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頂塚墓因緣四方神咒經卷第六

東晉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羅譯

聞如是 。

一時佛在 。 鳩尸那城 。 臨欲滅度 。 千二百五十比丘 。 及諸弟子 。 無央數眾 。 諸菩薩僧 。 數千萬億 。 諸天龍神 。 四方人民 。 悉來集會 。

於時末利伽 。 五百人等 。 同聲合掌 。 竊問阿難 。

如來涅槃 。 云何殯葬 。

賢者阿難 。 即持此言 。 胡跪合掌 。 請問佛言 。

如來般涅槃 。 後云何殯葬 。 五百末利伽 。 及諸信心居士 。 欲知此事 。 惟願分別 。 為我說之 。 令諸弟子 。 末利伽等 。 當得處所 。 具諸儀式 。 與世間人 。 令有差別 。

佛告賢者阿難 。

汝可語諸末利伽 。 及信心居士 。 我葬之法 。 如轉輪聖王 。 法則無異 。

賢者阿難 。 復白佛言 。

轉輪聖王 。 葬法云何 。

佛語阿難 。

轉輪聖王 。 命終之時 。 王后太子 。 諸臣百官 。 用鮮潔白疊 。 三百餘端 。 以纏王身 。 擣細末香 。 以塗王身 。 有三種棺 。

第一棺者 。 紫磨黃金 。 第二棺者 。 以鐵為棺 。 第三棺者 。 栴檀雜香 。

以是三棺 。 盛持王身 。 灌以蘇油 。 香薪燒之 。 火盡以後 。 收取骨末 。 於四衢道頭 。 露淨之處 。 起于塚塔 。 表剎高妙 。 高四十九尺 。 以五色雜綵 。 以為幡號 。 令四方人民 。 見者悲喜 。 思王正治 。 率化臣下 。

我今聖王 。 般涅槃後 。 欲為葬法 。 亦復如是 。 令十方人 。 思慕正法 。 學我道言 。 精勤苦行 。 晝夜不廢 。 可得至道 。 涅槃之樂 。

賢者阿難 。 因復問佛言 。

閻浮提界 。 有幾種葬法 。 為今現在 。 及未來眾生 。 重更問耳 。

佛語阿難 。

葬法無數 。 吾今當為 。 略說少事 。 示現未來 。 諸眾生也 。

我此國土 。 水葬火葬 。 塔塚之葬 。 其事有三 。 閻浮界內 。 有震旦國 。 我遣三聖 。 在中化導 。 人民慈哀 。 禮義具足 。 上下相率 。 無逆忤者 。

震旦國中 。 人民葬法 。 莊嚴之具 。 金銀珍寶 。 刻鏤車乘 。 飛天仙人 。 以為莊嚴 。 眾伎鼓樂 。 鈴鍾之音 。 歌詠讚歎 。 用為哀樂 。 終亡者身 。 衣服具足 。 棺槨微妙 。 香烟芬芬 。 百千萬眾 。 送于山野 。 莊嚴山林 。 樹木欝欝 。 行行相值 。 無虧盈者 。 墳柏茂盛 。 碑闕儼然 。 人民見者 。 莫不歡欣 。

佛告阿難 。

震旦國中 。 又有小國 。 不識真正 。 無有禮法 。 但知殺害 。 無有慈心 。 三聖教化 。 遣言不著 。 至吾法沒 。 千歲之後 。 三聖又過 。 法言衰薄 。 設聞道法 。 不肯信受 。 但相侵陵 。 諍于國土 。 欲滅三寶 。 使法言不行 。 破塔滅僧 。 真言無用 。

佛又語阿難 。

震旦邊國 。 諸小王輩 。 所領人民 。 不知有法 。 不識真正 。 言語難了 。 無有音章 。 命終已後 。 欲葬之時 。 棺槨盛持 。 內著巖石 。 室窟之中 。 疾病之日 。 開看骸骨 。 洗浴求福 。 使病得愈 。

又有眾生 。 命終已後 。 無有棺槨 。 取其尸骸 。 置高閣上 。 疾急之日 。 下尸咒願 。 以求福祐 。

佛語阿難 。

是諸眾生 。 不了葬法 。 三聖教化 。 遺言不著 。 故使然也 。

我法中學 。 欲修福時 。 應當精進 。 修行六度 。 布施持戒 。 忍辱精進 。 一心智慧 。 守行十善 。 可得生天 。 漸向無上 。 正真道也 。 不知外道 。 殺生禱祀 。 邪見修福 。 洗浴死骸 。 以求解脫 。 無有是處 。

佛又語阿難 。

此諸愚人 。 不知修福 。 殺眾生命 。 喚諸邪 [(魅-未+夭)-ㄙ]# 。 魍魎鬼神 。 求覓福德 。 不能得也 。 應當燒香 。 散眾名華 。 禮敬十方 。 三世諸佛 。 為過命者 。 悔過眾罪 。 可得解脫 。 憂苦之患 。

阿難又問佛言 。

若人命終 。 送著山野 。 造立墳塔 。 是人精魂 。 在中與不 。

佛言 。

阿難 。 是人精魂 。 亦在亦不在 。

阿難又問 。

云何亦在亦不在 。

佛言阿難 。

其魂在者 。 若人生時 。 不種善根 。 不識三寶 。 而不為惡 。 無善受福 。 無惡受殃 。 無善知識 。 為其修福 。 是以精魂 。 在塚塔中 。 未有去處 。 是故言在 。

阿難又言 。

不在云何 。

佛言 。

阿難 。 魂不在者 。 或其前生 。 在世之時 。 大修福德 。 精勤行道 。 或生天上 。 三十三天 。 在中受福 。 或生人間 。 豪姓之家 。 封受自然 。 隨意所生 。

又言不在 。 或其前生 。 在世之時 。 殺生禱祀 。 不信真正 。 邪命自活 。 諂偽欺人 。 墮在餓鬼 。 畜生之中 。 備受眾苦 。 經歷地獄 。 故言不在 。 塚塔中也 。

佛語阿難 。

又言在者 。 或是五穀之精 。 骨未朽爛 。 故有微靈 。 骨若糜爛 。 此靈即滅 。 無有氣勢 。 亦不能為人 。 作諸禍福 。

靈未滅時 。 或是鄉親 。 新命終人 。 在世無福 。 又行邪諂 。 應墮鬼神 。 或為樹木 。 雜物之精 。 無天福可受 。 地獄不攝 。 縱橫世間 。 浮遊人村 。 既無天饍 。 恐動於人 。 作諸變怪 。 扇動人心 。

或有颰魅邪師 。 以倚為神 。 覓諸福祐 。 欲得長生 。 愚癡邪見 。 殺生祠祀 。 死入地獄 。 餓鬼畜生 。 無有出時 。 可不慎之 。

佛語阿難 。

吾現王宮 。 出生之時 。 無量無邊 。 恒沙眾生 。 見我身者 。 喜踊無量 。 各隨本願 。 悉得道跡 。

吾得道時 。 遍化諸國 。 婆羅門居士 。 在所人眾 。 無不受道 。 降為弟子 。 無憍慢心 。

今已周訖 。 於此娑羅 。 雙樹之間 。 欲取涅槃 。 使遺身舍利 。 起諸塔廟 。 用為饒益 。 諸眾生故 。

佛語阿難 。

我今於此 。 大眾之中 。 廣說舍利 。 福德因緣 。 此舍利者 。 雖如麻米 。 各有威神 。

我滅度後 。 若有善男子 。 善女人等 。 至心思念 。 欲起塔寺 。 專心一意 。 思念舍利 。 舍利為感 。 便得起塔 。 以為供養 。 遂其本心 。 不違本願 。 故言舍利 。 雖如麻米 。 大有威神 。

若有善男子 。 善女人等 。 起于塚塔 。 亦感四天 。 三十三天 。 雨天細末 。 種種雜香 。 以用供養 。 散此塔上 。 緣此功德 。 長得值佛 。 不墮八難 。 積功累德 。 至成正覺 。

佛又語阿難 。

我滅度後 。 不但末利伽 。 香性婆羅門 。 及八大王 。 摩伽陀等 。 起諸塔廟 。 當有阿育王 。 於吾滅後 。 在此閻浮 。 以是舍利 。 一日之中 。 起于八萬四千塔廟 。 我般涅槃 。 舍利之骨 。 於閻浮提 。 廣作佛事 。

爾時如來 。 說是塚塔 。 垂欲周訖 。 釋種童子 。 從外而來 。 往詣世尊 。 脫屣卻蓋 。 五體投地 。 胡跪合掌 。 問訊世尊 。 起居增損 。

佛問釋種童子 。

從何而來 。 身蒙塵土 。 顏色憔悴 。 何所憂愁 。 狀似怖悸 。

釋種童子 。 而白佛言 。

我今暫至 。 塚塔之上 。 朝拜先亡 。 瞻視山野 。 忽為鬼神 。 之所嬈亂 。 是故恐怖 。 戰掉如是 。

我今歸命 。 於佛世尊 。 施我法術 。 令身安寧 。 及餘一切 。 無量眾生 。 皆令離苦 。 得安隱樂 。 不為鬼神 。 之所嬈亂 。

佛語釋種童子 。

汝今日來 。 此大眾中 。 始為幾會 。 五百末利伽 。 及賢者阿難 。 適問於我 。 塚塔因緣 。 始竟於今 。 會汝復請 。 法術妙義 。 汝今當一心信受 。 諦聽吾言 。

佛語釋種童子 。

一切塚塔 。 皆有善惡 。 鬼神之眾 。

釋種童子 。 又白佛言 。

塚塔之中 。 何故有此 。 善惡鬼神 。

佛言童子 。

如我塔者 。 有真身舍利 。 在此塔中 。 四王諸神 。 三十三天 。 不問晝夜 。 雨細末香 。 散眾名華 。 以用散灑 。 塚塔之上 。 作天妓樂 。 以為供養 。

又有善神 。 摩醯首羅 。 摩尼颰陀 。 修陀 。 修利揵陀 。 八部鬼神 。 五羅剎鬼神 。 鬼子母神 。 五百兒子 。 不問晝夜 。 常現威神 。 以為護念 。 我之塚塔 。 不令邪惡 。 異鬼神輩 。 及惡眾生 。 外道邪見 。 欲毀壞者 。 不令侵壞 。 我之塔廟 。 若有惡心 。 來向此塔 。 是諸鬼神 。 以其神力 。 塞諸惡心 。 使惡眾生輩 。 頭破作七分 。

佛又告童子 。

若我塔廟 。 五百歲時 。 人多供養 。 無侵毀者 。

九百歲時 。 諸比丘輩 。 不修齋戒 。 設有修者 。 但相嫉妬 。 貪人利養 。 不肯至心 。 求吾真道 。 於是塔廟 。 小當毀壞 。 護塔善神 。 威勢轉少 。

若出千歲 。 當有比丘 。 樂習兵法 。 附近國王 。 及諸王子 。 輔相臣民 。 以毀吾法 。 因是以後 。 當遇惡友 。 斷滅吾法 。 塔像毀壞 。 無有神驗 。 當知善神 。 不復營護 。 故使毀壞 。 無人遮制 。 是故當知 。 我之法化 。 於是漸滅 。

佛告釋種童子 。

吾滅度後 。 所以塚塔毀壞者 。 有七事乎 。

一者 。 善神不復營護 。 二者 。 吾法時自欲滅 。 三者 。 惡比丘輩 。 互為非法 。 四者 。 不行律戒 。 破犯所受 。 五者 。 更相毀謗 。 以破吾法典 。 六者 。 四輩弟子 。 學諸異道 。 符書禁咒 。 用為消伏 。 不歸正法 。 七者 。 我法將沒 。 當值惡王 。 毀滅吾法 。 破塔滅僧 。 表剎不現 。

當知吾法 。 出千歲時 。 災變如是 。

釋種童子 。 復白佛言 。

凡夫塚塔 。 何故有此 。 諸鬼神輩 。 而來依附 。

佛答童子 。

我已先說 。 凡夫塚塔 。 有精靈者 。 皆是五穀之精 。 魃魅幻化 。 或橫死之鬼 。 無所附著 。 依以為靈 。 或是樹木 。 山林之精 。 既無飲食 。 往來人間 。 作諸變怪 。 恐動於人 。 凡夫眾生 。 聞見之者 。 即便請福 。 謂之為神 。

釋種童子 。 又白佛言 。

當以何物 。 而禁制之 。 斷絕邪惡 。 使精魅消滅 。 毒氣不行 。 得吉祥福 。

佛語釋種童子 。

汝當諦聽 。 專心念之 。 吾有無上 。 灌頂章句 。 消滅鬼魅 。 使魔無敢當者 。 汝當誦念 。 受持莫忘 。

童子問佛 。

何等是也 。

佛告童子 。

諦聽諦受 。 灌頂章句 。 其名如是 。

摩摩拘拘樓樓羅羅 。 毘毘樓樓羅羅 。 旃陀那伽摩世致 。 迦尼延豆尼延波那櫺 。 嗚呼奴奴提婆蘇暮 。 摩頭邏支多羅斯那 。 乾沓波那羅王問尼沙 。 尼阿無連陀羅 。 鼻波密多羅樹塵陀羅 。 那閭尼訶升浮樓 。 輸支婆遮娑 。

佛告童子 。

我今已結 。 東方天王 。 提頭賴吒 。 所領乾沓婆等 。 九十一字 。 為諸凡夫 。 而演說之 。 汝當告諸 。 四輩男女 。 塚塔所在 。 誦是章句 。 東方魅魔 。 自然消散 。 不復害人 。 獲吉祥福 。

阿醯那陀瑟那頭 。 毘舍離婆呵帶叉 。 蛇婆提提歌毘羅 。 帝婆婆呵若梨耶 。 迦毘羅攝婆那伽 。 阿陀伽摩天提伽 。 伊羅婆陀摩阿那伽 。 毘摩那伽多咃陀 。 餘那加羅闍婆呵婆呵叉 。 提婆提羅帝毘收大迹闍 。 毘呵四婆嚀阿婆四 。 質多羅速和尼那求 。 阿樓由那伽羅唋阿四 。 修跛羅薩帝奴阿伽佛陀灑 。

佛告童子 。

我今結是 。 南方天王 。 毘樓勒 。 灌頂章句 。 伏諸惡龍 。 吐毒害人 。 今已結竟 。 令諸惡龍 。 攝取毒氣 。 使不得行 。 塚塔之處 。 有災怪時 。 應當說是 。 灌頂章句 。 即能辟除 。 山海毒氣 。 還其處所 。 不能為害 。

堀地跋聞呵諦 。 三物第呵修羅阿失陀 。 婆延地婆三婆四 。 伊第阿陀提婆摩天地 。 伽梨沙摩呵祕摩 。 阿修羅陀那祕羅陀 。 鞞摩質兜樓 。 修質諦麗婆羅呵梨 。 無夷連郵婆 。 舍梨阿細跋梨弗多羅 。 鞞鞞樓耶那那迷 。 薩那迷端婆梨細嬭 。 萆梨醯陛提豫婆由多他兜 。

佛告童子 。

今結是西方天王 。 毘樓博叉 。 所領鳩槃荼鬼 。 使攝精魅 。 喜嬈人鬼 。 使歛毒惡 。 不害於人 。 令得吉祥 。 無諸惱患 。 惡魔等侶 。 山精雜魅 。 隱藏不現 。

跋樓㝹娑尼世帝蘇彌耶貪呵頭 。 彌多羅婆伽羅那移婆阿邏婆摩天挮與陀陀舍提舍伽伽子薩那難多羅婆跋那伊地婆那陀阿醯揵大比丘那婆米弟婆尼 。 鞞弩提步舍伽利阿醯地勇迷 。 那剎帝隷富羅息幾大阿陀蔓陀羅鞞栴大蘇婆尼梢提婆阿陀栴富羅翅大 。

佛告童子 。

是為北方 。 灌頂章句 。 毘沙門天王 。 所領鬼神 。 乾闥婆等 。 山精雜魅 。 往來人所 。 作諸變怪 。 應當說是 。 灌頂章句 。 精魅惡魔 。 不能為害 。

佛告童子 。

我今於此 。 大眾之中 。 臨滅度時 。 說是塚塔 。 因緣譬喻 。 令諸四輩 。 各得其所 。

若諸賢聖 。 四道果人 。 及諸凡夫 。 塚塔之處 。 皆應說是 。 灌頂章句 。 護於四方 。 不令他餘 。 精魅鬼神 。 善死惡死 。 橫死鬼神 。 之所附著 。 燒香供養 。 於塚塔上 。 向是四方 。 說是章句時 。 諸鬼魔輩 。 各自馳散 。 隱藏不現 。 無有勢力 。 不得男子 。 女人之便也 。

釋種童子 。 復白佛言 。

今日世尊 。 已說塚塔 。 因緣之福 。 甚喜無量 。 令諸眾生 。 得設供養 。 舍利流布 。 於閻浮提 。 廣作佛事 。

善哉世尊 。 佛之舍利 。 威神如是 。 我等今日 。 快得供養 。 及未來世 。 諸眾生輩 。 皆亦復然 。 廣設供養 。 以為軌則 。

佛語童子 。

諸賢聖塔 。 盡有善神 。 四天大王 。 龍神八部 。 晝夜愛敬 。 而無休息 。 常共守護 。 不令毀壞 。

凡夫塚塔 。 無善神護 。 有諸山精 。 雜魅鬼神 。 之所附著 。 依因假託 。 覓人飲食 。 亦能復作 。 種種變己 。 恐怖凡夫人 。 愚者惶怖 。 謂之為神 。

汝當正心 。 莫効凡人 。 以邪為正 。 以鬼為神 。 汝當憶念 。 我之所說 。 灌頂章句 。 無上總持 。 大神咒經 。 若有恐怖 。 遊行塚墓 。 為諸邪鬼 。 嬈亂汝者 。 即當說是 。 灌頂章句 。 諸鬼魔輩 。 即當破散 。 馳走而去 。

佛告童子 。

汝與阿難 。 於我滅後 。 當廣宣流 。 傳此塚塔因緣 。 普使聞知 。

佛語童子 。

若人面值於我 。 以種種供養 。 無所乏少 。 不如有人 。 於我滅後 。 以此灌頂 。 十二部鬼神咒 。 總持之王 。 示於人民 。 令其讀誦 。 其福勝彼 。 百千萬分 。 不及一也 。 我結是灌頂 。 無上章句 。 十二部要 。 雖不同時 。 然欲利益 。 無量無邊 。 邪見眾生 。 學習之者 。 捨諸邪見 。 積功累德 。 漸得至佛道 。

佛告童子 。

我說是語時 。 三十三天 。 皆讚 。

善哉 。 釋迦如來 。 乃能憂念 。 閻浮提人 。 說種種法 。 以用化導 。 諸眾生故 。 我等咸喜 。

即以天華 。 而散佛上 。 及諸大眾 。 無不見者 。

佛說經竟 。 比丘僧 。 比丘尼 。 清信士女 。 無央數眾 。 諸菩薩眾 。 不可稱數 。 蠢飛蠕動 。 亦不可計 。 天龍八部 。 無不歡喜 。

阿難整服 。 更問世尊 。

向所說者 。 塚塔因緣 。 及此四方 。 灌頂章句 。 更無異號 。

佛言 。

如是 。

大會聞法 。 靡不歡喜 。 釋種童子 。 禮佛而退 。

灌頂塚墓因緣四方神咒經卷第六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