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鴻臚少卿 。 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 詔譯
大輪明王畫像儀則曼拏羅成就法品第十四之餘
妙吉祥 。 我今更說 。 粉壇曼拏羅 。 可二肘作 。 或四肘 。 或八肘 。 不越此儀 。 如前法度 。 求河岸山頂 。 及別最上 。 清淨之處 。 擘畫壇位 。 作四方 。 相開四門 。 四隅四緣 。 方停端正 。 以五色粉 。 作或間雜五色 。 種種色相 。 微妙莊嚴 。
彼同事人 。 當須慇懃專注 。 心無煩惱 。 無罪業行 。 如法知事 。 恒誦持者 。 默然依法起首 。
若作息災增益 。 當於中心 。 粉作大寶山大寶龕 。 龕中 。 作大寶光幢如來 。 結跏趺坐 。 轉法輪相 。 於像前 。 作三重供養 。 及作光焰印 。 如法莊嚴 。 用彼光焰 。 普遍蓋覆 。 晃耀皆滿於中 。
所粉本尊 。 三界大師 。 如日初出 。 喻恭俱摩花色 。 如輪王相 。 頭戴寶冠 。 身著天衣 。 及種種殊妙 。 花鬘莊嚴 。 作大笑面 。 如大精進大力 。 那羅延天 。 妙色端嚴 。 非老非少 。 右手 。 作嗅嚩俱羅華 。 左手 。 持光焰熾盛輪 。 坐大寶山座 。 翹一足 。 垂一足 。 有光周遍火焰 。 如火熾盛 。 復如風吹 。
如是莊嚴已 。 彼持誦人 。 於此像前 。 所有求願 。 一切成就 。 及得一切 。 真言成就 。 至於諸有情等 。 若有煩惱 。 及五逆罪 。 犯諸禁戒 。 諸無智人 。 造一切罪 。 若依法修行 。 皆得解脫 。
若得見曼拏羅 。 及持輪天尊 。 於一剎那間 。 虔心隨喜者 。 一切重罪 。 皆得消滅 。 於曼拏羅東門 。 作芭蕉等莊嚴 。 及作門額 。 於門外誦真言 。 作灑淨 。 及獻果食香燈 。 及五香花鬘等 。 皆最上精潔 。 虔心鄭重 。 於天尊前 。 安最上殊勝賢瓶 。 不得觸動 。 彼護摩爐 。 如前儀則安置 。
然作護摩事所用柴 。 當用佉儞囉木 。 波羅舍木 。 吉祥木 。 優曇鉢羅木 。 阿哩迦木 。 阿波末哩誐木等 。 為柴 。 作八千片 。 或一千八十 。 復以胡麻 。 及稻穀花 。 與酪相和訖 。 作護摩事 。
彼行人 。 就吉祥星日 。 先當澡浴 。 著新淨衣 。 食三白食 。 如是清淨已 。 然作護摩 。 誦大輪一字明 。 及作法事 。 依法滿足 。 所求大願 。 悉皆獲得 。 大力具足 。 一切無畏 。
若末劫時 。 持誦行人 。 恒持誦者 。 於世間 。 及出世間 。 一切事 。 皆得成就 。 是大明力 。 得大精進 。 乃至十力者 。 及梵天帝釋護世等 。 那羅延天 。 日月天等 。 至於夜叉 。 羅剎 。 摩睺羅 。 緊那羅 。 誐嚕拏 。 摩多囉 。 人及仙人 。 一切有情 。 所說真言 。 皆得成就 。 彼如是等 。 此中請召 。 皆悉集會 。
若誦此大輪一字明王 。 能降伏一切部多 。 能召一切賢能 。 能得一切善師 。 及得一切 。 有情信樂 。
若依法行 。 如法畫像 。 求河岸山頂 。 最清淨處安置 。 若欲作息 。 災增益者 。 凡是所用 。 並先安置 。 持誦者 。 於此像前 。 面東 。 於草座上坐 。 專心持誦 。 不得散亂 。 持誦聲 。 不得太高 。 亦不得太低 。
若降伏部多 。 速得成就 。 若慈心悲愍 。 世間有情 。 所有憂苦 。 逼迫無主無依 。 及在惡趣 。 輪迴諸苦者 。 為作救護 。 皆得成就 。 但於像前 。 一心思惟 。 想作人間 。 所有最上供養 。 而奉獻之 。
復於像前 。 依法作護摩事 。 以清淨團食 。 與白檀 。 龍腦 。 恭俱摩等香 。 合和作一百八團 。 以此食擲於火中 。 而作供養 。 每一團一擲 。 一誦真言 。 以佉儞囉木 。 鉢洛叉木 。 [(仁-二+爾)*也]# 誐魯馱木 。 波羅舍木 。 以此等木為柴 。
若無此等木 。 可用別木 。 凡是蟲蝕 。 及乾枯爛木 。 皆不得用 。 一切有刺木 。 亦不得用 。 若用者 。 自獲重罪 。
此廣說一字真言儀軌 。 於一切真言中最上 。 於一切事使用 。 得成無疑 。 至於請召 。 此皆召得 。 若護摩事 。 當用不洛叉 。 優曇鉢羅 。 尼俱陀等柴 。 酥蜜酪等 。 搵柴兩頭 。 專心作護摩 。 當為王家 。 作護國事 。
若為求生天 。 作護摩者 。 當用恭俱摩 。 及白檀等 。
若求為持明天主 。 作護摩者 。 用蓮華 。 三十六洛叉 。 作護摩 。 後復作閼伽獻佛 。 若得彼佛像上 。 遍有光焰者 。 於彼必得為主 。 乃至得生梵天 。 及色究竟天 。 乃至阿修羅中 。 此後一切聖人中 。 恒得為主 。 能破壞一切部多等 。 以精進力 。 大堅固力 。 得法成就 。 於持明天中 。 恒得為王 。 壽命一劫 。 命終之後 。 決定趣於 。 無上菩提 。
又復有法略說 。 若用白蓮華 。 白檀 。 同作護摩 。 一百洛叉 。 數滿功成 。 決定得見寶幢佛 。 得見佛已 。 得五神通 。 獲得長壽 。 住一大劫 。 時得近佛 。 復得見無量 。 世界諸佛 。 於彼佛所 。 恒作供養 。 與佛同居 。
復有大寶世界 。 彼有世尊 。 號最上牟尼最上第一寶幢如來 。 於中而住 。 彼持誦者 。 得住彼中 。 決定無疑 。
又復有最上法 。 是如來 。 最上之說 。 用曩誐枳婆羅花 。 及龍腦 。 白檀 。 恭俱摩等和合 。 持誦者 。 作護摩 。 七十八洛叉 。 作護摩後 。 所欲召請 。 皆得來至 。 得天歡喜 。 所求皆得 。 彼持誦人 。 得佛摩頂 。 於摩頂間 。 證七地菩薩位 。 名真佛子 。
得授記已 。 決證菩提 。 彼有知見 。 皆從佛智 。 修一切真言行 。 作大供養 。 得五神通 。 於一念間 。 作真言王 。 具種種相 。 亦令他人 。 具一切相 。 樂法供養 。 於一剎那中 。 發菩提心 。 於諸佛剎 。 百千世界 。 皆能得到 。 得見彼佛 。 及諸菩薩 。 親近供養 。 得聞法要 。
又復有法 。 若有行人 。 以清淨心 。 專注誠諦 。 以金銀器 。 或銅瓦器 。 盛酥燃燈 。 滿一洛叉 。 數定百千 。 不剩不少 。 唯以男子 。 為同執事 。 不得使女人 。 執事彼燈 。 一一執持 。 於佛大輪王前 。 供養奉獻 。 一一皆遍 。 每一燈 。 誦真言一遍 。 不得少剩 。
如是供養竟 。 於剎那間 。 得所求成就 。 聞鼓音普遍吼聲 。 有無數天眾 。 及佛菩薩 。 住虛空中 。 讚言 。
善哉善哉 。 汝誠智者 。 善能修行 。 汝定不復 。 沈淪苦海 。 獲大安樂 。 寂靜無畏 。 最上清淨 。 八正之道 。 善者所行 。 汝已能行 。 必趣涅槃 。 成於佛道 。
復有法 。 修真言行 。 求大輪一字相 。 正覺所說 。 是最上行 。 大智法用 。 儞摩樹木 。 作三股金剛杵 。 兩頭中間 。 作其停分 。 常時安置像前 。 若持誦時 。 執持一心專注 。 滿十六洛叉 。 或八洛叉 。 誦數滿已 。 得法成就 。
若得彼奉獻供養 。 及金剛杵上 。 遍有光焰熾盛者 。 彼持誦人 。 能往梵世 。 及別天界 。 於一切聖人中 。 得為主宰 。 得為持明天 。 及得天上 。 轉輪王等 。 得轉自身 。 作種種相 。 妙色端嚴 。 得延壽命 。 住十中劫 。 受尊勝快樂 。
又復以菩提心 。 修平等行 。 遠離苦趣 。 一切罪業 。 得為聖天 。 命終之後 。 復來人間亦 。 受大快樂 。 若是依法修行 。 精進不退 。 決定當證 。 菩提之果 。
復有種種法 。 若為人作 。 持誦供養 。 修此大輪王 。 廣大儀軌者 。 或求帝釋 。 轉輪聖王 。 持明天等 。 諸殊勝事 。 當誠心專注 。 一切成就 。
若已得 。 先行法成就者 。 於一夜中 。 結跏趺坐 。 持誦不斷 。 直至早晨者 。 彼人得五神通 。
若於屍陀林中 。 守不壞屍 。 專心持誦 。 一字明 。 一夜 。 不間斷者 。 早晨得所作成就 。
又復 。 若於屍陀林中 。 持誦忿怒大力一字明王 。 六箇月 。 得法成就者 。 所求願滿 。
又復欲成就 。 一切莊嚴具者 。 所謂 。 白傘蓋 。 革屣耳環 。 瓔珞腕釧 。 乃至衣鹿皮衣天衣 。 淨瓶齒木 。 及兜鍪鎧甲 。 寶劍寶帶 。 乃至數珠蓮華等 。 世間一切莊嚴 。 皆得成就 。 但於像前 。 安前件 。 種種物等 。 乃至寶莊嚴 。 諸器仗等 。 當灑淨持 。 誦八洛叉遍 。
若得前件 。 種種之物 。 皆有光焰出 。 觸持誦人者 。 是法得最上成就 。 隨觸之頃 。 持誦之人 。 獲得神通 。
又復持誦人 。 或將泥土所造 。 莊嚴所成 。 器仗之類 。 或有情眾禽之類 。 乃至有想無想 。 及種種界 。 種種有命物類 。 及一切部多等 。 或自作 。 或教他作 。 但於像前 。 如前儀法 。 灑淨持誦 。 滿六洛叉 。 乃至七洛叉 。
遍誦數滿已 。 若於彼種種物上 。 有光焰現 。 觸持誦人 。 彼人於所觸之頃 。 獲得神通 。 亦得最上成就 。 能遊四方 。 得長壽快樂 。 轉身復得 。 生於天上 。 如是所作 。 所求之事 。 皆得成就 。 亦得大力明王 。 無量歡喜 。
又復持誦之人 。 如是修行 。 廣大儀軌 。 求大明力 。 速成就者 。 凡所作事 。 必求清淨 。 當用淨人 。 身心清淨 。 遠離憒鬧 。 好樂淨處 。 恒常安住 。 當用此人 。 助修法事 。 得法成就者 。 得上品之果 。
若用中下品人 。 助修法事 。 復自無上品 。 專精之心 。 所獲果報 。 秖成中下品事 。 若不為大事 。 不作護摩 。 至於少時 。 專心持誦者 。 亦獲福德 。 國王大人 。 見者歡喜 。
若恒持誦 。 罪障消除 。 此真言王 。 若恒持誦 。 每日誦二遍 。 或七八遍 。 擁護自身 。 於一切處 。 常獲吉祥 。
若所著衣經 。 三加持者 。 若有著者 。 能除病苦 。
若加持三衣 。 有患鬼病者 。 以衣觸之 。 病自除差 。
若有嗔怒之人 。 想彼面目 。 而加持之 。 彼人若見 。 嗔怒自息 。
若是部多惡眾 。 與人為害 。 作惱亂者 。 但想彼惱之人面目 。 誦真言王三十遍 。 以自手口加持之 。 彼人自免 。 無所傷害 。
若有人間 。 一切嬰孩 。 於睡眠食飲之間 。 或備摩多囉鬼等 。 恒為驚怖惱亂者 。 以真言王 。 加持六十遍 。 鬼自遠離 。 驚怖悉除 。
若或有人 。 住江河邊 。 恒持誦真言王者 。 水中鬼神 。 有毒無毒之類 。 一切不能為害 。
如是大地人間 。 有種種之事 。 以大明加之 。 無不獲驗 。
若復有人 。 恒誦持此 。 真言王者 。 或於見受苦惱 。 速得安樂 。 至於有大災難 。 亦速獲消除 。
若以青蓮華 。 稻花 。 及諸妙香 。 和蜜作護摩者 。 誦大輪明 。 六百遍 。 或一千八十遍者 。 亦得退冤家之難 。 逼惱息除 。
若以摩利迦花 。 白檀 。 龍腦 。 恭俱摩等 。 作護摩者 。 當得鬼神敬愛 。 若恒誦持 。 恒作護摩者 。 於一切事 。 無不獲得 。 至於三品靈驗 。 在持誦之人 。 心所專注 。 及不專注 。
一切法行義品第十五之一
爾時 。 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 於大眾中 。 從坐而起 。 遶佛三匝 。 頂禮佛足 。 白世尊言 。
善哉世尊 。 善能演說 。 一切明 。 最上真言相應 。 大法雲 。 一切如來心 。 大輪明王 。 大儀軌法 。 令彼行人 。 於一切義 。 得圓滿果 。 行無上道 。 持誦護摩 。 入於三昧 。 得因果相 。 現證大十力 。 未曾有法 。 決定得坐 。 菩提道場 。
善哉世尊 。 惟願說彼 。 修真言行人 。 求成就者 。 於彼夢中 。 見吉祥相 。 於一切明 。 而得成就 。 又復為彼行人 。 與諸眾生 。 作大饒益 。 修諸法行 。 而夢中見吉祥相 。 知彼所作 。 決定成就 。
世尊 。 云何成就 。 吉祥之瑞 。 願為演說 。
爾時世尊 。 釋迦牟尼佛 。 告金剛手菩薩言 。
善哉善哉 。 金剛手 。 汝大悲愍 。 作夜叉王 。 為於世間 。 眾多有情 。 利益安樂 。 復為諸修行人 。 而問於我 。 彼於夢中 。 見何祥瑞 。 乃為吉祥 。 於一切明 。 定獲成就 。
金剛手 。 諦聽諦聽 。 汝善憶念 。 我今為汝 。 一一宣說 。
金剛手 。 我先說言 。
欲作法者 。 先求清淨 。 無礙之處 。 所謂 。 山中山頂 。 山巖之處 。 或河岸處 。 清淨無礙 。 作安居已 。 安置佛像 。 獻大供養 。 然後 。 取三長月 。 白月吉祥日 。 於夜初分 。 用白檀 。 龍腦 。 恭俱摩等香合和 。 用佉儞囉木柴 。 著火 。 於佛像前地上 。 離佛四肘坐 。 以團食一千 。 作護摩 。 若大火焰 。 清淨無煙者 。 復以蓮華 。 八千作護摩 。 以白檀搵 。 蓮華護摩 。 後結寶座印獻座 。
作護摩時 。 用火天根本真言 。 或用此真言 。
曩莫三滿哆沒馱喃摩鉢囉 。 底賀哆舍娑曩喃怛 [(仁-二+爾)*也]# 他唵俱摩囉嚕閉尼捺哩舍 。 野捺哩舍 。 野阿怛摩 。 努訥部 。 底謨婆縛野娑嚩 。 半喃 。 弭儞吠捺野野他部旦吽吽頗吒頗吒娑嚩賀 。
此真言能為擁護 。 若作一切護摩事竟 。 求成就 。 應吉祥前相者 。 當於像前 。 不近不遠 。 布吉祥草 。 於夜初分 。 不睡作相應觀 。 想一切佛 。 及菩薩等 。 分明見已 。 頂禮懺悔 。 仍捨自身 。 奉一切佛 。 然後以頭向東 。 隨意而臥 。
若於夜初分時 。 所得之夢 。 當知是陰所得 。 於第二分時 。 所得之夢 。 此陽所得 。 第三分時 。 所得之夢 。 是風所得 。 俱非吉祥 。
若是第四分時 。 所得之夢 。 此為真實 。 從陰所得夢者 。 如是見摩尼 。 水精真珠 。 瓔珞之聚 。 或見大海 。 大河大地 。 處處水滿 。 仍復流派 。 浮於自身 。 或見水難 。 水無邊際 。 乘屋而渡 。 或見雪山 。 玉山 。 水精山 。 及見大雨 。
又復見白繖蓋 。 眾白莊嚴 。 及真珠網 。 真珠蓋 。 及白象白馬等 。 此夢 。 是從陰所現 。
又復見白色人 。 白衣白拂 。 及覩羅綿 。 絹布白銀 。 及鹽等 。 又復見粆糖菉豆 。 油麻之類 。 如上之物 。 或觸或受 。 又復或夢 。 食餅食粥 。 及酥乳油蜜 。 種種所食之物 。 如上之類 。 或觸或食 。 又復見鞍馬騎乘 。 或坐或臥 。 或觸或騎 。 如上種種之夢 。 相似之類 。 皆是從陰所變 。 非是真實 。 吉祥之應 。
於夜第二分時 。 若夢見火 。 及大火焰熾 。 照於四方 。 及見閃電 。 光照一切 。 此是陽之所變 。
又復見鉢納摩囉誐寶 。 及見種種寶 。 皆如火色 。 又夢近火 。 及復身觸 。 以致熱惱 。 又夢喫黃色 。 種種之食 。 又見天色昏暗 。 不見日光 。 又見虛空 。 兼及大地 。 乃至山石 。 皆悉黃色 。 又見車馬騎乘 。 兼及大象 。 一切莊嚴 。 皆作金色 。 或坐或臥 。 及以手觸 。 皆是從陽所得 。
又復見花鬘衣服 。 及彼絡腋 。 乃至自身 。 悉皆金色 。 有光有香 。 如是乃至 。 夢見種種異相 。 並皆黃色 。 此者皆是 。 從陽所得 。
於夜第三分時 。 夢見光明 。 照於虛空 。 遍於四方 。 又夢大地 。 廣闊恒遍行履 。 又夢上樹 。 及上有刺之樹 。 亦是從風所得 。 又夢喫苦物 。 及一切辛辣之物 。 或復喫食果子 。 或生或熟 。 亦皆辛辣 。 又復夢見 。 急性之人 。 與之言語 。 互相忤觸 。 或見一切 。 部多作舞 。 或見自身作舞 。 至於見種種惡相 。 種種亂言 。 此者皆是 。 從風所變 。
又復有三種法合 。 陰陽風三種 。 所謂 。 貪嗔癡三種 。 貪為陰 。 嗔為陽 。 癡為風 。 及雜亂極雜亂相 。
若樂於世法 。 女人之相 。 是陰所生 。 樂於嗔恚 。 多於鬪諍 。 是陽所生 。 癡者黑闇忘失 。 樂多雜亂 。 是風所生 。
如是諸夢境 。 三法所生 。 凡求成就 。 當隨夢境之相 。
又隨順陰 。 說眾生色相 。 若人顏色鮮白 。 端嚴光潤 。 不愚不鈍 。 有智有慧 。 執志不迴 。 復多勇猛 。 有道心 。 恒愛語 。 長壽命 。 最得陰人奉重 。 生遇吉星 。 復生魚宮 。 必主軍兵 。 為護國重臣 。 得大富貴 。 所有求事 。 非離真言 。 非因真言 。 隨自業果 。 當求成就 。 得成就已 。 求大福德 。 求第一品事 。 皆得成就 。 凡飲食 。 自陰所發 。 一切恒不得食 。
又隨順陽 。 說其行相 。 恒嗔之相 。 色多黑瘦 。 好作惡事 。 多為邪行 。 然有勇猛精進 。 復有智力 。 多好朋 。 友多學問 。 巧言說有道心 。 學業不退 。 意多怨念 。 愛說瞋事 。 多知世法 。 有我見 。 於苦無畏 。 修真言行 。 精進不退 。 必得成就 。 所有求事 。 隨業得成 。 作降伏法 。 速得成就 。
一切誦者 。 皆來奉重 。 所有於他眾生 。 或殺或害 。 或侵或奪 。 或為己 。 或為他 。 然於法得成 。 佛所不許 。 嗔相之人 。 顏色多黑 。 或紫色 。 或雜色 。 或靘色 。 或黃赤色 。 遠離最上 。 真金之色 。 此人若蠍宮生 。 是大曜阿室隷史星 。 或木星處生 。 宜食素愛 。 酸辛之味 。 壽命延長 。 得宿命智 。
又復隨順風說 。 眾生行相 。 順風之人 。 身肢澁惡 。 不太肥瘦 。 性不聰明 。 志不決定 。 多有忘失 。 住不恒所 。 多有涕唾 。 便痢觸穢處所 。
又貪食多病 。 心好嫉妬 。 於諸有情 。 多有嫌怨 。 或得為王 。 多損佛法 。 生陰星之處 。 難知真實 。 此人若恒持誦 。 作降伏敬愛 。 求法必成 。
若有眾生 。 心發風狂 。 迷倒之者 。 此人持誦 。 制之便退 。 若作別善事業 。 難得成就 。
前已說 。 陰陽風三種 。 所得夢境 。 又合貪嗔癡等三法 。 所受身色 。 心性所好 。 可修可作 。 諸事業等 。
若復於夜 。 第四分時 。 得真實夢境 。 一切真實 。 於諸事業 。 咸得成就 。
又復有多種宮事 。 所謂 。 羊宮 。 牛宮 。 男女宮 。 蟹宮 。 師子宮 。 秤宮 。 童女宮 。 蠍宮 。 人馬宮 。 摩竭魚宮 。 寶瓶宮 。 魚宮 。 天人宮 。 阿修羅宮 。 乾闥婆夜叉等宮 。 乃至聖人等宮 。 種種宮處 。 種種有情 。 而應受生 。 稟種種形相 。 有種種義業 。 如來所說 。 彼求一切 。 業果修行 。 得吉祥宮 。 吉祥星相應者 。 當獲廣大果報 。
若無因業 。 果報不成 。 若法義具足 。 得真言成就 。 彼持誦人 。 須具功德 。 知真如理 。 分別因果 。 此有功德 。 此無功德 。 若具足業行 。 得法成就 。 如前業行 。 依法所說 。 乃是過去 。 如來行業功德 。 為諸有情 。 求種種夢境見 。 種種形相 。 獲得祥瑞 。 適意愛見 。
或復見彼 。 障難形相 。 大惡夢境 。 彼持誦人 。 必有上中下品 。 三種修習 。 應須以最上 。 大精進力 。 求彼成就 。 於決定事業 。 離成就不成就 。 疑惑之見 。 求離障難者 。 當更依法 。 作彼觀行 。 想四字大明童子 。 化作六面六臂大明王 。 大忿怒之相 。
此明王形色 。 如大焰摩菩薩 。 著豹皮衣 。 蛇作莊嚴 。 手執利劍 。 現大威力 。 破諸障難 。 如日出世 。 黑暗消除 。 所有一切作大障難 。 諸惡部多 。 見此明王 。 悉皆恐怖 。 不敢更作 。 諸障難事 。 持誦行人 。 障難悉除 。 得法成就 。
六臂大明王 。 說此除障大明 。 大陀羅尼 。 彼諸部多 。 及諸天眾 。 悉皆諦聽 。
陀羅尼曰 。
曩莫三滿哆沒馱喃摩鉢囉 。 底賀哆舍娑曩喃怛 [(仁-二+爾)*也]# 他呬呬摩賀骨嚕馱釤目佉沙吒左囉拏薩哩嚩 。 尾覲曩伽哆迦吽吽緊唧囉野悉尾曩夜迦𠰒尾多迦囉耨娑嚩 。 半喃 。 弭曩舍野羅護羅護三摩野摩努娑摩 。 囉頗吒頗吒娑嚩賀 。
大忿怒明王 。 說此陀羅尼已 。 所有一切 。 作障難者 。 驚懼怖畏 。 身心戰動 。
是時妙吉祥童子 。 頂禮世尊 。 釋迦牟尼佛足 。 作禮敬已 。 即入三昧 。
爾時世尊 。 釋迦牟尼佛 。 觀察彼淨光天 。 一切大眾 。 作如是言 。
汝等天眾 。 此忿怒明王 。 有大威力 。 所有持誦行人 。 求一切世 。 及出世間 。 真言成就者 。 被部多等 。 及惡眾生 。 作諸障難 。 行不饒益者 。 彼忿怒王 。 令其自族 。 而調伏之 。 不斷其命 。 當令疾病 。 受於苦惱 。 擁護誦者 。 令得安住 。 兼獲福德增長 。 彼障難者 。 若不順其命 。 頭破七分 。 如阿梨樹枝 。
爾時世尊 。 作是說時 。 彼妙吉祥童子 。 即出三昧 。
佛告言 。
童子 。 汝所真言 。 義深廣大 。 諸儀軌中 。 最上尊勝 。 此忿怒王 。 大陀羅尼 。 於諸世間 。 令持誦人 。 心常憶念 。 於晝夜中 。 息彼冤心 。 障難自退 。 常自擁護 。 所作成就 。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