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鴻臚少卿 。 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 詔譯 。
妙吉祥心麼字唵字成就法儀則品第二十二
爾時世尊 。 釋迦牟尼佛 。 復觀察淨光天眾 。 告妙吉祥童子言 。
妙吉祥 。 汝別有畫像儀則成就法 。 能成就一切事業 。
妙吉祥 。 汝一字心真言 。 或汝六字根本麼字真言 。 或六字心 。 或唵字真言 。 如是等真言儀軌王 。 於佛滅後 。 末法之時 。 佛剎空虛 。 世間無主 。 無人救度 。 此儀軌王 。 為主救度 。 令得安住 。
妙吉祥 。 我今宣說 。 儀軌次第 。
如前 。 用不截茸線新帛 。 清淨無垢 。 長七肘 。 闊三肘 。 以白檀龍腦 。 水調彩色 。 畫我世尊釋迦牟尼佛 。 坐蓮華座 。 作說法 。 目觀妙吉祥童子相 。
於右邊次第 。 畫妙財菩薩 。 真實菩薩 。 聖無盡意菩薩 。 妙吉祥童子 。 頂禮世尊相 。
左邊次第 。 畫普賢菩薩 。 聖觀自在菩薩 。 賢護菩薩等 。 所有如來相好 。 一一具足 。
諸菩薩相 。 殊妙最上 。 佛菩薩身量 。 隨幀相稱 。 其聖觀自在 。 及妙財二菩薩 。 手執白拂 。 諸餘菩薩 。 各各執華 。 瞻仰如來 。 種種莊嚴 。 微妙第一 。
於前下面 。 畫一地天 。 手捧寶匣 。 從地涌出 。 半身出地 。 半身不現 。
於上面空中 。 畫二天人 。 手持華鬘 。 雨散天華 。 如上佛菩薩等 。 各有身光 。 互相晃耀 。 內外輝映 。 一一嚴潔 。
彩畫畢已 。 持此畫像 。 就舍利塔所 。 如法安置 。 畫像訖 。 彼持誦行人 。 內外嚴潔 。 心不散亂 。 於此像前 。 面西而坐 。 誦妙吉祥心 。 或根本等真言 。 滿一洛叉 。 自初起首 。 直至成就 。
一日 。 三時洗浴 。 三時換衣 。 持戒清淨 。 默然乞食 。 或菜或果 。 無諸葷雜 。 所乞得食 。 分作四分 。 一分 。 奉獻三寶 。 一分 。 奉獻妙吉祥菩薩 。 一分 。 施一切有情 。 一分 。 充自食 。 勿令身心 。 有所苦惱 。
發如來意 。 為諸眾生 。 不起少心 。 獨為自己 。 作是觀想 。 求願圓滿 。 念真言獻 。 香華燈塗 。 乃至食等 。 及沐浴諸聖 。 沐浴者 。 以香水沐浴 。 諸聖像影 。 然後於佛像前 。 以諸華香食等 。 恒常供獻 。
每獻食供養 。 先普獻三寶 。 後獻慈氏 。 次觀自在 。 次普賢 。 乃至虛空藏 。 無盡意 。 月光童子 。 除蓋障 。 聖金剛手 。 聖多羅 。 大孔雀明王 。 聖無能勝 。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 香華塗香食等 。
一切如是 。 彼先獻已 。 然後施從外 。 一重地位 。 一切駝驢象馬 。 形作障礙者 。 以白蟻封土 。 作彼形像 。 作形像已 。 與種種飲食 。 及菜果等 。 如是施已 。 發遣遠離 。 然後以吉祥草為座 。
座已 。 發最上善心 。 念一切佛名號 。 然後只於 。 測近清淨處 。 布吉祥草於上臥 。 及喫食來往經行等 。 遠離尋常 。 諸臥具等 。
一日三時 。 念佛名號 。 及作觀想 。 若是得見 。 殊勝好夢 。 不得去他人處說 。 可於佛前言白 。
如是依次第 。 速疾誦真言 。 一洛叉 。 餘時常讀誦 。 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 若念誦時 。 瞻仰妙吉祥童子 。 若作念誦 。 莫令文句闕少 。 若遍數滿足已 。 然起作禮 。 復以種種 。 供養獻佛 。 如是儀則 。 先行精熟已 。 持彼畫像 。 隨於處所 。 求諸成就 。
此先行成已 。 復以白檀 。 作妙吉祥菩薩 。 坐蓮華座 。 左手執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右手執果 。 如是作已 。 於殊勝清淨之地 。 面西安置 。 於彼像前 。 作護摩爐 。 為一切法 。 作四方爐 。 深二尺 。 用五穀作 。 泥飾護摩爐 。 如是儀則 。 用阿濕嚩他木濕柴 。 或用無憂樹木濕柴 。 以如是等柴著火 。
復用粳米 。 和酥乳酪蜜等 。 都盛一銅器中 。 然後柴 。 真言八千遍 。 滿杓作護摩 。 如是作已 。 然後為所求事 。 取月一日 。 起首作法 。 用尼俱陀樹濕柴著火 。 得見無煙已 。 用真言 。 請召火天 。
真言曰 。
阿誐蹉賀里閉訥婆羅儞鉢哆 。 𡁠賀嚩 。 路呬哆叉禰呬捺捺賀 。
誦此真言三遍 。 請召護摩已 。 然後請召 。 妙吉祥菩薩 。
真言曰 。
阿誐蹉誐蹉俱摩囉部多薩里嚩 。 薩怛嚩囉他 。 母儞野 。 覩憾娑賀焰迦囉波 。 野獻淡補瑟半度半左鉢囉 。 底仡里 。 恨拏 。 娑嚩賀 。
誦此真言 。 伸請召已 。 獻諸供養香華 。 閼伽水等 。 然後作護摩 。 七遍七擲團食 。 如是滿七日 。 復用粳米油麻 。 及酥乳等 。 作粥奉獻 。 及常自食足此 。 後決定得見 。 妙吉祥童子 。
後用濕白檀 。 長二指 。 作柴八千片 。 作護摩 。 日日燒一百片 。 至數滿足 。 決定受人間 。 最上施主供養 。 或用惹帝花 。 一洛叉 。 作護摩 。 決定得最上施主愛重 。
或以蓮華一千 。 搵酥蜜酪 。 作護摩 。 得大財寶 。
若以三弭木濕柴 。 著火油麻 。 作護摩 。 得大財主 。
若早晨 。 於河中以水 。 作護摩 。 得一切人愛重 。
或以阿里迦木濕柴 。 搵酥蜜酪 。 一洛叉 。 作護摩 。 得千人受用豐足 。
或用阿波末里誐木濕柴 。 作護摩 。 得一切病消除 。 或用有乳木柴柴 。 著火 。 用油麻 。 作團食 。 一洛叉 。 作護摩 。 所求皆得 。
若有國王求國土 。 用蓮華 。 一洛叉 。 作護摩 。 得願滿足 。
或用大麥 。 一洛叉 。 作護摩 。 得五穀 。 受用無盡 。
或用安息香 。 必里焰虞香 。 和酥 。 作護摩 。 得子息 。
若以惹帝華 。 捻一一華 。 水中 。 作護摩 。 以餘華與人 。 彼人嗅之 。 得愛重 。
或以供俱摩華 。 麝香 。 丁香 。 口含之 。 念誦人所見 。 皆愛重 。
或以胡椒 。 誦八千遍已 。 口含 。 作瞋怒言 。 彼自愛重 。
若以結界 。 得成隱身 。
若見怨家 。 意念之 。 怨心自息 。
若恒持誦 。 得一切人愛重 。
若於早晨 。 以惹帝華 。 并淨水 。 地上 。 作護摩 。 得真言成就 。 無敢違犯 。
若有怖畏者 。 意念即除 。 若有怨怒者 。 覩面自息 。
若為他人 。 以一切香華 。 作護摩 。 彼獲愛重 。
或以水 。 誦七遍 。 早晨飲 。 惡業苦惱 。 決定除滅 。
或將清水 。 誦七遍洗面 。 世間一切見者 。 悉皆愛重 。
若加持華與人 。 得彼人愛重 。
若以粳米 。 作護摩 。 一洛叉 。 得人間第一尊貴 。
以油麻 。 及蓮華一千 。 作護摩 。 得錢一千 。
若不酬價買 。 安息香 。 并娑惹囉娑香 。 及吉祥香等 。 與香水和合 。 作護摩五日 。 六箇月內 。 得一千功德 。
若一七日三時 。 用曼陀羅華 。 作護摩 。 得牛 。
用阿里迦華 。 得穀 。
用世里沙華 。 得馬 。
用無憂華 。 得金 。
用尾部里多吉華 。 得衣 。
又復 。 若以惹帝花護摩 。 及諸上妙華 。 於水中 。 作護摩 。 但心中所求 。 一切上衣皆得 。
若加持眼藥 。 七遍 。 點眼 。 貧者亦得大富 。
若於夜分 。 坐持誦 。 於眠睡中 。 得吉祥夢境 。
若求極貴 。 人愛重者 。 求足下土 。 與白芥子 。 油麻和合 。 作護摩七日 。 每日三時 。 作必得 。
若求貴重之人 。 愛重者 。 用婆羅怛迦 。 和油麻 。 作護摩 。 七日七夜獲得 。
或求婆羅門愛重者 。 用乳粥并酥 。 作護摩 。 一切皆得 。
若欲毘舍愛重者 。 用大麥砂糖 。 作護摩 。
若欲首陀愛重者 。 用團食 。 作護摩 。 即得 。
若為救病 。 誦八百遍 。 摩病者頂 。 一切得差 。
一切病 。 加持線 。 繫身皆差 。
若癭病 。 加持白蟻土 。 塗之即差 。
復有七種儀則 。
第一畫像儀則最上法 。 如先所說 。 求新帛清淨無雜 。 畫聖妙吉祥菩薩 。 如童子相 。 身肉紅色 。 坐蓮華座 。 種種莊嚴 。
右邊 。 畫聖觀自在菩薩 。 左邊 。 畫普賢菩薩 。 身量小如 。 妙吉祥菩薩 。
畫像成已 。 求清淨之地 。 及佛舍利塔處 。 如法念誦 。 滿一俱胝已 。 得囉惹之福 。
若用濕白檀柴 。 搵供俱摩香水 。 護摩一洛叉 。 同前 。
若用濕沈香柴 。 搵酥蜜酪 。 護摩 。 同前 。
若以惹帝華 。 和酥蜜酪 。 作護摩 。 同前 。
若用蓮華聚 。 作護摩 。 得錢如華聚大小 。
若用尾部里哆吉果 。 一洛叉 。 作護摩 。 得大財主 。
若用濕柴 。 安息香 。 同護摩八千 。 得穀 。
若恒以脂麻護摩 。 得穀無盡 。
若以粳米 。 一洛叉護摩 。 得衣食廕庇千人 。
若以多子者菓子 。 及舍弭菓子 。 作護摩 。 得妙童女供事 。
若以舍弭樹葉 。 作護摩 。 一切如意 。
以阿誐悉帝華 。 搵乳作護摩 。 得淨行者奉重 。
若用白迦囉尾囉華 。 及迦尾迦囉華 。 作護摩 。 得最上人愛重 。
用曼陀羅華 。 作護摩 。 得最上人愛重 。
用曼陀羅花 。 作護摩 。 得一切首陀愛重 。
用阿里迦華 。 搵酥蜜酪 。 作護摩 。 救一切病 。
若以如是儀則 。 用香華一洛叉 。 獻佛足下 。 常受快樂 。
若以菩提樹濕柴 。 著火 。 用舍弭華一千 。 作護摩 。 能除一切 。 星曜所執 。
若以牛黃 。 書真言 。 頂戴入軍陣 。 一切器仗不傷 。
若以真言成就 。 妙吉祥菩薩乘象 。 在軍陣前 。 他軍見之 。 自退 。
若以童子相菩薩 。 坐金孔雀 。 安幢上 。 擎於陣前 。 他軍見之 。 自退 。
若以惹帝華 。 一洛叉 。 獻佛足 。 即於彼處 。 布吉祥草臥 。 於夢中 。 所求皆見 。
若燃燈一千盞 。 其中一盞 。 用藕絲纏 。 甘草為心 。 然燈供養 。 彼人決定 。 得見妙吉祥菩薩 。 如一切讚歎 。 殊妙之相 。
又有求成 。 第二儀則 。 用一生金銀 。 未曾別用者 。 作妙吉祥童子 。 右手作施願 。 左手持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 如是作已 。 於舍利塔前安置 。 對像誦真言 。 一洛叉滿已 。 於晨朝 。 獻大供養 。 以童男童女 。 作諸歌舞 。 自讀誦大乘經法 。 供養畢 。 獻三朵妙華 。 及閼伽水 。 獻已發遣 。 先所說儀法 。 有請召發遣等印 。
若念誦時 。 結蓮華印 。
若請召 。 用幢印 。
若獻座 。 用吉祥印 。
若獻閼伽 。 用滿印 。
若獻華 。 用一尊印 。
若獻燈 。 用願印 。
獻香 。 用合掌印 。
獻塗香 。 用孔雀坐印 。
獻食 。 用杖印 。
凡作念誦 。 前諸儀軌 。 皆用此諸印法 。 自初起首 。 至法成就 。 應是請召 。 及諸供養發遣 。 皆用印法 。 直至畢日 。
若以惹帝華獻佛 。 及獻閼伽已 。 於佛前臥 。 於夢中得見 。 佛作說法相 。 有菩薩圍遶 。 若為作如是 。 種種之事 。 當須持戒 。 不得散亂 。
於白月一日起首 。 以吉祥香和蜜 。 作護摩 。 得最上尊貴 。
若誦一俱胝 。 得親見妙吉祥 。 如人語話 。
若得說法 。 及得光照 。 得不退菩薩位 。
復有第三儀則 。 用赤檀 。 作童子相 。 一邊作愛子 。 次摩耶夫人 。 手攀無憂樹 。 一邊安置鹽 。 及白黑芥子和合 。 以赤檀 。 作彼形相 。 作已截斷 。 作護摩 。 彼自愛重 。
或以尼俱律陀樹子 。 作護摩 。 若為他作 。 他得愛重 。
或以優鉢羅子 。 若為他 。 作護摩 。 他得愛重 。
或用棗子 。 為人作護摩 。 彼人得愛重 。
若以烏曇鉢羅子 。 為彼人 。 作護摩 。 彼人得愛重 。
若以悉哩巘吒迦木 。 作護摩 。 得婆羅門愛重 。
若以藕 。 作護摩 。 得剎帝利愛重 。
若以龍花 。 作護摩 。 得毘舍愛重 。
若以稻穀 。 作護摩 。 得首陀愛重 。
若以鹽及乳糖 。 和為團八千 。 作護摩 。 一日三時 。 七日滿畢 。 若為他作 。 彼得愛重 。
若以苦楝葉芥子 。 和油護摩 。 一日三時 。 七日為滿 。 得彼愛重 。
若以蓮華 。 一洛叉 。 作護摩 。 得金 。
若以迦羅惹里迦花八千 。 作護摩 。 得大聚落 。
若以波吒羅花 。 作護摩 。 得穀無盡 。
若以吉祥花 。 作護摩 。 得金 。
若以菖蒲根 。 搵酥蜜酪 。 作護摩 。 與一切論者 。 論議得勝 。
或沒囉憾弭藥 。 酥和 。 盛銅器中 。 誦真言 。 直至一萬 。 然後自喫 。 得於一切 。 論者中得勝 。
若有嗔怒者 。 誦八千已 。 觀彼自息 。
復有第四儀則 。 如前 。 以新帛清淨無垢已 。 令畫人持戒 。 用最上彩色 。 畫聖妙吉祥菩薩 。 坐蓮座 。 作說法相 。
右邊 。 畫聖大彌佉羅 。
左邊 。 畫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 。 端嚴相 。 身著白衣 。 一切嚴飾 。
下面 。 畫蓮華池 。 池中蓮華 。 種種繁滿 。 畫龍王出半身相 。 手執蓮華莖 。
右邊 。 畫消除障難聖無能勝大明王相 。 口出火焰 。 作顰眉相 。
左邊 。 畫聖鉢囉拏舍嚩里明王 。 手執羂索鉞斧 。 眼紅黑色 。 擁護持誦行人 。
次畫持誦人 。 隨自顏色形相 。 手捧蓮華鬘 。 作瞻仰妙吉祥菩薩相 。
於上面 。 畫持花鬘 。 散華天人 。
以此畫像 。 於有佛舍利塔處 。 面西安置 。 行人於此像前 。 誦真言一俱胝 。 滿已 。 獻大燈供養 。
獻已 。 復誦聖般若波羅蜜多菩薩 。 滿一萬遍 。 注意瞻仰 。 妙吉祥菩薩相 。
若得此畫 。 像動者 。 得人間第一尊貴 。
若得眼動 。 得作天人 。
若笑 。 得輪囉惹 。
若得言語 。 證得初地菩薩位 。 入諸佛會聽法 。
若於此像前 。 [((土/口)*殳)/牛]# 有犢黃牛乳取酥 。 得酥已 。 盛於銅器中 。 誦真言 。 直至三種相現 。 若得熱相 。 誦者 。 得大智慧 。 大聞持等 。 若得煙出 。 證隱身自在 。 若是焰出 。 當獲神通 。
復有以菖蒲根 。 用惹帝花纏 。 用坯器盛已 。 誦真言 。 直至苗出 。 誦人取喫 。 得聞持 。 誦一俱胝 。 得親見妙吉祥 。 聽聞說法 。
若以金 。 作百葉蓮華已 。 於像前 。 右膝著地 。 誦真言 。 直至焰出 。 手執得天輪王 。 他人不能得見 。
若以雄黃 。 或雌黃 。 合眼藥 。 用吉祥菓盛 。 誦真言 。 直至作聲 。 用少許 。 點眼中 。 所有地行 。 一切夜叉羅剎 。 及毘舍左等類中 。 當得為主 。
若以上等劍 。 無損缺者 。 於像前手按 。 誦真言 。 直至如蛇起頭 。 若執之 。 得天輪王 。 住壽一劫 。
若復以雄黃 。 用三種金裹 。 雄黃丸子 。 口中含 。 誦真言 。 直至振動 。 誦人得隱身 。 復得六天自在 。
若作此儀者 。 其持誦行人 。 當須一切善法 。 具足不得貪欲 。
復有取舍弭樹子 。 及菩提樹子 。 三金裹已 。 口中含 。 誦真言 。 直至振動 。 得隱身 。 復得神通 。 壽命千歲 。
復以銀作輪 。 持於脩羅窟前誦 。 直至輪擊 。 脩羅窟門開 。 入中無障 。 彼脩羅女出迎 。 誦者入中 。 壽命一劫 。
復有用鐵 。 作三戟叉 。 持誦行人若持 。 於阿脩羅窟前 。 作念誦 。 一切障難破壞 。 彼自出迎 。 若欲住彼 。 得壽一劫 。 當得見於 。 彌勒世尊 。
復有第五儀則 。 若用白阿里迦木 。 作拇指大 。 妙吉祥菩薩 。 作已 。 獻阿里迦花 。 一洛叉 。 得貴人之位 。
若用白迦囉尾囉 。 根拇指許大 。 作妙吉祥菩薩 。 以迦囉尾囉花 。 獻一洛叉 。 得真言成就 。
若以迦囉賀吒木 。 作妙吉祥菩薩 。 一尺許大 。 以賀吒花 。 獻一洛叉 。 得多人愛重 。 得為軍主 。
若用白檀 。 作五寸大 。 妙吉祥菩薩 。 以惹帝花 。 獻一洛叉 。 得貴人位 。
若以菩提樹木 。 作一指長像 。 獻淨水一瓮 。 得多人愛重 。
若以一切香作像 。 獻一切香花 。 所求皆得 。
若恒時 。 以沈香木濕柴 。 作護摩 。 一切持誦人中 。 得尊重 。
恒時持誦 。 除大五逆罪 。 命終之後 。 得親見妙吉祥聽法 。
若急誦八百 。 於一切眾生中 。 得隱身 。 得為持念主 。 一切瞻仰愛重 。 若為他作 。 一切皆得 。
如是童子 。 儀則種種之事 。 皆悉得作 。 唯除貪欲 。
復有第六 。 調伏儀則 。 如是所說 。 於末法時 。 當為利益眾生 。 使得成就 。
我更與說 。 第七儀則 。 當為濁惡之時 。 利益薄福眾生 。 與傳此法 。 令得菩薩 。 三乘之道 。 令解方便 。 上下品事 。
復為末法時 。 一切眾生 。 貪愛迷惑 。 及瞋濁重者 。 及為所繫縛者 。 當為解脫道 。 勝善果報 。 如來所說 。 真言儀軌 。 有大力勢 。 具大精進 。 當為廣大利益 。 末法之時 。 一切眾生 。 使得不空成就 。
我釋師子 。 人中最上 。 天中之天 。 當於妙吉祥法中 。 略說如是 。 最上利益之法 。 令得一切 。 所作成就 。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