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十三

圓瑛大師著(

丑二偈頌分二寅初標頌二正頌 。 今初 。

爾時世尊 。 欲重宣此義 。 而說偈言 。

爾時如來詳釋長行 。 已竟之時 。 世尊更欲重宣 。 此結解惟在六根之義 。 中有三意存焉 。

一長行義未盡故 。 二別為樂略機故 。 三乃為後來眾故 。 而說偈頌 。 令其得益也 。

寅二正頌分二卯初祇夜頌前二伽陀開後 。 今初 。

真性有為空 。 緣生故如幻 。 無為無起滅 。 不實如空華 。

此超頌識性虛妄 。 猶如空華 。 唯識五位百法 。 前九十四種 。 是有為法 。 後六種是無為法 。 此無為法 。 是對有為法而立 。 故今頌首標真性二字 。 是一切法 。 所依之體 。 有為 。 無為 。 皆依真性 。 此二字不可連有為解釋 。 有說有為真性空 。 其義未當 。 細察如來說法 。 本經每大段 。 皆從所依之真說起 。 此頌亦復如是 。

真性者 。 真如自性也 。 其體絕待 。 離名字相 。 離言說相 。 離心緣相 。 不屬有為 。 不屬無為 。 能為有為 。 無為所依 。 如前喻太虛空 。 體非群相 。 而不拒彼 。 諸相發揮 。 有為空下 。 經意別指 。 第六意識 。 有為 。 無為 。 即六識有漏 。 無漏 。 不獨有為空 。 即無為亦復不實 。 此與掌珍論偈意全同 。 彼云 。

真性有為空 。 如幻緣生故 。

因喻顛倒 。 此經不倒 。 下半偈 。

無為無有實 。 不起如空華 。

彼偈不倒 。 此經宗因顛倒 。 此有二量 。 按立量格式 。 先標舉有法 。 次立宗 。 再以因解釋宗義 。 後設喻以顯宗 。 因 。 謂之宗 。 因 。 喻 。 三支比量 。 無論何法 。 皆可以比量智釋明 。 如三支犯過 。 則成非量 。 三支無過 。 為真比量 。

立量云 。

有為是有法 。 空為宗 。 因云 。

緣生故 。 同喻如幻 。 異喻如虛空 。 有為之法 。 有生有滅 。 不但滅後空 。 實在當體即空 。 故空為宗 。 因即解釋空之所以 。 云因緣所生之法故 。 因緣和合 。 虛妄有生 。 因緣別離 。 虛妄名滅 。 既曰虛妄 。 則空無自體 。 所以同喻如幻 。 異喻如虛空 。

正脈云 。

幻法從緣生 。 幻法空無性 。 有為從緣生 。 有為空無性 。

無為無起滅 。 不實如空華 。

立量云 。

無為是有法 。 不實宗 。 因云 。

無起滅故 。 同喻如空華 。 異喻如真如 。 無為之法 。 亦復不實為宗 。 因對有為法有起生也滅 。 立無為法 。 無起滅故 。 若無有有為法 。 何得有無為法耶 。 所以同喻如空華 。 良以空華無有起 。 空華本不實 。 無為無起滅 。 無為亦不實 。

正脈云 。

末當結云 。 識之有為 。 與識之無為 。 二皆非實 。 我故曰識性虛妄 。 猶如空華也 。

問 。

佛破識 。 何以知其並無為亦破 。

答 。

經初佛破識心 。 破至深處 。 則曰 。

現前雖成 。 九次第定 。 不得漏盡 。 皆由執此妄想 。 誤為真實 。

誰謂但破有為 。 不破無為乎 。

言妄顯諸真 。 妄真同二妄 。 猶非真非真 。 云何見所見 。

此追頌根 。 塵同源 。 上半偈答難 。

難云 。

權教小乘 。 率以有為為妄 。 無為為真 。 今何以並無為 。 亦斥其不實耶 。

答云 。

言有為是妄 。 以顯無為是真 。 分明對妄立真 。 真外有妄可對 。 真固非真 。 故曰合妄與真 。 同為二妄矣 。

中論云 。

若法因待成 。 是法還成待 。

足證此義 。 猶非真非真 。 云何見所見 。

此半偈況顯 。 上一非字 。 雙貫真與非真 。 非真即一妄字 。 真指無為 。 妄指有為 。 真性絕待 。 雙非真 。 妄 。 故曰猶非真與非真 。 云何是能見與所見耶 。 能見即根 。 舉眼根以攝餘五 。 所見即塵 。 舉色塵以攝餘五 。 又見即見分 。 所見即相分 。 見 。 相同依自證 。 況顯根 。 塵見相 。 豈有異源乎 。

中間無實性 。 是故若交蘆 。

此結定 。 根 。 塵中間 。 無有各自獨立 。 真實之性 。 是不能獨立之故 。 勢必互相依倚 。 有若交蘆 。 雖有二相 。 實無二體 。

結解同所因 。 聖凡無二路 。

此追頌縛 。 脫無二 。 結解惟在六根 。 六根結縛 。 則為凡 。 六根解脫 。 而成聖 。 同所因 。 因即依也 。 若結若解 。 同依六根 。 更無他物 。 無二路者 。 六根結則為凡 。 趣生死路 。 六結解則成聖 。 趣涅槃路 。 生死 。 涅槃惟在六根 。 結解更無別路 。 故聖凡亦惟在六根 。 嚮背無二路也 。

汝觀交中性 。 空有二俱非 。

此重釋根 。 塵同源 。 謂汝且觀察 。 交蘆中性 。 為有耶 。 為空耶 。 若言其空 。 蘆相宛然 。 若言其有 。 中無實體 。 故曰空有二俱非 。 即非空非有也 。 根 。 塵 。 見 。 相二分之性 。 亦復如是 。 若言其空 。 能所對待宛然 。 若言其有 。 實無自性可得 。 故曰空有二俱非 。 又當知根結 。 則非真空之涅槃 。 根解 。 則非有為之生死 。 若空若有 。 二者俱非矣 。

迷晦即無明 。 發明便解脫 。

此重釋縛脫無二 。 迷晦即無明 。 迷即迷之為有 。 晦即晦之為空 。 此句乃知見立知 。 即無明本 。 若立空有二種知見 。 即為迷晦 。 為結縛 。 為凡夫 。 為生死 。 發明便解脫 。 發明非有非空之理 。 此句乃知見無見 。 斯即涅槃 。 無漏真淨 。 若不立空有二種知見 。 即是發明 。 是解脫 。 是聖人 。 是涅槃 。 因是之故 。 所以諸佛同言 。 生死結根 。 涅槃安樂 。 惟汝六根 。 更無他物 。

初祗夜頌前竟 。

卯二伽陀開後分二辰初正以開後二別彰勝義 。 今初 。

解結因次第 。 六解一亦亡 。 根選擇圓通 。 入流成正覺 。

前祇夜 。 是重頌前文 。 長行之義 。 此伽陀 。 是孤起頌 。 突然而起 。 以開後文之義 。 上二句 。 開後綰巾以示倫次科 。 下二句 。 開後冥授以選本根科 。 前來已示結元 。 說結解同所因 。 結之與解 。 同因六根 。 今欲解結 。 必因次第而解 。 以是結本次第結成 。 從真起妄 。 妄有六結 。 六結即是五陰 。 從微至著 。 識陰先起 。 不生不滅 。 與生滅和合 。 成阿賴識 。 次成行陰 。 即第七識 。 次成想陰 。 即第六識 。 次成受陰即前五識 。 次成色陰即內之根身外之世界 。 前四陰 。 每陰為一結 。 色陰有二結 。 喻如穿衣 。 從內向外 。 若欲解結 。 必須從麤向細 。 次第而解 。 六結解盡 。 五陰破除 。 五濁澄清矣 。 喻脫衣 。 從外向內 。 脫了第一件 。 方見第二件 。 故云因次第 。 六解一亦亡者 。

對結相之六 。 而說結元之一 。 六結既解 。 則六結之相不有 。 一巾之名 。 亦不復立 。 此正開後文 。 六解一亡之義 。 根選擇圓通 。 入流成正覺者 。

解結當於 。 六根之中 。 選擇圓通本根 。 如前所云 。

得循圓根 。 與不圓根 。 日劫相倍 。 故須選擇 。 但依一根下手 。 做入流工夫 。 不許出流 。 出流是背覺合塵 。 此根即結縛之本 。 入流是回光照性 。 此根即解脫之元 。 如觀世音菩薩 。 修耳根圓通 。 初於聞中 。 入流亡所 。 乃至生滅既滅 。 寂滅現前 。 證入圓通 。 自可速成正覺 。

辰二別彰勝義內具名體宗用教五重勝義

陀那微細識 。 習氣成暴流 。 真非真恐迷 。 我常不開演 。

此彰顯體勝 。 前示從根解結 。 根性即是識性 。 識性親依如來藏 。 不生不滅 。 與生滅和合 。 成阿賴耶識 。 此云含藏識 。 含藏根身器界種子 。 亦名阿陀那識 。 此云執持 。 以能執持一切 。 染淨種子 。 以及根身器界 。 令不散失 。 此識即如來藏 。 受無明熏 。 轉如來藏 。 而成識藏 。 即第一卷 。 佛判二根本中之真本 。 為無始菩提 。 涅槃 。 元清淨體 。 其體淵深莫測 。 微細難知 。 二乘不能究其源 。 等覺未能窺其際 。 故曰微細 。 習氣成暴流者 。

深密經云 。

阿陀那識甚微細 。 一切種子成暴流 。

習氣即無明種子 。 展轉熏變 。 妄上加妄 。 漸起諸結 。 而成生死暴流 。 以習氣種子熏變 。 能引生諸趣 。 生死流轉 。 故如暴流 。

真非真恐迷 。 我常不開演者 。

因此識是 。 真妄和合 。 其體全真 。 不過參雜無明習氣之妄 。 如經初十番顯見 。 極顯其真 。 二見重剖 。 乃破其妄 。 若說是真 。 恐其迷妄為真 。 而起增上慢心 。 無量劫來生死本 。 癡人喚作本來人 。 若說是妄 。 恐其迷真為妄 。 反致向外馳求 。 騎牛枉自去尋牛 。 終日行之不自覺 。 故我於權小教中 。 不輕為人開示演說者此也 。

深密經云 。

我於凡愚不開演 。 恐彼分別執為我 。

二經偈語 。 雖有五字七字之別 。 其義全同 。

自心取自心 。 非幻成幻法 。 不取無非幻 。 非幻尚不生 。 幻法云何立 。

此彰顯宗勝 。 宗具因果 。 即下手起修 。 由因至果 。 最簡要 。 最巧妙 。 根性法門 。 但從一門深入 。 其修巧 。 其效速也 。 自心取自心者 。

良由一切眾生 。 不悟見 。 相二分 。 惟一自心 。 妄以能見之見分 。 妄取所見之相分 。 名曰自心取自心 。 取字 。 即結縛之源 。 遂於本來無幻法中 。 妄成一切幻法 。 幻者虛幻不實 。 如現前身心世界 。 人相法相 。 紛然雜陳 。 凡所有相 。 皆是虛幻 。 無有真實 。 苟能達此 。 則返妄歸真 。 亦復無難 。 但要不取便是 。 不取二字 。 即是下手工夫 。 亦即解脫之本 。 不起能取之心 。 不取外塵之境 。 旋轉六根 。 脫黏內伏 。 伏歸元真 。 非幻之法 。 尚且不生 。 一切幻法 。 云何而得安立耶 。 此中取字 。 即結縛之元 。 不取即解脫之本 。

不取二字 。 即是最簡要 。 最巧妙之 。 下手工夫 。 亦即前文 。 不隨分別 。 世間 。 業果 。 眾生 。 三種相續 。 不隨二字 。 圓頓修法 。 又即知見無見 。 無字工夫 。 又即欲逆 。 生死欲流 。 逆流之功 。 又即下文觀世音入流照性方法 。 此不取工夫 。 即從根解結工夫 。 此根初解 。 先得人空 。 空性圓明 。 成法解脫 。 解脫法已 。 俱空不生 。 非幻之境 。 尚且不生 。 而人相法相之幻法 。 豈能立乎 。 是則以不取為宗 。 以了幻為趣 。 簡要巧妙 。 無復以加矣 。

是名妙蓮華 。 金剛王寶覺 。

此彰顯名勝 。 是字指根性法門 。 名為妙法門 。 妙者不可思議之謂也 。 此圓頓法 。 因該果海 。 果徹因源 。 以此根性 。 為因地心 。 根性即本覺佛性 。 本來是佛 。 此即因該果海 。 無奈佛性 。 埋沒在五陰妄法之中 。 今則旋根脫塵 。 返妄歸真 。 證得妙覺極果 。 亦不過成此本來之佛 。 此即果徹因源 。 因果該徹 。 不可思議 。 喻如蓮華 。 方華即果 。 因果不相捨離 。 又蓮華出污泥而不染 。 根性隨緣不變如之 。 此喻根性法身德 。

金剛者 。 金中之剛也 。 最堅利 。 能壞一切 。 一切不能壞他 。 喻此根性 。 無動無壞 。 靈光獨露 。 以如如智 。 照如如理 。 根境結惑 。 觸之則銷 。 無始無明 。 擊之則破 。 斷盡諸惑 。 圓成果地修證 。 此喻根性般若德 。 王者自在之義 。 處染不染 。 不落於有為 。 在淨非淨 。 不泥於無為 。 染淨一如 。 空有不滯 。 此喻根性解脫德 。 寶覺 。 即真心之異名 。 前云寶覺圓明 。 真淨妙心 。 此心即圓湛 。 不生滅之根性 。 猶如摩尼寶珠 。 圓滿湛然 。 寂照具足 。 乃自性天然之本定 。

如幻三摩提 。 彈指超無學 。

此彰顯用勝 。 即修證之力用 。 三摩提此云等持 。 定慧平等任持 。 入流照性 。 全憑慧力 。 澄濁還清 。 乃由定力 。 又知真心本具 。 幻惑本空 。 此亦慧力 。 於本無修證 。 而起無修之幻修 。 無證之幻證 。 此亦定力 。 由此定慧等持 。 次第解結 。 生滅既滅 。 寂滅現前 。 正所謂諸幻滅盡 。 覺心不動 。 證入圓通 。 得住首楞嚴三昧 。

彈指超無學者 。 即明修巧而效速也 。 亦即前文所云 。

得循圓根 。 與不圓根 。 日劫相倍 。 故能於彈指頃 。 超過無學之位 。 但解三結 。 已齊無學 。 何況寂滅現前 。 乃至得成 。 無上知覺乎 。

此阿毘達磨 。 十方薄伽梵 。 一路涅槃門 。

此彰顯教勝 。 此字指根性法門 。 阿毘達磨 。

此云無比法 。 謂此從根解結之教法 。 是最勝頂法 。 非其他教法所可比 。

十方薄伽梵 。 即十方諸佛 。 薄伽梵 。 有云婆伽梵 。 是佛之別稱 。 具足六義 。 謂自在 。 熾盛 。 端嚴 。 名稱 。 吉祥 。 尊貴 。 乃五不翻中 。 多含不翻 。

一路者 。 三世諸佛 。 共由之妙脩行路 。 涅槃獨取 。 萬德畢備 。 二死永亡 。 無餘大般涅槃 。 此門字 。 但指修門 。 前第四卷 。 大開圓解 。 是悟門 。 此所示圓修 。 是修門 。 第八卷得成圓證 。 是證門 。

文殊揀選圓通偈云 。

過去諸如來 。 斯門已成就 。

即指此一路之修門 。 彼則明指耳門 。 此則密示耳門 。 即一門深入之門也 。

二偈頌竟 。

丑三敘性 。

於是阿難 。 及諸大眾 。 聞佛如來 。 無上慈誨 。 祇夜伽陀 。 雜糅精瑩 。 妙理清徹 。 心目開明 。 歎未曾有 。

此亦經家敘悟 。 於是阿難 。 及諸大眾 。 聞佛指十方諸佛 。 同言結解唯根 。 更無他物 。 如來指本師釋迦 。 重為詳釋 。 皆是無上大慈心中 。 流出了義教誨 。 祗夜此云重頌 。 又云應頌 。 應長行而頌也 。 伽陀此云孤起頌 。 又云諷頌 。 諷美而頌也 。 入流成正覺 。 及彰顯五勝之義 。 皆諷美意 。 雜糅精瑩 。 妙理清徹 。

上句指能詮之偈 。 下句謂所詮之理 。 雜者和雜 。 糅者糅合 。 即應諷和合 。 前後照應 。 文迴織錦 。 義走盤珠 。 精謂文華精彩 。 瑩謂句法瑩明 。 妙理者 。 圓湛不生滅之理性也 。 空有雙非 。 真妄不立 。 縛脫無二 。 因果該徹 。 故謂之妙 。 其理清淨 。 纖塵不染 。 如蓮華 。 其用明徹 。 五陰頓破 。 如金剛 。 諦聆之下 。 心目開明 。 即心眼洞開 。 徹見根性 。 即如來藏性 。 依此根性修證 。 即是了義 。 已不復疑 。 以後但請示倫次 。 選擇一門 。 以便起修 。 更無疑貳也 。

二驗證以釋二疑竟 。

壬三綰巾以示倫次分二癸初敘前請後二如來巧示 。 今初 。

阿難合掌 。 頂禮白佛 。

我今聞佛 。 無遮大悲 。 性淨妙常 。 真實法句 。

此敘阿難謝前 。 合掌頂禮 。 仰白於佛 。

我今聞佛 。 以平等無遮大悲心 。 無遮有二 。

一 。 人無遮 。 不棄下機 。 同施上法 。 二 。 法無遮 。 不吝秘密 。 和盤托出 。 性淨妙常者 。

性即根性 。 根性為眾生本覺真性 。 此性不屬於有為 。 不屬於無為 。 離相清淨 。 曰淨 。 結解同所因 。 聖凡無二路 。 其用微妙 。 曰妙 。 根選擇圓通 。 入流成正覺 。 法身常住 。 曰常 。 此約所詮言之 。 真實法句 。 乃指能詮 。 長行偈頌 。 皆是如來 。 真語實語 。 所說妙法章句 。 此句與第四捲阿難謬疑根性斷滅 。 反怪如來違越誠言 。 終成戲論 。 後經擊鐘引夢 。 以驗其常 。 復經諸佛如來 。 宣釋其義 。 始悉如來 。 一向皆真實語也 。

心猶未達 。 六解一亡 。 舒結倫次 。 惟垂大慈 。 再愍斯會 。 及與將來 。 施以法音 。 洗滌沉垢 。

此承上 。 雖聞如來 。 真實法句 。 心中猶未能通達 。 如何是六解一亡之義 。 如何是舒解也結倫次之義 。 倫者倫類 。 次者次第 。 以此二義 。 猶未徹底明了 。 惟願如來 。 垂大慈悲 。 再愍現前斯會 。 及與將來眾生 。 施以甘露法音 。 洗滌根中積生虛習 。 以及無明 。 深沉細垢 。

癸二如來巧示分二子初巧立喻本二分答二問子初分二丑初元依一巾二綰成六結 。 今初 。

即時如來 。 於師子座 。 整涅槃僧 。 歛僧伽梨 。 攬七寶幾 。 引手於幾 。 取劫波羅天 。 所奉華巾 。

阿難求示六解一亡 。 舒結倫次二義 。 佛先答後義 。 舉事辯答 。 言相並彰 。 善巧說法 。 令人易了 。 即時即阿難求示之時 。 如來在師子座 。 整理涅槃僧 。 此云裏衣 。 歛者收也 。 僧伽梨 。 此云大衣 。 攬七寶幾 。

此幾有七寶所嵌 。 引手於幾 。 取劫婆天 。 此云時分天 。 即夜摩天 。 所奉華巾 。 乃寶疊華 。 織成之巾 。

丑二綰成六結 。

於大眾前 。 綰成一結 。 示阿難言 。

此名何等 。

阿難大眾 。 俱白佛言 。

此名為結 。

於是如來 。 綰疊華巾 。 又成一結 。 重問阿難 。

此名何等 。

阿難大眾 。 又白佛言 。

此亦名結 。

如是倫次 。 綰疊華巾 。 總成六結 。 一一結成 。 皆取手中 。 所成之結 。 持問阿難 。

此名何等 。

阿難大眾 。 亦復如是 。 次第詶佛 。

此名為結 。

疊華 。 西域貴重之物 。 織以成巾 。 價值無量 。 又為天人所奉 。 更足寶貴 。 佛以疊華 。 喻如來藏性 。 巾喻藏性隨緣 。 成阿賴耶識 。 從真起妄 。 輾轉相依 。 妄成六結 。 喻一巾綰成六結 。 一一結成 。 皆問阿難 。 要自審自答 。 自明結之倫次 。 雖同是結 。 不無次第 。 即倫類次序也 。 如前太虛空 。 由器形異 。 名之異空 。 此六結既是次第綰成 。 自是豎論六結 。 不是橫喻六根 。

佛告阿難 。

我初綰巾 。 汝名為結 。 此疊華巾 。 先實一條 。 第二 。 第三 。 云何汝曹 。 復名為結 。

阿難白佛言 。

世尊 。 此寶疊華 。 緝識成巾 。 雖本一體 。 如我思惟 。

如來一綰 。 得一結名 。 若百綰成 。 終名百結 。 何況此巾 。 祗有六結 。 終不至七 。 亦不停五 。 云何如來 。 只許初時 。 第二 。 第三 。 不名為結 。

上段歷問 。 以顯次第 。 此段故問 。 以示結同 。

佛告阿難下 。

應將此疊華巾 。 先實一條 。 此二句提前 。 我初綰時 。 汝名為結 。 二句放後 。 再第二 。 第三云何汝曹 。 復名為結 。 文意相貫 。 諒係抄寫之誤 。 此段之文 。 似淡無味 。

正脈云 。

細詳實有關要 。 按後圓通 。 所解六重結相 。 一動 。 二靜 。 三聞 。 四覺 。 五空 。 六滅 。 由前而後 。 則疏親有異 。 由後而前 。 則細麤不同 。 若不與之顯示結同 。 初心者 。 或忽於疏 。 而始無入門 。 中途者 。 或住於細 。 而終無究竟 。 啟示一六結同 。 正欲始終解盡矣 。 誠哉須信佛語深也 。 然不直說 。 而乃故意反問 。 以激阿難自說者 。 將使因喻以詳法矣 。

子二分答二問分二丑初答六解一亡 。 二答舒結倫次 。 丑初分二寅初喻從至同遂成至異二喻除至異還成至同 。 今初 。

佛告阿難 。

此寶華巾 。 汝知此巾 。 元只一條 。 我六綰時 。 名有六結 。 汝審觀察 。

巾體是同 。 因結有異 。

此寶華巾 。 未結之先 。 一之名尚不可得 。 豈得有六 。 是謂至同 。 既結之後 。 六之相已定 。 不復見一 。 是謂至異 。 佛令諦審觀察 。 既知由同成異 。 自可除異還同 。

於意云何 。 初綰結成 。 名為第一 。 如是乃至 。 第六結生 。 吾今欲將 。 第六結名 。 成第一不 。

前五句示有次第 。 後三句故意難問 。 令辨可否 。 謂吾今欲將第六名 。 首尾相換 。 成第一得否 。 佛意以性中相知 。 故詰其能互換否 。

不也 。 世尊 。 六結若存 。 斯第六名 。 終非第一 。 縱我歷生 。 盡其明辯 。 如何令是 。 六結亂名 。

六結未解 。 次第分明 。 故第六終非第一 。 佛欲將六作一 。 問我定其可否 。 縱使我歷生多聞 。 盡其聰明慧辯 。 如何能令有次第者 。 而成無次第 。 一六亂名也 。 阿難以用中相背 。 故答不能互換也 。

佛言 。

如是 。 六結不同 。 循顧本因 。 一巾所造 。 令其雜亂 。 終不得成 。

此佛印證 。 六結次序不同 。 循者順也 。 順顧結之本因 。 元因一巾所成 。 欲令次序雜亂 。 終不得成 。 而一相豈能復見哉 。

則汝六根 。 亦復如是 。 畢竟同中 。 生畢竟異 。

此法合 。 則汝六根 。 亦復如巾結者是也 。 根性本體 。 未結之先 。 一相尚不可得 。 何處有六 。 此畢竟同也 。 及其從真起妄 。 既結之後 。 六相分明 。 不可少亂 。 此畢竟異也 。

寅二喻除至異還成至同 。

佛告阿難 。

汝必嫌此 。 六結不成 。 願樂一成 。 復云何得 。

阿難言 。

此結無存 。 是非鋒起 。 於中自生 。 此結非彼 。 彼結非此 。 如來今日 。 若總解除 。 結若不生 。 則無彼此 。 尚不名一 。 六云何成 。

此復審明 。 六解一亡 。 欲令當機自悟解結之法 。 故告之曰 。

我綰巾已成六結 。 汝必嫌此 。 六結各異 。 不欲其成 。 願樂一巾元同 。 依舊成一 。 復云何得 。 此句明明必須解結 。 故意設問 。 令其自悟 。

阿難言 。

此六結設若存在 。 彼此各有定位 。 一六亦有定名 。 若以六作一 。 則是非鋒起 。 如刀兵相鬥也 。 於中自然生起 。 此結非彼結 。 彼結非此結 。 彼此二字 。 即一六也 。 如來今日 。 若將六結 。 從六至一 。 總為解除 。 結全不生 。 則無彼此 。 尚不名一者 。

尚不名一巾 。

何以故 。 一巾原對六結立名 。 六結既解 。 一亦不立 。 一既不立 。 六云何成 。 此即六解一亡義也 。

佛言 。

六解一亡 。 亦復如是 。

此法合 。 佛言我先說 。 解結因次第 。 六解一亦亡 。 亦復如此 。 巾結無異 。 根中六結 。 若總解除 。 真體自顯 。 一亡二字 。 非真體亦亡 。 真體本來 。 非一非六 。 所亡者 。 乃對六說一之一 。 此一六俱妄 。 乃屬對待法故可亡 。 真體絕待 。 故不可亡也 。

丑二答舒結倫次 。 分二寅初示結之倫次二示舒之倫次寅初分三卯初順次成結二更以喻明三逆次合喻 。 今初 。

由汝無始 。 心性狂亂 。 知見妄發 。 發妄不息 。 勞見發塵 。

此先示從真起妄 。 妄成六結 。 從細向麤 。 由汝自從無始 。 心性狂亂 。

心即清淨本心 。 性即妙真如性 。 狂指無明 。 一念妄動 。 猶演若達多 。 狂怖妄出 。 亂指三細 。 擾亂於真淨心中 。 此第一結成 。 知見妄發者 。

即黏妄所發之知見 。 屬智相 。 見境界相 。 不了心現 。 妄執心外實有 。 能所二俱成妄 。 妄上加妄 。 念念相續不斷 。 故曰發妄不息 。 屬相續相 。 此二屬法執 。 第二 。 第三兩結成 。 勞見發塵者 。

勞慮轉深 。 執取相 。 計名字相 。 此二屬我執 。 妄見我及我所 。 發現塵勞 。 有世間相 。 此即身 。 心 。 世界 。 屬後三結成 。 六結倫次如此 。 歷歷可辨 。 次第相生也 。

卯二更以喻明 。

如勞目睛 。 則有狂華 。 於湛精明 。 無因亂起 。

勞目睛 。 譬如有人 。 以目直視虛空 。 瞪之既久 。 眼目發勞 。 為勞見 。 則有狂華為勞相 。 於澂湛空中 。 精明見中 。 無因亂起 。 能見所見 。 二俱成妄 。 能見指心法 。 所見指色法 。 勞目睛喻 。 從真起妄 。 淨眼喻妙心 。 發勞喻無明 。 狂華喻十界 。 生死 。 涅槃 。 染 。 淨境界 。 以涅槃生死等空華 。 湛精明喻真理真智 。 一念未動以前 。 唯真智照真理 。 本來無一物 。 一念既動 。 如六入文云 。

兼目與勞 。 同是菩提心中 。 瞪發勞相 。 六結斯起 。 五陰具足 。

卯三逆次合喻 。

一切世間 。 山河大地 。 生死涅槃 。 皆即狂勞 。 顛倒華相 。

前則順次成結 。 從細至麤 。 法喻皆然 。 此則逆次合喻 。 由麤至細 。 前欲令明生起次第 。 此欲令識還元次第 。 一切世間 。 山河大地 。

即塵中六 。 五兩結 。 生死 。 有身根方有生死 。 此當第四根結 。 以上均屬界內 。 人執範圍 。 涅槃屬界外 。 法執範圍 。 此當第三 。 第二兩結 。 皆即狂勞 。

狂勞指無明業相 。 屬第一結 。 此世出世間 。 皆是從真起妄 。 一念顛倒所起之華相 。 六結生起 。 乃從一至六 。 此約解除 。 乃從六至一 。 故科為逆次合喻 。 此雖逆於生起之倫次 。 而實順於解結之倫次 。

寅二示舒之倫次分二卯初先授舒之方法二後示舒之倫次卯初分四辰初阿難求解勞結二如來就喻巧示三示說不謬取信四選根解結必證 。 今初 。

阿難言 。

此勞同結 。 云何解除 。

此勞 。 即指狂勞 。 顛倒所起之華相 。 由一至六 。 同名為結 。 自當解除 。 同結二字 。 寓有倫類序次義 。 但未知云何是解除方法 。

辰二如來就喻巧示 。

如來以手 。 將所結 。 巾偏牽其左 。 問阿難言 。

如是解不 。

不也 。 世尊 。

旋復以手 。 偏牽右邊 。 又問阿難 。

如是解不 。

不也 。 世尊 。

此引悟二邊不解 。 如來將所結巾 。 左右各牽 。 俱問阿難 。 如是解不 。

阿難俱答佛言 。

不也 。 世尊 。

左右喻空有二邊 。 凡夫著有 。 長淪生死 。 固不能解除諸結 。 二乘滯空 。 永晦涅槃 。 又安能得證圓通 。

佛告阿難 。

吾今以手 。 左右各牽 。 竟不能解 。 汝設方便 。 云何解成 。

阿難白佛言 。

世尊 。 當於結心 。 解即分散 。

此引悟中道方解 。 左右各牽 。 竟不能解 。 汝且設想方便 。 云何可令解除成功 。

阿難白佛言 。

世尊 。 當於結之中心 。 一解即便分散 。 結心喻中道 。 須依中道了義之修法 。 六結可除也 。

佛告阿難 。

如是如是 。 若欲解除 。 當於結心 。

此印證必用中道 。

正脈云 。

結心雖譬中道 。 然非兼彼空有 。 合成中道 。 亦非離彼空有 。 別立中道 。 乃是悟此根性 。 體自在而無繫 。 本不屬有 。 不迷為有而已 。 更不勞於觀空破有也 。 達此根性 。 用遍現而互融 。 本不屬空 。 不晦為空而已 。 更不勞於觀有破空也 。 如後耳根圓通 。 既不執有 。 亦不觀空 。 惟一反聞 。 亡塵頓入 。 由是三空漸證 。 妙體現而有自破也 。 俱空不生 。 大用起 。 而空自離也 。 是則反聞自性 。 即是結心 。 雙超空有之中道也 。 前人不達 。 強以別安三觀 。 其說支離 。 真蛇足也 。 又二邊不解 。 合前知見立空有二知 。 即無明本 。 中道方解 。 合前知見無空有二見 。 斯即涅槃 。 以此雙非空有之中道 。 故即無見之謂也 。

問 。

雙非而不雙即 。 恐非極中 。

答 。

佛既但言空 。 有俱非 。 故當惟奉佛語 。 且體既非有 。 何嘗不即空 。 用既非空 。 何嘗不即有乎 。

辰三示說不謬取信 。

阿難 。 我說佛法 。 從因緣生 。 非取世間 。 和合麤相 。 如來發明 。 世出世法 。 知其本因 。 隨所緣出 。

以上我說 。 選拔圓根 。 一門深入 。 從根解結 。 直至成佛之法 。 此亦從因緣而生 。 惟是此種因緣 。 是微細因緣 。 但不循外境 。 返照內心 。 即以圓湛不生滅性為因 。 次第解結 。 修證為緣 。 復本心源 。 究竟清淨 。 非取世間 。 四大和合 。 發明諸變化相 。 之麤因緣也 。 如來發明下 。 顯佛語可信 。 世出世法 。 法字雙用 。 世間六凡染法 。 出世間四聖淨法 。 皆不出因緣 。 世間法以業識中 。 本具有漏 。 種子為因 。 宿世所造善 。 惡 。 不動 。 業行為緣 。 出世法 。 以自性本具 。 無漏種子為因 。 今生所脩諦 。 緣 。 度等為緣 。 如來一一知其本有之因 。 各隨所遇之緣 。 出生染 。 淨十界諸法 。 此即隨心應量 。 循業發現也 。

如是乃至 。 恒沙界外 。 一滴之雨 。 亦知頭數 。 現前種種 。 松直棘曲 。 鵠白烏玄 。 皆了元由 。

此文承上 。 不惟能知十界總相 。 如是乃至 。 情與無情 。 微細別相 。 即恒沙界外 。 甚遠之處 。 天上所下 。 一滴一滴之雨 。 亦知若干頭數即多少滴數 。 現前種種植物 。 松何以直 。 棘何以曲 。 舉二該餘 。 以及動物 。 鵠何以生來是白 。 鳥何以生來是玄黑也 。 一一皆了元由 。 即知其各命由緒 。

辰四選根解結必證 。

是故阿難 。 隨汝心中 。 選擇六根 。 根結若除 。 塵相自滅 。 諸妄銷亡 。 不真何待 。

是佛智圓照法界 。 無法不知之故 。 則所說解結之法 。 決不差謬 。 所許取證之事 。 決不賺誤 。 隨汝心中詳察 。 選擇六根 。 最圓之根 。 依之解結 。 以初心下手 。 心無二用 。 力當專一 。 故前敕選一根 。 但能於此一根中 。 六結若能盡除 。 則麤之塵相 。 自然先滅 。 即細之諸妄 。 亦自銷亡 。 妄淨真純 。 惟一絕待真心 。 到此則徹法底源 。 一真一切真 。 無妄可對 。 不真即是妄 。 故曰不真何待 。

初先授舒之方法竟 。

卯二後示舒之倫次分二辰初故問引悟二乘悟合明 。 今初 。

阿難 。 我今問汝 。

此劫波羅巾 。 六結現前 。 同時解縈 。 得同除不 。

不也 。 世尊 。 是結本以 。 次第綰生 。 今日當須 。 次第而解 。 六結同體 。 結不同時 。 則結解時 。 云何同除 。

此如來故問阿難 。 引悟次第 。 以免後人迷誤 。

佛問阿難 。

此巾六結 。 現前存在 。 同時解縈 。 縈即結也 。 能得同時解除不 。

阿難言 。

不也 。 世尊 。

六結雖然同是一巾之體 。 結時乃有 。 先後次第 。 不是同時 。 則此結欲解之時 。 亦須次第而解 。 云何可以同時而除 。 佛意原要阿難 。 悟明次第 。 所以故問 。 今者所答不謬 。

辰二乘悟合明 。

佛言 。

六根解除 。 亦復如是 。 此根初解 。 先得人空 。 空性圓明 。 成法解脫 。 解脫法已 。 俱空不生 。

此正顯示根結俱解 。 當下即是 。 自性真定 。 此定即大佛頂首楞嚴王 。 如幻三摩提 。 彈指超無學者 。 今見阿難於喻 。 已知次第不可踰越 。

佛即印證之曰 。

喻既如是 。 次第解結 。 可以還巾 。 六根解結之法 。 亦復如是 。

此根初解 。 先得人空者 。

此按逆流解結次第 。 於此根中 。 先解三結 。 塵亡根盡 。 根結已解 。 一根解除 。 其餘五根 。 三結皆除 。 所謂一解一切解 。 解二結離塵 。 破我執分別 。 得與初果齊 。 解三結盡根 。 破我執俱生 。 與四果齊 。 得證我空之理 。 人空即我空也 。 三空之中 。 此空居前 。 故曰先得人空 。 即解前勞見發塵 。 根塵三結 。 而出分段生死 。 空性圓明 。 成法解脫者 。

此中含二結 。 以前雖得人空 。 尚未得法空 。 空性未臻圓明 。 法執未得解脫 。 若能先捨智愛 。 破法執分別 。 解一結 。 再捨理愛 。 破法執俱生 。 又解一結 。 則空性而得圓明 。 便成法解脫 。 反觀涅槃 。 亦復如幻 。 此解前知見妄發 。 發妄不息 。 不住出世涅槃 。 解脫法己 。 俱空不生者 。

上句即已破法執 。 不為法縛 。 此法即所修證人 。 法二空 。 涅槃之法 。 若住此法 。 名為頂墮細障 。 無量不思議妙境 。 不得現前 。 今既不住 。 名法解脫 。 解脫法已 。 依舊迴光照性 。 俱空之境 。 亦復不生 。 解除最初生起之第一結 。 生滅既滅 。 寂滅現前 。 此即解前 。 心性狂亂 。 而盡狂勞 。 顛倒華相 。

是名菩薩 。 從三摩地 。 得無生忍 。

此出所證之名 。 以上所說 。 從根解結修證 。 六結解盡 。 是名菩薩 。 從三摩地 。

即偈云 。 如幻三摩提 。 彈指超無學者 。 是也 。 得無生忍 。 登圓教初住 。 即得此忍 。 於三界內外 。 不見有少法生滅之相 。 迷者見法實有 。 修證至此 。 根結盡解 。 三摩已入 。 妙心已悟 。 道眼已開 。 故見諸法無生 。 如顯見不分 。 科中所云 。

十方如來 。 及大菩薩 。 於其自住 。 三摩地中 。 見與見緣 。 並所想相 。 如虛空華 。 本無所有 。

不特生死染法 。 猶如空華 。 即涅槃淨法 。 亦復如是 。 空華即喻無生之義 。 翳眼觀之似有 。 好眼觀之實無 。 空華本不生 。 一切諸法無生 。 亦復如是 。 如此之理 。 忍可印定於心 。 名得無生忍 。

三綰巾以示倫次竟 。

壬四冥授以選本根分四癸初阿難述悟禮謝二請示圓通本根 。 三佛敕諸聖各說四更敕文殊選擇 。 今初 。

阿難及諸大眾 。 蒙佛開示 。 慧覺圓通 。 得無疑惑 。

阿難及在會大眾 。 承蒙我佛 。 開導指示 。 選根逆流 。 六解一亡 。 舒結倫次 。 已得慧覺圓通 。 慧覺 。 即照根性之妙智 。 圓通 。 即證法忍之妙理 。 雖未真修親證 。 今已決定明了 。 得無疑惑 。

一時合掌 。 頂禮雙足 。 而白佛言 。

我等今日 。 身心皎然 。 快得無礙 。

皎然 。 即心目開明 。 照了無疑 。 前佛說破妄顯真周 。 敘悟則曰 。

身心蕩然 。 說無生無礙周 。 敘悟則曰 。

身意輕安 。 今教從根解結 。 則曰 。

身心皎然 。 快得無礙 。 快者暢快 。 明白通達 。 故得無礙 。

癸二請示圓通本根 。 分三子初未達本根二慶遇如來三冀佛冥授 。 今初 。

雖復悟知 。 一六亡義 。 然猶未達 。 圓通本根 。

前阿難答佛 。 解結之文 。 有云 。

若總解除 。 則無彼此 。 尚不名一 。 六云何成 。 是已悟知 。 一六亡義 。 雖復二字 。 意以此義 。 雖復悟知 。 然猶未能 。 了達圓通本根 。 無從起修 。 雖知無益 。

本根有二義 。

一 。 對方說 。

此方真教體 。 清淨在音聞 。

則耳根為此方本根 。

二 。 對人說 。

阿難多聞 。 慣用耳根 。 文殊偈云 。

方便易成就 。
堪以教阿難 。

是耳根又為阿難本根 。 如來前云 。

隨汝詳擇 。 其可入者 。 吾當發明 。 令汝增進 。 阿難初果淺智 。 故不能了達 。 何根是圓通本根 。

子二慶遇如來 。

世尊 。 我輩飄零 。 積劫孤露 。 何心何慮 。 預佛天倫 。 如失乳兒 。 忽遇慈母 。

此慶幸遭遇如來 。 我輩 。

是阿難指一類有學之機 。 飄流生死 。 零落諸趣 。 積劫孤露 。

謂過去歷劫之久 。 捨父逃逝 。 猶如孤兒 。 無倚無靠 。 飄流生死 。 不得涅槃 。 何異露宿 。 無託無歸 。 今得人身 。 未墮惡趣 。 已屬可幸 。 何心何慮 。 預佛天倫者 。

何敢心思 。 何敢念慮 。 與佛為兄弟 。 今則參預佛之天倫 。 實出望外 。 父 。 子 。 兄 。 弟 。 以天合者 。 曰天倫 。 君 。 臣 。 朋 。 友 。 以義合者 。 曰人倫 。 阿難為佛堂弟 。 得預佛之天倫 。 此更可慶幸也 。 如失乳兒 。 忽遇慈母者 。

久在飄零 。 未霑法乳 。 以失乳之兒 。 命若懸絲 。 今已從佛出家 。 常隨不離 。 飽嘗法乳 。 則慧命可續 。 如遇慈母 。

若復因此 。 際會道成 。 所得密言 。 還同本悟 。 則與未聞 。 無有差別 。

此文翻譯潤文時 。 文字太略 。 意義不顯 。 上二句之意 。 意謂 。

若復因此 。 奇逢幸遇 。 師資際會 。 果能依教修習 。 菩提道果克成 。 可謂無忝所生 。 不負所遇耳 。 所得密言 。

即常不開演之法 。 佛為演說 。 今亦得聞 。 果能從聞 。 思 。 修 。 由根解結 。 則三摩可入 。 法忍可證 。 倘若還同昔日 。 本以文字會悟 。 徒守知解 。 不加行證 。 則徒聞無功 。 與未聞者 。 無有差別也 。

子三冀佛冥授 。

惟垂大悲 。 惠我秘嚴 。 成就如來 。 最後開示 。 作是語已 。 五體投地 。 退藏密機 。 冀佛冥授 。

惟願如來 。 垂大悲心 。 惠施我等 。 秘密嚴淨之法 。 此即求示 。 圓通本根 。 秘嚴 。

密指耳根 。 如來不肯明言 。 是秘密 。 耳根逆流斷惑 。 了義修證 。 非著相之染修 。 故嚴淨 。 佛前但要阿難 。 心中詳擇 。 阿難無慧詳擇 。 求佛開示 。 佛肯分明指示 。 則成如來最後開示 。 最後者 。 即究竟開示之全功也 。 前示選根解結 。 六解一亡 。 舒結倫次 。 修證名目 。 雖皆備悉 。 若不知圓通本根 。 華屋之門 。 何自得入 。

作是語已 。 五體投地 。 退藏密機者 。

退即退歸本位 。 藏者藏諸心 。 而不形於口 。 心中默禱 。 是謂密機 。 望佛冥授 。 亦不必顯說 。 此屬意請 。 而佛大智鑒機 。 應其密請 。 故不自說 。 遂敕二十五聖 。 各說法門 。 交師所云 。 大權施設之宜 。 師資簧鼓之意 。 於茲備見之矣 。

癸三佛敕諸聖各說分三子初佛問諸聖二眾說本因三佛現瑞應 。 今初 。

爾時世尊 。 普告眾中 。 諸大菩薩 。 及諸漏盡 。 大阿羅漢 。 汝等菩薩 。 及阿羅漢 。 生我法中 。 得成無學 。 吾今問汝 。

最初發心 。 悟十八界 。 誰為圓通 。 從何方便 。 入三摩地 。

爾時即阿難意請之時 。 世尊知其但求冥授 。 故不顯說 。 普告眾中 。 諸大菩薩 。 及諸漏盡 。 已回心大阿羅漢 。 非定性聲聞之眾 。 佛語之曰 。

汝等菩薩 。 及阿羅漢 。 生我佛法之中 。 是謂從佛口生 。 從法化生 。 在我佛法之中 。 得成無學之位 。 此無學 。 非獨指羅漢 。 菩薩亦稱無學 。

正脈云 。

正以地上 。 既通羅漢之名 。 菩薩豈避無學之號 。 菩薩知真本有 。 達妄本空 。 修即無修 。

永嘉云 。

絕學無為閒道人 。
不除妄想不求真 。

此即菩薩無學 。 之明證也 。 吾今問汝 。 最初發心者 。

佛不問各人所證 。 但問最初發心者 。 以因地心 。 為起修之根本故 。 悟十八界 。 誰為圓通 。 而不言七大者 。 以地 。 水 。 火 。 風 。 空五大 。 合六塵中 。 見大合六根中 。 識大合六識中 。 則問十八界 。 二十五門 。 皆在其中 。 問誰為圓通 。 此是一意 。 又問從何法 。 為最初下手 。 起修之方便 。 然後得入三摩地 。 此又是一意 。

初問 。

二十五門 。 誰為圓通 。 意以二十五門 。 遍該諸法 。 頭頭是道 。 法法皆通 。 故諸聖依之而修 。 皆證圓通 。

二問 。

從何方便 。 意以歸元無二 。 方便多門 。 必要諸聖各說 。 因地依修之法 。 親證實到 。 並非空談無驗也 。 足顯聖性無不通 。 非唯通一門也 。 我先要阿難 。 詳擇一根者 。 因對機故作是說耳 。

初佛問諸聖竟 。

子二眾說本因分二丑初諸聖略說二觀音廣陳丑初分四寅初六塵圓通二五根圓通三六識圓通四七大圓通寅初分六卯 。 初陳那聲塵 。 二優波色塵 。 三香嚴香塵 。 四藥王味塵 。 五跋陀觸塵 。 六迦葉法塵 。 今初 。

時憍陳那五比丘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在鹿苑 。 及於雞園 。 觀見如來 。 最初成道 。 於佛音聲 。 悟明四諦 。

陳那五比丘與鹿苑 。 解見第一卷 。 顯見不動科中 。 雞園智論云 。

昔因野火燒林 。 林中有雉雞 。 以羽漬水 。 以救其焚 。 因是命名 。 其地鍾靈 。 依此而修 。 道業易成 。 或五比丘 。 有在此修道 。 效與鹿苑並舉之 。 觀見如來 。 最初成道之後 。 說法度生 。 為我等三轉四諦法輪 。 我於佛音聲之中 。 悟明四諦之理 。 即悟苦是 。 生死苦果 。 有迫逼性 。 集是煩惱苦因 。 是招感性 。 滅是涅槃樂果 。 為可證性 。 道是出世樂因 。 為可修性 。 佛借音聲 。 以作佛事 。 我於音聲 。 而得開解 。 六塵應以色塵為首 。 今以聲塵居先 。 後以耳根殿後者 。 以此方真教體 。 清淨在音聞故也 。 又別對阿難之機 。

佛問比丘 。 我初稱解 。 如來印我 。 名阿若多 。 妙音密圓 。 我於音聲 。 得阿羅漢 。

此述悟圓得證 。 佛問比丘解不 。 我初稱解 。 如來印證我 。 最初解 。 即命名為阿若多 。 此云最初解 。 我所解非他 。 即佛微妙法音 。 音之所以稱妙者 。 悟聲塵乃是 。 緣生之法 。 其相雖妄 。 其性恒真 。 為妙覺明體 。 其體秘密 。 無形無相 。 其用周圓 。 遍照法界 。 我於音聲 。 為本修因 。 悟明真理 。 得阿羅漢道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音聲為上 。

此結答圓通 。 從聲塵得證 。 即以音聲為上 。

卯二優波色塵 。

優波尼沙陀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亦觀佛 。 最初成道 。 觀不淨相 。 生大厭離 。 悟諸色性 。 以從不淨 。 白骨微塵 。 歸於虛空 。 空色二無 。 成無學道 。

優波尼沙陀 。 此云色性空 。 我亦觀佛 。 最初成道 。

以遇佛之早故 。 觀不淨相 。

乃四念處之一 。 觀身不淨也 。 優波雖屬利根 。 煩惱障重 。 性多貪慾 。 故佛教修不淨觀 。 以對治之 。 遂於此身 。 生大厭離 。 悟諸色性者 。

以其根利 。 修觀之後 。 非但離障 。 且能悟性 。 以從不淨 。

指此色身 。 以從種子不淨 。 乃至死後 。 作九想觀 。

一 。 胖脹想 。 二 。 青瘀想 。 三 。 壞想 。 四 。 血塗想 。 五 。 膿爛想 。 六 。 蟲噉想 。 七 。 分散想 。 八 。 白骨想 。 九 。 燒想 。

此中但云白骨微塵者 。

微塵即是燒想 。 燒骨成灰 。 化為微塵 。 微塵遇風 。 一吹即散 。 終歸於空 。 即色不可得 。 無色不能顯空 。 非但色無 。 併空亦無 。 故曰空 。 色二無 。 因此得成無學之道 。

如來印我 。 名尼沙陀 。 塵色既盡 。 妙色密圓 。 我從色相 。 得阿羅漢 。

如來印證我名色性空 。 塵色既盡 。

即上空 。 色二無 。 妄相既盡 。 真性斯顯 。

妙色 。 即是性色 。 全性成色 。 全色皆性 。 不必析色歸空 。 色色皆如來藏 。 此理秘密曰密 。 周遍法界 。 大用圓滿曰圓 。 我從色相 。 為本修因 。 得成阿羅漢道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色因為上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證圓通 。 以觀色塵 。 為因地心 。 即此色塵為上 。

卯三香嚴香塵 。

香嚴童子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聞如來 。 教我諦觀 。 諸有為相 。

香嚴童子 。 觀香塵而得道 。 以自性真香 。 莊嚴法身 。

童子者 。 童真入道 。 並非年齡幼稚也 。

起座禮佛 。 白佛言 。

我聞如來 。 教我諦觀 。 諸有為相 。 諦觀者 。

以智照觀察 。 世間一切 。 有相有為之法 。 即因緣所生法也 。

如金剛經所云 。 凡所有相也 。 此所有相 。 皆是虛妄 。 非真實常住法 。

我時辭佛 。 宴晦清齋 。 見諸比丘 。 燒沉水香 。 香氣寂然 。 來入鼻中 。 我觀此氣 。 非木 。 非空 。 非煙 。 非火 。 去無所著 。 來無所從 。 由是意銷 。 發明無漏 。

我當時聞教辭佛 。 退而自脩 。 宴晦者 。

宴然安處 。 晦跡韜光 。 清齋者 。

清淨齋室 。 即齋心潔己 。 清脩觀行之室 。 今人宴居之室 。 亦多名齋 。 見諸比丘 。 燒沉水香 。

此香乃斫香樹 。 著地經久 。 外朽心堅 。 置水則沉 。 故以名焉 。

華嚴云 。

阿耨達池邊 。 出沉水香 。 名蓮華藏 。 若燒一丸 。 普熏閻浮 。 據此則鼻 。 不蒙煙可知 。 香氣寂然者 。

無形無聲 。 來入鼻中 。

我則即境修觀 。 以香氣為所觀境 。 觀此香氣 。 非從木來 。 以徒木不燒 。 香氣安能遠達 。 亦非從空出 。 以空性常恒 。 香氣不常有故 。 亦非從煙有 。 以寂然來入 。 其鼻並不蒙煙 。 亦非從火生 。 以世間諸火 。 本不出生香氣 。 不聞之時 。 香氣去無所著 。 正聞之時 。 香氣來無所從 。 當體空寂 。 由是香既不緣 。 鼻無所偶 。 根塵雙泯 。 意識亦銷 。 根塵識空 。 發明無漏 。

如來印我 。 得香嚴號 。 塵氣倏滅 。 妙香密圓 。 我從香嚴 。 得阿羅漢 。

如來印證我 。 得香嚴號 。 塵氣即香塵之氣 。 倏然時之短也消滅 。 妙香者 。 自性真香 。 體不可見曰密 。 用乃遍現曰圓 。 我從香嚴 。 得阿羅漢道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香嚴為上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證 。 以香塵為本修因 。 證入圓通 。 乃以香塵為上 。

卯四藥王味塵 。

藥王藥上 。 二法王子 。 並在會中 。 五百梵天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無始劫 。 為世良醫 。 口中嘗此 。 娑婆世界 。 草木金石 。 名數凡有 。 十萬八千 。 如是悉知 。 苦酢鹹淡 。 甘辛等味 。 並諸和合 。 俱生變異 。 是冷是熱 。 有毒無毒 。 悉能遍知 。

藥王 。 藥上 。 俱稱法王子者 。 以能紹隆佛種 。 堪承法王家業故 。 若究遠因 。 過去有佛 。 號琉璃光 。 比丘日藏 。 宣佈正法 。

時有長者 。 名星宿光 。 聞說法故 。 將阿梨勒諸藥 。 奉日藏大眾 。 願我來世 。 能治眾生身 。 心兩病 。 舉世歡喜 。 立名藥王 。 其弟名電光明 。 以醍醐上味之藥 。 供養佛僧 。 立名藥上 。 此得名之深因也 。 五百梵天 。 是其同行眷屬 。

我無始劫下 。 自陳夙因 。 為世良醫 。

善識病源 。 善能治病 。 藥到病除 。 方稱良醫 。 遍嘗諸藥 。 口中嘗此娑婆世界 。 顯嘗藥濟眾 。 即在此土 。 種種之藥雖多 。 不出草木 。 金石四類 。 名數凡有 。 十萬八千 。 如是悉盡也知 。 何者為苦 。 何者為酢 。 乃至何者為辛等 。 並知孰為和合性 。 以多藥共治一病 。 孰為俱生性 。 如甘草生來是甜 。 黃連生來便苦 。 一藥可治一病 。 孰為變異 。 如脩煉炮炙 。 方有功效 。 誰是冷性 。 能治熱病 。 誰是熱性 。 能治寒症 。 孰為有毒 。 無毒 。 可用不可用 。 悉能遍知 。 如是則世無難醫之病 。 人無不活之命 。 此善治身病也 。 至於善治心病 。 則宏宣佛法 。 化導人心 。 改惡遷善 。 返迷歸悟也 。

承事如來 。 了知味性 。 非空非有 。 非即身心 。 非離身心 。 分別味因 。 從是開悟 。

承事如來 。 即本師釋迦 。 二法王子 。 久於此界 。 修大乘因 。 如來成佛以來 。 久經無量劫數 。 來此娑婆世界 。 已八千返 。 師資夙緣所在 。 故得承事 。 因宿習不忘之故 。 故仍以味塵為觀 。 而能了知味性 。 非空有即離也 。 舌與藥觸 。 熾然味現 。 故非空 。 雖然味現 。 實無體性 。 故非有 。 此初起覺心 。 了其無體也 。 身心 。 即指舌根與舌識 。 諸藥不來 。 舌之與識 。 不自現苦等諸味 。 故非即身心 。 舌與舌識不嘗 。 諸藥不能自知 。 苦等諸味 。 故非離身心 。 此後觀察 。 知其無從也 。 分別味因 。 從是開悟者 。

由是分別 。 味塵之因 。 既無定體 。 又無從來 。 惟是幻妄名相 。 其相雖妄 。 其性恒真 。 從是開悟 。 味塵本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蒙佛如來 。 印我昆季 。 藥王 。 藥上二菩薩名 。 今於會中 。 為法王子 。 因味覺明 。 位登菩薩 。

觀行已成 。 圓解又開 。 得蒙如來 。 印證我昆季兄弟也 。 藥王 。 藥上二菩薩名 。 此乃如來鑑機 。 因其願行 。 立其嘉號 。 菩薩是自 。 他兩利之人 。 解行相應之稱 。 上指過去蒙佛 。 下指現在得果 。 今於如來 。 法會之中 。 為法王真子 。 權乘是庶子 。 二乘乃外子 。 因味覺明者 。

因觀味塵 。 從淺至深 。 圓悟本覺妙明之真性 。 躡解起行 。 由行而證 。 位登菩薩 。 此是真修實證也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味因為上 。

此結答圓通 。 據我所脩所證 。 以味塵為本脩因 。 即此為上 。

卯五跋陀觸塵 。

跋陀婆羅 。 並其同伴 。 十六開士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跋陀婆羅 。 此云賢守 。 以賢德自守 。 此自利也 。 又云賢護 。 以賢德普護眾生 。 此利他也 。 又名賢首 。 位居等覺 。 是眾賢之首 。 並其同行道伴 。 十六開士 。 開士即菩薩異稱 。 謂自能開悟 。 復能開悟眾生之大士 。 同時起座 。 禮佛自陳圓通 。

我等先於 。 威音王佛 。 聞法出家 。 於浴僧時 。 隨例入室 。 忽悟水因 。 既不洗塵 。 亦不洗體 。 中間安然 。 得無所有 。

我等等其同伴 。 先於過去 。 威音王佛之時 。 佛稱威音王者 。

法華云 。

神智無量 。 將導一切 。

要解云 。

以大音聲 。 普遍世界 。 為大法王 。 說法無畏也 。 準法華經 。 有二萬億 。 威音王佛 。 相繼出世 。 跋陀當在初佛像法之中 。 以與常不輕菩薩同時也 。 跋陀等初為慢眾 。 常輕慢誹罵常 。 不輕菩薩 。 後見不輕神力 。 自悔前非 。 又復信從 。 故得聞佛遺傳教法 。 發心出世俗家也 。 文中直言 。 先於威音王佛 。 聞法出家 。 此從略也 。

法華云 。

爾時常不輕菩薩者 。 則我身是 。

爾時四眾 。 常輕是菩薩者 。 今此會中 。 跋陀婆羅菩薩等是 。

於浴僧時 。 隨例入室者 。

佛制七眾淨浴律儀 。 半月僧眾用浴一次 。 隨例入於浴室 。 正浴之時 。 以水觸身 。 覺有冷暖澀滑之觸 。 由是窮究此水 。 還是因洗塵 。 而現觸耶 。 還是因洗體 。 而現觸耶 。 若謂洗塵而現 。 塵本無知 。 何能成觸 。 若謂洗體而現 。 四大假合之體 。 本屬無情 。 何能覺觸 。 故忽悟水因 。 水為導悟之因 。 既不洗塵 。 又不洗體 。 根塵悉泯 。 能所雙亡 。 中間安然 。 得無所有 。 欲覓觸塵之相 。 了不可得 。 相盡性顯 。 觀行成就 。

宿習無忘 。 乃至今時 。 從佛出家 。 令得無學 。 彼佛名我 。 跋陀婆羅 。 妙觸宣明 。 成佛子住 。

宿習 。 即指過去觀行熏習成種 。 在八識中 。 歷劫無忘 。 按跋陀先於 。 威音王佛 。 像法出家 。 因瞋恚意 。 輕賤不輕 。 二百億劫 。 常不值佛 。 不聞法 。 不見僧 。 千劫於阿鼻地獄 。 受大苦惱 。 猶能宿習無忘 。 守護善根 。 乃至今時 。 從佛出家 。 此佛是本師 。 昔緣復遇 。 承教斷惑 。 出三界之家 。 令得無學之道 。 此非小乘無學 。 乃是證於深位 。 彼佛命我之名 。 名曰跋陀婆羅 。

妙觸宣明者 。 妙觸對妄觸而言 。 妄觸有能觸之根 。 與所觸之塵 。 發生知覺 。 是名為觸 。 今既不洗塵 。 亦不洗體 。 妄觸既盡 。 妙觸宣明 。 微妙觸塵 。 非有非空 。 惟一藏性 。 隨心應量 。 循業發現而已 。 宣明即發現也 。 成佛子住者 。

即證菩薩位 。 位居等覺 。 是佛真子 。 堪紹佛位也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觸因為上 。

此結答圓通 。 佛問我圓通 。 如我所證 。 乃以觸塵為導悟之因 。 昔以觸塵觀行薰習 。 後得妙觸宣明 。 故以觸因為上 。

卯六迦葉法塵 。

摩訶迦葉 。 及紫金光比丘尼等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摩訶迦葉 。 此云大龜氏 。 姓也 。 揀異餘迦葉 。 又云大飲光 。 以尊者身光 。 映蔽餘光故 。 本名畢缽羅 。 乃是樹名 。 父母禱此樹而生 。 故以名焉 。 紫金光比丘尼 。 即其婦也 。 同時發心出家 。

我於往劫 。 於此界中 。 有佛出世 。 名日月燈 。 我得親近 。 聞法脩學 。 佛滅度後 。 供養舍利 。 然燈續明 。 以紫金光 。 塗佛形像 。 自爾以來 。 世世生生 。 身常圓滿 。 紫金光聚 。 此紫金光比丘尼等 。 即我眷屬 。 同時發心 。

此自述往因 。 我在往昔 。 於此娑婆世界之中 。 當時有佛 。 應機出現於世 。 名日月燈明佛 。 此佛以三智立名 。

日能照晝 。 令人作務 。 喻俗智照事 。 月能照夜 。 令人清涼 。 喻真智照理 。 燈能晝 。 夜並照 。 真 。 俗無礙 。 喻中智雙照理事 。 佛三智圓具 。 故號日月燈明 。 我得親近 。 為佛常隨眾 。 聞法脩學 。 佛滅度後 。 感佛深恩 。 供養舍利 。 梵語舍利 。 此云靈骨 。 由佛大悲願功 。 碎金剛不壞之身 。 而為舍利 。 流布天上人間 。 為世福田 。 令恭敬禮拜供養者 。 皆獲福故 。 然燈續明者 。

然燈供養 。 以續日光之明 。 併以紫金光 。 塗佛形像 。

灌頂疏引付法藏云 。

毘婆尸佛滅後 。 塔像金壞 。

時有貧女 。 對像感傷 。 有欲脩治 。 愧無資財 。 後丐得金錢 。 倩匠為薄 。 同成功德 。 金師歡喜 。 治瑩佛畢 。 誓為夫婦 。 九十一劫 。 人中天上 。 身恒金色 。 心恒愛樂 。 據此則紫金塗像 。 另一因緣 。 或翻譯脫漏毘婆尸世之文 。

自爾以來 。

即自爾時 。 塗像以來 。 世世生生 。 身常圓滿 。 紫金光聚 。

依因感果 。 不違所願 。 此紫金光比丘尼 。 亦隨願感報 。 與迦葉為夫婦 。 故曰即我眷屬 。 同時發心 。

有二意 。

一指過去 。 同時發心 。 脩治佛像 。 一指今生 。 同時發心 。 從佛出家 。

我觀世間 。 六塵變壞 。 唯以空寂 。 脩於滅盡 。 身心乃能 。 度百千劫 。 猶如彈指 。

迦葉正觀法塵 。 而言觀六塵者 。 以法塵是前五塵 。 落卸影子 。 故並言之 。 變壞者 。

法塵托意識而現 。 念念遷變壞滅 。 剎那剎那 。 不得停住 。 唯以空寂者 。

既變壞無常 。 當體空寂 。 修滅盡定 。

此定能滅六識 。 不起分別 。 能空法塵 。 故曰滅 。 能盡七識 。 半分染末那 。 亦復不起 。 故曰盡 。 唯留七識半分淨末那 。 以持定故 。 入此定者 。 身心乃能 。 度百千劫 。 猶如一彈指頃 。 迦葉現在雞足山中 。 待彌勒下生傳衣 。 即入此定 。

我以空法 。 成阿羅漢 。 世尊說我 。 頭陀為最 。 妙法開明 。 銷滅諸漏 。

我以空觀 。 銷滅法塵 。 即上我觀 。 六塵變壞 。 唯以空寂 。 此但結言而已 。 非另有別法也 。 法塵既銷 。 根識亦盡 。 結使隨斷 。 故得成阿羅漢道 。 世尊說我 。 頭陀為最 。 梵語頭陀 。 此云抖擻 。 以能抖擻法塵故 。 由我生滅法塵既滅 。 微妙法性現前 。 故能開悟法性 。 了明藏心 。 銷滅諸漏 。 約羅漢之跡 。 祗破我執 。 約證圓通 。 法執亦亡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法因為上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修所證無他 。 惟以法塵 。 為本修因 。 最為其上 。

初六塵圓通竟 。

寅二五根圓通分五卯 。 初那律眼根 。 二槃陀鼻根 。 三憍梵舌根 。 四畢陵身根 。 五空生意根 。 今初 。

阿那律陀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初出家 。 常樂睡眠 。 如來訶我 。 為畜生類 。 我聞佛訶 。 啼泣自責 。 七日不眠 。 失其雙目 。

阿那律陀 。 亦云阿樓陀 。 或云阿泥樓豆 。 此云無貧 。 又譯如意 。 過去劫以稗飯 。 供養闢支佛 。 感九十一劫 。 不受貧窮果報 。 得如意樂 。 是佛堂弟 。 起座禮佛 。 陳白本因 。 言我初出家時 。 每於聽法之時 。 常樂睡眠 。 如來訶責我 。 為畜生類 。

偈曰 。

咄咄何為睡 。
螺獅蚌蛤類 。
一睡一千年 。
不聞佛名字 。

我聞佛訶 。 啼泣自責 。 業障深重 。 七日七夜 。 不許睡眠 。 遂雙目失明 。 目以睡為食 。 七日不眠 。 所以失明 。

世尊示我 。 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 我不因眼 。 觀見十方 。 精真洞然 。 如觀掌果 。 如來印我 。 成阿羅漢 。

佛見阿那律陀 。 聞訶自責 。 精進失目 。 喜為可教之機 。 示以明不循根之修法 。 曰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 樂字去聲 。 好也 。 見有見性見塵之別 。 若見塵 。 是出流循塵 。 故有流轉 。 若見性 。 是入流旋根 。 獲得無妄 。 故佛教以好樂見性之法 。 旋本有之心光 。 照能見之見性 。 照之又照 。 照到本明自性 。 無動無壞 。 突開金剛正眼 。 名得金剛三昧 。 阿那律陀 。 依教勤修 。 遂發半頭天眼 。 故曰我不因由也浮 。 勝二種眼根 。 而能觀見十方世界 。 此即靈光獨耀 。 脫離內根也 。

精真洞然 。 如觀掌果者 。

此明半頭天眼之功能 。 精即樂見之見精 。 旋妄復真 。 洞達無礙 。 故喻觀大千 。 如觀掌中之果 。

阿那律陀 。 於淨名會下 。 告螺髻梵王曰 。

我得天眼 。 觀見三千大千世界 。 如觀掌中 。 菴摩羅果 。 則天人報得天眼 。 豈能與尊者 。 較左右耶 。 如來印證 。 我成阿羅漢道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旋見循元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修所證 。 即是旋彼出流之見精 。 遠離塵累 。 此背塵也 。 循彼元明之真見 。 脫黏內伏 。 此合覺也 。 此中佛所授之三昧 。 因阿那律陀 。 正憂根壞 。 不能見塵 。 世尊教以旋見亡塵 。 不必見塵 。 循元脫根 。 不必用根 。 正對機設教 。 因病與藥也 。

卯二槃特鼻根 。

周利槃特伽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周利 。 此云道生 。 槃特伽此云繼道 。 其母兩度隨夫出國 。 西域國風 。 女人若要生產 。 當回母家 。 第一次欲產 。 回家時促 。 行至半路 。 於大路邊生子 。 遂名道生 。 第二次要分娩 。 應當早歸 。 又是倉卒不及 。 於小路邊生子 。 名曰繼道 。 相繼乃兄 。 於道路而生 。 故名繼道 。 從座而起 。 頂禮白佛 。

我闕誦持 。 無多聞性 。 最初值佛 。 聞法出家 。 憶持如來 。 一句伽陀 。 於一百日 。 得前遺後 。 得後遺前 。

我闕少諷誦憶持 。 無有廣學多聞之性 。

譬喻經云 。

槃特於迦葉佛時 。 為三藏沙門 。 有五百弟子 。 三藏吝惜經義 。 不肯訓導 。 因此故感愚鈍之報 。 以宿善故 。 與佛同生一世 。 最初值佛 。 聞法出家 。 佛制出家 。 先學伽陀四句 。

身語意業不作惡 。
莫惱世間諸有情 。
正念觀知慾境空 。
無益之苦當遠離 。

此偈之意 。 出家須要脩持三業 。 莫惱眾生 。 看破五欲 。 勿學外道 。 空修無益之苦行 。 槃特憶持如來 。 一句伽陀 。 即第一句 。 於一百日之久 。 記得前四字 。 遺忘後三字 。 記得後三字 。 遺忘前四字 。 五百羅漢 。 同教一偈 。 不能成誦 。 其兄先出家入道 。 見其弟如是愚鈍 。 出家亦復無用 。 遣令還俗 。 槃特聞已 。 遂持繩至後園樹下 。 欲尋自盡 。

佛化樹神 。 而斥之曰 。

迦葉佛時 。 卿作三藏 。 弟子五百 。 吝法不誨 。 故獲斯報 。 但當自責 。 何為自殘 。 仍現佛身 。 而語之曰勿怖 。 成無上覺 。 不由汝兄 。

佛乃以手 。 牽至靜室 。 指掃帚云 。

此是甚麼 。

答曰 。

掃帚 。

又問曰 。

掃帚二字能忘記不 。

答言 。

不也 。

佛即教日夜誦掃帚 。 既久佛將掃帚二字 。 更名除垢 。 槃特思念 。 灰土掃除 。 其地清淨 。 日夜將這一把無相掃帚 。 掃來掃去 。 將心地塵垢 。 掃除盡淨 。

佛愍我愚 。 教我安居 。 調出入息 。 我時觀息 。 微細窮盡 。 生住異滅 。 諸行剎那 。

此奉教調息 。 佛愍我愚鈍 。 教我安居靜處 。 調息攝心 。 愚鈍雖由吝法遠因 。 闕誦亦屬散亂所致 。 故佛授以調息之定 。 調鼻中出息與入息也 。 鼻中氣息 。 有四種相 。

有聲曰風 。 結滯曰氣 。 出入不盡曰喘 。 不聲不滯出入俱盡曰息 。 按天台止觀 。 調息當離風 。 氣 。 喘三相 。 而幽綿自在 。 此似六妙門 。 前三門數隨止也 。 我時觀息 。 微細窮盡四句 。 我於爾時 。 秉教觀息 。 工夫純熟 。 心漸微細 。 先唯調其出入 。 後便窮其生滅 。 定深更能窮盡 。 生 。 住 。 異 。 滅四相 。 初起曰生 。 不斷曰住 。 漸微曰異 。 已斷曰滅 。 諸行 。 即四相遷流不住 。

剎那 。 時之最短也 。 一念有九十剎那 。 一剎那有九百生滅 。 窮息至此 。 可謂極微細矣 。 此似六妙門 。 後三門觀還淨也 。

其心豁然 。 得大無礙 。 乃至漏盡 。 成阿羅漢 。 住佛座下 。 印成無學 。

此開悟得果 。 其心豁然者 。

即窮盡鼻息處 。 諸行惟在剎那 。 剎那無體 。 惟在一念 。 念性本空 。 豁然開悟 。 貫通諸法 。 得大無礙 。 乃至界內欲有無明三漏先盡 。 成阿羅漢 。 住佛座下 。 蒙佛印證 。 成無學道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反息循空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證 。 即奉教調出入息 。 反息 。

即鼻根不緣外塵 。 反觀息相 。 循空 。

即窮諸行空 。 循順空理 。 此背塵合覺也 。 所謂出息不涉眾緣 。 入息不住陰 。 界 。 前則闕誦 。 後竟得果 。 斯鼻根為本修因 。 最為第一 。

卯三憍梵舌根 。

憍梵缽提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有口業 。 於過去劫 。 輕弄沙門 。 世世生生 。 有牛司病 。

憍梵缽提 。 此云牛司 。 牛食之後 。 恒常虛嚼 。 口則磨來磨去 。 尊者之口如之 。 此乃宿業之報 。 故白佛言 。

我有口業 。 於過去劫 。 輕弄沙門 。

因見老比丘 。 無齒而食 。 笑其如牛喫草 。 此老比丘 。 即告之曰 。

我證阿羅漢道 。 汝犯口過 。 應當懺悔 。

自亦知非 。 雖經懺悔 。 世世生生 。 猶感牛舌之報 。 故曰 。

有牛司病 。

佛以憍梵缽提 。 有此舌病 。 敕居天上 。 免人譏誚遭墮 。 來入法會時 。 令含念珠 。 可以遮謗 。 天人有宿命通 。 知其感報之因 。 不敢謗毀 。 故令居焉 。

如來示我 。 一味清淨 。 心地法門 。 我得滅心 。 入三摩地 。 觀味之知 。 非體非物 。 應念得超 。 世間諸漏 。

此如來因機施教 。 欲令就路還家 。 故示以一味清淨 。 心地法門 。 從舌根入也 。 一味者 。 非甜苦有味之味 。 非淡然無味之味 。 但令反觀根性 。 不觀甜淡等塵 。 惟觀雙離空有 。 中道妙味 。 是為一味 。 清淨心地 。 離塵脫根 。 反嘗自性 。 一味清淨 。 即本元心地 。 依之修習 。 可成三昧 。 故稱法門 。 我得滅心 。 入三摩地者 。

我因不循甜 。 淡 。 味塵 。 而起分別 。 得滅攀緣識心 。 塵既不緣 。 根無所偶 。 識心已滅 。 此即棄生滅也 。 入三摩地 。 有修證之分 。 此是修中三摩 。 如何修法 。 但用根性 。 本有智光 。 觀照嘗味知性 。 非生於舌根自體 。 以外物不來 。 舌不成知 。 又非出於甜苦等物 。 以舌若不嘗 。 物不自知 。 由悟根性 。 脫根離塵 。 所以應念得超 。 世間諸漏 。 此即守於真常 。 常光現前 。 根塵識心 。 應時銷落也 。

內脫身心 。 外遺世界 。 遠離三有 。 如鳥出籠 。 離垢銷塵 。 法眼清淨 。 成阿羅漢 。 如來親印 。 登無學道 。

內脫身心 。

由上觀味之知非體 。 故悟舌性 。 非關舌根自體 。 故能情界脫纏 。 外遺世界 。

由上觀味之知非物 。 悟舌性非干味塵等物 。 故能器界超越 。 又由前應念得超 。 世間諸漏 。 故得遠離三有即三界 。 上既根塵俱脫 。 情器雙超 。 如鳥出籠 。 鳥喻迷時 。 真墮妄中 。 籠喻三界五陰 。 今既解行相應 。 離妄證真 。 故如鳥出籠 。 此按圓通 。 已解根塵麤三結 。 離垢銷塵 。 法眼清淨 。 解後細三結 。

即四卷末云 。

想相為塵 。 識情為垢 。 二俱遠離 。 則汝法眼 。 應時清明 。

成大阿羅漢 。 破無明 。 證法身 。 如來親自印證 。 登大乘無學之道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還味旋知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修所證 。 以舌根為本修因 。 還復一味 。 清淨之心 。 旋轉循塵 。 黏妄之知 。 以斯舌根 。 最為第一 。

卯四畢陵身根 。

畢陵伽婆蹉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畢陵伽婆蹉 。 此云餘習 。 過去五百世 。 為婆羅門 。 性多憍慢 。 每過恒河 。 呼河神小婢斷流 。 神雖為斷 。 懷瞋白佛 。 佛令向神道歉 。 遂合掌向曰 。

小婢莫瞋 。

眾皆失笑 。

佛言 。

實無慢心 。 因河神過去為其婢女 。 乃餘習耳 。

我初發心 。 從佛入道 。 數聞如來 。 說諸世間 。 不可樂事 。 乞食城中 。 心思法門 。 不覺路中 。 毒刺傷足 。 舉身疼痛 。 我念有知 。 知此深痛 。 雖覺覺痛 。 覺清淨心 。 無痛痛覺 。

我初發心出家 。 從佛剃落 。 得入出世之道 。 數音率常也聞如來 。 宣說世間 。 不可樂事 。 即四諦中苦諦 。 如來對小機眾生常說 。 故得數聞 。 聞已依教修觀 。 乞食城中 。 心思法門 。

即觀苦諦 。 行 。 住 。 坐 。 臥 。 不離觀法 。 只顧作觀 。 不覺路中有毒刺 。 信步行走 。 致傷其足 。 毒入身中 。 舉身即全身疼痛 。 正觀苦諦 。 忽遇苦事 。 乃是發悟之好機緣也 。 我念有知 。 知此深痛者 。

正當毒發 。 疼痛之時 。 我念身中 。 有箇能知覺者 。 知此深痛 。 遂即立定腳跟 。 觀察此知痛者是誰 。 由是而知 。 身根之中 。 雖有能覺之心 。 覺此深痛 。 此乃有痛之妄覺 。 而我本覺 。 清淨之心 。 實無有痛 。 能痛著此覺心 。 此為無痛之真覺 。 後三句 。

交師云 。

雖有能覺之心 。 與所覺之痛 。 而身根中無分別清淨覺心 。 本無所覺之痛 。 與能覺之痛覺也 。

我又思惟 。

如是一身 。 寧有雙覺 。 攝念未久 。 身 。 心忽空 。 三七日中 。 諸漏虛盡 。 成阿羅漢 。 得親印記 。 發明無學 。

此思惟非識 。 乃屬於智 。 即八正道 。 之正思惟 。 一人一身 。 應只一覺 。 為何現身 。 有知痛之覺 。 又有清淨 。 覺心之覺 。 如是一身 。 寧有雙覺耶 。 攝念者 。 收攝知痛之妄念結成疑團 。 隨順無痛之真覺 。 未久之間 。 身心忽空 。 身是疼痛之身根 。 心是覺痛之身識 。 忽空者 。 由真覺之力所鎔 。 疑團打破 。 真純妄絕 。 如湯消冰 。 故曰忽空 。 經三七日之久 。 諸漏悉皆虛盡 。 純一本覺 。 清淨真心 。 永離虛妄 。 成阿羅漢 。 得親印記 。 發明無學 。 同上所釋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純覺遺身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修所證 。 純一本覺 。 遺妄身心 。 以斯身根 。 為本修因 。 最為第一 。

卯五空生意根 。

須菩提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曠劫來 。 心得無礙 。 自憶受生 。 如恒河沙 。 初在母胎 。 即知空寂 。 如是乃至 。 十方成空 。 亦令眾生 。 證得空性 。

須菩提譯空生 。 初生之時 。 其家寶藏忽空 。 其父大驚 。 為卜吉凶 。 得一卦 。 既善且吉 。 遂名善吉 。 未久寶藏復現 。 又名善現 。 起座頂禮白佛 。

我曠遠也劫來 。 心得無礙 。 心即意根 。 無礙即空也 。 自憶受生 。 如恒河沙 。

極言多生 。 喻如恒沙 。 此得宿命通 。 無有隔胎之迷 。 此敘遠本也 。 初在母胎 。 即知空寂 。

此生隨相受生 。 初在母胎之中 。 即知四大本空 。 五蘊非有 。 當體空寂 。 如是乃至 。 出胎之後 。 由人空 。 而悟法空 。 十方世界 。 森羅萬法 。 悉皆空寂 。 同深心菩薩 。 人法雙空境界 。 此屬自利 。 從佛出家後 。 自行化他 。 廣為眾生 。 宣說人 。 法二空真如 。 亦令眾生 。 證得空性 。 即人空 。 法空 。 真如自性 。 此屬利他 。

蒙如來發 。 性覺真空 。 空性圓明 。 得阿羅漢 。 頓入如來 。 寶明空海 。 同佛知見 。 印成無學 。 解脫性空 。 我為無上 。

空生雖悟人 。 法二空 。 尚未了達 。 空性即是如來藏性 。 乃蒙如來顯發 。 性覺真空 。 性空真覺 。 解見空大文中 。 悟得全空全覺 。 全覺全空 。 空性圓明者 。

謂此真空妙性 。 不同偏空故圓 。 不落斷空故明 。 乘此妙悟 。 得證大阿羅漢 。 頓入如來 。 寶明空海 。 同佛知見三句 。

承上雖得人 。 法二空 。 尚有空在 。 故重觀空性 。 併空亦空 。 即上文俱空不生 。 故能頓入如來 。 第一義空 。 寶明妙性 。 真空性海 。 既已頓同佛空 。 其知見自應同佛 。 佛知無知 。 無所不知 。 佛見無見 。 無所不見 。 印成無學者 。

如來印證 。 已成大乘無學之道 。 解脫性空者 。

雖證空性 。 不住於空 。 不為空縛 。 是為解脫 。 非同二乘 。 沉空滯寂 。 被空所縛 。 非真解脫也 。 如來印我 。 所證真空 。 不礙妙有 。 故為無上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諸相入非 。 非所非盡 。 旋法歸無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修所證 。 諸相入非 。

諸相即人相 。 法相 。 悉入於空 。 非即空也 。 此句人 。 法雙空 。 非所非盡 。

非 。 即能空之空 。 所非 。 即所空之人 。 法二相 。 盡 。 亦空也 。 即能所俱空 。 所謂空 。 所空滅 。 痛愈藥除也 。 人 。 法未空 。 須假空智 。 人 。 法雙空 。 空智亦泯 。

旋法歸無 。 斯為第一者 。

此法非法塵之法 。 乃人相 。 法相 。 非法空也相之法 。 以意根無分別性 。 旋其虛妄生滅諸法 。 復歸本元覺性 。 第一義空 。 無字即第一義空 。 欲證第一義空 。 惟斯意根 。 最為第一 。

寅二五根圓通竟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十三終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