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鴻臚少卿 。 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 詔譯
菩薩變化儀軌品第二之二
所說真言儀軌 。 為彼水陸有情 。 及阿脩羅等 。 令具種種功德 。
真言曰 。
曩莫三滿哆沒馱喃摩鉢囉 。 底賀哆舍娑曩喃怛儞也 。 他唵舍俱曩摩賀舍俱曩鉢納摩 。 尾怛怛博訖叉 。 薩哩嚩 。 半曩誐曩舍迦佉佉佉呬佉呬 。 三摩野摩努娑摩 。 囉吽底瑟吒 。 冐他薩怛冐 。 波野底 。
此真言行 。 復用大印 。 具足精進 。 難化者能化 。 難調者能調 。 病苦之者 。 速得平安 。 消眾毒藥 。 破諸惡事 。 不生疑惑 。
復次菩薩 。 真言行力 。 能隨眾生 。 普遍教化 。 如迦樓羅經說 。 菩薩悲愍有情 。 隨諸眾生 。 或現為迦樓羅鳥 。 形容廣大 。 降伏毒龍 。 令彼生善 。 此真言儀軌說 。 如來真言族 。 及蓮華族等 。 多方變化 。 利益有情 。 而無冤憎 。
譬如慈母 。 育養多子 。 恩愛平等 。 菩薩慈悲 。 度諸眾生 。 亦復如是 。 我行真言行 。 過去佛說 。 今我亦說 。 妙吉祥復說 。
爾時妙吉祥童子 。 觀察淨光天上 。 一切大眾 。 不思議未會有事 。 入三摩地 。 名照見一切三昧 。 安住菩薩 。 所行法行 。 令諸眾生 。 悉得利樂 。
入此三摩地已 。 於淨光天 。 化出不可思議 。 未曾有摩尼寶藏 。 種種莊嚴曼拏羅 。 假使一切 。 聲聞辟支佛 。 乃至十地 。 得自在菩薩 。 而不能畫 。 此曼拏羅 。 何況凡夫之人 。
此最上曼拏羅 。 平等法行 。 妙吉祥童子 。 而能通達 。 唯諸佛世尊 。 一切菩薩 。 聲聞辟支佛 。 可能依法奉行 。 得受灌頂 。 妙吉祥童子 。 不思議威德力行 。 佛菩薩最上三摩地 。 入曼拏羅心意 。 現生之時 。 唯自了知 。 彼諸心智 。 何可度量 。 豈將有相工巧 。 而圖畫邪 。
爾時妙吉祥童子 。 告諸眾言 。
聖者諦聽 。 入大曼拏羅三昧 。 如來菩薩 。 不可違犯 。 何況別餘眾生 。 聖與非聖 。
爾時妙吉祥童子 。 告金剛手祕密主言 。
佛子 。 三昧心法 。 理出人情 。 今為如來入滅 。 方便說之 。 令諸眾生 。 得入世間出世間 。 一切真言行 。 皆得成就 。
爾時 。 金剛手祕密主 。 告妙吉祥童子言 。
佛子 。 世尊若涅槃之後 。 為諸眾生 。 說曼拏羅真言行 。 令彼隨喜修學 。 皆得成就 。 無上佛道 。
若有愚癡眾生 。 不依法行 。 違犯三昧 。 真言不成 。 雖有大福梵行 。 不依此儀 。 不得三昧 。 真言不成 。
若不依法 。 假使帝釋 。 巧說方便 。 不得三昧 。 真言不成 。 何況地居之人 。
若善知教法 。 依法行事 。 念誦之時 。 世間出世間 。 真言三昧 。 決定成就 。 入妙吉祥童子 。 曼拏羅教法之者 。 一切所求 。 無不圓滿 。
爾時 。 金剛手祕密主大菩薩 。 請妙吉祥菩薩 。 為諸有情 。 略說曼拏羅儀軌 。 如是請已 。 是時妙吉祥童子 。 而為宣說 。
夫建曼拏羅 。 須在三長月 。 於此月內 。 須得白月 。 勿使黑月 。 於白月中 。 或一日 。 或十五日 。 復須揀擇好日 。 有吉祥星曜 。 方得起壇 。
若於三長月外 。 欲建曼拏羅時 。 得好吉祥之日早辰 。 而可用之 。 復須揀擇 。 清淨之地 。 或近城郭 。 或近入海河岸 。 或向海中 。 或阿闍梨自住處 。 皆可起壇 。 若近城郭 。 向東北上 。 不近不遠 。 即可堪用 。
所用之地 。 無沙石瓦礫 。 灰炭糞土 。 髑髏之類 。 並須去除 。 令其清淨 。 阿闍梨於此安住 。 或七日 。 至半月 。 依法嚴持壇地 。 然用無蟲 。 五淨之水 。 白檀香 。 龍腦香 。 供俱摩香 。 和合水內 。 用五髻大印 。 念焰曼德迦大忿怒明王真言 。 八千遍 。 加持淨水 。 灑淨十方 。 四維上下 。 俱令清淨 。
所居壇地 。 四方各十六肘 。 或十二肘 。 或八肘 。 此分 。 上中下 。 三等 。 一切智智 。 說此壇法 。 若求國位安泰 。 登其王位 。 可用上壇 。 若求增益福壽 。 可用中壇 。 若求一切 。 吉祥之事 。 可用下壇 。 八肘者 。
復次 。 若別為所求之事 。 粉彼曼拏羅 。 於其壇地 。 堀深二肘 。 有若炭灰 。 塼石瓦礫 。 骨髮蛇蟲之類 。 不可起壇 。 須別覓好地 。 而乃修辦 。 不計山中 。 曠野河岸 。 一無障礙 。 直須正意 。 細心觀察無蟲 。 清淨之地 。
所掘之地 。 復須別取 。 上好淨土 。 而用填之 。 填已 。 實築平滿 。 所填淨土 。 仍須用前五淨之水 。 同和填之 。 三等曼拏羅 。 隨意可作 。
又於壇四方 。 各釘一佉禰囉木橛 。 念忿怒明王真言七遍 。 加持於橛 。
復以五色線 。 亦誦忿怒明王真言七遍 。 以此五色線 。 於曼拏羅四方 。 纏繞此壇相 。 四方中位名內院 。 令阿闍梨 。 居其中位 。 念根本真言 。 八千遍 。 結五髻大印同用 。
誦真言足已 。 彼阿闍梨 。 卻出壇外 。 旋繞曼拏羅匝已 。 面東踞草薦而坐 。 志心頂禮 。 一切諸佛 。 及諸菩薩 。 以前五色線 。 繫四方橛上 。 繞壇一匝 。 用為界繩 。 精熟法事 。 持誦一夜 。
彼曼拏羅阿闍梨 。 堅持清齋 。 依根本儀軌 。 舉動用心 。 令修大乘行者 。 依法持戒 。 一夜同行法事 。 復用五色 。 粉念六字心真言 。 加持彼粉且按置 。 曼拏羅中 。
復於壇外四面 。 莊嚴按置幢幡 。 栽芭蕉樹 。 及種種果 。 樹以為門道 。 然令鼓樂螺鈸等 。 齊韻發聲 。 此為吉祥音 。
音樂等止已 。 復為四眾 。 略說法要 。 復於曼拏羅四方 。 各讀大乘經典 。
南方 。 讀佛母般若波羅蜜經 。 西方 。 讀聖月光三摩地經 。 北方 。 讀聖華嚴經 。 東方 。 讀聖金光明經 。
如是法師 。 讀此四本經法已 。 阿闍梨從曼拏羅起 。 用白檀 。 龍腦 。 供俱摩 。 白色香 。 用上好華 。 同和一處 。 念根本真言加持 。 以此香華 。 散在曼拏羅 。 一切處 。 阿闍梨出外 。 七日食酥 。
復用二人至三人 。 具大福德 。 發菩提心持戒者 。 同入曼拏羅中 。 念根本真言 。 自作擁護 。 以五色粉 。 粉此壇上 。 所用紛粖 。 使金銀等 。 五色寶微細如塵 。 或銅等五色亦得 。
若是國王 。 及大福德人 。 建造此壇 。 上求無上菩提 。 決定得成 。 若有隨喜之者 。 亦得菩提 。 何況別餘 。 吉祥之事 。 無不成就 。
若釋迦如來 。 滅度之後 。 惡世薄福眾生 。 何能見聞 。 如是大福德 。 壇儀之法 。 爾時大光 。 妙吉祥童子 。 為諸貧苦眾生 。 略說曼拏羅儀軌 。 用粳米為粖 。 微細如麫 。 染成五色 。 青黃赤白黑 。 曼拏羅阿闍梨 。 自結五髻大印 。 念根本真言 。 加持彼粉 。 然後阿闍梨 。
於曼拏羅東南方 。 依法作一火壇 。 其壇闊二肘 。 深一肘 。 周迴如蓮華葉相 。 用波羅舍木 。 及吉祥果樹木 。 為濕柴 。 可長一尺 。 俱得濕潤者可用 。 復使酥酪蜜三種 。 搵濕柴兩頭 。 結野瑟致印 。 念根本真言 。 請召火天 。 復念一字心根本真言 。 八百遍 。 即作護摩 。
次與巧妙畫人 。 同行法事 。 曼拏羅阿闍梨 。 自戴頭冠 。 內心志意想像 。 諸佛菩薩 。 如對目前 。
復念獻香真言 。 合掌恭敬 。 頂禮諸佛菩薩 。 頂禮妙吉祥童子已 。 將前五色粉 。 與彼畫人 。 同共粉畫壇面 。
先於曼拏羅中間 。 畫釋迦牟尼佛 。 坐寶師子座 。 諸相具足 。 如在淨光天上 。 作說法相 。 曼拏羅阿闍梨 。 及同事畫人 。 復念根本真言 。 自作擁護 。
次與一切鬼神 。 出其生食 。 於此壇外 。 四方上下 。 散施飲食 。 令彼飽滿 。 阿闍梨 。 復須洗浴身體 。 著潔淨衣 。 近於火壇 。 作擁護法 。 復用酥供俱摩香 。 和為團食 。 作八千箇 。
阿闍梨 。 坐吉祥淨草座上 。 念根本真言 。 用前團食 。 而作護摩 。 又用白芥子 。 復誦焰曼德迦忿怒明王真言 。 八百遍 。 加持芥子 。 合在淨器中 。 或有不祥 。 諸惡形相 。 或有惡聲 。 或暴惡風雨 。 或日有惡相 。 及種種障難 。 但用前白芥子 。 作護摩七遍 。 諸惡自滅 。
若有人為障難 。 以芥子 。 作護摩五遍 。 彼人障難不成 。 而自降伏 。 經一剎那 。 復得鬼魅所著 。 假使天帝釋 。 為其障難 。 亦乃不久 。 而得無常 。 何況惡心者 。 人及非人等 。 作其障難 。
此焰曼德迦忿怒明王 。 破壞怖畏 。 其事如是 。
又彼持誦者 。 坐吉祥草座 。 誦焰曼德迦忿怒明王已 。 於釋迦牟尼佛像右邊 。 畫二辟支佛 。 於蓮華座上 。 結跏趺坐 。
又於彼佛足前 。 畫二大聲聞 。 作聽法相 。
彼聲聞右邊 。 畫觀自在菩薩 。 一切莊嚴 。 如秋滿月 。 座蓮華座 。 左手執蓮華 。 右手作施願相 。
彼觀自在右邊 。 畫白衣尊勝 。 左手執蓮華 。 右手頂禮世尊 。 釋迦牟尼 。 亦坐蓮華 。 首戴寶冠 。 偏袒右肩 。
如是復畫 。 多羅菩薩 。 部哩俱胝菩薩 。 各各如法而坐 。 於彼菩薩之上 。 復畫佛母般若波羅蜜多 。 佛眼佛頂尊勝王 。 及畫十六大菩薩 。
所謂 。 普賢菩薩 。 地藏菩薩 。 虛空藏菩薩 。 除蓋障菩薩 。 滅罪菩薩 。 慈氏菩薩 。 手執白拂 。 瞻仰世尊 。
清淨行菩薩 。 無垢幢菩薩 。 妙財菩薩 。 月光菩薩 。 無垢稱菩薩 。 除一切病菩薩 。 一切法自在王菩薩 。 世間行菩薩 。 大慧菩薩 。 持慧菩薩 。
如是十六大菩薩 。 莊嚴色相 。 普皆圓滿 。
又於向上 。 復畫忿怒大明王 。 及諸明王 。 蓮華部族 。 依法結印 。 隨處安住 。
於壇四面 。 各空閑位 。 唯畫蓮華 。 請召賢聖 。 於此安排 。
又於釋迦牟尼佛右邊 。 畫二辟支佛 。
一名 。 巘馱摩捺曩 。 二名 。 塢波哩瑟吒 。
於佛左邊 。 復畫二辟支佛 。
一名 。 贊捺曩 。 二名 。 悉馱 。
於佛足下 。 畫二大聲聞 。 大迦葉波 。 大迦多演曩 。
所有一切 。 壇向東開門 。
又於聲聞左邊 。 畫聖金剛手 。 如優波羅色 。 一切莊嚴 。 色相圓滿 。 右手執拂 。 左手摩忿怒明王頂 。 金剛拳明王 。 金剛鉤明王 。 金剛鎖明王 。 妙臂明王 。 金剛軍明王 。 隨相幖幟 。 逐位而坐 。
一切忿怒明王 。 及諸明王 。 并其眷屬 。 各各依法結印 。 於彼左邊 。 復畫羯磨金剛杵印 。 於壇四面皆爾 。 阿闍梨請召 。 明王眷屬 。 於此安居 。
於彼壇上 。 復畫八尊勝佛頂 。 體有金色 。 遍身光明 。 各結印法 。 似大輪明王相貌 。 圓滿莊嚴 。 瞻仰觀佛 。
所謂 。 大輪尊勝佛頂 。 白傘蓋佛頂 。 尊勝佛頂 。 最勝佛頂 。 光聚佛頂 。 高佛頂等 。
於前辟支佛左邊 。 畫門 。
於門外右邊 。 畫一大菩薩 。 名出世間行 。 作持髮髻頭冠 。 右手持數珠 。 左手持淨瓶 。 面向門 。 作喜怒顰蹙色 。
門左邊 。 畫一大菩薩 。 名無能勝 。 相儀清淨 。 亦戴頭冠 。 左手持瓶杖 。 右手持數珠 。 作施願相 。 面向門 。 亦作喜怒顰蹙相 。
又於寶殿 。 內有法輪 。 法輪下 。 有師子座 。 彼有大菩薩 。 即妙吉祥 。 現童子相身 。 如供俱摩香色 。 相儀清淨 。 面戴喜怒 。 左手持優鉢羅華 。 右手作施願 。 持吉祥菓 。 頭有五髻 。 真珠瓔珞 。 著嬌尸迦天衣 。 偏袒右肩 。 光明遍照 。 一切莊嚴 。 皆作童子之相 。 坐蓮華座 。 面向曼拏羅門 。 觀瞻焰曼德迦忿怒明王 。
彼菩薩右邊 。 蓮華座下 。 復畫焰曼德迦忿怒明王 。 作大惡相 。 遍身光明 。 瞻仰菩薩 。 如受勅相 。
於右邊 。 蓮華下 。 畫五大菩薩 。 作淨光天子相 。
所謂 。 無垢菩薩 。 深善菩薩 。 清淨菩薩 。 滅障菩薩 。 普照菩薩 。
一切如彼 。 淨光天上 。 普皆遍有 。 無數珍寶光明 。 散種種華 。 殊勝莊嚴 。
復以五色 。 粉於曼拏羅 。 四方畫四門樓 。
於曼拏羅東北 。 畫上界開華王如來 。 宜小畫佛身 。 坐蓮華座 。 作觀瞻釋迦佛相 。 普放光明 。 結跏趺坐 。 作施願手 。
彼佛右邊 。 畫大輪佛頂尊勝印 。 左邊光明聚印 。 佛眼印 。 般若波羅蜜多印 。 聖觀自在上般若波羅蜜多印 。
世尊右邊 。 畫無量壽 。 觀瞻如來 。 作施願手 。 坐蓮華座 。 普遍光明 。 彼佛右邊 。 安衣鉢印 。 如是次第 。 有閑空之處 。 復畫開華王如來 。 及蓮華印 。
右邊畫佛頂光明聚印 。 普遍光明 。 彼右邊 。 安寶幢如來 。 坐寶山上 。 作說法相 。 於彼佛身 。 出種種光焰 。 作青綠紅色 。 普遍光明 。
彼佛左邊 。 粉畫尊勝佛頂印 。 轉法輪印 。 皆有光明照曜 。 左邊復有 。 錫杖 。 淨瓶 。 數珠 。 及寶座印 。 依次粉之 。
復於門頰 。 粉三股金剛杵 。 普遍光明 。 於妙吉祥足下 。 安五髻大印 。 優鉢羅華印 。 皆具光明 。 如是壇相 。 並須具足 。 所有入曼拏羅門 。 或東或西 。 安置俱得 。
於曼拏羅外 。 用五色細粉 。 粉彼四隅 。 及四方門樓 。 於內曼拏羅外四方 。 各空二肘 。 於此粉畫大梵天 。 具四頭 。 而著白天衣 。 偏袒右肩 。 以白線絡腋 。 身貌金色 。 髻戴金冠 。 左右兩手 。 俱持瓶杖 。
復於右邊 。 畫極光淨天子 。 身有金色 。 著嬌闍邪衣 。 天仙衣 。 作禪定相 。 面含喜色 。 髮髻戴冠 。 白線絡腋 。 結跏趺坐 。 右手作施願相 。
右邊色究竟天子 。 著嬌闍邪衣 。 天仙衣 。 一切莊嚴 。 面含喜相 。 結跏趺坐 。 如在禪定 。 白線絡腋 。 右手作施願相 。
依次復粉 。 忉利天子 。 夜摩天子 。 覩史天子 。 化樂天子 。 他化自在天子 。 所有儀相 。 皆依次第 。 一一周備 。
又於帝釋足下 。 畫四大王天子 。 恒嬌天子 。 持鬘天子 。 堅手天子 。 依其次第 。 儀相具足 。
南方 。 畫少光天 。 福生天 。 無熱天 。 善見天 。 善現天等天子 。 隨其相儀 。 普令具足 。 及西方界位俱畫 。 如是諸天 。
又於第二重 。 曼拏羅外 。 第三重曼拏羅四面 。 依次畫四天王 。 北方 。 入曼拏羅門 。
右邊畫財主 。 及諸寶藏 。 一切莊嚴 。 如夜叉相儀 。
右邊依次 。 復畫寶賢 。 滿賢夜叉主 。 及訶利帝母大夜叉女 。 懷抱愛童子 。 作瞻仰曼拏羅相 。
復有半支迦 。 賓誐羅鼻沙拏等夜叉 。 各近夜叉印位 。
次有水天 。 手執羂索 。
又於四方 。 畫八大龍王 。 難陀龍王 。 跋難陀龍王 。 德叉迦龍王 。 嚩蘇枳龍王等 。 如是依其次第 。 排兩位畫之 。
次畫夜叉 。 羅叉 。 乾達婆 。 緊那羅 。 摩睺羅伽 。 仙人聖人 。 誐鬼 。 毘舍左 。 迦樓羅 。 人非人等 。
復畫最上大藥 。 最上摩尼寶 。 最大高山 。 最大江河 。 最大州城 。 並須最大 。
第一南方 。 畫七箇摩哆羅 。 并諸眷屬 。 東南方 。 畫火天 。 普遍光明 。 手持瓶杖數珠 。 髮髻戴冠 。 著白衣 。 天仙衣 。 偏袒右肩 。 白線絡腋 。 身作金色 。 種種莊嚴 。 幖幟形相 。 亦作兩位畫之 。
此曼拏羅外 。 大自在天乘牛 。 手執三股叉 。 及烏摩天女 。 身有金色 。 種種嚴飾 。
次有童子 。 天形如童子 。 乘於孔雀 。 手執槍 。 六箇頭面 。 面色紅 。 著黃衣 。 天仙衣 。 左手執鈴紅幡 。
次排部陵儗哩致大眾主 。 作極瘦相 。 難禰枳濕嚩囉大黑神 。 七箇摩哆羅 。 隨其幖幟相儀 。 一一莊嚴 。
復畫八天七仙人 。 那羅延天 。 四臂執寶棒螺劍 。 乘金翅鳥 。 一切莊嚴 。 復安八宿曜 。 二十七星宿 。 臨行大地 。
復有八小曜 。 依位粉畫 。 復畫十五日 。 黑白之相 。 十二宮分 。 十二月年 。 四妹乘船 。 五兄弟 。 住其水中 。
其餘部類等 。 但畫其印 。 所有賢聖 。 作兩位排列 。 三重曼拏羅 。 各列賢聖之位 。 三重曼拏羅 。 俱作四方相 。
佛世尊眾聖中 。 第一須畫 。 右邊蓮華族 。 聖觀自在 。 左邊金剛族 。 金剛手 。 一一須畫 。 普賢菩薩 。 妙吉祥童子 。 此是菩薩中 。 第一依次須畫 。 其餘但畫其印 。 內曼拏羅 。 外中曼拏羅處 。
於東位上 。 畫娑婆世界主 。 大梵天王 。 及極光淨天 。 南方 。 畫色究竟天 。 及無色界四天 。 畫無形色位 。 北方帝釋天主 。 夜摩天主 。 覩史天主 。 樂變化天主 。 他化天主 。 及少光天子 。 一一須畫天主 。 其餘諸天 。 但畫其印 。
於第三重曼拏羅 。 北方 。 畫伊沙曩部多主 。 并護摩 。
第二重近門 。 畫童子天 。 及妙吉祥 。 乘孔雀 。 手執槍 。 身紅色 。 著黃衣 。 偏袒右肩 。 右手執鈴紅幡 。 作童子相儀 。 瞻仰曼拏羅 。
東方 。 畫飛禽摩哩建拏仙人 。 其餘畫印 。
東南方 。 畫四妹 。 及五兄弟 。 同乘船 。 在大海中 。 行及火天 。
如是南方 。 畫尾鼻沙拏羅剎主 。 住楞伽山中 。 次畫金毘羅神 。 如夜叉形 。 在大樹下 。 此是菩薩 。 次畫餓鬼王 。 及毘舍左王 。 作醜惡相 。 其餘但畫印 。
次南方 。 畫難陀 。 烏波難陀龍王 。 及日天子 。 宿曜中第一 。
西方 。 畫迦毘羅牟尼仙人 。 及尼乾子外道仙人 。 皆作外道相 。 依其次第 。 復畫彼印 。
西北方 。 畫財主夜叉王 。 五髻乾達婆王 。 大樹緊那羅王 。 其餘畫印 。
第四重曼拏羅外 。 畫五色緣道 。 及印相具足 。 曼拏羅四方 。 畫四門樓 。 及四大天王 。 如前所有 。 印相具足 。
入門右邊 。 畫優鉢羅華 。 左邊畫蓮華 。 及金剛斧 。 劍槍三股叉 。 寶棒寶輪 。 娑嚩悉底迦 。 寶瓶魚螺 。 軍持淨瓶 。 幢幡羂索 。 鈴刀弓箭金鎚 。 如是種種 。 幖幟相狀印法 。 四方俱畫 。 於四方壇外 。 復畫四大印 。
又於曼拏羅北方 。 復安五股金剛杵 。 普遍光明 。
東方 。 作小曼拏羅 。 作三角相 。 安蓮華普遍光明 。
南方曼拏羅 。 作半月相 。 安鉢普遍光明 。
西方曼拏羅 。 團圓相 。 安青蓮華 。 并莖葉 。 普遍光明 。
復於四隅 。 有四印 。 西北角曼拏羅 。 作團圓相 。 安羂索 。 普遍光明 。 西南角曼拏羅 。 作半月相 。 安杖 。 普遍光明 。 東南隅曼拏羅 。 作三角相 。 安鉞斧 。 普遍光明 。 東北方曼拏羅 。 作四方相 。 安劍 。 普遍光明 。
於曼拏羅門外 。 用五色粉 。 畫上中下三印 。 所謂 。 衣鉢革屣 。 普遍光明 。 為利益一切眾生 。 依此曼拏羅 。 儀軌教說 。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