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七一

圓瑛大師著(

庚二道場加行分二辛初初請略說二重請詳示辛初分二壬初阿難請二如來說 。 今初 。

阿難整衣服 。 於大眾中 。 合掌頂禮 。 心跡圓明 。 悲欣交集 。 欲益未來 。 諸眾生故 。 稽首白佛 。

大悲世尊 。 我今已悟 。 成佛法門 。 是中修行 。 得無疑惑 。

此道場加行科 。 乃為圓根近下者設也 。 然上科為初方便 。 此科更為最初方便 。 亦助修圓通而已 。 阿難整理衣服 。 於大眾中 。 合十指爪 。 頂禮於佛 。 心跡圓明 。 悲欣交集者 。

心即根中圓湛 。 不生不滅之真心 。 跡即旋流反聞 。 次第解結之事跡 。 不達本有之心 。 則曠劫積行 。 徒勞無益 。 不達修證之事 。 則塵埋寶藏 。 莫救貧窮 。 今性修畢達 。 故曰圓明 。 即上明了其家 。 所歸道路之義 。 得路未歸故悲 。 到家有望故欣 。 一時悲欣交集 。 於一心也 。 自解已圓 。 愍後未悟 。 現欲利益未來末法 。 諸眾生等 。 稽首白佛 。 稱曰大悲世尊 。

因如來悲心無盡故 。 我今已悟 。 成佛法門者 。

言我求成菩提 。 最初方便 。 而今相似解發 。 已悟成佛法門 。 是中修行 。 得無疑惑者 。

是中指耳根之中 。 修行即離塵照性 。 旋流反聞工夫 。 得無有疑惑 。 不勞重建道場也 。

常聞如來 。 說如是言 。

自未得度 。 先度人者 。 菩薩發心 。 自覺已圓 。 能覺他者 。 如來應世 。 我雖未度 。 願度末劫 。 一切眾生 。

此顯道場 。 專為心跡 。 未得圓明者請也 。 常聞如來 。 所說如是言 。 即指下之所說 。

無論因人果人 。 皆以利他為事業 。 自未得度 。 先度人者 。

此指因人 。 無明未盡 。 猶非得度 。 但捨己利他 。 此是菩薩發心 。 以度人為先 。 先盡生界 。 後取菩提也 。 自覺已圓 。 能覺他者 。

此指果人 。 自心三覺已經圓滿 。 萬德畢備 。 而能覺悟 。 法界眾生 。 此如來十號 。 以應世為本 。 倒駕慈航 。 果後興悲也 。 我雖未度三句 。 願學菩薩 。 發利他之心 。 我雖未度 。 願度末劫 。 一切眾生 。 此為地藏菩薩 。 眾生度盡 。 方證菩提是也 。

世尊 。 此諸眾生 。 去佛漸遠 。 邪師說法 。 如恒河沙 。 欲攝其心 。 入三摩地 。 云何令其 。 安立道場 。 遠諸魔事 。 於菩提心 。 得無退屈 。

此請道場 。 遠離魔事 。 復稱世尊 。 此諸眾生 。 指末劫時候 。 去佛漸遠 。 根機愈薄 。 邪說競興 。 魚目難辨 。 蠱惑初心 。 彼彼皆是 。 如恒河沙之多 。 且邪必亂正 。 有欲初心後學 。 收攝其心 。 從聞思修 。 入三摩地 。 豈不難哉 。 敢請如來 。 云何令其 。 初心後學 。 安立道場 。 使諸魔事 。 自然遠離 。 不能惑亂 。 於菩提心 。 念念增長 。 得無有退屈也 。

初阿難請竟 。

壬二如來說分三癸初許說承聽二總舉三學三別列三學 。 今初 。

爾時世尊 。 於大眾中 。 稱讚阿難 。

善哉善哉 。 如汝所問 。 安立道場 。 救護眾生 。 末劫沉溺 。 汝今諦聽 。 當為汝說 。

阿難大眾 。 唯然奉教 。

此讚其請問之當 。 而許說也 。

正脈云 。

善哉有二意 。

一 。 善其發利他心 。 得菩薩正行 。 二 。 善其請道場意 。 得利他法要也 。

意謂如汝所問 。 祗恐邪師說法 。 擾亂定心 。 必須安立道場 。 方可遠離魔事 。 此誠救度一切眾生 。 末劫之時 。 免於沉淪陷溺 。 極要之法也 。 汝今諦聽 。 吾當為汝 。 分別解說 。 阿難大眾 。 唯然奉教者 。

唯然應諾之辭 。 奉命承教 。 而諦聽也 。

癸二總舉三學 。

佛告阿難 。

汝常聞我 。 毘奈耶中 。 宣說修行 。 三決定義 。 所謂 。

攝心為戒 。 因戒生定 。 因定發慧 。 是則名為 。 三無漏學 。

此佛正說道場助行 。

寶鏡疏云 。

以持戒誦咒 。 為助修之行也 。 蓋前佛對當機 。 一往發明如來藏心 。 由耳根圓通 。 悟理直入者 。 乃為正修也 。 今當機憐愍末劫 。 恐多障難 。 故遠魔辯異 。 設立道場 。 所以如來 。 有帶事兼修之說 。 名為助行 。 謂助正修之行也 。 然助有二 。

一 。 惑重者 。 先持禁戒 。 以制斷發業無明 。 二 。 習重者 。 兼持秘咒 。 令熏斷俱生無明 。

故知末世 。 修禪定者 。 非此助行 。 則不免於邪說所惑 。 而成魔魅也 。

佛告阿難 。

汝尋常豈不聞 。 我所宣說 。 毘奈耶中 。 有三種修行 。 決定義耶 。 毘奈耶 。 大小乘律藏之通名 。 故佛常說 。 阿難常聞 。 毘尼 。 此翻善治 。 謂自治淫怒癡 。 亦能治人淫怒癡 。 亦云調伏 。 謂調練三業 。 制伏過非也 。 毘奈耶 。 正詮戒學 。 兼詮定慧故 。 成三決定義 。 謂決定依此修證也 。 攝心為戒者 。

檢異權小 。 多約身 。 口事相為戒 。 今約大乘 。 但收攝其心 。 一念不生 。 眾戒具足 。 所以攝心 。 便名為戒 。 因戒生定者 。

心既攝已 。 寂然不動 。 漸生於定 。 如風止息 。 波浪自停 。

圓覺經云 。

尸羅不清淨 。 三昧不現前 。

因定發慧者 。

定心成就 。 本明漸發 。 照涵萬象 。 如風停水湛 。 自體生光 。

圓覺經云 。

無礙清淨慧 。 皆從禪定生 。

則名為三無漏學 。

以能修三無漏學 。 不漏落於生死輪迴故 。

正脈云 。

今此所修 。 仍是耳根圓通 。 但為最初近下之根 。 特加戒律 。 道場 。 持咒之三事 。 故大科云加行也 。 至於因戒所生之定慧 。 仍是亡塵盡根妙定 。 及彼定所得三空慧耳 。 觀經文但惟詳戒 。 而略於定慧可見也 。

問 。

前門何不用此 。

答 。

中根煩惱輕微 。 無自起淫等四念 。 且彼於亡塵時 。 防護有力 。 世俗曲屈聲 。 已不容入 。 安有自起四念 。 何況道理徑直等聲 。 一併止絕哉 。 至於阿難初果 。 已能不入色聲等六塵 。 但加反聞 。 尚不多費亡塵之力 。 安有自起婬等之念耶 。 故知斯門 。 特為塵勞素重 。 不待聲引而頻舉 。 自發淫等四念 。 乃至身口 。 亦所未免者 。 加四戒以為反聞之前方便 。 加道場持咒 。 以為正反聞時之助行也 。 舊解全不知此 。 杳無一字 。 豈自此後 。 別為一法門哉 。 此非一小失 。 故特為警示學人珍重 。

結名三無漏者 。 戒中已自不容一念漏於諸非 。 何況定慧 。 然此非但不漏落於三有而已 。 以注心反聞 。 兼不漏落空有二邊 。 所以為真無漏 。 而非小乘比也 。

二總舉三學竟 。

癸三別列三學分二子初歷明預先嚴戒二略示場中定慧子初分二丑初正教持戒二助以咒力丑初分三寅初攝前徵起二開釋四重三總結遠魔 。 今初 。

阿難 。 云何攝心 。 我名為戒 。

心為戒本 。 若攝之則名持戒 。 若放之則為破戒 。 故以攝心 。 名為戒也 。

寅二開釋四重分四卯初斷淫二斷殺三斷盜四斷妄卯初分二辰初曲分損益之相二判決邪正 。 之說辰初分三巳初首陳持犯利害二預辨魔佛教儀三確定菩提成否 。 巳初分二午初持則必出生死二犯則必落魔道 。 今初 。

若諸世界 。 六道眾生 。 其心不淫 。 則不隨其 。 生死相續 。

此明戒為三學之首 。 以初卷至四卷半 。 皆明生信開解 。 即是慧學 。 自舉喻華屋 。 請示修門 。 至此乃是定學 。 以故向下為根機稍下者 。 正明戒學 。 則知此經 。 俱詮三學 。 然唯說四重 。 以是大小二乘 。 共具之根本戒也 。

溫陵曰 。

諸經戒殺居首 。 謂設化以慈悲為先 。 此經婬戒居首 。 為真修以離欲為本 。 蓋欲氣麤濁 。 染污妙明 。 欲習狂迷 。 易失正受 。 續生死喪真常 。 莫甚於此 。 故須首戒也 。 若諸世界 。 六道眾生 。

皆因淫欲 。 而正性命 。 是以纏縛生死 。 其心不婬 。 則不隨其 。 生死相續者 。

而於婬欲一事 。 非但不動身口 。 亦不生一念 。 思想之心 。 方為不犯 。 方與攝心為戒相應 。 餘三仿此 。 既心戒清淨 。 則樹倒根斷 。 枝葉不生 。 自不隨其 。 生死相續 。

如後乾慧地文云 。

欲愛乾枯 。 根境不偶 。 現前殘質 。 不復續生 。

可證斯義 。

午二犯則 。 必落魔道 。

汝修三昧 。 本出塵勞 。 淫心不除 。 塵不可出 。

汝修耳根三昧 。 本思出離塵勞 。 塵勞即界內見思二惑 。 淫心不除 。 塵勞必不能出 。 淫欲為塵勞上首故 。

縱有多智 。 禪定現前 。 如不斷淫 。 必落魔道 。

上品魔王 。 中品魔民 。 下品魔女 。

此承上文 。 帶淫修禪 。 塵不可出 。 縱有多智者 。

世智辯聰 。 善說諸法 。 禪定現前者 。

世間禪定 。 善入住出 。 而得現前 。 縱有二字 。 雙貫多智 。 禪定二種 。 如不斷淫者 。

於修三昧時 。 不捨絕淫念 。 皆為魔業 。 必落魔道 。 魔樂欲境 。 今既不斷淫欲 。 上品則墮魔王 。 以魔界欲勝 。 福強 。 心靈 。 非禪智不能便生 。 今以禪智而助淫心 。 使淫增熾 。 如陰魔中 。 行空禪者 。 卻留塵勞 。 廣化七珍 。 多增寶媛是也 。 設無世智禪定 。 則直墮地獄無疑矣 。 中品則墮魔民 。 下品則墮魔女 。 上中下三品 。 則隨福厚薄 。 以為階降耳 。

彼等諸魔 。 亦有徒眾 。 各各自謂 。 成無上道 。

彼等諸魔 。 其徒實繁 。 以淫欲為傳法 。 遞相傳授 。 令不斷絕 。 各各自謂 。 成無上道 。 我慢成習 。 非果計果 。

如受魔文云 。

其人亦不覺知魔著 。 自言謂得 。 無上涅槃是也 。

初首陳持犯利害竟 。

巳二預辨魔佛教儀分二午初貪淫化世即魔教二教人斷淫即佛誨 。 今初 。

我滅度後 。 末法之中 。 多此魔民 。 熾盛世間 。 廣行貪淫 。 為善知識 。 令諸眾生 。 落愛見坑 。 失菩提路 。

我者佛自稱 。 滅五住煩惱 。 度二種生死 。 即去世之別稱也 。 正像已過 。 末法之中 。 去聖時遙 。 魔強法弱 。 故云多此魔民 。 熾盛世間 。 此多魔教 。 生受其惑 。 死為魔眷 。

如後受魔文云 。

命終之後 。 必為魔民 。

是也 。 如火熾然盛發 。 世間盡受其焚 。 如後想魔文云 。

如是邪精 。 魅其心腑 。 近則九生 。 多踰百世 。 令真修行 。 總成魔眷 。

是也 。 廣行貪淫者 。

即先世帶淫修禪之輩 。 來為教師 。 現通現慧 。 密教行淫 。 以為佛事 。 遞相傳授 。 為善知識者 。

自以為善知行淫之事 。 善識行淫之理 。

如後想魔文云 。

讚歎行淫 。 不毀麤行 。 將諸猥媟 。 以為傳法 。

是也 。 令諸眾生 。 落愛見坑 。 失菩提路 。

愛即思惑 。 見即見惑 。 而以淫欲 。 為教化之端 。 則墮愛坑 。 而以淫欲 。 為真修之法 。 則墮見坑 。 不能自出 。 而失菩提正路矣 。

午二眾人斷淫即佛誨 。

汝教世人 。 修三摩地 。 先斷心淫 。 是名如來 。 先佛世尊 。 第一決定 。 清淨明誨 。

此囑阿難 。 轉教末世 。 初心修三摩地者 。

即耳根圓通 。 淫欲為大定冤賊 。 不唯身不行淫事 。 且要心不起淫念方可 。 此正防微杜漸 。 臨深履薄之誡 。 果能如是 。 方名如來 。 先佛世尊 。 第一決定 。 清淨明誨 。 如來指今佛 。 先佛世尊 。 指過去諸佛 。 今昔之佛 。 皆作是說 。 定可信從也 。 第一者 。 居四重之首 。 決定斷除心淫 。 清淨脩學 。 究竟明誨也 。

巳三確定菩提成否 。 分二午初喻不斷無成二勸深斷方成 。 今初 。

是故阿難 。 若不斷淫 。 修禪定者 。 如蒸沙石 。 欲其成飯 。 經百千劫 。 只名熱沙 。

何以故 。 此非飯本 。 沙石成故 。

此承上是佛教斷淫之故 。

阿難 。 若不斷淫心 。 修禪定者 。 如蒸沙石 。 欲其成飯 。 經百千劫 。 祗名熱沙 。 此非飯本 。 而以禪定薰修 。 喻之以蒸 。 以不生滅心 。 為本修因 。 然後圓成 。 果地修證 。 喻如蒸米成飯 。

汝以淫身 。 求佛妙果 。 縱得妙悟 。 皆是淫根 。 根本成淫 。 輪轉三途 。 必不能出 。 如來涅槃 。 何路修證 。

設汝不斷淫欲 。 是以淫身 。 求佛所證妙覺極果 。 此因果不孚 。 如蒸沙成飯相似 。 縱得妙悟者 。

謂縱經多劫修習 。 得開妙悟 。 合上經百千劫 。 只名熱沙 。 經劫修習如蒸 。 得開妙悟如熱相 。 皆是淫根五句 。

合上此非飯本 。 沙石成故 。 根本成淫者 。

有淫欲種子 。 觸處便發 。 由此惡業日臻 。 必至輪轉三途 。 必不能出 。 人身尚不可得 。 況欲修佛果耶 。 如來涅槃者 。

佛所證之如如理 。 何路修證者 。

沙石成故 。 決難成飯也 。

午二勸深斷方成

必使淫機 。 身心俱斷 。 斷性亦無 。 於佛菩提 。 斯可希冀 。

機者 。 發動之由 。 如弩牙也 。 謂身之淫機 。 由心使作 。 心之淫機 。 由念弛放 。 必使一念不生 。 身心二途 。 方得俱斷 。 若使能斷之性猶存 。 而所斷緣影仍在 。 終非杜絕 。 必使斷性亦無 。 方稱藥病雙除 。 始為無病人也 。 正如息機歸寂然 。 諸幻成無性矣 。 即此無幻之性 。 方合於佛果菩提 。 菩提佛所證之如如智 。 斯可希冀矣 。 此與上科涅槃 。 乃理智一如 。 互影說故 。

寶鏡疏云 。

身斷淫 。 律儀戒也 。 心斷淫 。 定共戒也 。 斷性亦無 。 道共戒也 。

初曲分損益之相竟 。

辰二判決邪正之說 。

如我此說 。 名為佛說 。 不如此說 。 即波旬說 。

此判決邪正 。 以當機深防 。 未來邪說亂正 。 魔佛難辨 。 而求說辨魔規則 。 佛則以四根本戒 。 以辨驗之 。 令末世修學 。 永為龜鑑 。 如我此說 。 修三摩地 。 先斷心淫者 。 是則名為佛說 。 急宜從之 。 不如此說 。 或行淫不礙真修 。 是即波旬說 。 速當絕之 。 波旬訛也 。 正云波卑夜 。 此云惡者 。 能傷法身 。 而害慧命者也 。 此釋迦出世 。 魔王名也 。 魔字從石 。 梁武帝謂 。 此惱害於人 。 易之為鬼 。 今從梁易也 。

初斷淫竟 。

卯二斷殺分二辰初曲分損益之相二判決邪正 。 之說辰初分三巳初首陳持犯利害二預辨魔佛教儀三確定解脫得否 。 巳初分二午初持則心出生死二犯則必落神道 。 今初 。

阿難 。 又諸世界 。 六道眾生 。 其心不殺 。 則不隨其 。 生死相續 。

此殺戒 。 亦注重在心 。 非但身不行殺 。 乃至其心 。 亦不起殺念 。 殺念尚且不起 。 何況身臨殺事 。 是則可為真持戒者 。 可以真修三昧也 。 其心苟無殺念 。 則不負他命 。 不欠他債 。 自然不隨其 。 生死相續 。

何以故 。 如本經云 。

汝負我命 。 我還汝債 。 以是因緣 。 經百千劫 。 常在生死 。 今命債既無 。 生死自離矣 。

午二犯則 。 必落神道 。

汝修三昧 。 本出塵勞 。 殺心不除 。 塵不可出 。

汝修三昧 。 本來求出 。 塵勞生死 。 如若殺心 。 不能除去 。 則與眾生結怨連禍 。 塵勞不可出矣 。

縱有多智 。 禪定現前 。 如不斷殺 。 必落神道 。

上品之人 。 為大力鬼 。 中品則為 。 飛行夜叉 。 諸鬼帥等 。 下品當為 。 地行羅剎 。

指掌疏云 。

恐謬辨云 。 多智之人 。 了知殺性本空 。 禪定得力 。 殺過縱使現前 。 似無關於塵勞 。 聰明長者 。 作家居士 。 喫得肉已飽 。 來尋僧說禪者 。 類多此計 。 故如來以縱有多智等防之 。 有多智 。 指多世智辯聰 。 禪定 。 謂有漏禪定 。 現前 。 謂智能通達 。 善說諸法 。 禪能出入 。 三昧境界 。 今以禪智助殺 。 必定墮落神道 。 鬼神福報 。 雖分勝劣 。 均為惡趣 。 故從人道而入者 。 謂之墮落也 。 上品之人 。 禪智勝於殺業 。 神通既大 。 福德又勝 。 故為大力之鬼 。 應是天行夜叉 。 及諸鬼主 。 如川嶽等 。 人間尊奉 。 稱帝稱天者 。 中品之人 。 禪智與殺業正等 。 神通福德 。 既次於上 。 則為飛行夜叉 。 諸鬼帥等 。 應是空行夜叉 。 如山林城隍等 。 下品之人 。 禪智劣於殺業 。 神通既微 。 福德亦劣 。 則為地行羅剎 。 噉人精氣 。 亦如大海邊 。 羅剎鬼國是也 。

彼諸鬼神 。 亦有徒眾 。 各各自謂 。 成無上道 。

未證謂證 。 未得謂得 。 各各自己謬稱 。 成無上道 。 初首陳持犯利害竟 。

巳二預辨魔佛教儀分二午初食肉化世即鬼教二教人斷殺即佛誨 。 今初 。

我滅度後 。 末法之中 。 多此鬼神 。 熾盛世間 。 自言食肉 。 得菩提路 。

此言滅後 。 末法之中 。 世衰道微 。 邪魔惡鬼 。 盛行世間 。 倡言食肉 。 當得菩提正路 。 乃云 。

酒肉穿腸過 。 佛在心頭坐 。

真鬼語也 。

阿難 。 我令比丘 。 食五淨肉 。 此肉皆我 。 神力化生 。 本無命根 。 汝婆羅門 。 地多蒸濕 。 加以沙石 。 草菜不生 。 我以大悲 。 神力所加 。 因大慈悲 。 假名為肉 。 汝得其味 。 奈何如來 。 滅度之後 。 食眾生肉 。 名為釋子 。

此預防問難 。 食肉既是鬼教 。 佛應嚴戒 。 何故如來 。 亦許比丘食五淨肉耶 。 故呼阿難 。 而告之曰 。

我令比丘 。 食五淨肉者 。

不見殺 。 不聞殺 。 不疑為我殺 。 及自死 。 鳥殘 。 此為五淨肉 。 此肉皆我 。 神力之所化生 。 本無命根 。

命根者 。 識 。 煖 。 息三 。 連持色心者 。 以為命根 。 下又訪問難 。 既是如來神力 。 何不化穀菜 。 而乃化淨肉 。 反令後之食肉者 。 得以藉口 。 豈慈悲者之所為耶 。 乃曰 。

汝婆羅門國 。 地多蒸濕 。 過炕謂之蒸 。 過潤謂之濕 。 加以沙石 。 不唯不產五穀 。 且草菜亦不能生 。 設若不化五淨肉 。 而化稻梁蔬菜 。 事出反常 。 人以為怪 。 我以大悲 。 神力所加 。 愍其饑虛 。 而化成五種淨肉 。 因大慈悲 。 假名為肉 。 令汝暫得其味 。 聊以支身 。 非有心性命根之真肉也 。 奈何如來滅後 。 有實食眾生肉者 。 而更欲名為釋子耶 。 西域四姓出家 。 同稱釋子 。

涅槃經云 。

善男子 。 從今日始 。 不聽食肉 。 應觀是食 。 如子肉想 。 夫食肉者 。 斷大悲種 。

汝等當知 。 是食肉人 。 縱得心開 。 似三摩地 。 皆大羅剎 。 報終必沉 。 生死苦海 。 非佛弟子 。 如是之人 。 相殺相吞 。 相食未已 。 云何是人 。 得出三界 。

此令知必墮 。 汝等當知者 。

欲其將如來語 。 傳示末法 。 急為救正也 。 當以智知 。 是食肉人 。 縱使修學 。 暫得心開 。 亦不過相似三摩地 。 終非真實三昧也 。 夫殺貪不除 。 現生皆大羅剎 。 報盡壽終 。 必沉生死苦海 。 永為鬼類 。 非佛弟子 。 如是之人 。 命債不了 。 互相殺害 。 互相吞嗜 。 互相食噉 。 未有已時 。 無由解脫 。 云何得出三界 。

午二教人斷殺即佛誨 。

汝教世人 。 修三摩地 。 次斷殺生 。 是名如來 。 先佛世尊 。 第二決定 。 清淨明誨 。

此佛敕轉教末世之人 。 修三摩地 。 即耳根圓通 。 次斷殺生者 。

對淫能障定 。 殺乃違慈 。 故次斷之 。 是名先佛世尊 。 第二種決定 。 清淨脩學之明誨也 。

巳三確定解脫得否分二午初喻不斷難脫二勸深斷方脫 。 今初 。

是故阿難 。 若不斷殺 。 脩禪定者 。 譬如有人 。

自塞其耳 。 高聲大叫 。 求人不聞 。 此等名為 。 欲隱彌露 。

此承上是佛教斷殺之故 。

阿難 。 若不斷殺 。 脩禪定者 。 不得解脫 。 譬如有人 。 喻帶殺修禪之人 。 自塞其耳者 。

謂以手塞耳 。 避人聽聞 。 而復高聲大叫 。 謂殺生食肉 。 無有罪報 。 求人不聞者 。 此正欲隱而彌露也 。

清淨比丘 。 及諸菩薩 。 於歧路行 。 不蹋生草 。 況以手拔 。 云何大悲 。 取諸眾生 。 血肉充食 。

首二句 。 指二乘持戒人 。 歧路者 。 分歧小路也 。 生草易長 。 清淨二乘之眾經行 。 足倘不蹋 。 況以手拔耶 。 仁慈之心 。 猶及草木 。 云何大悲 。 取眾生血肉 。 以充滋養 。 任意食噉耶 。

午二勸深斷方脫 。

若諸比丘 。 不服東方 。 絲綿絹帛 。 及是此土 。 靴履裘毳 。 乳酪醍醐 。 如是比丘 。 於世真脫 。 酬還宿債 。 不遊三界 。

此勸斷殺 。 必須深斷 。 方可脫離生死 。 若諸比丘六句 。 明服有二種 。

一服用 。 如東方絲 。 綿 。 絹 。 帛 。 及是此土 。 靴履裘毳 。 二服食 。 如乳 。 酪 。 醍醐 。 然雖此中 。 一概遮止 。 唯經律論所明 。 不無輕重 。 如絲綿絹帛 。 則大小乘 。 並皆嚴禁 。 以其害多命也 。 靴履裘毳 。 小乘一向聽許 。 大乘亦不全遮 。 以其非專為此而害命也 。 乳 。 酪 。 醍醐 。 大小並許 。 今云不服者 。 以能不服 。 則彌善耳 。 如是比丘 。 子縛已斷 。 於諸世間 。 真得解脫 。 然果縛尚存 。 不過酬還宿債而已 。 現前殘質既盡 。 無復續生 。 故不再遊三界 。

何以故 。 服其身分 。 皆為彼緣 。 如人食其 。 地中百穀 。 足不離地 。 必使身心 。 於諸眾生 。 若身身分 。 身心二途 。 不服不食 。 我說是人 。 真解脫者 。

何以故 。 於世真脫 。 服眾生身分 。 指絲綿等 。 雖非身肉 。 然亦是彼身之一分 。 用之皆為彼結不離之緣 。 如劫初之人 。 體有飛光 。 足有躡雲 。 因食地肥 。 不能輕舉 。 然後食其 。 地中百穀 。 足不離地 。 百穀者 。

物理論云 。

粱者黍稷之總名 。 稻者粳糯之總名 。 菽者眾豆之總名 。 三穀各二十 。 合為六十 。 蔬果之實 。 各二十種 。 為百穀也 。 必使身心 。 於諸眾生 。 若身身分 。

必使身心 。 指比丘之身心 。 於諸眾生 。 指有情眾生 。 若身 。 謂肌肉骨髓 。 身分 。 謂裘毳乳酪等 。 身心二途 。 不服不食者 。

謂非但身之 。 於眾生身 。 及身分 。 不服不食 。 而心亦無一念貪求服食而已 。 是身心二途俱斷 。 我說是人 。 真解脫者 。

既無負命索債 。 則三界之生緣斷絕 。 故說是人 。 真解脫者 。

初曲分損益之相竟 。

辰二判決邪正之說 。

如我此說 。 名為佛說 。 不如此說 。 即波旬說 。

如我此說 。 脩三摩提 。 次斷殺生者 。 是則名為佛說 。 急宜從之 。 不如此說 。 食肉不礙菩提 。 是即波旬說 。 速當遠之 。

卯二斷殺竟 。

卯三斷盜分二辰初曲分損益之相二判決邪正 。 之說辰初分三巳初首陳持犯利害二須辨妖佛教儀三確定三昧得否 。 巳初分二午初持則必出生死二犯則必落邪道 。 今初 。

阿難 。 又復世界 。 六道眾生 。 其心不偷 。 則不隨其 。 生死相續 。

此斷偷盜 。 非但盜人財物 。 乃至言行詐異 。 炫惑無識 。 恐令失心 。 以及一念 。 希取利養者 。 皆是也 。 不唯身無偷盜 。 要且心無偷盜之念 。 方為真持戒者 。 可以修三昧也 。 此中不言身 。 不偷盜者 。 以心且不動 。 何況身耶 。 不斷 。 則往復徵償 。 續諸生死 。 斷故不隨也 。

午二犯則 。 必落邪道 。

汝脩三昧 。 本出塵勞 。 偷心不除 。 塵不可出 。

正脈云 。

厭塵者 。 方可以出塵 。 貪世者 。 豈能以越世 。

縱有多智 。 禪定現前 。 如不斷偷 。 必落邪道 。 上品精靈 。 中品妖魅 。 下品邪人 。 諸魅所著 。

此防謬云 。

多智之人 。 了知塵勞本空 。 禪定現前 。 彈指可超無學 。 雖不斷偷 。 塵勞莫繫 。

時節既至 。 要出便出 。 何言不可出耶 。 無恥禪流 。 往往以此飾非 。 故以縱有多智 。 禪定現前警之 。 謂縱有世智辯聰 。 有漏禪定現前 。 如若不斷偷心 。 必定落於邪道 。

指掌疏云 。

邪道潛取 。 以偷心為墮緣 。 邪通炫世 。 非禪智不能發 。 今以禪智助偷 。 必當墮落 。 其類上品精靈者 。

盜日月之精華 。 竊天地之靈秀 。 附山托水 。 惑人祭祀者 。 是也 。 中品妖魅者 。

盜人物之津液 。 竊山林之氣潤 。 為魍為魎 。 伺便作孽者是也 。 下品邪人者 。

賦性險曲 。 居心邪僻 。 諸魅所著者 。

為精靈之所附 。 被妖魅之所迷 。 妄言欺世 。 詭異惑俗之類 。 此等亦由禪智盜業 。 互相勝劣 。 而感上中下異 。

彼等群邪 。 亦有徒眾 。 各各自謂 。 成無上道 。

此指帶偷修禪 。 其類不一 。 故曰彼等群邪 。 亦有徒眾 。 成慢不歸 。 邪知邪見 。 不自覺知 。 端坐受供 。 居然如佛 。 故云各各自謂 。 成無上道 。 亦非果計果矣 。

初首陳持犯利害竟 。

巳二預辨妖佛教儀分二午初潛匿炫惑即妖教二教人斷偷即佛誨 。 今初 。

我滅度後 。 末法之中 。 多此妖邪 。 熾盛世間 。 潛匿奸欺 。 稱善知識 。 各自謂己 。 得上人法 。 炫惑無識 。 恐令失心 。 所過之處 。 其家耗散 。

此預言滅後 。 末法之中 。 佛教陵夷 。 妖邪得便 。 故言其多 。 熾盛世間 。 潛匿奸欺者 。

熾然惑眾 。 盛行世間 。 潛蹤詭秘 。 匿詐藏奸 。 欺世盜名 。

如想魔文云 。

潛行貪欲 。 口中好言 。 災祥變異 。 即潛匿奸欺也 。 信其教化 。 搖蕩其心 。 妖言妖行 。 或現妖通 。 詐稱得道善知識 。 各自謂己 。 得上人法者 。

上人即是菩薩 。 以居聲聞上故 。 此未得謂得 。 未證謂證 。 各謂自己 。 已得菩薩法 。 此邪師自負也 。 炫惑無識 。 恐令失心者 。

嚇詐誘亂 。 世間無識者 。 恐令其人 。 失於本心 。 亡其知見 。

如想魔文云 。

或言如來 。 某處出世 。 或言劫火 。 或說刀兵 。 即炫惑無識之事 。 所過之處 。 其家耗散者 。

聞某處佛出 。 則求其接引 。 聞劫火刀兵 。 則望其救濟 。 傾家奉之 。 所至之處 。 令其家財耗散無餘 。

我教比丘 。 循方乞食 。 令其捨貪 。 成菩提道 。 諸比丘等 。 不自熟食 。 寄於殘生 。 旅泊三界 。 示一往還 。 去已無返 。

此先以己教相形顯 。 循者順也 。 方者處也 。 我教比丘 。 循順地方處所 。 而行乞食之法 。 趣得支身 。 不妄求不多求 。 令其捨貪 。 為菩提道 。 貪為煩惱根本 。 根本既捨 。 枝末自枯 。 煩惱離而菩提可成 。 豈同妖邪 。 炫異惑眾 。 貪他利養 。 造生死業耶 。 諸比丘等下 。 釋出捨貪之故 。 我教比丘 。 不自炊爨熟食者 。

令其知身是幻 。 悟世無常 。 不過寄居於此 。 以了殘生而已 。 旅泊三界者 。

陸宿曰旋 。 水宿曰泊 。 無非借此三界 。 為旅店客船 。 以示一度往還 。 自此已去 。 無復再返 。 如此行持 。 方為佛子 。

云何賊人 。 假我衣服 。 裨販如來 。 造種種業 。 皆言佛法 。 卻非出家 。 具戒比丘 。 為小乘道 。 由是疑誤 。 無量眾生 。 墮無間獄 。

云何是痛斥語 。 賊人謂內心竊取利養 。 外貌假借僧儀 。 稗販如來者 。

稗者助也 。 販即販賣 。 謂著如來衣服 。 以助販賣也 。 良以不著佛衣 。 不能取信於人 。 販法為難故 。 造種種業 。 皆言佛法者 。

謂非法說法也 。 詭言異行 。 炫惑人心 。 造種種業 。 無所不至 。 皆言是最上一佛乘之正法 。 卻非出家 。 具戒比丘 。 為小乘道者 。

謂法說非法也 。 若以前乞食 。 正教責之 。 彼必自是他非 。 卻乃毀謗真實出家 。 具戒比丘 。 正修行人 。 為小乘道 。 反自妄稱 。 我是大乘菩薩之行 。 由是疑誤 。 無量眾生 。 墮無間獄者 。

由是法說非法之故 。 疑惑無量眾生 。 以正教為小乘道 。 而從妄謗 。 由是非法說法之故 。 賺誤無量眾生 。 以業因為真佛法 。 而遵妄行 。 一盲引眾盲 。 皆墮五種無間地獄 。 則妖邪之害 。 可勝言哉 。

初潛匿炫惑即妖教竟 。

午二教人斷偷即佛誨分二未初先出白己誨二轉教先佛誨 。 今初 。

若我滅後 。 其有比丘 。 發心決定 。 脩三摩提 。 能於如來 。 形像之前 。 身然一燈 。 燒一指節 。 及於身上 。 爇一香炷 。

此教捨身微因 。 若我滅後 。 其有比丘 。 發大乘心 。 決定棄捐 。 諸有為相 。 修三摩提 。 即耳根圓通 。 如幻三摩提也 。 此句下義含慮有宿生盜業 。 為障勝脩 。 故教修如是微因 。 能於如來 。 形像之前者 。

為供養佛故 。 亦為仗承佛力 。 銷宿障故 。 又為求佛證明 。 除現執故 。 然燈燒指 。 及爇香炷 。 此為捨行 。 一切難捨 。 無過己身 。 今則難捨能捨 。 信其定消宿業也 。

我說是人 。 無始宿債 。 一時酬畢 。 長揖世間 。 永脫諸漏 。 雖未即明 。 無上覺路 。 是人於法 。 已決定心 。

我說是然燈燒指 。 及爇香炷之人 。 無始宿業盜債 。 一時酬畢 。 何以捨身微因 。 即獲如是善果耶 。 盜者 。 取他身外之財物 。 利養此身 。 今則捨難捨之自身 。 供養於佛 。 一念捨心 。 即是大智慧光明 。 無始宿債 。 即是黑暗 。 明能破暗 。 理固然也 。 長揖即永辭也 。 世間即有漏三界 。 永脫諸漏者 。

謂永遠脫離 。 見思諸漏 。 而出生死 。 無上覺路者 。

正謂無上妙覺 。 菩提之路 。 即五十五位 。 圓通已後事 。 此人雖未即明 。 圓通法門 。 信知必得 。 決知無有疑心也 。

若不為此 。 捨身微因 。 縱成無為 。 必還生人 。 酬其宿債 。 如我馬麥 。 正等無異 。

設若不為此 。 捨身酬債微因 。 以求懺悔滅罪 。 則縱成佛 。 雖得無漏無為 。 必定還來 。 生於人間 。 酬其宿債 。 以其宿業未盡故 。 如我在毘蘭邑中食馬麥之報 。 無有異也 。

按興起經 。

昔舍衛國 。 毘蘭邑 。 阿耆達王 。 請佛與五百比丘 。 三月供齋 。

時有魔惑王心 。 入宮耽荒五欲 。 供六日止 。 又值邑內饑饉 。 乞食不得 。

時有馬師 。 減馬麥半 。 供佛及僧 。 至九十日 。 王乃醒悟 。 向佛求懺 。 舍利詢問因緣 。

佛言 。

過去毘婆尸佛時 。 有王請佛及僧 。 佛僧食已 。 為病比丘請 。 一分食 。 過梵志山 。

梵志聞香 。 詬曰 。

此髡頭沙門 。 應食馬麥 。 何與甘饌 。 所教五百童子 。 亦如是說 。

爾時梵志者 。 今我身是 。 五百童子者 。 今五百羅漢是 。 然此但因宿詬佛僧 。 尚不免報 。 何況盜他財物 。 侵彼身分 。 自應酬債 。 要知化佛 。 不屬業生 。 真佛離諸根量 。 喚誰受報 。 蓋為造業眾生 。 示有果報 。 令生恐懼 。 故今引之 。 以證宿債必酬 。 抑亦因此 。 以見捨行之 。 不可不修也 。

未二轉教先佛誨 。

汝教世人 。 修三摩地 。 後斷偷盜 。 是名如來 。 先佛世尊 。 第三決定 。 清淨明誨 。

此敕轉教末世之人 。 修三摩地 。 即耳根圓通 。 後斷偷盜者 。

對淫能障定 。 殺乃違慈 。 理應先斷故 。 此居後也 。 是名如來 。 先佛世尊 。 第三種決定 。 清淨修學之明誨也 。

巳三確定三昧得否 。 分二午初喻不斷難得二勸深斷方得 。 今初 。

是故阿難 。 若不斷偷 。 修禪定者 。 譬如有人 。 水灌漏卮 。 欲求其滿 。 縱經塵劫 。 終無平復 。

此承上是佛教斷偷之故 。

阿難 。 若不斷除偷盜之心 。 脩禪定者 。 譬如有人 。 帶偷修禪人 。 卮是酒器 。 漏卮喻帶偷之心 。 水喻定慧 。 注水入於帶偷心中 。 望其成就圓通 。 如以水灌漏卮 。 欲求其滿 。 隨灌隨漏 。 縱經塵劫 。 終無平復 。

午二勸其深斷方得 。

若諸比丘 。 衣缽之餘 。 分寸不蓄 。 乞食餘分 。 施餓眾生 。

若諸末世 。 清淨比丘 。 三衣一缽之外 。 分寸不許蓄積 。 此止持不貪也 。 循方乞食 。 趣得支身 。 設有餘分 。 盡施饑餓眾生 。 此作持不慳吝也 。 合之 。 則斷貪吝心 。

於大集會 。 合掌禮眾 。 有人捶詈 。 同於稱讚 。

上句斷慢心 。 於大集會之中 。 合掌禮拜四眾 。 以必觀實相平等 。 見人是佛故 。 下二句斷瞋心 。 有人嫌其煩瀆 。 捶打罵詈 。 歡喜領受 。 同於稱讚 。 以必觀怨親一相 。 榮辱無關故 。

必使身心 。 二俱捐捨 。 身肉骨血 。 與眾生共 。

上二句斷癡心 。 必使若身若心二者 。 俱能捐捨 。 則斷我 。 法二執 。 即斷癡心 。 下二句 。 轉貪 。 瞋 。 癡 。 慢 。 而成同體大悲 。 身肉骨血 。 俱皆可捨 。 則身心寧復有遺哉 。 以必觀此苦 。 空 。 無常 。 無我 。 不淨之物 。 施作佛事耳 。 此皆成就無偷之心 。 以上則於 。 依正二報 。 斷除偷心矣 。

不將如來 。 不了義說 。 迴為己解 。 以誤初學 。 佛印是人 。 得真三昧 。

此於佛法上 。 亦除去偷心 。 不了義說 。

如阿含云 。

蓄物可以資身進道 。 如婆多論 。 許百物各可蓄一 。 但禁餘二者是也 。 不將如來 。 權乘不了義說 。 以此回護過犯 。 以為自己解釋 。 因其自己 。 不能奉行大乘 。 反曲引權小教中 。 不了義事 。 以自誤誤人 。 皆偷心不死之故 。 果能如是 。 偷心盡絕 。 一念純真 。 即證圓通體 。 以是而修 。 名真三昧 。 佛印是人即得者 。 良有以也 。

初曲分損益之相竟 。

辰二判決邪正之說 。

如我所說 。 名為佛說 。 不如此說 。 即波旬說 。

卯三斷盜竟卯四斷妄分二辰初曲示戒勸之意二判決邪正 。 之說辰初分四巳初首陳妄語大損二表己禁敕無妄三轉教先佛明誨四確定菩提成否 。 巳初分三 。 午初躡標妄語成魔二指述妄語之意三記其損善墮惡 。 今初 。

阿難 。 如是世界 。 六道眾生 。 雖則身心 。 無殺盜淫 。 三行已圓 。 若大妄語 。 即三摩地 。 不得清淨 。 成愛見魔 。 失如來種 。

此明妄語戒 。 正脈云妄語有二 。

發言不實 。 為小妄語 。 妄稱證果 。 為大妄語 。 此中所斷大妄語也 。 不唯口不出小大妄語 。 乃至其心亦無妄語之念 。 方名持戒清淨 。 可脩三昧也 。 故呼阿難 。 如是世界 。 六道眾生 。 雖然身心無殺 。 則慈行成就 。 身心無盜 。 則捨行成就 。 身心無淫 。 則梵行成就 。

故曰三行已圓 。 前皆許其 。 出離生死 。 若大妄語 。 即奪其不出生死 。 三摩地不得清淨者 。

以其猶有貪供心故 。 成愛見魔者 。

溫陵曰 。

貪其供養 。 求己尊勝 。 名愛魔 。 妄起邪見 。 謂己齊聖 。 名見魔 。 既已成魔 。 自不覺知 。 生同醉夢 。 死從淪溺 。 以眾生本有 。 如來藏心 。 為成佛之種 。 今為愛見二魔所劫 。 故曰失如來種也 。

午二指述妄語之意 。

所謂 。 未得謂得 。 未證言證 。 或求世間 。 尊勝第一 。 謂前人言 。

我今已得 。 須陀洹果 。 斯陀含果 。 阿那含果 。 阿羅漢道 。 闢支佛乘 。 十地地前 。 諸位菩薩 。 求彼禮懺 。 貪其供養 。

此指述妄語之意 。 惟在貪其供養 。 故作大妄語 。 所謂未得菩提 。 謂為已得 。 未證涅槃 。 言為已證 。 後云 。

況復法王 。 如何妄竊 。 乃斥乎此 。 此或求世間 。 尊為殊勝第一者 。

謂或復有人 。 不敢以菩提涅槃妄稱 。 但求世間 。 尊為殊勝第一 。 以是之故 。 謂現前之人 。 作如是言 。

凡夫人中 。 初果為上 。 故自謂已得 。 須陀洹果 。 次於初果 。 又見二果為上 。 故自謂已得 。 斯陀含果 。 次於二果 。 又見三果為上 。 故自謂已得 。 阿那含果 。 次於三果 。 又見四果為上 。 故自謂已得 。 阿羅漢道 。 次於出世小乘中 。 又見緣覺 。 獨覺中乘為上 。 故自謂已得 。 十地聖人 。 及地前十住 。 十行 。 十回向 。 三賢諸位菩薩 。 後說云何自稱 。 得上人法 。 蓋指乎此 。 末二句 。 即述大妄語意 。 言此人 。 作如是等 。 大妄語者 。 為求彼前人 。 向自己禮拜懺悔 。 貪其供養 。

午三記其損善墮落 。

是一顛迦 。 消滅佛種 。 如人以刀 。 斷多羅木 。 佛記是人 。 永殞善根 。 無復知見 。 沉三苦海 。 不成三昧 。

此作大妄語 。 希圖利養 。 妄罪兼盜 。 永失善根 。 是一顛迦 。 亦云一闡提 。 此翻斷善根人 。 善根既斷 。 是為消滅成佛之種 。 如人以刀 。 斷多羅木者 。

南印度建那補羅國之北 。 有貝多羅樹木 。 三十餘裡 。 樹葉長廣光潤 。 諸國書寫 。 莫不採用 。 其樹以刀斷 。 則不復活 。 佛記是人 。 永殞善根 。 無復正知正見 。 沉淪三途苦海 。 縱有禪智 。 咸資魔業 。 不成真三昧 。

初首陳妄語大損竟 。

巳二表己禁敕無妄分二午初佛敕聖化必密二惟除命終遺付 。 今初 。

我滅度後 。 敕諸菩薩 。 及阿羅漢 。 應身生彼 。 末法之中 。 作種種形 。 度諸輪轉 。

指掌疏云 。

佛滅度後 。 魔強法弱 。 故敕菩薩 。 羅漢 。 應身生彼 。 挽末法而扶正教 。 摧邪宗而救眾生也 。 作種種形 。 隨類現化 。 度諸輪轉者 。

令出生死 。 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 。 即現何身 。 而說法也 。

或作沙門 。 白衣居士 。 人王 。 宰官 。 童男 。 童女 。 如是乃至 。 淫女寡婦 。 姦 。 偷 。 屠 。 販 。 與其同事 。 稱讚佛乘 。 令其身心 。 入三摩地 。

初四句現順行 。 下諸句現逆行 。 如佛所敕 。 作種種形也 。 或作不定辭 。 以妙觀察智 。 觀機現形 。 沙門至童女等 。 如三十二應說 。 如是乃至淫女 。 寡婦 。 姦偷屠販者 。

乃菩薩涉俗利生 。 四攝法中 。 之同事攝也 。 若不同其事 。 未免矯拂其心 。 不相順從 。 若與其同事 。 意在得其歡心 。 以便與其稱讚最上一佛乘 。 能令眾生 。 返迷歸悟 。 離苦得樂 。 轉彼邪心 。 令得正定 。 故曰令其身心 。 入三摩地 。

終不自言 。

我真菩薩 。 真阿羅漢 。 泄佛密因 。 輕言末學 。

究竟不肯自言 。 我真菩薩 。 真阿羅漢 。 泄漏佛旨 。 秘密之因 。 輕言末學者 。

輕易泄言 。 於晚學之人也 。

午二惟除命終遺付 。

惟除命終 。 陰有遺付 。 云何是人 。 惑亂眾生 。 成大妄語 。

惟除命終者 。 示現捨報也 。 陰有遺付者 。

暗中有遺言付囑也 。 住則不泄 。 泄則不住 。

如杜順和尚偈云 。

遊子漫奔波 。
登山禮土坡 。
文殊祗這是 。
何處覓彌陀 。

云何是斥責辭 。 是人指愛見魔人 。 以如是未得謂得 。 未證謂證之魔說 。 惑亂後世末學眾生 。 成大妄語 。

巳三轉教先佛明誨 。

汝教世人 。 修三摩地 。 後復斷除 。 諸大妄語 。 是名如來 。 先佛世尊 。 第四決定 。 清淨明誨 。

佛敕菩薩 。 羅漢 。 現身如是 。 汝教後世初心之人 。 欲修三摩地者 。 先雖能斷淫 。 殺 。 盜三 。 後復要斷除如是 。 諸大妄語 。 是則名為 。 今昔如來 。 第四決定 。 斷妄語戒 。 清淨修學之明誨也 。

三轉教先佛明誨竟 。

巳四確定菩提成否 。 分二午初喻不斷無成二許能斷必成 。 今初 。

是故阿難 。 若不斷其 。 大妄語者 。 如刻人糞 。 為旃檀形 。 欲求香氣 。 無有是處 。

此承上 。 是如來以斷 。 大妄語之故 。 又呼阿難 。 若不斷其 。 大妄語者 。 喻如刻人之乾糞 。 而為旃檀之形像也 。 因果不類 。 以妄語心行 。 喻乾糞 。 禪定真修 。 喻旃檀佛像 。 正以妄語糞穢之因 。 欲求禪定 。 法身之果 。 豈可得乎 。 故曰欲求香氣 。 無有是處 。

我教比丘 。 直心道場 。 於四威儀 。 一切行中 。 尚無虛假 。 云何自稱 。 得上人法 。

所以我教比丘 。 不斷妄語 。 不成菩提 。 但依正直之心 。 即成道之場 。

華嚴經云 。

菩提妙法樹 。 生於直心地 。

淨名經云 。

直心是道場 。

無虛假故 。 於行 。 住 。 坐 。 臥四種威儀 。 乃至語默 。 云為一切行中 。 尚要正直 。 無得虛假 。 云何妄自稱尊 。 謂得大小諸乘 。 及上人之法耶 。

譬如窮人 。 妄號帝王 。 自取誅滅 。 況復法王 。 如何妄竊 。 因地不真 。 果招迂曲 。 求佛菩提 。 如噬臍人 。 欲誰成就 。

窮人 。 以喻三摩未成 。 性德未顯 。 妄稱帝王者 。

即大妄語 。 未得謂得 。 未證謂證 。 帝王者 。 一國之主 。 妄號之 。 自取赤族之誅 。 滅門之禍也 。 況復二句 。 乃以輕況重之意 。 言三乘賢聖 。 尚不可竊 。 況佛為出世法王 。 如何妄竊 。 因地不真 。 果招迂曲者 。

以大妄語為因故不真 。 則果地之事 。 難免迂回屈曲 。 求進反退 。 求昇反墜 。 而求佛果菩提 。 自不能成 。 如噬臍人 。

噬以口咬也 。 臍即肚臍 。 謂口臍相遠 。 終不能及 。 以是自作妄語 。 銷滅佛種 。 更慾望誰而成就耶 。

午二許能斷必成 。

若諸比丘 。 心如直弦 。 一切真實 。 入三摩地 。 永無魔事 。 我印是人 。 成就菩薩 。 無上知覺 。

此深許能斷大妄語 。 必成無上菩提 。 若諸比丘 。 心如弓弦之直 。 無有諂曲之相 。 心是四威儀之主 。 心直 。 則四威儀中 。 一切行門 。 皆悉真實 。 永無虛假 。 則能直入三摩地中 。 永無魔事 。

魔行邪險 。 今心直行真 。 魔不得便 。 故我印是人 。 成就菩薩 。 無上知覺 。

正脈云 。

菩薩無上知覺 。 即圓通真因地心 。 然以因定果 。 亦是無上菩提矣 。

初曲成戒勸之意竟 。

辰二判決邪正之說 。

如我所說 。 名為佛說 。 不如此說 。 即波旬說 。

如我所說 。 斷除淫 。 殺 。 盜之後 。 復更斷除 。 大妄語者 。 是則為正 。 即名佛說 。 急當從之 。 若不如此說 。 謂前三已斷 。 大妄語無礙真修者 。 是即為邪 。 即波旬說 。 宜深絕之 。 此如來欲令阿難 。 將如來語 。 傳示末法 。 保護初心真修習者 。 令識天魔 。 不被所惑也 。

四斷妄竟 。 併上三科開釋四重竟 。

大佛頂首楞嚴經正文卷第六終 。

寅三總結遠魔 。

阿難 。 汝問攝心 。 我今先說 。 入三摩地 。 修學妙門 。 求菩薩道 。 要先持此 。 四種律儀 。 皎如冰霜 。 自不能生 。 一切枝葉 。 心三口四 。 生必無因 。

阿難先問 。 欲攝其心 。 入三摩地 。 云何令其 。 安立道場 。 遠諸魔事 。 佛按定其意 。 總結云 。

阿難 。 汝問我攝心之法 。 我今先說 。 四重律儀 。 即是入三摩地 。 指耳根圓通 。 初心修學 。 至妙之門 。 此妙門即 。 四重律儀 。 是故求菩薩道者 。 要先持此 。 四種律儀 。 身心皎潔 。 絲毫無犯 。 如冰如霜 。 如是則根本已除 。 以淫 。 殺 。 盜 。 妄四種是根本戒故 。 拔本必不滋末 。 自然不能發生 。 一切枝葉 。 心三者 。 指貪 。 瞋 。 癡 。 口四者 。 指妄言 。 綺語 。 兩舌 。 惡口 。 皆為枝葉 。 然貪 。 瞋 。 癡 。 屬大煩惱 。 今淫 。 殺 。 盜 。 妄 。 從心止絕 。 乃至一念 。 不生故也 。 根本既除 。 則枝末無所從生 。 故曰生必無因 。 是則嚴持四重 。 稱為修學妙門者宜矣 。

阿難 。 如是四事 。 若不遺失 。 心尚不緣 。 色香味觸 。 一切魔事 。 云何發生 。

此絕塵決定遠魔 。 如是四事 。 若能持守 。 不令一念 。 漏落於四重中 。 則心常住戒 。 尚不緣色香味觸 。 諸塵事業 。 六塵舉四 。 可以例知 。

正脈云 。

塵依念住 。 念絕而塵何所依 。 魔托塵入 。 塵亡而魔何所托 。 故曰一切魔事 。 云何發生 。

初正教持戒竟 。

丑二助以咒力分二寅初正以勸持讚勝二況顯除習無難 。 今初 。

若有宿習 。 不能滅除 。 汝教是人 。 一心誦我 。 佛頂光明 。 摩訶薩怛哆般怛囉 。 無上神咒 。

此正勸持咒 。 宿是宿生 。 習是惑業 。 習氣種子 。

溫陵曰 。

現業已制 。 自行可違 。 宿習難除 。 必假神力 。 今夫行人 。 好正而固邪 。 欲潔而偏染 。 隱然若有驅策 。 而不能已 。 宿習之使也 。 惟有神咒 。 不思議力 。 乃可滅除 。 故云汝教是人 。 一心誦我 。 佛頂光明神咒 。 誦咒而曰一心者 。 有事有理 。

事一心者 。 以能持之心 。 持所持之咒 。 能所分明 。 相續不斷 。 理一心者 。

能持之心 。 全心是咒 。 所持之咒 。 全咒是心 。 能所雙亡 。 心咒不二 。 咒則是心 。 心則是咒 。 咒是頂光化佛所說 。 正以表尊中之尊 。 密中之密 。 佛本是世間最尊 。 今是佛頂之化佛 。 固是尊中之尊 。 頂是無見 。 是世間最密 。 今是化佛 。 從頂發輝所說 。 乃是密中密也 。 亦借此以表除習義故 。 摩訶薩怛哆般怛囉 。 此云大白傘蓋 。 大表如來藏心之體 。 絕諸對待故 。 白表如來藏心之相 。 離諸妄染故 。 傘蓋表如來藏心之用 。 普覆一切故 。 既即藏心 。 故稱無上 。 神妙莫測之咒 。

斯是如來 。 無見頂相 。 無為心佛 。 從頂發輝 。 坐寶蓮華 。 所說神咒 。

斯指神咒 。 謂此咒是如來無見頂相 。 即佛三十二相 。 之第一相 。 曰肉髻頂相 。 而稱無見者 。 華嚴九地菩薩 。 為佛乳母 。 捧持諦觀 。 不見其頂 。 示頂法不可以見見也 。 無為心佛 。

乃從世尊 。 肉髻頂相 。 涌百寶光 。 故曰從頂發輝 。 光中涌出 。 千葉寶蓮 。 有化如來 。 坐寶華中 。 故曰坐寶蓮華 。 佛稱無為者 。 以係如來入定 。 從無為心中現故 。 重放光明 。 所說心咒 。 以是諸佛心印 。 其體即是如來藏故 。

初正以勸持讚勝竟 。

寅二況顯除習無難 。

且汝宿世 。 與摩登伽 。 歷劫因緣 。 恩愛習氣 。 非是一生 。 及與一劫 。 我一宣揚 。 愛心永脫 。 成阿羅漢 。

此顯咒力 。 不可思議 。 姑就近事論之 。 且汝與摩登伽女 。 宿世因緣 。 恩情愛戀 。 習氣種子 。 非是一生 。 及與一劫 。 由來遠矣 。 難以解脫 。 如前云 。

汝愛我心 。 我憐汝色 。 以是因緣 。 經百千劫 。 常在纏縛 。

按登伽經云 。

阿難既返 。 女啼不止 。 續念阿難 。 隨至祇桓 。 佛使追呼 。 而問之曰 。

汝逐阿難 。 欲何所索 。

女言 。

我聞阿難無婦 。 我又無夫 。

佛言 。

阿難無髮 。 汝能剃頭否 。

女歸白母 。 已許剃髮 。

佛問 。

汝愛阿難何等 。

答曰 。

我愛阿難眼耳口鼻 。 以至身形等 。

佛言 。

阿難眼中但有淚 。 耳中但有垢 。 口中但有涎 。 鼻中但有涕 。 身中但有屎尿 。 有夫妻者 。 便有惡露 。 有惡露則生子 。 有子則有死 。 既有死喪 。 便有啼哭 。 是身何益 。 汝何所愛 。

女聞是語 。 便自正心 。 即得入道 。 我一宣揚 。 愛心永脫者 。

指佛纔一宣揚 。 敕文殊將咒往護 。 惡咒銷滅 。 一聞神咒 。 冥熏加被之力 。 宿習滅除 。 及見佛聞法 。 愛河乾枯 。 頓證三果 。 故曰愛心永脫 。 成阿羅漢者 。

指前聞文殊選圓通後 。 證四果也 。 良以先蒙咒力 。 銷除宿習 。 復藉法音 。 悟證聖果 。 設非咒力 。 除此宿習 。 安得淫心速滅 。 契無為法耶 。

彼尚淫女 。 無心修行 。 神力冥資 。 速證無學 。 云何汝等 。 在會聲聞 。 求最上乘 。 決定成佛 。 譬如以塵 。 揚於順風 。 有何艱險 。

且登伽習厚 。 尚屬淫女 。 無心修行 。 但由神咒 。 不測之力 。 資熏之功 。 尚能速證無學果位 。 云何 。 深怪之辭 。 謂云何汝等 。 惑習微薄 。 在會聲聞者 。 兼有學及無學也 。

有學斷見惑 。 無學斷思惑 。 非同登伽 。 尚為淫女耶 。 且其所求 。 惟是最上一乘 。 決定自信 。 成佛之道 。 亦非同登伽之無心修行耶 。 譬如以塵 。 塵喻習氣 。 順風喻神咒 。 以微塵揚於順風 。 塵無不盡 。 喻習氣遇於神咒 。 習無不除 。 有何艱難險阻之事哉 。

初歷明預先嚴戒竟 。

子二略示場中定慧分二丑初因戒生定 。 二因定發慧 。 今初 。

若有末世 。 欲坐道場 。 先持比丘 。 清淨禁戒 。 要當選擇 。 戒清淨者 。 第一沙門 。 以為其師 。 若其不遇 。 真清淨僧 。 汝戒律儀 。 必不成就 。

此明因戒生定 。 精修律儀 。 以為其本 。 設若末世 。 有修耳根圓通者 。 發心欲坐修道之場 。 必先持此比丘根本四重 。 清淨禁戒 。 清謂清其源 。 淨謂淨其流 。 如上所云 。

先持四重律儀 。 皎如冰霜 。 自不能生 。 一切枝葉是也 。 受戒之時 。 須選授戒之師 。 蓋師是學人之模範 。 模範不正 。 鮮能依之成正器故 。 必宜選擇 。 戒根清淨 。 第一沙門 。 以為其師 。 第一者法臘俱長 。 為眾所推 。 如此沙門 。 能和合成事 。 用以為師 。 羯磨乃得成故 。 若其不遇 。 真實清淨大僧 。 汝雖受戒律 。 不過虛名 。 其實無漏戒體 。 必定不能成就也 。 若遇真僧 。 戒律清淨 。 德臘俱長 。 戒方成就 。

戒成已後 。 著新淨衣 。 然香閒居 。 誦此心佛 。 所說神咒 。 一百八遍 。 然後結界 。 建立道場 。

戒成已後 。 道器成就 。 魔不得便 。 隨力厚薄 。 或著新衣 。 或洗令淨 。 而著此衣 。 表裏俱潔 。 然香以熏其室 。 閒居以攝其心 。 心處交熏 。 如此誦咒 。 神效易致 。 宿習易除也 。 咒誦一百八遍者 。 表所治煩惱之數 。 一切眾生 。 煩惱有百八 。 故以戒違現業 。 咒除宿習 。 魔不得其便也 。 然後可以擇日建立修道之場 。

指掌云 。

結壇必先誦咒者 。 有二義 。

一 。 謂治習淨根 。 壇儀乃現 。 二 。 謂仗咒神功 。 遠諸魔事 。

有志行道者 。 不可不知也 。

求於十方 。 現住國土 。 無上如來 。 放大悲光 。 來灌其頂 。

此定中求佛 。 上二科是用戒意 。 此方是所生之定 。 良以眾生心水淨 。 諸佛影現中 。 心水澄清即定也 。 故知此已在定中 。 求於十方 。 現住國土者 。

即現坐道場 。 無上如來 。 謂超九界以獨尊 。 此屬所感也 。 放大悲光者 。

光從大悲心中放出 。 來灌其頂 。 身心受益 。 此屬所應也 。 感應道交 。 行道無慮矣 。

初因戒生定竟 。

丑二因定發慧 。

阿難 。 如是末世 。 清淨比丘 。 若比丘尼 。 白衣檀越 。 心滅貪婬 。 持佛淨戒 。 於道場中 。 發菩薩願 。

上科因戒生定 。 此科因定發慧 。

正脈云 。

前不兼後 。 後必兼前 。 前科但牒戒而生定 。 此科總標因定 。 而文中雙牒 。 戒定為因也 。 阿難 。 如是末世 。 結界建壇 。 唯許清淨比丘 。 若壇儀已成 。 修習不拘四眾 。 故云若比丘尼 。 白衣檀越 。 出家二眾 。 持戒有素 。 故通稱清淨 。 在家二眾 。 故通稱白衣檀越 。 是華梵合稱 。 檀是檀那 。 此云布施 。 越以布施能超越貧窮苦海故 。 今通許者 。 以一切眾生 。 皆有佛性 。 皆可修習 。 雖四眾同壇 。 必各從其類 。 如優婆塞 。 隨比丘後 。 優婆夷隨比丘尼後 。 此一定之序也 。 心滅貪淫 。

指白衣言 。 心滅貪癡 。 淫愛等念 。 持佛淨戒 。

指出家言 。 嚴持諸佛所制 。 清淨戒律 。 身心勿犯 。 方為可耳 。 設或不然 。 勿許濫從 。 以妨道業 。 而於修道場中 。 一向發菩薩 。 四弘誓願 。 以為感佛機也 。

出入澡浴 。 六時行道 。 如是不寐 。 經三七日 。 我自現身 。 至其人前 。 摩頂安慰 。 令其開悟 。

正脈云 。

凡出道場而復入 。 則必澡浴 。 外潔其身也 。 六時行道 。 即專注反聞 。 經行排遣 。 內攝其心也 。 晝夜十二時 。 六時行道 。 六時靜坐 。 均調昏散矣 。 如子時行道 。 丑時靜坐 。 寅時行道 。 卯時靜坐是也 。 然行中 。 坐中 。 所習皆反聞自性 。 入流亡所而已 。 餘二句結成剋期入定 。 不寐有二意 。 一除昏睡不覺 。 二戒忘失反聞 。 此科正牒定 。 而明因定二字 。 下科乃生慧也 。 定心 。 為生慧之親因 。 我自現身 。 至其人前 。 摩頂表攝授之意 。 安慰施無畏之力 。 此為助緣 。 因緣既備 。 令其豁然貫通 。 朗然大悟也 。

正脈云 。

然開悟渾含 。 淺深諸相 。 不可一定 。 若得動靜不生 。 發須陀洹見道慧 。 若得聞所聞盡 。 發阿羅漢人空慧 。 若得空所空滅 。 成法空慧 。 若得寂滅現前 。 發圓通無上知覺慧也 。

孤山曰 。

若見此像 。 當觀空寂 。 是佛顯然 。 是魔則滅 。

初請略說竟 。

庚二重請詳示分二辛初重請說道場二重請說神咒辛初分二壬初阿難重請二世尊重說 。 今初 。

阿難白佛言 。

世尊 。 我蒙如來 。 無上悲誨 。 心已開悟 。 自知修證 。 無學道成 。 末法修行 。 建立道場 。 云何結界 。 合佛世尊 。 清淨軌則 。

此阿難重請說道場 。 前雖言入道場 。 而未說道場如何建設 。 故重請之 。 阿難承教持戒遠魔 。 又令誦咒除習 。 復示結壇行道 。 我蒙此等訓誨 。 皆出如來至極悲心之所流出 。 故曰無上悲誨 。 心已開悟者 。

謂如佛所說 。 雲散長空 。 心同皎月 。 已獲開悟 。 自知從此但習反聞修證 。 不須道場 。 可成無學之道 。 無學 。 不僅四果 。 當指圓通 。 三空諸果位也 。 末法修行 。 道高一尺 。 魔高一丈 。 建立道場 。 自非小事 。 究竟如何結界 。 方合佛制 。 不違世尊 。 清淨軌則 。

初阿難重請竟 。

壬二世尊重說分三癸初道場建設二修證節次三結答酬請癸初分五子初所建壇式二所設莊嚴三所獻供養四所奉尊像五所取照映 。 今初 。

佛告阿難 。

若末世人 。 願立道場 。 先取雪山 。 大力白牛 。 食其山中 。 肥膩香草 。 此牛唯飲 。 雪山清水 。 其糞微細 。 可取其糞 。 和合旃檀 。 以泥其地 。

此示道場之建設 。 蓋聖人施設 。 理事雙彰 。 事依理成 。 理得事顯 。 非是壇儀 。 徒壯觀瞻也 。

佛告阿難 。

末世眾生 。 障深業重 。 非建道場 。 難以修習 。 故曰願立也 。 立壇之地 。 恐有不淨 。 故須另塗也 。 表法諸家 。 各有所長 。 惟寶鏡疏 。 始終表顯 。 方合圓通修法 。 故皆依之 。 雪山者 。 表真如法性 。 不變理體也 。 大力白牛者 。

表自性清淨 。 根本正智也 。 先取之者 。 因其飲食如法 。 乃取糞和香 。 以泥其地也 。 食其山中 。 肥膩香草者 。

雪山有草 。 名曰忍辱 。 食之可得醍醐 。 豐肥油膩 。 其糞清香 。 此牛唯飲 。 雪山清水 。 香草表三慧 。 清水表正定也 。 惟以水草司牛者 。 正如行人熏修定慧均等也 。 其糞精微細妙者 。

表因戒生定 。 因定發慧也 。 可取其糞 。 和合旃檀 。 以泥其地者 。

除其舊地 。 覆以新泥也 。 表三無漏學 。 能熏法身 。 成真因地也 。

若非雪山 。 其牛臭穢 。 不堪塗地 。 別於平原 。 穿去地皮 。 五尺已下 。 取其黃土 。

別於平原者 。

另於平原 。 以高阜恐堆積不淨 。 拗下恐流聚污穢 。 穿去地皮 。 五尺以下 。 取其本淨黃土用之 。 若無雪山白牛者 。 表且取中根也 。 穿去地皮 。 五尺以下者 。

表蠲除外務 。 專修返聞 。 從解結破五陰也 。 取其黃土者 。

黃色居中 。 表六根之中 。 中道佛性也 。

和上栴檀 。 沉水 。 蘇合 。 薰陸 。 鬱金 。 白膠 。 青木 。 零陵 。 甘松 。 及雞舌香 。 以此十種 。 細羅為粉 。 合土成泥 。 以塗場地 。 方圓丈六 。 為八角壇 。

和上旃檀 。 等十種香 。 表十波羅密也 。 細羅為粉者 。

表十波羅密 。 廣為萬行也 。 合土成泥者 。

表萬行唯心也 。 以塗壇地者 。

表成真因也 。 方圓丈六 。 為八角壇者 。

此定壇相 。 表八正道 。 攝於八邪也 。 八角則方而復圓 。 圓而復方 。 表體用不二 。 事理同歸也 。 蓋上白牛 。 正表最上根人 。 以能不隨分別 。 即三緣頓斷 。 三因不生 。 狂性自歇 。 歇即菩提 。 喻如唯以牛糞 。 可和旃檀也 。 設或不能直下歇狂 。 須知修行 。 二決定義 。 就六根門頭 。 破除五陰 。 得元明覺 。 無生滅性 。 為因地心 。 更加四種律儀 。 五會神咒 。 方成妙修者 。 喻和黃土 。 旃檀之外 。 加九香也 。 梵語旃檀 。 此翻與樂 。 即白檀香也 。 竺法真云 。 出外國羅山有白檀樹 。 此經用以塗地 。 非法華海此岸旃檀 。 六銖價值娑婆者也 。

沉香 。 異物志云 。

出日南國 。 凡欲取者 。 斫樹著地 。 積久朽爛 。 其心至堅 。 入水則沉 。

蘇合 。 續漢書云 。

出大秦國 。 合諸香煎其汁 。 謂之蘇合 。 或曰蘇合國 。 人採花笮汁 。 煞以為膏 。 以賣買客 。

熏陸 。 南方草木狀云 。

出大秦國 。 海邊大樹 。 生於沙中 。 盛夏樹膠流涉沙上 。 性能止痛 。 採取賣之 。

鬱金 。 說文云 。

鬱鬯乃百草之華 。 遠人所貢方物 。 鬱人擣而煮之 。 和酒以降神也 。

白膠 。 本草云 。

商雒間多有 。 樹如白楊 。 實大如鳥卵 。 能除惡氣 。 去瘡疹 。 即楓香脂也 。

青木 。 南州異物志云 。

是草根 。 能寤魘寐 。 狀如甘草 。 出交州 。

零陵 。 南越志云 。

一名燕草 。 又名熏草 。 出零陵郡山谷之間 。 葉如羅勒 。 能止精明目也 。 甘松 。 出涼州諸山 。 能和合眾香 。 可除腹脹 。 亦能下氣 。

雞舌 。 異物志云 。

出薄州 。 云是草萎 。 乃漢時尚書郎 。 含之奏事者 。 設或久服 。 則能令人身口皆香 。 即丁香也 。 場地者 。

即密部所謂畫地為場也 。 然欲修定 。 必須擇日 。 結界建壇 。 修行既畢 。 即解界撤壇 。 不得留至 。 明相出時 。 此定制也 。 古云 。

封土曰壇 。 除土曰墠 。 除掃也 。

國語云 。

壇之所除也 。 曰場 。 封土 。 即起土也 。 此中場地 。 可如其墠 。 今既名壇 。 必須起土 。 故先除地為場 。 後別取黃土和香 。 於其場上 。 以泥塗起 。 令成壇相 。 在室中央 。 此示楞嚴壇場之法式也 。

初所建壇式竟 。

子二所設莊嚴 。

壇心置一 。 金銀銅木 。 所造蓮華 。 華中安缽 。 缽中先盛 。 八月露水 。 水中隨安 。 所有華葉 。 取八圓鏡 。 各安其方 。 圍繞華缽 。 鏡外建立 。 十六蓮華 。 十六香鑪 。 間華鋪設 。 莊嚴香鑪 。 純燒沉水 。 無令見火 。

此明壇中 。 所設莊嚴 。 金銀銅木 。 所造蓮華者 。

是隨力為之 。 不必拘執也 。 然壇心者 。 乃表中道因心 。 真如本體也 。 蓮華者 。

表因果同時 。 染淨不二也 。 所造者 。

表真如位中 。 本無因 。 果 。 染 。 淨 。 以能隨緣 。 故成染淨因果也 。 缽名應器 。 表如來藏 。 事理圓融 。 隨眾生心 。 應所知量也 。 八月露水 。

表中道純真 。 首楞嚴妙定也 。

隨安華葉 。 表如幻聞熏聞修 。 中道妙慧也 。

八鏡安方者 。 表眾生本有八識 。 大圓鏡智 。 不離當處也 。

圍繞華缽者 。 表妙慧恒依藏心也 。 鏡外建立 。

蓮華香鑪者 。 表依慧發行 。 從性起修也 。 各須十六者 。

表慧華戒香 。 自行八正 。 化他八正也 。 間華鋪設 。

莊嚴香鑪者 。 表戒慧互嚴 。 還修自性也 。 純燒沉水 。

無令見火者 。 表無相妙戒 。 在惑業而不染惑業也 。

二所設莊嚴竟 。

子三所獻供養 。

取白牛乳 。 置十六器 。 乳為煎餅 。 並諸砂糖 。 油餅 。 乳糜 。 蘇合 。 蜜薑 。 純酥 。 純蜜 。 於蓮華外 。 各各十六 。 繞圍華外 。 以奉諸佛 。 及大菩薩 。

此明壇中 。 所獻供養 。 取雪山白牛乳 。 置十六器 。 用以作供 。 一 。 乳為煎餅 。 謂煎乳成餅也 。 二 。 並諸沙糖 。 謂蔗汁熬糖 。 如沙而甘也 。 三 。 油餅 。 謂以油和麵作餅 。 而膩脆也 。 四 。 乳糜 。 謂用乳和米作粥 。 而甘粘也 。 五 。 蘇合 。 謂和合眾香 。 煎汁成膏 。 六 。 蜜薑 。 謂以蜜浸薑 。 味辛而甘 。 七 。 純酥 。 謂乳煉成酥 。 八 。 純蜜 。 謂華蕊成蜜 。 各各十六 。 圍繞華外 。 白牛乳餅 。 及餘七物者 。

表稱性所起 。 禪悅法喜 。 所謂八正道味也 。 各各十六 。 圍繞華外者 。

表一一正道 。 各具自行化他 。 二種八正也 。 以奉諸佛 。 及大菩薩者 。

表以已證禪悅法喜正道之味 。 因心而向果德也 。

每以食時 。 若在中夜 。 取蜜半升 。 用酥三合 。 壇前別安 。 一小火鑪 。 以兜樓婆香 。 煎取香水 。 沐浴其炭 。 然令猛熾 。 投是酥蜜 。 於炎鑪內 。 燒令煙盡 。 享佛菩薩 。

每以食時 。 即日中午食之時 。

溫陵曰 。

佛以日中受食 。 故每日以日中致享 。 若在中夜 。 佛不受食 。 唯以酥蜜 。 燒令煙盡享之 。 蓋午為日中 。 子為夜中 。 表諸聖位 。 必須中中流入也 。 蜜乃華之精 。 酥為乳之精 。 皆是味中上味 。 表耳根圓通 。 妙妙聞心也 。 半升中數 。 三合成數 。 表中道定心 。 能融五濁 。 會三空也 。 壇前別安 。

小火鑪者 。 正表耳根一門 。 從此深入也 。

兜樓婆香 。 異物志云 。

出海邊國 。 如都梁香 。 又翻譯云 。

出鬼神國 。 此方無故不翻 。 或翻香草 。 舊云白茅香 。 以之煎水浴炭者 。 表戒根清淨 。 咒力除習 。 則正助皆具 。 而發正定之真修也 。 投酥鑪內者 。 表從妙心 。 修耳根三昧也 。

燒令煙盡者 。 正表初於聞中 。 以至空覺極圓 。 空所空滅也 。 享佛菩薩者 。

乃表生滅既滅 。 寂滅現前 。 顯上合下同 。 二種殊勝也 。

三所獻供養竟 。

子四所奉尊像 。

令其四外 。 遍懸幡華 。 於壇室中 。 四壁敷設 。 十方如來 。 及諸菩薩 。 所有形像 。

此外壇尊像也 。 令其四外 。

即八角壇之四外 。 遍懸旛華者 。

莊嚴壇室 。 即外壇也 。 外壇八角 。 於壇室中 。 但惟四壁 。 敷設十方如來 。 及諸菩薩 。 所有畫像 。 令其四外者 。

表四種明誨之外 。 不妨諸行互嚴也 。 蓋旛表密咒 。 有摧邪輔正之力 。 華表密因 。 為十度萬行之宗 。 以壇室中 。 四壁敷設者 。

表一真法界 。 具四法界也 。 十方如來 。 表覺果也 。 菩薩像者 。 表因心也 。

應於當陽 。 張盧舍那 。 釋迦 。 彌勒 。 阿彌陀 。 諸大變化 。 觀音形像 。 兼金剛藏 。 安其左右 。

應平聲 。 應於當陽正位也 。 梵語盧舍那 。 具云毘盧遮那 。 翻有三義 。

一曰 。 遍一切處 。 法身也 。 二曰淨滿 。 自受用身也 。 三曰 。 光明遍照 。 他受用身也 。

三身一名者 。 同為真身故 。 為一真法界 。 寂場真主 。 乃報身智慧也 。 梵語釋迦牟尼 。 此云能仁寂默 。 為三千大千 。 娑婆教主 。 即應身慈悲也 。 梵語梅怛利曳 。 此云慈氏 。 正當來之教主也 。 梵語阿 。 此云不動 。 居東方群動之首 。 表動中有不動智也 。 梵語阿彌陀 。 此云無量壽 。 居西方極樂之邦 。 表與樂乃無緣慈也 。 諸大變化 。

觀音像者 。 如前文所明 。 眾首臂目等 。 此是顯教圓通之主 。

金剛藏者 。 常領金剛 。 護持咒人 。 伏魔除障 。 乃是密教圓通之主 。 安其左右者 。 表顯密齊彰也 。

帝釋 。 梵王 。 烏芻瑟摩 。 並藍地迦 。 諸軍荼利 。 與毗俱胝 。 四天王等 。 頻那夜伽 。 張於門側 。 左右安置 。

溫陵曰 。

門側左右 。 釋梵等眾 。 有力外護也 。 末法修行 。 凡類於此 。 一有闕焉 。 必不成就 。 帝釋云能為主 。 即忉利天主 。 梵王不犯欲塵 。 即初禪天主 。 烏芻瑟摩 。 即火頭金剛 。 藍地迦 。 即青面金剛 。 軍荼利 。 此云解怨結 。 亦金剛異名 。 毘俱胝 。 即毘盧神變 。

經云 。

右邊毘俱胝 。 手垂數珠鬘 。 三目持髮髻 。 尊形猶皓素 。 圓光色無比者是也 。 四天王者 。 即東南西北 。 所謂 。 持國 。 增長 。 廣目 。 多聞也 。 頻那 。 即豬頭使者 。 夜伽 。 即象鼻使者 。 自帝釋之下 。 此等外護 。 俱表摧邪顯正之功用也 。

四所奉尊像竟 。

子五所取照映 。

又取八鏡 。 覆懸虛空 。 與壇場中 。 所安之鏡 。 方面相對 。 使其形影 。 重重相涉 。

又取八圓鏡 。 覆懸虛空者 。

表諸佛果位 。 轉八識成 。 大圓鏡智 。 從空如來藏 。 普照十方塵剎中也 。 與壇場中 。 所安之鏡 。 圍繞華缽 。 一方一個 。 而面嚮於外 。 外壇之鏡 。 一方一個 。 而面嚮於內 。 故曰方面相對 。 表生心即是佛心 。 佛心不異生心也 。 使其形影 。 重重相涉者 。

表生佛互融 。 聖凡無異 。 乃不可思議之境也 。 蓋壇中八鏡 。 仰照空鏡者 。 表因該果海也 。 設或行人 。 二六時中 。 於此壇儀苟一著眼 。 了明斯理 。 則知心 。 佛 。 眾生 。 三無差別 。 而通身皆在事事無礙 。 法界中矣 。

初道場建設竟 。

癸二修證節次分二子初三七初成定慧二百日頓證聖果 。 今初 。

於初七中 。 至誠頂禮 。 十方如來 。 諸大菩薩 。 阿羅漢號 。 恒於六時 。 誦咒圍壇 。 至心行道 。 一時常行 。 一百八遍 。

此修證節次 。 第一七中 。 禮誦行道 。 於初七中 。 至誠頂禮 。

頂禮而曰至誠者 。 專至其心 。 誠懇不二也 。 凡人之修道 。 必須皈敬三寶 。 以為最初方便也 。 十方如來 。 佛寶也 。 菩薩 。 羅漢 。 僧寶也 。 持誦心咒 。 法寶也 。 恒於六時之中 。 持誦佛頂心咒圍壇 。 以至誠心 。 經行道場 。 每於一時圍壇 。 常行一百八遍 。 此非指全咒 。 乃指心咒 。

跢姪他 。 唵 。 阿那隸 。 毗舍提 。 鞞囉 。 跋闍囉 。 陀唎 。 槃陀槃陀你 。 跋闍囉謗尼泮 。 虎 [合/牛]hồng 都嚧甕泮 。 莎婆訶 。

但要三業相應 。 自能成效 。 六時行道 。 六時頂禮 。 仗承不思議力加被 。 助道也 。

第二七中 。 一向專心 。 發菩薩願 。 心無間斷 。 我毘奈耶 。 先有願教 。

此第二七中 。 一向發願 。 既曰一向 。 不拘六時 。 既曰專心 。 不雜禮誦 。 唯有專心 。 發菩薩願 。 務必心心相續 。 念念無間 。 而不斷絕 。 此恐心生懈退 。 加以堅固之願也 。 我毘奈耶 。 先有願教者 。

如梵網經 。 十大願王 。 及菩薩四弘誓願 。 行願堅強 。 得大勇猛也 。

第三七中 。 於十二時 。 一向持佛 。 般怛囉咒 。 至第七日 。 十方如來 。 一時出現 。 鏡交光處 。 承佛摩頂 。

此第三七中 。 一向持咒 。

溫陵曰 。

時無間歇 。 咒無遍限 。 一向誦持 。 遂能以精誠感格 。 進力克功也 。 至第三七末日 。 十方如來 。 一時出現 。 於壇室中 。 鏡交光處 。 佛身既在鏡現 。 我身亦在鏡現 。 親承諸佛 。 手摩其頂 。 聖凡不隔 。 重重無盡 。 則生佛智照 。 感應道交也 。

即於道場 。 修三摩地 。 能令如是 。 末世修學 。 身心明淨 。 猶如琉璃 。

此定心成就 。 即於道場中 。 專修反聞工夫 。 故曰修三摩地 。 即首楞嚴 。 耳根圓通 。 不令一念 。 漏落於聲塵境界 。 念念照性 。 心心在定 。 但一味反聞無間耳 。 此慧心成就 。 能令者 。 以定心為親因 。 以道場持咒等為助緣 。 因緣力故 。 所以能令也 。 如是之人 。 雖在末世修學 。 亦能發慧開悟 。 則根 。 塵 。 識心 。 應念化成 。 無上知覺 。 故曰身心明淨 。 內外映澈 。 猶如琉璃 。 以一切諸法 。 無不形現其中矣 。

初三七初成定慧竟 。

子二百日頓證聖果 。

阿難 。 若此比丘 。 本受戒師 。 及同會中 。 十比丘等 。 其中有 。 一不清淨者 。 如是道場 。 多不成就 。

此明壇儀雖立 。 設或師友不淨 。 多不成就 。 及同會中 。 十比丘等 。

準方等陀羅尼云 。

行此法時 。 十人已還 。

既曰已還 。 六眾 。 七眾俱可 。 設無同志 。 未可勉強 。 寧可獨行 。 其中不淨 。 乃有二種 。

一 。 受戒師不淨 。 二 。 同行侶不淨 。

是二者中 。 有一不清淨者 。 如是道場 。 多不成就 。 佛聖不臨 。 龍天不護 。 正定難修 。 妙悟難發 。 故知師友 。 不可不慎選擇也 。

從三七後 。 端坐安居 。 經一百日 。 有利根者 。 不起於座 。 得須陀洹 。 縱其身心 。 聖果未成 。 決定自知 。 成佛不謬 。

此明三七修學 。 未克即成定慧 。 從三七後 。 端身正坐 。 寂然安居 。 經一百日 。 勇猛精進 。 修習亡塵照性工夫 。 有利根者 。 惑障俱輕 。 定功綿密 。 慧照分明 。 定慧雙流 。 經一百日 。 不起於座 。 此一百日 。 不起於座 。 工夫相應 。 在定中並不知時長也 。 亦非同平時 。 坐一時行一時也 。 因文中明言 。 經一百日 。 不起於座 。 即得須陀洹果 。 梵語須陀洹 。 此云入流 。 不入色聲香味觸法 。 斷分別見惑 。 為見道位 。 借小果名 。 而論果證 。 實同圓教初信 。 阿難圓悟藏性 。 頓獲法身也 。

寶鏡疏云 。

縱其身心 。 俱生細惑 。 一時難斷 。 分別思惑 。 完全仍在 。 無學聖果 。 未得即成 。 然而決定自知 。 成佛之事 。 不虛謬也 。 所謂一信永信 。 信得自心是佛 。 自性即佛 。 更不再疑也 。

二修證節次竟 。

癸三結答酬請 。

汝問道場 。 建立如是 。

此總結答 。 前阿難問云 。

末法修行 。 建立道場 。 云何結界 。

我已言結界建壇 。 種種方法 。 與夫修學證果 。 如是之法 。 一一詳示 。 故酬其所請 。 而結答之曰 。

汝問道場 。 建立如是 。

指掌疏云 。

如是者 。 謂如上所說是也 。

然如上所說 。 建壇之法 。 末世行之 。 誠為不易 。 故下文誦咒 。 亦許不入道場 。 而上文有一不淨 。 則云道場不成 。 是知有力者 。 固應如法建壇 。 無力者 。 只要持戒清淨 。 設若有壇無戒 。 反不如有戒無壇之為愈也 。

初重請說道場竟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十七終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