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瑛大師著(
寅三六識圓通分六卯 。 初鶖子眼識 。 二普賢耳識 。 三難陀鼻識 。 四滿慈舌識 。 五波離身識 。 六目蓮意識 。 今初 。
舍利弗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曠劫來 。 心見清淨 。 如是受生 。 如恒河沙 。 世出世間 。 種種變化 。 一見則通 。 獲無障礙 。
舍利弗 。 此云鶖子 。 起座頂禮白佛 。 我曠劫來 。 心見清淨 。
心見即眼識 。 不染色塵曰清淨 。 如是指眼識清淨 。 受生如恒河沙劫之久 。 世出世間 。 凡聖染淨諸法 。 六凡法界 。 善惡攸分 。 苦樂不等 。 四聖法界 。 大小差殊 。 權實有異 。 故曰種種變化 。 一見則通者 。
祗要眼識一見 。 隨念分別 。 則能通達 。 瞭然明白 。 獲無障礙 。 不必意識 。 計度分別 。 此顯多劫 。 眼識明利也 。
我於中路 。 逢迦葉波 。 兄弟相逐 。 宣說因緣 。 悟心無際 。
舍利弗 。 初事沙然梵志 。 沙然歿後 。 無師可事 。 一日於中路 。 逢三迦葉波 。 兄弟相逐即相隨 。 宣說因緣深義 。
偈云 。
因緣所生法 。
我說即是空 。
亦名為假名 。
亦名中道義 。
此四句 。 即大乘因緣 。 天台宗 。 藏 。 通 。 別 。 圓四教 。 即依此偈而立 。 四句依次立四教 。 鶖子一聞 。 便悟圓理 。 圓理即是藏心 。 故曰悟心 。 周遍法界 。 故曰無際 。
有云舍利弗 。 路逢馬勝比丘 。 威儀庠序 。 即趨問汝師是誰 。
答曰 。
我師釋迦牟尼 。
又問 。
汝師授汝何法 。 可得聞乎 。
答曰 。
我初入道 。 祗記得因緣之法 。
諸法從緣生 。
諸法從緣滅 。
我佛大沙門 。
常作如是說 。
舍利聞已 。 即得初果 。 歸告目連亦悟 。 二人率領徒眾 。 投佛出家 。 今云逢迦葉波者 。 或同時所遇 。 非獨一人 。 彼此互出耳 。
從佛出家 。 見覺明圓 。 得大無畏 。 成阿羅漢 。 為佛長子 。 從佛口生 。 從法化生 。
既聞勝法 。 乃知師亦非常 。 遂從佛出家 。 見覺亦眼識也 。 嚮者眼識 。 雖得無礙 。 尚未明圓 。 今則更承佛誨 。 識精明圓 。 得大自在 。 具四無畏 。 為接樂小之儔 。 權取四果 。 成阿羅漢 。 欲伏邪外之眾 。 示居智魁 。 為佛長子 。 乃以智德居長也 。 從佛口生 。 從法化生者 。
非說色身 。 乃指法身 。 從佛聞法 。 而得悟證法身 。 如從佛口生也 。 在教法中 。 常承法乳 。 長養之力 。 是從法化生也 。
佛問圓通 。 如我所證 。 心見發光 。 光極知見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如我所修所證 。 心見發光 。 即由眼識 。 而成無障礙智 。 光即智也 。 智光極處 。 徹佛知見 。 斯眼識最為第一 。
他經云 。
鶖子過去 。 已成金龍如來 。 乃不捨大悲 。 倒駕慈航 。
則知七日 。 通達佛法 。 半月得證聖果 。 皆示現耳 。
卯二普賢耳識 。
普賢菩薩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已曾與 。 恒沙如來 。 為法王子 。 十方如來 。 教其弟子 。 菩薩根者 。 修普賢行 。 從我立名 。
此自述遠因 。 普賢菩薩 。
行彌法界曰普 。 位鄰極聖曰賢 。 起座頂禮白佛言 。
我已曾與 。 恒沙如來 。 為法王子 。 此顯事佛之多 。 恒沙如來 。 悉皆承事 。 無空過者 。 故得證位之深 。 以為法王真子 。 位當等覺 。 可以承紹法王家業也 。
行願品云 。
一切如來有長子 。
彼名號曰普賢尊 。
十方諸佛如來 。 教其弟子 。 有大乘菩薩根器者 。 即圓頓一類之機 。 修普賢行 。 即大乘法界行 。 十大願王是也 。 此行從我立名 。 者有二意 。
一 。 令行人有所傚法 。 二 。 令普賢有所加被也 。
世尊 。 我用心聞 。 分別眾生 。 所有知見 。 若於他方 。 恒沙界外 。 有一眾生 。 心中發明 。 普賢行者 。 我於爾時 。 乘六牙象 。 分身百千 。 皆至其處 。 縱彼障深 。 未得見我 。 我與其人 。 暗中摩頂 。 擁護安慰 。 令其成就 。
世尊我用心聞 。
心聞即耳識 。 惟用耳識 。 隨念分別 。 不假五俱意 。 及獨頭意識 。 計度分別 。 便能分別眾生 。 所有知見 。 然眾生知見不一 。 有邪 。 正 。 大 。 小 。 權 。 實 。 種種差別 。 但用心聞 。 即能了知 。 若於他方 。 恒河沙界之外 。 極言其處之遠 。 有一眾生 。 心中發明 。 普賢行者 。
先悟毘盧性海 。 次入普賢行門 。 雖然在遠不遺 。 如十方世界 。 有無量眾生 。 發明普賢行者 。 我於爾時 。 乘六牙象 。 分身百千 。 皆至其處 。 此菩薩利生念切 。 及時而應 。 準法華象是白象 。 表清白梵行之相 。 六牙表六度 。 乘此為因 。 而到如來果地也 。 分身百千 。
極言其多 。 非定數也 。 有無量眾生 。 發明普賢行 。 菩薩即現無量身 。 而遍應之 。 此不思議之力用也 。 一身不分而普現 。 群機咸應以無違 。 如一月當空 。 影臨眾水 。 縱彼惑重障深 。 能障遇聖善根 。 我與其人 。 暗中摩頂 。 消其惑業 。 除其障難 。 冥中擁護 。 令不退轉 。 如無障者 。 現身安慰 。 令其增進 。 成就 。 雙指有障無障 。 皆得成就 。 普賢廣大行願心也 。
佛問圓通 。 我說本因 。 心聞發明 。 分別自在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我上來所說 。 最初本因 。 但用耳識 。 隨念分別 。 能發智慧光明 。 普照群機 。 得大自在 。 現前諸行 。 莫不資始乎此 。 故曰斯為第一 。
卯三難陀鼻識 。
孫陀羅難陀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初出家 。 從佛入道 。 雖具戒律 。 於三摩地 。 心常散動 。 未獲無漏 。 世尊教我 。 及拘絺羅 。 觀鼻端白 。
孫陀羅 。 此云豔 。 是妻名 。 難陀是本名 。 此云喜 。 連妻為名曰豔喜 。 因佛會下 。 難陀多人 。 加豔以別之 。 是佛胞弟 。 具三十相 。 短佛四指 。 身亦金色 。 若入眾中 。 有不識者 。 謂是佛來 。 起座頂禮白佛言 。
我初出世俗家 。 從佛而入出世道 。 雖具戒律 。
言於戒雖然無缺 。 於定尚未時入 。 故曰於三摩地 。 心常散動 。 散者心攝不起 。 動者心定不下 。 因無定不能發慧 。 無慧不能斷惑 。 故未獲無漏 。 世尊教我 。
乃因機施教 。 及拘絺羅 。 此云大膝 。 是舍利弗母舅 。 同為散心之機 。 故佛教觀鼻端白 。 兩目注視 。 鼻尖微有白相 。 令其注心一處 。 收攝散動也 。
我初諦觀 。 經三七日 。 見鼻中氣 。 出入如煙 。 身心內明 。 圓洞世界 。 遍成虛淨 。 猶如琉璃 。 煙相漸銷 。 鼻息成白 。
我初秉教諦觀 。 經三七日 。 見鼻中氣 。 出入如煙 。
當知此氣 。 由風火而起 。 鼓煩惱濁 。 故其狀如煙 。 昧者不覺 。 惟諦觀能見 。 視微若著 。 煙相漸銷 。 鼻息成白兩句 。
應接如煙下 。 觀之既久 。 煩惱垂盡 。 煙相漸銷 。 出入鼻息 。 竟成白相 。 身心內明者 。
身心即鼻識 。 以肉鼻同身 。 內明即定成之相 。 定功既成 。 便能發慧 。 明即智慧光明 。 煩惱既銷 。 慧光迭發 。 圓滿洞徹 。 依報世界 。 遍成虛淨 。 虛則無礙 。 淨則無染 。 皆慧光遍鎔所致 。 故得內明外虛 。 猶如琉璃 。 內外明徹 。
心開漏盡 。 諸出入息 。 化為光明 。 照十方界 。 得阿羅漢 。 世尊記我 。 當得菩提 。
首句藏心開顯 。 諸漏俱盡 。 諸出入氣息 。 皆化為智慧光明 。 普照十方世界 。 得成大阿羅漢 。 此轉煩惱成菩提之先聲 。 故世尊記我 。 當得菩提 。 即當來成佛也 。
佛問圓通 。 我以銷息 。 息久發明 。 明圓滅漏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不取嗅 。 聞 。 鼻識 。 而取觀息之功 。 我以銷息者 。 始而觀鼻攝心 。 見氣如煙 。 繼而煙相漸銷 。 鼻息成白 。 故曰銷息 。 銷息乃銷如煙之氣 。 而成白淨之息也 。 息久發明者 。
銷息既久 。 定力愈深 。 並息亦銷 。 諸出入息 。 稱性發化 。 成為智慧光明 。 明圓滅漏者 。
光明圓照十方 。 銷滅諸漏 。 不僅見思 。 並滅塵沙無明 。 惟斯鼻觀 。 最為第一 。
卯四滿慈舌識 。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曠劫來 。 辯才無礙 。 宣說苦空 。 深達實相 。 如是乃至 。 恒沙如來 。 秘密法門 。 我於眾中 。 微妙開示 。 得無所畏 。
滿慈子 。 起座頂禮白佛 。 自述遠因 。 我曠劫來 。 辯才無礙 。
此由宿命通 。 能憶遠劫之事 。 辯才有四 。
一 。 法無礙辯 。 能說世出世法 。 一一名相 。 無不了知 。
二 。 義無礙辯 。 能說諸法 。 差別之義 。 通達無礙 。
三 。 辭無礙辯 。 能以一言 。 而含無邊妙義 。 能收廣義 。 納在數語之中 。
四 。 樂說無礙辯 。 隨順眾生好樂 。 善巧方便 。 而為說法 。 宣說苦空 。
對小機說小法 。 深達實相 。
對大機說大法 。 又正說苦空之時 。 深達實相之理 。 了知苦本無苦 。 苦即法身 。 法身即實相也 。 了知真空不礙妙有 。 妙有不礙真空 。 權實諸法 。 隨宜能說 。
如是乃至 。 恒沙如來 。 秘密法門 。
即大乘了義 。 秘密深奧法門 。 我於大眾之中 。 將精微之義理 。 用巧妙之言詞 。 對眾開示 。 人眾既多 。 根器不等 。 開示曰微妙者 。 自必三根普利 。 一雨均沾也 。
得無所畏者 。 分得如來 。 四無所畏 。
一 。 一切智無畏 。 二 。 漏盡無畏 。 三 。 說障道無畏 。 四 。 說盡苦道無畏 。
能於眾中 。 作師子吼 。 心無所畏 。 於法而得自在也 。
世尊知我 。 有大辯才 。 以音聲輪 。 教我發揚 。 我於佛前 。 助佛轉輪 。 因師子吼 。 成阿羅漢 。 世尊印我 。 說法無上 。
此敘現跡 。 本師世尊 。 知我有大辯才 。 誠為知弟莫若師 。 因才而教育 。 以音聲輪 。
即口輪說法 。 亦即法輪 。 教我發揚者 。
教我觀機發揚 。 慎勿不淨錯施於爐韝 。 數息竟授於塚人 。 我於佛前 。 助佛轉輪者 。 助揚佛化 。 代轉法輪 。 因師子吼 。 即說法無畏也 。 師子一吼 。 群獸皆伏 。 妙法一宣 。 邪 。 外歸化 。 以此舌識 。 上輔佛化 。 下度眾生 。 成阿羅漢 。 世尊印證我 。 說法人中 。 為無有上 。
佛問圓通 。 我以法音 。 降伏魔怨 。 銷滅諸漏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我以舌識 。 說法無畏 。 即以法音 。 降伏三界諸魔 。 五陰怨賊 。 銷滅結使 。 以及諸漏 。 以斯舌識 。 最為第一 。
卯五波離身識 。
優波離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親隨佛 。 逾城出家 。 親觀如來 。 六年勤苦 。 親見如來 。 降伏諸魔 。 制諸外道 。 解脫世間 。 貪欲諸漏 。
優波離此云上首 。 嚴持淨戒 。 為眾綱紀故 。 起座頂禮 。 而白佛言 。 我親隨佛 。 逾城出家者 。
據傳說 。 佛為太子時 。 優婆離為東宮執事之臣 。 及佛背父出家 。 彼優婆離亦有失職之咎 。 當然不安於位 。 且無職可供矣 。 故即隨佛出家 。 但非國王所派遣 。 不在五比丘之列耳 。
親觀如來 。 六年勤苦者 。
太子剃除鬚髮已 。 將寶冠寶衣等 。 交車匿持回 。 告稟父王母後 。 不必憂念 。 淨飯王派遣五臣 。 同車匿往請太子回國 。
太子曰 。
不成佛道 。 不回本國 。
於是與太子隨行 。
普曜經云 。
至伽闍山 。 苦行林 。 天獻麻米 。 日食一顆 。 五臣同波離 。 與太子伴修 。 五臣先後離去 。 惟波離始終不離 。
故曰親觀如來 。 六年勤苦 。 親見如來 。 降伏諸魔 。 制諸外道者 。
佛在雪山苦行 。 本可成道 。 祗恐貽誤眾生 。 以苦為道 。 故不在雪山成道 。 遂起詣菩提樹下安坐 。
誓曰 。
不成佛道 。 不起此坐 。
經四十八日 。 波旬魔王 。 夢見三十二變 。 覺已恐怖 。 觀察閻浮提菩薩坐樹下 。 將成正覺 。 敕四魔女 。 令壞禪定 。 現三十二媚相 。 菩薩身心 。 寂然不動 。 令女自見九孔二藏 。 八萬蟲戶 。 污穢不淨 。 嘔吐而去 。 魔怒親率魔兵 。 有欲加害 。 亦無可奈何 。 此亦波離目睹之事 。 故曰親見 。
制諸外道 。
此佛成道以後 。 佛未出世 。 印度只有外道婆羅門教 。 佛成道已 。 人多信仰 。 外道嫉妒 。 屢欲害佛 。 如申日以毒飯害佛 。 佛自念我心無毒 。 自不受毒 。 食已安然 。 如以醉象害佛 。 佛伸五指 。 現五師子 。 醉象伏地不動 。 又度優樓頻螺迦葉等 。 皆親見制諸外道也 。 解脫世間 。 貪欲諸漏者 。
此波離自敘悟證有由 。 因親觀苦行 。 親見降魔制外 。 信出世之有益 。 厭世間之無常 。 深知貪欲 。 為諸漏根本 。 既已深知 。 自然不著 。 故曰解脫 。
承佛教戒 。 如是乃至 。 三千威儀 。 八萬微細 。 性業遮業 。 悉皆清淨 。 身心寂滅 。 成阿羅漢 。
此述秉教得果 。 承佛教戒 。
即授以二百五十 。 條比丘戒 。 此小乘戒也 。 如是乃至 。
漸次增進 。 大乘菩薩戒法 。 三千威儀 。
以行住坐臥四威儀 。 各具二百五十成一千 。 對三聚淨戒 。 各一千則成三千 。 八萬微細者 。
以三千威儀 。 配身口七支 。 則成二萬一千 。 復配貪 。 瞋 。 癡 。 等分 。 合成八萬四千細行 。 性業遮業者 。
謂所戒之法 。 體性即惡 。 不待制止 。 犯則成業 。 如殺盜婬妄等 。 是為性業 。 若所戒之法 。 體性非惡 。 以能引令作惡 。 佛故遮止 。 如飲酒食葷墾土等 。 是為遮業 。 由是大 。 小兩乘之戒 。 悉皆能持 。 清淨無犯 。 身心寂滅 。 成阿羅漢者 。
小乘制身 。 故身識寂然 。 大乘制心 。 故意識亦滅 。 此即由戒生定 。 定力既成 。 慧光斯發 。 乃得人空慧 。 成阿羅漢道 。
我是如來 。 眾中綱紀 。 親印我心 。 持戒脩身 。 眾推為上 。
我是如來 。 律中首領 。 於大眾中 。 能以戒律 。 整綱肅紀 。 統領曰綱 。 維持曰紀 。 佛令稽查持犯 。 處斷重輕 。 統領僧眾 。 維持律宗 。 故曰我是 。 眾中綱紀 。 親印我心者 。
此云大乘制心之戒 。 是我密行 。 無念總持 。 蒙佛親印我心戒清淨 。 小乘制身之學 。 持戒修身 。 是我顯跡 。 蒙佛於大眾之中 。 推為無上 。
如智論云 。
長老優波離 。 於五百羅漢中 。 持律第一 。
是也 。
佛問圓通 。 我以執身 。 身得自在 。 次第執心 。 心得通達 。 然後身心 。 一切通利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佛問圓通 。 我以用也身識 。 執持小乘身戒 。 身識不起 。 於觸塵中 。 並無違順俱非等相 。 身得自在 。 由外及內 。 次第以身識 。 執持大乘心戒 。 心得通達者 。
即悟明無作妙戒 。 既無所持之戒 。 亦無能持之心 。 然後若身若心 。 不待執持 。 自然無犯 。 故曰 。
一切通利 。
得入圓通 。 以斯身識 。 最為第一 。
卯六目連意識 。
大目犍連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初於路乞食 。 逢遇優樓頻螺 。 伽耶 。 那提 。 三迦葉波 。 宣說如來 。 因緣深義 。 我頓發心 。 得大通達 。
大目犍連 。 此云大採菽氏 。 起座頂禮白佛 。
我當初於路乞食 。 逢遇三迦葉波 。 兄弟三人 。 優樓頻螺 。 此云木瓜林 。 依此林而修 。 伽耶山名 。 即象頭山 。 依此山修故 。 那提江名 。 近此江修故 。 宣說如來 。 因緣深義 。
即 。
因緣所生法 。
我說即是空 。
亦名為假名 。
亦名中道義 。
非取世間 。 和合麤因緣相 。 有云舍利 。 聞說因緣之法 。 歸告目連 。 此目連自述 。 親聞所說 。 我頓發心有二義 。
一 。 發心從佛出家 。 二 。 發明意識心 。 即如來藏 。
故曰 。 得大通達 。
所謂窮源徹底 。 了知全識全性也 。
如來惠我 。 袈裟著身 。 鬚髮自落 。 我遊十方 。 得無罣礙 。 神通發明 。 推為無上 。 成阿羅漢 。
既聞法已 。 仰慕於佛 。 聞舍利弗 。 歸投於佛 。 佛呼善來比丘四字 。 袈裟著身 。 鬚髮自落 。 頓成比丘之相 。 我遊十方 。 得無掛礙 。 去住自由 。 神通發明者 。
由此神通 。 發明意識即藏性 。 不變隨緣 。 自在無礙 。 故於眾中 。 神通推為無上 。 成阿羅漢道 。
寧惟世尊 。 十方如來 。 歎我神力 。 圓明清淨 。 自在無畏 。
此言我之神通 。 豈獨本師世尊 。 於阿含會上 。 許我神通第一 。 即十方如來 。 亦皆歎我神力 。 具有四義 。
一 。 遍遊十方 。 作諸佛事 。 故曰圓明 。 二 。 一真不動 。 纖塵不染 。 故曰清淨 。 三 。 任運示現 。 無礙解脫 。 故曰自在 。 四 。 無魔不降 。 有怨讀冤皆伏 。 故曰無畏 。
佛問圓通 。 我以旋湛 。 心光發宣 。 如澄濁流 。 久成清瑩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佛今問我 。 悟十八界 。 誰為圓通 。 從何方便 。 入三摩地 。 我以用也意識 。 旋轉虛妄分別之意識 。 復歸圓湛常住之心性 。 心地光明 。 由此顯發宣流 。 現為神通 。 如澄濁水 。 流即水也 。 妄識種種分別如濁水 。 旋字即澄濁之功 。 旋之既久 。 而成湛然澄清 。 瑩淨皎潔之藏性 。 惟斯意識 。 最為第一 。
三六識圓通竟 。
寅四七大圓通分七卯 。 初烏芻火大 。 二持地地大 。 三月光水大 。 四琉璃風大 。 五空藏空大 。 六彌勒識大 。 七勢至根大 。 卯初分四辰 。 初陳白因欲得觀二觀行成就 。 得名三證果心發大願 。 四結答所證圓通 。 今初 。
烏芻瑟摩 。 於如來前 。 合掌頂禮 。 佛之雙足 。 而白佛言 。
我常先憶 。 久遠劫前 。 性多貪欲 。 有佛出世 。 名曰空王 。 說多婬人 。 成猛火聚 。 教我遍觀 。 百骸四肢 。 諸冷煖氣 。
烏芻瑟摩 。 此云火頭 。 即火頭金剛 。 七大本以地大為首 。 茲以火大居先者 。 以婬欲屬火 。 婬為壞定之冤賊 。 當首戒之 。 故以火大居先 。 烏芻起座 。 頂禮白佛 。
我常先憶 。 久遠劫前 。 身居凡位 。 性多貪欲 。 以宿生婬習 。 積習成性 。 於時有佛出世 。 名曰空王 。 佛名空王 。 證第一義空也 。
法華經 。 佛云 。
我與阿難 。 同於空王佛所發心 。 則烏芻亦與佛 。 同在空王會下同學 。 今為護佛法 。 乃現力士之身 。 空王善能 。 觀機施教 。 說多婬人 。 生為慾火 。 死為業火 。 婬多火亦多 。 故成猛火聚 。 慾火非惟 。 燒諸善根 。 並能燒滅智種 。 乃教我遍觀 。 百骸四肢 。
百骸是週身骨節 。 四支即兩手 。 兩足 。 諸冷煖氣者 。
於欲心未動之時 。 全身本自清冷 。 迨慾念既萌之後 。 舉體便覺煖熱 。 自信火聚之言不虛 。 心生怖畏 。 專心修觀 。
辰二觀行成就得名 。
神光內凝 。 化多婬心 。 成智慧火 。 從是諸佛 。 皆呼召我 。 名為火頭 。
禪觀之中 。 遍觀週身煖觸 。 厭畏心生 。 婬欲心歇 。 遂成正定 。 一段神光 。 內凝不動 。 能化多婬之心 。 轉慾火 。 而成智慧之火 。 因得火光三昧 。 從是諸佛 。 以我善觀火性 。 皆呼召我 。 名為火頭 。
辰三證果心發大願 。
我以火光三昧力故 。 成阿羅漢 。 心發大願 。 諸佛成道 。 我為力士 。 親伏魔怨 。
我以觀火成定 。 名為火光三昧 。 由此三昧力故 。 斷諸結縛 。 證入圓通 。 成大阿羅漢 。 心發大願 。
即護法之願 。 諸佛成道 。 我為力士 。 擁護佛法 。 親伏魔怨 。 音冤決不姑容 。
正法念經云 。
昔有國王 。 第一夫人生千子 。 欲試當來成佛次第 。 以千籌令抽驗之 。 拘留孫抽第一 。 釋迦第四 。 彌勒第五 。 乃至樓至當一千 。 第二夫人生二子 。 一願為梵王 。 請千兄轉法輪 。 一願為密跡 。 金剛神王 。 護千兄法 。 今諸佛成道 。 烏芻為力士 。 諸佛或指 。 賢劫千佛 。 釋迦正當為四也 。
辰四結答所證圓通 。
佛問圓通 。 我以諦觀 。 身心煖觸 。 無礙流通 。 諸漏既銷 。 生大寶燄 。 登無上覺 。 斯為第一 。
我以諦觀 。 因諦觀火大 。 得成三昧 。 初觀百骸四肢 。 是觀身之慾火 。 後神光內凝 。 是觀心之慾火 。 煖觸即火大 。 觀行成就 。 則化婬心為道心 。 轉慾火成智火 。 婬心既化 。 智火已成 。 不為惑業所礙 。 故曰無礙 。 復以神光智火 。 流貫十方 。 融通藏性 。 而成性火真空 。 性空真火 。 諸漏既已銷除 。 生大寶燄之智火 。 此即火光三昧 。 轉凡成聖 。 登無上覺 。 此則顯明 。 大本齊佛 。 示居因位 。 輔揚佛化矣 。 我證圓通 。 即以諦觀火大 。 斯為第一 。
卯二持地地大 。 分五辰初陳白積平地行二兼敘修效力行三蒙佛授平心教四依教悟無生忍 。 五結答所證圓通 。 今初 。
持地菩薩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念往昔 。 普光如來 。 出現於世 。 我為比丘 。 常於一切 。 要路津口 。 田地險隘 。 有不如法 。 妨損車馬 。 我皆平填 。 或作橋梁 。 或負沙土 。
因積平地行 。 後持平心教 。 依教修證 。 故名持地 。 起座頂禮白佛 。
此自述遠因 。 我念往昔 。 普光如來 。 出現於世 。
佛名普光者 。 以身光智光 。 普照法界 。 乃五十三佛之首 。 我於彼佛 。 發心出家 。 而為比丘 。 勤脩苦行 。 常於一切 。 往來必經之要路 。 水陸交通之津口 。 田地險隘之處所 。 險者高深不平 。 隘者迫窄不寬 。 所有不如法 。 不便行走之道路 。 必至妨害於車 。 損傷其馬 。 車有折軸之危 。 馬有失足之患 。 我皆平填 。 高者夷之使平 。 深者填之使滿 。 或作橋梁 。 以利津口 。 或負沙土 。 以脩要路 。
辰二兼敘修效力行 。
如是勤苦 。 經無量佛 。 出現於世 。 或有眾生 。 於闤闠處 。 要人擎物 。 我先為擎 。 至其所詣 。 放物即行 。 不取其直 。
首句指上平填道路 。 或作橋梁 。 或負沙土 。 皆勤勞苦行 。 經無量佛 。 出現於世 。
經時之久 。 常行不退 。 此結平地行 。 下敘效力行 。 或有眾生 。
指老弱乏力者 。 於市垣曰闤 。 市門曰闠 。 商場貿易 。 要人擎物 。 我先為擎 。 至其所詣之處 。 放物即行 。 不論親疏貴賤 。 悉皆不取其直 。 直即工價 。 非但不索 。 即物主與之 。 亦復不取 。 此以效勞 。 布施身力 。 以為其行 。 此中具足施度三施 。
一 。 財施 。 身為內財 。 以身力施故 。 二 。 法施 。 廣結善緣 。 感化於人故 。 三 。 無畏施 。 人知其善 。 不生怖畏故 。 又不取其直 。 併以外財布施也 。
毘舍浮佛 。 現在世時 。 世多饑荒 。 我為負人 。 無問遠近 。 唯取一錢 。 或有車牛 。 被於泥溺 。 我有神力 。 為其推輪 。 拔其苦惱 。
梵語毘舍浮 。 此云遍一切自在 。 此佛是莊嚴劫之末 。 最後一尊佛 。 住世之時 。 眾生同業所感 。 世多饑荒 。 即饑饉荒年 。 五穀不熟 。 糧食不足 。 乞食為難 。 我為荷負之人 。 與人負物 。 無論路途遠近 。 人面生熟 。 平等為懷 。 唯取一錢之直 。 節取活命 。 更不多貪也 。
或有車牛 。 被於泥溺者 。
前云饑荒 。 饑荒有二 。
一 。 旱荒 。 二 。 水荒 。
此云泥溺 。 當是久雨之水荒 。 又前云饑荒 。 或是旱荒 。 其地必燥 。 何以泥溺 。
俗語有云 。
久晴必有久雨 。 旱時土地晒乾 。
雨後成泥 。 此車牛被於泥溺 。 當是旱後時事也 。 我有神力三句 。
上負物屬利人 。 此拔苦兼利物 。 由積劫苦行 。 福報所感 。 故得神力 。 車牛或指牛車 。 或車與牛 。 被污泥之所陷溺 。 人牛俱受苦惱 。 我有神力 。 為其推輪 。 拔除苦惱 。
辰三蒙佛授平心教 。
時國大王 。 延佛設齋 。 我於爾時 。 平地待佛 。 毗舍如來摩頂謂我 。 當平心地 。 則世界地 。 一切皆平 。
交光法師云 。
夫平地之行 。 志在普利 。 效力之行 。 不檢親疏 。 其心亦久平矣 。 何至此而方蒙平心之教乎 。 蓋前屬事相平心 。 未能悟理 。 今令悟知 。 內心外地 。 本惟一體 。 故惟平心 。 不分情器 。 則境隨心轉 。 安有不平 。 較前豈不天淵乎 。
時即國王請佛設齋之時 。 延 。 即請也 。 我在爾時 。 知佛必由此路 。 而至王宮 。 王既為國修福 。 屈九五之尊 。 而迓萬德之聖 。 我則平地待佛 。 以表敬佛之意 。 此待佛 。 即所以待教也 。 毘舍如來摩頂者 。 愍其事行久勞 。 慈悲攝受也 。 謂我當平心地 。 則世界地 。 一切皆平 。
此佛欲令以理融事 。 故謂之曰 。 當平心地 。 以心為諸法之本 。 地由心造 。 內心既平 。 外相斯夷 。 滄桑變易 。 常自如如 。 故曰則世界地 。 一切皆平 。
淨名經云 。
欲得淨土 。 當淨其心 。 隨其心淨 。 則佛土淨 。
換言之 。 欲平大地 。 當平心地 。 隨其心平 。 則世界地平 。 毘舍 。 金粟二佛之言 。 若合符節 。
辰四依教 。 悟無生忍 。
我即心開 。 見身微塵 。 與造世界 。 所有微塵 。 等無差別 。 微塵自性 。 不相觸摩 。 乃至刀兵 。 亦無所觸 。
前脩二行 。 屬權漸 。 此則心開 。 入圓頓 。 心開者 。
即藏心開發顯現 。 始知藏心隨緣成事 。 心歧則千差競起 。 此心返妄歸真 。 心平則法界坦然 。 了達內色外色 。 地大平等 。 到此則超過聲聞之智 。 非但不執內四大為我 。 亦復洞明外四大唯心矣 。 見自身中 。 地大微塵 。 與能造世界 。 所有微塵 。 唯是藏心平等 。 無有差別 。 微塵自性 。 不相觸摩者 。
微塵 。 指內外地大色法 。 自性 。 即如來藏性心法 。 色 。 心不二 。 性色真空 。 內身外界 。 所有微塵 。 悉皆自性 。 不相抵觸 。 不相擦摩 。 如空合空 。 似水投水 。 不相妨礙 。 乃至外地大之刀兵 。 與內地大之身根 。 以刀觸身 。 亦無所觸傷 。 如空合空 。 似水投水也 。 持地所脩 。 具四法界 。
初脩平地效力 。 事相之行 。 屬事法界 。 蒙平心教 。 心平地平 。 以理奪事 。 屬理法界 。 心開見塵 。 色心不礙 。 屬理事無礙法界 。 刀兵觸身 。 亦無所傷 。 屬事事無礙法界 。
肇法師曰 。
將頭臨白刃 。 猶若斬春風 。
彼但證性無傷 。 如六祖延頸 。 剌客三揮利刃 。 俱如斬影 。 此則到事事無礙矣 。
我於法性 。 悟無生忍 。 成阿羅漢 。 迴心今入 。 菩薩位中 。 聞諸如來 。 宣妙蓮華 。 佛知見地 。 我先證明 。 而為上首 。
指掌云 。
身界二塵 。 該一切法 。 彼既同一自性 。 則一切法 。 皆同一自性 。 誰為能生 。 誰為所生 。 由此於一切法 。 悟無生理 。 忍信不疑 。 按悟處巳齊八地 。 但以伏斷分齊 。 分盡見思 。 故云成阿羅漢 。 悟大證小 。 其故何也 。 以所知障輕 。 故得悟大 。 煩惱障重 。 故但證小 。 由其悟處既深 。 不住淺位 。 故迴小乘心 。 今入大乘菩薩位中 。 聞諸如來 。
當指賢劫中四佛 。 非獨指釋迦 。 以前毘舍浮佛時 。 悟明圓理 。 迴小入大 。 故聞諸如來 。 宣說妙蓮華 。 佛知見地 。 先為證明 。 妙蓮華 。 即指本經 。 是名妙蓮華 。 金剛王寶覺 。 佛知見 。
即根中不生滅性 。 一乘寂滅場地 。 為諸佛之因地心 。 依此進修 。 可獲果地覺 。 我先證明 。 率眾依修 。 而為上首 。
辰五結答所證圓通 。
佛問圓通 。 我以諦觀 。 身界二塵 。 等無差別 。 本如來藏 。 虛妄發塵 。 塵銷智圓 。 成無上道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我因諦觀 。 身界二地大 。 內塵外塵 。 平等無差 。 此由蒙平心教 。 藏心開顯 。 以無分別智 。 諦審觀察 。 相妄性真 。 故曰本如來藏 。 所有地大 。 無非藏性隨緣 。 循業發現而已 。 既屬循業 。 虛妄顯現 。 故曰虛妄發塵 。 今既悟全相即性 。 萬法唯心 。 則塵相銷除 。 智光圓滿 。 能成無上覺道 。 以斯地大進修 。 最為第一 。
卯三月光水大 。 分四辰初陳白古佛授觀二觀成未得亡身三亡身方能合界四結答所證圓通 。 今初 。
月光童子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憶往昔 。 恒河沙劫 。 有佛出世 。 名為水天 。 教諸菩薩 。 脩習水觀 。 入三摩地 。
童子乃童真入道 。 月光具童真德 。 故得是名 。 起座頂禮白佛 。
我回憶往昔 。 恒河沙劫 。 有佛出世 。 名為水天 。
此佛因脩水觀 。 得悟性天 。 乃三十五佛之一 。 教諸菩薩者 。
乃為一類之機 。 非專為月光一人也 。 脩習水觀 。
以水為觀行 。 觀成得入三摩地 。
觀於身中 。 水性無奪 。
初從涕唾 。 如是窮盡 。 津液精血 。 大小便利 。 身中旋復 。 水性一同 。 見水身中 。 與世界外 。 浮幢王剎 。 諸香水海 。 等無差別 。
此依觀久修 。 上八句觀內水 。 下五句觀外水 。 先觀自身中水性 。 無相傾奪 。 此為總標 。 下釋無奪之義 。 初從涕唾 。
在鼻曰涕 。 在口曰唾 。 此水在外易見者 。 在嚥下嚥曰津 。 在喉外溢曰液 。 此水近內可覺者 。 在骨髓曰精 。 在筋肉曰血 。 此水幽隱難知者 。 飲食茹退 。 曰大小便利 。 其中津液 。 水之清相 。 餘皆水之濁相 。 在一身之中 。 旋環往復 。 清濁雖異 。 水性一同 。 性既相同 。 故無傾奪 。 見水身中者 。
見水在一身之中 。 旋環往復 。 內觀既熟 。 引令擴充 。 觀世界水 。
乳峰摘脈云 。
按華藏莊嚴世界海 。 名普光摩尼香水海 。 海中有一大蓮華 。 名種種光明芷香幢 。 華中有十佛剎 。 微塵數香水海 。 一一海中 。 各有一剎種 。 每一剎種 。 皆有二十重佛剎 。 累高如幢 。 為佛剎之王 。 故曰浮幢王剎 。 諸香水海 。 即指總別 。 諸香水海 。 觀身內水 。 與世界外 。 香水海水 。 雖有遠近大小 。 水性亦復一同 。 平等無有差別 。 又同者通也 。 內水外水互通 。 不相留礙也 。
辰二觀成未得亡身 。
我於是時 。 初成此觀 。 但見其水 。 未得無身 。
此則依教脩習 。 是時即脩習時 。 能觀之智 。 與所觀之境 。 初得相應 。 是為初成 。 此觀即水觀 。 觀行成就 。 入觀之時 。 不見其人 。 但見其水 。 即以水為身 。 尚未得無相 。 不能無身 。
當為比丘 。 室中安禪 。 我有弟子 。 窺窗觀室 。 惟見清水 。 遍在室中 。 了無所見 。
此舉事以證 。 尚為身累 。 當時我為比丘 。 在靜室之中 。 安心禪觀 。 即脩水觀 。 我有弟子 。 乃巾瓶執侍之人 。 因見久在室中 。 遂乃窺其窗縫 。 觀其室中 。 以探情形 。 唯見滿室清水 。 了無他物所見 。 此即心境相應 。 觀水現水 。 是謂定果色 。 定境現前也 。 但定果色 。 尋常入觀之時 。 唯自見之 。 此月光水觀 。 與烏芻火觀 。 皆能令他人見者 。 實觀力殊勝也 。
後梁漢州綿竹縣 。 水觀和尚 。
時寇作亂 。 欲入綿竹 。 水觀和尚 。 即作水觀觀綿竹縣 。 全縣皆水 。 寇至惟見汪洋澤國 。 不見縣境 。 全縣人民 。 皆免於難 。 可證此義 。
童稚無知 。 取一瓦礫 。 投於水內 。 激水作聲 。 顧盼而去 。 我出定後 。 頓覺心痛 。 如舍利弗 。 遭違害鬼 。
童子幼稚 。 無有知識 。 心懷疑慮 。
一 。 疑此室何故有水 。 遍滿其中 。 二 。 疑師在室中安禪 。 何以不見其人 。 不知此水是水非水 。 乃取一瓦礫 。 投於水中 。 激水作聲 。 激是激動 。 水既作聲 。 信知是水 。 乃顧視盼望而去 。 我出定後 。 忽然覺著心痛 。 就如舍利弗 。 遭違害鬼之事 。 舍利弗於耆闍崛山 。 入定之時 。 有二鬼從虛空過 。 一名違害 。 一名復害 。
復害謂違害言 。
我欲以拳打此沙門 。
違害勸云 。
勿興此意 。
復害不聽 。 違害即去 。 復害以拳 。 便打舍利弗之頭 。
出定後頓覺頭痛 。 白世尊言 。
體素無患 。 今何頭痛 。
佛告之曰 。
有伽羅鬼 。 手打汝頭 。 彼鬼大力 。 打須彌山 。 便成二分 。 汝若無定 。 身應粉碎 。 此鬼受報 。 身已陷入 。 阿鼻地獄矣 。 今云違害者 。 乃同時所遇 。 錯舉其名耳 。
我自思惟 。
今我已得 。 阿羅漢道 。 久離病緣 。 云何今日 。 忽生心痛 。 將無退失 。
我自心思量惟忖 。 疑慮莫釋 。
今我已得 。 阿羅漢道 。 久離病緣 。 應當無有現業 。 云何今日 。 忽生心痛之病 。 將無退失句 。 且作二解 。
一 。 心痛之病 。 出定將無退失 。 二 。 阿羅漢 。 久離病緣 。 今得心痛之病 。 將無退失果位耶 。
正脈云 。
羅漢有病無病 。 當明子 。 果二縛 。 夫宿種今種 。 應召來果 。 而尚未受身者 。 謂之子縛 。 今已受身 。 即身應受 。 謂之果縛 。 若實行新證四果 。 已將子縛見思二惑斷盡 。 不受後有 。 不要再來受生 。 然現身尚未灰滅 。 則果縛猶存 。 所有病苦 。 即身應受 。 故舍利頭痛 。 畢陵足痛 。 皆斯類也 。
爾時童子 。 捷來我前 。 說如上事 。 我即告言 。
汝更見水 。 可即開門 。 入此水中 。 除去瓦礫 。 童子奉教 。 後入定時 。 還復見水 。 瓦礫宛然 。 開門除出 。 我後出定 。 身質如初 。
捷來者 。 月光出定 。 童子速來我前 。 說如上事 。 我則料知 。 心痛必是瓦礫投水之故 。
遂告童子言 。
汝更見水 。 可即開門 。 入此水中 。 除去瓦礫 。 童子奉教 。 後月光復至室中入定 。 童子還復窺見 。 水中瓦礫宛然 。 開門除出 。 我後出定 。 身質體也如初無恙 。 自覺心痛者 。 未得亡身之故也 。
辰三亡身方能合界 。
逢無量佛 。 如是至於 。 山海自在通王如來 。 方得亡身 。 與十方界 。 諸香水海 。 性合真空 。 無二無別 。 今於如來 。 得童真名 。 預菩薩會 。
逢佛無量 。 經劫必久 。 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 。 此佛亦從水大圓通 。 成無上覺 。 若山若海 。 水性自在流通 。 山屬地大 。 俗云山高水更高 。 水大地大 。 自在無礙 。 王即自在之義 。 先修內觀 。 後修外觀 。 由淺及深 。 至此佛時 。 逢佛既多 。 觀力愈深 。 方得亡身合界 。 與十方世界 。 諸香水海之水 。 一味流通 。 性合真空者 。
即悟明藏性 。 性水真空 。 性空真水 。 無二無別 。 全相全性 。 即體即用 。 今於如來座下 。 得童真名 。 預入大乘菩薩之會 。
辰四結答所證圓通 。
佛問圓通 。 我以水性 。 一味流通 。 得無生忍 。 圓滿菩提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我因修水觀 。 觀內水外水 。 同一氣分 。 一味流通 。 等無差別 。 了悟水性空寂 。 本自無生 。 得無生忍 。 證入圓通 。 如欲圓滿無上菩提 。 惟斯水大 。 最為第一 。
卯四琉璃風大 。 分四辰初陳白古佛示觀二觀察群動無二三觀成頓證徹悟四結答所證圓通 。 今初 。
琉璃光法王子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憶往昔 。 經恒沙劫 。 有佛出世 。 名無量聲 。 開示菩薩 。 本覺妙明 。 觀此世界 。 及眾生身 。 皆是妄緣 。 風力所轉 。
琉璃光依觀得名 。 取後身心發光 。 洞徹無礙 。 故得是號 。 梵語具云吠琉璃 。 此云青色寶 。 此法王子 。 常放青色光明 。 同彼琉璃 。 即涅槃經 。 琉璃光菩薩 。 放青色光 。 至釋迦座前者 。 今在楞嚴會上 。 自述圓通 。 起座頂禮白佛 。
我回憶往昔 。 經恒河沙劫之前 。 有佛出世 。 名無量聲 。 此佛亦由觀風大所成之佛 。 由觀一切音聲 。 因風而生 。 聲既無量 。 風亦無量 。 即聲觀風 。 在在可成觀境 。 故知此佛 。 亦由觀風大所成也 。 開示菩薩 。 本覺妙明二句 。 有機教體用兩對 。
開示是教 。 菩薩是機 。 對大機說大教 。 故說本覺妙明 。 最上一乘之理 。 本覺即天然本具 。 靈覺之性 。 寂然不動 。 有感則通 。 在眾生分上 。 為本來佛性 。 妙是體 。 明是用 。 稱體起用 。 全用即體 。 體用不相捨離 。 即妙而明 。 即明而妙 。 又妙是不變義 。 明是隨緣義 。 不變常隨緣 。 隨緣常不變 。 而風性不變 。 常隨眾緣 。 而成聲也 。
觀此世界 。 及眾生身下 。 示脩觀法 。 觀即能觀之智 。 世界指無情 。 依報之世界 。 眾生身指有情 。 正報之眾生 。 為所觀境 。 此依正之境 。 皆是無明妄緣 。 風力所轉 。 變而有也 。 本覺即真如 。 真如界內 。 本來不立一塵 。 豈有世界眾生 。 皆由最初 。 一念無明妄動 。 動則有風 。 風大即一念 。 心中動相耳 。 情器世間 。 一切諸風 。 莫不資始乎此 。 故曰皆是妄緣 。 風力指無明所轉變也 。 欲細釋此二語 。 可將第四卷首 。 佛答三種忽生之文 。 從性覺必明起 。 至彼無同異 。 真有為法止 。 可作此註腳 。
辰二觀察群動無二 。
我於爾時 。 觀界安立 。 觀世動時 。 觀身動止 。 觀心動念 。 諸動無二 。 等無差別 。
我於爾時 。
即彼佛授觀時 。 指示風大發源時 。 風大由於 。 本覺妙明 。 隨緣起念 。 一念妄動 。 自蔽妙明 。 妄循無明 。 風力所轉 。 故有世界眾生 。 但能觀得風性本空 。 動相非有 。 便可旋妄復真 。 還歸本覺妙明 。 之真心矣 。 故我依教脩觀 。 觀察界之安立 。 十方界相 。 皆由風力執持 。 世之流動 。 三世推遷 。 皆由風力密移 。 身之動止靜也 。 行 。 住 。 坐 。 臥 。 莫非風力所使 。 心之動念 。 生 。 住 。 異 。 滅 。 莫非風力所推 。 如此觀察 。 外而世界 。 內而身心 。 諸動雖多 。 其體無二 。 唯一風性 。 故曰等無差別 。
我時覺了 。 此群動性 。 來無所從 。 去無所至 。 十方微塵 。 顛倒眾生 。 同一虛妄 。
先觀世界身心 。 諸動雖多 。 唯一風性 。 我此時覺了 。 此群動之風性 。 無所從來 。 亦無所去 。 當體全空 。 無有實體 。 可跟究故 。 十方微塵世界 。
此指無情之器界 。 以及顛倒眾生 。
此指有情之根身 。 同一虛妄 。 皆妄緣風力所轉耳 。
辰三觀成頓證徹悟 。
如是乃至 。 三千大千 。 一世界內 。 所有眾生 。 如一器中 。 貯百蚊蚋 。 啾啾亂鳴 。 於分寸中 。 鼓發狂鬧 。 逢佛未幾 。 得無生忍 。
如是乃至 。
是從廣至狹 。 從微塵數世界 。 乃至三千大千 。 一世界內 。 所有一切眾生 。
上是法 。 下舉喻 。 喻如一器皿之中 。 貯百蚊蚋 。 啾啾小鳴之聲亂鳴 。 在分寸小器之中 。 鼓發狂鬧 。
鼓動也 。 狂亂也 。 一器喻一界 。 蚊蚋喻眾生 。 一界眾生 。 如小器中 。 貯百蚊蚋 。 於分寸中 。 亂鳴鼓動狂鬧 。 喻各為妄緣 。 風力所轉 。 於世界中 。 爭人競我 。 稱王圖霸 。 求名謀利 。 此皆狂鬧 。 由觀力故 。 觀大同小 。 觀妄非真 。 即妄緣風力 。 亦皆虛妄無體 。 逢佛未幾者 。
逢遇無量聲佛授觀 。 經時未久 。 速得悟證 。 先悟風大 。 來無所從 。 去無所至 。 當體性空 。 風大如是 。 諸大皆然 。 本無生滅 。 之相可得 。 即得無生法忍 。 獲證圓通 。
爾時心開 。 乃見東方 。 不動佛國 。 為法王子 。 事十方佛 。 身心發光 。 洞徹無礙 。
心開 。
乃本覺真心開顯 。 東方屬震 。 為群動之首 。 乃見動中有不動佛 。 即阿佛 。 梵語阿 。 此云不動 。 此乃於風性妄緣動中 。 親見本覺不動之真體 。 即於不動佛會下 。 為法王子 。 乃能遍事 。 十方諸佛 。 即如觀世音 。 在彌陀會下 。 為法王子 。 而能遊化諸國 。 遍事諸佛 。
身心發光者 。
既了妄身妄心 。 皆屬妄緣 。 風力所轉 。 親見法身真心 。 乃是當人 。 自性本具 。 內外洞徹 。 如淨琉璃 。 映現諸法 。 此即得名所以 。
辰四結答所證圓通 。
佛問圓通 。 我以觀察 。 風力無依 。 悟菩提心 。 入三摩地 。 合十方佛 。 傳一妙心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我以因也觀察 。 風力無依 。 即是無體 。 此了妄也 。 悟明本覺菩提真心 。 此悟真也 。 又觀風大 。 來無所從 。 去無所至 。 則風大無依 。 當體即空 。 則由妄緣 。 風力所轉 。 身心世界 。 豈不亦空 。 此句即前所云 。 諸妄銷亡 。 悟菩提心 。 妄窮真顯 。 即前所云 。 不真何待 。 從此得入三摩地 。 合十方諸佛 。 所傳微妙心印 。
如第二卷 。 顯見不分科中 。 文殊代問 。
佛告文殊 。
十方如來 。 及大菩薩 。 於其自住 。 三摩地中 。 見與見緣 。 並所想相 。 如虛空華 。 本無所有 。 此見及緣 。 元是菩提 。 妙淨明體 。
即諸佛所傳妙心 。 琉璃光 。 因觀風大證此 。 故曰斯為第一 。
卯五空藏空大 。 分五辰初陳白自身所證二詳明色空無礙三依正攝入圓融四總由觀空神力五結答所證圓通 。 今初 。
虛空藏菩薩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與如來 。 定光佛所 。 得無邊身 。
清涼云 。
混虛空為體性 。 故名虛空藏 。 以虛空為身 。 又名無邊身 。 因虛空無邊故 。 藏字之義 。
如宗鏡云 。
大集會中 。 虛空藏來時 。 純現虛空相 。 謂阿難言 。
我以自身證知 。 是故如所證知 。 能如是說 。
何以故 。 我身即是虛空 。 以虛空證 。 知一切法 。 為虛空印所印 。
爾時五百聲聞 。 各以所著 。 鬱多羅僧 。 奉虛空藏 。 一時同聲 。 說如是言 。 智法藏中 。 不墮其外 。 所奉之衣 。 即便不現 。
諸聲聞問 。
衣何至耶 。 虛空藏言 。
入我藏中 。 又此菩薩 。 以虛空為庫藏 。 雨十方無量 。 阿僧祗世界 。 所有寶物 。 衣服飲食故 。
偈云 。
虛空藏菩薩 。
得虛空庫藏 。
充足諸有情 。
此藏無窮盡 。
因是名為虛空藏 。 即從座起 。 頂禮白佛 。
我與如來 。
指釋迦如來 。 定光佛 。 即然燈佛 。
大論云 。
太子生時 。 身光如燈 。 後發心出家 。 直至成佛 。 故名然燈 。 是釋迦如來 。 第二僧祗 。 授記本師 。 虛空藏與釋迦 。 但同事然燈 。 得無邊身 。 乃菩薩自述所證 。 非與釋迦同得也 。
辰三詳明色空無礙 。
爾時手執 。 四大寶珠 。 照明十方 。 微塵佛剎 。 化成虛空 。
菩薩既以空性為身 。 應以空慧為手 。 四大寶珠 。
即照空四大之智珠 。 菩薩已得虛空身 。 則內四大之我已空 。 若外四大之法不空 。 則身相不純 。 大用不遍 。 故復以空智 。 照明十方 。 微塵數佛剎 。 所有外四大 。 一一化成虛空 。 此空非斷滅空 。 乃空諸妄相 。 妄盡真純 。 以真空妙智 。 智光所融 。 一一化成真空妙理 。 為此得體 。 證法身德 。
又於自心 。 現大圓鏡 。 內放十種 。 微妙寶光 。 流灌十方 。 盡虛空際 。
自心 。 即自己本覺真心 。 現出大圓鏡智 。
此智是佛 。 轉第八識所成 。 因虛空藏 。 分證如來三德秘藏 。 故能現此智 。 且能於此總智 。 更現十種別智 。 十種微妙寶光 。 即十智 。 如華嚴三世智 。 乃至無邊諸佛智 。 智光流灌十方 。 盡虛空邊際 。
則空中所有世界 。 無一不在智光所照之中 。 色空無礙 。 或以一智 。 而現十智 。 照徹十法界 。 窮盡真空妙有 。 此屬現相 。 全事即理 。 而成理事無礙法界 。 證般若德 。
辰三依正攝入圓融 。
諸幢王剎 。 來入鏡內 。 涉入我身 。 身同虛空 。 不相妨礙 。
此攝剎入身 。 及下分身入剎 。 依正互相攝入 。 圓融自在 。 乃事事無礙法界 。 不思議業用 。 諸幢王剎 。
即無量香水海中 。 諸浮幢王剎 。 乃依報廣大之境 。 攝入我正報身中 。 身同虛空 。 彼此不相妨礙 。 此廣陝自在無礙門 。
身能善入 。 微塵國土 。 廣作佛事 。 得大隨順 。
此以正報入依報 。 身能善入者 。
以一身而入一國 。 或多身而入多國 。 皆不得稱為善入 。 今能善入者 。 以一身而分無量身 。 同時遍入微塵國 。 廣作無邊佛事 。 得大隨順 。
即大自在 。 此乃起用 。 證解脫德 。
辰四總由觀空神力 。
此大神力 。 由我諦觀 。
四大無依 。 妄想生滅 。 虛空無二 。 佛國本同 。 於同發明 。 得無生忍 。
此大神力 。 即指色空無礙 。 依正攝入 。 由我下 。
出神力之來由 。 由我觀空所致 。 我則諦觀四大 。 本非心外實有 。 唯心所現 。 無體可得 。 無依 。 即無體也 。 乃隨妄想以生滅 。 念起則非有似有 。 念息則當體即空 。 故曰虛空無二 。 四大既同虛空 。 無有差別 。 佛國亦以四大為能成 。 故佛國亦自本空 。 同 。 即空也 。 以虛空為同故 。 於同發明 。 得無生忍者 。
即於空性 。 發明藏性 。 悟明性覺真空 。 性空真覺 。 清淨本然 。 周遍法界 。 空性生即無生 。 諸大亦然 。 自不見有少法生滅之相 。 故曰得無生忍 。 前所發大自在用 。 皆此忍之力也 。
辰五結答所證圓通 。
佛問圓通 。 我以觀察 。 虛空無邊 。 入三摩地 。 妙力圓明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我因修空觀 。 觀察虛空無邊 。 觀成得定 。 入三摩地 。 妙力圓明者 。
即前色空無礙 。 依正互融 。 十方圓明 。 得大自在 。 以斯空觀 。 最為第一 。
卯六彌勒識大 。 分四辰初陳白上古佛世二教脩唯心識定 。 三中古定成得記四結答所證圓通 。 今初 。
彌勒菩薩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我憶往昔 。 經微塵劫 。 有佛出世 。 名日月燈明 。 我從彼佛 。 而得出家 。 心重世名 。 好遊族姓 。
彌勒 。 梵語具云 。 梅怛利曳 。 此云慈氏 。 姓也 。 名阿逸多 。 此云無能勝 。 今稱慈氏 。 由得慈心三昧故 。 慈無能勝 。 起座頂禮白佛 。
我憶往昔 。 經微塵劫 。 有佛出世 。 名日月燈明 。 此佛以三智立名 。 我從彼佛 。 而得出家 。 此但出世俗之家 。 心重世間名聞 。 去聲利養 。 名與利相因 。 則身為利役 。 好奔走於貴族 。 交遊乎大姓 。 有名利可圖 。 故曰好遊族姓 。
法華經云 。
貪著於名利 。 求名利無厭 。 好遊族姓家 。 棄捨所習誦 。
是也 。
辰二教脩 。 唯心識定 。
爾時世尊 。 教我修習 。 唯心識定 。 入三摩地 。 歷劫以來 。 以此三昧 。 事恒沙佛 。 求世名心 。 歇滅無有 。
爾時世尊 。 觀機授教 。 因我重世名 。 心馳散故 。 教我脩唯心識定 。 觀察三界唯心 。 萬法唯識 。 通達一切外境 。 無非心識 。 之所變現 。 如夢如幻 。 無一真實 。 因脩此定 。 心不馳散 。 而不外求 。 得入三摩地 。 此唯心識定成 。 自日月燈明佛起 。 歷劫以來 。 以此三昧 。 奉事恒沙諸佛 。 唯識定深 。 觀 。
人間富貴花間露 。
世上功名水上漚 。
但脩內觀 。 無復外求 。 故求世名心 。 歇滅無有 。
辰三中古定成得記 。
至然燈佛 。 出現於世 。 我乃得成 。 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
然燈佛乃 。 釋迦如來 。 第二僧祗授記本師 。 出現世時 。 我乃得成 。 無上妙圓 。 識心三昧 。 前雖得三昧 。 未臻妙圓 。 不能稱為無上 。 然積行雖經多劫 。 入理在一剎那 。 如瓜熟蒂落 。 一剎那間 。 頓悟性識明知 。 覺明真識 。 全識全性 。 全性全識 。 本如來藏 。 妙真如性曰妙 。 圓滿周遍曰圓 。 此即由相宗之權 。 而入圓教之實 。
乃至盡空 。 如來國土 。 淨穢有無 。 皆是我心 。 變化所現 。
上科成定得體 。 此科稱體起用 。 此現國土 。 為所依處 。 後現如來為教化主 。 所現如來國土有三 。
淨穢有無 。 即對三土 。 或法性土 。 法身所依 。 無淨無穢 。 即常寂光土 。 次現受用土 。 報身所依 。 有淨無穢 。 即實報莊嚴土 。 三現變化土 。 應身所依 。 有淨有穢 。 即凡聖同居土 。 一一皆我識心 。 變化所現 。 既云所現 。 體本自空 。 既曰變化 。 相非實有 。 真空不礙妙有 。 故現國土 。 妙有不礙真空 。 故唯變現 。
世尊 。 我瞭如是 。 唯心識故 。 識性流出 。 無量如來 。 今得授記 。 次補佛處 。
我既了達如是 。 淨穢國土 。 唯是心識所現之故 。 識性又復流出 。 無量如來 。 我雖未成佛 。 已能現土現佛 。 成辦諸佛 。 所應作事 。 廣度無量眾生 。 今佛知我已證 。 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 故得蒙授記 。 候補作佛 。 以為賢劫第五尊佛 。 於當來下生 。 龍華三會 。 說法度生 。
辰四結答所證圓通 。
佛問圓通 。 我以諦觀 。 十方唯識 。 識心圓明 。 入圓成實 。 遠離依他 。 及遍計執 。 得無生忍 。 斯為第一 。
此結答圓通 。 我以識大 。 諦觀十方 。 一切依 。 正 。 染 。 淨 。 唯是識心 。 之所變現 。 了知三界唯心 。 萬法唯識 。 識心無二 。 一體圓明 。 又一解 。
識心具足一切法 。 普照一切法 。 法法無非識心 。 故曰圓明 。 是以能入 。 圓滿成就 。 真實之性 。 既入圓成實性 。 自可遠離 。 依他起性 。 遍計執性 。
圓成實性是真體 。 能為諸法所依 。 喻如麻 。 依他起性 。 依圓成實性所起 。 虛妄之相 。 相有性無 。 此約依真 。 喻如繩 。 繩依麻所成故 。 遍計執性 。 於依他起性 。 周遍計度 。 分別妄執 。 情有理無 。 喻如蛇如夜間見繩 。 妄認為蛇 。 今既遠離二種情執 。 如佛所言 。 若離妄想 。 則無師智 。 自然智 。 一切顯現 。 便得無生法忍 。 即入圓成實性 。 我即以斯諦觀唯識 。 最為第一 。
三性 。 唯識云 。
一 。 遍計執性 。
頌曰 。
由彼彼遍計 。
遍計種種物 。
此遍計所執 。
自性無所有 。
論曰 。
周遍計度 。 故名遍計 。 品類眾多 。 說為彼彼 。 以六 。 七二識 。 遍於一切染 。 淨法上 。 計有實我實法 。 名遍計所執 。 遍計本空 。 如繩上蛇 。
二 。 依他起性 。
頌曰 。
依他起自性 。
分別緣所生 。
論曰 。
眾緣所生 。 心心所體 。 及相 。 見分 。 皆依眾緣 。 而得起故 。 以依他眾緣 。 和合互起 。 猶如幻事 。 如麻上繩 。
三 。 圓成實性 。
頌曰 。
圓成實於彼 。
常遠離前性 。
論曰 。
於依他起上 。 常遠離前 。 遍計所執 。 內不執實我 。 外不執實法 。 我 。 法二空 。 所顯真如為性 。 故云 。
圓成實性 。 此則如麻 。 故攝論云 。
分別性如蛇 。 依他性如繩 。 圓成性如麻 。
麻上生繩猶是妄 。 何況繩上更生蛇 。
卯七勢至根大 。 分五辰 。 初陳白古佛授法 。 二詳喻感應道交 。 三合喻顯示深益 。 四述己自利利他 。 五結答所證圓通 。 今初 。
大勢至法王子 。 與其同倫 。 五十二菩薩 。 即從座起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此根大圓通 。 乃都攝六根 。 非單修一根 。 若單脩則與六根同 。 七大中根大 。 在識大前 。 今此菩薩 。 說在彌勒之後 。 為對機故 。 如觀世音 。 不預六根之列 。 而獨殿後者 。 中有三意 。
一 。 知佛密意 。 於前教令悟圓入一科中 。 已密示耳根為最優 。 二 。 知此方眾生 。 耳根最利 。 易於修證 。
如文殊云 。
此方真教體 。
清淨在音聞 。
三 。 知若對多聞之阿難 。 一向慣用耳根 。 但令不順流聞聲 。 而逆流照性 。 便可就路還家 。 順流聞聲 。 即是結縛之元 。 乃為生死本 。 逆流照性 。 即是解脫之要 。 可入涅槃門 。 故觀音殿後 。 敘述解結修證 。 廣談利生大用 。 以啟阿難羨慕之心 。 大勢至 。 亦知佛之密意 。 若對此方機宜 。 修證楞嚴大定 。 固是耳根為最 。 若論普被三根 。 橫超生死 。 惟有念佛法門 。 最簡易 。 最圓頓 。 堪稱第一 。 故說在識大之後 。
大勢至 。 觀經云 。
以智慧光 。 普照一切 。 令離三途 。 得無上力 。 是故名大勢至 。
思益經云 。
我投足處 。 震動大千 。 及魔宮殿 。 故名大勢至 。
又名得大勢 。 以能成辦 。 一切所應作事故 。 得大勢力也 。
悲華經云 。
往昔因中 。 彌陀作輪王時 。 觀音為長子 。 勢至為次子 。 今在極樂 。 居彌陀左右 。 輔弼佛化 。 候補作佛 。
阿彌陀名無量壽 。 乃有量之無量 。 亦有涅槃 。 彌陀涅槃之後 。 正法住世 。 亦復無量劫 。 正法於上半夜滅盡 。 下半夜觀世音菩薩成佛 。 名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 佛壽與正法 。 亦皆無量 。 正法住世時 。 大勢至菩薩 。 教化眾生 。 候補作佛 。 至正法於上半夜滅 。 大勢至菩薩 。 於下半夜成佛 。 名善住功德寶王如來 。
法王子 。 是菩薩別稱 。 法王指佛 。 佛為法王 。 於法自在 。 法王子 。 能發四種心 。
一 。 發廣大心 。
誓度無邊眾生 。 於十方世界 。 攝念佛人 。 歸於淨土 。
二 。 發第一心 。
誓成無上佛道 。 雖巳分證三德 。 仍求究竟二嚴 。
三 。 發常時心 。
輔助彌陀 。 觀音 。 久經劫數 。 不生厭倦 。
四 。 發不顛倒心 。
歷劫度生 。 不著度生之相 。 無度而度 。 度即無度 。 能荷擔如來重擔 。 能承紹法王家業 。 為法王真子 。 故稱法王子 。
與其同倫 。 五十二菩薩 。
與者共也 。 倫者類也 。 要分自行與化他二類 。
一 。 自行 。 同以念佛心 。 得入無生忍 。 雖同脩念佛法門 。 功行淺深不等 。 或有住乾慧地者 。 或有住十信 。 十住 。 十行 。 十回向 。 十地 。 等覺者 。 合計五十二位 。 故曰五十二菩薩 。 非局定數也 。
二 。 化他 。 同以念佛法門 。 教化眾生 。 今於此界 。 攝念佛人 。 歸於淨土 。 功行淺深 。 所化之眾 。 亦有五十二位差別 。
菩薩具云菩提薩埵 。 梵語菩提 。 此翻為覺 。 薩埵 。 翻為有情 。 有情即是九界眾生之通稱 。 六凡眾生 。 愛情未斷 。 三乘眾生 。 識情未盡 。 故同稱有情 。 覺有情乃指 。 大勢至菩薩 。 有三義解釋 。
一 。 自利 。 是已經覺悟之有情 。 自身本來是佛 。 若肯念佛 。 必得成佛 。
二 。 利他 。 能以自覺之道 。 覺悟一切有情 。 教化眾生 。 同心念佛 。 齊成佛道 。
三 。 運智 。 上求佛覺以自利 。 運悲 。 下度有情以利他 。
有此三義 。 名覺有情 。 即從本座而起 。 頂禮佛之雙足 。 以至尊之首 。 頂禮我佛 。 至卑之足 。 以表至敬 。 而白佛言 。
此是請法之儀 。 乃是結集經家所敘 。
我憶往昔 。 恒河沙劫 。 有佛出世 。 名無量光 。 十二如來 。 相繼一劫 。 其最後佛 。 名超日月光 。 彼佛教我 。 念佛三昧 。
菩薩自稱曰我 。 乃是菩薩假我 。 及法身真我 。 不妨隨順世人 。 同稱為我 。 非同凡夫妄執之我 。 凡夫妄執四大妄身 。 以為實我 。 不了諸法本無我 。 我執既起 。 貪 。 瞋 。 癡 。 無不從此而生 。 或貪財為我受用 。 或貪色為我娛樂 。 或貪名為我榮耀 。 或貪食為我滋養 。 或貪睡為我安息 。 是我所貪之財 。 色 。 名 。 食 。 睡 。 設若為他人 。 之所妨礙 。 以及剝奪 。 則瞋怒之心 。 勃然而起 。 此因貪起瞋 。 即愚癡 。 是知我執 。 為諸惡根本 。 身心因此 。 不得安樂 。 世界由此不得和平 。
又非同外道妄計之我 。 外道有二十五諦 。 最初為冥諦 。 冥諦生覺大 。 覺大生我心 。 我心生五微 。 五微生五大 。 五大生十一根 。 最後曰神我 。 計有神我為萬能 。 此屬邪知邪見 。 菩薩已得我空 。 故非妄執與邪計 。 凡 。 外二種我也 。 我憶往昔 。 恒河沙劫 。
我字已如上釋 。 憶者憶念 。 明記不忘也 。 過去稱為往昔 。 恒河亦云殑伽河 。 此云天堂來 。 狀其來處之高 。 此河在印度 。 雪山之頂 。 無熱惱池流出 。 無熱惱是龍王名 。 此池以龍為名 。 池有四口 。 流出四河 。
東銀牛口 。 流出殑伽河 。 此云天堂來 。 狀其來處之高 。 即恒河 。 闊四十里 。 河底銀沙 。 沙細如麵 。
南金象口 。 流出信度河 。 此云驗河 。 河底金沙 。
西琉璃馬口 。 流出縛芻河 。 此云青河 。 河底琉璃沙 。
北玻璃師子口 。 流出徙多河 。 此云冷河 。 河底玻璃沙 。
中國黃河源 。 佛所住祗園 。 相近恒河 。 凡言數目之多 。 常取河沙為喻 。 此言恒河沙劫 。 以顯經時之久也 。 劫具云劫波 。 此云長時分 。
有佛出世 。 名無量光者 。
於時有佛 。 出現於世間 。 佛梵語具云佛陀 。 此言覺者 。 乃大覺悟之人 。 具本覺之妙理 。 發始覺之妙智 。 證究竟覺之妙果 。 方名為佛 。 佛在因地之中 。 亦是人道一眾生 。 修成為佛 。 本覺者 。 即眾生本有之佛性 。 人人本具 。 個個不無 。 此性即眾生 。 六根之中 。 不生不滅之真性 。 亦即真如妙理 。 隨眾生之染緣 。 其體不變 。 前云 。
縱汝形銷 。 命光遷謝 。 此性云何 。 為汝銷滅 。
隨緣不變 。 故謂之妙 。 本覺妙理 。 雖人人本具 。 多皆迷而不覺 。 故為眾生 。 或遇知識開導 。 或閱經教開悟 。 了知眾生 。 具有佛性 。 本來是佛 。 是為始覺 。 由不覺而方始覺悟也 。 此始覺即屬妙智 。 依此妙智 。 返照妙理 。 照澈心源 。 而成究竟覺之佛果 。 是謂三覺圓 。 萬德具 。 為大覺悟之人 。 超九界以獨尊 。 為三界之導師 。 作四生之慈父 。 故出現於世間 。
名無量光者 。
此佛以光明而立號 。 因光明勝故 。 名無量光 。 然光有身光 。 智光之別 。 智光 。 諸佛同得 。 一切種智 。 智光相同 。 身光 。 有照一由旬 。 十由旬 。 百千由旬 。 或照一世界 。 十世界 。 百千世界者 。 今稱無量者 。 則普照十方國土 。 無所障礙 。 乃至鐵圍山間 。 日月神光照不到 。 亦得大明 。 此無量光佛名 。 與彌陀名同 。 因在恒河沙劫之前 。 當非彌陀 。 乃同名佛也 。 同名諸佛甚多 。 如釋迦古釋迦之類 。
十二如來 。 相繼一劫者 。
據大彌陀經云 。
無量光佛 。 無邊光佛 。 無礙光佛 。 無對光佛 。 炎王光佛 。 清淨光佛 。 歡喜光佛 。 智慧光佛 。 不斷光佛 。 難思光佛 。 無稱光佛 。 超日月光佛 。
一 。 無量光佛 。 實智照理 。 無限量故 。
二 。 無邊光佛 。 權智照事 。 無邊際故 。
三 。 無礙光佛 。 慈光與樂 。 無障礙故 。
四 。 無對光佛 。 悲光拔苦 。 無對敵故 。
五 。 炎王光佛 。 光音應化 。 得自在故 。
六 。 清淨光佛 。 惑垢既離 。 發淨光故 。
七 。 歡喜光佛 。 令他受用 。 生大喜故 。
八 。 智慧光佛 。 以大智慧 。 破諸惑故 。
九 。 不斷光佛 。 常放身光 。 不斷絕故 。
十 。 難思光佛 。 妙用無盡 。 難思議故 。
十一 。 無稱光佛 。 具足眾德 。 不可稱故 。
十二 。 超日月光佛 。 窺天鑑地 。 超一切故 。
此十二如來 。 相繼一劫 。 出現世間 。
其最後佛 。 名超日月光 。
日月雖光 。 不照覆盆 。 此佛光明 。 耀古騰今常自若 。 逾於千日放光明 。 彼佛教我 。 念佛三昧 。
彼佛就本經文意看來 。 當指最後一佛 。 若據大本之意 。 十二佛名 。 乃無量壽佛之別號 。 唯一佛身 。 此言十二佛 。 相繼出世 。 則非一體明矣 。 彼佛教我 。
言語指示謂之教 。 教即佛度眾生 。 方便之法 。 教以修因剋果 。 教以離苦得樂 。
念佛三昧 。
即修因剋果 。 離苦得樂 。 之勝方便 。 念佛是修行清淨 。 三業之行 。 三昧是得定事理 。 一心不亂 。 果能念佛 。 必得三昧 。 欲得三昧 。 祗要念佛 。 念佛有四 。
一 。 持名念佛 。 聞說佛名 。 一心稱念 。 二 。 觀像念佛 。 設立佛像 。 注目觀瞻 。 三 。 觀想念佛 。 以我心眼 。 觀彼如來 。 四 。 實相念佛 。 即念自性 。 法身真佛 。
此四種念佛 。 名字有差別 。 義理有淺深 。 今本章念佛 。 乃是持名念佛 。 有事念理念之分 。
事念者 。 有能念之心 。 所念佛號 。 一心繫念於佛 。 心佛不相捨離 。 余常示人 。
事念之法 。 心中惟有佛 。 佛外更無心 。 口念心念 。 心唸口念 。 字字從心起 。 字字從口出 。 字字從耳入 。 如是念法 。 不至昏散 。 念念相繼 。 無有間斷 。 設若念久口燥 。 心唸口不念則可 。 口念心不念則不可 。 更有二喻 。 以喻念佛之法 。
一 。 當如貓捕鼠 。 提起全副精神 。 身毛皆豎 。 又當如雞抱卵 。 放下一切思想 。 飲啄渾忘 。 果能如是念佛 。 雖為事念 。 不但往生可必 。 而悟理亦自可期 。
如空谷禪師云 。
不必參念佛是誰 。 直爾純一念去 。 亦自有悟日 。
是也 。 理念者不必別舉話頭 。 只須把一句 。 阿彌陀佛 。 即念反觀 。 能念心外 。 無有佛為我所念心即是佛 。 所念佛外 。 無有心能念於佛佛即是心 。 能所雙亡 。 心佛一致 。 此即中道 。 理性念佛 。 終日念佛 。 終日無佛可念 。 終日無念 。 終日念念念佛 。 若言其有 。 則能念之心 。 了不可得 。 所念之佛 。 離相絕名 。 若言其空 。 則能念之心 。 靈靈不昧 。 所念之佛 。 歷歷分明 。 如是念佛 。 空 。 有不立 。 心 。 佛一如 。 則持名念佛 。 通乎實相 。 雖然四種念佛 。 後後深於前前 。 而理念功成 。 亦前前徹於後後也 。
三昧 。
是梵語 。 此云正定 。 即一心不亂 。 念佛功成也 。 亦有事一心念佛三昧 。 理一心念佛三昧 。 何謂事一心念佛三昧 。 聞說念佛法門 。 可以橫超三界 。 疾出生死 。 即深信不疑 。 願生淨土 。 專心繫念 。 句句分明 。 念念相續 。 行住坐臥 。 惟此一念 。 更無二念 。 即是以一念 。 而除眾念 。 不為內惑外境 。 之所雜亂 。
如成具光明定意經云 。
空閒寂寞 。 而一其心 。 在眾煩惱 。 而一其心 。 乃至訕謗利失 。 善惡等處 。 而一其心 。
者是也 。 此於事上即得 。 理上未徹 。 惟得信力成就 。 未見道故 。 但屬定門 。 無有慧故 。 祗能伏妄 。 不能破妄 。 往生淨土 。 九品蓮華之中 。 則在中三品 。 以功力之淺深 。 而分上中下 。 而下品三品 。 乃未得事理一心 。 念佛三昧 。 者之所生也 。
何謂理一心念佛三昧 。 聞說念佛法門 。 即是無上深妙禪 。 即於念佛之時 。 諦實觀察 。 念佛即所以念心 。 心佛一如 。 能所不二 。 寂而常照 。 是無念而念 。 照而常寂 。 是念即無念 。 了知佛即是心 。 心即是佛 。 心佛見泯 。 能所情亡 。 寂然不動 。 湛然常住 。 此不專事相 。 純修理觀 。 而得觀力成就 。 能見諦故 。 屬慧門攝 。 兼得定故 。 安住唯心淨土 。 親見自性彌陀 。 往生淨土 。 當在上三品 。 生則決定生 。 去則實不去 。 以十萬億程外之極樂 。 亦不出一心 。 之外故也 。
三昧是禪觀通名 。 如智論云 。
一切禪定攝心 。 皆名三昧 。
是也 。 此曰念佛三昧 。 亦名一行三昧 。
文殊般若經 。 佛告文殊 。
欲入一行三昧者 。 應處空閒 。 捨諸亂意 。 不取相貌 。 繫心一佛 。 專稱名字 。 隨彼方所 。 端身正向 。 能於一佛 。 念念相續 。 即是念中 。 能見過去 。 未來現在諸佛 。 念一佛功德 。 與念無量佛 。 功德無二 。 若得一行三昧者 。 諸經法門 。 皆悉了知 。
問 。
此教念佛 。 為念十方佛耶 。 為念阿彌陀佛耶 。
答 。
為念阿彌陀佛 。
普廣菩薩問佛 。
十方俱有佛土 。 何以獨讚西方 。
佛言 。
閻浮提人 。 心多雜亂 。 令其專心一境 。 乃得往生 。 若念十方諸佛 。 境繁意散 。 不成三昧 。 況諸佛同一法身 。 念一佛 。 即念一切佛故 。 又稱念彌陀名號 。 隨佛本願 。
願云 。
十方眾生 。 聞我名號 。 乃至十念 。 若不生者 。 不取正覺 。 十念尚得往生 。 況一心憶念耶 。 念佛法門 。 古稱徑中徑 。 但能淨念相繼 。 便得往生 。 如驥驟雖超群馬 。 未及龍飛 。 鶴沖已過凡禽 。 爭如鵬舉 。 驥驟鶴沖 。 譬餘門念佛 。 群馬凡禽 。 譬其他法門 。 龍飛鵬舉 。 譬持名念佛 。 惟此持名 。 念佛法門 。 但持六字洪名 。 便得往生淨土 。 圓證三不退 。 其功簡 。 其效速 。
辰二詳喻感應道交分二巳初先以二人為喻二再以母子為喻 。 今初 。
譬如有人 。 一專為憶 。 一人專忘 。 如是二人 。 若逢不逢 。 或見非見 。
此明單憶無益 。 譬如現在世間 。 有二人 。 指親友之屬 。 一人專心為憶 。 憶念此親友 。 一人專憶他務 。 忘其親友 。 如是指上一憶一忘 。 由此二人 。 若逢不逢 。 或見非見 。
若逢或見 。 對專憶者言 。 不逢非見 。 對專忘者言 。 二人 。 譬喻佛與眾生 。 憶即憶念 。 記持不忘曰憶 。 繫緣不捨曰念 。 一專為憶 。 喻佛念眾生也 。 一人專忘 。 喻眾生不念佛也 。 佛專憶眾生 。 有二種意 。
一 。 佛具大悲願故 。 觀見一切眾生 。 與我本來同體 。 我今已成正覺 。 已得涅槃 。 眾生尚在輪迴 。 不了生死 。 故運大悲願 。 專憶眾生 。 二 。 佛具平等心故 。 佛在因地 。 為菩薩時 。 尚念念不捨眾生 。 況今成佛 。 視大地眾生 。 皆如一子 。 故以平等心 。 專憶眾生 。
眾生不念佛 。 亦有二種意 。
一 。 眾生障重故 。 為惑 。 業 。 苦三 。 纏縛不脫 。 於人天因果 。 尚不肯修 。 何況念佛法門 。 故不念佛 。
二 。 眾生智暗故 。 於此念佛 。 殊勝妙法 。 可以斷煩惱 。 了生死 。 成佛道 。 現生念佛 。 能斷一切 。 煩惱妄念 。 臨終往生 。 橫超三界 。 輪迴生死 。 既生彼國 。 圓證不退 。 疾成佛道 。 不生信心 。 不願往生 。 故不肯念佛 。
是如二人 。 若逢不逢 。 或見非見 。
如是二人 。 即喻上佛念眾生 。 眾生不念佛也 。 佛以大悲願力 。 常念眾生 。 遊化娑婆 。 乃令眾生 。 若逢或見 。 如彌陀化身 。 為豐干禪師 。 在浙江 。 台州 。 天台山為比丘 。 人皆不識 。 此即若逢等於不逢 。 或見成為非見 。 都由無念佛之力 。 及求見彌陀之願故也 。
豐干禪師 。 是彌陀化身 。 出自寒山之口 。 豐干 。 在天台山 。 國清寺 。 住在碾米房 。 常騎虎出入 。 眾不知其為何許人 。
一日 。 豐干邀寒山 。 拾得 。 同朝五臺 。 曰 。
與我同行 。 是我同流 。 不與我同行 。 不是我同流 。
寒山問曰 。
汝朝五臺作甚麼 。
干曰 。
朝禮文殊 。
山曰 。
汝不是我同流 。 我不同去 。
於是干獨行 。 至杭州 。 適有閭邱胤 。 候補多年 。 家貧破產 。 是時省府 。 派任台州府知府 。 忽患頭痛之病 。 調治罔效 。 豐干特為造訪 。 闇人拒絕不見 。
干曰 。
我特來救他命 。 為何不見 。 閽人入報 。 閭即延見 。
干曰 。
汝何病 。
閭曰 。
頭痛欲裂 。
干曰 。
取水一杯 。 吾為汝治 。 乃為持咒訖 。 以水置手心 。 向其頭三撲 。 即時痛止 。 遂即感謝 。 叩詢大師法號 。 住何寺廟 。
答曰 。
名豐干 。 住台州 。 天台山 。 國清寺 。
閭曰 。
寺中如大師道行有幾人 。
干曰 。
我無道行 。 寺中高僧 。 如文殊化身之寒山子 。 普賢化身之拾得 。 皆在國清寺內 。 遊化我國 。
閭即備禮酬謝 。 干不受而去 。 閭到任三天 。 即到國清寺進香 。 問知客僧 。
寒山 。 拾得 。 二大士何在 。 煩陪往拜見 。
知客曰 。
此二人是瘋僧 。 大人有何吩咐 。
閭曰 。
有欲禮拜 。
知客曰 。
可喚之前來 。
閭曰 。
不可 。 自當往拜 。
遂陪至廚房 。 寒山 。 拾得 。 正在灶門烘火 。 二人且語且笑 。 人皆不識 。 所語何義 。 知客呼寒山 。 拾得起來 。 大人與汝說話 。 閭一見即就地頂禮 。 二人即奔走 。 閭追之 。 至寒山岩二人入 。
寒山回首曰 。
賊 。 賊 。 賊 。 豐干饒舌多話也 。 彌陀不事 。 禮我何為 。
閭趨視岩中不見 。 寒山 。 拾得 。 自此遂不復出焉 。 豐干亦從此不回國清 。 聖人應化人間 。 既經洩露 。 不能再留 。 閭在山中 。 檢查事跡 。 乃於山上石岩竹木 。 及鄉間牆壁上 。 抄錄二大士詩多首 。 皆是佛法 。 諷世之意 。 現刊行於世 。 錄此因緣 。 以證佛念眾生 。 眾生不念佛 。 若逢不逢 。 或見非見 。 之事實耳 。
二人相憶 。 二憶念深 。 如是乃至 。 從生至生 。 同於形影 。 不相乖異 。
此明雙憶不離 。 二人相憶 。 二憶念深 。
自可相見相親 。 不相捨離 。 乃至生生 。 同於形影 。 喻生佛念同 。 眾生念佛 。 如佛念眾生相同 。 久憶不忘 。 一切時 。 一切處 。 佛不離心 。 乃至盡形壽 。 亦所不忘也 。 如是乃至 。 從今生以至他生 。 同如形影 。 不相乖違離異 。 乃至 。 超略詞 。 不但今生 。 常得見佛 。 乃至往生之後 。 常隨佛學 。 同於形之與影 。 不相違 。 不相離也 。 此形影不離之喻 。 有二意存焉 。
一 。 喻眾生念佛 。 必得見佛 。 生佛不相捨離 。 合下憶佛念佛 。 現前當來 。 必定見佛也 。
二 。 喻眾生念佛 。 必得成佛 。 因果不相捨離 。 念佛是因 。 成佛是果 。 如大勢至菩薩 。 以念佛心 。 入無生忍 。 在極樂國中 。 輔助彌陀弘化 。 及輔助普光功德山王佛 。 次補佛處 。 即念佛必得成佛 。 因果不相捨離也 。
巳二再以母子為喻 。
十方如來 。 憐念眾生 。 如母憶子 。 若子逃逝 。 雖憶何為 。 子若憶母 。 如母憶時 。 母子歷生 。 不相違遠 。
上科二人之喻 。 親友猶疏 。 此科母子之喻 。 骨肉更親 。 上五句同前 。 喻單憶無益 。 下四句同前 。 喻雙憶不離 。 又首三句 。 合前一專為憶 。 次二句合前 。 一人專忘 。 如來母也 。 眾生子也 。 世間慈愛最切者 。 莫過於母親 。 子不聽教 。 猶復念念不捨 。 子若悖逆 。 忘恩負德 。 種種不孝 。 母念或衰 。 心生悔恨 。 佛念眾生 。 更過於母 。 逆惡重者 。 佛念更深 。 又母念子 。 慈止一世 。 佛念眾生 。 慈心無盡 。 世世相隨 。 無有退轉 。 此云十方如來 。 憐念眾生 。
憐者哀憐 。 念者護念 。 眾生久在輪迴 。 備受諸苦 。 故為佛之所哀憐 。 雖在生死 。 佛性不失 。 又為佛之所護念 。
三昧經云 。
諸佛心者 。 大慈悲是 。 慈悲所緣 。 緣苦眾生 。 若見眾生 。 受苦惱時 。 如箭入心 。 欲拔其苦 。 如母親見子受苦 。 憶念之心 。 更無有異也 。
問 。
前二人一專為憶 。 喻彌陀念眾生 。 一人專忘 。 喻眾生不念佛 。 云何此云十方如來耶 。
答 。
此有二意 。
一 。 即指彌陀一佛 。 以三世十方 。 有無量彌陀故 。
觀經云 。
從下方金光佛剎 。 乃至上方 。 光明王佛剎 。 於其中間 。 無量塵數 。 分身無量壽佛 。 故曰十方如來 。
二 。 通指十方諸佛 。 謂不唯彌陀一佛 。 悲願如是 。 即十方如來 。 憐念亦然 。 正顯佛佛道同故 。
若子逃逝 。
喻眾生不念佛 。 墮惡趣 。 受極苦 。 雖憶何為 。
喻佛念眾生 。 單憶無用 。 不能成益 。
問 。
逃逝與上專忘 。 同耶 。 異耶 。
答 。
不念佛不能見佛 。 雖遇佛若逢不逢 。 或見非見 。 不蒙法益則同 。 而異者 。 此人專忘 。 但是不肯念佛 。 佛若憶念 。 或可發心 。 而能成益 。 此逃逝 。 非唯專忘 。 或且謗佛 。 以不信招愆 。 墮落三途 。 佛雖憶念 。 亦復何為 。 即言無益也 。 如城東老母 。 佛有意往度 。 彼不信佛 。 不願見佛 。 逃入房中 。 佛以手指壁 。 壁如玻璃 。 復以二手遮其眼 。 還不願見佛 。 此足證單憶無益也 。
子若憶母 。 如母憶時 。 母子歷生 。 不相違遠 。
上二句合前 。 二人相憶 。 二憶念深 。 下二句合上 。 生生不離 。 此則雙憶成益 。 子若憶念母親 。 能如母親念子之心 。 心心相契 。 母為慈母 。 子成孝子 。 不但今生 。 母子不離 。 乃至經歷多生 。 母子之緣未盡 。 不相違背 。 遠離二字皆去聲 。 子是眾生 。 母是佛 。 眾生若能 。 憶念如來 。 猶如如來 。 憐念眾生一樣 。 則生佛感應道交 。 自然生生世世 。 常得見佛 。 常隨佛學 。 不至遠離 。 彼佛既教 。 念佛三昧 。 又舉疏親二喻 。 蓋慾念佛眾生 。 念佛之功 。 漸次增進 。 日親日近 。 非特見佛可必 。 而且成佛有望矣 。
辰三法合顯示深益 。
若眾生心 。 憶佛念佛 。 現前當來 。 必定見佛 。
此下法合 。 但合雙憶不離成益 。 不合單憶無益 。 上二句重在心字 。 必要心憶心念 。 以揀口念心不念也 。 憶則記持不忘 。 有時間斷 。 憶即暫念 。 念則繫緣不散 。 念念相續 。 念即常憶 。 若眾生心常憶佛 。 心常念佛 。 將佛印在心中 。 念茲在茲 。
時刻不忘 。 慈雲懺主云 。
凡涉歷緣務 。 而內心不忘於佛 。 謂之憶念 。 譬如世人 。 切事繫心 。 雖經歷語言 。 去來坐臥 。 種種作務 。 而不妨密憶 。 前事宛然 。 念佛之心 。 亦應如是 。 若或失念 。 速速攝還 。 久久成性 。 任運憶念 。 不勞作意 。 又復心起妄念 。 即便念佛 。 以真念而敵妄念 。 妄念自消 。 若見他人受苦 。 以念佛心 。 憐愍於他 。 願其離苦 。 如是相續 。 念佛繫心 。 能辦一切淨土功德 。 此憶佛念佛 。 有事有理 。 前雖已明 。 此更略說 。
若事憶念 。 則專心注意 。 毫無難緣 。 能念所念 。 心佛分明 。 唯此一念 。 更無餘念 。 念念相續 。 成就定力 。
起信所謂 。
以專意念佛 。 因緣是也 。 若理憶念 。 則以妙明心光 。 圓照自性 。 能所一如 。 心佛不二 。 唯此一緣 。 更無他緣 。 湛寂靈明 。 成就慧力 。
起信所謂 。
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也 。 如上所釋 。 事理二種憶念 。 普被三根 。
若是上智 。 則專修理憶念 。 或有鈍根 。 則專修事憶念 。 或有中人 。 則先修事 。 然後入理 。 皆隨機宜 。 未可一概而論 。
現前當來 。 必見定佛 。
現前見佛者 。 於現在生中 。 念佛功純 。 或於夢中見佛 。
法華經云 。
若於夢中 。 見諸如來 。 坐師子座 。 圍繞說法等 。 或於定中見佛 。 大集經 。 剋期取證 。 定四十九日 。 文云 。
若人專念一方佛 。 或行或坐 。 至七七日 。 現身見佛 。 即得往生 。 又般舟三昧經 。 定九十日 。 文云 。
若人自誓九十日 。 常行常立 。 一心繫念 。 於三昧中 。 得見阿彌陀佛 。
觀經云 。
無量壽佛 。 相好光明 。 遍十方界 。 念佛眾生 。 攝取不捨 。 故禪觀中 。 皆得見也 。 廬山初祖 。 遠公大師 。 一生三睹聖相 。 至第三次 。 見佛身遍滿虛空 。 自知往生時至 。 遂集眾告知 。 前後見佛之事 。 乃謝絕諸緣 。 精進念佛 。 果至其時 。 告別諸弟子 。 跏趺念佛往生 。 亦有現前念佛聲中見佛者 。
如往生集云 。
昔葛濟之夫人 。 一心念佛 。 家貧終日織布 。 機梭一擲 。 一聲佛號 。 頻年行之不倦 。 其夫信道教 。 勸修金丹之術 。 他勸夫學佛 。 其夫不從 。 遂各脩其道 。 一日正在織布 。 念佛聲中 。 見彌陀現全身於空中 。 遂即禮拜 。 乃喚濟之來看 。 濟之只見佛上半身 。 莊嚴光耀 。 亦即禮拜 。 由是信從 。 夫妻同脩淨業 。 同生淨土 。
當來見佛者 。 或報盡命終 。 見佛來迎 。
佛說阿彌陀經云 。
執持名號 。 若一日 。 乃至若七日 。 一心不亂 。 其人臨命終時 。 阿彌陀佛 。 與諸聖眾 。 現在其前 。 是人終時 。 心不顛倒 。 即得往生 。 阿彌陀佛 。 極樂國土 。
或託質蓮胞 。 華開見佛 。 如一生念佛為因 。 必得往生之果 。 第八識從頂門而出 。 化佛來迎 。 託生九品蓮華 。 以蓮華為父母 。 品位高下 。 乃由一生念佛 。 勤惰之分 。 寶池蓮華 。 並非彌陀 。 變化所作 。 乃是念佛眾生 。 自己心力願力所種 。 十方世界眾生 。 今天聞說 。 念佛法門 。 發心念佛 。 求生淨土 。 七寶池中 。 即結一蓮芷 。 標名其上 。 念佛精進 。 華大甚速色亦好 。 念佛懈怠 。 華大亦緩 。 退心不念 。 華即枯矣 。 勤惰纔分 。 榮枯立見 。 是為感應冥符妙 。 命終往生 。 即生自己之華 。 往生者眾 。 不相錯謬 。 是為勝劣分明妙 。 此華是為脫凡殼之靈宮 。 安慧命之神宅 。 九品華開 。 隨品位為遲速 。 蓮華一開 。 即得見佛聞法 。 圓證三不退 。 所受之身 。 純黃金色 。 具三十二相 。 壽命同佛無量 。 必定者有三意 。
一 。 因果相應 。
以念佛因 。 得見佛果 。 如若往生 。 早遲必得成佛 。
二 。 感應道交 。
以念力為能感 。 現身為能應 。 感應之道 。 必定不差 。
三 。 始本契合 。
專以理念 。 念本性佛 。 始覺功深 。 本覺顯現 。 於自心中 。 見法身佛 。 此皆一定不易之理 。 故曰必定見佛 。
去佛不遠 。 不假方便 。 自得心開 。
上科事念 。 夢中空中 。 乃至臨終 。 皆見他佛 。 理念本覺顯現 。 見法身佛 。 乃見自佛 。 去佛不遠有二釋 。
一 。 既得見佛或夢中空中日中 。 則此去往生彼國 。 華開見佛 。 事在不遠 。 前見佛是化身 。 此見佛是真身 。 二 。 既得理念 。 見本性佛 。 從此進修 。 往生上上品蓮華 。 經宿即開 。 面禮彌陀 。 親聞妙法 。 頓證無生法忍 。 則去究竟佛地不遠矣 。 不假方便 。
自得心開者 。
約事念 。 則念佛法門 。 即勝異方便 。 不假諸餘方便門 。 以助顯我本性也 。 尚不假觀像 。 觀想 。 參究 。 何況其他法門 。 約理念 。 則念佛即是念心 。 心佛一如 。 自他不二 。 豈離惟心自佛 。 而假心外他佛作方便耶 。 自得心開 。 即理念功成 。
古德所云 。
一念相應一念佛 。 念念相應念念佛 。
自得心佛 。 開發顯現 。 得成自佛 。 以念佛心 。 始本合一 。 成究竟佛也 。
如染香人 。 身有香氣 。 此則名曰 。
香光莊嚴 。
此喻憶佛念佛 。 必定成佛 。 如染香之人 。 身上即有香氣 。 法中 。 念佛之人 。 即得佛之氣分 。
念佛名即染佛名香 。 近佛身即染佛身香 。 開佛心即染佛心香 。 念佛之人 。 身心皆染佛香 。 喻上中下三根 。
上根染佛心香 。 中根染佛身香 。 下根染佛名香 。 下二句出三昧名 。 亦即法門名 。 以佛法身香 。 智慧光 。 莊嚴自己本覺佛 。 念佛之心 。 無相無形 。 不生不滅 。 即是法身 。 此心具足 。 靈覺之性 。 即是智慧 。 今則念佛 。 以佛法身香 。 智慧光 。 莊嚴自己本覺心佛 。 故曰香光莊嚴 。
起信論云 。
如世間衣服 。 實無於香 。 若人以香 。 而熏習故 。 則有香氣 。 無明染法 。 實無淨業 。 但以真如而熏習故 。 則有淨用 。
無明染法者 。 本覺心佛 。 藏在無明殼也 。 彼論明在纏如來藏心 。 今經喻出纏如來藏心 。 故云 。 心開 。
即本覺心 。 佛開顯也 。
辰四述己 。 自利利他 。
我本因地 。 以念佛心 。 入無生忍 。 今於此界 。 攝念佛人 。 歸於淨土 。
上三句初句因也 。 二句該因徹果 。 三句果也 。 均屬自利 。 下三句屬利他 。 我本因地 。
即自述因地脩行 。 以念佛心 。 為本脩因地心 。 佛是所念 。 心為能念 。 此心非第六意識心 。 世人有謂念佛是口念 。 非也 。 即說是意識心念 。 亦非也 。 能念之心 。 是不生滅 。 圓湛根性真心 。 以大勢至菩薩 。 明言都攝六根 。 淨念相繼 。 不但說識心念者 。 非也 。 即單說意根念者 。 亦非也 。 此章是根大法門 。 若單說意根 。 則與須菩提 。 意根法門相濫 。 都攝六根解在下 。 此念佛即第一決定義所云 。
得元明覺 。 無生滅性 。 為因地心 。 然後圓成 。 果地脩證 。
是也 。
入無生忍者 。
即依因所感之果也 。 入 。 是證入 。 無生 。 是所入之理 。 忍 。 以慧心安住此理 。 亦即慧之定也 。 念佛為能入 。 此忍為所入 。 無生之理 。 始終不異 。 即不生不滅 。 迷悟無差 。 即不垢不淨 。 生佛平等 。 即不增不減 。 證入法忍 。 地位有殊 。 如本經第三漸次文云 。
一切如來 。 密圓淨妙 。 皆現其中 。
是人即得 。 無生法忍 。 謂圓教初住 。 即得無生法忍 。 破一品無明 。 證一分三德 。 分身百界 。 八相成道 。
仁王經云 。
無生忍菩薩 。 所謂遠不動觀慧 。 遠 。 即第七遠地行 。 不動 。 即第八不動地 。 觀慧 。 即第九善慧地 。 以此而觀 。 前後所證之理是一 。 能證之功行 。 不無淺深 。 喻如象 。 馬 。 兔 。 三獸渡河 。 所渡之河不異 。 而入水淺深 。 非無差別 。 兔子則水面渡過 。 腳入水中 。 馬則頭伸水上 。 身入水中渡過 。 象則全身入水 。 由河底行過 。 後後勝於前前 。 實教大菩薩 。 徹法流之源底 。 大勢至位居等覺 。 所證法忍 。 當非淺淺 。 上述自利 。 即以自利者 。 轉以利他 。
今於此界 。 攝念佛人 。 歸於淨土者 。
此界 。 指本土娑婆 。 五濁惡世 。 淨土 。 指西方極樂 。 五清淨土 。 攝者攝受 。 通於能所 。 能攝是大勢至 。 所攝是念佛人 。 生前則以慈力攝受 。 令行人念佛之心 。 堅固不退 。 臨終則以願力攝受 。 令行人正念昭彰 。 接引往生 。 此界如旅舍 。 彼土是家鄉 。 猶如有人 。 捨父逃逝 。 馳走他鄉 。 飄零孤露疇 。
菩薩如親友 。 勸令念佛 。 即指示歸家道路 。 併贈以資糧 。 方能得歸家鄉 。 親見本生父母 。 念佛即具信 。 願 。 行三資糧 。 信則念 。 不信則不念 。 念具信資 。 以念佛為因 。 願求往生之果 。 念具願資 。 念念念佛 。 力行不倦 。 念具行資 。 以此念佛 。 所具信 。 願 。 行 。 即贈以歸家三資糧也 。 能具信 。 願 。 行三資糧者 。 始名念佛人 。 始得歸於淨土也 。 又念佛 。 即具三資糧 。 聞說念佛法門 。 心不疑貳 。 謂之信 。 信已而解 。 心起樂欲 。 謂之願 。 願已而念 。 心勤精進 。 謂之行 。
彌陀經云 。
若有信者 。 應當發願 。
執持名號 。
是也 。 又念佛 。 即具聞 。 思 。 脩三慧 。 聞說佛名 。 諦信不疑 。 為聞慧 。 記憶在懷 。 恒不忘失 。 為思慧 。 持念不輟 。 無有間斷 。 為脩慧 。
佛地論云 。
菩薩履三妙慧 。 淨土往還 。 是念佛人 。 必具三慧 。 方歸淨土 。
辰五結答所證圓通 。
佛問圓通 。 我無選擇 。 都攝六根 。 淨念相繼 。 得三摩地 。 斯為第一 。
首句牒所問 。 第五卷前 。 佛問言 。
我今問汝 。 最初發心 。 悟十八界 。 誰為圓通 。 從何方便 。 入三摩地 。
故此牒所問 。 次三句敘本因 。 後二句明所證 。 我無選擇者 。
佛前備顯六根功德 。 囑令詳擇 。 其可入者 。 吾當發明 。 令汝增進 。 我於本因 。 亦是從根修證 。 但無選擇 。 都攝六根 。
外不擇眼耳等六根之相 。 內不擇見聞等六根之用 。 都攝者 。
唯攝一精明 。 不令託根緣塵 。 則一精既攝 。 六用不行 。 而六根都攝矣 。 淨念相繼者 。
眾念不生曰淨 。 一心繫佛曰念 。 念念相繼續也 。 無有間斷 。 一念相應 。 一念佛 。 念念相應 。 念念佛 。 相應 。 乃心佛一如 。 即心是佛 。 即佛是心 。 念而無念 。 無念而念 。 不落空有二邊 。 全歸中道 。 即是理一心也 。
得三摩地 。
乃依因感果 。 由本脩因 。 證圓通果 。 梵語三摩地 。 此云等持 。 又云等至 。 等持即定慧均等任持 。 雙離昏沉掉舉也 。 至即是到 。 由定慧平等 。 能到勝定故 。 斯為第一者 。
斯指都攝六根 。 念佛法門 。 最為第一 。
問 。
文殊揀選圓通 。 乃選觀音耳根 。
偈曰 。
成就涅槃心 。 觀世音為最 。 今念佛法門 。 何得稱為第一 。
答 。
若對此方之機 。 娑婆眾生 。 耳根利故 。 所以觀音當選 。 若對十方通論 。 念佛法門 。 都攝六根 。 橫超三界 。 直截生死 。 速證菩提 。 無有何門可及 。 故稱第一 。
卯七勢至根大竟 。 併前二十三位 。 丑初諸聖略說竟 。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文卷第五終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十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