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鴻臚少卿 。 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 詔譯
略說一字大輪明王畫像成就品第二十之餘
如是略說儀則 。 所有金剛手儀則 。 及觀自在儀則 。 乃至求梵天 。 大自在天等 。 世間出世間 。 一切真言成就者 。 若不得成就 。 當以此真言 。 同誦決定 。 當得成就 。
若更不成就 。 當於如上 。 大自在天等前 。 持誦七晝夜內須現 。 彼若不現 。 頭破七分 。
若求藥成就者 。 或以酥及墨 。 作點眼藥 。
或求雄黃 。 雌黃等成就 。 先得彼藥已 。 然求人乳 。 同磨作五丸 。 及與沈香 。 白芥子等同丸 。 於日月直日 。 作大供養 。 及出生供養 。 彼日月天 。 若得芥子作聲 。 是最上第一成就 。 當得世間 。 一切眾生愛重 。 及世間 。 一切降伏 。 所求皆得 。
若得藥有煙出 。 當於一切 。 隱身中為王 。 壽命一中劫 。
若得光焰出 。 得變身如 。 十五六童子 。 顏貌如日初出 。 得為天中王 。 壽命一大劫 。
或求點眼藥 。 用素嚕丹惹曩藥 。 青蓮花 。 木香 。 白檀香等 。 和合為藥 。 於一赤銅器中盛 。 於太陰直日 。 誦真言加持 。 直至煙出 。 彼藥點眼 。 得神通及隱身 。 轉身 。 如欲色界 。 天人之相 。 於一切隱身中為王 。
或求金剛杵 。 用鑌鐵作三股 。 長十六指 。 或求劍等 。 乃至三叉輪箭 。 一切器仗 。 及衣鉢革屣絡腋等 。 當於二月十三日 。 或十九日 。 於舍利塔所安像 。 作大供養 。 燃酥燈百盞 。 復出生食供養已 。 於像前坐吉祥草 。 然後手執器仗 。 及諸物等 。 誦真言 。 直至振動 。 得一切天人中王 。
若得光出 。 得天輪王 。 如金剛手 。 等力 。 壽命一大劫 。 命終生金剛世界 。 彼助伴等見者 。 亦得神通 。
若求息災 。 作爐如蓮花相 。 依法用濕柴 。 著火 。 作護摩 。 以滿杓酥 。 同著火為上 。 復以酥蜜酪食等 。 作團 。 數滿八千 。 作護摩 。 若三晝夜者 。 得身及助伴息災 。 若七晝夜 。 得一聚落 。 息大災難 。
若以舍儞囉木八千 。 或優曇木亦得 。 以酥蜜酪 。 和合作護摩 。 息一切災 。 及救天旱 。
若乞食 。 先誦三洛叉數 。 就三長月十五日 。 太陰直日起首 。 三晝夜 。 專注身心 。 清淨無染 。 以黑牛乳汁 。 作護摩 。 誦百遍已 。 得安居 。
若以捺里嚩草 。 和酥蜜酪 。 作護摩八千 。 滿十晝夜 。 得息中天 。 兼得延壽 。
若加持幢及螺等 。 於軍陣前 。 執持吹作聲 。 彼軍若見若聞 。 當自退散 。
若以五穀及諸香 。 作閼伽水滿瓶 。 當加持八百遍 。 應有魔所執持 。 作障難者 。 以水洗浴 。 決定解脫 。 當得吉祥 。
若作曼拏羅 。 以此水 。 作灌頂者 。 滅一切罪 。
若被星曜執持者 。 當加持孔雀尾拂身 。 當得除解 。
若眼病 。 用加持水洗 。 即差 。
若瘧病 。 加持線繫即差 。
若誦真言 。 與印同用 。 當破壞阿脩羅禁鎖 。
若以佉儞囉木濕柴 。 八千片 。 兩頭搵酥蜜酪等 。 作護摩 。 得大伏藏 。
若入海及河 。 以赤檀香搵蓮花 。 百千 。 擲入海及河中 。 得蓮花為積聚 。 得大珍寶庫藏 。 使用無盡 。
若以吉祥果 。 搵酥蜜酪 。 八千 。 作護摩 。 得大富貴 。
或求成天人 。 當用濕沈香木柴 。 搵酥蜜酪 。 八千 。 作護摩 。 日三時 。 滿二十一晝夜 。 滿已獲得 。
若以酥蜜酪 。 和合粳米 。 作護摩 。 得夜叉調伏 。
又降伏夜叉 。 用安悉香作丸 。 搵酥蜜酪護摩 。 得成就 。
若降伏乾闥婆 。 用乳香作護摩 。
降餓鬼 。 用吉祥香 。 作護摩 。
若緊曩羅 。 用娑哩惹囉娑香 。 作護摩 。
若為一切 。 各各作障難 。 各逐所用物 。 八百 。 作護摩 。 滿七日 。 當得除滅 。
若求囉惹奉重 。 以上好白芥子 。 和油八百 。 作護摩 。 一日三時 。 滿七晝夜成就 。
若面向日 。 誦一洛叉 。 得滅一切罪 。
若求一切明 。 增益成就者 。 當清齋 。 以烏世囉草 。 作形相已 。 用白花作供養 。 以乳汁八百遍 。 作護摩 。 亦以乳汁洗浴 。 燒沈香 。 誦真言 。 得增益 。
若一作法 。 得自擁護 。 第二作法 。 得擁護他人 。 第三作法 。 當擁護一聚落 。 若有被他 。 禁咒損壞者 。 以烏世囉草 。 作形相 。 以白花作供養 。 於佛頂王像前 。 以白芥子 。 酥蜜酪等和 。 八千 。 作護摩 。 彼為咒者解除 。 若不解除 。 必當自損 。
若有持誦行人 。 於所持誦微少 。 及有忘失者 。 取最上樺皮 。 用牛黃 。 書彼明 。 誦八百遍 。 於明王 。 獻大供養 。 以一字明同 。 誦八千遍 。 於像前 。 布吉祥草臥 。 於所求事 。 夢中一一來說 。
或有求蓮花成就 。 以赤檀香 。 作蓮花 。 於明王 。 獻大供養 。 於三晝夜 。 清淨專注已 。 右手執蓮花 。 誦真言 。 直至光焰出 。 得天輪王 。 成無能勝行 。 命終之後 。 生極樂世界 。
或求成金剛杵者 。 用白蟻土 。 或沙土 。 作獨股金剛杵 。 作已 。 默然乞食 。 心不疑慮 。 執金剛杵 。 誦真言 。 八十洛叉 。 以杵安白芥子中 。 取太陰直日 。 誦真言 。 直至芥子 。 作聲是得成就 。
然誦者 。 執此金剛杵已 。 能作一切事 。 無不隨意 。 欲破大山頂者 。 擬之即破 。
若擬龍龍 。 即心破 。 可使河泉來潮 。 一切龍毒 。 指即消滅 。
或有魑魅 。 惱亂有情者 。 心想即除 。 所有世間 。 一切禁鎖 。 悉能破壞 。
此佛頂大輪 。 成就獨股 。 金剛杵 。 凡有所作 。 無有能障難者 。
每持誦時 。 以決定心 。 依佛頂儀則持誦 。 恒先誦佛眼明 。 如是誦持 。 皆得成就 。
若於本尊 。 獻蓮華 。 誦一洛叉 。 或入河海 。 所要珍寶皆得 。
或獻蓮華 。 誦三洛叉 。 得一切人尊重 。
若獻蓮華 。 誦五洛叉 。 得南閻浮提人尊重 。
或欲入山窟 。 於窟前安像 。 誦三洛叉 。 一切不能障礙 。 入中無疑 。
於窟求聖藥 。 得已卻出 。 或住其中 。 一切不怖 。 乃至那羅延天輪 。 亦能破壞 。
若於白月一日 。 起首 。 一日三時持誦 。 以惹帝迦華 。 著足大指下踏 。 誦真言 。 直至足指光出 。 彼光迴旋 。 卻入誦者身 。 彼誦人 。 於一剎那間 。 轉身如童子 。 為天中王 。 并諸眷屬 。 皆得神通 。 住壽一大劫 。
若於海岸邊 。 安像面西 。 以龍木柴燒火 。 以龍華一洛叉 。 作護摩 。 海水來潮 。 現諸祥瑞 。 不得怖畏 。 直至海中 。
有一人出 。 如婆羅門相 。 來問言 。
欲我何作 。
誦者報言 。
降我每來之時 。 令作皆得遣 。
畫地 。 作千葉蓮華 。 誦者於中坐 。 誦大明一千遍 。 地即破裂 。 誦者得神通 。 得一千眷屬 。 住壽一大劫 。 得天中為王 。 身具光明 。 照於他人 。 可五十由旬 。 悉皆晃耀 。
或有於三長月 。 白月一日起首 。 以惹帝華 。 獻佛頂 。 誦一洛叉 。 直至佛頂光出 。 入持誦者身中 。 於一剎那間 。 得五神通 。 若誦十洛叉 。 求證如如 。 皆得成就 。
此佛頂 。 若與彼明同誦 。 若召彼明 。 決定得來 。 彼若不來 。 當自破壞 。
此佛頂大輪一字真言 。 乃是如來 。 真實最上 。 祕密天上人間 。 一切真言明王 。 亦是如來 。 白傘蓋 。 及光聚等眷屬 。 一切佛頂王 。 成就儀軌 。 諸佛頂王 。 於一切真言得用 。 當成就一切儀軌 。
是最上成就法 。 若於非處 。 不得用 。 若用不得成就 。 或有欲開伏藏者 。 到彼處已 。 用白色賢瓶 。 用白檀 。 作水滿盛 。 復以諸香 。 作塗香塗瓶 。 誦八千遍 。 已於伏藏處安置 。 若有伏藏 。 彼地自裂 。 掘深一肘 。 已來可見彼物 。 若有多人來者 。 皆各見水 。
或有求師子成就者 。 以白蟻土 。 捏作師子 。 用牛黃 。 塗師子身 。 於座上安置 。 作大供養 。 誦真言 。 直至振動 。 是得成就 。 得成就已 。 才乘師子 。 得轉身如童子 。 與五眷屬 。 俱得神通 。 得為梵天 。 壽命千歲 。 能往一切天中 。
若求象馬 。 牛等亦爾 。 若師子吼者 。 震動一切 。 天人之座 。
若或於蓮華池側 。 以蓮華一洛叉 。 作供養 。 得最上尊貴 。 一切所求 。 得最上成就 。
此大輪佛頂王 。 若至帝釋 。 天帝釋 。 離座迎接 。 一切天人 。 遠見驚怖 。 於一由旬內 。 一切天人 。 隱除光明 。 此大輪佛頂王 。 同於如來 。 天上人間 。 一切儀軌王 。 悉皆降伏 。
一字根本心真言儀則品第二十一
爾時世尊 。 釋迦牟尼佛 。 復觀察淨光天 。 一切天眾 。 及菩薩辟支聲聞等 。 告妙吉祥童子言 。
妙吉祥 。 一切如來 。 咸說此根本真實法藏 。 同如意寶 。 為滿世間 。 一切願故 。 而彼佛剎 。 諸佛如來 。 入涅槃時 。 及末法時 。 法欲滅時 。 為令擁護 。 如來一切 。 真言之藏 。
童子 。 汝真言儀軌王 。 由如伏藏 。 能令一切眾生 。 各各平等 。 意願圓滿 。
童子 。 汝儀軌王 。 於諸如來 。 儀軌王中 。 得為第一 。 若有念此 。 大輪一字明王 。 由如誦彼 。 一切如來 。 大明王已 。
童子 。 汝一字儀軌王 。 是第一句 。 是最上句 。
乃往過去 。 六十二殑伽沙數劫 。 彼時有佛 。 號無量壽智決定光明王如來 。 應供 。 正等覺 。 明行足 。 善逝 。 世間解 。 無上士 。 調御丈夫 。 天人師 。 佛 。 世尊 。
若有眾生 。 暫得聞此 。 如來名者 。 消除五逆之罪 。
若有念此 。 如來名者 。 決定當得 。 無上菩提 。 何況更於真言 。 以決定心 。 求成就者 。
若有一切 。 持誦行人 。 欲得真言成就者 。 先當於此 。 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作如是念言 。
歸依世尊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應供 。 正等正覺 。 及無量光佛 。 寶幢佛等 。 一切如來 。
而於諸佛 。 各各作禮已 。 隨意誦真言 。 所求皆得 。
若為增長福德 。 當念三如來名號 。 及禮一切如來 。 決定獲得 。 無量福德 。
彼持誦行人 。 若得真言成就者 。 於一切善法 。 當得圓滿 。 得菩薩位 。 當來決定 。 獲得無上菩提 。 得見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應供 。 正等正覺 。
此一字真言 。 是一切如來心 。 於一切儀軌中 。 最尊最上 。 能成就一切事業 。
妙吉祥 。 汝儀軌王 。 最尊最上 。 祕密甚深 。 為於世間 。 作大利益 。
若是眾生 。 非佛弟子 。 及無正心 。 不信如來 。 所說之教 。 又於佛法 。 而加毀謗者 。 此大乘儀軌 。 不得傳授 。
復有我慢惡人 。 不信如來 。 所說經教 。 唯於聲聞辟支佛 。 而興供養 。 如此人輩 。 亦不得傳授 。 此人於真言 。 成就無有見分 。
若復有人 。 發最上善心 。 信於大乘 。 於佛菩薩 。 心常供養 。 如此人輩 。 是真行人 。 乃可傳授 。 此如來所說 。 妙吉祥大輪一字王 。 真言儀軌 。 而此真言 。 能與快樂 。
此真言王 。 是一切佛心 。 一切真言 。 此中生出 。 復是過去 。 六十七俱胝佛 。 之所宣說 。 能為眾生 。 作大利益 。 常為眾生 。 滅諸罪業 。 常與眾生 。 斷諸迷倒 。 當令安住 。 真言妙覺 。 法界之相 。 傳此大力 。 一字明王 。 令久住世 。 為令法眼 。 常觀世間 。
此一字王 。 能成就一切事 。 能除滅一切惡 。
若有依法 。 作廣大善事 。 常持誦一千八遍 。 決定獲得 。 種種吉祥 。
彼昔無量壽智決定王佛 。 說妙吉祥心 。 𤚥字種子義 。 兼烏字 。 合為一號 。 與為種子 。 流傳世間 。
佛滅度後 。 末法之時 。 依法念誦 。 速得成就 。
彼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住彼佛剎 。 名無量壽 。 於彼剎中 。 住無量劫 。 轉妙法輪 。 而彼如來 。 以此真言 。 付最上第一佛子 。 大力大精進大勤勇菩薩 。 彼菩薩 。 復付普賢 。 彼普賢 。 付佛子妙吉祥 。
今我如來 。 復為汝說此真言 。 第一儀軌王 。 最上法王 。 之所宣說 。 我為利益 。 一切有情 。 復說佛名 。
曩謨無量壽決定智王如來 。 應 。 正等覺 。
曩謨娑羅華王如來 。 應 。 正等覺 。
曩謨無量壽無量光如來 。 應 。 正等覺 。
乃至寶幢如來 。 應 。 正等覺 。
如是歸命 。 頂禮三遍 。 然後持誦 。 一字真言 。
云何彼聖眾 。
彼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應 。 正等覺說 。 無量壽世界中 。 為利益一切眾生 。 使得快樂 。 復悲愍未來 。 眾多眾生 。 法末之後 。 法欲滅時 。 有諸惡人 。 毀謗三寶 。 為欲調伏 。 如是之人 。 彼一切如來 。 有第一佛子 。 得大勤勇菩薩摩訶薩 。 復傳普賢菩薩摩訶薩 。 彼普賢菩薩摩訶薩 。 傳付妙吉祥童子 。
童子 。 我今復為 。 一切眾生 。 深生悲愍 。 復想未來 。 法末之時 。 法欲滅時 。 為令擁護 。 如來法藏 。 令修如是 。 最上真言儀軌 。
童子 。 諦聽 。 我今復說 。 汝真言大力儀軌 。
若欲成就 。 諸事業者 。 先於山上 。 清淨之處 。 誦真言 。 三十洛叉 。 為先行法 。 為令身心法行 。 俱得純熟 。 以乳為食 。 默然持誦 。 不得於別真言法 。 而起思想 。 當須發菩提心 。 歸命三尊 。 清淨持戒 。 復更請受菩薩戒 。 如是修清淨已 。 方得作諸 。 最上成就之法 。
欲作法者 。 先求畫人 。 心本清淨 。 兼與受戒 。 兼求上好 。 第一彩色 。 如是得已 。 方可作幀 。
其幀闊佛 。 一肘量 。 長四尺 。 如是作已 。 用檀香 。 龍腦 。 恭俱摩等香水 。 灑淨訖 。 其畫人令潔淨 。 食三白食 。 著新淨衣 。 取白月吉星直日 。 或十五日 。 於日初出時 。 起首 。 畫至午時 。 午後便住 。 日日如是 。 直至畢手 。
其幀上 。 先畫無量壽世界 。 其地遍畫 。 諸寶蓮華 。 或大青寶 。 或頗胝迦寶 。 大綠色寶 。 以如是寶上下嚴飾 。 中畫大寶宮殿 。 幢幡繖蓋 。 諸供養具 。 皆悉殊妙 。 復有光焰 。 各各覆上嚴麗 。
第一殿內中心 。 畫師子座 。 座上 。 畫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作說法相 。 佛身紅色 。 光明四照 。 左邊畫寶 。 優鉢羅華座 。
座上 。 畫大勤勇菩薩摩訶薩 。 作瞻仰如來相 。 右手執白拂 。 左手持天菓 。 作淺綠色 。 光明普遍 。 以種種莊嚴 。 而嚴飾之 。
右邊 。 畫普賢菩薩摩訶薩 。 坐寶優鉢羅華 。 座身淺綠色 。 頂戴寶冠 。 著上妙青衣 。 真珠瓔珞 。 寶鬘絡腋 。 光焰普遍 。 一切莊嚴 。
右邊 。 次畫聖妙吉祥菩薩 。 坐寶優鉢羅華座 。 身黃金色 。 如童子相 。 首有五髻 。 面目端嚴 。 諸相具足 。 著妙青衣 。 以真珠寶 。 而為瓔珞 。 及為絡腋 。 莊嚴身相 。 歡喜合掌 。 瞻仰如來 。
次下 。 畫持誦行人 。 隨自儀容 。 莊嚴鮮潔 。 右膝著地 。 手持蓮華鬘 。 低頭作奉獻相 。
次前於幀角上 。 右邊 。 畫二佛 。
一名 。 無量光 。 二名 。 福光 。
左邊 。 畫二佛 。
一名 。 娑羅華王 。 二名 。 寶幢 。
此四如來 。 身如金色 。 光明晃耀 。 坐白蓮華 。 座眾華莊嚴 。 種種嚴飾 。 微妙第一 。 結跏趺坐 。 作說法相 。
於諸佛上 。 畫種種雲 。 雲中 。 畫一菩薩 。 名為妙眼 。 身相具足 。 光明普照 。 右手作施願 。 左手執袈裟角 。 如彼行相 。 而於雲中 。 雨種種華 。 供養如來之相 。
此世尊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應 。 正等覺 。 畫幀儀則 。 與彼一字真言 。 及最上佛頂王大輪 。 佛頂王力等 。 精進等 。 不可思議 。 廣大功德 。 最上之力 。 我已略說 。
我先廣說 。 一切佛頂王大輪一字 。 所有儀軌 。 一切所作 。 皆能成就 。
若有行人 。 欲作成就之法 。 至於不修先行 。 所作念誦 。 一切能成 。 何況於先行法 。 而有功績 。
凡有修持 。 隨喜得果 。 或求富貴 。 一切皆得 。
若有於此 。 世尊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成就像前 。 虔心一隨喜者 。 此人當來 。 決定證得 。 無上菩提 。
以此無量壽智決定王如來 。 及一切如來 。 心威德故 。 此為一切佛頂大輪王 。 此為妙吉祥童子心 。 一字大輪王 。 略說如來 。 力不思議 。 威德不思議 。 神通變化不思議 。
若有行人 。 作調伏法 。 或不修先行 。 或不持戒 。 乃至食酒肉等 。 亦得法成就 。 除不發菩提心 。 及不信重 。 乃至毀謗三寶 。 如是等人 。 若作破壞 。 并調伏法 。 必不能成 。 何況修中品 。 上品之事 。
凡持誦人 。
一 。 持念擁護自身 。
二 。 持念擁護他人 。
三 。 持念作大擁護已 。 至於十地菩薩 。 亦不能動 。 何況餘力 。 而能得動 。
若四持念 。 可救一切眾生 。 諸苦惱事 。
若五持念已 。 觀想佛世尊 。 所求皆得 。
若於月星吉日 。 依法於佛 。 菩薩像前 。 或經法 。 及舍利塔前 。 先沐浴 。 著新淨衣 。 預持戒一晝夜 。 然後取無蟲 。 清淨新水 。 白香華等 。 於作法處地 。 位作灑淨 。 燒白檀香 。 恭俱摩香 。 龍腦香 。 燒如是等香 。 作護摩法 。
若為剎帝利 。 用阿濕嚩他濕柴 。 著火 。
若為婆羅門 。 用鉢羅舍濕柴 。 著火 。
若為毘舍用佉儞囉濕柴 。 著火 。
若為首陀 。 用阿波摩里誐濕柴 。 著火 。
如是等皆隨力 。 兼用稻穀華 。 同作護摩 。 作降伏法 。 最為第一 。 於後作法 。 准此應知 。
若為降伏怨家 。 各隨彼彼 。 所用濕柴 。 八千片 。 作護摩 。 後用酥八千 。 作護摩 。 後復捻灰 。 擲彼惡心怨家 。 安居方所 。 又擲灰時 。 結佛頂大輪一字王印 。 更用優鉢羅印 。 得怨家退壞 。 或別有大災難 。 及有心苦惱事 。 以此得迴 。 如是更有別事隨意作法 。
如有病人 。 與加持衣 。 令著得身安樂 。
若加持眼 。 藥點眼 。 得一切人愛重 。
若面南 。 加持七遍 。 一切怒面觀察 。 皆悉善心愛重 。
或以華菓 。 及彼妙香 。 加持七遍 。 奉與他人 。 彼人嗅之心 。 自降重 。
或更有他人見者 。 亦皆降重 。
一切病者 。 及身疼痛 。 加持溫水洗浴 。 當得安樂 。
此調伏法 。 於苦惱眾生 。 皆不得作 。
或無主 。 無依之人 。 持誦者 。 亦須悲愍 。 於女人 。 愚人 。 病人 。 貧者 。 苦惱者 。 乃至賤人 。 及二根人 。 皆不得作 。 若於上人 。 有勇猛精進者 。 大慳貪者 。 大財大力者 。 極我慢者 。 如是人處 。 可得為作 。
復有惡人 。 毀謗賢善 。 壞亂正法 。 偷盜他財 。 作諸惡事者 。 亦可為作 。
復有不信 。 一切真言 。 及相應法等 。 惡心邪見 。 如是等處 。 當可為作 。
若有歸命三寶 。 具正見 。 有道心處 。 不得用作 。
復有法 。 若有遠離佛僧 。 常作嗔怒 。 當於彼處 。 擲灰加持 。 自然迴向 。
若是大力怨家 。 亦可破壞 。 若有大災難 。 不得作此法 。 當作三七日內 。 得成就法 。 可破逆一切怨家 。 初一七日 。 彼得心煩 。 二七日已 。 彼自受病 。
若至三七日 。 彼自破壞遠離 。 及去他處 。 不相遇會 。
若有能作此法 。 如是一向 。 為化眾生 。 不為他故 。 可得為作 。
若違佛意 。 害於有情 。 作一切事 。 佛所不許 。 諸佛所說 。 種種大業 。 黑白二果 。
若作黑不善 。 叢雜之業 。 定得不善 。 叢雜之報 。 持誦之人 。 宜應遠離 。 叢雜黑業 。 當修清淨 。 善白之業 。 得成善白 。 清淨果報 。
若害眾生 。 當感地獄 。 彼持誦人 。 當勤憶 。 念斷如是法 。 持誦之人 。 遠離殺生 。 感最上報 。 當生天上 。 得解脫樂 。
又持誦者 。 若得真言成就 。 得天中天 。 得一切智 。 為教化眾生 。 起種種行 。 修種種因 。 作千事業 。 隨意成就 。
若作調伏法 。 專心念誦 。 依法護摩 。 得下品成就 。 於中品法 。 少許成就 。 但持誦法 。 說上中下 。 若持誦最上 。 得最上報 。 若持誦得中 。 獲中品報 。 若持誦下品 。 得下品報 。 於護摩法 。 亦說三種稱量時節 。
凡持誦護摩 。 當勤修習 。 最上無等等事業 。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第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