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第十

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鴻臚少卿 。 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 詔譯

第四淨行觀想護摩成就法品第十一之二

如是阿闍梨 。 於彼王城 。 聚落乞食 。 歸已 。 於清淨處 。 安置其鉢 。 即出房外 。 用無蟲淨水 。 舉其左手 。 以洗雙足 。 足既淨已 。 復取淨土 。 以洗於手 。 持誦真言七遍 。 而為加持 。 然用清淨器物 。 盛新退下黃牛糞 。 以無蟲淨水 。 相和調合 。

於其佛前 。 作七曼拏羅 。 四方平正 。 或一肘 。 或半肘 。 第一曼拏羅 。 廣闊一肘 。 獻釋迦牟尼佛 。 第二曼拏羅 。 獻菩薩 。 第三曼拏羅 。 獻本尊真言 。 第四曼拏羅 。 獻辟支佛 。 第五曼拏囉 。 獻三寶 。 第六曼拏羅 。 獻一切賢聖 。 第七曼拏羅 。 獻一切眾生 。 令獲利益 。 如是儀法 。 日日修作 。 不得缺犯 。

作曼拏羅已 。 復於寂靜之處 。 密誦真言 。 而重懺悔 。 懺訖而起 。 令彼淨人 。 於河於泉等 。 取無蟲淨水 。 盛淨器內 。 一心洗手 。 復洗頭面耳鼻等 。 皆令潔淨 。 然漱口三二遍 。 持誦五遍 。 或七遍 。 即捧空鉢 。 往詣流泉 。 河澗等處 。 如法洗鉢 。 洗已歸院 。 以鉢盛前 。 所求之飯少許 。 而供養佛 。 及本尊法教 。 復誦真言 。

所受用鉢 。 或金作 。 銀作 。 銅作 。 或瓦作 。 或樹葉 。 皆可為其應器 。 所持鉢飯 。 作供養已 。 復分一分 。 與後來者 。 或客人 。 或貧苦者 。 不得多與 。 量力施之 。 恐自不足 。 減於氣力 。 有妨持誦 。 及焚修事 。

若是獻佛之食 。 自不得喫 。 轉施貧人 。 或飛禽等 。 若自喫食 。 不得傷飽 。 持誦成患 。 餘剩之食 。 施諸貧苦 。 如是佛說 。 一切眾生 。 以食為命 。 皆依食住 。

假使天 。 人 。 阿修羅 。 乾闥婆 。 龍 。 夜叉 。 緊那羅 。 羅叉 。 餓鬼 。 毘舍左 。 部多 。 烏娑哆囉迦 。 及諸星曜等 。 未有不依食住 。 而不食者 。 或自然飲食 。 或造作段食 。 若欲界人天 。 唯是段食 。 若色界諸天 。 飲食細妙 。 以禪定為食 。 若無色四空 。 香為食故 。

是故佛說 。 令諸眾生 。 依食資身 。 進修道法 。 持誦法教 。 修諸梵行 。 恭敬聖賢 。 孝養父母 。 乃至無上 。 佛道成就不難 。

譬如有人 。 食所資故 。 勇猛強力 。 擔負重擔 。 遠行前路 。 不以為難 。

行者亦然 。 身力安健 。 上求菩提 。 下度有情 。 作大利樂 。 亦不為難 。

是故 。 於過去世 。 有佛世尊 。 名曰迦葉如來 。 應 。 正等覺 。 為彼一切 。 貧苦眾生 。 於其飲食 。 恒所乏少 。 令心逼迫 。 常受飢苦 。 利益彼等 。 而為宣說 。 最上真言 。 令得具足 。 種種飲食 。 消除飢病 。

佛言 。

一切聲聞之輩 。 有菩提行 。 而欲進修 。 須假段食 。 以支身命 。 汝今諦聽 。 當為汝說 。

是時會中 。 聲聞之眾 。 皆大歡喜 。 而白佛言 。

世尊法王 。 甚為希有 。 慈愍眾生 。 三界第一 。 唯願饒益我等 。 說此最上真言 。

是時釋迦牟尼 。 即受其請 。 發迦陵頻伽聲 。 響如雷鼓 。 告部多眾言 。

汝今諦聽 。 所有十方世界 。 現在會者 。 二足四足 。 多足無足 。 及過去未來 。 一切眾生 。 我今利樂 。 於彼令得 。 飲食豐足 。 即說往昔 。 迦葉世尊 。 所說真言 。

曩莫三滿哆沒馱喃阿鉢囉 。 底賀哆舍娑曩喃怛儞野 。 他唵誐誐儞誐誐曩巘𠰒阿曩野薩哩縛 。 護盧護盧三摩野摩努娑摩 。 囉阿迦里沙 。 尼摩尾楞嚩摩尾楞嚩野體悉弭 。 旦弭三波捺野娑嚩賀 。

爾時迦葉世尊 。 正等正覺 。 說此廣大 。 真言法時 。 於虛空中 。 起大飲食雲 。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 於其雲中 。 降彼種種美食 。 令彼眾生 。 隨意取食 。 皆獲飽滿 。 離諸飢苦 。

復有渴者 。 於其雲中 。 降八功德水 。 於剎那間 。 普皆充足 。

時彼會中 。 一切大眾 。 歎未曾有 。

何故雲中 。 有斯美膳 。 是佛世尊 。 所說微妙 。 祕密真言 。 威力所置 。 我得隨喜 。 頂戴奉行 。

即從坐起 。 五體投地 。 禮足歡喜 。 而退一面 。

我釋迦世尊 。 亦為饒益 。 愍念眾生 。 說此儀軌王 。 最上真言 。 令彼一切 。 飢渴眾生 。 充足飲食 。

若持誦者 。 先須依法 。 求成真言 。 勝妙之行 。 於山頂上 。 安置聖妙吉祥 。 中品幀像 。 以種種香花飲食 。 獻大供養 。

持誦者 。 每日喫三白食 。 或只乳食亦得 。 即誦迦葉如來 。 正等正覺 。 所說真言 。 七洛叉 。 然用佉禰囉濕木 。 優曇鉢濕木 。 吉祥果濕木 。 皆長一尺 。 以酥酪蜜搵令滋潤 。 誦前真言 。 作於護摩八千遍 。

於夜半已來 。 於其天中 。 起黑風雲 。 彼持誦者 。 不得怕怖 。 亦不得起 。 但誦聖妙吉祥 。 八字心真言 。 與彼同伴 。 法事之者作其擁護 。 彼黑風雲 。 即便自散 。

又於空中 。 現女人相 。 一切莊嚴 。 光明照耀 。 向誦者言 。 我得成就 。 汝上人起 。 誦者用惹帝花香 。 獻閼伽水 。

作此法時 。 女人不現 。 如是自身 。 與其同伴 。 二十五人 。 所求飲食 。 天自雨下 。 及隨意受用之物 。 皆得充足 。 持誦者 。 獻閼伽水 。 發遣賢聖 。 旋繞幀像 。 三匝畢已 。 作禮諸佛 。 一切菩薩 。

復次 。 作虛空行等成就法 。 如先所說 。 種種清淨之地 。 或山 。 或海等地 。 持誦者 。 及同伴人 。 依前儀則 。 持誦真言 。 作其擁護 。 用中品幀 。 面西 。 安置 。 持誦者 。 面東 。 坐吉祥草座 。 用佉禰囉木為柴 。 以白蓮華酥酪蜜 。 合和為團 。 作八千護摩 。 每日三時 。 而作護摩 。

如是至二十一日 。 到夜半時 。 作護摩法畢 。 持誦者 。 即見聖妙吉祥 。 所求皆得 。 或虛空中行 。 或隱沒身形 。 或大福長壽 。 或王所愛敬 。 乃至成就 。 聲聞辟支佛 。 菩薩之地 。 於五神通 。 亦得成就 。

今此壇法 。 有大勝力 。 所欲皆得 。 請召聖賢 。 發遣神鬼 。 咒成仙藥 。 及無智愚迷 。 作種種過失 。 以真言威力 。 亦得解脫 。

復次 。 釋迦牟尼 。 說中品成就法 。 如前所說 。 清淨勝地 。 面西 。 安置幀像 。 持誦者 。 面東 。 坐吉祥草座 。 以香花供養 。 廣作法事 。 每日三時 。 志念真言 。 如是數滿 。 六洛叉 。

念誦畢已 。 以迦尼迦囉花 。 白檀 。 恭俱摩香 。 合和為團 。 作百千護摩 。 其數足已 。 幀自振動 。 復出光明 。 普遍照耀 。 不久之間 。 得三十三天 。 帝釋之位 。 若以此幀 。 頂戴受持 。 得入三地 。 具五神通 。 為生說法 。 復至七地 。 乃至未來 。 得成正覺 。

若持誦者 。 依前儀軌 。 作法持誦 。 皆得成就 。 如迦葉世尊 。 所說真言 。 依法持誦 。 所求美食 。 八功德水 。 決定成就 。 隨意豐足 。

若依妙吉祥 。 根本儀軌 。 結界持誦 。 所求金銀珍寶 。 摩尼珠寶 。 上妙仙藥等 。 無不成就 。 如上儀軌法行 。

若彼阿闍梨 。 勤誦修習 。 常得成就 。 又持誦者 。 若依法持誦 。 所乞得者 。 種種飲食 。 若欲食時 。 先供聖賢 。 深生慚愧 。 然可自食 。

若有餘食 。 送在河中 。 或無人淨處 。 施諸畜類有情 。 施已洗鉢 。 一心專注 。 若是瓦鉢 。 洗已熏乾 。 其餘木鉢 。 金銀等鉢 。 洗淨無垢 。 即得受用 。 若稍不淨 。 不得使用 。

如佛教勅 。 若乞食之鉢 。 不得雜用盛物 。 亦不得喫食 。 乃至香藥菓子等 。 皆不得盛 。

又諸比丘 。 如無應器 。 或用荷葉喫食 。 或用蓮華葉 。 優鉢羅葉 。 妙香華葉 。 最上華葉 。 布羅叉葉 。 優曇鉢葉 。 若尼俱陀樹葉 。 及根莖枝條 。 俱不得用 。 娑羅樹葉 。 阿沒羅樹葉 。 波吒羅樹葉 。 室里沙樹葉 。 菩提樹葉 。 並不得於葉中 。 盛食喫食 。

復有釋迦如來 。 行住坐臥之處 。 所有華菓樹木 。 並不得受用 。 若有違犯 。 破自三昧 。 離前葉外 。 其餘樹葉 。 許用喫食 。 若瓦器 。 銅器 。 銀器 。 金器 。 水精瑠璃之器 。 及鐵石等器 。 皆得喫食 。

又若蓮華 。 若諸樹葉 。 或以供養 。 諸佛菩薩 。 及聲聞緣覺者 。 亦不得用 。 若持誦者 。 如前所說樹葉 。 及供獻佛眾聖者 。 華葉樹葉 。 並不得受用喫食 。

若有求法持誦者 。 受用供佛之葉 。 喫食之時 。 下品成就之法 。 決定不成 。 何況中品上品 。 吉祥增益 。 息災降伏 。 一切所願之事 。 定不成就 。

若有樂修淨行 。 精勤持戒 。 得成就一切真言者 。 許其同食 。 若非此輩 。 不得同食 。 亦不得 。 互相招喚 。 往來同食 。 如所乞之食雖少 。 須作豐足之想 。

若諸持誦之者 。 依此儀軌 。 如是而行 。 於一切真言 。 求成就法 。 如觀掌中 。 必得成就 。

汝等諦聽 。 我今復說 。 潔淨真言 。 威力廣大 。 若持誦者 。 念此真言七遍 。 所有一切飲食 。 以手按之 。 成潔淨食 。 可得自喫 。 天人及部多眾 。 於彼身上 。 以手摩觸按之 。 皆成潔淨 。

真言曰 。

曩莫三滿哆沒馱喃阿鉢囉 。 底賀哆舍娑曩喃怛儞野 。 他唵薩里嚩 。 緊唧沙曩舍儞曩舍野曩舍野薩里嚩 。 訥瑟吒 。 鉢囉 。 喻訖旦 。 三摩野努娑摩 。 囉吽𠺁娑嚩賀 。

此真言 。 若喫食已 。 復誦七遍 。 以手摩觸 。 自身及頭頂上 。 然經頃刻之間 。 於彼幀前讀誦 。 一切經典 。 佛母般若經 。 聖月燈經 。 三摩地經 。 十地經 。 金光明經 。 孔雀王經 。 寶幢陀羅尼經 。 如是等經 。 早辰讀誦 。 至於午時 。 隨讀多少 。 即時迴向 。 收經案上 。 以淨衣蓋覆 。 作禮經卷 。 往於河岸 。 手捻淨土 。 誦此真言七遍 。 然後洗浴 。

復說真言曰 。

曩莫三滿哆沒馱喃阿鉢囉 。 底賀哆舍娑曩喃怛儞野 。 他唵薩里嚩 。 訥瑟站鉢囉 。 訥瑟站 。 娑旦 。 婆野吽印儞達囉達里尼俱摩囉吉里 。 拏嚕閉尼滿馱滿馱 。 三摩野摩拏娑摩 。 囉頗吒娑嚩賀 。

今此真言 。 於曼拏羅 。 能結界擁護 。 降伏一切障難 。

若以線上 。 加持七遍 。 繫在身上 。 一切處行 。 作一切事 。 皆得擁護 。

若結五髻大印 。 誦一浴叉 。 所求之事 。 無不成就 。

若以瞿摩夷 。 淨土 。 用無蟲水 。 持誦者 。 洗浴身上 。 及塗壇地 。 兼所用器物 。 並成潔淨 。 不得用 。 不流死水 。 惡水 。 亦不得戲論眾生 。 又須觀想自身 。 為苦為空 。 無常無我 。 無主無宰 。 無救無歸 。 輪迴無已 。 深懷苦想 。 如入深水 。 一心專注 。 若離此觀 。 如鴛鴦去伴 。 恒增痛苦 。

又彼誦者 。 恒須觀想 。 諸佛境界 。 七寶蓮池 。 青黃赤白 。 蓮華荷葉 。 滿池開敷 。 於池四邊 。 種種嚴飾 。 世尊於彼 。 坐師子座 。 金色光明 。 圓滿相好 。 悉皆具足 。

於佛右邊 。 有聖妙吉祥 。 諸相莊嚴 。 坐蓮華座 。 手執白拂 。 或坐或立 。 或紅或白 。 或金色 。 如是觀想 。

彼佛左邊 。 有聖觀自在 。 如中秋月色 。 手執白拂 。

復有八菩薩 。 慈氏 。 普賢 。 地藏 。 虛空藏 。 除蓋障 。 滅罪 。 金剛手 。 妙財 。

并前為十菩薩右邊 。 八辟支佛 。 贊那曩辟支佛巘 。 摩那曩辟支佛 。 計都辟支佛 。 妙計都辟支佛 。 白計都辟支佛 。 哩瑟吒辟支佛 。 烏波哩瑟吒辟支佛 。 儞彌辟支佛 。

及八大聲聞 。 大目乾連 。 舍利弗 。 憍梵波提 。 賓頭盧 。 頗羅墮 。 畢陵伽婆娑 。 羅睺羅 。 大迦葉 。 阿難陀 。 如是觀想 。

又彼大聲聞相近 。 有無邊比丘眾 。 於辟支佛相近 。 有無邊辟支佛眾 。 八大菩薩相近 。 有無邊菩薩眾 。 乃至大眾 。 遍虛空界 。 如是作其觀想 。

又持誦者 。 復觀自身 。 在池水之中 。 水至於臍 。 以天上人間 。 種種名華 。 曼陀羅華 。 大曼陀羅華 。 馱覩瑟迦里華雨華 。 印儞嚩囉華 。 蓮華 。 大蓮華 。 如是之華 。 積如妙高山 。 及種種幢幡寶蓋 。 天衣妙香 。 燃百千那由他俱胝燈 。 而用供養 。 一切諸佛 。 及諸菩薩 。 聲聞緣覺 。 兼與一切眾生 。 施食供養 。

復想世尊眉間 。 放白毫光 。 照一切有情 。 若持誦者 。 如是依法儀軌 。 作此觀行 。 不久成就 。 菩提大果 。

又佛說此 。 觀行法則 。 利益一切眾生 。 於持誦者 。 勝行第一 。

又如佛說 。 三種曼拏羅 。 三品成就法 。 三等幀像儀則 。 彼持誦者 。 依法次第 。 審用淨心 。 作其觀想 。 能斷一切 。 根隨煩惱 。 然後獻閼伽水 。 發遣賢聖 。

復想自身 。 卻出水中 。 方得觀行周圓 。

汝誦真言者 。 恒令修習 。 無復忘失 。 若欲持誦 。 如前儀軌 。 還於淨處 。 安排幀像 。 結界請召 。 供養加持 。 作護摩 。 求其擁護 。 一如前說 。 今此儀中 。 更令讚歎諸佛 。 菩薩賢聖 。

若欲大小便利 。 遠離壇場 。 無風密處 。 白日面東 。 夜間面南 。 亦不得思惟 。 佛法等事 。 非潔淨處 。

如是事訖 。 用淨土 。 無蟲淨水 。 洗手 。 誦前真言三十遍 。 小便誦七遍 。 或𪖥鼻涕唾去壇 。 不近不遠 。 亦須洗淨兩手 。

然於每日洗足 。 先洗右足 。 後洗左足 。 不得兩足相觸 。 然以塗香結淨 。

又持誦者 。 復有五種清淨 。

第一 。 身業清淨 。 第二 。 口業清淨 。 第三 。 意業清淨 。 第四 。 行真實清淨 。 第五 。 說真實清淨法 。

復能通達 。 微妙第一 。 甚深之法 。 遠離殺生 。 偷盜邪婬 。 妄語惡口兩舌 。 貪瞋邪見 。 破戒非法 。

若行非法 。 殺生偷盜 。 愚癡邪見 。 謗毀正法 。 是人永劫 。 墮彼焰魔羅界 。 為傍生餓鬼 。 或入黑繩等 。 活 。 乃至阿鼻 。 大地獄中 。 受種種大苦 。 設得人身 。 諸根不具 。 愚迷闇鈍 。 何能成就 。 最上之法 。

是故 。 持誦之者 。 遠離諸惡 。 親近善友 。 依法勤修 。 於諸真言 。 必得成就 。 最上之法 。

又此儀軌 。 有上中下 。 若持誦者 。 一一依其儀軌 。 志心行法 。 法事和合 。 人法具足 。 所求之事 。 一切成就 。

又真言之行 。 所成之果 。 全在儀軌 。 儀軌圓滿 。 是事相應 。 即真言有力 。 功利殊常 。 所欲所求 。 決定成就 。

雖誦真言 。 若虧儀軌 。 行不相應 。 即真言法 。 無其勝用 。 若求大果 。 必不成就 。

又此三品儀軌 。 一一依法 。 不得雜用 。 若上品中 。 用中品儀 。 若中品內 。 用上品法 。 若下品中 。 行中品事 。 若下品中 。 行上品法 。 如是互有 。 雜用三品 。 所求皆不成就 。

若彼行者 。 起首作法 。 如法行儀 。 如儀作法 。 心無二緣 。 是行正法 。 成就真言 。 復能利樂 。 一切眾生 。

若異此儀 。 而行於法 。 法成非法 。 真言不成 。 行有唐捐 。 福無所獲 。

過去諸佛 。 說此三昧 。 福利群生 。 若彼佛子 。 於此儀軌王 。 善能通達 。 依法持誦 。 即真言相 。 為菩提道 。 此人不久 。 而坐道場 。 圓成大覺 。

復次 。 誦法之者 。 於真言法 。 則深妙之事 。 祕密之行 。 雖得成就 。 亦須恒持戒品 。 長作禪觀 。 不斷持誦 。 如壇法未成 。 闕少供物 。 可得暫住 。 壇法周足 。 勇猛精進 。 課誦相讀 。 三昧不間 。 累劫之罪 。 而得除滅 。 一切眾生 。 皆獲功德 。

譬如大轉輪王 。 一切財寶 。 悉皆具足 。 隨意受用 。 而無有盡 。 今此真言 。 如來所說 。 一切功德 。 皆悉具足 。 隨諸有情 。 利樂無盡 。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第十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