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十

圓瑛大師著(

丑二兼釋轉難分二寅初滿慈執因疑果二佛分真妄喻釋 。 今初 。

富樓那言 。

若此妙覺 。 本妙覺明 。 與如來心 。 不增不減 。 無狀忽生 。 山河大地 。 諸有為相 。

當機執眾生因性有始 。 疑如來果德有終 。 乃言 。

若此眾生所具 。 妙明覺體 。 本來自妙 。 無有世界之礙 。 本來自覺 。 無有眾生之迷 。 本來自明 。 無有業果之昏 。 與如來返本還元之心 。 平等一如 。 佛心比生心 。 並不增一絲毫 。 生心比佛心 。 亦不減一絲毫 。 無狀忽生 。 山河大地 。 諸有為相者 。

無狀即無因無故也 。 眾生最初無故 。 妄欲加明於覺 。 遂致從迷入迷 。 以妄成妄 。 由妄惑起妄業 。 依妄業招妄報 。 忽生山河大地 。 依報之世界 。 攝虛空 。 諸有為相 。 正報之眾生 。 兼業果 。 是由本真之心 。 忽生種種妄法 。

如來今得 。 妙空明覺 。 山河大地 。 有為習漏 。 何當復生 。

上段執眾生因性有始 。 此段疑如來果德有終 。 故難云 。

如來今得 。 妙空明覺 。 妙空即妙性真空 。 彌滿清淨 。 中不容他 。 復其無物之本體 。 如摩尼珠 。 明覺即妙明本覺 。 虛靈朗鑑 。 洞澈法界 。 還其天然之照體 。 如大圓鏡 。 與眾生妙覺明 。 未生山河等法之前 。 無二無別 。 眾生既從真起妄 。 而如來今者 。 返妄歸真 。 山河大地之世界 。 有為相之眾生 。 與習漏之業果積聚業習成有漏果 。 何時復當再生耶 。 此難全同圓覺經中 。 金剛藏菩薩第三難 。

一曰一切眾生 。 本成佛道 。 何故復有 。 一切無明 。 二曰若諸無明 。 眾生本有 。 何因緣故 。 復說本來成佛 。 三曰十方異生 。 本成佛道 。 後起無明 。 一切如來 。 何時復生 。 一切煩惱 。

難意全同 。 所異者彼約煩惱苦因 。 此約依 。 正苦果 。 同是從真起妄也 。

初滿慈執因疑果竟 。

寅二佛分真妄喻釋分二卯初喻妄不復生二喻真不復變卯初分二辰初無明本空二萬法現無 。 今初 。

佛告富樓那 。

譬如迷人 。 於一聚落 。 惑南為北 。

此舉喻 。 迷人 。 乃迷方之人 。 喻已起無明之眾生 。 聚落 。 乃人煙聚止之村落 。 喻如來藏 。 惑南方為北方 。 南方實不轉為北方 。 喻迷時從真起妄 。 真體不變 。 真不成妄 。 妄性本空也 。

此迷為復 。 因迷而有 。 因悟而出 。

富樓那言 。

如是迷人 。 亦不因迷 。 又不因悟 。

何以故 。 迷本無根 。 云何因迷 。 悟非生迷 。 云何因悟 。

此辨定迷無所從 。 故問曰 。

此迷為復 。 因迷而有耶 。 為復因悟而出耶 。

富樓那言 。

如是迷人之迷 。 亦不因迷有 。 又不因悟出 。 何以故下 。 自行徵釋 。 迷本無根者 。

此迷即指最初一念 。 無明妄動 。 而為諸法之因 。 諸法皆因無明而有 。 而無明更 。 無所因也 。 故曰 。 無根 。

又復無體 。 自體尚不可得 。 云何可說 。 因迷而有 。 斷無因自生自之理 。 此答因迷之難 。 悟非生迷者 。

悟迷敵體相翻 。 悟則非迷 。 迷則非悟 。 既相翻 。 自不相生 。 云何可說 。 因悟所出 。 如明暗相背 。 云何可說 。 暗因明生耶 。 此答因悟之難 。

法中妄從真起 。 喻中云何不許 。 迷因悟出 。

答 。

法中正不許真能起妄 。 但說妄依真起 。 如影依鏡現 。 終非鏡體自生也 。

此文滿慈據喻而答 。 儼然不錯 。 就法而言 。 足證滿慈於法未徹 。 迷喻無明 。 悟喻本覺 。 無明不因無明而有 。 不因本覺而出 。 此為正理 。 迷本無根 。 云何因迷者 。

喻無明之先 。 本無無明 。 云何可說 。 因無明有 。 悟非生迷 。 云何因悟者 。

喻本覺與無明 。 一真一妄 。 真妄相背 。 云何可說 。 因本覺出 。

佛言 。

彼之迷人 。 正在迷時 。 倏有悟人 。 指示令悟 。 富樓那 。 於意云何 。 此人縱迷 。 於此聚落 。 更生迷不 。

不也 。 世尊 。

此辨無明不復起 。 佛言彼迷於聚落之人 。 正在迷南為北之時 。 倏忽也有悟人 。 辨明南北之人 。 指示分明 。 令得了悟 。 不至將南作北 。 故問滿慈 。 在汝之意 。 以為云何 。 此迷人 。 縱使先迷 。 於此聚落 。 既經指示 。 令悟之後 。 更生迷不 。

答言 。

不也 。 世尊 。

佛欲令就喻知法 。 故作是問 。 法合 。

彼之迷人 。 合從真起妄 。 有無明之眾生 。 正在迷位之時 。 忽遇於佛 。 悟人 。 即大覺悟之佛 。 為之指示 。 令得開悟 。 悟明真本無妄 。 斷盡無明 。 於是眾生 。 返妄歸真 。 永不復迷也 。

富樓那 。 十方如來 。 亦復如是 。

此法合 。 十方諸佛如來 。 三覺圓滿 。 亦同悟後不復更迷也 。

此迷無本 。 性畢竟空 。 昔本無迷 。 似有迷覺 。 覺迷迷滅 。 覺不生迷 。

此詳盡前義 。 此迷無本 。 即無明無體 。 同前迷本無根之義 。 其性徹底元空 。 亦如迷方之迷 。 更無所因也 。 昔本無迷 。 似有迷覺者 。

不可作眾生未妄之前 。 本無無明解 。 當作昔日在眾生位中 。 本無無明 。 不過相似 。 有迷時妄覺而已 。 既曰相似 。 即非實有 。 以無明無體故 。 亦如迷方者 。 正在迷方之時 。 本來無迷可得 。 亦不過相似 。 有迷時妄覺 。 惑南為北也 。 覺迷迷滅 。 覺不生迷者 。

諸佛在因地之中 。 遇善知識開示 。 無明無體 。 起智觀察 。 覺得無明是妄 。 常體即空 。 則心中無明即滅 。 以真覺性中 。 本無無明也 。 如下文所云 。 心中達多 。 狂性自歇 。 歇即菩提 。 既覺之後 。 永不再起無明 。 亦同迷方之人 。 倏有悟人 。 指示令悟 。 更不生迷也 。 上二句迷時似有 。 此二句悟後永無 。 言正當迷時 。 已即無迷可得 。 而況既覺之後 。 豈復生於迷乎 。

初無明本空竟 。

辰二萬法現無分二已初舉喻二辨定三法合 。 今初 。

正脈云 。

據上文滿慈於萬法 。 問生續之詳 。 如來答無明為生續之本 。 今佛於上科 。 先以喻明 。 所答無明 。 本來常空 。 非研斷始空 。 而此更以喻明 。

所問萬法 。 現今即無 。 非先無後有 。 亦非今有後無 。 圓覺答難處 。 亦有此喻 。 卻是翳比無明 。 華比萬法 。 空比真體 。 彼文三節平渾 。 今經前有迷方喻無明 。 後有木金喻真體 。 故此空華 。 單喻萬法耳 。 即前世界等三也 。

亦如翳人 。 見空中華 。 翳病若除 。 華於空滅 。 忽有愚人 。 於彼空華 。 所滅空地 。 待華更生 。

此舉喻 。 如眼有翳病之人 。 見空中有華 。 空原無華 。 翳眼妄見 。 翳病若得除滅 。 華於空滅 。 不特見空華是妄見 。 即見華滅空 。 亦是妄見 。

何以故 。 翳眼見空華 。 華本不曾生 。 生既不生 。 滅何所滅 。 故見生見滅 。 同一妄也 。 忽有無智之愚人 。 於彼空華 。 所滅虛空之處 。 等待空華 。 何時更生空華 。

翳人 。 喻有無明之眾生 。 以無明力 。 轉本有之智光 。 成能見之妄見 。 見真空法性之中 。 有世界 。 眾生 。 業果 。 空喻真空 。 空華喻山河大地 。 諸有為相 。 無明一滅 。 萬法皆空 。 當知萬法本空 。 不待無明滅始空 。 即有無明 。 妄見之時 。 身 。 心 。 世界 。 何嘗實有 。 亦如空華 。 不待翳愈華滅 。 正當翳眼 。 見空華時 。 當體即空 。 何嘗有生 。 都緣有無明之眾生 。 於本無之中 。 妄見似有而已 。 山河大地 。 有為習漏 。 眾生在迷 。 尚非實有所生 。 如來既得妙空明覺 。 無明惑盡 。 真空理顯 。 豈復更生耶 。 故喻忽有愚人 。 於彼空華 。 所滅虛空之處 。 待華更生 。 滿慈亦如是也 。

巳二辨定 。

汝觀是人 。 為愚為慧 。

富樓那言 。

空元無華 。 妄見生滅 。 見華滅空 。 已是顛倒 。 敕令更出 。 斯實狂癡 。 云何更名 。 如是狂人 。 為愚為慧 。

此辨定 。 佛令滿慈審觀 。 待華更生之人 。 為愚耶 。 為慧耶 。

滿慈答言 。

空元無華 。 由翳眼妄見生滅 。 喻真空法性之中 。 元無山河大地等法 。 第以無明妄見 。 迷時有生 。 悟時有滅 。 見華滅空 。 已是顛倒執著 。 敕令空華更出 。 斯人實屬狂癡 。 喻若見諸法 。 滅妄歸空 。 已是顛倒分別 。 問如來何時 。 更生諸法 。 與待華更生者 。 何以異耶 。

巳三法合 。

佛言 。

如汝所解 。 云何問言 。

諸佛如來 。 妙覺明空 。 何當更出生也 。 山河大地 。

此法合 。 滿慈於喻 。 所答不謬 。 故佛即以反難 。 如汝所解 。 已知敕令空華更出 。 斯實狂癡 。 云何竟作如是問言 。

如來今得 。 妙空明覺 。 何當更出 。 山河大地耶 。 妙覺明空 。 與前滿慈所問 。 妙空明覺 。 其理無二 。 覺指本覺照體 。 屬智德 。 空指真空寂體 。 屬斷德 。 悉皆雙具妙明 。 故妙覺明覺 。 妙空明空 。 隨稱俱可 。 佛智德究竟 。 五住皆盡 。 斷德究竟 。 二死永亡 。 方當此稱 。 又空即如如理 。 覺即如如智 。 皆明皆妙也 。

初喻妄不復生竟 。

卯二喻真不復變分二辰初總舉二喻二總合二法 。 今初 。

又如金礦 。 雜於精金 。 其金一純 。 更不成雜 。 如木成灰 。 不重為木 。

上科二喻 。 喻妄因妄果 。 本自不生 。 非成佛始滅 。 此科二喻 。 喻真智真斷 。 本來無變 。 非成佛始生 。 而眾生雖在迷位之中 。 妄性本空 。 生本不生 。 況況諸佛已證究竟之果 。 獨妙真常 。 而反有變耶 。 上二喻 。 一喻無明妄因 。 一喻萬法妄果 。 各喻各合 。 此二喻 。 總喻真智真斷 。 總喻總合 。 金礦 。 以金在礦中 。 故曰 。 金礦 。

雜者礦中雜有精金 。 其體精真不變 。 喻智體不變也 。 其金一純者 。

加以開礦鍛煉之功 。 渣滓既盡 。 其金惟一純精 。 更不成雜 。

即一成精金體 。 不復重為礦也 。 喻智德有功 。 脩行除惑 。 惑淨智圓 。 無二無雜 。 智德成就 。 更不再起無明 。 故喻更不成雜也 。

木喻煩惱 。 灰喻涅槃 。 木不能自成於灰 。 必假火燒 。 方成為灰 。 火喻智慧 。 煩惱不能便證涅槃 。 必假智慧 。 斷除煩惱 。 出離生死 。 而證涅槃 。 斷德成就 。 更不再生煩惱 。 故喻不重為木也 。

辰二總合二法 。

諸佛如來 。 菩提涅槃 。 亦復如是 。

此法合 。 十方一切 。 已證究竟果覺 。 諸佛如來 。 所證菩提智德 。 究竟無變 。 同於純金不雜 。 既轉煩惱 。 而成菩提 。 不復更有煩惱 。 亦同精金 。 不復重為礦也 。 諸佛如來 。 所證涅槃斷德 。 究竟無生 。 同於燒木成灰 。 既轉生死 。 而成涅槃 。 不復更受生死 。 亦同木灰 。 不復重為木也 。 故曰亦復如是 。 法合之文 。 另作總喻總合解 。 金喻菩提涅槃 。 雖非修生 。 要必脩顯 。 一成永成 。 不復更變 。 喻如精金 。 雖復本來金 。 終以銷成就 。 一純永純 。 不重為礦也 。 木喻煩惱生死 。 雖屬如幻 。 以幻除幻 。 一滅永滅 。 不復再生 。 喻如木灰 。 以火燒木 。 木盡成灰 。 一盡永盡 。 不重為木也 。 此解前喻真不復變 。 後喻妄不復生 。 雖同前二喻 。 亦復無有礙 。 初先說不空藏 。

以示生續之由竟 。

子二說空不聖藏以示圓融之故分二丑初正答次問二兼釋轉難丑初分二寅初牒定五大以釋疑二圓彰三藏以勸修寅初又五卯初按定所疑二喻明性相三難釋相妄四以法合喻五申義釋疑 。 今初 。

富樓那 。 又汝問言 。

地水火風 。 本性圓融 。 周遍法界 。 疑水 。 火性 。 不相陵滅 。 又徵虛空 。 及諸大地 。 俱遍法界 。 不合相容 。

上科已釋 。 三種生續之疑 。 此科更示 。 五大圓融之故 。 上空藏中 。 一一會相歸性 。 全事即理 。 事不礙理 。 固無可疑 。 而不空藏中 。 從性起相 。 相既宛然 。 則事與事 。 何得無礙 。 是以滿慈 。 前有五大圓融之疑 。 故此空不空藏中 。 佛極顯無礙之由 。 以銷執相之問 。 故先牒問詞 。 又汝問言 。

對先問生續 。 此問周遍 。 故置又字 。 地水火風 。 本性圓融 。 周遍法界 。 此猶是述佛自說 。 下牒滿慈所疑 。 疑水 。 火二性相剋 。 云何不相陵滅耶 。 又徵問也虛空 。 及諸助語辭大地 。 一礙一通 。 云何俱遍 。 而得相容耶 。

卯二喻明性相 。

富樓那 。 譬如虛空 。 體非群相 。 而不拒彼 。 諸相發揮 。

此喻空不空如來藏 。 空體無相 。 則空義 。 不拒諸相 。 即不空義 。 又合之即 。 不變之體 。 能隨眾緣 。 究之用雖隨緣 。 體元不變 。 虛空如故也 。 又此喻具足三諦 。

體非群相 。 不落有邊 。 是真諦 。 不拒發揮 。 不落空邊 。 是俗諦 。 雙離空有 。 全歸中道 。 是第一義諦 。 不拒 。 乃不拒絕不違礙 。 發揮 。 即發揚顯現也 。

正脈云 。

若不申明諸教 。 性相迷悟分量 。 則不知滿慈發疑之端 。 與佛釋疑之妙 。 夫二無礙理 。 人天小乘 。 決定雙迷 。 極至法相破相 。 亦均未徹 。 法相真不隨緣 。 相不即性 。 破相 。 方談相性二空 。 有遮無表 。 終未顯談即性 。 何能盡發無礙之旨 。 今斯圓旨 。 語四科 。 則全相皆性 。 語七大 。 則全性皆相 。 且一一遍周 。 無障無礙 。 是尚越大乘之始教 。 而滿慈依小乘法執舊見 。 堅謂諸大 。 本來相礙 。 若如來藏空 。 可說無礙 。 今云備具諸大 。 即當相礙 。 豈有無礙之理 。 斯則豈惟 。 不達已發之相為無礙 。 兼亦尚疑未發之性為有礙矣 。 而如來釋疑 。 非但只釋未發之性為無礙 。 而亦兼詳釋已發之相尚無礙 。 而況未發之性 。 何得有礙乎 。 故此科說性無礙 。 其文最少 。 釋相無礙 。 其詞最多 。 一以鈉難顯易 。 一以發後圓修 。

所以者何 。 富樓那 。 彼太虛空 。 日照則明 。 雲屯則暗 。 風搖則動 。 霽澄則清 。 氣凝則濁 。 土積成霾 。 水澄成映 。

首句徵釋之詞 。 即徵問解釋 。 太虛空不變隨緣之義 。 彼太虛空 。

虛無空廓 。 無有諸相 。 喻如來藏不變之體 。 清淨本然 。 空也 。 日照下 。 喻如來藏隨緣之用 。 循業發現 。 不空也 。 合之即喻明 。 空不空如來藏也 。 日等是七緣 。 明等是七相 。 虛空體非明 。 暗等群相 。 能隨緣成相 。 不拒彼明等 。 諸相發揮 。 日照之時 。 隨日緣則現明相 。 雲屯聚也之時 。 隨雲緣則現暗相 。 風搖之時 。 隨風緣則現動相 。 霽澄之時 。 雨後天晴曰霽 。 塵坌收斂曰澄 。 隨霽緣則現清相 。 地氣凝聚之時 。 隨氣緣則現濁相 。 土積之時 。 隨土緣則現霾相 。 山獸馳逐 。 塵土蔽空曰霾 。 又塵土紛飛 。 隨風雨而下謂之霾 。 水澄之時 。 隨澄緣則現映相 。 水澂湛生光 。 水中映現一切也 。 此七相 。 不必一一配合七大 。 但意喻七大耳 。

卯三難釋相妄 。

於意云何 。 如是殊方 。 諸有為相 。 為因彼生 。 為復空有 。

首句發難之詞 。 上科雙喻性相 。 未顯相妄無有定實之意 。 故此發難 。 在汝之意 。 以為云何 。 七相為是從彼緣生耶 。 為是從空有耶 。 若緣生 。 則墮因緣 。 若空有 。 則墮自然 。 虛空喻藏性 。 不變隨緣 。 不墮於二計也 。 殊方 。 是同時異處 。 虛空之大 。 諸緣不一 。 所以現相不等 。 相以有為稱者 。 從緣生故 。 是有為法 。 彼字指日等七緣 。 此總難 。 下則別舉日難 。 以一例餘 。

若彼所生 。 富樓那 。 且日照時 。 既是日明 。 十方世界 。 同為日色 。 云何空中 。 更見圓日 。 若是空明 。 空應自照 。 云何中宵 。 雲霧之時 。 不生光耀 。

首句承上總牒 。 且下別舉 。 今姑且就日而辨 。 若謂日照之時 。 是日之明 。 則十方世界虛空 。 應當同為一日之色 。 方可謂是日明 。 云何虛空之中 。 更見團圓之日 。 團圓日外 。 何嘗不是空體之明 。 何得獨屬日明乎 。 若謂日照之時 。 所有明相 。 乃是空明 。 空性常恒 。 明應常照 。 云何中宵 。 半夜雲霧之時 。 則見昏暗 。 不生光耀耶 。

當知是明 。 非日非空 。 不異空日 。

此釋正義 。 當知明相 。 非定屬於日 。 以空中更見圓日故 。 亦非定屬於空 。 以中宵不生光耀故 。 汝又當知 。 明相不離於空 。 以日外皆空故 。 亦不離於日 。 以無日不明故 。 異即離也 。 非日非空 。 喻水火等 。 遍計非實 。 不異空日 。 喻五大依他似有 。 既知非實似有 。 自應圓融無礙 。 有何陵滅不陵滅 。 相容不相容耶 。

卯四以法合喻 。

真妙覺明 。 亦復如是 。 汝以空明 。 則有空現 。 地水火風 。 各各發明 。 則各各現 。 若俱發明 。 則有俱現 。

此文之前 。 經文中有 。 觀相元妄 。 觀性元真二段 。 仔細研究 。 舉喻之後 。 即應法合 。 此是如來 。 說法常規 。 今將彼二段之文 。 橫隔於舉喻法合之間 。 殊覺割斷文意 。 諒係當時翻譯之後 。 抄寫之誤 。 交光法師 。 亦有見於此 。 將觀相元妄二段 。 接續於宛轉虛妄 。 無可憑據之下 。 法合之文 。 接舉喻之後 。 兩得其美 。 此則文意相連 。 無有隔礙 。 後則結申正義 。 收束得宜 。 故今乃將法合之文提前 。 不避彌天大罪 。 幸祈諒之 。 真妙覺明 。

即真如妙覺明心 。 又即真覺妙明之心 。 合彼太虛空之喻 。 亦復不變隨緣 。 圓融無礙 。 如空隨日等七緣 。 而現明等七相 。 真心元非五大 。 而能隨緣現五大之相 。 合前體非群相 。 而不拒彼 。 諸相發揮之喻 。

汝以空明 。 則有空現 。 地水火風 。 各各發明 。 則各各現 。

此五句 。 各明各現 。 謂五大現不同處 。 或不同時也 。 後兩句 。 俱明俱現 。 乃同處同時也 。 明字 。 交師謂 。 即是循業之意最善 。 業有染淨 。 所現五大亦然 。 皆隨惑而現也 。 汝字 。 雖指滿慈 。 意該九界 。 汝以空明者 。

如菩薩循淨空之業 。 即現虛空身 。 如阿羅漢 。 所證偏空涅槃等 。 凡夫循染空之業 。 即現空無邊處等 。 如以地明 。 菩薩循淨色之業 。 即現實報莊嚴土 。 凡夫循染色之業 。 即現有漏穢土 。 如以水火風明 。 羅漢則現身上出水 。 身下出火 。 菩薩則現慈風遍拂 。 以除眾生熱惱 。 凡夫循有漏之業 。 則現水火風三災 。 若俱發明 。 則有俱現者 。

如天人見水 。 如琉璃寶地 。 可以履之而行 。 人道見水是水 。 可取而為飲料 。 餓鬼見水是火 。 雖渴莫飲 。 一一無非 。 循業所感 。 俱時而現也 。 此所現之相 。 非因緣生 。 非藏性有 。 亦不離因緣藏性 。 合前非日非空 。 不異空日喻 。

云何俱現 。 富樓那 。 如一水中 。 現於日影 。 兩人同觀 。 水中之日 。 東西各行 。 則各有日 。 隨二人去 。 一東一西 。 先無準的 。

上各明各現 。 依他似有 。 雖屬是妄 。 未顯宛轉虛妄 。 俱明俱現 。 遍計非實 。 足表宛轉虛妄 。 故再徵釋 。 以合相妄之喻 。 如一水中 。 現於日影 。

喻一如來藏性中 。 具足諸大之性 。 兩人同觀 。 水中之日 。 東西各行 。

喻眾生各依藏性 。 各循各業不一 。 如兩人東西各行 。 則各見有一日 。 隨二人去 。 喻各循業感 。 所現大相不等 。 一東一西 。 先無準的者 。

一東行一西行 。 其日先無準定的實所現大相 。 無有定實 。 即相妄也 。

不應難言 。

此日是一 。 云何各行 。 各日既雙 。 云何現一 。 宛轉虛妄 。 無可憑據 。

此釋出宛轉虛妄 。 故囑以不應難言 。

水中日影是一 。 云何各有一日隨二人行 。 各行日影既雙二也 。 云何水中惟現一日影 。 此即俱時而現 。 一二不定 。 宛轉即輾轉意 。 若說是一 。 各行有二 。 一乃虛妄 。 若說是二 。 水中惟一 。 二乃虛妄 。 左之右之 。 無非遍計虛妄 。 究無真理 。 可為憑據 。 此一二不定 。 即合前非日非空 。 不異空日 。

孤山曰 。

同觀是一 。 知二是虛 。 各行既二 。 驗一是妄 。

正脈云 。

此文當合前難釋相妄之喻 。 觀此諸大俱現 。 無可憑據如此 。 其與空日生明 。 無可指陳者 。 何以異乎 。

卯五申義釋疑 。

觀相元妄 。 無可指陳 。 猶邀空華 。 結為空果 。 云何詰其 。 相陵滅義 。

此結申諸大 。 相妄性真之正義 。 應在法合之後 。 故移置於此 。 先約相結 。 如前明相 。 非日非空 。 不異空日 。 如此例觀 。 諸大之相 。 本來虛妄 。 各明各現 。 俱明俱現 。 無非循業發現 。 一一似有非實 。 無可指陳 。 如虛空華 。 本無所有 。 翳眼觀之似有 。 好眼觀之實無 。 若謂有可指陳 。 如執空華為實有 。 一迷也 。 若更詰其陵滅 。 是猶邀待也空華 。 更結空果 。 可謂迷中倍迷 。 云何詰其 。 相陵滅義耶 。

此說諸大相妄無礙 。 何以現見世間 。 水 。 火相陵滅 。 地空地水不相容耶 。

答 。

約事而論 。 亦無陵滅 。 亦復相容 。 如世間油類 。 原屬水大 。 各各皆具火大 。 一然即燒 。 地大之中 。 具有空大 。 掘土一尺 。 即現一尺虛空 。 出土一丈 。 即有一丈虛空 。 又五金之屬 。 地性堅礙 。 莫過於金 。 鎔之悉成為汁 。 有何陵滅不容耶 。 約理而言 。 現見諸大陵滅不容 。 皆由眾生 。 執心妄見 。 何嘗是實 。 如雲駛 。 則見月運 。 舟行 。 則見岸移 。 豈彼月岸 。 實有運移耶 。 若了五大本空 。 妄執妄見 。 一時俱破矣 。

觀性元真 。 惟妙覺明 。 妙覺明心 。 先非水火 。 云何復問 。 不相容者 。

此約性結 。 承前虛空 。 體非群相 。 現觀諸大之性 。 元是一真 。 本無諸相 。 惟一妙覺圓明真心 。 此心即如來藏心 。 先非水火者 。

本非地水火風空諸大 。 諸大尚無 。 說誰陵滅不相容乎 。 妙覺明心 。 本非諸大 。 能現諸大 。 猶如明鏡 。 能現眾像 。 本非眾像也 。

寅初牒定五大以釋疑竟 。

寅二圓彰三藏以勸修分三卯初極顯圓融 。 二普責思議三結喻推失卯初分二辰初依迷悟心對辨緣起二依本來心圓彰藏性辰初分二巳初依染緣起執成有礙二依淨緣起融成無礙 。 今初 。

富樓那 。 汝以色空 。 相傾相奪 。 於如來藏 。 而如來藏 。 隨為色空 。 周遍法界 。

滿慈因聞佛說 。 諸大圓融無礙 。 放前疑我等 。 何以現見有礙 。 此佛示以成礙之由 。 以銷執相之問 。 汝以以字 。 即推其原由 。 由真如隨染緣起之故 。 以者因也 。 因最初一念 。 無明妄動 。 晦昧真性而成空 。 復因見分 。 結暗以成色 。 因此色空 。 傾奪於如來藏性之中 。 傾奪者因妄見 。 見有色處 。 則傾奪於空 。 見有空處 。 則傾奪於色 。 而如來藏隨緣 。 與妄心相應 。 則起成麤境 。 周遍法界 。 眾生不了是妄 。 執為實有 。 執則成礙 。

是故於中 。 風動空澄 。 日明雲暗 。 眾生迷悶 。 背覺合塵 。 故發塵勞 。 有世間相 。

此承上 。 是執則成礙之故 。 於如來藏 。 本無諸相 。 一真法界之中 。 妄見風之動搖 。 空之澄寂 。 則動寂互異 。 日之光明 。 雲之昏暗 。 則明暗交傾 。 略舉此四 。 以該地空不容 。 水火相陵等 。 塵勞滿目 。 眾生迷悶下 。 重結成礙之由 。 迷悶者 。

昧於藏性真空之理 。 曰迷 。 起成三細四麤之相 。 曰悶 。 不通達諸相皆妄故 。 此二字屬惑 。 背覺合塵者 。

於本有覺性 。 非背而背 。 於虛妄塵相 。 無合而合 。 造作諸業 。 此句屬業 。 故發塵勞 。 有世間相者 。

則屬苦果 。 以依惑造業之故 。 所以發現塵勞染法 。 有為世間諸相 。 此即藏性隨染 。 循業發現也 。

巳二依淨緣起融成無礙 。

我以妙明 。 不滅不生 。 合如來藏 。 而如來藏 。 惟妙覺明 。 圓照法界 。

此因當機 。 前疑如來 。 何以獨得無礙 。 此佛示以無礙之由 。 故得自在之用 。 由真如隨淨緣之故 。 我是佛自稱 。 以用也 。 乃用真覺妙明 。 不生滅之根性 。 為本修因 。 背塵勞妄法 。 合如來藏性 。 回光返照 。 脫塵旋根 。 伏歸元真 。 發本明耀 。 耀性發明 。 智光圓照 。 照見萬相皆空 。 一真獨露 。 而如來藏性 。 不為妄相所隱 。 竟能融彼妄相 。 全相皆性 。 全妄即真 。 惟是妙淨本覺湛明之心 。 圓照一真法界 。 即生滅既滅 。 寂滅現前 。 復還清淨本然之心 。 得其全體矣 。 下則發其大用 。

是故於中 。 一為無量 。 無量為一 。 小中現大 。 大中現小 。

此下明大用 。 是故二字 。 承上是已得全體之故 。 便能於一真 。 法界之中 。 稱體起二無礙用 。

一 。 理事無礙 。 二 。 事事無礙 。 一為無量 。 無量為一 。 此二義理事無礙也 。 小中現大 。 大中現小 。 此二義事事無礙也 。 一為無量 。 無量為一者 。

一即一真法界之理 。 無量即十界 。 差別之事 。 又一即一心 。 無量即萬法 。 一心能生萬法 。 是一為無量 。 萬法惟是一心 。 是無量為一 。

儒云 。

始為一理 。 中散為萬事 。 末復合為一理 。 其義與此相同 。 一為無量 。 則依理成事 。 理不礙事 。 亦一不礙多也 。 無量為一 。 則即事顯理 。 事不礙理 。 亦多不礙一也 。 而成理事無礙法界 。 十玄門中 。 一多相容門 。 小中現大 。 大中現小者 。

小即小相 。 大即大相 。 如一尺之鏡 。 能現千里之境 。 鏡子不必放大 。 境界不要縮小 。 以鏡望境 。 小中能現大相 。 以境望鏡 。 大中作處字解仍現小相 。 鏡之與境 。 皆事相也 。 鏡含境而有餘 。 境在鏡而如故 。 彼此不相妨礙 。 成事事無礙法界 。 十玄門中 。 廣陝自在門 。

不動道場 。 遍十方界 。 身含十方 。 無盡虛空 。 於一毛端 。 現寶王剎 。 坐微塵裏 。 轉大法輪 。

上標四義 。 二無礙法界 。 此示四相 。 即示四義二無礙 。 法界之相 。 前四句 。 示理事無礙之相 。 不動道場 。

即如來藏 。 真如不動之理 。 如上文所云 。

一乘寂滅場地 。 亦即顯見無礙科所云 。

身心圓明 。 不動道場 。 皆言一心之理 。 理能遍十方 。 世界兼攝虛空 。 事相之法 。 橫該一切佛剎 。 豎攝十法界 。 不動道場 。 是一理之全體 。 能遍十方界 。 一一事相之中 。 一一事相 。 無不是理 。 如一金能成眾器 。 器器無不皆金 。 以不動道場 。 望十方界 。 是一為無量 。 屬理不礙事 。 亦即一不礙多也 。 身含十方 。 無盡虛空者 。

身即法身 。 法身以理為身 。 身即理也 。 含者包含 。 十方無盡虛空 。 兼攝世界 。 亦即事也 。 身亦是一理之全體 。 能含十方 。 無盡虛空 。 即是總包一切事法而無外也 。 如春含眾卉 。 萬紫千紅總是春 。 以十方空望一身 。 是無量為一 。 屬事不礙理 。 亦即多不礙一也 。

於一毛端 。 現寶王剎 。

此下四句 。 示事事無礙之相 。 舉依 。 正二報之事相 。 交互相涉 。 以示無礙 。 一毛 。 乃正報之最小者 。 寶王剎 。 是佛寶法王之剎土 。 即三千大千 。 一佛世界 。 乃依報之最大者 。 在一毛頭上 。 能現一佛剎土 。 此以正攝依 。 以依入正 。 在毛端望佛剎 。 而佛剎不小 。 則小中現大 。 屬事事無礙 。 亦即陝不礙廣也 。

坐微塵裏 。 轉大法輪者 。

微塵乃依報之最小者 。 轉法輪 。 即現全身而說法 。 身是正報最大者 。 以全身坐在 。 微塵之中 。 開法會轉法輪 。 此以依攝正 。 以正入依 。 由身望塵 。 而塵包身相 。 而微塵不大 。 即大中現小 。 亦屬事事無礙 。 亦即廣不礙陝也 。

滅塵合覺 。 故發真如 。 妙覺明性 。

此重結無礙之由 。 與眾生敵體相翻 。 眾生則背覺合塵 。 故發塵勞 。 有世間相 。 是以元真之性 。 轉成元妄之相 。 所以不礙而礙 。

而我則滅塵合覺 。 滅虛妄之塵勞 。 故發真如 。 妙淨本覺湛明之性 。 性字與相字對 。 眾生迷悶 。 全真性成妄相 。 如來修證 。 融妄相即真性 。 事事即理 。 相相皆性 。 故得理事與事事 。 二無礙法界 。 有何諸大陵滅不相容者乎 。

初依迷悟心對辨緣起竟 。

辰二依本來心圓彰藏性分三巳初圓彰空藏一切皆非二彰不空藏一切皆即三彰空不空即非圓融 。 今初 。

而如來藏 。 本妙圓心 。

此科與上科 。 所依如來藏 。 心之體固同 。 而約義有異 。 上約隨緣義 。 此約不變義 。 上依迷悟心 。 聖凡立判 。 此依本來心 。 生佛一如 。 惟是一真法界 。 具足十界 。 即非十界 。 離即離非 。 是即非即 。 一心圓彰三藏 。 三藏不出一心 。 圓融極妙 。 無以復加矣 。 即佛許說 。 勝義中真勝義性 。 亦即一乘寂滅場地 。 為如來之密因 。 實眾生之佛性 。 此心本無迷悟 。 而為迷悟所依 。 約本無迷悟 。 安有聖凡 。 故十界俱非 。 而為空如來藏 。 約迷悟所依 。 攸分差別 。 故十界俱即 。 而為不空如來藏 。 約雙遮雙照 。 圓融極妙 。 而為空不空如來藏 。

今先圓彰空藏 。 而字承接上文 。 轉語之詞 。 如云 。

藏性雖隨染淨二緣 。 卻不為迷悟所變 。 而如來藏 。 依然本妙 。 妙即不變義 。 連圓心二字合解 。 則曰本來元妙 。 圓滿清淨之心 。 如摩尼寶珠 。 本來元妙 。 圓滿清淨也 。 此心不立一法 。

即六祖所云 。

本來無一物 。

故下十界俱非 。

非心 。 非空 。 非地 。 非水 。 非風 。 非火 。 非眼 。 非耳 。 鼻 。 舌 。 身 。 意 。 非色 。 非聲 。 香 。 味 。 觸 。 法 。 非眼識界 。 如是乃至 。 非意識界 。

前三句非七大 。 非心 。

即非見大識大 。 見 。 識二大 。 皆屬心法故 。 非空及下二句非五大 。 五大屬色法 。 其餘諸句 。 非十八界 。 亦即非陰 。 入 。 處 。 界四科 。 非五根 。 六塵 。 即非色陰 。 非意根第七識 。 為意所依之根 。 七識乃八識見分所成 。 非六識 。 即非受 。 想 。 行 。 識四陰 。 又非眼等諸根 。 即非六入 。 併色等諸塵 。 即非十二處 。 併及六識 。 即非十八界 。 是謂非四科 。 據此則如來藏 。 非世間法矣 。

此文與心經 。 是故空中無色 。 無受 。 想 。 行識 。 無眼 。 耳 。 鼻 。 舌 。 身 。 意 。 無色 。 聲 。 香 。 味 。 觸 。 法 。 無眼界 。 乃至無意識界 。 名相全同 。 而非字與無字 。 意義稍異 。 彼以觀照般若之功 。 照見真空實相之中 。 無有世間諸法 。 此以本來心 。 不假功用 。 空如來藏 。 中與空中同 。 本非七大四科 。 有為諸法 。 如前妙覺明心 。 先非水火 。 非字義同 。 如摩尼寶珠 。 體本清淨 。 非青 。 黃 。 赤 。 白也 。 以上非世間法 。 即如來藏 。 非六凡染法矣 。

非明 。 無明 。 明無明盡 。 如是乃至 。 非老 。 非死 。 非老死盡 。

此下非出世法 。 即如來藏 。 非四聖淨法矣 。 四聖淨法 。 亦佛常說 。 隨淨緣起所成者 。 今皆約本來心 。 未起事用時說 。 此先非緣覺法 。 十二因緣十二支 。 有流轉 。 還滅二門 。 先釋名義 。 後解本文 。 此佛為緣覺人 。 所說小乘法 。 分三世因果 。 即惑 。 業 。 苦三道 。 遷流不息 。 輪轉無窮 。 故曰流轉門 。 還滅門者 。 即斷十二支 。 復還真諦 。 滅諸生死 。 故曰還滅門 。

十二支 。

一 。 無明支無所明了 。 不明我空之理 。 屬惑 。 二 。 行支即依惑所造之業行 。 此為過去世二支因 。 三 。 識支即今世投胎時八識 。 四 。 名色支 。 即投胎後 。 心色和合 。 名即是心無形相故 。 色即是父精母血 。 五 。 六入支即出胎後 。 六根為六塵所入處 。 六 。 觸支即少時 。 六根觸對六塵 。 未成欣戚時 。 七 。 受支即稍長 。 領受外境 。 能起欣戚時 。 自識至此 。 為現在世五支果 。 八 。 愛支即受境之後 。 心起愛憎 。 為現在世惑 。 九 。 取支由愛憎而起取捨 。 取捨即造業之初 。 與古解不同 。 十 。 有支即取捨既定 。 而業因已成 。 曰有 。 愛 。 取 。 有為現在世三支因 。 再感未來世二支果 。 十一 。 生支由現在世惑業因 。 感來世受生果 。 十二 。 老死指來世 。 從生而至老死也 。

此十二支 。 展轉相因 。 連環鉤鎖 。 三世因果 。 流轉不息 。 曰無明緣行 。 行緣識 。 乃至有緣生 。 生緣老死是也 。

還滅門是修法 。

無明滅則行滅 。 行滅則識滅 。 乃至生滅 。 則老死滅 。 闢支利根 。 一聞佛說 。 即知無明為生死之根 。 即從斷無明下手 。 如砍樹者 。 直砍其根 。 根斷而樹自倒 。 無明斷 。 而生死自了矣 。 此文亦同心經 。 無字非字如上解 。 無明上多一明字 。 即性覺必明之明字 。 因必欲加明於覺 。 故成無明 。 此本來心 。 一念未動 。 故非明非無明 。 如是乃至 。 非老非死 。 第一非字雙用 。 又非明非無明盡即滅也 。 如是乃至 。 非老死盡 。 此將流轉 。 還滅二門分開 。 各舉因緣之頭 。 直超因緣之尾 。 以便易知 。 如筷一雙直排 。 現文乃是將二門 。 雙舉第一支因緣之頭 。 雙超中間十支 。 而至十二支因緣之尾 。 稍費思索 。 此中所云老死盡 。 但盡分段 。 未盡變易也 。 據此如來藏 。 非緣覺法矣 。

非苦 。 非集 。 非滅 。 非道 。 非智 。 非得 。

次非聲聞法 。 苦 。 集 。 滅 。 道 。 四諦法門 。 是佛為小乘機所說 。 世間出世間 。 二種因果 。 皆是諦實 。 故稱為諦 。 苦諦 。

是世間生死苦果 。 以逼迫為性 。 約人間 。 略說八苦 。

生苦 。 老苦 。 病苦 。 死苦 。 愛別離苦 。 欲合偏離 。 怨平聲憎會苦欲離偏遇 。 求不得苦 。 五陰熾盛苦 。 五陰煩惱之火 。 焚燒眾生之心 。 前七為別 。 後一為總 。 約三界則分三苦 。

五趣眾生為苦苦 。 乃苦中之苦 。 天趣眾生 。 三禪以下為壞苦 。 福樂有盡 。 久必壞生 。 四禪以上為行苦 。 雖苦樂雙亡 。 難免行陰遷流之苦 。 佛為說此是苦 。 汝當知 。

集諦 。

是世間煩惱苦因 。 我執分別俱生 。 麤細煩惱 。 集聚眾生心中 。 以招感為性 。 依煩惱惑 。 造善惡業 。 招感生死苦果 。 若無集諦煩惱苦因 。 當然不受生死苦果 。 佛為說此是集 。 汝當斷 。

滅諦 。

是出世間 。 涅槃譯不生不滅樂果 。 即二乘所證 。 方便有餘土 。 偏真涅槃 。 揀異究竟無餘涅槃 。 以可證為性 。 若能脩道 。 斷集 。 自可滅盡諸苦 。 滅非真諦 。 因滅會真 。 故稱滅諦 。 佛言此是滅 。 汝當證 。

道諦 。

是出世間 。 道品樂因 。 共有三十七品 。 四念處 。 四正勤 。 四如意足 。 五根 。 五力 。 即五根增長成力 。 七覺支 。 八正道 。 以可修為性 。 四諦中 。 此諦最關緊要 。 若能脩道 。 自然斷煩惱苦因 。 滅生 。 死苦果 。 證涅槃樂果 。 如大乘四弘誓願 。 第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 學成則前後三願 。 皆得圓滿 。

佛云 。

此是道 。 汝當修 。 諸弟子聞佛四諦法聲 。 脩道證果 。 故稱聲聞 。 非智非得者 。

此文接於四諦之下 。 不必別作他說 。 依孤山作小乘所證智理 。 謂非有我空之智 。 與非得我空之理 。 當屬聲聞乘 。 此亦隨淨緣所成 。 本來心中 。 不但有為法當非 。 即無為法亦非 。 以藏心不屬有為無為故 。 據此則如來藏 。 非聲聞法矣 。

非檀那 。 非尸羅 。 非毘梨耶 。 非羼提 。 非禪那 。 非般刺若 。 非波羅密多 。

此非菩薩法 。 他經所說檀波羅密等 。 乃理行因果並舉 。 此文稍異 。

依孤山曰 。

非檀那等 。 先非能趨行 。 非波羅多者 。 總非所趨理也 。

此文全用梵語 。 前六即六度 。 後一即到彼岸 。 檀那此云布施 。 布施有三 。

一曰資生施 。 即以財物布施 。 資養生命 。 二曰法施 。 即以佛法布施 。 令續慧命 。 三曰無畏施 。 即以無畏力 。 布施於眾生 。 令離怖畏 。 尸羅此云持戒 。 持戒亦三 。

一曰攝律儀戒 。 無惡不斷也 。 二曰攝善法戒 。 無善不修也 。 三曰饒益有情戒 。 無眾生不度也 。 此大乘戒 。 不獨制身口 。 而能攝心也 。 毘梨耶此云精進 。 精勤不懈曰精 。 進趨不退曰進 。 乃普對諸度萬行 。 悉皆勇往直前也 。

羼提此云忍辱 。 辱者侮辱 。 或罵詈 。 或排斥 。 或毆打 。 或殘害 。 一切逆境 。 皆謂之辱 。 忍者忍受 。 能含忍順受 。 忍之一事 。 頗不容易 。 略說其相有六 。

一曰力忍 。 凡辱境之來 。 忍而不較 。 退一步 。 讓三分 。 由他 。 任他 。 二曰反忍 。 凡遇人加辱 。 不責人而反責己 。 總由過去辱他 。 故今辱我 。 作還報想 。 並不尤人 。 三曰忘忍 。 雅量寬洪 。 雖然受辱 。 毫不介意 。 處辱如無 。 此三尚未得理 。 謂之事忍 。 理忍亦三 。

一曰觀忍 。 凡辱境當前 。 以智觀察 。 我身本不有 。 人相復何存 。 人我雙亡 。 辱境安在 。 二曰喜忍 。 逢人加辱 。 心生歡喜 。 以其能成就我之忍力 。 如力士逢人試力而喜也 。 三曰慈忍 。 對於加辱之人 。 憐彼愚癡 。 無有智慧 。 不知禮義 。 不明因果 。 竟起慈心 。 發願度脫也 。 如釋迦本師 。 為歌利王 。 割截身體 。 不生瞋恨 。 發願成佛先度是也 。

禪那此云靜慮 。 此慮非思慮 。 即正思惟 。 初脩靜即是止 。 慮即是觀 。 修成靜即是定 。 慮即是慧 。 或稱禪定 。 有世間禪 。 出世間禪 。 出世上上禪 。 世間禪 。

凡夫四禪四空定 。 外道無心定 。 出世間禪 。

小乘禪 。 大乘禪 。 出世上上禪 。

即十方諸佛 。 得成菩提之定 。 名大佛頂首楞嚴王是也 。 般刺若此云智慧 。 有文字般若 。 即一切經典 。 能詮義理 。 可以開人智慧 。 而世間文字 。 不足稱焉 。 有觀照般若 。 即起智觀照 。 三空妙理 。 有實相般若 。 即本經 。 十番所顯之 。 妙淨明心 。 四科七大 。 所會之如來藏性 。 平等一如 。 真實之相 。 菩薩觀照功深 。 所得契合真理之智 。 是為般若妙智 。 上六是趣果之行 。 屬因 。

波羅密多 。 此云到彼岸 。 是所趣之理屬果 。 此岸是生死 。 彼岸是涅槃 。 涅槃 。 即佛所證 。 不生滅之果 。 實教菩薩 。 得以分證 。 若權教菩薩 。 所修諸行 。 但稱六度 。 不稱六波羅密 。 以所修不能離相 。 未得三輪體空 。 不到涅槃彼岸 。 此六波羅密 。 以般若為先導 。 必由般若 。 方能離相 。 方到彼岸也 。 此亦屬淨緣起 。 而本來心 。 不假脩證 。 故皆非之 。 據此 。 如來藏非菩薩法矣 。

如是乃至 。 非怛闥阿竭 。 非阿羅訶 。 非三耶三菩 。 非大涅槃 。 非常 。 非樂 。 非我 。 非淨 。

此非如來法 。 如是指上所修 。 六波羅密行 。 乃能從因至果 。 非有超略 。 顯前菩薩法 。 即如來之因也 。 非怛闥阿竭三句 。 非能證佛也 。 非大涅槃三句 。 非所證法也 。

怛闥阿竭 。 此云如來 。 有法 。 報 。 應三身 。 解見在前 。

阿羅訶 。 此云應供 。 能應九法界眾生之供 。

三耶三菩 。 此云正遍知 。 正知 。 知心包萬法 。 遍知 。 知萬法唯心 。 又正知是實智照理 。 遍知是權智照事 。 此三即諸佛十號前三號 。 大涅槃 。

即佛所證 。 大寂滅海 。 此云不生滅 。 二死永亡故 。 又云圓寂 。 真無不圓 。 妄無不寂也 。 此為佛果之總 。 下二句 。 即涅槃所具四德為別 。

正脈云 。

常者 。 非惟二死永亡 。 無諸生滅 。 亦且世相常住 。 究竟堅固也 。 樂者 。 非惟遠離諸生死苦 。 亦且得不思議解脫 。 受用無量法樂也 。 我者 。 非惟證真法身 。 猶若虛空 。 亦且山河大地 。 全露遮那也 。 淨者 。 非惟妙淨理體 。 無諸染著 。 亦且清淨遍周 。 無染非淨也 。 此文似但非涅槃斷果 。 實亦非菩提智果 。 正遍知 。 即三菩提 。 權 。 實二智也 。 為極果聖人 。 菩提涅槃 。 是究竟果法 。 何亦俱非耶 。

金剛經所云 。

言佛法者 。 即非佛法 。

又圓覺經云 。

妙圓覺心 。 本無菩提 。 及與涅槃 。 亦無成佛 。 及不成佛 。

此本來心 。 與妙圓覺心 。 無二無別 。 故佛法亦俱非也 。 據此則如來藏 。 又非佛法矣 。 統上則十界俱非 。 非六凡法界者 。 以明空如來藏 。 非染法之所能染 。 又非四聖法界者 。 以明空如來藏 。 亦非淨法之所能淨 。 是謂彌滿清淨 。 中不容他 。 如實空義也 。

初圓彰空藏一切皆非竟 。

巳二彰不空藏一切皆即 。

以是俱非 。 世出世故 。 即如來藏 。 元明心妙 。

上二句承上起下 。 世即六凡 。 出世即四聖 。 俱非者 。

以空如來藏 。 湛寂之體 。 清淨本然 。 不立一法 。 方能成不空如來藏 。 俱即一切法之用 。 如摩尼珠 。 體非青 。 黃 。 赤 。 白 。 故能隨緣現色 。 此躡空藏 。 為不空藏之由 。 即如來藏 。 元明心妙 。

此舉藏心 。 正由本妙寂體 。 遍非諸法 。 故能起元明照用 。 普即諸法也 。 元明 。

即本明照用 。 如摩尼珠 。 光涵照用 。 而曰心妙者 。

正顯用乃體含 。 仍非滯有之用 。 是即妙之明 。 即寂之照也 。

即心 。 即空 。 即地 。 即水 。 即風 。 即火 。 即眼 。 即耳 。 鼻 。 舌 。 身 。 意 。 即色 。 即聲 。 香 。 味 。 觸 。 法 。 即眼識界 。 如是乃至 。 即意識界 。

此下即十界 。 非但即於四聖 。 而且即於六凡 。 染淨俱該 。 聖凡平等 。 七大十八界 。 皆即藏心 。 故二十五聖依之而修 。 各各皆證圓通 。 即證入如來藏心也 。 一切法相 。 皆同空藏 。 惟改非為即而已 。 此即世間法矣 。

即明 。 無明 。 明 。 無明盡 。 如是乃至 。 即老 。 即死 。 即老死盡 。

此即緣覺法 。

即苦 。 即集 。 即滅 。 即道 。 即智 。 即得 。

此即聲聞法 。

即檀那 。 即尸羅 。 即毘梨耶 。 即羼提 。 即禪那 。 即般剌若 。 即波羅密多 。

此即菩薩法 。

如是乃至 。 即怛闥阿竭 。 即阿羅訶 。 三耶三菩 。 即大涅槃 。 即常 。 即樂 。 即我 。 即淨 。

此即如來法 。 以上十法界 。 不出一真法界 。 十界諸法 。 惟依藏心之體為體 。 離此心 。 而無片事可得 。 是謂塵塵混入 。 法法圓通 。 一真不動 。 應用無限 。 如摩尼珠 。 普現一切色 。 如實不空義也 。

二彰不空藏一切皆即竟 。

巳三彰空不空即非圓融 。

以是俱即 。 世出世故 。 即如來藏 。 妙明心元 。

上二句承上起下 。 以因也 。 是指不空如來藏 。 圓照之用 。 隨緣普現 。 不捨一法 。 俱即世出世間 。 聖凡十界故 。 併躡上科 。 空如來藏 。 為空不空藏之由 。 即如來藏 。 妙明心元 。 此舉藏心 。 妙明心元 。 乃躡前二藏 。 空藏曰本妙 。 重一妙字 。 不空藏曰元明 。 重一明字 。 此合之而為 。 本妙本明 。 以此明妙 。 乃自心本具 。 故曰心元 。 元即本也 。 體用雙彰 。 寂照不二 。 正顯圓融中道 。 雙遮雙照 。 如摩尼珠 。 若言其有 。 一道清淨 。 懺塵不立 。 若言其空 。 眾相分明 。 遇緣普現 。 正所謂 。 真空不礙妙有 。 妙有不礙真空 。 即妙而明 。 即明而妙 。 是為本來心也 。

離即離非 。 是即非即 。

此即中道 。 第一義諦 。 勝義中真勝義性 。 亦即一乘寂滅場地 。 上句離不空藏 。 即一切法 。 是離有 。 離空藏 。 非一切法 。 是離空 。 乃雙遮空有二 。

邊 。 以顯一心之體 。 不滯於空有也 。 下句是即非即 。 是字 。 雙貫即與非即解 。 其義自明 。 是即十界 。 照不空藏 。 是照有 。 是非即十界 。 照空藏 。 是照空 。 乃雙照空有二邊 。 以顯一心之用 。 互融於空有也 。 此經從阿難捨妄求真 。 求佛發妙明心 。 即顯發此三藏一心也 。 佛始從眼根指出 。 十番極顯其真 。 二見略剖其妄 。 復自根中 。 推而廣之 。 普會四科 。 遍融七大 。 阿難大眾 。 各各自知 。 心遍十方 。 常住不滅 。 此悟次第空藏 。 已成頓意 。 而圓意猶未彰也 。 復由滿慈 。 問三種生續之因 。 如來與答 。 性覺必明 。 以為其咎 。 以致世界 。 眾生 。 業果 。 生續不斷 。 顯次第不空藏 。 斯則體用已備 。 圓意已露 。 猶未具彰也 。 復答滿慈 。 五大圓融之難 。 以示性相二無礙理 。 且釋有礙之疑 。 至於則性之相 。 無量不思議妙用 。 即相之性 。 混融不思議妙體 。 尚未極顯也 。 迨依迷悟心 。 對辨二種緣起 。 依本來心 。 圓彰三種藏性 。 顯理顯到此處 。 可謂徹法流之底 。 窮性海之源 。 顯之極矣 。

然此一心三藏 。 即首楞嚴定 。 人人本具 。 迷不自覺 。 當起奢摩他 。 微密觀照 。 方能圓悟 。 前三卷 。 佛為阿難大眾 。 微妙開示 。 各各自知 。 此心遍滿十方 。 常住不滅 。 得微密觀照之功 。 此四卷 。 因滿慈啟問 。 佛為說三種生續之因 。 五大圓融之故 。 會歸三藏 。 極於一心 。 即微密觀照之功 。 照徹心源 。 一切事究竟堅固 。 方信首楞嚴 。 為自性天然本定 。 不假修成 。 但是了因之所了 。 而非生因之所生矣 。

初極顯圓融竟 。

卯二普責思議 。

如何世間 。 三有眾生 。 及出世間 。 聲聞 。 緣覺 。 以所知心 。 測度音鐸如來 。 無上菩提 。 用世語言 。 入佛知見 。

如何怪責之詞 。 世間三有眾生 。

三有欲有 。 色有 。 無色有 。 則三界也 。 依因感果 。 因果不亡 。 謂之曰有 。 世間二字 。 指三有之 。 有情世間 。 併及超出三界 。 正覺世間 。 聲聞 。 緣覺 。 即出世二乘 。 已覺悟我空之理者 。 合之為凡夫 。 小乘 。 以所知心 。 測度如來 。 無上菩提者 。

以用也 。 用所有能知之意識妄心 。 欲推測籌度 。 如來所證 。 無上菩提 。 三智圓覺之極果 。 此屬修成 。

如法華云 。

我所得智慧 。 微妙最第一 。

即佛所證 。 三藏一心也 。 此心非識所知 。 非心所測 。 祗能以如如智 。 方可契合 。 豈可以所知之心 。 妄自測度哉 。

用世語言 。 入佛知見者 。

用世間因緣 。 自然 。 和合不和 。 及互相陵滅 。 不合相容諸語言 。 欲入佛之知見 。 此佛知見 。 非指佛所得之三智五眼 。 乃指眾生六根中所具 。 三藏一心也 。 上無上菩提約果言 。 此佛知見約因說 。 以顯三藏一心 。 生 。 佛平等 。 此因心 。 即如來密因 。 大開圓解 。 方能契入 。 豈可用世間語言 。 妄冀得入耶 。 此文即謂本妙覺心 。 三如來藏心 。 在本覺因中 。 在妙覺果上 。 皆不可思議 。 以所知心測度 。 用世語言求入 。 乃互影言之 。 實則此心 。 在因在果 。 均非擬議思量 。 之所能及 。

古云 。

妙高頂上 。 從來不許商量 。 第二峰頭 。 諸祖略容話會 。

問 。

佛知見 。 明標佛字 。 何以約眾生因位耶 。

答 。

法華經云 。

佛為一大事因緣故 。 出現於世 。

第一為開眾生 。 佛之知見 。 使得清淨故 。 出現於世 。 足知佛之知見 。 乃眾生本具六根中 。 不生滅性 。 即是佛知見也 。

古有問善知識 。

如何是佛 。

答曰 。

在眼曰見 。 在耳曰聞 。 在鼻曰嗅 。 在舌曰嘗 。 在身曰覺 。 在意曰知 。

是指根性 。 為佛知見 。 但舉前後二根 。 以攝餘四 。 眾生雖然本具 。 皆各埋沒於塵垢之中 。 故佛為開其本有 。 佛之知見 。 使得清淨也 。

第二為示眾生 。 佛之知見故 。 出現於世 。 為本經 。 佛向阿難眼根指示 。 不動 。 不變 。 不失 。 無還 。 乃至見見非見 。 此即示佛知見 。 第三欲令眾生 。 悟佛知見故 。 出現於世 。 本經佛為阿難 。 始自根中指出 。 更為會通萬法 。 淨極一心三藏 。 令起奢摩他 。 微密觀照 。 圓悟本有真心 。 第四欲令眾生 。 入佛知見道故 。 出現於世 。 即本經 。 欲令阿難依圓解 。 起圓修 。 得圓證 。 直趣無上菩提 。 須知無上菩提 。 乃果中究竟佛知見 。 而佛知見 。 乃因中真性菩提也 。 佛知見 。 今指根性 。 不獨我佛如是 。 十方諸佛皆然 。

下文第五卷 。 十方諸佛 。 異口同音 。 告阿難言 。

善哉 。 阿難 。 汝今欲知 。 生死結根 。 唯汝六根 。 更非他物 。 汝復欲知 。 無上菩提 。 亦汝六根 。 更非他物 。

此是結解 。 不離六根之理 。 阿難問佛 。 佛為釋云 。

知見立知見 。 即無明本 。 知見無知見 。 斯即涅槃 。 無漏真淨 。

亦分明指根性 。 為佛知見 。 無足疑也 。

二普責思議竟 。

卯三結喻推失 。

譬如琴 。 瑟 。 箜 。 篌 。 琵琶 。 雖有妙音 。 若無妙指 。 終不能發 。

此舉喻 。 琴者禁也 。 謂禁制邪淫 。 以歸雅正 。 長三尺六寸 。 以象三百六十日 。 徽用十二 。 以象十二律 。 古止五絃 。 以明五音 。 所以帝舜彈五絃之琴 。 歌南風之章 。 後文王 。 武王各加一絃 。 以合君臣之德 。 今之所用七絃是也 。 瑟者蕭瑟 。 謂其聲簫簫然而清也 。 絃有二十五 。

古詩云 。

二十五絃彈夜月 。

即此也 。 箜篌十四絃 。 乃師延所作 。 聲自空出 。 琵琶四絃 。 用手前推為琵 。 後卻為琶 。 取作時運指為名 。 此四種皆絲屬之樂 。 喻凡夫 。 外道 。 聲聞 。 緣覺 。 各有一心三藏妙體 。 體中具足妙用 。 喻樂器雖具妙音 。 若無妙指善彈 。 終不能發音 。 喻凡 。 小本有藏心 。 雖具妙用 。 若無妙智契理 。 妙用亦終不發矣 。

汝與眾生 。 亦復如是 。 寶覺真心 。 各各圓滿 。 如我按指 。 海印發光 。 汝暫舉心 。 塵勞先起 。

此法合 。 首句指凡 。 外二乘 。 亦復如前 。 所喻者是也 。 寶覺真心 。

即如來藏心 。 此心性覺妙明 。 如同摩尼寶珠 。 其體本妙 。 其用本明 。 體用圓融 。 即體即用 。 是謂真心 。 凡外二乘 。 各各圓滿 。 具足三如來藏心 。 若有妙智 。 必發妙用 。

如我按指 。 海印發光 。

此佛以己為例 。 佛有妙智 。 證妙心之體 。 稱體起用 。 故按指之時 。 海印三昧 。 便即發光 。 此是有妙指 。 即發妙音 。 喻中略而未備 。 海印三昧 。 乃佛心三昧 。

華嚴賢首品云 。

眾生形像各不同 。 行業音聲亦無量 。 如是一切皆能現 。 海印三昧威神力 。

是知定心澂湛 。 應物而形 。 猶如海水澂湛 。 萬象皆印 。 故以名焉 。

佛心海印三昧發光 。 大用現前 。 照破諸妄 。 復本心源 。 證極無上菩提 。 照見九界眾生 。 同具佛之知見 。 汝暫舉心 。 塵勞先起者 。

指滿慈及凡 。 外二乘 。 雖然同具藏心 。 含藏妙用 。 無有妙智 。 不發妙用 。 暫一舉心 。 即隨舉一念 。 分別諸法 。 皆在心外 。 皆為實有 。 故發塵勞 。 有世間相 。 起即發也 。

由不勤求 。 無上覺道 。 愛念小乘 。 得少為足 。

此推究不發妙用 。 而發塵勞之因 。 由即因也 。 因發心之初 。 不發勤求無上 。 菩提之心 。 梵語菩提 。 此翻覺道 。 大覺世尊 。 所證之佛道 。 但愛念小乘 。 易修易證 。 厭苦斷集 。 慕滅修道 。 縱汝修成 。 漏盡無學 。 具足六神通 。 而得一切智 。 但屬化城偽寶 。 螢光小智 。 汝等便自 。 得少為足 。 所以無妙智 。 不能發妙用 。 與琴瑟等 。 無妙指不能發妙音者 。 何以異也 。

初正答次問竟 。

丑二兼釋轉難分二寅初滿慈索妄因而擬進修 。 二如來拂深情而示頓歇 。 今初 。

富樓那言 。

我與如來 。 寶覺圓明 。 真妙淨心 。 無二圓滿 。 而我昔遭 。 無始妄想 。 久在輪迴 。 今得聖乘 。 猶未究竟 。 世尊諸妄 。 一切圓滅 。 獨妙真常 。

滿慈聞前 。 萬法生續 。 起於無明 。 故欲求索無明之因 。 而擬奮修以斷之 。 不知諸妄尚可推究其因 。 惟此無明 。 為諸妄根本 。 更無所因 。 前於迷人 。 惑南為北文中 。 佛已與開示 。 此迷即無明無本 。 性畢竟空 。 滿慈尚猶未了 。 再此詢問 。 按滿慈之意 。 因被佛責 。 由不勤求 。 無上菩提 。 愛念小乘 。 得少為足 。 故今回小向大 。 欲索妄因 。 拔本塞源 。 以期究竟聖乘也 。 富樓那言 。 我與如來者 。

是就己與佛對論 。 真心平等 。 例知諸佛眾生 。 亦復無二 。 寶覺圓明 。 真妙淨心者 。

即前佛云 。 寶覺真心 。 此加圓明妙淨 。 四義而已 。 本覺真心 。 喻如摩尼寶珠 。 故稱寶覺 。 其體圓滿清淨 。 一塵不染 。 仍屬空藏 。 其用明照洞澈 。 一法不遺 。 仍屬不空藏 。 妙則雙照空有二邊 。 淨則雙遮空有二邊 。 仍屬空不空藏 。 此一心三藏 。 我與如來 。 無二圓滿 。 無高無下 。 不增不減 。 生佛平等也 。

而我昔遭 。 無始妄想 。 久在輪迴者 。

此敘久迷 。 昔指過去時 。 最初從真起妄 。 竟遭無始妄想所誤 。 無始妄想 。 即無明也 。 以無明曰迷 。 亦曰癡 。 若言無始無明 。 即最初癡相 。 若言無始妄想 。 即迷中動相 。 滿慈小乘 。 但知六識 。 安知無始無明妄想 。 因聞佛答忽生文中 。 說性覺必明 。 妄為明覺 。 由此妄明之無明 。 妄覺之妄想 。 即根本妄想 。 妄上加妄 。 故有世界 。 眾生 。 業果之忽生 。 久在輪迴 。

則領上眾生業果 。 二相續之文 。 以是因緣 。 眾生相續 。 以是因緣 。 經百千劫 。 常在生死 。 今得聖乘 。 猶未究竟者 。

今生何幸 。 得逢如來 。 依法修學 。 而證聖乘 。 此即四果無學 。 有餘涅槃 。 無明全在 。 猶未至無餘涅槃 。 究竟果覺也 。 世尊諸妄 。 一切圓滅 。 獨妙真常者 。

諸妄指妄惑 。 妄業 。 妄報 。 三障圓滅無餘 。 即涅槃斷果 。 獨得妙覺真心 。 惑淨智圓 。 真常不變 。 即菩提智果 。 此即與佛對論 。 論本 。 則寶覺真心 。 無二圓滿 。 論跡 。 則有餘究竟 。 相隔懸殊 。 無非無明細惑之所為障也 。

敢問如來 。

一切眾生 。 何因有妄 。 自蔽妙明 。 受此淪溺 。

此正索妄因 。 承上寶覺真心 。 生佛無二 。 敢問如來 。 十方一切眾生 。 何因有此 。 無始妄想 。 自蔽妙淨圓明 。 三如來藏之真心 。 受此久在輪迴之淪溺 。 竟與如來本來無二者 。 歧而為二耶 。

初滿慈索妄因而擬進修竟 。

寅二如來喻無因而示頓歇分四卯初喻明無因二以法合喻三示令頓歇四結喻非失 。 今初 。

佛告富樓那 。

汝雖除疑 。 餘惑未盡 。 吾以世間 。 現前諸事 。 今復問汝 。

汝雖除疑者 。

以滿慈一 。 疑萬法生續之因 。 聞說不空藏 。 從真起妄 。 隨染所成 。 其疑已除 。 二疑五大圓融之故 。 聞說空不空藏 。 譬如太虛空 。 體非群相 。 而不拒彼 。 諸相發揮 。 虛空為明暗所依 。 不為明暗所變 。 觀相元妄 。 不傾奪 。 則諸礙何成 。 觀性元真 。 能合融 。 則萬用齊妙 。 其疑亦除 。 復知自己與佛 。 寶覺真心 。 無二圓滿 。 則大疑已除 。 餘惑未盡者 。

尚餘妄因之惑未盡 。 不達妄元無因 。 故欲強索 。 而擬奮修以斷也 。 佛欲拔其疑根 。 特引事為喻 。 令得即喻知法 。 故曰 。

吾以世間 。 現前諸事之中 。 乃舉一事 。 今復問汝 。

汝豈不聞 。 室羅城中 。 演若達多 。 忽於晨朝 。 以鏡照面 。 愛鏡中頭 。 眉目可見 。 瞋責已頭 。 不見面目 。 以為魑魅 。 無狀 。 狂走 。 於意云何 。 此人何因 。 無故狂走 。

富樓那言 。

是人心狂 。 更無他故 。

此舉喻辨定 。 故問之曰 。

汝豈不聞 。 室羅城中 。 有此一人 。 名演若達多 。 譯云祠接 。 父母禱神祠而生 。 故以名焉 。 忽於晨朝 。 以鏡照面 。 愛鏡中頭 。 眉目可見 。 反瞋自己之頭 。 為何不見面目 。 以為是魑魅 。 是山澤之鬼 。 無狀狂走 。 所引此事 。 但取此句為喻 。 以狂走喻無明 。 最初一念妄動 。 無故喻無明無因 。 故問滿慈 。 在汝之意云何 。 此人何因 。 無故狂走 。

答曰 。

是人心狂 。 乃是自心無故發狂 。 更無其他事故 。 無狀無故 。 即是無因 。 佛欲其自審自悟 。 即喻知法也 。

卯二以法合喻 。

佛言 。

妙覺明圓 。 本圓明妙 。 既稱為妄 。 云何有因 。 若有所因 。 云何名妄 。

此以無明無因 。 合喻中無狀狂走 。 故上解云 。

但取此句為喻 。 以法中並無他義 。 不必勉強配合 。 此段直標無因 。 前二句舉所依真 。 妄依真起 。 真雖為妄所依 。 真本不生妄 。 妙覺圓明 。 本圓明妙者 。

覺即寶覺真心 。 具足妙明圓三義 。 亦即一心三藏 。 妙為寂體 。 不立一法 。 屬空藏 。 明為照用 。 遍現諸法 。 屬不空藏 。 圓為體用雙彰 。 寂照互具 。 圓融無礙 。 屬空不空藏 。 此三藏是本來心 。 故三義皆本然 。 曰本圓 。 本明 。 本妙 。 不假修為 。 本來無妄 。 既稱為妄四句 。 既稱名也為妄 。 自然非實 。 云何有因 。 若有所因 。 自然有體 。 云何名妄 。

自諸妄想 。 展轉相因 。 從迷積迷 。 以歷塵劫 。 雖佛發明 。 猶不能返 。

此明妄因無始不可說 。 自諸妄想 。

即指無始妄想 。 妄上加妄 。 展轉相依 。 三細四麤 。 後後依於前前 。 因即依也 。 惟無始妄想則無因 。 從迷積迷 。 上一迷字 。 即無始無明 。 迷上加迷 。 重重相續 。 下迷字 。 亦三細四麤 。 此中有義當辨 。

無始無明 。 與無始妄想 。 是一是二 。 當知無始無明 。 為最初癡相即不覺迷也 。 無始妄想 。 為最初動相 。 非一非二 。 真心如海水 。 無明如風 。 妄想如水之動相 。 水本不動 。 因風而動 。 風相水相 。 不相捨離 。 無明不覺 。 不離本覺 。 風動水動 。 相形而顯 。 水之動 。 因風而來 。 風之動 。 因水而見 。 故風動即水動 。 水動即風動 。 無明妄想 。 非一非二也 。 凡迷真處 。 即是無明 。 凡執似處 。 即是妄想 。

論云 。

不覺故心動 。

不覺 。 是無始無明 。 心動 。 是無始妄想 。 同在一時 。 二者俱無初相可得 。 謂之無始 。 以歷塵劫者 。

正由妄想無明之惑 。 起業受報 。 故有六麤後二 。 由因感果 。 生死不休 。 經歷微塵劫數 。 雖佛種種發明 。 生死長縛 。 由於三貪 。 業果相續 。 起自無明 。 無明乃由 。 性覺必明 。 妄欲加明於覺體 。 以致從迷積迷 。 諸妄所因 。 因於無明 。 佛不能返推無明之因 。

何以故 。 以無明無因 。 故不可說 。

如是迷因 。 因迷自有 。 識迷無因 。 妄無所依 。 尚無有生 。 欲何為滅 。 得菩提者 。 如寤時人 。 說夢中事 。 心縱精明 。 欲何因緣 。 取夢中物 。

此明妄體無生不可取 。 首句指法之詞 。 謂如是迷因 。 因迷自有句 。 不可作因迷生迷解 。 迷不生迷 。 云何可說 。 因迷自有 。 當連上句 。 謂如是妄因 。 正因迷惑 。 不了無因之故 。 常自成有 。 非是實有 。 但似有而已 。 如前文所云 。

昔本無迷 。 似有迷覺 。 昔日雖在迷之時 。 本來無迷可得 。 不過相似有一種 。 迷情妄覺也 。 識迷無因 。 妄無所依四句 。 若識得迷本無生因 。 則妄因本無 。 妄體亦空 。 故無所依 。 尚無有生 。 妄之因可得 。 欲將何者 。 以為滅乎 。 此言眾生在迷 。 迷本不生 。 諸佛修證 。 迷亦無滅 。 以妄體本空故也 。

得菩提者 。

指諸佛已得無上 。 菩提果者 。 長夜夢破 。 如醒夢寤時之人 。 說夢中事 。 其心縱然精明 。 能說夢中種種境界事物 。 欲將何者因緣 。 取夢中物以示人 。 以夢境本空 。 本無所有故 。 佛亦如是 。 五住夢破 。 如寤時人 。 三智具足 。 如心精明 。 為眾生說 。 無明妄想 。 如醒人說夢 。 說雖能說 。 欲何因緣 。 取妄體以示人耶 。

況復無因 。 本無所有 。 如彼城中 。 演若達多 。 豈有因緣 。 自怖頭走 。 忽然狂歇 。 頭非外得 。 縱未歇狂 。 亦何遺失 。

況字取上夢喻 。 夢中之物 。 尚不能取 。 況復妄想本來無因 。 妄體本無所有 。 上句妄因本空 。 次句妄體亦空 。 欲索其因 。 豈可得乎 。 如彼城中 。 演若達多 。 豈有因緣 。 自怖頭走 。 此以無因 。 自生怖畏 。 失頭狂走 。 合妄因本空 。 忽然狂歇 。 知頭宛在 。 並非從外所得 。 縱使未曾歇狂 。 正在狂走覓頭之時 。 其頭亦何嘗有所遺失耶 。 合妄體亦空 。 以頭喻真 。 以狂喻妄 。

交光法師云 。

設使其頭真有得失 。 不名為狂 。 以喻法中 。 妙覺真有得失 。 不名為妄 。 今乃歇非外得 。 未歇無失 。 以喻法中 。 悟非外得 。 迷非真失 。 可見妄體 。 本來無有也 。

富樓那 。 妄性如是 。 因何為在 。

此明無明妄想之體性 。 本來如是 。 尚不可得 。 而欲更索其因 。 豈可得哉 。 故曰 。

因何為在 。

卯三示令頓歇 。

汝但不隨分別 。 世間 。 業果 。 眾生 。 三種相續 。 三緣斷故 。 三因不生 。

滿慈位登四果 。 我執雖破 。 法執猶存 。 執諸法心外實有 。 不了萬法唯心 。 故前有萬法生續 。 五大圓融二疑 。 佛為一一解答 。 皆由最初 。 一念無明為咎 。 故求索妄因 。 擬欲奮修以斷之 。 佛復答以妄因本空 。 妄體亦空 。 何必苦求修斷耶 。 乃告之曰 。

汝但不隨 。 分別即足矣 。

不隨分別 。 即修楞嚴大定 。 下手工夫 。 此分別 。 即能分別之妄心 。 乃屬遍計執性 。 下世間等即所分別之妄境 。 乃屬依他起性 。 依無明根本妄法 。 而得建立 。 依他如幻 。 其體本空 。 非但能依法空 。 即所依之無明 。 根本亦空 。 故但不隨妄境 。 而起分別妄心 。 即是空諸遍計 。 攝心亡塵工夫 。 三種能緣之心既斷 。 則現行不熏 。 而能生三種 。 相續之因 。 亦復不生 。 則種子不發矣 。 如樹倒根斷 。 更不復生也 。 又如世間穀 。 麥 。 荳 。 三種種子為因 。 必假水土為緣 。 方能發生 。 今三緣斷故 。 如無水土 。 雖有種子 。 亦無能生 。 故曰三緣斷故 。 三因不生 。

則汝心中 。 演若達多 。 狂性自歇 。 歇即菩提 。 勝淨明心 。 本週法界 。 不從人得 。 何藉劬勞 。 肯綮修證 。

前以演若達多 。 怖頭狂走 。 喻無始無明 。 無明為一切妄法之因 。 既已三緣斷故 。 三因不生 。 因緣俱絕 。 則汝心中 。 根本無明 。 狂性自歇息也 。

正脈云 。

歇字雙含伏 。 斷二意 。 若約伏意 。 則十信滿心 。 圓伏無明 。 若約斷意 。 則等覺後心 。 永斷無明也 。 歇即菩提四句 。 明妄滅真露 。 無證而證 。 得無所得 。 歇即菩提 。

觀即字 。 則妄心息滅之時 。 即真心顯露之時 。 如雲散月明 。 本覺出纏 。 三智圓覺 。 勝淨明心 。 即菩提果覺之體 。 殊勝無比 。 清淨無染 。 光明遍照 。 本週法界 。 此心迷時 。 非失似失 。 證時無得為得 。 乃是自己 。 本有家珍 。 不從他得也 。

此所得勝淨明心 。 亦含發心 。 究竟二義 。 對前圓伏 。 圓斷而言 。 圓伏無明 。 位在十信 。 破一品無明 。 證一分三德 。 登初發心住 。 是為發心菩提 。 圓斷無明 。 位在等覺後心 。 破四十二品無明盡 。 證妙覺極果 。 是為究竟菩提 。 若約大心凡夫 。 具頓根者 。 雖在觀行位中 。 圓伏五住 。 親見菩提勝淨明心 。 與初心 。 究竟二位所證 。 無二無別 。 祖云 。

但離妄緣 。 即如如佛 。

即狂心頓歇 。 歇即菩提 。 但由歇而始顯 。 非由歇而始生 。 乃為本具之天真也 。

何藉劬勞 。 肯綮修證者 。

此結責奮修之意 。 真心既屬本有 。 無明又屬本空 。 則無妄可斷 。 無真可得 。 何籍劬勞 。 肯綮修證 。 肯綮出莊子養生篇 。

吳興曰 。

骨間肉曰肯 。 筋肉結處曰綮 。 肯綮脩證 。 即勞筋苦骨 。 勤勇修行之義 。 佛意但能 。 達妄本空 。 妄空真顯 。 何必求索妄因 。 劬勞修斷 。 而冀證入耶 。 此段文乃是頓教法門 。 直指向上一著 。 無修無證 。 須善體會 。 不可錯解 。 每有狂慧之徒 。 但執菩提本具 。 即心即佛 。 撥無修證 。 則將醍醐變作砒霜矣 。 當知佛本是而須修 。 惑元空而須斷 。 修證即不無 。 染污即不得 。 無修而修 。 修即無修 。 無斷而斷 。 斷即無斷 。 方合本經了義修證 。 不隨分別 。 即無修之修 。 狂性自歇 。 即無斷而斷 。 勝淨明心 。 本週法界 。 即無證而證矣 。

卯四結喻非失 。

譬如有人 。

於自衣中 。 繫如意珠 。 不自覺知 。 窮露他方 。 乞食馳走 。 雖實貧窮 。 珠不曾失 。

人喻凡夫 。 小乘 。 衣喻本末無明 。 即上文三緣分別 。 三因細念 。 及狂性無明 。 如意珠喻菩提 。 勝淨明心 。 不自覺知者 。

真心被麤 。 細煩惱 。 重重蓋覆 。 迷不自知 。 非失似失 。 窮露他方 。

喻化城三界 。 窮者貧窮 。 無有法財 。 指二乘沉滯化城 。 不發自在妙用 。 露者暴露 。 無所棲藏 。 指凡夫沉溺三界 。 不得安身立命處 。 乞食馳走 。

乞有漏無漏之小益 。 雖實貧窮 。 珠不曾失 。 喻雖不發遍周法界之妙用 。 而菩提真心 。 不曾喪失 。 上四句 。 喻真雖本有而不覺 。 下四句喻真雖在迷而不失 。

忽有智者 。 指示其珠 。 所願從心 。 致大饒富 。 方悟神珠 。 非從外得 。

智者 。 喻佛 。 示珠喻佛說教指示真心 。 若能頓悟本心 。 稱體起用 。 致大饒富 。 喻勝淨明心 。 本週法界 。 方悟神珠 。 非從外得者 。

喻真雖已悟而無得 。 合喻中珠雖貧窮不曾失 。 既無失故無得 。 合法中不從人得 。 此示令頓歇之科 。 正圓頓教中 。 知真本有 。 達妄本空 。 但要歇狂無勞肯綮 。 即是無修之修 。 與耳根圓通 。 了義修證之法 。 歇狂之意全同 。 反聞自性 。 背塵合覺 。 即是不隨 。 分別世間 。 三緣頓斷也 。 次第解除六結 。 自麤向細 。 由淺及深 。 盡聞不住 。 空覺極圓 。 生滅既滅 。 直至寂滅現前 。 即是三因不生 。 心中達多 。 狂性自歇 。 勝淨明心 。 本週法界 。 稱體作用 。 得大自在 。 合喻中衣裏之珠宛在 。 所願從心 。 致大饒富 。 同觀音獲二勝 。 而發三用也 。

若約滿慈 。 一類無學之機 。 雖破我執 。 未斷法執 。 亦須從歇狂入手 。 先破法執分別 。 不隨世間 。 業果 。 眾生 。 三緣斷起 。 則法執俱生 。 三因方得不生 。 心中達多 。 狂性自歇矣 。 不隨二字 。 即歇狂之功 。 如來說修文中 。 棄生滅 。 守真常 。 亦此義也 。 本科子二說空不空 。 以示圓融之故竟 。 併上不空藏 。 癸初正答滿慈竟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十終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