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一

圓瑛大師著(

自序

夫群生 。 莫不有心 。 而真心難悟 。 修行莫不有定 。 而性定難明 。 指真心 。 而示性定者 。 其唯首楞嚴經歟 。 何謂真心 。 即眾生所具 。 不生滅之根性 。 名為如來藏 。 個個圓成 。 何謂性定 。 即自性天真 。 不動搖之定體 。 號曰首楞嚴 。 人人具足 。 良由眾生 。 迷真起妄 。 認識為心 。 則本有真心 。 不能解悟 。 天然性定 。 無從修證 。

故如來首告阿難云 。

一切眾生 。 從無始來 。 生死相續 。 皆由不知 。 常住真心 。 性淨明體 。 用諸妄想 。 此想不真 。 故有輪轉 。

是知識心 。 乃大定之冤賊 。 菩提非此心所得成 。 根性為圓通之正因 。 楞嚴實自性之本具 。 故阿難請示成佛大定 。 如來即為 。 破識顯根 。

破識心五種勝善功能 。 猶屬生死妄想 。 令人決定舍之 。 顯根性 。 一精元明心體 。 以為涅槃妙門 。 令人決定用之 。 則欲令捨識用根 。 為修楞嚴要旨也明矣 。 當知愛欲 。 為禪定之障 。 故以多聞誤墮為緣 。 發起大眾 。 識心乃生死之根 。 故以見相發心為詰 。 探悉病源 。 由是備破三迷 。 極顯一性 。 三重破識 。 全破其妄 。 十番顯見 。 極顯其真 。 向六根而指見性 。 令親驗乎不動之本真 。 會四科而示藏心 。 令自明常住之自體 。 復融七大 。 圓滿十虛 。 阿難知心精之遍圓 。 讚大定之希有 。 詎非悟真心 。 而明性定耶 。 但倒想雖銷 。 細惑未盡 。 迨滿慈究三種生續之因 。 而如來答一念 。 覺明為咎 。 復極於五大圓融 。 三藏備顯 。 離一切相 。 即一切法 。 離即離非 。 是即非即 。 然後知徹法底源之定體 。 本自圓成 。 究竟堅固之楞嚴 。 非由造作 。 所謂奢摩他 。 微密觀照 。 發盡無餘矣 。 回視強制識心之定 。 何啻天淵哉 。 然而定雖本有 。 未經如來明示 。 何由開解照了 。 自性天然本定 。 茲聞破識顯根之教 。 初則真妄 。 決擇分明 。 乃至普融聖凡十界 。 疑惑銷除 。 心悟實相 。 知定體無虧 。 天然本妙 。 近具根中 。 遠該萬法 。 無如根結未開 。 大用不發 。 故當機喻如天王 。 賜與華屋 。 雖獲大宅 。 要因門入 。 此即大開圖解之後 。 繼請圓修 。 求佛不捨大悲 。 令獲如來 。 無餘涅槃 。 本發心路 。

佛告云 。

汝等決定 。 發菩提心 。 於佛如來 。 妙三摩提 。 不生疲倦 。 應當先明 。 發覺初心 。 二決定義 。

一 。 決定以因同果 。 旋妄還覺 。 得令五濁澄清 。

二 。 決定從根解結 。 舍劣取勝 。 但向一門深入 。

不了根性真常 。 擊鐘驗其不滅 。 別索結元所在 。 現佛證其無他 。 綰巾示結 。 六解一亡 。 冥授選根 。 耳門獨妙 。 深入如來藏性 。 備發圓通大用 。 所謂 。 如幻三摩提 。 彈指超無學矣 。 至若清淨明誨 。 四重律儀 。 建立道場 。 五會神咒 。 但是圓通加行 。 豈有異門者哉 。 由是修門既啟 。 歷位宜明 。 先示染緣起 。 而成十二類生 。 廣明淨緣起 。 上歷六十聖位 。 束三漸為乾慧 。 開初住為十信 。

十住 。 生佛家而為佛子 。

十行 。 廣六度而作佛事 。

十回向 。 回佛事而向佛心 。

四加行 。 泯心佛而滅數量 。

十地 。 依中道而趣佛果 。

等覺 。 齊佛際而破生相 。 方盡妙覺 。 成無上道 。 圓滿菩提 。 歸無所得 。 所謂禪那修證聖位 。 但明其復還本體 。 出其本有家珍 。 非從外得也 。 阿難請定 。 列舉三名 。 因不知佛定總名 。 但將平日 。 所聞三定別名 。 加一妙字以問曰 。

妙奢摩他 。 三摩禪那 。 最初方便 。

如來一聞 。 使知阿難 。 不悉佛定總名 。 故先答云 。

有三摩提 。 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 。 十方如來 。 一門超出 。 妙莊嚴路 。 汝今諦聽 。

阿難頂禮 。 伏受慈旨 。 此文橫隔 。 在第一番 。 破處文中 。 前後文意 。 全無接續 。 今為審定 。 當在請定 。 願聞之後 。 初示佛定總名 。 令知諸佛 。 修因克果 。 然後再逐答三名 。 初三卷半之文 。 即二說奢摩他路 。 令悟密因 。 大開圓解 。 第一卷七處被破之後 。

文云 。

惟願世尊 。 大悲哀愍 。 開示我等 。 奢摩他路 。

次三卷零之文 。 即三說三摩修法 。 令向耳根 。 一門深入 。 第四卷喻屋求門之後 。

文云 。

汝等決定 。 發菩提心 。 於佛如來 。 妙三摩提 。 不生疲倦 。

後半卷多之文 。 即四說禪那證位 。 令住圓定 。 直趣菩提 。 第八卷如來結答五名之後 。

文云 。

頓悟禪那 。 修證聖位 。 增上妙理 。 心慮虛凝 。

一經問答 。 界線層次分明 。 具示妙定始終 。 如指諸掌 。 八卷中後半以去 。 復談七趣 。 無非情想之升沈 。 判決邪正 。 以警淹留 。 是欲以戒助定而已 。 詳示五魔 。 僉由三昧以招致 。 叮嚀覺悟 。 以護墮落 。 是欲以慧助定而已 。 重明五陰 。 同是妄想成就 。 因果淺深 。 滅除頓漸 。 是以戒慧助定而已 。 斯經從始暨終 。 問定三 。 說定三 。 助定三 。 成就首楞嚴王三昧 。 為終實教意 。 圓頓法門 。 從上疏解 。 不一而足 。 可作南針 。 又何須重為註釋 。 緣餘年二十四 。 聽講斯經 。 愧學識之淺陋 。 感註疏之繁多 。 用心過度 。 致患血疾 。 乃於佛前發願 。 仰叩慈光冥護 。 頓令惡疾速愈 。 更求得悟 。 寂常心性 。 真實圓通 。 宏揚是經 。 著述講義 。 用報佛恩 。 藉酬私願 。 越日 。 見有化人 。 狀如老媼者 。 來示餘曰 。

云不要緊 。 以白杜鵑花燉冰糖 。 服之可愈 。

言訖回首 。 媼即不見 。 心竊異之 。 遂依言購服 。 三次血止 。 於是信願益堅 。 精心研究 。 竟達十載 。 於經中疑義深奧難解之處 。 遂一一書條 。 貼於壁上 。 逐條靜坐參究 。 既明白一條 。 即扯一條 。 如是者八年之久 。 一房疑義 。 扯盡無餘 。 所著經論講義 。 已出版流通者 。 十有餘種 。 惟此經講義 。 遲遲著述者 。 何也 。 以楞嚴妙義 。 豐富深藏 。 每講一次 。 則有一次發明 。 多究一番 。 自有一番進步 。 意欲掩關 。 專著是疏 。 機緣未湊 。 致延時日 。 迨年六十有八 。 深感老病之軀 。 風前殘燭 。 若不速償斯願 。 恐悔莫及 。 遂於圓明講堂 。 創辦愣嚴專宗學院 。 有欲造就僧才 。 續宏大教 。 謹擇四月八日 。 開演斯經 。 日更躬親授課 。 餘時編著講義 。 每夜輒至三更乃止 。 如是者久 。 辛勞過度 。 旋至次年二月初四 。 正講演時 。 忽患中風之病 。 由徒明暘 。 急扶下座 。 入室遂已 。 不省人事 。 經時七日 。 始得轉機 。 幸有良醫黃鍾 。 鄭葆湜二醫師診治 。 方告安然 。 至七十二歲 。 復思楞嚴著述未竣 。 大願莫償 。

於是樂慧斌居士勸余曰 。

從容編著 。 既有善願 。 必獲成功 。

於七十四歲夏告完 。 計二十四卷 。 裝成五冊 。 聊據管窺之見 。 以論性天 。 但憑蠡測之才 。 而探義海 。 質之深入楞嚴三昧者 。 未免要施當頭一棒也 。

佛曆二千九百七十八年仲夏 。 圓瑛弘悟 。 序於上海 。 圓明講堂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講義

福州鼓山 。 湧泉禪寺 。 圓瑛弘悟著 。 受法弟子 。 明暘日新敬校 。

今解此經 。 謹遵賢首十門解釋 。 考諸賢宗諸疏 。 而十門次序名目 。 亦不盡同 。 或具足十門 。 或略取數門 。 皆先述一經大意 。 乃以總釋名題 。 別解文義 。 兩門列後 。 今則略為變更 。 提總釋名題為第一 。 先釋經題 。 繼述綱要 。 後解經文 。 俾閱疏者 。 一開卷便知題中義理 。 聞經亦復如是 。 第一日即可聽講經題 。 此固一時之權變耳 。 以後科目 。 以天干地支標之 。 令易記憶 。 而便尋討 。 即分為十 。

甲初 。 總釋名題 。 二 。 起教因緣 。 三 。 藏乘攝屬 。 四 。 義理淺深 。 五 。 能詮教體 。 六 。 所被機宜 。 七 。 宗趣通別 。 八 。 說時前後 。 九 。 歷明傳譯 。 十 。 別解文義 。

今初總釋名題 。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

題為全經之總 。 經乃一題之別 。 全經要義 。 萃於一題 。 欲識經中別義 。 須解法題總綱 。 凡釋題者 。 當知經家 。 既以題目冠列經前 。 而釋題者 。 自應據經 。 而取其義 。 如密因 。 了義等 。 即當說是何等法 。 經中何文即是 。 未可儱侗拈弄 。 而與經文毫不相涉 。 若陡事論量文體 。 不依解釋文體 。 安能令文義雙暢乎 。 此題 。 乃佛自命五名中 。 結集者 。 揀擇重要 。 略取十九字 。 合成一題 。 前三字 。 分取第一題 。 中八字 。 全取第三題 。 後八字 。 分取第五題 。 名異諸經 。 故謂之別題 。 經之一字 。 凡是經藏 。 諸部同名為經 。 故謂之通題 。 今先約別題 。 依古判定 。 後合通別 。 逐句分釋 。

一切諸經 。 別名無量 。 按古德所判 。 不出七種立題 。

以人 。 法 。 喻三字 。 單字三種 。 雙字三種 。 具足一種 。 一 。 單人 。

如佛說阿彌陀 。 二 。 單法 。

如大涅槃 。 三 。 單喻 。

如梵網 。 四 。 人 。 法 。

如地藏菩薩本願 。 五 。 人 。 喻 。

如如來師子吼 。 六 。 法 。 喻 。

如妙法蓮華 。 七 。 人 。 法 。 喻 。

如大方廣佛華嚴 。 此經以人法為題 。 如來是果人 。 菩薩是因人 。 密因是理法 。 了義是教法 。 萬行是行法 。 首楞嚴是果法 。

故以人法為題 。 亦可略兼於喻 。 以佛頂二字 。 非舉相似之物 。 比類發明 。 乃舉直稱法體之佛頂 。 以表勝妙 。 故曰略兼於喻 。 此依古判定 。 下逐句分釋 。

大佛頂三字 。 為能讚能表 。 下之四法 。 為所讚所表 。 大者 。 稱讚之詞 。 讚下四法 。 猶言大矣哉是經也 。 則知密因為大因 。 得成菩提故 。 了義為大義 。 稱實理說故 。 萬行為大行 。 如實修行故 。 楞嚴為大定 。 王三昧故 。

具此諸大 。 是為大經 。 首標大者 。 意令受持是經者 。 當依大教解大理 。 稱大理起大行 。 滿大行證大果 。 故以讚之 。 佛頂表顯之義 。 佛頂 。 則佛肉髻相上 。 無見頂相也 。 乃三十二相 。 之第一相 。 肉髻在青螺紺髮正中 。 周圍紅色 。 狀如春山吐日 。 佛初生時 。 嵐毗尼林神 。 為佛乳母 。 棒持諦觀 。 不見其頂 。 又佛成道後 。 遊化波羅奈國 。 東方應持菩薩 。 欲窮佛頂 。 上歷恒沙佛土 。 終不能見 。 此不屬於有 。 而能放光化佛 。 又不屬於無 。 雙離有無 。 是之謂妙 。 表下四法 。 猶言妙矣哉是教也 。 則知密因為妙因 。 因心果覺 。 二不別故 。 了義為妙義 。 一門深入 。 六根清淨故 。 萬行為妙行 。 稱真如理 。 中中流入故 。 楞嚴為妙定 。 自性本具 。 不假修成故 。 具此諸妙 。 是謂妙法 。 表以佛頂者 。 意令受持是經者 。 當依發妙 。 耳門之妙教 。 悟如來藏 。 性之妙理 。 從妙理起妙行 。 滿妙行證妙果 。 即妙覺極果 。 圓滿菩提 。 歸無所得 。 故以表之 。 結集者 。 取此三字 。 冠於經題之首 。 令知所讚所表 。 必非權漸教也 。

如來密因 。

如來 。 是諸佛通號 。 佛有十號 。 如來為第一號 。 乃仿同先德號 。 以佛佛道同 。 後佛如先佛之再來 。 故曰如來 。 此約普通解釋 。 今按本經 。 終實教意 。 如為本覺 。 來為始覺 。 依本覺 。 不生滅之理性 。 起始覺 。 回光返照之觀智 。 依妙智證妙理 。 始覺與本覺合一 。 名究竟覺 。 方成佛道 。 方稱如來 。 更約三身釋之 。

身者 。 積聚之義 。

一 。 法身如來 。

梵語毗盧遮那 。 華言遍一切處 。 此積聚理法以為身 。 真如妙理 。 猶若虛空 。 遍一切處 。

經云 。

常住妙明 。 不動周圓 。 求於去來 。 迷悟生死 。 了無所得 。

即法身義 。

二 。 報身如來 。

梵語盧舍那 。 華言淨滿 。 此積聚智慧以為身 。 諸惑皆淨 。 智慧圓滿 。

經云 。

明極即如來 。

即報身義 。

三 。 應身如來 。

千百億化身 。 隨機應現 。 此積聚機緣以為身 。 如有可度機緣 。 即現八相成道 。

經云 。

自覺已圓 。 能覺他者 。 如來應世 。

即應身義 。 今連下密因二字 。 當屬報 。 應二身如來 。

密因 。 揀非事相修行 。 顯因可見者 。 而曰如來密因 。 即是十方如來 。 得成果覺 。 所依之因心 。 亦即一切眾生 。 所具之根性 。 為菩提涅槃 。 本元清淨之體 。 可為修證果覺之因地心 。 十方如來 。 皆依此不生不滅 。 為本修因 。 然後圓成 。 果地修證 。 眾生人人本具 。 迷而不覺 。 未能依之修證 。 故詣之密 。

又 。 此不特是因性 。 亦即是果性 。 以如來雖證極果 。 不離正因 。 所謂因該果海 。 果徹因源也 。

問 。

既即果性 。 何復名因 。

答 。

須見此不生不滅 。 之根性後 。 方是究竟果覺之因 。 更須依此圓湛 。 不生滅性 。 成為因地心 。 稱性起修 。 始獲究竟果覺 。 即此一性 。 而能通因徹果 。 故如來破識顯根 。 即顯此密因也 。

又密因二字 。 遣五種人過 。 密之一字 。 遣凡夫 。 外道 。 權教 。 小乘四種人過 。 以彼不達 。 密具不生滅之根性 。 即是成佛真因 。 反認意識為心 。 錯亂修習 。 塵劫劬勞 。 終無實果 。

第一卷文云 。

諸修行人 。 不能得成 。 無上菩提 。 乃至別成 。 聲聞緣覺 。 及成外道 。 諸天魔王 。 及魔眷屬 。 皆由不知 。 二種根本 。 錯亂修習 。 猶如煮沙 。 欲成嘉饌 。 縱經塵劫 。 終不能得 。

佛欲令人捨妄本 。 而依真本也 。 因之一字 。 遣利根狂慧人過 。 以彼未明所具 。 不生滅之根性 。 但是正因佛性 。 須假了 。 緣二因 。 正因方顯 。 遂乃自恃天真 。 本來是佛 。 頓捐修證 。 不依方便進修 。 終無得證 。 如礦雖是金 。 不假鍛煉 。 終久是礦 。 不能成金 。

然此密因 。 即二種根本中真本 。

經云 。

無始菩提涅槃 。 元清淨體 。 則汝今者 。 識精元明 。 能生諸緣 。 緣所遺者 。

眾生在迷 。 非失說失 。 實則人人本具 。 所應取為本修因者 。 十方如來 。 得成菩提 。 靡不依此因心 。 而成果覺 。 此之密因 。 即是寂常心性 。 奢摩他體 。 十番顯見 。 顯此密因 。 非惟近具根中 。 實則遠該萬法 。 會四科惟是本真 。 融七大無非藏性 。 明三種生續之因 。 示五大圓融之故 。 全彰三藏 。 不離一心 。 如來密因之旨 。 顯發無遺矣 。 題中此一句 。 經中佔三卷半之文 。 即答阿難所請三名中 。 妙奢摩他 。 第一捲阿難求示真心 。

文云 。

開示我等 。 奢摩他路 。

此三如來臧性 。 即自性本定 。 而能開解照了於此者 。 即奢摩他微密觀照也 。

修證了義 。

即稱密因 。 所起之修證也 。 由阿難聞佛 。 極顯密因 。 天然本具 。 頓悟藏性 。 圓滿周遍 。 喻如天王 。 賜與華屋 。 求門而入 。 而如來為答三摩提 。 妙修行路 。 分門以定二義 。

一 。 決定以因同果 。 澄濁頓入涅槃義 。 二 。 決定從根解結 。 脫纏頓證圓通義 。

擊鐘 。 驗聞性真常不滅 。 現佛 。 證涅槃生死無他 。 綰巾 。 以示結解倫次 。 冥授 。 以選此方本根 。 蓋必一門深入 。 逆彼無始 。 織妄業流 。 解六結而越三空 。 方為了義之修 。 獲二勝而發三用 。 方為了義之證 。

了義復含二意 。 與通常之解不同 。

一 。 用根不用識 。 用識 。 則以生滅心 。 為本修因 。 而求佛乘 。 不生不滅 。 無有是處 。

經云 。

諸修行人 。 不能得成 。 無上菩提 。 乃至別成 。 聲聞緣覺 。

等 。 故非了義 。 用根 。 則依不生滅 。 圓湛性成 。 然後圓成 。 果地修證 。

經云 。

若棄生滅 。 守於真常 。 常光現前 。 根塵識心 。 應時銷落 。 乃至 。 云何不成 。 無上知覺 。

故為了義 。 又特選耳根圓通 。

文殊白佛言 。

佛出娑婆界 。
此方真教體 。
清淨在音聞 。
欲取三摩提 。
實以聞中入 。

更是了義中之了義耳 。 以其超諸聖而獨妙 。 為三世之通軌 。

經中佛告富樓那云 。

如來今日 。 普為此會 。 宣勝義中 。 真勝義性 。 令汝會中 。 定性聲聞 。 及諸一切 。 未得二空 。 回向上乘 。 阿羅漢等 。 皆獲一乘 。 寂滅場地 。 真阿練若 。 正修行處 。

當知勝義 。 即修證之了義 。 耳根圓通 。 乃了義中真了義耳 。

二 。 稱性不著相 。 著相之修 。 為事相之染修 。 著相之證 。 為新成之實證 。 未悟圓理 。 均非了義 。 稱性之修 。 乃從聞思修 。 入三摩地 。 如幻聞熏聞修 。 金剛三昧 。 但向一門深入 。 而得六根解脫 。 修則無修 。 稱性之證 。 生滅既滅 。 寂滅現前 。 乃發現其本有家珍 。 證亦無證 。

此是微塵佛 。 一路涅槃門 。

方為了義 。 至若道場定慧 。 神咒利益 。 無非修證圓通加行 。 亦即了義也 。 題中此一句 。 經中佔三卷半之文 。 即答阿難所請三名中 。 妙三摩之問 。

第四卷佛云 。

汝等決定 。 發菩提心 。 於佛如來 。 妙三摩提 。 不生疲倦 。 應當先明 。 發覺初心 。 二決定義 。

決定義 。 亦即了義 。 依此了義 。 修證自性本定 。 得耳根圓通 。 所謂 。

如幻三摩提 。 彈指超無學 。

而修證了義之旨 。 吏無餘蘊矣 。

諸菩薩萬行 。

菩薩 。 梵認具云 。 菩提薩埵 。 此方人有好略之習慣 。 簡稱菩薩 。 菩提譯云覺 。 薩埵譯云有情 。 乃大道心眾生之稱 。 今作三義釋之 。

一 。 已經覺悟我 。 法二空之有情 。 二 。 能覺法界 。 無量諸有情 。 三 。 智悲並運 。 自他兩利 。

運智 。 上求佛覺以自利 。 運悲 。 下度有情以利他 。 修諸波羅密 。 乃如來道前之號 。 自覺覺他 。 以求大圓滿覺 。 而言諸者 。 通指五十五位也 。

萬行 。 即稱圓通體 。 所起之無作妙行也 。 如觀世音菩薩 。 三十二應 。 十四無畏 。 四不思議 。 雙躡前奢摩他 。 即定之慧 。 三摩 。 即慧之定 。 定慧圓融 。 中中流入 。 薩婆若海 。 如十信 。 全根力而植佛種 。 十住 。 生佛家而為佛子 。 十行 。 廣六度而行佛事 。 十回向 。 回佛事而向佛心 。 四加行 。 泯心佛而滅數量 。 十地 。 契真如而覆涅槃 。 等覺 。 齊佛際而破生相 。 其行應有無量 。 今言萬者 。 但明其多 。 非局定數也 。 要之 。 此行根柢於三如來藏性 。 歸極於四無礙法界 。 請詳十行 。 後五行自知 。

問 。

五十五位諸菩薩 。 應是證位 。 今以位為行 。 豈不屈證為修耶 。

答 。

諸位正是因行未滿 。 深入真修之行位也 。 不是極果之位 。 若是修終 。 只有佛位 。

問 。

此位為行則圓通了義之修 。 應不具萬行 。

答 。

理具而非事造也 。 雖圓融勝解 。 念念具足諸度 。 以初心貴在精專 。 但反聞自性 。 不兼萬行 。 故但稱了義 。

問 。

了義之證 。 不攝諸位耶 。

答 。

此有二義 。

一 。 但證圓通體 。 初發二勝用 。 是故不攝 。 二 。 圓人所修 。 一證一切證 。 一位即攝一切位 。 初心 。 究竟 。 二不別故 。

又前言修證 。 推重圓通 。 此分階級 。 對治狂慧 。 令知理雖頓悟 。 乘悟並銷 。 事非頓除 。 因次第盡 。 究竟圓融 。 不礙行布 。 行布不礙圓融 。 題中此一句 。 經中佔半卷之文 。 即答阿難所請三名中 。 妙禪那之問 。 第八卷結經名後 。 阿難兼聞此經 。 了義名目 。 頓悟禪那 。 修證聖位 。 顯是住持自性本定 。 入於如來 。 妙莊嚴海 。 圓滿菩提 。 蹄無所得 。 安定經文 。 問答相應 。 已盡正說全經 。 歷收大定別目 。 故結經名 。 至七趣五魔 。 五陰妄想 。 自是經外餘意 。 別詳初心緊要 。 以戒慧助定而已 。

首楞嚴者 。 大定之總名也 。 圓含妙奢摩他 。 三摩 。 禪那三種別名 。 而成一定全體 。 迥不同於常途 。 工夫引起之定 。 亦不同於 。 起心對境之定 。 此自性定耳 。 涅槃經佛 。 自釋首楞嚴為 。 一切事究竟堅固 。 而古德即明其為徹法底源 。 無動無壞 。 經中自顯見起 。 至四卷半 。 圓彰藏性止 。 極明一切事究竟堅固之理 。 會四科即性常住 。 融七大 。 即性周遍 。 即所謂徹法底源 。 無動無壞也 。

今釋此定 。 二義料揀 。

一 。 此是圓定 。

不但獨取自心不動 。 乃統萬法 。 悉皆本來不動 。 為一定體 。 即所謂 。

日月經天而不動 。 江河競注而不流 。

故稱為圓 。

經云 。

常住妙明 。 不動周圓 。

不然 。 何以為一切事究競堅固之定哉 。 據此凡不兼萬有 。 獨制一心者 。 皆非圓定也 。

二 。 此是妙定 。

正以性本自具 。 大然不動 。 不假修成 。 縱在迷位 。 其體如故 。 即所謂 。

長安雖鬧 。 我國安然 。

故稱為妙 。 經中飛光親驗 。 雙離動靜 。 不然 。 何以為徹法底源 。 無動無壞之定哉 。 據此凡不即性 。 而別取工夫者 。 皆非妙定也 。

合此圓妙二義 。 故為首楞嚴王三昧 。 自發解起行 。 直至歷位成佛 。 從始洎終 。 中間永無 。 諸委曲相 。 亦無出退 。 非常途之定 。 有入住出 。 入之則有 。 出之則無 。 在定縱經多劫 。 必以靜而礙動 。 出定略涉須臾 。 必以動而礙靜 。 皆非圓妙大定也 。 此經前自請定 。 後至結名 。 乃為正說 。 經中前半全談藏性 。 所以開發圓通 。 後半全說圓通 。 所以修證藏性 。 始終不出一定耳 。 當知三定 。 不出三因佛性 。 奢摩他 。 全收四卷半前 。 所顯正因佛性 。 略兼了因為定體 。 了因慧心開發 。 當機承教解悟 。 朗然照體現前 。 即此照體 。 為了因佛性 。 名著摩他 。 微密觀照 。 然解從性發 。 乃即定之慧也 。 三摩 。 亦取所顯正因佛性 。 略兼緣因為定體 。 緣因善心開發 。 選根直入 。 從聞思修人三摩地 。 乃為出世善法 。 即緣因佛性 。 然行依解起 。 乃即慧之定也 。

禪那 。 全取正因佛性 。 雙兼了緣二因為定體 。 寂照雙行 。 不浮不沈 。 不昏不散 。 即定慧均等 。 中中流入 。 妙莊嚴果海也 。 今合三定別名 。 成一大定總名 。 復攝大定總別 。 為一全部經題 。 共十九字 。 是別題 。 屬所詮之法 。

經之一字是通題 。 為能詮之文 。 即詮上四種實法 。 梵語修多羅 。 華言契經 。 上契諸佛 。 所說之理 。 下契眾生 。 可度之機 。 又此方聖教稱經 。 今譯契經 。 顯是西域聖教 。 具貫 。 攝 。 常 。 法四義 。

貫 。 則貫串所應知之義 。 令不散失故 。

攝 。 則攝受所應度之機 。 令得解脫故 。

常 。 則盡未來際 。 萬古不能易其說 。

法 。 則極十方界 。 眾生所應遵其軌 。

此經亦具四義 。

貫串妙奢摩他 。 三摩 。 禪那 。 所應知之義 。 攝受親因 。 度脫阿難 。 及性比丘尼 。 得菩提心 。 入遍知海 。

常 。 法二義 。 如圓通法門 。

過去諸如來 。 斯門已成就 。 現在諸菩薩 。 今各入圓明 。 未來修學人 。 當依如是法 。

十方三世 。 共遵不易 。 豈非法 。 常義耶 。 餘義避繁不錄 。 卷第一 。 古來經書 。 多取軸之制度 。 舒之可能讀誦 。 卷之以便供奉 。 後人易制 。 未易其名 。 故仍稱卷 。 而第一者 。 數之始也 。 十卷玄文 。 次序居首 。

一 。 總釋名題竟 。

甲二 。 起教因緣 。

法不孤起 。 起必有由 。 世間諸事 。 尚有因像 。 況無上佛法 。 豈無因緣耶 。 今明佛法因緣 。 有總 。 有別 。 總約一代時教 。 四十九年 。 或說大乘 。 或說小乘 。 或說頓教 。 或說漸教 。 無非顯理度生 。 所顯之理 。 即佛知見 。 眾生等有 。 迷不自知 。 佛則乘機應世 。 為其開示 。 令得悟入 。

法華經云 。

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 。 出現於世 。

可見如來出世 。 即是一段度生之大因緣也 。

一 。 為開眾生 。 佛之知見 。 使得清淨故 。 出現於世 。 佛知見 。 乃眾生六根中 。 所具見聞覺知之性 。 此性即是佛性 。 人人本具 。 無奈埋沒於 。 塵勞煩惱 。 垢染心中 。 雖有若無 。 幾如宅中寶藏 。 佛為開其本有家珍 。 使得離垢清淨故 。

二 。 為欲示眾生 。 佛之知見故 。 出現於世 。 佛之知見 。 眾生咸認 。 惟佛獨有 。 而眾生無分 。 不知人人皆有 。 故佛為指示 。 尋常日用中 。 眼根見色 。 耳根聞聲 。 乃至意根知法 。 一一無非 。 佛之知見 。 知見二字 。 包括六根中性 。 六性只是一性 。

故臨濟祖師云 。

有一無位真人 。 在汝諸人六根門頭 。 放光動地 。

是也 。

三 。 欲令眾生 。 悟佛知見故 。 出現於世 。 既經如來開示 。 而眾生自當依教觀心 。 依理起行 。 但肯回光返照 。 照顧二六時中 。 見色聞聲 。 乃至知法 。 畢竟是誰 。 照到日久月深 。 自有豁然貫通 。 悟明本來是佛時節 。 方信聖凡不二 。 生佛平等 。

四 。 欲令眾生 。 入佛知見故 。 出現於世 。 眾生心光外洩 。 則名為出 。 若肯時時 。 反觀內照 。 照到一心本源 。 則名為入 。 入無所入 。 即始覺智 。 照本覺理 。 照到惑淨智滿 。 轉八識成四智 。 是為入佛知見道故 。 此為如來出世 。 一大事因緣 。 亦為諸教總因緣也 。

別約本經因緣 。 交光法師 。 開有十種 。 今則惟六 。

一 。 恃多聞忽定力 。 二 。 警狂慧護邪思 。 三 。 指真心顯根性 。 四 。 示性定勸實證 。 五 。 銷倒想除細惑 。 六 。 明二門利今後 。

一 。 恃多聞忽定力 。

大凡利根之士 。 好務多聞 。 不勤定力 。 於聞思修 。 偏重聞慧 。 少及思修 。 如人說食 。 終不能飽 。 故以阿難多聞 。 誤墮婬室 。 發起大教 。

觀阿難歸佛所 。 頂禮悲泣 。 自述 。

恨無始來 。 一向多聞 。 未全道力 。

即定力 。 故慇懃啟請 。 十方如來所修 。 得成菩提之大定 。 足見多聞無功 。 不逮修習 。 後責阿難 。

汝雖歷劫 。 憶持如來 。 秘密妙嚴 。 不如一日 。 修無漏業 。 遠離世間 。 憎愛二苦 。

又偈云 。

將聞持佛佛 。
何不自聞聞 。

佛為恃多聞忽定力 。 故說此經 。

二 。 警狂慧護邪思 。

世有大心凡夫 。 見理高妙 。 自恃天真 。 頓捐修證 。 玩留惡習 。 了不依佛 。 方便之門 。 屈於欲魔 。 無力敵苦 。 如阿難為摩登伽 。 邪咒所攝 。 心雖明了 。 力不自由 。 賴遇佛頂神咒 。 方得解脫 。 故自述見相發心 。 以佛相好 。 非欲愛所生為念 。 意顯婬愛 。 為定門之冤賊 。 大定 。 為破欲之將軍 。

偈云 。

欲漏不先除 。
畜聞成過誤 。

佛為警狂慧護邪思 。 故說此經 。

三 。 指真心顯根性 。

一切眾生 。 多皆錯認 。 肉團之心為心 。 此心在色身之內 。 狀如倒掛蓮花 。 是假非真 。 全無作用 。 人聞此言 。 必定諍辯不休 。 曰 。

此心能知 。 又能思慮 。 分別 。 何以而說全無作用 。

當知此人 。 先認肉團心為真心 。 是一錯也 。 今竟認妄想心之功能 。 當作肉團心之功能 。 又一錯也 。 但肉團非真心易破 。 若說此心有作用 。 其心存在 。 應當皆有作用 。 何以其人方死 。 其心仍在 。 即不能思慮分別 。 即此可證非真 。 而妄想非真心難破 。 因眾生迷執既深 。 迷根難拔 。 又非獨泛泛 。 凡夫如是 。 即權教 。 小乘 。 亦皆認識為心 。 故阿難請說諸佛 。 所修大定 。

佛即首告之曰 。

一切眾生 。 從無始來 。 不知常住真心 。 性淨明體 。 用諸妄想 。 此想不真 。 故有輪轉 。

由是乃有 。 二次徵心 。 三番破識 。 十番顯見 。 佛意欲修大定 。 須以真心 。 為本修因 。 顯真心 。 即大定之全體也 。 故應加徵問 。 看阿難是否錯認 。

佛問阿難 。

當初發心 。 於我法中 。 見何勝相 。 頓捨世間 。 深重恩愛 。

阿難答言 。

由目觀見 。 如來勝相 。 心生愛樂 。 故我發心 。 願捨生死 。

佛即徵云 。

唯心與目 。 今何所在 。

此乃第一次徵心 。 文似心目雙徵 。 佛意但是徵心 。 目不過帶言而已 。 如是阿難 。 歷計七處 。 如來一一斥其咸非 。 此即三番破識中 。 首破妄識無處 。 有人指此文 。 為七處徵心者 。 非也 。 徵是徵詰 。 經中如來只有二次徵心 。 因阿難七計被破 。 不知心在之處 。 如來則直指真心 。 欲令阿難當下領悟 。 遂舉手擎拳 。 且看阿難如何理會 。 此即同宗門玄示玄提 。 不落言語文字 。

如來因恐阿難 。 鈍根不契 。 故加審問 。

汝今見不 。

阿難答言 。

見 。

又問 。

汝何所見 。

答言 。

我見如來 。 舉臂屈指 。 為光明拳 。 耀我心目 。

又問 。

汝將誰見 。

答言 。

我與大眾 。 同將眼見 。

佛遂徵云 。

汝目可見 。 以何為心 。 當我拳耀 。

此即第二次徵心 。

阿難言 。

如來現今 。 徵心所在 。 而我以心 。 推窮尋逐 。 即能推者 。 我將為心 。

此則分明 。 認妄識為真心 。

佛言 。

咄 。 阿難 。 此非汝心 。

此即三番破識中 。 第二番破妄譏非心 。

阿難白佛 。

此非我心 。 當名何等 。

佛則告云 。

此是前塵 。 虛妄相想 。 惑汝真性 。

阿難聞佛 。 發明妄識非心 。 以為離此覺知 。 更無所有 。 遂生驚怖 。 佛以此心 。 離塵無體為答 。 令阿難自己勘驗 。 若離塵有體 。 即真汝心 。 若離塵無體 。 斯則前塵 。 分別影事 。 此即三番破識中 。 第三番破妄識無體 。 不特肉團無有作用 。 不是真心 。 即使妄想 。 善能分別 。 亦非真心 。 又不特此心 。 三毒諸惡 。 思想當除 。 乃至五種勝善功能 。 亦復不取 。

意識五種勝善功能 。 皆本經歷述 。

一 。 見佛相好 。 常自思惟 。 此相非是 。 欲愛所生 。 二 。 聞佛聲教 。 憶持如來 。 秘密妙嚴 。 恒不忘失 。 三 。 聞法領解 。 悟妙明心 。 元所圓滿 。 常住心地 。 四 。 止散入寂 。 縱滅一切 。 見聞覺知 。 內守幽閑 。 五 。 界外取證 。 得滅盡定 。 受想不行 。 成阿羅漢 。 此五種皆是意識 。 勝善功能 。 人所難捨 。 本經欲修佛定 。 務將意識剷除 。 以此心非菩提因故 。

經中佛判真 。 妄二本 。 告阿難言 。

諸修行人 。 不能得成 。 無上菩提 。

乃至 。

別成 。 聲聞緣覺 。 及成外道 。 諸天魔王 。 及魔眷屬 。 皆由不知 。 二種根本 。 錯亂修習 。 猶如煮沙 。 欲成嘉饌 。 縱經塵劫 。 終不能得 。

一者 。 無始生死根本 。

則汝今者 。 用攀緣心即意識 。 為自性者 。

二者 。 無始菩提涅槃 。 元清淨體 。

則汝今者 。 識精元明即根性 。 能生諸緣 。 緣所遺者 。

祇因眾生 。 遺真認妄 。 執妄為真 。 多依妄本而修 。 現前雖成 。 九次第定 。 終無實果 。 第一卷三番破識 。 破盡無餘 。 阿難方肯捨妄求真 。 求示寂常心性 。 惟願如來 。 發妙明心 。 即根性真本 。 開我道眼 。 求開圓解 。 以後十番顯見 。 即指根性為真心 。

古德云 。

顯見即所以顯心者

是也 。

先則十番 。 極顯其真 。

一 。 顯見是心 。 二 。 顯見不動 。 三 。 顯見不滅 。 四 。 顯見不失 。 五 。 顯見無還 。 六 。 顯見不雜 。 七 。 顯見無礙 。 八 。 顯見不分 。 九 。 顯見超情 。 十 。 顯見離見 。

後則二見 。 略破其妄 。 非同破識 。 根本全妄 。 阿難既求示真心 。 如來不得不與指出 。 若向眾生分上 。 指出純真 。 無妄之心 。 絕對無可指 。 故祇得先 。 帶妄顯真 。 後再與剖妄出真 。 交光法師 。 喻明此理甚妙 。

阿難認識為心 。 如愚人執石為玉 。 不肯放棄 。 佛為帶妄顯真 。 指見是心 。 如指璞說玉 。 璞雖是玉 。 尚有石皮未破 。 其玉不純 。 故又為破同分 。 別業二種妄見 。 如剖璞出玉 。 光瑩煥發矣 。

佛為指真心顯根性 。 即如來密因 。 故說此經 。

四 。 示性定勸實證 。

凡夫 。 外道 。 小乘 。 權宗 。 其所修行 。 各皆有定 。 而悉無究竟者 。 何也 。 以其徒慕真修 。 不諳真本 。 全用識心 。 錯亂修習 。

如經云 。

縱滅一切 。 見聞覺知 。 內守幽閑 。 猶為法塵 。 分別影事 。

斯則諸凡夫天 。 樂修禪而未決擇者 。 所修八定 。 寧能出此境界 。

又云 。

分別都無 。 非色非空 。 拘捨離等 。 昧為冥諦 。

則知一切外道 。 所修之定 。 亦同用緣影之心 。

又云 。

一切世間 。 諸修行人 。 現前雖成 。 九次第定 。 不得漏盡 。 成阿羅漢 。 皆由執此 。 生死妄想 。 誤為真實 。

是知 。 諸小乘人 。 所用之心 。 亦非真實心 。

又如來咄破識心之後 。 阿難云 。

若此發明 。 不是心者 。 我乃無心 。 同諸土木 。 兼此大眾 。 無不疑惑 。

大眾應攝權教菩薩 。 以始教權乘 。 全取第六識 。 作我 。 法二空觀 。 其所修之定 。 有入定 。 住定 。 出定 。 亦非究竟 。 堅固之性定 。

如上所述 。 終無實果 。 凡外定銷 。 或降德貶墮 。 散入諸趣 。 或從無想外道天 。 因謗三寶 。 直入地獄 。 小雖不墮 。 了無進境 。 權雖略進 。 亦不遠到 。 推其病源 。 皆由以生滅心 。 為本修因 。 不能發明 。 不生滅性也 。 經中阿難請定 。 如來首先三番破識者 。 即是決定 。 令捨生滅識心 。 撤去大定之障礙 。 後乃廣顯見性 。 不生滅 。 不動搖 。 決定令悟 。 自性本定 。 依真常根性 。 成因地心 。 然後圓成 。 果地修證 。

四卷末云 。

若棄生滅 。 守於真常 。 常光現前 。 根塵識心 。 應念銷落 。

乃至 。

云何不成 。 無上知覺 。

五卷偈云 。

如幻三摩提 。
彈指超無學 。

此皆指示 。 凡外權小 。 令修真常性定 。 得證真實圓通也 。

六卷文殊承命選擇 。 偈答如來云 。

此方真教體 。
清淨在音聞 。
欲取三摩提 。
實以聞中入 。

又云 。

此是微塵佛 。 一路涅槃門 。

乃至結云 。

但以此根耳根修 。 圓通超餘者 。 真實心如是 。 以上諸文 。 皆是曲開巧修之門 。 指示性定 。 第八卷如來詳列歷證之位 。 皆欲導其深入 。 抵於實果而後已 。 佛為示性定 。 勸實證 。 故說此經 。

五 。 銷倒想除細惑 。

良以眾生 。 元明失照 。 妄識紛亂 。 或迷心在身內 。 或認法居心外 。 或固執因緣 。 而繫縛權宗 。 或謬執自然 。 而馳騁外計 。 皆為倒想 。 足障真修 。 斯經第九番顯見超情 。 正遣因緣 。 自然 。 二種妄情計執 。 約如來藏不變義 。 以破因緣 。 約如來藏隨緣義 。 以破自然 。 會四科一一 。 本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雙非因緣 。 自然 。 融七大文中 。 一一責為 。 世間無知 。 惑為因緣 。 自然 。 皆是識心分別計度 。 但有言說 。 都無實義 。

此皆銷倒想之文也 。

但倒想先銷 。 細惑未盡 。 雖信諸法唯心 。 未徹唯心之本源 。 固知五大圓融 。 未了圓融之深故 。 仍能障乎性定 。 是故阿難 。 希更審除 。 早登妙覺 。 由是滿慈躡前以質二疑 。

一 。 疑萬法生續之因 。

問云 。

若復世間 。 一切根塵 。 陰處界等 。 皆如來藏 。 清淨本然 。 云何忽生 。 山河大地 。 諸有為相 。 次第遷流 。 終而復始 。

二 。 疑五大圓融之故 。

問云 。

又如來說 。

地水火風 。 本性圓融 。 周遍法界 。 湛然常住 。

世尊 。 若地性遍 。 云何容水 。 水性周遍 。 火則不生 。 復云何明 。 水火二性 。 俱遍虛空 。 不相陵滅 。

世尊 。 地性障礙 。 空性虛通 。 云何二俱 。 周遍法界 。 而我不知 。 是義攸往 。

此二均屬細惑 。

如來逐答 。 以釋二疑 。 先說不空藏 。 以示萬法生續之因 。

因於性覺必明 。 妄為明覺 。 以為其咎 。 由是三細俄興 。 六麤競作 。 故有世界 。 眾生 。 業果三種 。 始而忽生 。 終而相續 。 猶如捏目 。 亂華發生 。 後說空不空藏 。 以示五大圓融之故 。 喻明性相無礙 。

文云 。

譬如虛空 。 體非真相 。 而不拒彼 。 諸相發揮 。 五大一一 。 相妄性真 。 亦復如是 。

相妄 。 本無生滅 。 不傾奪則諸礙何成 。 性真 。 先非水火 。 能合融則萬用齊妙 。 些二即是審除 。

至滿慈索妄因 。 而擬進修 。 佛答妄元無因 。 譬如演若達多 。 迷頭認影 。 狂怖妄出 。 豈有因緣 。 忽然狂歇 。 頭非外得 。 縱未歇狂 。 亦何遺失 。 乃至三緣斷故 。 三因不生 。 則汝心中 。 演若達多 。 狂性自歇 。 歇即菩提 。 勝淨明心 。 本週法界 。 阿難躡佛語 。 復執因緣 。 如來疊拂深情 。 本然非本然 。 和合非和合 。 合然俱離 。 離合俱非 。 此句方名 。 無戲論法 。 種種委細詳示 。 方得疑惑銷除 。 心悟實相 。

佛為銷倒想除細惑 。 故說此經 。

六 。 明二門利今後 。

惟有圓實教家 。 方能二門雙具 。

一 。 平等門 。

一心萬法 。 本原無差 。 平等一相 。 心為大總相法門體 。 世出世間 。 凡 。 聖 。 染 。 淨 。 依 。 正 。 因 。 果 。 無不從心建立 。 以心為體 。 離心無有 。 一法可得 。

即如經中所云 。

諸法所生 。 唯心所現 。 一切因果 。 世界微塵 。 因心成體 。

心法雖有二名 。 其實一體一相 。 平等無差 。 如依金作器 。 器器皆金 。 器雖成多 。 金原是一 。 離金則無器可得 。 心生萬法 。 法法唯心 。 亦復如是 。 惟有一真是實 。 諸妄本空 。 所有凡 。 聖 。 染 。 淨 。 依 。 正 。 因 。 果 。 一切差別之相 。 了不可得 。 此即圓實家 。

知真本有 。 達妄本空 。

非同撥無因果之邪見 。

二 。 方便門 。

於諸法中 。 分真 。 分妄 。 許破 。 許顯 。 乃有迷悟修證 。 種種差別 。 良以真雖本有 。 而迷之已久 。 不方便顯之 。 則終不能見 。 妄雖本空 。 而執之已深 。 不方便破之 。 則終不能覺 。 縱了見分明 。 若不假方便 。 捨妄從真 。 則終不能入 。 此經乃圓實家 。 善巧方便 。 明知迷悟只一途 。 聖凡無二路 。 巧從方便門 。 揀擇真妄 。 然後捨妄從真 。 及至深心 。 普融一味 。 知真本有 。 達妄本空 。 非同權宗 。 真妄條然 。 迷悟迥別也 。

本經雙具平等 。 方便二門 。 當機啟請 。 即含此義 。 既請圓融大定 。 復懇最初方便 。 故佛逐答三名 。 或二門雙用 。 或二門各用 。 在文可見 。 奢摩他中 。 先用方便門 。 決擇真妄 。 於識則三番破其妄 。 令其決定舍之 。 於見則十番顯其真 。 令其決定取之 。 了無平等之相 。 迨真妄既分 。 真體既露 。 阿難既肯捨妄從真 。 若局此真體 。 惟在根中 。 而不與萬法普融 。 則何以明圓理 。 而開圓解 。 成著摩他 。 微密觀照乎 。

故後用平等門 。 會四科即性常住 。 融七大即性周遍 。 三種生續 。 不出一心 。 五大圓融 。 全體法界 。 極於三如來藏 。 離即離非 。 是即非即 。 故屬平等門 。 無前門則真妄混淆 。 何以剋體見真 。 無後門則真妄永隔 。 何以悟圓入妙 。 故示性定 。 必二門雙具也 。

三摩中 。 則專用方便 。 擇從入之妙門 。

文云 。

阿難 。 汝今欲令 。 見聞覺知 。 遠契如來 。 常樂我淨 。 應當先擇 。 生死根本 。 依不生滅 。 圓湛性成 。 乃至圓成 。 果地修證 。

又云 。

但於一門深入 。 入一無妄 。 彼六知根 。 一時清淨 。

且示結處 。 獨指六根 。 選門時 。 更專一耳 。 揀擇分明 。 全屬方便 。 義顯然也 。 禪那中 。 則專用平等 。 趣圓融之極果 。 三漸 。

文云 。

返流全一 。 六用不行 。 十方國土 。 皎然清淨 。 譬如琉璃 。 內懸明月 。 身心快然 。 妙圓平等 。 獲大安隱 。

十信之初 。 即以此心 。 中中流入 。 十向以去 。 無非法法圓融 。 全歸平等 。 義尤著也 。

斯經 。 非特當時會眾蒙益 。 猶作未來勝緣 。 二卷 。 破二顛倒分別 。 見妄之前 。

如來即云 。

吾當為汝 。 分別開示 。 亦令將來 。 諸有漏者 。 獲菩提果 。

七大之前 。 如來又云 。

吾當為汝 。 分別開示 。 亦令當來 。 修大乘者 。 通達實相 。

如是語類 。 在文非一 。 良以末法障重 。 悲念猶深 。

故文殊選圓 。 則曰 。

堪以教阿難 。 及末劫沈淪 。

如來辨魔 。 則曰 。

汝等必須 。 將如來語 。 傳示末法 。

佛為明二門利今後 。 故說此經 。

二 。 起教因緣竟 。

甲三 。 藏乘攝屬 。

已知此經 。 有大因緣 。 未審藏乘 。 何所攝屬 。 藏有三藏 。 即戒定慧 。 三學之藏 。

經詮定學 。 律詮戒學 。 論詮慧學 。

古德云 。

三藏從正不從兼 。 從多分不從少分 。

斯經阿難請定 。 如來答定 。 正詮定學 。 雖有少分戒慧 。 但是所兼 。 而為助定之戒慧而已 。 經中四重律儀 。 攝心為戒 。 由戒生定 。 三種漸次 。 首申戒品 。 畢護定心 。 即如備明七趣 。 示以三惡劇苦 。 令其慎惡因而勿犯 。 示以四善終淪 。 令其舍樂果而勿貪 。 無非以戒助定而已 。 及其詳辨五魔 。 則警覺外魔窺伺 。 囑其勿縱邪解 。 以招致也 。 闡揚內魔伏藏 。 囑其勿起邪悟 。 以引發也 。 無非以慧助定而已 。 是知始終皆為大定 。 三藏中 。 屬修多羅藏攝 。

乘有二乘 。 即大小二乘 。 小乘人根機小 。 志願小 。 但求利己 。 獨善其身 。 速出三界 。 而了生死 。 喻如小車 。 祗能自度 。 不能度人 。 大乘人根機大 。 志願大 。 能信大教 。 解大理 。 修大行 。 證大果 。 自行化他 。 勇猛精進 。 喻如大車 。 既能自度 。 復能度人 。 本經二乘中 。 大乘所攝 。 以當機所請 。 純是大乘菩薩行故 。 第四卷 。 阿難請求華屋之門 。

文云 。

惟願如來 。 不捨大悲 。 示我在會 。 諸蒙暗者 。 捐捨小乘 。 畢獲如來 。 無餘涅槃 。 本發心路 。 令有學者 。 從何攝伏 。 疇昔攀緣 。 得陀羅尼 。 入佛知見 。

又如來告富樓那 。 及諸會中 。 漏盡無學 。 諸阿羅漢云 。

如來今日 。 普為此會 。 宣勝義中 。 真勝義性 。 令汝會中 。 定性聲聞 。 及諸一切 。 未得二空 。 迴向上乘 。 阿羅漢等 。 皆獲一乘 。 寂滅場地 。 真阿練若 。 正修行處 。

故乘攝則正惟同教一乘 。 而兼屬別教一乘 。 又不廢小乘果法戒品 。 亦可傍兼 。

三 。 藏乘攝屬竟 。

甲四 。 義理淺深 。

已知此經 。 為大乘教法 。 未悉義理淺深 。 分齊如何 。 文之實曰義 。 事之主曰理 。 聖人之設教也 。 理以統之 。 義以析之 。 理者體也 。 本惟一體 。 隨機則義有淺深 。 義者相也 。 雖有多相 。 歸本則理無差別 。 若不悉心研究 。 何以知分齊之淺深乎 。 今按本經 。 先依宗判教 。 次約論辨義 。 後會通天台 。 依宗者 。 中國向有兩大宗 。 南有天台 。 北有賢首 。 天台依法華而立宗 。 判釋如來 。 一代時教 。 為藏 。 通 。 別 。 圓四教 。 賢首依華嚴而立宗 。 判釋如來 。 一代時教 。 為小 。 始 。 終 。 頓 。 圓五教 。

今遵賢宗 。 先舉五教 。

一 。 小教 。

亦名愚法二乘教 。 隨機施設 。 只有七十五法 。 但說人空 。 不明法空 。 惟依六識三毒 。 建立染淨根本 。 未盡法源 。 故多諍論 。

二 。 始教 。

說諸法皆空 。 即空宗 。 有遮遣也無表 。 未盡大乘法理 。 故名為始 。 亦名分教 。 廣談法相 。 少說法性 。 即相宗 。 有成佛不成佛 。 說三種人無佛性 。

定性聲聞 。 闢支及邪定聚 。 二種人有佛性 。

決定聚 。 與不定聚眾生 。 故名為分 。 縱少說法性 。 其所云性 。 亦是相數 。 說有百法 。 決擇分明 。 故少諍論 。

三 。 終教 。

說如來藏隨緣 。 成阿賴耶識 。 緣起無性 。 一切皆如 。 定性二乘 。 無性闡提 。 悉當作佛 。 方盡大乘 。 至極之說 。 故名為終 。 亦名實教 。 多談法性 。 少及法相 。 縱說法相 。 亦會歸性 。 以稱實理 。 故無諍論 。

四 。 頓教 。

不依地位漸次 。 亦不說法相 。 唯辨真性 。 五法 。 名 。 相 。 妄想 。 正智 。 如如 。 三自性 。 遍計執性 。 依他起性 。 圓成實性 。 皆空 。 八識 。 二無我人無我法無我俱遣 。 呵教離念 。 絕相泯心 。 一念不生 。 即如如佛 。 故名為頓 。

五 。 圓教 。

總一法界 。 性海圓融 。 緣起無礙 。 身毛塵剎 。 互相涉入 。 重重無盡 。 十信滿心 。 即攝五位 。 成等正覺 。 故名為圓 。 此但略引 。 廣如賢首五教儀 。

若據五教 。 顯此經之分齊 。 經中多談法性 。 少及法相 。 縱說法相 。 亦會歸性 。 指四科惟是本真 。 融七大無非藏性 。 滿慈究萬法生續之因 。 如來答一念 。 覺明為咎 。 又十二類生 。 本元真如 。 即是如來 。 成佛真體 。 二乘同心 。 皆當作佛 。 大分正屬 。 終實之教 。

第四卷云 。

狂性自歇 。 歇即菩提 。 勝淨明心 。 本週法界 。 不從人得 。 何藉劬勢 。 肯綮修證 。

五卷孤起頌云 。

是名妙蓮華 。
金剛王寶覺 。
如幻三摩提 。
彈指超無學 。

此則兼屬頓教 。 第四卷云 。

我以妙明 。 不滅不生 。 合如來藏 。 而如來藏 。 唯妙覺明 。 圓照法界 。 是故於中 。 一為無量 。 無量為一 。 小中現大 。 大中現小此四義 。 不動道場 。 遍十方界 。 身含十方 。 無盡虛空 。 於一毫端 。 現寶王剎 。 坐微塵裏 。 轉大法輪此四相 。 四義交徹 。 四相無礙 。 三藏圓融 。 會歸極則 。 不特理事無礙 。 乃至事事 。 亦皆無礙 。

第十卷云 。

識陰若盡 。 則汝現前 。 諸根互用 。 從互用中 。 能入菩薩 。 金剛乾慧 。 圓明精心 。 於中發化 。 如淨琉璃 。 內含寶月 。 如是乃超諸位 。 入於如來 。 妙莊嚴海 。

此則兼屬圓教 。 若以五教攝經 。 後終頓圓 。 三教攝此 。 若以經攝教 。 亦可全該 。 以不廢小乘 。 果法戒品 。 兼存始教 。 八識 。 三空故也 。 先依宗判教竟 。

次約論辨義 。 依起信論 。 從本向末 。 亦有五重分屬 。 亦同五教 。 但五教乃從淺向深 。 而論文則由深及淺 。 二者分別耳 。 論文初惟一心為本 。 能攝一切世間法 。 出世間法 。 此心即本經如來藏心 。 不變隨緣 。 隨緣不變 。 能為一切法所依 。 不為一切法所染 。 法法唯心 。 體即法界 。 此圓教分齊 。 二依一心開二門 。 即該二教 。 心真如門 。

所謂心性 。 不生不滅 。 離名絕相 。 畢竟平等 。 惟是一心 。 即心郎佛 。 亦無漸次 。 此頓教分齊 。 始教空宗 。 亦密說此門 。 心生滅門 。 依如來藏 。 有生滅心 。 如來藏本來不動 。 本不生滅 。 隨無明緣 。 動成生滅 。 雖成生滅 。 體即不生不滅 。 此即藏心緣起 。 不變隨緣 。 隨緣不變 。 正屬終教分齊 。 始教相宗 。 亦密示此門 。

生滅門中 。 不生不滅 。 與生滅和合 。 成阿黎耶識 。 此識有覺不覺二義 。

一 。 覺義 。

謂心體離念 。 即是平等法身 。 說名本覺 。 此始教空宗分齊 。

二 。 不覺義 。

謂不如實知 。 真如法一故 。 不覺心起 。 而有其念 。 所起不覺之相 。 不離本覺之性 。 依不覺故 。 生三種相 。

一業相即自證分 。 二轉相即見分 。 三現相即相分 。 乃屬無明不覺生三細 。 此始教相宗分齊 。 依第三現相 。 即境界相 。 復生六種麤相 。 乃屬境界為緣長六麤 。

一智相 。 二相續相 。 此二屬七識 。 三執取相 。 四計名字相 。 此二屬六識 。 此小教分齊 。 五起業相 。 六業繫苦相 。 此人天分齊 。 但亦略引 。 廣如彼文 。

若約論文 。 而明斯經義理淺深 。 經中所顯根性 。 即是識精元明 。 體通如來藏性 。 又如來藏 。 清淨本然 。 周遍法界 。 隨眾生心 。 應所知量 。 循業發現等 。 大分正齊心生滅門 。 亦不違前終教分齊 。 若會妄歸真 。 見與見緣 。 並所想相 。 如虛空華 。 本無所有 。 此見及緣 。 元是菩提 。 妙淨明體 。 與夫妙性圓明 。 離諸名相等 。 皆唯性無相 。 此兼齊心真如門 。 亦不違前兼屬頓教 。 若妙極一心 。 四義交徹 。 四相圓融 。 歷明三藏 。 不出一心 。 此兼齊一心本源 。 亦不違前兼屬圓教 。 斯經實與華嚴 。 圓覺 。 同條共貫 。 其為無上甚深之典 。 故以大佛頂表之 。

若以論攝經 。 正齊心生滅門 。 兼齊心真如門 。 及一心本源 。 若以經攝論 。

經中偈云 。

見聞如幻翳 。
三界若空華 。

亦兼始教 。 大乘空宗 。

又經云 。

性覺必明 。 妄為明覺 。 覺非所明 。 因明立所 。 業相自證分 。 所既妄立 。 生汝妄能 。 轉相見分 。 無同異中 。 識然成異 。 現相相分 。

此齊三細 。 亦兼始教 。 大乘相宗 。 至若阿難 。 斷除三界修心 。 六品微細煩惱 。 進位於二果 。 魔登伽女 。 知歷劫因 。 貪愛為苦 。 一念熏修 。 無漏善故 。 或得出纏 。 此齊前四麤 。 至七趣情想 。 以論升沈 。 此齊後二麤 。 亦不廢小乘人天 。 斯經具足十法界 。 攝法周備 。 超於餘經 。 次約論辨義竟 。

後會通天台 。 賢首五教 。 與天台四教 。 二宗判教 。 雖有四 。 五不同 。 應知名異義一 。 不過開合而已 。 天台開賢首之始教 。 而為通 。 別二教 。 合賢首終 。 頓 。 圓三教 。 為一圓教 。 若會其義 。

一 。 小教 。

但明人空 。 不說法空 。 即臺宗藏教 。 貪著小乘 。 三藏學者 。 但證我空之理 。

二 。 始教有二 。

若約但明諸法皆空義 。 即臺宗通教 。 當體即空 。 身心世界 。 猶如空華夢境 。 若約廣談諸法差別義 。 即臺宗別教 。 三諦攸分 。 十界具足 。

三 。 終教 。

明如來藏隨緣 。 成一切法 。 緣起無性 。 一切皆如 。 即臺宗 。 圓教中雙照義 。 四 。 頓教 。

不說法相 。 唯辨真性 。 絕相泯心 。 一切寂滅 。 即臺宗 。 圓教中雙遮義 。

五 。 圓教 。

性相圓融 。 體即法界 。 離即離非 。 是即非即 。 即臺宗圓教中 。 遮照同時義 。 宗雖各立 。 義無差別 。 不可分河飲水 。 各存門戶之見 。 若執自是他非 。 不但不明他宗 。 抑亦不徹自宗 。

四 。 義理淺深竟 。

甲五 。 能詮教體 。

已知此經 。 義理甚深 。 未審何為教體 。 教體者 。 如來教法 。 所依之體也 。

本經文殊答世尊偈云 。

我今啟如來 。
佛出娑婆界 。
此方真教體 。
清淨在音聞 。

據此 。 則釋迦以音聲 。 而作佛事 。 是以音聲為教體 。 今依賢首疏起信論 。 略作四門以明教體 。

一 。 隨相門 。

謂 。 聲 。 名 。 句 。 文 。 若徒有音聲 。 而無名 。 句 。 文 。 亦不能成教體 。 必須聲 。 名 。 句 。 文四法 。 假實體用 。 互相資助 。 不可偏廢 。 方成教體 。 如世間風聲 。 水聲 。 無有名 。 句 。 文 。 不能詮理 。 不成教體 。 按佛在世 。 說法度生 。 是以音聲含名 。 句 。 文 。 乃攝假從實 。 得成教體 。 如來滅後 。 紙墨之教 。 是為名 。 句 。 文 。 乃以體從用 。 亦得成教體 。 今當通取四法 。 聲名句文 。 為教體 。

二 。 唯識門 。

唯遮外境 。 識表內心 。 此按萬法 。 唯識之旨 。 即一切教法 。 亦不離識 。

一 。 本質教 。

乃是如來 。 鑒機既定 。 應以何法得度 。 即從淨識現起 。 為眾生說 。

二 。 影像教 。

即聽者之識 。 託彼本質教上 。 而現文義之相 。 為已所緣 。 本質教 。 如石印石上之文字 。 影像教託彼所成 。 如石印所印之文字 。 二皆不離識 。 故以唯識為教體 。

三 。 歸性門 。

性即真如 。 以上識心無體 。 唯是真如 。 以一切法 。 從本以來 。 離言說相 。 離名字相 。 離心緣相 。 畢竟平等 。 唯是一心 。 故名真如 。

淨名經云 。

無離文字 。 而說解脫 。

亦此門意耳 。 此經五陰之色陰 。 十二處之眼色處 。 耳聲處 。 十八界之眼識界 。 耳識界 。 一一皆歸如來 。 藏妙真如性 。 故聲 。 色二教 。 皆以歸性為教體 。

四 。 無礙門 。

即前三門 。 心 。 境 。 理 。 事 。 圓融無礙 。 交徹相攝 。 而成四無礙法界 。 隨相門屬境 。 聲名句文 。 屬色聲之境 。 唯識門屬心 。 合之成心境無礙 。 又前二門屬事 。 歸性門屬理 。 合之成理事無礙 。 又前二門事之與事 。 隨相不礙唯識 。 唯識不礙隨相 。 塵剖出大千經卷 。 一塵如是 。 塵塵皆然 。 則屬事事無礙 。 此經四義交徹 。 四相無礙 。 三藏圓融 。 得以無礙為教體 。 後二門與臺宗明此經 。 以如來藏為體 。 亦相吻合 。

五 。 能詮教體竟 。

甲六 。 所被機宜 。

已知此經 。 能詮之體 。 未悉所被何機 。 聖人設教 。 本是應機而說 。 故經稱為契理契機之教 。 今按本經 。 應分通 。 局 。 通 。

即普被群機 。 前判此經 。 正屬終教 。 終實教意 。 明一切眾生 。 皆當作佛 。

富樓那言 。

我與如來 。 寶覺圓明 。 真淨妙心 。 無二圓滿 。

既然生 。 佛無二 。 則一切眾生 。 本來是佛 。 祈因迷此無二之體 。 故為眾生 。 此經乃阿難請問 。 得成菩提之法 。 凡有心者 。 皆當作佛 。 蠢動含靈 。 皆有佛性 。 何機不當被哉 。 局 。 即揀擇當機 。 以通中攝機雖廣 。 受益難齊 。 但根深者 。 即得悟入 。 淺者祗能信解 。 都無夙根者 。 不過結緣成種 。 論益則屬遠因緣 。 故當揀擇 。 尋常揀去非機 。 此則揀擇乎當機也 。

此經既屬 。 終實教意 。 自是歎大褒圓 。 引小入大之教 。

經云 。

如來今日 。 普為此會 。 宣勝義中 。 真勝義性 。

又偈云 。

此阿毗達磨 。
十方薄伽梵 。
一路涅槃門 。

皆意在接引小乘 。 趣入大乘也 。 又阿難當機 。 示居有學聲聞之位 。

佛云 。

汝先厭離 。 聲聞緣覺 。 諸小乘法 。 發心勤求 。 無上菩提 。

皆回小向大之明證也 。

先明小乘四類 。

一 。 回心聲聞 。

經云 。

汝等若欲 。 捐捨聲聞 。 修菩薩乘 。 入佛知見 。 應當審觀 。 因地發心 。 與果地覺 。 為同為異 。

二 。 並為緣覺 。

經云 。

哀愍會中 。 緣覺聲聞 。 於菩提心 。 未自在者 。 開無上乘 。 妙修行路 。

三 。 並及有學 。

經云 。

令有學者 。 從何攝伏 。 疇昔攀緣 。 得陀羅尼 。 入佛知見 。

四 。 兼為定性 。 經云 。

令汝會中 。 定性聲聞 。 及諸一切 。 未得二空 。 回向上乘 。 阿羅漢等 。 皆獲一乘 。 寂滅場地 。

以上四類 。 皆此教之當機眾 。

次明帶病四類 。

一 。 認識為心 。 以攀緣心 。 為自性者 。 不知常住真心 。 用諸妄想 。

二 。 恃聞忽定 。

阿難白佛 。

自我出家 。 恃佛憍憐 。 求多聞故 。 未證無為 。

三 。 求他加被 。

經云 。

自我從佛 。 發心出家 。 恃佛威神 。 常自思惟 。 無勞我修 。 將謂如來 。 惠我三昧 。 不知身心 。 本不相代 。

四 。 恃性忘修 。 知真本有 。 達妄本空 。 自恃天真 。 頓捐修證 。 不知真雖本有 。 不方便顯之 。 則終不能見 。 妄雖本空 。 不方便破之 。 則終不能覺 。 以上四類 。 尋常指為非機 。 皆揀其病而去之 。 今則亦揀列乎當機 。 其故何也 。 以此經乃對症之良藥 。 正治此之四病 。 故以阿難發起 。 示居小位 。 示現諸病 。 引發如來 。 應機施教 。 故知阿難乃大權示現 。 既為發起眾 。 又屬當機眾 。 正為眾生作弄引耳 。

六 。 所被機宜竟 。

甲七 。 宗趣通別 。

已知此經 。 被機之廣 。 未悉何為宗趣 。

賢首云 。

當部所崇曰宗 。 宗之所歸曰趣 。

具通 。 局二門 。 通指一代時教 。 局約本經 。 一代時教 。 不出權實 。 今以總意分之 。 權乘多重修成 。 動張因果 。 則因即宗 。 而果即趣 。 圓實多重性具 。 首明悟入 。 則悟即宗 。 而入即趣也 。 此經若就通中圓實 。 以取宗趣 。 則以悟明心地為宗 。 證入果地為趣 。 經中如來破識顯根 。 顯此根性 。 不生不滅 。 即為楞嚴定體 。 要阿難徹底悟明此性 。 取以為因地心 。 依此不生不滅 。 為本修因 。 躡解起行 。 證入果地也 。

局約本經 。 亦分總 。 別 。 總以圓定為宗 。 極果為趣 。 阿難所請妙奢摩他 。 三摩 。 禪那 。 而如來所示 。 三如來藏心 。 即性具圓融大定 。 詎非一經之所宗乎 。 阿難所請 。 十方如來 。 得成菩提 。 而世尊示以 。 一門深入 。 圓修之法 。 中中流入 。 結示入於如來 。 妙莊嚴海 。 圓滿菩提 。 歸無所得 。 即十方佛 。 究竟極果 。 詎非一經 。 之所趣乎 。 若明別意 。 以定宗趣 。 依交光法師 。 根據本經 。 應有六對 。

謂破 。 顯 。 偏 。 全 。 悟 。 入 。 體 。 用 。 行 。 位 。 分 。 滿也 。 皆先宗後趣 。 又皆以前對之趣 。 作後對之宗 。 復起其趣也 。

一 。 破顯對 。

徵破識心為宗 。 顯發根性為趣 。 文中備破三迷 。

一 。 破妄識無處 。 二 。 破妄識非心 。 三 。 破妄識無體 。 不特破除緣慮分別 。 惑亂真性 。 且將意識 。 五種勝善功能見前 。 悉舉而破之 。 迨阿難妄求真之後 。 乃與顯發根性 。 即約眼根十番審極顯其真 。 二見別業同分 。 略破其妄 。 顯真處 。 如指璞說玉 。 破妄處 。 如剖璞出玉 。 意令其捨識用根也 。

二 。 偏全對 。

偏指根性為宗 。 全彰三藏為趣 。 此躡前所顯根性 。 雖偏就眼根 。 以明見精圓妙 。 一根如是 。 根根皆然 。 根性無非藏性 。 若偏執藏性獨在有情 。 則非圓妙 。 要知此性 。 情與無情 。 本同一體 。 故佛自近及遠 。 全彰四科七大為空藏 。 十相無明 。 三細 。 六麤 。 三續世界 。 眾生 。 業果 。 三種相續不斷 。 為不空藏 。 四義三藏為空不空藏 。 意令由偏及全也 。

三 。 悟入對 。

圓悟華屋為宗 。 求門深入為趣 。 此亦躡前所彰藏性 。 喻如華屋 。 必得其門而入 。 即阿難大開圓解之後 。 繼請圓修也 。

四 。 體用對 。

證圓通體為宗 。 發自在用為趣 。 此亦躡前 。 一門深入 。 解六結動 。 靜 。 根 。 覺 。 空 。 滅 。 而越三空人空 。 法空 。 俱空 。 即證圓通體 。 獲二勝上 。 合諸佛慈力 。 下同眾生悲仰 。 而發三用 。 三十二應 。 十四無畏 。 四不思議 。 即發自在用 。

五 。 行位對 。

運圓定行為宗 。 歷圓因位為趣 。 此亦躡前圓通大用 。 無非圓定行 。 即無作妙行也 。 能利眾生 。 能取佛果 。 依此妙行 。 上歷圓因 。 五十五位 。 真菩提路 。 而趣妙莊嚴海 。

六 。 分滿對 。

分證諸位為宗 。 圓滿菩提為趣 。 此亦躡前圓因之位 。 必經歷分證諸位 。 覺行圓滿 。 始證大圓滿覺 。 無上菩提 。 一經宗趣 。 由破而顯 。 由顯而悟 。 由悟而入 。 由入而深 。 由深而極 。 行布分明 。

又云 。

如幻三摩提 。 彈指超無學 。

及第十卷云 。

如是乃超 。 十信 。 十住 。 十行 。 十回向 。 四加行心 。 菩薩所行 。 金剛十地 。 等覺圓明 。 入於如來 。 妙莊嚴海 。

又極圓融 。 正所謂行布不礙圓融 。 圓融不礙行布 。

七 。 宗趣通別竟 。

甲八 。 說時前後 。

已知此經 。 宗趣圓極 。 未悉說自何時 。 諸家註疏判時不一 。 亦各有據 。 今先明賢首三時 。 後再審定 。 三時者 。

一 。 日出先照時 。

為圓頓大根眾生 。 轉無上根本法輪 。 名直顯教 。 令彼同教一乘人等 。 轉同成別 。 如日初出 。 先照高山 。 即華嚴梵網會也 。 二 。 日升轉照時 。

為下中上 。 三類眾生 。 轉依本起末法輪 。 名方便教 。 令彼三類人等 。 轉三成一 。 如山地有高下 。 故照有先後 。 於此一時 。 照有三轉 。

初轉時 。 為下根眾生 。 轉小乘法輪 。 名隱實教 。 令彼凡夫外道 。 轉凡成聖 。 如日升初轉 。 照於黑山 。 即提胃阿含會也 。

中轉時 。 為中根眾生 。 傳三乘法輪 。 名引攝教 。 令彼三乘人等 。 轉小成大 。 如日升中轉 。 照於高原 。 即方等深密會也 。

後轉時 。 為上根眾生 。 轉大乘法輪 。 名融通教 。 令彼三乘人等 。 轉權成實 。 如日升後轉 。 普照大地 。 即妙智般若會也 。

三 。 日沒還照時 。

為上上根眾生 。 轉攝末歸本法輪 。 名開會教 。 令彼偏教五乘人等 。 轉偏成圓 。 如日將沒 。 還照高山 。 即法華 。 涅槃會也 。 以上三時 。 共有五會 。 與天台五時 。 若合符節 。

今按此經 。 義理因緣 。 通於前後 。 未能的指何時 。 若據彈斥經義 。 應屬方等會 。

經云 。

汝等狹劣無識 。 不能通達 。 清淨實相 。 吾今誨汝 。 當善思惟 。 無得疲怠 。 妙菩提路 。

又告阿難言 。

汝先厭離 。 聲聞緣覺 。 諸小乘法 。 發心勤求 。 無上菩提 。 故我今時 。 為汝開示 。 第一義諦 。 如何復將 。 世間戲論 。 妄想因緣 。 而自纏繞 。

此皆彈偏斥小 。 意令捨小入大之文 。

若據匿王年齡 。 應屬般若會 。 匿王與佛同年 。

經中匿王自述 。

變化密移 。 我誠不覺 。 寒暑遷流 。 漸至如此 。 於今六十 。 又過於二 。

佛六十二歲 。 正說般若之中 。 若據小乘 。 求成佛道 。 諸聖各說本門 。 耶輸已蒙受記 。 善星 。 琉璃事跡 。 則此經應 。 在法華之後 。 據上諸文 。 皆以本經為證 。 不得別判一時 。 須知說不一時 。 通前後際 。 結集者 。 類為一聚耳 。 何必強判 。 以滋諍論 。 如定欲判屬 。 則應從多分之經義 。 判歸中轉時 。 方等會 。

八 。 說時前後竟 。

甲九 。 歷明傳譯 。

分四 。 乙初 。 主譯人 。 二 。 譯語人 。 三 。 證譯人 。 四 。 潤文人 。 今初 。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 。

唐 。 是朝號 。 紀時也 。 按譯經圖記 。 此經翻譯在唐朝 。 則天罷政 。 中宗嗣位 。 神龍元年 。 五月二十三日 。 此應是開始譯經日 。

中天竺 。 是譯主生處 。 天竺乃西域國之總名 。 譯為月邦 。 有聖賢繼化 。 如月照臨 。 地當南閻浮提中心 。 即今之印度 。 有九萬餘裏 。 分東 。 西 。 南 。 北 。 中五區 。 共七十餘國 。 師乃中天竺人 。 未詳何國 。

沙門 。 乃出家修道 。 者之通稱也 。

此云 。 勤息 。 謂勤修戒定慧 。 息滅貪瞋癡 。

又云 。 識心達本源 。 故號為沙門 。

是則沙門二字 。 故不易稱 。 若不修戒定慧 。 未斷貪瞋癡 。 一心本源未達者 。 皆愧稱為沙門也 。 譯主則堪當此稱 。

又有四種沙門 。

一 。 勝道沙門 。 修行證果者 。 二 。 說道沙門 。 宏法利生者 。 三 。 活道沙門 。 持戒修身 。 以道自活者 。 四 。 汙道沙門 。 不持戒律 。 敗壞佛門者 。

譯主則屬前三種 。

般剌密諦 。 譯主別名 。 此云極量 。 乃才智僧也 。 譯者 。 易也 。 翻梵字為華文 。 翻梵音為華語 。 所以有翻字 。 翻音之別 。 西域語字 。 與此全殊 。 若觀梵本 。 音字俱不翻 。 非惟不知其語 。 兼亦不識其字 。 須先隨其音 。 以此方之字易之 。 名為翻字 。 方可讀之 。 但同密咒 。 翻字不翻音 。 仍不知其為何等語 。 必須兼通兩國言音者 。 一一變梵音為華語 。 謂之音字俱翻 。 如諸經文 。 可以識言詞 。 明義理也 。

特科為主譯者 。 乃譯場之主也 。 此經藏於龍宮 。 因龍勝菩薩 。 至龍宮說法 。 見龍藏中 。 有此一經 。 披閱之下 。 歎為希有 。 特默誦而出 。 以利閻浮眾生 。 錄呈國家 。 亦視為希有之法寶 。 藏諸國庫 。 禁傳諸國 。 此經未來 。 盛名先至 。 因有梵僧 。 見智者大師 。 所立三觀 。 謂與彼國楞嚴經 。 意旨相符 。 由是智者 。 西向拜求 。 天台山之 。 拜經臺仍在 。 一十八年 。 終未得見 。 譯主志益此方 。 初次匿經東來 。 被守邊官吏查獲 。 不許出國 。 而宏法之願愈堅 。 精進愈力 。 乃用極細氈 。 書寫此經 。 剖膊潛藏 。 迨瘡口平復 。 再請出國 。 關吏搜查不著 。 乃得航海而來 。 於唐 。 神龍元年 。 達廣州 。 適房相謫在廣州 。 知南銓事 。 請於制止寺 。 剖膊出經 。 譯成速回本國 。 以解邊吏之難 。 因譯主潛藏出國 。 國王罪責 。 守邊官吏 。 故速回 。 願以自身承當其罪 。 夫譯主冒禁艱苦 。 不惜身命 。 正所謂重法輕身 。 功莫大焉 。 我國眾生 。 均沾法施 。 雖功成身退 。 未可忘其功 。 而泯其名 。 故宜首標 。 以重元勳也 。

乙二 。 譯語人 。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

烏萇國名 。 奘傳名烏仗那 。 華言苑 。 即阿輸迦王 。 之苑囿也 。 舊稱烏場 。 在北天竺 。 彌伽釋迦 。 此云能降伏 。 譯語 。 即翻音 。 將梵音變成華語 。 定言詞成章句 。 厥功亦偉 。 故宜並列焉 。

乙三 。 證譯人 。

羅浮山南樓寺沙門懷迪證譯 。

古本有證譯人名一行 。 今為加入 。 羅浮乃山名 。 在廣東省 。 為名山之一 。 南樓寺迪師 。 所住之處 。 迪者 。 進也 。 其師字以懷迪 。 取其常懷精進之意 。 證譯者 。 謂於音字之中 。 總為參詳校正 。 以師久習經論 。 備諳梵語 。 前二師雖兼美華文 。 以乍來此方 。 恐未盡善 。 經師證明 。 可謂盡美盡善 。 亦未可泯其功也 。

乙四 。 潤文人 。

菩薩戒弟子 。 前正議大夫 。 同中書門下 。 平章事 。 清河 。 房融 。 筆受 。

菩薩戒者 。 大乘戒法 。 十重 。 四十八輕 。 通在家者受之 。

梵網經云 。

欲受國王位時 。 百官受位時 。 應先受菩薩戒 。 一切鬼神 。 救護王身 。 百官之身 。

房相遵之 。 以菩薩為兄 。 以佛為父 。 故稱弟子 。 此法銜也 。 下乃世職 。 前者 。 先也 。 正議 。 史稱正諫 。 乃言官之名 。 大夫者 。 大正風化 。 扶樹人才 。 有維持世道 。 舉薦賢能之責 。

同中書門下 。

同者 。 兼也 。 中書門下 。 二俱內省 。 左 。 右相府之名 。 中書省 。 多掌王言 。 門下省 。 多出政事 。 融乃權兼兩相 。 故曰同 。 又僚佐非一 。 同預其事也 。 平章事者 。

平 。 均也 。 章 。 顯也 。

書云 。

平章百姓 。

即均理政務 。 顯彰法度 。 事 。 即政務法度之事 。 清河地名 。 房相梓裏也 。 融子房琯 。 父子俱相 。 而融事略出琯之傳文 。

筆受者 。

秉筆確定文字 。 翻字翻音之後 。 委問華梵相當 。 然後下筆 。 亦譯場分職專司之名 。 正胍科為潤文人 。 以宰輔之才 。 潤色斯經 。 使文義雙美 。 故楞嚴語句文法 。 為諸經冠 。 房相與此經宿有因緣 。 初請譯 。 次筆受 。 再潤文 。 後則奏入內庭 。 雖未得即時頒佈 。 後為神秀入內錄出 。 復得家藏原本 。 卒致流通 。 盛行宇內 。 然融不特有功於此經 。 實大有功 。 於此土眾生 。

九 。 歷明傳譯竟 。

甲十 。 別解文義 。

分三 。 乙初 。 序分 。 二 。 正宗分 。 三 。 流通分 。

此三分 。 始於道安法師 。 證於親光菩薩佛地論 。 亦有三分之意 。

一 。 起教因緣分 。 二 。 聖教所說分 。 三 。 信受奉行分 。 與道安法師全同 。 故後代法師皆依之 。

乙初分二 。 丙初 。 證信序 。 二 。 發起序 。 丙初又二 。 下初 。 先明五義 。 二 。 廣列聽眾 。 今初先明五義者 。

即信 。 聞 。 時 。 主 。 處 。 五義 。 加聽眾則六種成就 。 證明此法可信 。 故曰證信序 。

如是我聞 。

一時佛在 。 室羅筏城 。 祇桓精舍 。

如是乃指法之辭 。 我聞明授受之本 。 即指此經如是 。 十卷玄文 。 乃我阿難 。 親從佛聞 。 由佛傳授 。 而我領受也 。

又如是者 。 信順之辭 。 即信成就 。 信則言如是 。 不信則言不如是 。

當時阿難 。 結集經時 。 大眾請云 。

如尊者所聞 。 當如是說 。 阿難答言 。

如是當說 。 如我所聞 。 皆信順意 。 信為道源功德母 。 長養一切諸善法 。 諸佛因地 。 皆由信生解 。 依解立行 。 因行得證 。 無上道果 。 故信為佛道之根源 。 又信為五根之首 。 信根既具 。 一切功德 。 由信而生 。 故為功德母 。 一切善法 。 亦由信而得增長 。 故六種成就 。 以信為第一 。 是為信成就 。

我聞 。

即聞成就 。 我之一字 。 有四種不同 。

一 。 凡夫妄執之我 。 二 。 外道妄計神我 。 三 。 菩薩隨世假我 。 四 。 如來法身真我 。 今阿難稱我 。 乃隨順世間 。 假名稱我也 。

聞者 。 從耳根發耳識 。 聞佛聲教 。 由耳達心 。 故能記憶 。 佛以一切眾生 。 咸認肉耳能聞 。 故不曰耳聞 。 而教稱我聞者 。 有深意焉 。 我聞按本經 。 如是聞性 。 是心非耳 。 由根中不生滅之聞性 。 託根聞法 。 肉耳實無聞法功能 。 故曰我聞 。

如是我聞 。 有四義 。

一 。 斷眾疑 。

因阿難結集經藏之時 。 一陞法座 。 相好同佛 。 眾起三疑 。 疑佛再來 。 疑阿難成佛 。 疑他方佛來 。 至阿難高唱 。 如是我聞 。 三疑頓息 。

二 。 秉佛囑 。

佛將入涅槃 。 阿那律陀教阿難 。 問佛四事 。

佛在世 。 我等依佛而住 。 佛滅後 。 我等依誰而住 。 佛在世 。 我等依佛為師 。 佛滅後 。 我等依誰為師 。 佛滅後 。 結集經時 。 一切經首 。 當安何語 。 惡性比丘 。 佛滅後 。 如何處之 。

佛答 。

依四念處住 。 以戒為師 。 當來結集經時 。 一切經首當安 。 如是我聞 。 一時 。 佛在某處 。 與某某大眾俱 。 惡性比丘 。 默而擯之 。

三 。 息諍論 。

以阿難位居初果 。 德業不及羅漢 。 何況上位 。 若不曰我聞 。 必滋諍論 。 今曰如是我聞 。 以如是之法 。 乃我從佛所聞 。 眾知阿難 。 多聞第一 。 由耳達心 。 永不忘失 。 故息諍論 。

四 。 異外教 。

外道經首 。 皆安阿憂二字 。 阿者無也 。 憂者有也 。 以其有無不決 。 故安此二字 。 佛囑安六緣成就 。 所以異也 。 以上皆就事解釋 。

今更約理解釋 。 如是之法 。 按本經 。 如來藏妙真如性為如 。 如者不動之義 。 藏性遍滿虛空 。 充塞法界 。 湛然凝然 。 如如不動 。 一切事究竟堅固為是 。 是者無非之稱 。 將一切事相之法 。 悉心窮究 。 究到畢竟之處 。 即所謂徹法流之源底 。 全事即理 。 全相皆性 。 堅固不壞 。 無一物不是我心 。 無一法不是我體 。

我聞 。 約理即以無我之真我 。 起不聞之真聞 。 聞如是之法 。 法法皆如 。 法法皆是 。 唯一如來藏性 。 為此經之理體 。 是為聞成就 。

一時 。

即時成就 。 世事會合 。 尚待昌期 。 大法弘宣 。 豈無嘉運 。 蓋必假良時 。 方成法益 。 師資道合 。 說聽始終 。 謂之一時 。

不能定指何時 。

一 。 以華夏印度 。 紀歷不同故 。 二 。 以楞嚴一經 。 通前後際故 。

是為時成就 。

佛者 。 主成就 。 佛是說法主故 。 梵語佛陀 。 譯為覺者 。 乃大覺悟之者 。 今按本經 。 終實教意釋之 。 覺有三義 。 作二種解釋 。

一 。 本覺 。 始覺 。 究竟覺 。 謂依根中所俱 。 不生不滅 。 之本覺理體 。 起始覺智照 。 回光返照 。 照到惑盡智滿 。 始覺智與本覺理合 。 成究竟覺之極果 。 名之為佛 。

二 。 自覺 。 覺他 。 覺滿 。 謂自己覺悟 。 本來是佛 。 祗因迷故 。 而為眾生 。 猶幸雖迷 。 而佛性不失 。 而此生滅身中 。 自有不生 。 不滅之佛性 。 既自覺已 。 以此大乘之理 。 輾轉化他 。 覺悟一切有情 。 智悲雙運 。 自他兩利 。 三覺圓滿 。 自覺慧滿 。 覺他福滿 。 福慧滿足 。 萬德具備 。 超九界以獨尊 。 自覺異凡夫 。 則超六凡法界 。 覺他異小乘 。 則超二乘法界 。 覺滿異分證 。 則超菩薩法界 。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名之為佛 。 佛是十種通號之一 。 乃指本土娑婆教主 。 即中天竺 。 迦毗羅國 。 淨飯王太子 。 十九歲出家 。 三十歲成佛 。 號釋迦牟尼 。 是為主成就 。

在室羅筏城 。 祇桓精舍 。

處成就 。 上句是所化處 。 下句為所住處 。 在者住也 。 佛有三身 。

一 。 法身佛 。 無在無所不在 。 以法身無相 。 故無所在 。 以法身遍一切處 。 故無所不在 。

經云 。

清淨法身 。 猶若虛空 。 亦無在無所不在 。

二 。 報身佛 。 有無量相好莊嚴 。 在蓮華藏世界 。

三 。 應身佛 。 乃應眾生之機 。 所示現之身 。 或在靈鷲山 。 或在竹林園 。 今在室羅筏城 。 祗園精舍 。 以示跡此處 。 無論久暫 。 去來行止 。 皆名為住 。

室羅筏城 。 即僑薩羅國都城 。 因有二國同名 。 故以帝都見稱 。 乃波斯匿王所都也 。 譯為豐德 。 舊云國豐四德 。 五欲 。 色聲香味觸 。 五塵欲境 。 財寶多聞 。 解脫四皆豐足故 。 餘以財寶五欲 。 不足稱德 。 乃將豐德二字 。 分而釋之 。 謂地多五欲 。 財寶之豐 。 人有多聞 。 解脫之德 。 故名豐德 。

祗者 。 具云祗陀 。 亦云逝多 。 譯為戰勝 。 乃匿王太子名 。 以其生時 。 適王戰勝他國 。 奏凱回朝 。 賜以是名 。 以誌喜也 。 桓即是林 。 精舍 。 乃須達多長者 。 為佛建立 。 以供眾僧 。 精修梵行之舍 。 今連祗桓並稱者 。 以林是太子布施 。 舍乃長者所建 。 存其功永留盛事 。 有他經 。 稱祗樹給孤獨園 。 祗樹 。 即祗陀林中諸樹 。 給孤獨 。 乃須達多長者之善名 。 長者家財大富 。 生平樂善布施 。 常以財物 。 周給孤獨之人 。 故得是名 。 園本祗陀太子之花園 。 長者欲請佛說法 。 乃與商買 。

太子戲曰 。

卿財富無量 。 能以金磚佈滿園地 。 即算卿買 。

長者即毅然運金磚以鋪之 。

太子止之曰 。

前乃戲言耳 。

長者曰 。

今日之殿下 。 他日之君王 。 君無戲言 。 詎可失信 。 迨金磚佈滿 。

太子曰 。

我當與卿 。 共成供養 。 佛僧功德 。 長者不允 。

太子曰 。

園地金磚鋪遍 。 自當屬卿 。 而樹根金磚鋪不到 。 自當屬我 。 長者祇得承允 。 太子自起門樓 。 請佛出入 。 故曰祗樹給孤獨園 。 楞嚴大法 。 得此勝地 。 可以宏宣 。 是為處成就 。 合上信聞時主處 。

初先明五義竟 。

丁二 。 廣列聽眾 。 分三 。 戊初 。 聲聞眾 。 二 。 緣覺眾 。 三 。 菩薩眾 。 戊初分三 。 己初 。 據跡標數 。 二 。 顯本歎德 。 三 。 列上首名 。 今初 。

與大比丘眾 。 千二百五十人俱 。

此第六眾成就 。 上先明五義證信 。 此引眾證信 。 與者共也 。 結集者 。 謂如是之法 。 非我獨聞 。 乃共一千二百五十人 。 俱在同聞也 。 並有無量闢支 。 恒沙菩薩 。 亦所共聞 。 具足六種成就 。 證明是法可信 。 大比丘 。 大具三義 。

謂大 。 多 。 勝 。 大者揀非小德 。 天王大人 。 所敬仰故 。 多者揀非寡解 。 內外典籍 。 無不博通故 。 勝者揀非劣器 。 超出九十六種外道故 。

比丘梵語 。 即五不翻中 。 多含不翻 。 以名含三義故 。

一 。 乞士 。

外乞食以養色身 。 內乞法以資慧命 。

二 。 破惡 。

麤破身口 。 七支之非 。 細破三界 。 見思界內 。 煩惱也之惡 。

三 。 怖魔 。

謂比丘登壇 。 受具足戒 。 得三師七證作法 。 白四羯磨竟 。 名為得戒 。 成比丘性 。 入僧寶數 。

當時地行羅剎 。 高聲唱言 。

善哉善哉 。 此處有正信男女 。 如法出家 。 受具足戒 。 當使人天增勝 。 修羅減損 。

於是空行夜叉 。 天行夜叉 。 輾轉讚美 。 聲傳第六天 。 魔王聞已 。 心生恐怖 。 以彼貪著塵勞 。 不捨生死 。 恐出家人眾 。 則佛界增多 。 魔界減少 。

眾者 。

梵語僧伽 。 此云和合眾 。 和合有二 。

一 。 理和 。

謂同證擇滅無為 。

二 。 事和有六 。

謂戒和同修 。 見和同解 。 利和同均 。 身和同住 。 口和無諍 。 意和同悅 。

眾乃四人 。 以上之稱 。 所以一比丘不名僧 。 二三比丘 。 亦不名僧 。 四比丘同住 。 方作一切 。 如法僧事 。 惟除自恣 。 授具 。 出罪三種羯磨 。 若五比丘同住 。 即可自恣 。 亦可邊方授具 。 若十比丘同住 。 皆可授具 。 若二十比丘同住 。 則一切羯磨可作 。 至此則舉類皆是 。 大比丘眾 。 千二百五十人俱 。

此標數也 。 先度鹿苑 。 陳那等五人 。 次度三迦葉 。 兼徒一千人 。 次度舍利 。 目連師徒 。 各一百人 。 次度耶舍等五十人 。 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 。 今略去零數 。 此等皆先修異道 。 勤苦無獲 。 遇佛得益 。 感恩常隨 。 俱即不離也 。 初據跡標數竟 。

己二 。 顯本歎德 。

皆是無漏大阿羅漢 。

此顯大比丘 。 過去之本 。 佛子住持 。 至越諸塵累止 。 乃據本歎德 。 眾皆內秘大心即 。 菩薩之行 。 外現聲聞 。 聞聲修道證果之阿羅漢之身 。 無漏大阿羅漢之名 。 雖同常途 。 下十二句 。 所歎之德 。 實異二乘 。 今歎千二百五十五人 。 位位皆是不漏 。 落於生死 。 故曰無漏 。

漏有三漏 。

謂欲漏欲界煩惱 。 有漏上二界煩惱 。 無明漏三界無明也 。 有此三漏生死之因 。 必漏落於三界 。 而受生死之果 。 今下句是 。 大阿羅漢 。 則第三漏 。 當並指界外無明 。

正脈云 。

二乘無漏 。 方超三有即三界 。 菩薩無漏 。 更越三空 。

大阿羅漢 。 是前大比丘之果 。 亦含三義 。

曰應供 。 殺賊 。 無生 。 既曰大阿羅漢 。 三義亦與小乘不同 。 小乘應供 。 止於天上人間 。 大阿羅漢 。 則通世出世間 。 小乘殺賊 。 只斷見思煩惱界內 。 煩惱之賊 。 大阿羅漢 。 則界外無明 。 亦得分斷 。 小乘無生 。 但出界內分段生死 。 大阿罹漢 。 則變易生死 。 亦將垂盡 。 又小乘取證偏真 。 沈空滯寂 。 不肯回小向大 。 名定性阿羅漢 。 今大阿羅漢 。 跡雖同於二乘 。 本實在是菩薩 。 內秘外現 。 助揚佛道 。 故歎德皆約本歎 。

佛子住持 。 善超諸有 。 能於國土 。 成就威儀 。

此下十二句 。 歎實德回異二乘 。 顯然菩薩作略 。 此四句歎自利之德體 。 佛子 。 非指羅侯羅 。 乃指內秘外現 。 堪稱佛子 。

即法華經所云 。

從佛口生 。 從法化生 。

故有子義 。 得佛法分 。

堪紹佛種者 。

住持有二釋 。

一 。 住法王家 。 持秘密藏 。 二 。 住首楞嚴三昧 。 持如實行修證 。 不變隨緣 。 示入生死 。 不同定性 。 隨緣不變 。 不染塵勞 。 不同凡夫 。 下三句即稱性作用 。 善超者 。

不同二乘 。 斷盡見思 。 灰身泯智 。 超出三界 。 不敢復入 。 如此雖超非善 。 今大阿羅漢 。 不捨塵勞 。 而作佛事 。 即諸有而超諸有即三界 。 二十五有 。 不為諸有生緣所縛 。 來去自由 。 謂之善超 。 能於國土 。 土應讀度字音 。 成就威儀者 。 承上善超故能 。 非同尋常小聖 。 入滅盡定 。 形如稿木 。 心似死灰 。 尚無運用之能 。 那有威儀之事 。 今顯住楞嚴大定 。 從體起用 。 故能於同居國土 。 塵勞之內 。 三業無虧 。 六塵不染 。 有威可畏 。 有儀可象 。 所謂即定而動 。 即動而定 。 此歎定德也 。

從佛轉輪 。 妙堪遺囑 。 嚴淨毗尼 。 弘範三界 。 應身無量 。 度脫眾生 。 拔濟未來 。 越諸塵累 。

此八句 。 歎利他之德用 。

從佛轉輪者 。

非徒隨從 。 佛之左右 。 執持巾瓶 。 乃是依從佛之軌轍 。 助轉法輪也 。 法以輪稱者 。 謂輪有摧碾之功 。 喻佛法能摧碾 。 眾生麤細煩惱 。 又輪有運載之義 。 喻佛法能運載眾生 。 速出昏衢 。 直登覺地 。

妙堪遺囑者 。

以智慧深妙 。 能代轉法輪 。 助揚佛化 。 故堪受如來遺命 。 囑累宏法 。 利生事業 。 非若趣寂聲聞 。 智悲並劣 。 如世老人 。 不堪遺囑 。 此歎慧德也 。

嚴凈毗尼者 。

毗尼戒律之總名 。 此云善治 。 嚴以治身口 。 淨以治心意 。 嚴謂嚴緊 。 非但大戒當持 。 即小戒亦不得犯 。 如一星之火 。 能燎須彌之山 。 淨謂清淨 。 不僅諸惡能斷 。 若有能斷之心未忘 。 不足稱淨 。 必須斷性亦無 。 方為淨心 。 此則於事戒則嚴 。 於道戒則淨也 。 又嚴則止諸惡 。 即攝律儀戒 。 淨則作眾善 。 即攝善法戒 。

弘範三界者 。

弘大也 。 範乃師範 。

涅槃經云 。

戒是汝等大師 。

又持戒清淨 。 自行化他 。 能為三界人天之大師 。 即饒益有情戒 。 三聚無虧 。 三學具足 。 此歎戒德也 。

應身無量 。 度脫眾生四句 。

正明上之三學 。 不唯自度 。 實欲普度眾生 。 以眾生機多類廣 。 其數無量 。 若欲度脫 。 應機示現之身 。 亦當無量 。 如觀音菩薩 。 上合十方諸佛 。 本妙覺心 。 與佛如來 。 同一慈力 。 隨類現身 。 應以何身得度 。 即現何身 。 應以何法得度 。 即說何法 。 普度眾生 。 同出愛河 。 誕登彼岸 。 即大菩薩 。 普現色身三味 。 一身不分而普現 。 萬機咸應以無遺 。 無作妙力 。 自在成就 。 此歎慈德也 。

拔濟未來 。 越諸塵累 。

謂非特現在 。 分身塵剎 。 度脫眾生 。 乃至盡未來際 。 皆以三學 。 拔濟群苦 。 謂眾生陷於 。 見愛煩惱污泥 。 不能得出 。 則拔之令出 。 而置菩提正路 。 滯於分段生死此岸 。 不能得離 。 則濟之使渡 。 而登涅槃彼岸 。 超越塵勞之羈累 。 出於五陰三界之牢獄 。 內脫身心 。 外遺世界 。 得大解脫 。 此歎悲德也 。

二顯本歎德竟 。

己三 。 列上首名 。

其名曰 。 大智舍利弗 。 摩訶目犍連 。 摩訶拘絺羅 。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 須菩提 。 優婆尼沙陀等 。 而為上首 。

此列舉常隨眾 。 上首六名 。 梵語舍利弗 。 譯為鶖子 。 鶖即鶖鷺 。 乃是鳥名 。 其母眼目明利 。 似彼烏故 。 弗即子也 。 心經譯舍利子 。 舍利是其母名 。 言舍利所生之子也 。 在胎即能 。 寄辯母口 。 出胎甫七歲 。 即辯勝論師 。 深本已證 。 金龍佛位 。 倒駕慈航 。 助揚法化 。

阿含 。

我佛法中 。 智慧無窮 。 決了諸疑者 。 舍利弗為第一 。

故以大智稱之 。 摩訶目犍連 。 摩訶此云大 。 目犍連此云採菽氐 。 姓也 。 先人入山修道 。 採菽而食 。 因以命族 。 採菽氐 。 從佛出家者多人 。 故加一大字以別之 。 本名拘律陀 。 此云無節樹 。 父母無子 。 禱此樹而生 。 即以名焉 。

阿含云 。

我佛法中 。 神通輕舉 。 飛到十方者 。 目犍連為第一 。

摩訶拘絺羅 。 此云大膝 。 即舍利弗母舅 。 平日與姊 。 論議輒勝 。 自姊懷孕以來 。 論不及姊 。 知在胎必是智人 。 寄辯母口 。 自念若甥出世 。 為舅者論不及甥 。 豈不大愧 。 由是發憤 。 往南天竺 。 讀十八經 。 四韋馱典 。 是名智書 。 無暇剪爪 。 世稱長爪梵志 。 學畢回國 。 欲與甥辯 。

姊云 。

他已從佛出家 。

乃往佛所索甥 。 佛令立論 。 謂若辯勝 。 當還汝甥 。 彼心中暗喜 。 所學智書 。 今日正好在此 。 一顯本事 。 但自負心太勝 。 與佛立約云 。

若我辯屈 。 自願斬頭 。

佛即問曰 。

汝以何為宗 。

乃曰 。

我以一切法 。 不受為宗 。

佛曰 。

還受是見否 。

自思 。

若受是見 。 自宗相違 。 以自立不受為宗故 。 若不受是見 。 自宗則壞自己還同眾見 。 不應立不受宗 。 兩頭俱墮 。 理屈詞窮 。

遂即逃走 。 走至中途 。 心思大丈夫 。 一言既出 。 自當踐約 。 乃返佛所 。

謂言 。

請取刀來 。 斬我頭去 。

佛曰 。

我法無如是事 。

即向佛謝罪 。 求度出家 。

阿含云 。

我佛法中 。 得四辯才 。 觸問能答者 。 拘絺羅為第一 。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 富樓那 。 此云滿願 。 父名 。 彌多羅尼 。 此云慈女 。 母名 。 雙兼父母為名 。 簡稱滿慈子 。

阿含云 。

我佛法中 。 善能廣說 。 分別義理者 。 滿慈子為第一 。

須菩提此云空生 。 因生時 。 其家庫藏 。 財寶忽空 。 故以名焉 。 未幾庫藏復現 。 又名善現 。 其父往卜吉凶 。 卦佔既善且吉 。 故又名善吉 。 常修無諍三昧 。 過去劫中 。 已證青龍佛位 。 深本難思 。 佛弟子中 。 解空第一 。

優婆尼沙陀 。 此云塵性 。 因觀塵性空 。 而得道果 。

本經自陳圓通云 。

觀不淨相 。 生大厭離 。 悟諸色性 。 以從不淨 。 白骨微塵 。 歸於虛空 。 空色二無 。 成無學道 。 如來印我 。 名尼沙陀 。

餘眾不能列舉 。 以一等字該之 。 而為上首者 。 而為眾中上座首領也 。

初聲聞眾竟 。

戊二 。 緣覺眾 。

復有無量 。 闢支無學 。 並其初心 。 同來佛所 。 屬諸比丘 。 休夏自恣 。

復有 。 復字 。 不獨聲聞在座 。 更有無量闢支 。 雲集而來 。 梵語具云 。 闢支迦羅 。 名含二義故不翻 。 今簡稱闢支 。 一譯緣覺 。 二譯獨覺 。 出有佛世 。 秉佛所說 。 二因緣教 。 緣斷證真者 。 名為緣覺 。 出無佛世 。 樂獨善寂 。 求自然慧 。 覽物觀化 。 覺悟無生者 。 名為獨覺 。 若約佛世 。 應惟緣覺 。 今以他方雲集 。 許有獨覺 。

慈恩云 。

釋尊出世 。 五百獨覺 。 從山中來 。

此出無佛世 。 住世侍佛者 。

仁王經云 。

八百萬憶 。 緣覺大仙 。 皆來集會 。

無學者 。

果滿取證 。 真諦涅槃 。 而於界內 。 堪稱無學 。

言無量者 。

極表其數之多也 。

並其初心 。 同來佛所 。 並者並及 。 初心即初發心 。 或依因緣觀 。 研真斷惑 。 或寂居觀化 。 求悟無生 。 諸有學人也 。 師來資隨 。 師資道合 。 同來佛所 。 乃雲集眾 。 非同前之 。 常隨眾也 。

屬諸比丘 。 休夏自恣 。

屬者附屬 。 此二句陳述 。 闢支來意 。 為值遇休夏之時 。 要附屬諸比丘 。 作自恣法耳 。 諸比丘 。 指常隨眾 。 闢支師資 。 外來參加 。

休夏者 。

止夏也 。 又竟也 。 佛制比丘 。 結夏安居 。 九句禁足 。 一為結制辦道 。 一為護生避嫌 。 休夏 。 即九句限滿 。 結夏休止之時 。 亦為解夏 。 亦稱解制 。 當此夏竟 。 佛制七月十五日解制 。 考劾九旬德業 。 作自恣法 。

孤山曰 。

自恣律開三日 。

七月十四 。 十五 。 十六也 。

自恣者 。

自知己過 。 自行陳說 。 自不知過 。 恣任僧舉任他僧 。 檢舉其過 。 對眾白言 。

大德長老 。 或見我過 。 或聞我罪 。 或疑我犯 。 恣任所舉 。 哀愍語我 。 我當懺悔 。

故曰自恣 。 恐有瑕玼 。 即黏清眾 。

此經雖為大乘 。 了義之教 。 本科闢支初心 。 俱屬當機之眾 。

經云 。

哀愍會中 。 緣覺聲聞 。 於菩提心 。 未自在者 。 開無上乘 。 妙修行路 。

又云 。

令有學者 。 從何攝伏 。 疇昔攀緣 。 得陀羅尼 。 入佛知見 。

皆欲令其 。 回小乘心 。 向大乘道也 。

二緣覺眾竟 。

戊三 。 菩薩眾 。 分二 。 己初 。 自恣先集眾 。 二 。 聞音後至眾 。 今初 。

十方菩薩 。 咨決心疑 。 欽奉慈嚴 。 將求密義 。

自恣之時 。 不僅闢支咸集 。 而十方菩薩 。 亦來預會 。 菩薩解見題中 。 咨謂咨問 。 決求決斷 。 心疑即心中之疑 。 菩薩於大乘律儀 。 未能心無疑慮 。 故當休夏之期 。 而來咨問於佛 。 請求決斷也 。 屬諸比丘 。 休夏自恣二句 。 可以連上闢支 。 及此菩薩 。 皆雲集而來 。 附屬法會也 。

欽奉慈嚴 。 將求密義者 。

上咨決心疑是一事 。 此將求密義 。 又是一事 。

欽奉 。 是欽承奉事 。 敬順無違之義 。 乃表菩薩之心 。

慈嚴 。 是慈悲嚴肅 。 恩威並著之稱 。 用顯如來之德 。

將求 。 是欲求未求 。 存諸心 。 而未形於口也 。

密義 。 有二釋 。

一 。 即秘密之義 。 菩薩志在菩提 。 自是理趣沖深 。 故稱密義 。 而曰將求者 。 待自咨法竟 。 乃行請求 。

二 。 即密因了義 。 以為悟修之本 。 不可不求 。 而云將求者 。 正是心有所待也 。 此菩薩為密機 。 亦楞嚴發起之眾 。 故經中如來鑒機施化 。 因阿難示墮 。 而與說如來密因 。 修證了義 。 亦密應菩薩之求 。 正見感應道交之妙也 。

即時如來 。 敷座宴安 。 為諸會中 。 宣示深奧 。 法筵清眾 。 得未曾有 。

此段有二釋 。

一 。 約自恣法會解釋 。

即時者 。 即自恣時也 。 如來應時及節 。 自敷尼師壇具於座 。

宴者 。 恬然寂靜之貌 。

安者 。 安處不動之儀 。 為諸自恣法會之中 。 常隨雲集大眾 。 作自恣法會 。 羯磨之法 。 以除三乘聖賢之過罪心疑 。 即宣示深奧之義 。 法筵清眾 。

筵者席也 。 謂法席海眾 。 而曰清者 。 即三業無虧 。 六塵不染 。 過罪既除 。 心疑已釋 。 各皆歡喜 。 得未曾有 。

二 。 約將求密義解釋 。

即時者 。 即意請時也 。 如來應機施教 。 敷座宴安 。 為諸會中 。 一類密機 。 宣示甚深秘密 。 奧妙之義 。 經中無文 。 例如佛未說法華之前 。 入於無量義處三昧 。 先說無量義經 。 法華經中 。 亦復無文 。 義則準此 。

初自恣先集眾竟 。

己二 。 聞音後至眾 。

迦陵仙音 。 遍十方界 。 恒沙菩薩 。 來聚道場 。 文殊師利 。 而為上首 。

迦陵 。 具云迦陵頻伽 。 此云妙聲 。 又稱仙音 。 鳥名也 。 此鳥在殼出音 。 已踰眾鳥 。 其音和雅 。 聽者歡悅 。 有云迦陵頻伽是仙禽 。 其音非眾鳥所可及 。 如來法音微妙 。 超過一切音聲 。 故以喻之 。 又佛名大覺金仙 。 故稱仙音 。 遍十方界 。

佛之音聲 。 稱性周遍 。 但有緣者 。 皆可得聞 。 今欲召集諸聖 。 所以遍至十方世界 。

寶積經云 。

目連試佛音聲 。 以神足力 。 飛過西方 。 恒沙國土 。 還同近聞 。 至一佛國 。 報身甚鉅 。 飯缽圍邊 。 可當道路 。 目連振錫 。 而遊其上 。

彼諸弟子見已 。 問佛 。

何以此蟲 。 竟人其頭 。

佛告云 。

此是娑婆世界 。 釋迦牟尼佛 。 高足弟子目犍連 。 神通第一 。 未可輕視也 。

佛問目連 。

因何至此 。

答曰 。

欲窮佛音 。

彼佛語云 。

佛音無盡 。 非汝可窮 。

目連聞已 。 遂還本國 。

恒沙菩薩 。 來聚道場 。

恒即恒河 。 正音殑伽河 。 此云天堂來 。 恒河發源 。 於雪山之頂 。 阿耨達池 。 狀其來處之高 。 故曰天堂來 。 此河闊四十裏 。 沙細如面 。 舉此沙數 。 以喻菩薩之多 。 而菩薩心聞通達 。 故得聞音遠集 。 來聚道場 。 道場乃自恣作法 。 辦道之場 。 即祗桓精舍也 。

文殊師利 。 而為上首 。

文殊師利 。 亦云曼殊室利 。 此云妙德 。 其德微妙 。 曾為七佛之師 。 又云妙吉祥 。 降生之時 。 有十種吉祥瑞相 。 又稱妙首 。 以智德深妙 。 恒居眾首 。 在華嚴為根本智 。 在本經為擇法眼 。 深本乃過去 。 龍種尊王如來 。 現在北方 。 為歡喜摩尼寶積如來 。 未來成佛 。 名曰普現 。 蓋為影響大化 。 示居因門 。 為眾上首 。

問 。

諸經聽眾 。 皆有八部 。 此經何以不列 。

答 。

諸經別序 。 各有不同 。 有列有不列 。 本經別序 。 發起在自恣之時 。 乃是考劾九旬德業 。 全屬三乘僧事 。 是以不列 。

二廣列聽眾竟 。 合上科初證信序竟 。

丙二 。 發起序 。

此經以阿難墮婬室 。 為發起之端 。 以阿難過去空王佛所 。 與佛同時發心 。 其深本同前上首 。 非實有學人也 。 誤墮婬室 。 但是大權示現 。 引發大教而已 。 且此經欲明恃多聞 。 而不勤定力 。 不能抵敵邪咒 。 而被攝入婬席 。 正勸多聞者 。 策力於大定耳 。 然必以阿難示墮者 。 有二意 。

一 。 以多聞第一 。 力不勝邪 。 可證聞不足恃 。 必宜從聞思修 。

二 。 以是佛堂弟 。 修不能代 。 亦見佛不足恃 。 必宜自己深修 。 此處以顯 。 阿難深本 。 至下文中 。 仍應據跡發揮 。 方能激引 。 真實凡小 。 大凡深位 。 示現淺位 。 必能曲盡淺位情態 。 如執迷謬辯 。 感悟涕泣 。 皆所以盡其情態 。 旁發諸真實者之心曲 。 令生慶快解悟耳 。 不必處處回護阿難 。 分四 。

丁初 。 王臣設供 。 二 。 佛僧赴請 。 三 。 阿難示墮 。 四 。 如來垂救 。 今初 。

時波斯匿王 。 為其父王 。 諱日營齋 。 請佛宮掖 。 自迎如來 。 廣設珍饈 。 無上妙味 。 兼復親延 。 諸大菩薩 。

以下發起序 。 為此經發起因緣 。 與諸經不同 。 又名別序 。 別在此經故 。

時即眾僧 。 自恣之時 。 諸佛歡喜之日 。 供佛齋僧 。 功德倍勝 。

盂蘭盆經 。

佛告目連 。

應於是日齋僧 。 以度親靈 。 故王臣皆喜 。 是日設供 。 波斯匿此云月光 。 與佛同時降生 。 其父王見諸光明 。 不知是佛生祥瑞 。 謂是太子 。 福力所致 。 故命名月光 。 亦名勝軍 。 以其軍旅最勝 。 諸國無能敵故 。 過去龍光佛世 。 位登四地 。 與釋迦同為地上菩薩 。 釋迦當時居第八地 。 今來成佛 。 彼即大權示現 。 內秘菩薩行 。 外現國王身 。 以助揚法化也 。

為其父王 。 諱日營齋 。 為其父王 。 即匿王之先王 。 諱日乃親喪之日 。 俗謂忌辰 。 人子而於是日隱諱 。 而不敢言 。 言之即慟故 。 世教每歲茲辰 。 服食俱變 。 示慟如初 。 內教令人 。 是日修齋 。 以資冥福 。 今匿王父王諱日 。 適當自恣之期 。 故營齋請佛宮掖 。 資薦親靈 。 營辦也 。 宮掖為王宮左右掖庭 。 謂請佛在王宮掖庭受齋 。

問 。

王以萬乘之尊 。 而迓萬德之佛 。 何以不請佛 。 於內宮正殿 。 而請於掖庭之理乎 。

答 。

正殿原為施政重地 。 營齋亦非所宜也 。

自迎如來者 。

示崇敬之極 。 親自迎接如來也 。 廣設診饈 。

珍饈是貴重食品 。 饈熟食也 。 無上妙味 。 具足色香美味 。 諸般俱備 。 兼復親延 。 諸大菩薩 。

延亦迎請也 。 觀文中匿王請佛 。 具有六種敬意 。

謂其處則內 。 其迎則親 。 其設則廣 。 其饈則珍 。 其味則妙 。 其伴則同 。 可謂敬之至也 。

城中復有 。 長者居士 。 同時飯僧 。 佇佛來應 。

室羅筏城之中 。 復有長者居士 。 同受佛化 。 故亦同時飯僧 。 以自恣作福勝故 。

長者不獨年高 。 應具十德 。

一 。 姓貴 。 二 。 位高 。 三 。 大富 。 四 。 威猛 。 五 。 智深 。 六 。 年耆 。 七 。 行淨 。 八 。 禮備 。 九 。 上歎 。 十 。 下歸 。

居士乃居家 。 守道之士 。 身處塵勞 。 心恒清淨 。 有有德有位者 。 如此方蘇東坡居士之類 。 有有德無位者 。 如此方龐居士之類 。 佇 。 候也 。 待也 。

佇佛來應者 。 作二解 。

一 。 長者居士 。 不知佛受國王之請 。 則等待佛來應供 。 二 。 已知佛受王請 。 則佇候佛派 。 菩薩聖眾 。 前來應供 。

初王臣設供竟 。

丁二 。 佛僧赴請 。

佛敕文殊 。 分領菩薩 。 及阿羅漢 。 應諸齋主 。

此明佛僧分赴 。 以應齋主 。 佛敕命文殊分派者 。 以文殊為眾中上首 。 諸菩薩 。 羅漢 。 皆能信從故 。

二佛僧赴請竟 。

丁三 。 阿難示墮 。 分二 。 戊初 。 將墮之由 。 二 。 正墮之事 。 今初 。

唯有阿難 。 先受別請 。 遠遊未還 。 不遑即不及也僧次 。 既無上座 。 及阿闍黎 。 途中獨歸 。

此下敘將墮之由 。 厥有四端 。

一 。 別請未還 。

唯獨也有阿難一人 。 自恣之前 。 先受別請 。 遠遊未還 。 阿難具云阿難陀 。 譯為慶喜 。 乃佛堂弟 。 白飯王之子 。 於佛成道日降生 。 王聞太子成道 。 一喜也 。 又白飯王入宮 。 報告生子 。 請王賜名 。 又一喜也 。 故字曰慶喜 。 而別請 。 是別種事緣所請 。 如懺罪 。 施物等 。 自恣時到 。 理宜早歸 。 遠遊未還二句 。 即別請處遠 。 未克早還 。 所以不及分列眾僧 。 應供班次 。 故有致墮之事 。

二 。 無侶獨歸 。

既無上座 。 及阿闍黎 。 上座有四種 。

一 。 生年上座 。 年齡長故 。 二 。 戒臘上座 。 受戒久故 。 三 。 福德上座 。 福慧尊故 。 四 。 法性上座 。 無為證故 。

阿闍黎 。 此云軌範師 。 堪為人師範故 。 共有五種 。

一 。 出家阿闍黎 。 授沙彌十戒法者 。

二 。 教授阿闍黎 。 於受具足時 。 屏處問遮難 。 教令乞戒者 。

三 。 羯磨阿闍黎 。 為懺摩滅罪 。 受比丘戒時 。 當壇白四羯磨者 。

四 。 依止阿闍黎 。 即從受依止 。 乃至一夜者 。

五 。 教讀阿闍黎 。 即從受經義 。 乃至四句偈者 。 律制一僧遠出 。 侶須二人 。

一 。 上座 。 二 。 阿闍黎 。 所以嚴行止 。 防過失也 。 今阿難無侶獨歸 。 故有致墮之事 。

其日無供 。 即時阿難 。 執持應器 。 於所遊城 。 次第循乞 。

三 。 無供循乞 。

其日即自恣時 。 匿王請佛之日 。 眾知城中 。 復有長者居士 。 同時飯僧 。 故無人送供 。 若有齋供 。 應無墮事 。 因其日無供 。 阿難不得已行乞 。 即於午前 。 未食之時 。 執持應器缽也 。 梵語缽多羅 。 此云應法器 。 乃受食之具 。 體 。 色 。 量三 。 皆應法故 。 體則鐵 。 瓦二種 。 色則用竹煙 。 杏仁 。 烘如鳩鴿之色 。 炎夏盛食不餿 。 量則應己食量多少而為 。 極大不過三升 。 至少亦容升半 。 於所遊城 。

即平日所遊 。 室羅筏城也 。 次第循乞 。

循者順也 。 不分淨穢 。 挨戶順序 。 次第行乞 。 乃以小乘力薄 。 弱羽只可纏枝 。 阿難乃初果 。 有學之人 。 欲學佛菩薩行履 。 故有致墮之事 。

心中初求 。 最後檀越 。 以為齋主 。 無問淨穢 。 剎利尊姓 。 及旃陀羅 。 方行等慈 。 不擇微賤 。 發意圓成 。 一切眾生 。 無量功德 。

四 。 欲行等慈 。

小乘乞食 。 向揀五家 。

一 。 官 。 二 。 唱 。 三 。 屠 。 四 。 沽 。 五 。 婬舍 。

今次第循乞 。 阿難心中 。 初求最後檀越 。 以為齋主 。 檀即是施 。 謂檀施獲福 。 能越貧窮苦海 。 最後云者 。 以王及長者居士 。 修供在先 。 為先前檀越 。 阿難心中 。 初求有發心施我者 。 乃最後檀越 。 以為我之齋主反顯王 。 及長者居士 。 為佛菩薩 。 阿羅漢齋主 。 矣 。 無問淨穢 。 剎利尊姓 。 及旃陀羅 。 此無問淨穢 。 即次第循乞也 。

剎利具云剎帝利 。 此云王種 。 或譯田主 。 為王家種族 。 乃四姓中尊 。 是為淨家 。

旃陀羅此云殺者 。 謂屠殺為業 。 不許與良民共處 。 行走鳴鈴持幟 。 與人異道而行 。 是為穢家 。

不問淨家穢家 。 皆次第順序而乞 。 方行等慈 。 不擇微賤 。

此二句釋上 。 無問淨穢之意 。 方者法也 。 因要傚法佛菩薩 。 以平等之慈心 。 行平等之乞食 。 不揀擇卑微 。 下賤之家 。 而不乞也 。

等心乞食 。 有五義 。

一 。 由內證平等理 。 外不見有貧富相 。 二 。 心離貪慢 。 慈無偏利 。 三 。 表威德 。 不懼惡象 。 沽酒 。 婬女家 。 四 。 息凡夫猜疑 。 五 。 破二乘分別 。

是以阿難 。 有欲取法 。 而行等慈 。 故不擇微賤也 。 上雖云無問淨穢 。 其意實在 。 不擇微賤耳 。

發意圓成 。 一切眾生 。 無量功德 。

發意即發心也 。 發大乘心 。 行平等乞 。 既不擇微賤 。 令微賤者 。 亦可施食求福 。 故能圓滿成就 。 一切淨穢眾生 。 無量功德 。 如小乘舍賤不乞 。 則此等眾生 。 不得布施功德矣 。

又平等行乞 。 無有揀擇 。 免生疑謗 。 於食等者 。 於法亦等 。 功德亦等 。 故能圓成眾生 。 無量功德 。 若令人疑謗 。 非特功德 。 不得圓成 。 而反令人 。 疑謗生罪 。 其大小乘之損益 。 為何如耶 。 然取法大乘 。 等心行乞 。 美則美矣 。 但宜審自己 。 根器如何 。 力量如何 。 如阿難猶如嬰兒 。 自應傍母 。 今頓忘自身 。 根器力量 。 離佛無侶 。 取法大乘 。 而行等乞 。 故有致墮之事 。

阿難已知 。 如來世尊 。 訶須菩提 。 及大迦葉 。 為阿羅漢 。 心不均平 。 欽仰如來 。 開闡無遮 。 度諸疑謗 。

此下明等乞之由 。 由阿難於淨名會上 。 早已知也 。 如來解見在前 。 世尊世字 。 含二種世間 。 佛具足十號 。 能為六凡有情世間 。 三乘正覺世間 。 九法界之所尊敬 。 故稱世尊 。

訶者訶責 。 因須菩提 。 捨貧乞富 。 恐其福盡 。 與續善根 。 且無減克之難 。 大迦葉舍富乞貧 。 憐其久苦 。 令植樂因 。 且避趨富之議 。 二尊者 。 意雖善而心不平 。 故為淨名居士所訶 。 文中說如來世尊訶者 。 淨名為金粟如來後身 。 則知淨名之訶 。 即世尊之訶 。 又釋迦世尊 。 不以淨名之訶為非 。 足知亦訶也 。 欽仰如來 。 開闡無遮 。

欽者敬也 。 仰者慕也 。 敬慕如來 。 開發闡明 。 無遮限之慈心 。 平等行乞 。 可以度諸疑謗 。 專乞貧必致疑 。 專乞富多招謗 。 既貧富無遮 。 慈無偏利 。 方合大乘之行 。 故可度脫眾生之疑謗 。 諸乃助語辭 。

初將墮之由竟 。

戊二 。 正墮之事 。

經彼城隍 。 徐步郭門 。 嚴整威儀 。 肅恭齋法 。

此入城行乞之儀 。 經謂經歷 。 經過彼 。 指室羅筏城 。 隍者 。 城外濠□ 。 無水為隍 。 郭門即護城之門 。

徐步者 。 行履端莊 。 猶如清風徐來 。 即要入城 。 則加倍矜持 。 端嚴整飭其威儀 。 肅穆敬恭其齋法 。 以期感化於人 。 豈知反以誤己耶 。

爾時阿難 。 因乞食次 。 經歷婬室 。 遭大幻術 。 摩登伽女 。 以娑毗迦羅 。 先梵天咒 。 攝入婬席 。

爾時即入 。 城乞食時 。 因阿難欲學菩薩 。 等心乞食 。 次即次第循乞 。 經歷婬女之室 。 遭遇大幻術 。

幻術者 。 尋常變化物像 。 虛幻咒術 。 今則迷惑於人 。 令人失性 。 被其咒力所攝 。 不覺隨從而已 。 彼之幻咒 。 能移日月墮地 。 能咒梵天使下 。 知非其餘幻術可比 。 故以大稱 。 摩登伽 。

依戒因緣經 。 翻小家種 。 亦云下賤種 。 是其母名 。 女名缽吉蹄 。 此云本性 。 謂雖墮婬女 。 本性不失 。 今云摩登伽女者 。 依母彰名也 。

以娑毗迦羅三句 。

以用也 。 娑毗迦羅 。 此云黃髮 。 亦云金頭 。 以發黃如金故 。 苦行外道名 。

其咒稱先梵天者 。 偽云 。 過去先梵天所授也 。 金頭外道 。 傳與摩登伽 。 其女因見阿難 。 具佛二十種相好 。 色白如銀 。 心生愛染 。 因過去五百世 。 與阿難為夫婦 。 愛習未忘 。 一見則喜 。 故白其母 。 願得為夫 。 母告以阿難 。 從佛出家 。 捨離愛欲 。 莫作是念 。 女求其母 。 當滿所願 。 母不得已 。 乃咒巾覆食 。 矚女送與阿難 。 而阿難心意恍惚 。 被其邪咒所攝 。 便至其家 。 身入婬席 。 即摩登伽女 。 之寢席也 。

婬躬撫摩 。 將毀戒體 。

此戒體垂危 。 婬躬身也撫摩者 。

乃指缽吉蹄 。 婬心熾盛 。 欲燄飛揚 。 將己身迫近阿難 。 撫之 。 摩之 。 阿難則如癡似醉 。 心雖明了 。 力不自由 。

將毀戒體者 。

戒體即受戒時 。 登壇白羯磨竟 。 所得妙善無漏色法 。 即是無作戒體 。 羯磨師第一番白已云 。

此是第一 。 番羯磨已成 。 十方妙善戒法 。 由心業力 。 悉皆震動 。

次云 。

此是第二 。 番羯磨已成 。 十方妙善戒法 。 於虛空中 。 如雲如蓋 。 覆汝頂上 。

三云 。

此是第三 。 番羯磨已成 。 十方妙善戒法 。 從汝頂門 。 流入身心 。 充滿正報 。

是為戒體 。

交光云 。

即護戒心 。 此將毀戒體句 。 作二義釋之 。

一 。 乃缽吉蹄 。 將欲毀阿難之戒體 。 以遂其欲 。 二 。 幸阿難已證初果 。 有道共戒力 。 身雖近 。 而心不動 。 乃將毀而未毀 。 猶得保全戒體 。 然當此勢迫情危 。 遂默禱世尊大慈 。 寧不救我 。 世尊他心悉知 。 故有下文 。 齋畢即歸 。 說咒救脫也 。 三阿難示墮竟 。

丁四 。 如求垂救 。 分二 。 戊初 。 速歸說咒 。 二 。 遣往救脫 。 今初 。

如來知彼 。 婬術所加 。 齋畢旋歸 。 王及大臣 。 長者居士 。 俱來隨佛 。 願聞法要 。

如來知彼 。 彼指阿難 。 佛心真知 。 無所不知 。 知阿難為婬術所加 。 婬術 。 指邪咒為 。 導婬之術 。 既被咒力所加 。 無力敵苦 。 故望佛垂救 。 佛常儀齋畢 。 皆為說法 。 今日速歸 。 必有因緣 。 故王臣等 。 俱來隨佛 。 願聞大法 。 心要之義 。

於時世尊 。 頂放百寶 。 無畏光明 。 光中出生 。 千葉寶蓮 。 有佛化身 。 結跏趺坐 。 宣說神咒 。

於時 。 即佛歸眾隨 。 阿難戒體 。 將毀未毀之時 。 頂即肉髻頂相 。 表如來藏性 。 本覺理體 。 光明表始覺智用 。 光具百寶 。 表慈悲德用 。 有求必應 。 可以攝受群品 。 光具無畏 。 表威勢力用 。 無惡不摧 。 可以折服眾邪 。 從頂放光 。 表從體起用 。

依本覺理體 。 而起始覺智用也 。 光中出生 。 千葉寶蓮表因行 。 表躡解起行 。 謂依始覺智 。 而修大乘行也 。

有佛化身 。 結跏跌坐 。 宣說神咒 。

上乃放光生蓮 。 此則化佛說咒 。

戒環禪師云 。

無為心佛 。 無上心法是也 。

佛居佛頂 。 乃尊中之尊 。 所說神咒 。 即密中之密 。 佛頂 。 表諸佛極果 。 蓮華 。 表如來密因 。 今華從頂出 。 顯因心不離果覺 。 佛在華中 。 顯果覺不離因心 。 謂修德有功 。 性德方顯 。 能成究竟覺佛 。 跏趺坐 。 乃疊足而坐 。 具詳止觀 。

本經共有五次放光 。 此第一次從頂 。 表依理起智 。 第二次從面門 。 表諸智將開 。 第三次從卍字 。 表因心顯見 。 第四次從諸佛頂 。 表一多無礙 。 第五次從五體 。 表耳根圓通 。 總攝諸根 。 初速歸說咒竟 。

戊二 。 遺往救脫 。

敕文殊師利 。 將咒往護 。 惡咒銷滅 。 提獎阿難 。 及摩登伽 。 歸來佛所 。

敕者敕令 。 人王法王 。 俱可稱敕 。 佛為能敕人 。 文殊是所敕人 。 咒雖佛說 。 必假僧傳 。 必敕文殊者 。 以阿難為 。 邪術所魘 。 非大智莫能醒 。 登伽為癡愛所縛 。 非大智莫能解故 。

將咒往護者 。

文殊將佛所說神咒 。 持往登伽家中 。 救護阿難 。 以及登伽 。 神咒一至 。 惡咒消滅 。 如湯銷冰 。 如日破暗 。 究竟邪不敵正 。 阿難如從夢覺 。 登伽欲燄頓息 。 提攜獎勸 。 二人歸來佛所 。 提對阿難 。 似醉初醒 。 精神未復 。 故須提攜 。 獎對登伽 。 如癡不悟 。 未肯放歸 。 故須獎勸 。 登伽見佛 。 承佛開導 。 頓證三果 。 亦機熟藉 。 緣成益也 。

經云 。

婬怒癡性 。 即戒定慧性 。

以登伽之事證之 。 即可斷疑 。 善性惡性 。 喻如真金 。 真金本非善惡 。 能隨善惡之緣 。 譬如兩人 。 一以真金鑄一佛像 。 一以真金鑄一婬女 。 此善惡之分也 。

設有善友 。 勸彼鑄婬女者曰 。

汝以貴重之真金 。 鑄此婬女之相 。 令人動慾念 。 造罪業 。 何不以真金 。 鑄成佛相 。 令人生敬心 。 求福報 。

其人聞言悔悟 。 即依其教 。 不必更換真金 。 別具爐韝 。 即得鑄成佛像 。 婬怒癡人 。 不必更換其性 。 即可修成戒定慧 。 三無漏學 。 亦復如是 。 非但善惡之正因同 。 即善惡之緣 。 了二因 。 未嘗不同 。 只在善用而已 。 登伽一轉婬機 。 頓證三果 。 聖凡立判 。 即其驗矣 。 本科發起序竟 。 併上證信序 。

初序分竟 。

乙二 。 正宗分 。 分二 。 丙初 。 正修具示 。 成佛妙定 。 二 。 助道別詳 。 護定要法 。 丙初分三 。 丁初 。 阿難請定 。 二 。 如來答定 。 三 。 當機獲益 。 丁初分二 。 戊初 。 悔聞請定 。 二 。 會眾願聞 。 今初 。

阿難見佛 。 頂禮悲泣 。 恨無始來 。 一向多聞 。 未全道力 。 慇懃啟請 。 十方如來 。 得成菩提 。 妙奢摩他 。 三摩禪那 。 最初方便 。

此去至流通分以前諸文 。 皆屬正宗分 。 乃一經真正宗要之義 。 即正說楞嚴性定宗旨 。 結名以前為正修 。 結名以後為助道 。 此則阿難 。 悔多聞之無功 。 請成佛之大定 。 歸來見佛 。

頂禮者 。 謝垂救之恩 。 悲泣者 。 傷循乞之失 。 恨無始來 。

恨即悔恨 。 無始來 。 言時之久也 。 一向多聞句 。 謂一味偏向多聞 。 不勤定力 。 未曾從聞思修故 。 所以未全道力 。 不敵邪咒 。 道力即定力也 。

此一 。 恨字 。 正是阿難 。 返迷歸悟 。 改過自新之心 。

儒云 。

不憤不啟 。 不悱不發 。

今有此一恨 。 正可改偏聞之轍 。 而趣正修之路矣 。

慇懃啟請 。 誠懇請求也 。 十方如來 。 為極證人 。 所成菩提 。 是極證果 。 梵語菩提 。 此云覺道 。 謂自覺 。 覺他 。 覺行圓滿 。 所成三菩提之道 。

一 。 真性菩提 。 此以理為道 。 二 。 實智菩提 。 此以智慧為道 。 三 。 方便菩提 。 此以應機施教為道 。 真性菩提者 。 即真如自性 。 真如是理 。 此理 。 為自心本覺之佛性 。 又即一真 。 平等之性 。 生佛不二 。 眾生迷此 。 諸佛證此 。 證極此理 。 法身顯現 。 即法身德 。 實智菩提者 。

真實之智 。 窮徹一心本源 。 稱真如理 。 所證之根本智 。 成自受用報身 。 此智照理 。 理無不徹 。 又名理智 。 亦名實智 。 以真實智 。 照本覺理 。 即般若德 。

方便菩提者 。 權巧方便 。 自覺已圓 。 然後覺他 。 從根本智 。 起後得智 。 現他受用報身 。 為大機說法 。 又應各種機 。 現應化身 。 成就度生 。 各種事業 。 又名事智 。 亦名權智 。 種種示現 。 自在無礙 。 即解脫德 。 佛證三德 。 具三身 。 成就三菩提也 。 阿難既恨小乘無力敵魔 。 思修最上 。 一乘之法 。 此即發回小向大之心 。 故有此請 。

妙奢摩他 。 三摩 。 禪那者 。

阿難不知 。 十方如來 。 因地所修之定名 。 乃舉常途三種定之別名 。 加一妙字以揀之 。 妙字須貫下三名 。

妙奢摩他 。 妙三摩 。 妙禪那 。 揀此定 。 非作意修習之定 。 乃天然本具之定 。 非獨制識心之定 。 乃圓含萬有之定 。 故以妙稱之 。

奢摩他等三 。 乃定之別名 。 首楞嚴為定之總名 。 舊註所云 。 此意極是 。 然更當知 。 奢摩他等三 。 乃定之共名 。 他經亦有故 。 首楞嚴為定之不共名 。 獨局此經故 。 阿難既加一妙字以揀之 。 是克定請佛指示 。 十方如來 。 得成菩提之定 。 佛知阿難問意 。 已回小向大 。 發菩提心 。

故摩頂安慰 。 示之曰 。

有三摩提 。 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 。 十方如來 。 一門超出 。 妙莊嚴路 。

此首楞嚴王 。 即十方如來 。 得成菩提 。 不共之定 。 此定圓含 。 奢摩他等 。 三種別名 。 成一佛定總名也 。 此一門超出 。 即一乘了義 。 修證之法門 。 方能超出權小 。 而趣妙莊嚴路 。 佛既示總名之後 。 仍復按定信解修證次序 。 逐答三名 。 於正說全經文中 。 三段各有標出 。 界線分明 。

第一卷 。

佛破妄識 。 無處之後 。 阿難即求世尊 。 開示我等 。 奢摩他路 。 當知此下 。 更破妄識非心 。 妄識無體 。 乃撤去奢摩他路之障礙 。 以識心乃楞嚴大定之障礙 。 識心不去 。 大定不成 。 故此三名 。 不可用止觀釋之 。 以止觀不能捨離識心 。 識心有生有滅 。 如以生滅心為因 。 決定不能 。 發明不生滅性 。 故佛指示根中 。 不動搖 。 不生滅之見性 。 更與會四科 。 融七大 。 極於三如來藏 。 皆開奢摩他路也 。 要阿難開解照了 。 此常住妙明 。 不動周圓之定體 。 即為奢摩他 。 依正因佛性 。 略兼了因佛性 。 微密觀照 。 此觀非同意識之作觀 。 乃性具即定之慧 。 佛要阿難 。 生信發解 。 圓悟如來藏性 。 為首楞嚴定體 。 文有三卷半 。 即題中如來密因是也 。

第四卷 。

阿難請示華屋之門 。 即是悟後請修 。 以此證知 。 前三卷半 。 乃說性 。 不說修 。 故獨屬奢摩他 。 開解照了 。 如來藏性 。 本具之定體 。 此四卷後半以去 。 佛答妙三摩 。

佛云 。

阿難 。 汝等決定 。 發菩提心 。 於佛如來 。 妙三摩提 。 不生疲倦 。 應當先明 。 發覺初心 。 二決定義 。

一 。 決定以因同果 。 若於因地 。 以生滅心 。 為本修因 。 而求佛乘 。 不生不滅 。 無有是處 。

此捨識也明矣 。 二 。 決定從根解結 。 教以悟後起修 。 須於六根 。 選擇一根下手 。 但從一門深入 。 此用根也 。 又明矣 。 行起解絕 。 自可入一無妄 。 一根返源 。 六根解脫 。 然後文珠特選耳根 。 從聞思修 。 即為妙三摩 。 依正因佛性 。 略兼緣因佛性 。 從根修證 。 乃性具即慧之定 。 佛要阿難 。 多聞之人 。 仍向耳門 。 就路還家 。 文有三卷餘 。 即題中修證了義是也 。

第七卷末 。 佛答妙禪那 。 因阿難白佛言 。

我輩愚鈍 。 好為多聞 。 於諸漏心 。 未求出離 。 蒙佛慈誨 。 指奢摩他 。 顯圓理之文 。 得正熏修 。 指三摩教 。 圓修之文 。 身心快然 。 獲大饒益 。

再請禪那修位 。 佛為說妙性圓明 。 離諸名相 。 本來無有迷悟 。 凡聖之分 。 因眾生一念妄動 。 故佛先對示染 。 淨緣起 。 示染緣起 。 從真起妄 。 則成十二類生 。 示淨緣起 。 返妄歸真 。 則成五十五位 。 由前三摩 。 證圓通體 。 則安住圓定 。 稱體起用 。 萬行繁興 。 雙躡前之定慧 。 中中流入 。 薩婆若海 。 乃如來一切 。 種智之海 。 文云從是漸修 。 隨所發行 。 安立聖位 。 住持本定 。 歷位增進 。 圓滿菩提 。 歸無所得 。 即為妙禪那 。 依正因佛性 。 雙兼緣 。 了二因 。 乃性具圓融之定慧 。

阿難自云 。

頓悟禪那 。 修進聖位 。

文祗半卷 。 即題中諸菩薩萬行是也 。 此是自他兩利 。 上求下化之行 。 合此三定別名 。 成一首楞嚴總號 。 即阿難所請 。 十方如來 。 得成菩提之定 。 請答相應 。 啐啄無違也 。

最初方便者 。

即奢摩他 。 為首楞嚴定 。 之最初方便也 。 以奢摩他中 。 破識非心 。 顯見是心 。 令悟根性 。 不動搖 。 不生滅 。 即是天然本定 。 如來藏性 。 依此根性 。 不生不滅 。 為本修因 。 即為得成菩提 。 之因地心 。 故為最初方便 。 三摩為初方便 。 以三摩中 。

如來問諸聖文云 。

吾今問汝 。 最初發心 。 悟十八界 。 誰為圓通 。 從何方便 。 入三摩地 。

以此而觀 。 悟理為最初方便 。 奢摩他悟圓理 。 修行為初方便三摩修圓行 。 獨選耳根 。 反聞入流 。 得證圓通 。 而登初住 。 而為初發心 。 住之方便 。 故為初方便 。 禪那為方便 。 以禪那中 。 已得圓證 。 定慧均等 。 中中流入之行 。 為入薩婆若海之方便 。

論云 。

十地菩薩 。 滿足方便 。 得成菩提 。

故以圓定行位為方便 。 正由如來巧答 。 乃見阿難之巧問也 。 佛教以方便為門 。 今奢摩他 。 最初方便 。 是悟門 。 三摩初方便 。 是修門 。 悟修超出生死之門 。 禪那方便 。 是證門 。 經歷五十五位 。 真菩提路 。 證入涅槃之門也 。

又三種別定 。 各有最初方便 。 初方便 。 方便 。 妙奢摩他 。 以破識顯根 。 為最初方便 。 會四科全事即理 。 說七大全相即性 。 為初方便 。 究三種生續之因 。 明五大圓融之故 。 為方便 。 是圓悟三如來藏理性之方便 。 妙三摩 。 以建立道場 。 加持神咒 。 為最初方便 。

佛囑以不生滅之根性 。 為因地心 。 為初方便 。 文殊為選耳根 。 反聞自性 。 一門深入 。 為方便 。 乃圓修證入初住之方便 。 妙禪那 。 以三漸次為最初方便 。 由戒生定 。 乾慧地 。 是合十信為乾慧 。 為初方便 。 五十五位為方便 。 是證入妙覺之方便 。 從始至終 。 如分九品 。 行布昭然 。 方得圓滿無上菩提 。

本經三定別名 。 仍存梵語者 。 即尊重不翻之例 。 此三名最重要 。 又最難解 。 余前云 。 此三名不可用止觀釋之 。 非謂天台止觀之不善 。 余先習天台教觀 。 十分敬佩 。 後見臺宗 。 宏法人多 。 賢宗少人提倡 。 故復學賢首 。 二宗並重 。 絕無門戶之見 。 實因研究本經正文 。 如來以捨識用根 。 為修楞嚴要旨 。 所以三番破識 。 全破其妄 。 十番顯見 。 極顯其真 。 二決定義 。 一決定以因同果 。 不可以生滅識心 。 為因地心 。 二決定從根解結 。 必宜取真常根性 。 入涅槃門 。 此皆如來金口所宣 。 學者未可抗違 。 天台止觀固善 。 但以經旨不合 。 故不可以止觀 。 解釋三定別名 。 臺宗先哲 。 解釋本經 。 以如來藏為體 。 不生滅因果為宗 。 此解極好 。 若以止觀釋定名 。 不特與經旨有違 。 與此體宗 。 亦復相背矣 。

初悔聞請定竟 。

戊二 。 會眾願聞 。

於時復有 。 恒沙菩薩 。 及諸十方 。 大阿羅漢 。 闢支佛等 。 俱願樂聞 。 退坐默然 。 承受聖旨 。

於時 。 即阿難請求佛定之時 。 而成佛之法 。 三乘共仰 。 故云復有 。 恒沙菩薩 。 羅漢 。 闢支 。 以及天龍八部 。 王臣等 。 俱願樂聞者 。

常隨雲集之眾 。 於此無上妙法 。 同願樂聞 。

如華嚴云 。

如病思良藥 。 如饑思美食 。 如渴思冷水 。 如眾蜂依蜜 。 我等亦如是 。 願聞甘露法 。

退坐默然 。 承受聖旨者 。

請法必具禮儀 。 啟請已畢 。 退歸本位而坐 。 息慮虛心 。 默然靜聽 。

聽者端視如渴飲 。 一心入於語義中 。 踴躍聞法心歡喜 。 如是之人可為說 。 承受聖旨 。

即欽承領受 。 法王聖教之旨意 。

初阿難請定竟 。

丁二 。 如來答定 。 分二 。 戊初 。 正說妙定始終 。 二 。 通示全經名目 。 戊初分四 。 己初 。 示佛定總名 。 令知諸佛 。 修因克果 。 二 。 說奢摩他路 。 令悟密因 。 大開圓解 。 三 。 說三摩修法 。 令從耳根 。 一門深入 。 四 。 說禪那證位 。 令住圓定 。 直趣菩提 。 今初 。

爾時世尊 。 在大眾中 。 舒金色臂 。 摩阿難頂 。 告示阿難 。 及諸大眾 。

有三摩提 。 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 。 十方如來 。 一門超出 。 妙莊嚴路 。 汝今諦聽 。

阿難頂禮 。 伏受慈旨 。

此文現時流通本 。 皆不在此處 。 乃在破七處 。 第一番破執心 。 在身內文中 。 舉例辯定之後 。

佛問阿難 。

汝矚林園 。 因何有見 。

世尊 。 此大講堂 。 戶牖開豁 。 故我在堂 。 得遠瞻見 。

下列此文此下是即例反難之文 。

佛告阿難 。

如汝所言 。 身在講堂 。 戶牖開豁 。 遠矚林園 。 亦有眾生 。 在此堂中 。 不見如來 。 見堂外者 。

阿難答言 。

世尊 。 在堂不見如來 。 能見林泉 。 無有是處 。

阿難 。 汝亦如是 。

細究此文 。 橫隔在彼二段之中 。 與彼上下文 。 全無絲毫關係 。 反令割斷文意 。 佛之說法 。 絕對不會 。 在此問答 。 未竟之中 。 突告定名 。 此其一也 。

又阿難請佛 。 為說十方諸佛 。 得成菩提之定 。 以不知佛定 。 不共之名 。 但以尋常所知 。 三種共定之名 。 加一妙字以揀之 。 揀非三乘所修之定 。

佛一聞便知阿難 。 不知佛定之名 。 故即先為告云 。

有三摩提 。 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 。 十方如來 。 一門超出 。 妙莊嚴路 。 汝今諦聽 。

阿難頂禮 。 伏受慈旨 。

此乃請答相應 。 先告以佛定總名 。 即總三定所成一定 。 隨即許說誡聽 。 後乃逐答三名 。 而問最初發心者 。 即密示最初方便也 。 若將此文 。 安在破執心在內文中 。 此則問答請許 。 不相接續 。 彼則上下文意 。 有所隔礙 。 此其二也 。 從上諸賢 。 未必無見於此 。 乃以尊經故 。 明知抄寫之誤 。 而不移動 。 餘不避彌天大罪 。 祗求經義文意之貫串 。 而知我罪我 。 一任具眼者之品評也 。 茲將文義講解如下 。

爾時即阿難請說佛定之時 。 世尊在大眾中 。 舒金色臂 。 佛全體閻浮檀金之色 。 故臂亦金色 。 摩阿難頂 。 以表慈悲攝受之意 。 阿難已能回小向大 。 發無上菩提之心 。 請求佛定 。 故即告示阿難 。 及諸大眾 。

有三摩提 。 名大佛頂首楞嚴王 。 此即佛定之總名 。 三摩提 。

又云三摩地 。 此云等持 。 等者 。 定慧均等 。 持者 。 任持自性 。 亦是定之總名 。 而佛定 。 則名大佛頂 。 首楞嚴王 。 總前奢摩他 。 三摩 。 禪那 。 三定別名 。 成此一定總名 。 又云三昧 。 譯云正定 。 稱真如正理 。 而起之定 。 不動搖 。 不生滅 。 徹法流之源底 。 為三昧中王 。 名大佛頂首楞嚴王 。 而能出生 。 一切三昧 。 如如意寶王 。 能雨一切寶故 。 大佛頂首楞嚴 。 解見名題中 。

具足萬行者 。 以首楞嚴王 。 不但具足一切三昧 。 乃至具足萬行 。 以一真湛寂 。 具足六波羅密 。 所謂一乘 。 寂滅場地 。 不貪 。 不染 。 不瞋 。 不懈 。 不動 。 不昏 。 詎非具足六波羅密耶 。 既具六波羅密 。 則萬行悉在其中矣 。

十方如來 。 一門超出 。 妙莊嚴路者 。

文殊偈云 。

過去諸如來 。
斯門已成就 。

斯門 。 即根性法門 。 又即妙耳門 。 聞熏聞修 。 金剛三昧 。 超出生死之門 。

此一門 。 即斯門也 。 又即阿難 。 請入華屋之門 。 乃悟後之修門也 。 如來為開無上乘 。 妙修行路 。 此超出妙莊嚴路 。 即疾趣妙莊嚴果海 。 所經五十五位 。 真菩提路也 。 以自性定慧 。 莊嚴自性 。 所以稱妙 。 佛囑阿難大眾諦聽 。 阿難頂禮 。 伏受如來 。 大慈心中流出法旨 。 上愛下則摩頂 。 下敬上則禮足 。 以至尊之頭 。 頂禮如來 。 至卑之足 。 謂之頂禮 。 上愛下敬 。 足見楞嚴會上 。 師資契合 。 堪為萬古良箴 。 初示佛定總名 。 令知諸佛修因克果竟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一終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