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阿難 。 其佛諸法 。
阿難 。 譬如駃流河中 。 畫諸綵色 。
阿難 。 或時有人 。 百由旬至 。 而覺知不 。
阿難言 。
世尊 。 而彼自下筆畫 。 畫師猶尚不知 。 況遠來者 。
佛復告言 。
如是如是 。 阿難 。 諸佛之法 。 應如是見 。
阿難 。 譬如空中 。 足迹不現 。 如是如是 。 如來諸法 。 不可度量 。 此是阿字門 。 入義之處 。 以八百千俱致相 。 說那字門義 。 於四種說中 。 有不知阿字者 。 阿字門 。 於那由他數中 。 當滿足夜叉語言 。 應知迴捨處 。 應知二和合 。 應知二不和合 。 應知四十道別離 。 應知九十九減少事 。 應知二十一方便所言 。
應知二言辭 。 應知四言辭 。 應知一言辭 。 應知不一言辭 。 應知十六言辭 。 應知三十二言辭 。 應知六十言辭 。 應知五百言辭 。 應知千言辭 。 應知四十千言辭 。
應知東方 。 所受音聲 。 南西北方 。 四維所受音聲 。 婦人語言 。 四十種煩惱 。 四十種失利 。 四十種堅固 。 四十種顛倒 。 取一出已 。 應當知 。 若復多者 。 以三十二種 。 方便語言分 。 應知 。 應知負重 。 應知三十二時 。 若清淨已捨應淨 。 三千種取味 。 從一門出聲 。 應三處出 。
應觀丈夫 。 最勝語言 。 有九十九煩惱 。 所有口業不淨 。 我欲說丈夫勝言 。 婦人勝言 。 有三十口業 。 以一心攝取 。 應知有九十五 。 作和合法 。
若如是法和合已 。 當有利智眾生 。 猶如今因 。 汝阿難也 。 當有九十九 。 作和合法 。 當有利智眾生 。 觀他面已 。 當得慈忍 。 當得十種 。 相應作是語 。 應欲作是語 。 此心中應 。 作是思念 。 當如實知 。 應生九十九 。 正念巧智 。
於一言中 。 應生二十正念 。 巧智方便 。 於丈夫言中 。 應生二十解脫印 。 於三世中 。 應當生七十七 。 不退轉輪 。 不為他降 。 於諸輪中 。 當生二十種無畏 。 應欲觀一面 。 應當出生 。 四十種眼 。 應知六十四種惡眼 。 瞋恚丈夫 。 有十種面 。 與面相應 。 當知齧下脣 。 瞋恚之時 。 瞋恚之人 。 有十種相 。 以五十二種相 。 當生瞋恚 。 若言有八種意患 。 當生七十七種 。 於身中輩捨身 。 有十種名 。
復有六十百身名 。 有二十二種 。 超越語言 。 身有一定 。 心有一定 。 非身有定 。 以心定故 。 則得身定 。 以心勝故 。 心得寂定 。 有七十七種 。 詐稱聖事 。 以二十五種法具足 。 詐稱言聖 。 當墮地獄 。 十句名字 。 以一名取失十種味 。 於是味中 。 應當消行 。 有二十二心 。 毒箭之所覆 。 住覆藏心 。 詐示現聖 。 有十種入起乞食 。 乞食受有 。 二十種心諂曲 。 當滿足廻轉 。
時生四種想 。 行想食想 。 得想足想 。 於四想中 。 有入二十種煩惱 。 四種顛倒中 。 我慢眾生 。 有此等心 。 患非聖共住 。 有十種亂不問他 。 當得十種意 。 以彼惡意鈍意 。 以彼等十惡意故 。 得惡意名 。
剎利人有十信 。 婆羅門得一信 。 有信者得見 。 二十種功德 。 以信分別 。 以信行故 。 生四十種事 。 若當捨家出家者 。 彼十種相 。 生一真相 。 四十種渴愛 。 不可清淨 。 彼等捨已 。 住於梵行 。 見功德者 。 無有涅槃 。 見過患者 。 便有涅槃 。 有十種痛行 。 有一慢緩一明 。 十種無智 。 九十九相 。 具足之者 。 處在家內 。 當生天眼 。 有八十因緣 。 生巧方便 。 應當知彼 。 七食方便 。
佛有十力 。 聲聞四力 。 辟支佛七力 。 婆羅門一力 。 凡夫二力 。 母村有五力 。 應當證知 。 非身力也 。 有七十七因緣 。 應知母村 。 狀猶如海 。 彼以幻行 。 母村有十種心 。 別不和合也 。 母村有九十九百種誑 。 行六十諂曲 。 有於三十虛空中 。 取智慧者 。 應觀母村 。 譬如虛空 。 母村有六十種 。 生死流轉 。 過患一百莊嚴 。 二十破失 。 故言母村也 。
有十種虛空 。 黑闇稠林 。 二十九種分別 。 諸比丘 。 入不善處所 。 觀察已 。 生五百分別 。 不教示比丘故 。 有九十九種 。 住處具足 。 不教比丘 。 以自在行故 。 背違戒律 。 捨禁戒已 。 有所損減 。
比丘依利養故 。 生九十九 。 俱致數煩惱 。 得無間地獄 。
譬如提婆達多 。 愚癡丈夫 。 有一信墮落 。 一信墮落故 。 違背十佛 。 如來世尊 。
譬如我第七佛 。 修那剎多羅 。 七十七 。 於欲果報若生已 。 諸凡夫有執著故 。 而起害母 。 害父 。 殺阿羅漢 。 破和合僧 。 發彼惡心出 。 如來身血 。 六十種欲染 。 九十九種諍鬪根 。 諸比丘等 。 有一種行者 。 於住行處 。 彼作諸欲 。 生厭患者 。 求滅諸有 。 神通經行 。 有五十種 。 魔王眷屬 。 比丘後住 。 一二魔身 。 起千數分別 。 於中得智比丘 。 當不住相 。 有何因緣 。 不作相也 。
以其一因緣故 。 為無相也 。 所有因緣 。 於彼之中 。 以無所得 。 彼名無相也 。 空行比丘 。 思空解脫 。 在經行處 。 求索道者 。 行精勤者 。 在空閑者 。 有六十魔王天身 。 隨順後行 。 彼彼天生 。 二十種分別 。
復次 。 於彼三摩耶時 。 若有空行 。 諸比丘等 。 於四禪中 。 而得自在 。 彼從禪起已 。 是諸天等 。 於面門中 。 示現面像 。 即生羨樂 。 譬如阿難陀渠比丘 。
何以故 。 如空行想者 。 如是欲想 。 彼則不可 。 名空行者 。
何以故 。 誰空想者 。 如是欲想 。 彼不可名 。 名空行者 。
何以故 。 若我如是生心 。 彼亦如是心生 。 是名相行 。 不名空行 。 脫是想已 。 當言空行 。 空行比丘 。 有五十五想 。 內有欲故 。 住於一地 。 不得禪定 。 不住於地 。 得阿羅漢法住 。
受持經行 。 得二功德 。 有四種功德 。 住經行處 。 受持經行 。 有八種功德 。 住持經行 。 有十六種功德 。 住持經行 。 復有三十千功德 。 受持經行 。 不食之者 。 有一果報三昧 。 於二處中 。 魔不能至 。 經行受持 。 三昧之者 。 於十處中 。 不可得到 。
何等為十 。
歌聲諸天讚歎聲 。 經行受持三昧 。 乃至不到 。 一切禽獸 。 及諸鳥聲 。 以經行受持 。 三昧中故 。 應見九十九俱致 。 諸功德也 。 迴轉遠離 。 非安隱法 。 他不得便 。 亦不聽聞 。 五分音聲 。 當得滿足 。 比波舍那地 。
經行住持三昧 。 有二十種 。 滿擇法覺分 。 精進喜滅 。 當得滿足 。 捨覺分 。 經行住持三昧 。 當得滿足 。 七覺分 。 經行住持三昧 。 當得五百名字 。 以一名攝 。 以精進故 。 應當遠離 。 二十二捨故 。 五十七因緣 。 諸聲聞人 。 於諸法中 。 當驚怖 。 應入慈三昧 。 百千俱致種數 。 如來境界 。 生轉法印 。 如來成就大悲 。
何者法印 。
彼有一印 。 隨有所須 。 有八萬四千破壞印 。 如來滅彼 。 愚癡比丘 。 執持受行 。 彼等七十七種 。 捨背佛相 。 有百千種 。 當捨離諸法 。 復四十種相 。 當捨離眾僧 。 九十九種因緣 。 不能得果 。 百千議論 。 而生驚怖 。 百種相 。 鼓吹法螺 。 於墮落中 。 而墮落也 。 有六十六俱致生中 。 受用果報 。
於人身中 。 丈夫根具已 。 有三十種病 。 不生子息 。 有四十相 。 當生二根 。 十惡眼相 。 少年者 。 於四大中 。 身體顏容 。 普遍端正 。 至年中時 。 身體容狀 。 成一瘡肉 。 一切醫師 。 不能療治 。
何以故 。 阿難 。 彼業果報 。 不可失故 。
其業果報 。 有九十九名字 。 入一名中 。 所謂 。 觸病二十種 。 口門有一明 。 二十種名 。 以一名為因 。 一切諸法 。 無有根本 。 如如來所知 。 不以別智故 。 如來八萬四俱致 。 那由他界智 。 生轉因緣 。
如來往昔 。 行菩薩行時 。 斷除殺生 。 攝受持戒 。 彼所有果報 。 一切眾生 。 難可得知 。 唯除諸佛 。 如來世尊 。
阿難 。 彼諸世尊 。 於彼諸法 。 所可知者 。 汝莫作疑 。 有二十二頭惡 。 應以刀害 。 有九十九眼病 。
譬如栴檀那猫子 。 當用眼手 。 有二十種 。 行布施鬘 。 有二十種 。 修持戒鬘 。 有二十種 。 行頭陀鬘 。 有二十種 。 空行鬘 。 三種不倒有 。 有大慢者 。 當生迷惑 。 生迷惑已 。 得彼十種 。 嚴熾之處 。 以迷惑故 。 得二十損減 。 受二十損減已 。 當復渾雜 。 佛塔僧物 。
彼得九十九 。 諸疥癩事 。 當得二十五飢惱事 。 當得三十種嚴熾事 。 當得十五種 。 朋友別離法 。 當得二種 。 繫縛項頸 。 當得二十種 。 棄捨語言 。
既棄捨已 。 當得十種食具 。 於自身中 。 住著食想 。 彼自食肉 。 而取命終 。 彼命終已 。 當得二十二惡處 。 當得四十五 。 趣向地獄法 。
生地獄已 。 當得十種 。 出生處法 。 當得十四種逼切處 。 當得九十種煩惱門 。 當得十種近事 。 當得一由旬身 。 當得其身上出炎 。 過百由旬 。 當得九十九種 。 守地獄報 。 一一處當得 。 五百群眾 。 當得十四種 。 灰色之身 。 兩手相拍 。 揚聲叫喚 。 當滿八大地獄 。 於彼生處 。 百千俱致 。 年歲壽命 。 違背二十俱致 。 諸佛世尊 。
此則略說 。 我慢行者 。 當得九十九種 。 貪欲毒箭 。 當得二十一種 。 下賤果報 。 如是智慧 。 減少諸佛世尊 。 所為事者 。 所謂 。 世間語言也 。 有二十五 。 俱致名字 。 非有名字 。 佛世尊 。 知何者無名字 。 尼流薩多羅聲 。 此略說為 。 陀羅尼方便 。 若得入已 。 當熟千偈 。 亦不違背 。
阿難 。 汝今應當 。 熟誦令利 。 以此陀羅尼 。 應為多得覺悟 。 能如名字 。 於法業中 。
阿難 。 如此法教 。 過去諸佛世尊 。 之所宣說 。 我今亦說 。 所說眾偈 。 若所得者 。 當種菩提 。 善根種子 。 彼應滿足 。
阿難 。 是為多聞初因 。
阿難 。 於中何者 。 是四種食 。 如來所說 。 如是所說 。 我為何因 。 故如是說 。 所言食者 。 彼為立志 。 所言食者 。 有四種食 。 團食 。 或麁大 。 或微細 。 觸為第二 。 意思念 。 為第三 。 識為第四 。
復有四種食 。 色是眼食 。 聲為耳食 。 香為鼻食 。 味為舌食 。 意不可見 。 若言見意 。 彼即邪見 。 以邪見故 。 生我有身 。 言此為身 。 是邪見身 。 為一切眾生 。 乃至未證知者 。
何故言邪見 。
為一切眾生食 。 從邪見故 。 生取我處 。 以取我故 。 即有趣處 。 當得地獄畜生 。 及閻羅世 。 天身 。 人身等 。 所當得者 。 彼即諸有 。
以是義故 。 於中諸有 。 不可得離 。 若不離者 。 彼等當得 。 滿諸苦法 。 滿苦法已 。 當向苦趣 。 是以當殺生 。 乃至邪見 。 彼成就不善因故 。 諸有不斷 。 如是闇處 。 黑闇輪轉故 。 於生死中 。 而流轉也 。 於彼之中 。 是為大食 。 所謂邪見 。
以邪見故 。 而生我體 。 言團食者 。 彼住我想 。 及團想已 。 住一切想已 。 所謂麁食 。 或復微細 。 言觸食者 。 彼猶如火 。 是聖聲聞 。 所不喜念 。 以無我想故 。 言意思食者 。 彼如來說 。 無有形色 。 亦復無善 。
何以故 。 以思所生 。 一切諸法 。 是意境界 。 所有意者 。 彼即是識 。 若得想者 。 彼即生受 。 若樂若苦 。 不樂不苦 。 乃至為彼所牽 。 若意所生諸法 。 是則彼名 。 為諸有食 。
是故邪見 。 取流轉故 。 是名為食 。 如來所說 。 名為食者 。 是不正念 。 為無明食 。 所言意者 。 說意為食 。 所言調戲 。 說調戲為食 。 所言悔者 。 說悔為食 。 所言疑者 。 說疑為食 。 所言嬾惰者 。 說嬾惰為食 。 所言少精進者 。 說少精進為食 。 所言小發心者 。 說小發心為食 。 所言小入處者 。 說小入處為食 。
阿難 。 殺生者 。 殺生為食 。 為取我者 。 取我為食 。 邪見者 。 為五趣為食 。
阿難 。 無有天等 。 世間 。 若魔世 。 若梵世 。 若沙門世 。 若婆羅門世 。 及天人 。 阿修羅世中 。 若有一天 。 若一龍 。 若一夜叉 。 若一乾闥婆 。 若復一人 。 能於此等 。 諸食如是略說者 。 唯除如來 。 應 。 正遍知 。
彼等一切 。 名字諸食等 。 於此之中 。 皆悉攝入 。 是故如來 。 知一切眾生 。 著名字故 。 著諸食故 。 墮名字句 。 以染著名字故 。 憶念未來名字 。 於名字中 。 受觸生已 。 知一切世間 。 染著名字已 。 為聲聞說 。 如是諸法 。 是名字體中 。 無復有名字 。 為名一法故 。 此等皆隨行 。 為彼聲聞 。 說自體性 。
其凡夫輩 。 著於名字 。 是故名為 。 住於食中 。 其聖聲聞 。 彼無有食 。 滅除不正思念故 。 乃至滅除 。 貪著我故 。 是聖聲聞輩 。 於心生中 。 無有我取 。 況復因我 。 而作殺生 。 無有是處 。 況復乃至 。 當有邪見 。 無有是處 。
何以故 。 其聖聲聞 。 尚無正見 。 何況邪見 。
若聖聲聞 。 有正見者 。 應生諸有 。 所謂 。 欲有 。 色有 。 無色有 。 若聖聲聞 。 有邪見者 。 應墮邪中 。 或墮地獄 。 及與畜生 。 閻摩羅世 。 既聖聲聞 。 無有正見 。 無有邪見 。 以是義故 。 彼聖聲聞 。 為不食故 。 而著鎧甲 。 若聖聲聞 。 或有正見 。 或復邪見 。 是即有食 。
何以故 。 所有見處 。 即為邪見 。 既有邪見 。 即取邊見 。 斷見 。 常見 。 非見 。 而見無我有我 。 無壽命中有壽命 。 無戒中有戒 。 無明中有明 。 無解脫中有解脫 。 無滅中有滅 。 於畢竟中 。 無有生處 。 畢竟中 。 無有食 。
以是義故 。 彼聖聲聞 。 無有食也 。 其彼無食 。 聖聲聞等 。 若住一劫 。 若減一劫 。 不為他人 。 受衣服飲食 。 臥具湯藥 。 是等諸物 。 亦不經行 。 不一處住 。 假使劫燒之時 。 亦不因彼 。 而生恐怖 。 亦不因彼 。 為身為心 。 而受苦樂 。 彼悉無有 。
何以故 。 其聖聲聞 。 一切愛憎 。 悉皆滅故 。
阿難 。 若有菩薩 。 以團食住者 。 其聖聲聞 。 則亦不能 。 或住一劫 。 或減一劫 。 不破加趺 。 亦不說語言 。 亦不動身 。 亦無愁慼 。 亦無愛憎 。 而得住也 。
阿難 。 如來既知段食 。 能與貪欲 。 能與瞋恚 。 能與愚癡 。 能令諸有 。 不斷絕故 。 是故如來 。 阿羅呵 。 三藐三佛陀 。 說彼團食 。 是其顛倒 。 說無真實 。 彼等眾生 。 以顛倒故 。 不知此等 。 四分之食 。 若有眾生 。 不顛倒心 。 能捨團食 。 若不斷者 。 彼等是則 。 名顛倒也 。
若有眾生 。 知已見已 。 如佛世尊 。 滅憎愛已 。 若住一劫 。 若減一劫 。 彼亦不曾 。 生於身想 。 況復能生 。 團食想也 。
何以故 。 此凡夫輩 。 攝取執著 。 所謂團食 。
阿難 。 如來欲一 。 加趺坐中 。 一向受樂 。 若住百千俱致劫 。 或過於彼 。 欲住無量 。 阿僧祇劫 。 不以為難 。
何以故 。 阿難 。 如來 。 阿羅呵 。 三藐三佛陀 。 以滅諸分別故 。 以滅身故 。 以滅見我身故 。 滅彼團食 。 滅色 。 滅聲 。 滅香 。 滅味 。 滅觸 。 滅法 。
何以故 。 以方便相續 。 說諸法故 。 而佛如來 。 無有法想 。 無有我想 。 如來一切諸想 。 悉滅無餘 。 不作非不作 。 非過去亦 。 不念過去 。 無未來 。 亦不念未來 。 無現在 。 亦不念現在 。 亦不念名 。 亦非不念名 。 不順念 。 亦非不順念 。 不隨念 。 非不隨念 。 亦不言不說 。 亦不可以過去見 。 亦不可以未來見 。 亦不可以現在見 。
何以故 。 如來無有色 。 可以色而作名字 。 受想行識 。 亦不可作名字 。 如來無識 。 可以識作名字者 。 若有實者 。 如來亦無有色 。 如一切眾生有色 。
阿難 。 莫作是見 。
何以故 。 如來畢竟 。 不得是色 。 若色是我 。 若我是色 。 如來說色 。 猶如泡沫 。 畢竟無色 。 何者色性 。 唯有音聲 。 何者為聲 。 謂言道分 。 但如來說色 。 如世語言 。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