度 。 得成佛果 。
忽然登時 。 從此眾中 。 出五大仁者 。 大丈夫 。 來向佛前 。 頭面禮敬 。 世尊足已 。 則當其時 。 發大聲言 。
我能依此 。 曼殊室利菩薩 。 能發大願大行 。 廣度眾生 。 心同虛空 。 亦無休歇 。
則當是時 。 曼殊室利菩薩告言 。
大士善男子 。 汝等五仁大丈夫 。 能共吾發行同願 。 心等虛空 。 法界無盡 。 能發廣弘 。 大願之行 。 救度一切 。 有情眾生 。 得成正覺者 。 汝則真是吾子 。 吾即與汝 。 五仁之者 。 同其心故 。 廣度蒼生 。 盡未來際 。
五仁大丈夫答言 。
我等五仁 。 總同曼殊願故 。 曼殊室利 。 則為與五仁者大丈夫 。 安立名字故 。
是時五大仁者 。 依此名號 。 趣入菩提 。
云何名為 。 五仁者大丈夫 。 安立名號 。
一者名曰 。 毘盧遮那 。 二者名曰 。 阿閦 。 三者名曰 。 寶生 。 四者名曰 。 觀自在王 。 五者名曰 。 不空成就 。
是故五仁者大丈夫 。 立其名號故已 。 其時五仁者 。 便配五方 。 各住一處 。 金剛性海 。 三摩地世界 。 導引有情 。 教化蒼生 。
是故如此 。 又五仁者 。 重啟曼殊室利菩薩告言 。
大士仁者 。 與我說一切諸法 。 及說我心 。 有真如根本 。 清淨自性 。 二種法者 。 為有為無 。
大士仁者 。 曼殊室利 。 答言 。
亦有亦無 。
云何二法 。 亦有亦無 。
則是第一 。 亦有者 。
復有二種之義 。
云何為二種之義 。
一者 。 我執 。 二者 。 法執 。
執法 。 執我者 。 我執 。 法執 。 二義 。 即於我法之中 。 而能有障有礙 。 則能於其情性 。 遍計所執 。 及一切處 。 則是慧性 。 不能明徹 。 自在用故 。
二者 。 無我執 。 無法執 。 二義 。 若菩薩 。 不執我法 。 二義 。 則於我法之中 。 通達無礙 。 即無遍計所執性 。 則得慧性明徹 。 自在用故 。
第二亦無者 。 復有二種之義 。
云何為二 。
一者 。 心真如 。 二者 。 心有根本 。 自性清淨 。
云何一者 。 心真如 。
為執真如 。 作有為相 。 即自執著 。 我性根本 。 自性垢故 。 不得清淨 。 於一切處 。 有障有礙 。 則生煩惱 。 貪瞋癡故 。 任運繫縛 。 處處生滅 。 我性苦故 。
云何二者 。 心有根本 。 自性清淨 。
為自性本來寂靜 。 無障無礙 。 則真如無為 。 遍一切處 。 與根本自性 。 清淨性同空故 。 是以性等真如 。 根本清淨 。 自性同體 。 聖性空故 。 無縛無解 。 畢竟清淨 。 性體寂靜故 。
是故 。 五仁者大丈夫 。 見聞說以 。 無上菩提 。 正真妙法 。 心大歡喜 。 即起作禮 。 頂戴大士曼殊室利菩薩足 。
又則五仁者 。 更重諮啟 。 大士曼殊室利菩薩大士 。
仁者更亦 。 為我重說 。 我身之中心性 。 及與大士菩薩 。 曼殊室利 。 并與一切眾生 。 心性妙智 。 等同一性不 。
大士菩薩 。 曼殊室利答言 。
吾與汝五仁者 。 及一切眾生心性 。 等同一體 。 無有別異 。 淨如琉璃 。 內外明徹 。 無有增減 。 悉同清淨 。
是故善男子 。 汝當諦信 。 吾今與汝五仁者 。 重再實說 。 是故汝等 。 心性智慧 。 及一切眾生 。 與吾無異 。
又大士曼殊室利 。 言語五仁者 。
佛說我心 。 無主身 。 亦無所 。 名曰摩訶金剛般若波羅蜜多 。 為身心性 。 具足一切法 。 亦等同於 。 如來智身法身 。
何以故 。 身如性相 。 同體無別 。 常住首楞嚴三昧 。 性三摩地 。 性淨清徹 。
是故如來 。 說善男子 。 亦復如是 。
如汝五仁大丈夫 。 便立其名號者 。 則得隨名解說 。
於意云何 。
一者大丈夫 。 名曰毘盧遮那 。 身心清淨 。 性智菩提 。 得圓滿是 。
二者大丈夫 。 名曰阿閦 。 身心無動 。 性亦無相 。 大圜鏡智 。 菩提圜通是 。
三者大丈夫 。 名曰寶生 。 身心平等 。 性智菩提 。 一靜一性是 。
四者大丈夫 。 名曰觀自在王 。 身心清淨 。 妙觀察智 。 聖慧通達 。 金剛菩提是 。
五者大丈夫 。 名曰不空成就 。 身心智量 。 性等虛空 。 形同法界 。 聖性聖慧 。 成所作智 。 自在神通 。 悉地成就 。 一切菩提解脫是 。
爾時如來說言 。
如五仁大丈夫智性 。 須假大士 。 曼殊室利菩薩 。 金剛般若慧 。 為身心主 。 成就一切 。 法聖智性 。 能與五仁大丈夫 。 身心成熟 。 慧性圓明 。 法滿成就 。 乃能證得 。 無上正等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所以曼殊室利 。 大士菩薩 。 能成熟五仁大丈夫 。 五智金剛般若波羅蜜多 。 同一切諸佛 。 五智性金剛菩提故 。
爾時曼殊 。 重啟如來言 。
諸大菩薩摩訶薩 。 身心聖智 。 性同一體 。
亦同聲聞緣 。 覺四部眾等 。 身心淨智 。 性同一體 。
亦同諸天 。 大梵王等 。 身心淨智 。 性同一體 。
亦同龍神八部 。 及一切眾生 。 等身心淨智 。 性同一體 。 智慧清淨 。 無有別異 。
猶如水精 。 內外明曉 。 更無有異 。 本來清淨 。 自性真如 。 寂靜無為 。 以無所得 。
是故釋迦如來 。 告大士曼殊室利言 。
善說善解 。 諸佛金剛 。 三摩地法故 。
善哉善哉 。 汝今則是 。 吉祥大丈夫 。 成就一切眾生 。 無上菩提 。 及一切諸佛菩薩 。 亦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
是時諸大眾等 。 告曼殊室利言 。
由習何教 。 學何法義 。
大士曼殊室利 。 稽首如來言 。
我今常修習大乘 。 瑜伽大教 。 三密三十支 。 祕密金剛 。 三摩地觀 。 及一切諸佛 。 菩薩摩訶薩 。 亦同此教 。 修學成就 。 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大士曼殊室利言 。
若有一切 。 菩薩摩訶薩 。 四部眾等 。 及善男子 。 善女人等 。 於後末世 。 像法之中 。 得遇此瑜伽 。 大教三密門 。 祕密三摩地法者 。 其人福德 。 不可稱量 。 不可稱計 。 算數譬喻 。 所不能及 。
是人乃於過去世 。 無量佛所 。 種諸善根 。 得遇此教 。 速證無上菩提 。
云何之人 。 得遇此法 。 瑜伽祕密 。 三摩地教 。
大士曼殊室利言 。
於後末世 。 若有菩薩 。 及四部眾等 。 諸善男子善女人 。 能除去我相 。 人相 。 眾生相 。 壽者相 。 於世能忍 。 忠孝下心 。 則得遇此 。 瑜伽金剛祕密 。 三摩地法教 。 如此人者 。 則能棄捨身命 。 為求菩提 。 是人先世罪業 。 當為消滅 。 漸漸修學 。 當得成佛 。
云何眾生 。 不得值遇 。 不得見佛 。 不聞正法 。
若有世間 。 愚癡眾生 。 或有諸罪 。 宿業障深 。 或曾往昔 。 過去世來 。 廣造十惡五逆 。 或曾謗佛 。 或曾謗法 。 或曾謗僧 。 如此眾生 。 則有三種重障 。 則不得遇 。 此諸佛正法 。 三摩地教 。
何者名為 。 三種重障 。
第一重障者 。 我慢貢高 。 邪見執蔽 。 不能下心 。 賓事一切 。 諸佛菩薩 。 師僧父母 。 學妙深法 。
第二重障者 。 妬賢嫉能 。 自是非他 。 說人長短 。 恃勢貪瞋 。 好求名利 。 不勤懈怠 。 亦不能學得 。 如來正法 。
第三重障者 。 多貪多欲 。 嬾惰睡眠 。 惛沈掉舉 。 破戒者多 。 不勤精進 。
如此之人 。 則不識因果 。 不敬師長 。 亦不見良善 。 不護業道 。 是故麁惡之人 。 生生世世 。 難值正法 。 對面不遇 。 大善知識 。 廣造惡業 。 死墮阿毘 。 及諸地獄 。 如此之人 。 則不得遇 。 此三密正法 。 瑜伽祕密 。 三摩地法教 。
爾時大會之中 。 有大菩薩摩訶薩眾 。 有大聲聞眾 。 有大諸天眾 。 有大龍神眾 。 有大鬼神眾 。 及諸四部眾 。 善男子善女人等 。 同共啟請如來 。 而白佛言 。
我等眾會 。 復更請如來 。 重說大士 。 曼殊室利 。 往昔修行 。 大乘深法 。 金剛三密 。 三摩地法教 。 神通自在 。 聖德神力 。 未曾得聞 。 未曾得見 。 我等眾會 。 亦隨大士 。 曼殊室利 。 廣發大願 。 志學大乘 。 瑜伽祕密 。 三密法教 。
是故大眾 。 一時同請 。
世尊如來 。 為我眾等 。 說曼殊深妙德行 。 聖性殊特 。
其時釋迦牟尼如來 。 在舍衛國 。 祇園精舍 。 大會之中 。 如來則為大眾 。 入於金剛三昧 。 從三昧起 。 說如來 。 一世三時法教 。 顯出大士 。 曼殊室利 。 往昔修行 。 三密菩提 。 殊勝聖力 。 神通自在 。
則於是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告於大眾言 。
吾當為汝 。 分別廣說 。 如來一世之教 。 三時之法 。 然始得見 。 曼殊室利 。 聖德聖力 。 作大神通 。 證明此教 。 導引群品 。 悉令歸趣 。 修入大乘 。 瑜伽大教 。 三十支三密 。 金剛三摩地 。 祕密聖性觀 。
是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即於當世之時 。 說三時之教 。
是故 。 第一時中 。 說有教聲聞律儀 。 初有小乘 。 度五俱輪 。 及一切眾生 。 四聖成就 。 四果人等 。
第二時中 。 如來說空教 。 破執有相 。 有情眾生 。 遍計所執 。 度聲聞弟子 。 四部眾等 。 及一切地前 。 三賢之人 。 修行菩提者 。 令歸空無相 。 不執不著 。 中乘行故 。 是故名為 。 歸依空教 。
第三時中 。 如來演說 。 不空不有 。 祕密法教 。 破執有執空 。 大乘小乘之中 。 迷惑法教 。 破執有執無 。 破執有者 。 勿令著有 。 破菩薩執無 。 勿令著空 。
所以者何 。 菩薩修證 。 令歸大乘 。 瑜伽大教 。 三密三十支 。 金剛三摩地 。 真如法藏 。 性海法界 。 聖性觀者 。 無為無相 。 不有不無 。 名為不空祕密 。 解脫菩提故 。
是故如來 。 顯說大士 。 曼殊室利菩薩 。 瑜伽大教 。 法性三密 。 聖智三摩地 。 聖性觀者 。 廣度有情 。 一切菩薩摩訶薩 。 聲聞緣覺 。 四部眾等 。 及諸天龍 。 鬼神夜叉眾 。 善男子善女人等 。 悉令迴向大乘 。 修入瑜伽大教 。 三菩提三摩地 。 聖性觀 。 令得速達本源 。 真如自性 。 本性涅槃 。 無上正等菩提故 。
其時大會 。 菩薩摩訶薩 。 及一切聲聞眾 。 自恣集會 。 解夏時至 。 爾時如來 。 告大士曼殊室利菩薩言 。
汝於前三月夏 。 安居自恣 。 往請時日 。 龍宮教化 。 往去不來 。 自恣解夏 。
時節將到 。 曼殊不來 。 迦葉心念 。
若後到時 。 不赴法事 。 自恣解夏 。 則當擯出 。
諸大眾迦葉等 。 咸有疑網 。 時至不來 。 大迦葉等 。 心懷作念 。
曼殊獨身 。 不合入眾 。 若後到來 。 必當擯出 。
大迦葉等 。 即白佛言 。
法事時至 。
如來語大迦葉 。 若時將至 。 則當作自恣 。 行於法事 。 維那即於眾中 。 當之揵椎 。 椎聲絕已 。 大士曼殊 。 當共椎聲 。 一時齊到 。 所以不闕 。 僧集自恣 。 解夏法事 。 亦斷聲聞眾疑 。 自恣成就 。
是時釋迦牟尼如來 。 見此會中 。 法事將畢 。 其時如來 。 以聖意潛 。 加神力告 。 示令大士曼殊 。 密意聖受 。
曼殊室利 。 知世尊聖意 。 則於自恣 。 眾會之中 。 當現神通 。 聖德之力 。 應時出現 。 丈六紫磨 。 金色之身 。 坐於法界 。 金剛性海 。 百寶蓮臺之座 。
其曼殊身上 。 著於百寶 。 種種瓔珞 。 妙寶天衣 。 頂背圜光 。 頂有五髻 。 頭上有七寶佛冠 。 頂戴五佛如來 。 菩薩身上 。 現其大印手 。 二百二十二 。 有千臂千手 。 手中各持 。 吠瑠璃鉢 。 鉢中各各 。 有一化佛 。 千釋迦 。 同時出現 。
爾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則告之言 。
大迦葉 。 汝應當觀 。 大士曼殊室利菩薩 。 手中吠琉璃鉢內 。 諦看 。 有何等相 。
大迦葉 。 則從坐而起 。 便於世尊前 。 頭面作禮而去 。
大迦葉 。 則於曼殊室利前 。 頭面禮敬訖 。 便於鉢內觀看 。 及見鉢中 。 有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 百億無色界 。 百億色界 。 百億六欲界 。 有百億須彌山 。 百億四天下 。 百億南閻浮提 。 百億娑訶世界 。 百億釋迦如來 。 百億千臂千鉢 。 曼殊室利菩薩 。 百億迦葉 。 在曼殊鉢內 。 有百億世界 。 世界中有 。 百億大迦葉 。 各各向曼殊前 。 請問大乘法義 。
復有百億五頂山 。 金色淨土 。 其中亦見百億 。 曼殊室利 。 有百萬億菩薩眾 。 當自圍繞 。 時乃出現 。 放大光明 。 化度蒼生 。 救攝一切 。
亦乃見百億 。 大迦葉徒眾 。 有大疑網 。 向大聖曼殊室利菩薩邊 。 求哀悔過 。
迦葉徒眾發言 。
我等小乘之人 。 小智小量 。 當有疑網 。 願罪消滅 。
當時大迦葉 。 及聲聞等 。 便於如來前 。 及大士曼殊室利菩薩前 。 登時發誓 。 廣弘大願 。
一依大士 。 曼殊室利菩薩教旨 。 迴向大乘 。 志學瑜伽 。 三密法門三摩地 。 聖性之觀 。
大迦葉眾等 。 爾時則於如來前 。 頭面著地 。 頂禮如來足 。
復願世尊 。 納受我意 。 與我等小乘之人 。 願與發露懺悔 。 疑過大乘授記 。
則於眾會之中 。 其時釋迦如來 。 則與大迦葉眾等 。 懺悔授記 。 令發大乘 。
迦葉等 。 其時發願後已 。 如來告言 。
汝於來世 。 遇值無量無數 。 諸佛如來 。 漸次修學 。 瑜伽三密 。 金剛菩提 。 聖性解脫 。 當成佛果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 是時一切 。 菩薩聲聞 。 四部及諸大眾 。 總皆覩見 。 大士曼殊 。 神力自在 。 聖性無礙 。 斷迦葉等 。 一切大疑 。 當學大乘 。 令速超佛地 。
是故 。 迦葉眾等 。 同發大願 。
復願我等 。 世世值遇 。 諸佛世尊 。 修行大乘 。 瑜伽三密 。 漸漸習學 。 當得成佛 。 無上正等 。 阿耨菩提 。
則是時釋迦如來 。 為大迦葉 。 聲聞徒眾 。 說修大乘 。 十種無犯 。 解脫性戒 。 超出三有 。 聖力自在 。 欲界無定 。 不染欲界 。 在上二界 。 不住四禪 。 亦不依四空 。 修此如來祕密 。 三摩地者 。 在三有界 。 及閻浮提 。 是故菩薩 。 修學之地 。 能持梵行 。
若學金剛祕密 。 三摩地者 。 則得迅疾 。 玄通佛心 。 超出三世 。 於三摩地 。 不染欲界 。 不住四禪 。 不證四空 。 是名不著三有 。 名為出世 。
是故大迦葉 。 聲聞諸眾 。 同共稽首 。 釋迦如來 。
唯願世尊 。 今為我等 。 說大乘三密 。 不犯十重 。 如來持戒教法 。 我等聲聞 。 盡皆迴向 。 修入大乘 。 瑜伽三密 。 金剛菩提 。 如來祕密 。
是時世尊 。 則為大迦葉眾 。 演說不犯十重大戒 。
汝當諦聽諦聽 。 吾今為汝 。 分別解說 。
佛告迦葉 。
如小乘之人 。 持於聲聞 。 十重大戒之者若犯律儀 。 十重過罪 。 一一從身口意業 。 而生其罪 。 於有相之中 。 事上犯失 。 為不見心 。 心性寂滅 。 自性性淨 。 所以見相執持 。 事上漏失 。 是名小乘 。 犯重過失 。 執法生罪 。 見取分別 。 染著心想 。 不能捨離 。 是故不應生天 。 墮於地獄 。 是名小乘 。 事法漏失 。 毘尼律藏 。
如是大乘 。 菩薩持於 。 十重大戒法者 。 則是不然 。 如菩薩持戒 。 常於大乘心 。 行慈悲喜捨 。 救護一切有情 。 照見心性 。 寂然不起 。 澄心見性 。 畢竟清淨 。 則名真性 。 無染無著 。 不取不捨 。 是故名為 。 大乘十重 。 菩薩大戒 。 亦復如是 。
其時大迦葉 。 聲聞眾等 。 見如來說 。 大乘十重 。 大戒之法 。 心生愧仰 。 迴向大乘 。
唯願如來 。 指授名目 。 我等徒眾 。 深生信受 。 當自奉持 。
何者名為 。 大乘十重 。 清淨禁戒 。 得名不犯 。 不破犯戒 。 真性寂靜 。 於十重性中 。 云何大乘 。 能犯不犯 。
一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金剛自性 。 本來清淨 。 畢竟寂滅 。 菩薩若於 。 大乘性中 。 能持十重戒者 。 覺心真淨 。 了見心性 。 無染無著 。 是故菩薩 。 能持十重戒者 。 是則名為 。 不壞毘尼 。
二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我障自性 。 畢竟不可得 。 本來無染 。 菩薩持重戒者 。 戒性如虛空 。 不見心性 。 了然寂靜 。 菩薩持重戒時 。 證見心體 。 我性空無 。 是故名為 。 出過一切 。 諸有相體 。 是則名為 。 無過毘尼 。
三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煩惱妄想 。 本來清淨 。 菩薩持重戒者 。 於淨識性 。 實無所得 。 於實無所得之心 。 菩薩持戒 。 不見於相 。 不見顛倒 。 不見菩提 。 不見實性 。 名為最勝 。 實性毘尼 。
四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如如實際 。 於實際中 。 不見持戒 。 不見破戒 。 菩薩持重戒者 。 是則應示 。 當觀心地 。 見實際性 。 心性瑩淨 。 不見戒性 。 亦無持戒 。 雜染諸見 。 是故名為 。 心性清淨 。 通達聖性 。 真如毘尼 。
五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菩提聖性 。 無來無去 。 故名如來 。 菩薩應當 。 持重戒者 。 得見如來 。 真實心性 。 真實性者 。 等如法界 。 無來無去 。 無為之相 。 菩薩能持 。 如來淨戒者 。 見佛心性 。 等於虛空 。 無有別異 。 是故名為 。 如來法身 。 菩提聖性 。 真實得名 。 不思議毘尼 。
六者 。 如來一切 。 心性淨法 。 本來無住 。 本來無處 。 本來無著 。 菩薩持重戒者 。 於無住之中 。 不見有犯 。 十重之性 。 菩薩持此戒時 。 於無著心性 。 廓周法界 。 遍於一切 。 如淨琉璃 。 內外明徹 。 則是名為 。 無自性性淨毘尼 。
七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等如空際 。 離諸相故 。 菩薩能持重戒者 。 於心空際 。 不見能有 。 破戒之相 。 於性戒中 。 證得法眼性淨 。 是則名為 。 淨諸六識 。 法眼毘尼 。
八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法本不生 。 今則無滅 。 菩薩能持 。 重戒之時 。 於無生性 。 照見持戒 。 心心聖性 。 體寂清淨 。 不生不滅 。 則證佛地 。 速當成就 。 無上菩提 。 是則名為 。 三世平等毘尼 。
九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則是諸佛 。 真如實智 。 不見有相 。 一切諸法 。
何以故 。 眾生心性 。 本是真如 。
於真如性中 。 若見持戒 。 是名有相 。 菩薩不能解脫 。 若能不見持戒 。 不執不著 。 一切諸相 。 是則名為 。 無染解脫 。 清淨毘尼 。
十者 。 如來一切心法 。 畢竟無相 。 離於心想 。 清淨無障 。 菩薩能持 。 十重戒者 。 於戒淨性 。 不見有戒 。 不見無戒 。 得名證離 。 小乘執縛 。 一切戒相 。 是則名為 。 究竟毘尼 。
是故一切 。 諸佛如來 。 一切菩薩 。 由依止此 。 大乘毘尼 。 持此十種 。 聖性無相 。 十重大戒 。 畢竟清淨 。 離一切相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
則是時大迦葉 。 復為大眾 。 聲聞四果 。 及諸天龍 。 八部鬼神 。 四部弟子 。 善男子善女人 。 對於大會 。 再與大眾 。 復請釋迦牟尼如來 。 為諸徒眾 。 重開演說 。 往昔大士 。 曼殊室利菩薩 。 因何劫中 。 因何世時 。 而得遇值 。 諸佛世尊 。 開演此教 。 三密法門 。 三十支 。 三摩地觀 。 大教王經 。
是時大迦葉等徒眾 。 而白佛言 。
唯願世尊 。 更為我等大眾 。 稱說大士 。 曼殊室利菩薩 。 往昔因緣 。
爾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則告大迦葉大眾言 。
吾當為汝 。 分別說之 。 曼殊室利菩薩 。 乃於過往 。 殑伽沙微塵數 。 阿僧祇劫 。 久遠以前世時 。 曼殊室利菩薩 。 遇值金剛五頂 。 毘盧遮那 。 五智尊 。 五如來 。 同時出世 。
其時彼會 。 中有一佛 。 名曰不空成就如來 。
又說過去 。 往昔世時 。 於妙幢世界中 。 又有佛出世 。 號名毘盧遮那 。 五智世尊 。 五如來 。 一時出世 。 住於虛空 。 金剛法界 。 說虛空聖性 。 令為一切有情 。 證入本性 。 涅槃自性 。 相應安立聖智 。 到於彼岸 。 真如實性 。
又於金剛法界內 。 如是五佛如來 。 同聲共說 。 大乘瑜伽 。 一切如來 。 菩提聖性 。 總攝一切法 。 般若波羅蜜多 。 曼荼羅金剛灌頂 。 大教瑜伽 。 授法王位 。 金剛祕密 。 三密門 。 三十支 。 三摩地聖性觀 。
曼殊室利菩薩 。 為於上首 。 教諸菩薩摩訶薩 。 四部眾等 。 及諸一切眾生 。 善男子善女人等 。 其時令諸人眾 。 入此道場 。 修持大乘 。 授瑜伽金剛菩提 。 三密門 。 三十支 。 三摩地聖性觀者 。 得證三菩提 。 金剛聖性 。 大寂三昧 。
再令菩薩 。 勤行精進 。 觀照心地 。 真如實性 。 證空 。 無相 。 無願法界 。 一性三昧 。 得入百千 。 陀羅尼門 。 百千金剛門 。 百千三昧門 。 百千解脫門 。 悉皆具足 。 當來得佛 。 同成普見如來 。 是故則當 。 彼世之時 。
爾時 。 不空成就如來 。 其時於大會眾中 。 告言 。
大士曼殊室利 。 汝乃過往 。 久遠已來 。 親近世尊 。 供養諸佛 。 盡於虛空 。 等於法界 。 微塵數劫 。 不可說劫 。 佛剎之中 。 見諸佛聞正法 。
即爾時佛語 。 曼殊室利菩薩言 。
善男子 。 汝當與諸 。 大菩薩摩訶薩 。 四部眾等 。 再請問毘盧遮那 。 等五智尊 。 金剛五頂 。 五如來 。 演說諸菩薩 。 四部眾等 。 證修心地 。 入一切如來 。 瑜伽金剛菩提 。 三密門 。 三摩地聖性觀 。 云何修持 。 得成正覺 。 無上菩提 。
是時 。 則曼殊室利菩薩 。 承佛聖旨 。 與諸大菩薩 。 四部眾等 。 為於上首 。 同共啟請 。 毘盧遮那等 。 五智尊 。 五如來 。 共同演說 。 瑜伽祕密 。 金剛法門 。 云何修證 。 諸大菩薩 。 及諸四部眾等 。 修學證入一切法 。 如來大乘 。 瑜伽金剛 。 三摩地聖性觀者 。
是時則毘盧遮那 。 五智尊 。 五如來 。 同聲共說告言 。 語大士曼殊室利菩薩 。
善男子 。 但有一切眾生 。 及大菩薩摩訶薩 。 四部弟子等 。 深信此教 。 瑜伽金剛 。 菩提祕密 。 三摩地法者 。 是人諦受 。 應當棄捨 。 國城妻子 。 不惜身命 。 為求無上 。 正等菩提者 。 則得證入 。 此如來瑜伽 。 金剛菩提 。 祕密三摩地聖性觀 。 則得速達本源 。 自性空淨 。 金剛聖性 。 得成佛果 。 無上正等菩提 。
是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則自說過去 。 往昔大士 。 曼殊室利菩薩 。 同時值遇 。 金剛五頂 。 五智尊 。 五如來 。 出世之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其時五世尊中 。 示現出世為佛 。 名曰不空成就如來 。
說大士曼殊室利菩薩 。 授五智尊 。 五如來金剛 。 菩提三密門 。 三摩地教 。 轉授與一切眾生 。 修行菩薩道 。 其行廣大 。 其願無邊 。 出生一切 。 菩薩大願功德 。 無有休息 。
爾時曼殊室利 。 常為無量 。 百千萬億 。 微塵數世界 。 諸佛如來為母 。 亦常為無量 。 百千萬億 。 微塵數那由他菩薩 。 而為導首 。 說不可盡 。 無上菩提法門 。 與諸菩薩為師 。 教化成就 。 一切眾生 。 令證三密菩提 。 出於三世 。
大士曼殊菩薩 。 廣度有情 。 心等虛空 。 無有休歇 。 名稱普聞 。 十方世界 。 常於一切 。 微塵微塵 。 殑伽河數 。 諸佛眾中 。 為說法師 。 得令一切如來 。 之所讚歎 。 住甚深智 。 能以實見 。 如如法性 。 於空無相 。 一切諸法 。 通達無礙 。 以無所得 。 解脫究竟 。 於是同心 。 普賢菩薩 。 所行諸行 。 悉皆已辦 。
是故爾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於此大會眾中 。 則當付囑 。 大士曼殊室利菩薩 。 五智尊 。 五如來 。 大乘瑜伽 。 三摩地教 。 令曼殊室利菩薩 。 傳授此教 。
世尊告言 。
汝當為首 。 紹隆此教 。 瑜伽三密門 。 三摩地觀 。 傳授與諸 。 大菩薩摩訶薩 。 四部眾等 。 善男子善女人 。 若得入此瑜伽 。 三密門 。 三十支 。 金剛菩提 。 三昧三摩地觀者 。 則得速超解脫 。 證無上正等菩提 。 當得成佛 。
是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告曼殊室利言 。
善男子 。 汝當善聽 。 吾當重為 。 與汝大眾 。 分別解說 。 且待須臾 。 說諸菩薩 。 自當有證 。 如來則說 。
往昔過去世時 。 有佛名為 。 毘婆尸如來 。 出世之時 。 諸菩薩等 。 學此教法 。 瑜伽祕密 。
如來說已 。 忽然則有 。 千百億世界 。 金色佛剎 。 殑伽沙菩薩出現 。 而作證明 。 是故 。 諸大菩薩等 。 各各自說 。 修持瑜伽 。 金剛三密門 。 三摩地教法 。 證無上菩提 。
則是時 。 諸大菩薩等言 。
得遇值曼殊室利 。 引接於我 。 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修行瑜伽 。 金剛祕密 。 得成正覺 。 是故 。 一切菩薩眾 。 則當出現 。 共證此瑜伽 。 三密門教 。
其時世界 。 當時有一國大王 。 名曰淨目天子 。 於此國內 。 常行正法 。 理化於人 。 其王當世之時 。 得值遇灌頂大師 。 說此瑜伽三密 。 三摩地教 。 聞此教已 。 遂即便發 。 無上正等 。 菩提之心 。
登時國大王 。 淨目天子 。 當時國內 。 勅旨天下處處 。 令諸沙門 。 建立此三密門 。 三摩地灌頂 。 授法道場 。 便立道場 。 每年經于百日 。 修念行道 。 其王宮中 。 亦當起造 。 授法道場 。 則阿闍梨教主 。 授法導師 。 當與天王灌頂 。
王當後便 。 修學瑜伽 。 聖教三密 。 菩提金剛聖性 。 盡生不歇 。 乃後應時有感 。 諸佛護念 。 萬國來朝 。 令國界清寧 。 萬姓安樂 。 登時王當受福 。 漸漸於後 。 淨目天子 。 得延年益壽 。 五百餘歲 。 漸次修學 。 得證五波羅蜜 。 成就四智菩提 。 六根清淨 。 悉皆具足 。 後便得遇 。 諸佛如來 。 世世親近 。 王當供養承事 。 無空過者 。 速當成佛 。 得證菩提 。
是時釋迦如來 。 則於大眾中 。 告大士曼殊室利菩薩言 。
善男子 。 若有諸大菩薩摩訶薩 。 四部眾等 。 發大菩提心 。 不惜軀命 。 當以信根真實 。 為求無上菩提者 。 則得入此 。 瑜伽大教 。 金剛三密 。 三十支 。 三摩地 。 祕密聖性觀 。
是故 。 釋迦如來言 。
若有菩薩 。 當建道場者 。 先當揀擇 。 殊勝之處 。 穿深一丈 。 無諸瓦礫 。 骨石炭木 。 及諸惡物 。 堪為道場者 。 則向大嚴淨之地 。 應當建立 。 方等安置 。 大曼荼羅 。 灌頂授法道場 。
是時 。 釋迦牟尼如來 。 告曼殊室利言 。
善男子 。 世世若有眾生 。 發廣弘大願 。 能造此曼荼羅 。 灌頂授法 。 三摩地道場者 。 其人福德 。 量等法界 。 福如虛空 。 無有盡期 。 不可稱量 。 不可稱計 。
爾時若有 。 國王王子 。 及諸后妃公主 。 宮人婇女等 。 能與建立 。 此清淨大道場者 。 令國土安寧 。 王當長壽 。 妃后延年 。 萬方投化 。 人民安樂 。 風雨順時 。
是故 。 若有大臣 。 能興建此道場者 。 福命長遠 。 常得清吉 。 於國忠孝 。 國安人樂 。 轉轉興泰 。 福不唐捐 。
是時佛告 。 曼殊室利 。 諸大菩薩摩訶薩等 。
若有一切眾生 。 遇此瑜伽三密門 。 三摩地教者 。 乃於過去 。 往昔無量 。 微塵數佛剎中 。 曾供養無數諸佛 。 則得遇此 。 如來瑜伽 。 大教三密門 。 三摩地聖性觀 。 及得遇值 。 授法阿闍梨 。 生生世世 。 學此大乘 。 瑜伽教法 。 速當成佛 。 疾證無上 。 正等菩提 。
是故 。 諸大菩薩摩訶薩 。 四部眾等 。 則當志求 。 勤學精進 。 實勿退轉 。 應當諦信諦信 。 發大誓願 。 習學此教 。
是時大眾 。 諸大菩薩摩訶薩 。 及諸聲聞緣覺 。 諸天龍王 。 八部鬼神 。 四部弟子 。 善男子善女人等 。 咸皆歡喜 。 歎未曾有法 。 信受奉行 。
爾時大眾等 。 心皆喜悅 。 更請大士曼殊室利菩薩 。
今對大會 。 如來世尊前 。 再重請說來劫 。 末法世時 。 修何教法 。
曼殊室利 。 言再三辭退 。
對如來前 。 我不敢自說 。
復願諸人眾 。 同請如來 。 為大眾等 。 說我後世 。 末劫之時 。 於像法 。 末劫之中 。 為何教法 。 而廣度眾生 。 及諸菩薩 。
爾時釋迦如來 。 告曼殊室利 。 及諸大眾等 。
吾今當為 。 演說分別 。 如來在世 。 運度眾生 。 遇著世尊 。 功德無比 。 是名殊特 。 最勝福田 。
佛語曼殊室利 。
善男子 。 如來在日 。 有福之人 。 乃能遇佛 。 如來滅後 。 薄福之人 。 不可得遇 。
是故世尊 。 告曼殊言 。
若有一切眾生 。 得如來 。 授正法教者 。 佛有十種威德 。 有畏有敬 。 作希求之心 。 難遭之想 。 如此人者 。 授得教法 。 必證無上正等菩提 。
何以故 。 如來住世 。 一切有情 。 業力最勝 。 與諸眾生 。 及諸菩薩 。 四部眾等 。 授教法者 。 一一皆證 。 菩薩佛地 。 無上菩提 。 四聖道果 。
若是如來滅後 。 薄福之人 。 實難值佛 。 於末法之中 。 若欲授如來 。 大乘正教法者 。 須遇大師 。 授法阿闍梨 。 是名次補佛處 。 紹隆我教 。 修習大乘 。 瑜伽祕密 。 金剛菩提 。 是故則令 。 建立殊勝道場 。
於道場中 。 安立本尊 。 如來形像 。 及諸本尊 。 菩薩形像 。 一似世尊 。 如佛在日 。 授其正法 。
是故阿闍梨 。 於道場內 。 與一切眾生 。 及諸菩薩 。 大乘人者 。 四部眾等 。 如佛在時 。 依法授教 。 入瑜伽三密 。 三十支 。 金剛三摩地 。 祕密菩提 。 聖性觀者 。
是故 。 諸菩薩等 。 及四部弟子 。 比丘 。 比丘尼 。 優婆塞 。 優婆夷 。 善男子善女人 。 若能至誠 。 親受教已 。 切須久乃 。 堅持修習 。 金剛正法 。 如來祕密法藏 。 是故則名 。 如來弟子 。
得授法已 。 勤行精進 。 六時不闕 。 行道念誦 。 則須傳授 。 導引蒼生 。 一一付囑 。 與深信善解 。 大乘瑜伽三密 。 三十支 。 三摩地觀 。 祕密教法者 。 阿闍梨 。 亦復轉須 。 接引眾生 。 四部眾等 。 令歸大乘 。 祕密瑜伽 。 三十密門三摩地 。 則令一切眾生 。 速達本源 。 證自性清淨 。 瑜伽祕密 。 金剛菩提 。 一性成道 。 是人疾證 。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
是時大會眾等 。 諸大菩薩 。 聲聞緣覺 。 及諸天龍鬼神 。 四部眾等 。 比丘 。 比丘尼 。 優婆塞 。 優婆夷 。 令阿闍梨 。 若與學教人 。 欲授法者 。 先須密授教旨 。 三十觀門 。
其金剛菩提法觀者 。 在瑜伽祕密 。 三摩地如來 。 聖性品中 。 是故一切大眾 。 諸大菩薩 。 一切眾生 。 修學如來 。 聖性觀行祕教者 。 殷勤三請阿闍梨 。 於大曼荼羅 。 清淨道場內 。 准教結印 。 口授祕契 。 三密三十觀門者 。 不應顯露 。 唯當密授 。 若是不依 。 如來言教 。 稱揚顯露者 。 不得聖力 。 潛通佛智加被 。 則被魔著蔽障 。 所修聖行 。 不可得道 。
爾時大眾 。 聞佛所說 。 咸皆歡喜 。 大眾渴仰 。 信受奉行 。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教王經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