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七

圓瑛大師著(

卯三會十二處即藏性分二辰初總徵二別破 。 今初 。

復次阿難 。 云何十二處 。 本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此總標十二處即藏性 。 處者方所也 。 定在也 。 以權教相宗說 。 根一定在內 。 塵一定在外 。 眼唯對色 。 耳唯對聲等 。 內外各六處 。 故名十二處 。 亦名十二入 。 謂取境 。 則以根入塵 。 受境 。 則以塵入根 。 通為能入 。 亦通為所入 。 故名為入 。 六科中 。 前二眼 。 色 。 耳 。 聲四處 。 約根塵互破 。 身 。 觸二處 。 獨約根破 。 餘六處皆約塵破 。 循循善誘 。 巧為開發 。 一一顯其 。 相妄性真 。 全事即理也 。 本科十二處 。 為如來對迷色重迷心輕者 。 開色合心 。

開一色法 。 為六塵 。 五根 。 合受 。 想 。 行 。 識四陰心法為一意根 。 故說十二處 。 根 。 塵互相依倚 。 下文云 。

根塵同源 。 縛脫無二 。 迷晦即無明 。 發明便解脫 。 今為融歸藏性者 。 正欲今發明也 。

初總徵竟 。

辰二別破分六已初眼色處至六意法處巳初分四午初標舉二處二雙以徵起三分文難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汝且觀此 。

祗陀樹林 。 及諸泉池 。

此標舉眼 。 色二處 。 觀即眼處 。 餘為塵處 。

午二雙以徵起 。

於意云何 。 此等為是 。 色生眼見 。 眼生色相 。

此約權宗 。 心 。 法相生為問 。 由法生故 。 種種心生 。 由心生故 。 種種法生 。 故徵云 。

在汝之意 。 以為如何 。 還是色塵生出眼見耶 。 還是眼根生出色相耶 。 雙開兩途為問 。 下乃分破 。

午三分文難破分二未初破眼見生色二破色生眼見 。 今初 。

阿難 。 若復眼根 。 生色相者 。 見空非色 。 色性應銷 。 銷則顯發 。 一切都無 。 色相既無 。 誰明空質 。 空亦如是 。

此破眼生色相 。 故呼阿難 。 而告之曰 。

若復內之眼根 。 生出外之色相者 。 則眼具生色之性 。 設或見空之時 。 而非色相 。 是所生之 。 色相既無 。 而能生之色性指眼見 。 應即銷亡 。 銷則顯發 。 一切都無者 。

銷字即能生之見銷亡 。 而所生之色亦無 。 色相既無 。 空相亦復叵得 。 故曰顯發 。 一切都無 。

色相既無 。 誰明顯也空質者 。

言空 。 色相形而顯 。 色相既無 。 空應不顯矣 。 反言無色 。 將誰顯空 。 此二句 。 即解釋顯發一切都無之義 。 空亦如是者 。

例破眼生空相 。 空 。 色俱為眼根所對之境 。 故須例破云 。

若復眼根 。 生空相者 。 見色非空之時 。 空性應銷 。 銷則顯發 。 一切都無 。 空相既無 。 誰明色質 。 為避文繁 。 故總例之曰 。

空亦如是 。

未二破 。 色生眼見 。

若復色塵 。 生眼見者 。 觀空非色 。 見即銷亡 。 亡則都無 。 誰明空色 。

此破色生眼見 。 若復外之色塵 。 能生內之眼見者 。 觀空之時 。 而非色相 。 是能生見之色塵已滅 。 而所生之見 。 即應銷亡 。 然見既銷亡 。 則一切都無 。 既無能見 。 則將誰來明是空是色 。 故曰 。

誰明空色 。 則見與色 。 空 。 一總都無矣 。 準上亦應有空亦如是句 。

三分文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見與色 。 空 。 俱無處所 。 即色與見 。 二處虛妄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此科結云 。

由是義故 。 應當起智觀察 。 了知能見之眼根 。 與所見之色 。 空 。 俱無定在之處所 。 以眼不生色 。 則色無處所 。 色不生眼 。 則見無處所 。 此且明其無內 。 外二處耳 。 即色與見 。 二處虛妄者 。

即色塵與眼見 。 二處之體 。 亦屬虛妄 。 以無體曰虛 。 偽現曰妄 。 前文云 。

見與見緣 。 如虛空華 。 本無所有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者 。

亦如前文云 。

其性真為 。 妙覺明體 。 本非權乘所計之因緣性 。 及外道所計 。 之自然性 。 以因緣 。 自然 。 俱為戲論矣 。

初眼色處竟 。

巳二耳聲處分四午初標舉二處二雙以徵起三分文難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汝更聽此 。 祗陀園中 。 食辦擊鼓 。 眾集撞鐘 。 鐘鼓音聲 。 前後相續 。

此標舉耳 。 聲二處 。 聽即耳 。 鐘鼓為聲 。

午二雙以徵起 。

於意云何 。 此等為是 。 聲來耳邊 。 耳往聲處 。

聞非自然生 。 因聲而聞 。 聲非自然生 。 因聞有聲 。 在汝之意 。 以為如何 。 為是聲來耳邊而聞耶 。 為是耳往聲處而聞耶 。 邊字即處也 。 聲處下 。 應有為無來往一句 。 蓋有來往 。 是凡小妄情 。 無來往是權宗所計 。 彼謂耳 。 聲二處 。 離中知故 。 今了義之教 。 故並破之 。 分破中有若無來往句 。 此應是缺漏 。

午三分文難破分三未初聲來耳邊 。 二耳往聲處 。 三無來無往 。 今初 。

阿難 。 若復此聲 。 來於耳邊 。 如我乞食 。 室羅筏城 。 在祗陀林 。 則無有我 。 此聲必來 。 阿難耳處 。 目連迦葉 。 應不俱聞 。 何況其中 。 一千二百五十沙門 。 一聞鐘聲 。 同來食處 。

此約聲來耳處破 。 以聲一耳多 。 不能遍至 。 如我下法喻合辨 。

喻中如來乞食城中 。 林中則無 。 法中聲來 。 阿難耳處 。 餘眾則無 。 故曰 。

目連 。 迦葉 。 應不俱聞 。

何況下 。 反顯一聲眾聞 。 同來食處 。 則計聲來耳邊者 。 妄也 。

未二耳往聲處 。

若復汝耳 。 往彼聲邊 。 如我歸住 。 祗陀林中 。 在室羅城 。 則無有我 。 汝聞鼓聲 。 其耳已往 。 擊鼓之處 。 種聲齊出 。 應不俱聞 。 何況其中 。 象 。 馬 。 牛羊 。 種種音響 。

此約耳往聲處破 。 以聞一聲多 。 不能遍往 。 如我下法喻合辨 。

喻中如來歸住林中 。 城裏則無 。 法中耳往 。 擊鼓之處 。 鐘處則無 。 故鐘聲齊出 。 應不俱聞 。 何況其他 。 種種音響 。 而豈得聞耶 。 今能聞眾聲 。 則計耳往聲處者 。 亦妄也 。

未三無來無往 。

若無來往 。 亦復無聞 。

此恐防轉計 。 因來往被破 。 則計無來無往 。 情所必至 。 故為此破 。 如無來往 。 則根 。 塵兩不相到 。 故曰 。

亦復無聞 。

今眾聲皆聞 。 則計無來往者 。 亦妄也 。

問 。

此中耳 。 聲二處 。 既非有來有往 。 亦非無來無往 。 畢竟如何成聞 。

答 。

按本經 。 大乘了義 。 根塵俱周法界 。 如七大文云 。

清淨本然 。 周遍法界 。

今以無線電可以證信 。 外國廣播 。 按時收聽 。 彼處一說 。 此處即聞 。 如同一室談話 。 豈有來去之相 。 此即根性周遍 。 托緣便顯 。 應知性本自遍 。 但託緣顯 。 非藉緣生 。 塵性亦復如是 。

三分文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聽與音聲 。 俱無處所 。 即聽與聲 。 二處虛妄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是有無來 。 往俱非之故 。 應當悟明 。 耳根之聽 。 與音聲之塵 。 俱無內外定在之處所 。 即聽與聲 。 二處自體 。 亦不可得 。 說誰來往 。 及不來往 。 亦不過虛妄名相而已 。 其性本即如來藏性 。 非因緣 。 自然二種戲論矣 。 問 。

無來無往 。 與根 。 塵俱遍法界同旨 。 離中知 。 即無來往 。 何亦被破 。

答 。

根 。 塵俱遍 。 實屬一體 。 同一如來藏 。 安可言離 。 若有離 。 則成二矣 。 今唯一性 。 故須並破 。

二耳聲處竟 。

巳三鼻香處分四午初標舉二處二詳以徵起三分文難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汝又嗅此 。 爐中旃檀 。 此香若復 。 然於一銖 。 室羅筏城 。 四十里內 。 同時聞氣 。

此標舉鼻香二處 。 鼻即鼻 。 旃檀 。 香也 。 義翻與藥 。 嗅之可以除病 。 亦云 。 牛頭旃檀 。 出北俱盧洲 。 牛頭山中 。

法華經云 。

此香六銖 。 價值娑婆世界 。

是也 。 此乃異香 。 功用殊勝 。 若復然於一銖 。 室羅筏城 。 四十里內 。 同於一時 。 俱聞香氣 。

律曆志云 。

二十四銖為一兩 。 每銖乃四分一釐 。 六毫六絲六忽 。

博物志云 。

漢武帝時 。 西國遣使 。 獻異香四枚於朝 。 漢制香不滿斤不得受 。 使乃將其香 。 取如大荳許 。 著在宮門上 。 香聞長安四十里 。 經月乃歇 。 帝乃受之 。 後長安瘟疫流行 。 博士奏請 。 焚香一枚 。 四十里間 。 民疫皆愈 。

此異香功用殊勝之明證也 。

午二詳以徵起 。

於意云何 。 此香為復 。 生旃檀木 。 生於汝鼻 。 為生於空 。

以上眼 。 色 。 耳 。 聲四處 。 乃更互破 。 此科乃二法從要破 。 故但徵香塵 。 了無生處 。 如兩木相倚 。 推倒一邊 。 則兩木皆倒矣 。

午三分文難破分三未初破從鼻生二破從空生三破從香生 。 今初 。

阿難 。 若復此香 。 生於汝鼻 。 稱鼻所生 。 當從鼻出 。 鼻非旃檀 。 云何鼻中 。 有旃檀氣 。 稱汝聞香 。 當於鼻入 。 鼻中出香 。 說聞非義 。

若謂此香 。 生於汝鼻 。 既稱此香 。 是鼻所生 。 應當香氣從鼻而出 。 方合生義 。 鼻非旃檀 。 云何鼻中 。 有旃檀氣 。 此約體用相違破 。 鼻是肉體 。 而非旃檀香體 。 異體不能發用 。 云何肉鼻之中 。 而有發生旃檀氣之用 。 稱汝聞香 。 當於鼻入 。 鼻中出香 。 說聞非義者 。

此約名義不符破 。 聞字是名 。 以入為義 。 稱汝聞香 。 應當於汝鼻入 。 現鼻中生出香氣 。 名義不符 。 故難曰 。

說聞非義 。

則香不從鼻生也 。 明矣 。

未二破從空生 。

若生於空 。 空性常恒 。 香應常在 。 何藉爐中 。 爇此枯木 。

若謂此香 。 不從肉鼻所生 。 乃生於鼻孔中之空者 。 鼻孔之空 。 與世界之空無二 。 空性常恒不變 。 所生之香 。 亦應常在 。 一切得皆有香氣 。 又何藉爐中 。 爇此枯木 。 然後有香 。 未爇無香 。 足顯不從空生也 。 明矣 。

未三破從香生 。

若生於木 。 則此香質 。 因熱成煙 。 若鼻得聞 。 合蒙煙氣 。 其煙騰空 。 未及遙遠 。 四十里內 。 云何已聞 。

香生於木 。 常情共計 。 故破云 。

若生於木 。 則此香之木質 。 因爇成煙 。 乃可通於鼻中 。 若鼻得聞 。 合當蒙受煙氣 。 今其煙騰空 。 未及遙遠 。 室羅筏城 。 四十里內 。 同時聞氣 。 足徵非生於木明矣 。 故以云何已聞反難焉 。 未三破香從木生 。 合上二科 。

三分文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香鼻與聞 。 俱無處所 。 即嗅與香 。 二處虛妄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是香塵無從來之故 。 應當悟知 。 香塵與鼻根 。 指浮 。 勝二根 。 及托根之嗅聞性 。 仍屬根 。 塵二處 。 非有三法也 。 俱無處所者 。

外塵之處 。 既已叵得 。 內根之處 。 亦復不立 。 故曰 。 俱無 。

即嗅聞與香塵二處之體 。 亦屬虛妄 。 無體曰虛 。 偽現曰妄 。 但有虛妄名相 。 若究其源 。 不從根生木生 。 則非因緣所生法 。 又不從空生 。 則非自然性 。 惟是如來藏 。 妙真如性也 。

三鼻香二處竟 。

巳四舌味二處分四午初標舉二虔二詳以徵起三分文難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汝常二時 。 眾中持缽 。 其間或遇酥 。 酪 。 醍醐 。 名為上味 。

此標舉舌味二處 。 而舌處寄遇字之中 。 常即尋常日用 。 二時乃早食 。 午食時也 。 酥 。 酪 。 醍醐 。 皆從乳生 。 從乳出酪 。 從酪出生酥 。 從生酥出熟酥 。 從熟酥出醍醐 。 其間或遇 。 此等之味 。 名為上味 。

午二詳以徵起 。

於意云何 。 此味為復 。 生於空中 。 生於舌中 。 為生食中 。

午三分文難破分三未初破從舌生二破從味生三破從空生 。 今初 。

阿難 。 若復此味 。 生於汝舌 。 在汝口中 。 祗有一舌 。 其舌爾時 。 已成酥味 。 遇黑石蜜 。 應不推移 。

此先破味從舌生 。 若復此味 。 生汝阿難之舌 。 在汝口中 。 祗有一舌 。 亦祗能生出一味 。 譬如果樹 。 一樹祗能生一味之果 。 其舌爾時遇酥 。 已成酥味 。 或更遇黑石蜜時 。 自應不推變 。 不移易 。 不至再生甜味 。

善見律云 。

黑石蜜 。 即甘蔗糖 。 色黑 。 質堅 。 味甜 。 故名黑石蜜 。

若不變移 。 不名知味 。 若變移者 。 舌非多體 。 云何多味 。 一舌之知 。

此分兩途難破 。 舌以知味為義 。 承上云若不變遷移易 。 只知一味 。 則不名一舌能知眾味 。 即失知味之義矣 。 倘若推變移易 。 一口祗有一舌 。 舌非有多體 。 云何眾多之味 。 祗有一舌能知 。 如世間一樹 。 能生多味之果 。 安有是理耶 。

未二破從味生 。

若生於食 。 食非有識 。 云何知味 。 又食自知 。 即同他食 。 何預於汝 。 名味之知 。

此破味從食生 。 常情妄計 。 味生於食 。 故為此破 。 若言味生於食品 。 食品非有分別之識 。 乃屬無知之物 。 若不假舌根 。 云何能知味耶 。 縱使能知 。 又屬食品自知其味 。 何干汝舌之事 。 而名汝舌嘗味之知也 。 如他人之食 。 豈可名汝舌嘗味之知乎 。

未三破從空生 。

若生於空 。 汝噉虛空 。 當作何味 。 必其虛空 。 若作鹹味 。 既鹹汝舌 。 亦鹹汝面 。 則此界人 。 同於海魚 。 既常受鹹 。 了不知淡 。 若不識淡 。 亦不覺鹹 。 必無所知 。 云何名味 。

此破味從空生 。 因前從舌從食 。 皆已被破 。 勢必轉計 。 從空而生 。 故此並破云 。

若言味生於虛空 。 則空必具味 。 故今噉虛空 。 當作何等之味 。 必其虛空下 。 按定一味 。 若空作鹹味 。 虛性周遍 。 汝全身在 。 虛空之中 。 既能鹹汝舌 。 亦必鹹汝面 。 及汝全身 。 則此世界人類 。 都在鹹味之中 。 同於海魚一樣 。 既常受鹹 。 無時不在鹹中 。 自然了不知淡 。 而鹹 。 淡二味 。 相待以顯 。 既常受鹹味 。 曾不識知何者為淡 。 則應亦不覺所處是鹹 。 以無待故無辨也 。 如是則必 。 一無所知 。 云何又以酥 。 酪 。 醍醐 。 名為上味耶 。

三分文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味 。 舌與嘗 。 俱無處所 。 即嘗與味 。 二處虛妄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是味塵無有生處之故 。 此亦二法從要破中 。 獨約塵破 。 塵既叵得 。 根豈能有 。 因此當知 。 味塵 。 舌根 。 與舌根嘗性 。 能嘗所嘗 。 俱無定在處所 。 即能嘗之根 。 與所嘗之味亦無自體可得 。 推究其性不變 。 本非因緣 。 其用隨緣 。 亦非自然 。 乃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四舌味二處竟 。

巳五身觸二處分四午初標舉二處二約二觸破三約一觸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汝常晨朝 。 以手摩頭 。

此標舉身 。 觸二處 。 觸塵與諸塵不同 。 乃以有知之身 。 與無知之物 。 合則成觸 。 如衣服未穿身上 。 但屬色塵 。 待穿身上 。 覺知違順 。 方名為觸 。 夏天穿棉衣則違 。 穿紗衣則順 。 觸即身分之覺也 。 具有能知之用者為能觸 。 而無知覺者為所觸 。 是根 。 塵 。 能 。 所合成 。 本科觸塵 。 又與諸觸不同 。 獨以一身明觸 。 頭手皆身根 。 無外觸塵 。 但假摩以成觸相 。 根塵互不可分 。 無定處所 。 以例諸觸 。 皆類此虛妄 。 此科乃二法從要破 。 獨約根破也 。

律中佛敕弟子 。 一日三摩其頭 。 默誦偈曰 。

守口攝意身莫犯 。
莫惱一切諸有情 。
無益之苦當遠離 。
如是行者得度世 。

此中無益之苦 。 指外道所修苦行 。 非是真因 。 不得實果 。 佛弟子中 。 多有外道歸佛者 。 欲令捨邪從正 。 三摩其頭 。 自覺落髮出家 。 不忘為僧也 。 佛以阿難 。 遵依佛敕 。 每日行之 。 故舉為問焉 。

午二約二觸破 。

於意云何 。 此摩所知 。 誰為能觸 。 能為在手 。 為復在頭 。

此雙徵云 。 在汝阿難之意云何 。 此摩頭所生之知覺 。 手知所摩是頭 。 頭知是手來摩 。 二俱有知 。 頭手二邊 。 誰為能觸者 。 誰為所觸者 。 能觸為在於手耶 。 為在於頭耶 。 要阿難自審 。 觸之為義 。 以有知者為能觸 。 無知者為所觸 。 能所相合 。 方成觸義 。

若在於手 。 頭則無知 。 云何成觸 。 若在於頭 。 手則無用 。 云何名觸 。

若言能觸在於手 。 而手是有知 。 頭則應屬無知 。 現今頭亦有知 。 頭手皆為能知 。 無有所知 。 云何可以成觸 。 以觸必有知無知 。 能所相合之故 。 若言能觸在於頭 。 而頭是有知 。 手則應無知觸之用 。 現今手亦有知 。 頭手二俱有知 。 云何得名為觸耶 。

若各各有 。 則汝阿難 。 應有二身 。

一身一知 。 世間共許 。 若謂頭之與手 。 各有一知 。 則汝阿難 。 應有二身 。

午三約一觸破 。

若頭與手 。 一觸所生 。 則手與頭 。 當為一體 。 若一體者 。 觸則無成 。

此翻前兩觸 。 轉成一觸 。 若言頭與手 。 一觸所生 。 即頭手共一知 。 則成一觸也 。 若然 。 則手與頭 。 當為一體 。 若果一體者 。 無能所 。 絕對待 。 觸則無成 。

何以故 。 必有二體相合 。 方可成觸 。 如衣與身合 。 方成觸義 。

若二體者 。 觸誰為在屬也 。 在能非所 。 在所非能 。 不應虛空 。 與汝成觸 。

此防轉計二體 。 文中在能在所 。 能所二字 。 莫作能觸所觸解 。 當作能摩 。 所摩 。 文義始暢 。 因上一體被破 。 防計二體乃破云 。

若頭手二知 。 是為二體者 。 此二皆屬有知 。 皆為能觸 。 且道所觸之塵 。 又誰為在 。 即又當誰屬耶 。 若在能摩之手 。 即非在所摩之頭 。 若在所摩之頭 。 即非在能摩之手 。 現今頭手二皆有知 。 二皆能觸 。 無有所觸之塵 。 乃詰之曰 。

不應當虛空 。 與汝成所觸耶 。

午四結妄歸真

是故當知 。

覺觸與身 。 俱無處所 。 即身與觸 。 二處虛妄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是約二觸 。 則一知 。 二知了不可定 。 約一觸 。 則一體 。 二體 。 無所適從之故 。 當知所覺之觸 。 與能覺之身 。 俱無真實處所 。 則身根與觸塵 。 亦無體相 。 悉皆虛妄名相而已 。 若求其本 。 乃非因緣 。 非自然 。 乃如來藏 。 妙真如性也 。

五身觸二處竟 。

巳六意法二處分四午初標舉二處二雙以徵起三就法辨妄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汝常意中所緣 。 善 。 惡 。 無記三性 。 生成法則 。

此標舉意 。 法二處 。 意中乃意根之中 。 所緣下為法塵 。 而法塵與前五塵不同 。 非有實性境 。 此唯意識之獨影境 。 何謂獨影境 。 由同時意識 。 與前五識 。 同時而起 。 緣五塵性境 。 吸入意根之中 。 名為五塵 。 落卸影子 。 故為獨影境 。 同時意識緣善境界 。 則意根中 。 有善性影子現起 。 緣惡境界 。 則意根中 。 有惡性影子現起 。 緣無記境界 。 則意根中 。 有無記性影子現起 。 無記境界 。 乃非善非惡 。 之中庸境 。 於善惡二者 。 無可記別 。 故名無記性 。 此三性 。 乃生成法塵之定則 。 又一解 。 此三性 。 乃意根中 。 生成一定之法則 。 故名為性 。

午二雙以徵起 。

此法為復 。 即心所生 。 為當離心 。 別有方所 。

此雙徵法塵 。 為復即汝意根之心所生乎 。 為當離汝意根之心 。 而別有法塵之方向所在耶 。

午三就法辨妄分二未初破即心所生 。 二破離心別有 。 今初 。

阿難 。 若即心者 。 法則非塵 。 非心所緣 。 云何成處 。

若此法塵 。 即意根之心所生者 。 能生之心有知 。 所生之法 。 亦當有知 。 如有情生有情 。 法塵既是有知 。 則應非塵 。 亦非心所緣之境 。 是心所緣 。 方成法處 。 反難既非心之所緣 。 云何可以成處也 。

未二破離心別 。

有若離於心 。 別有方所 。 則法自性 。 為知非知 。

此破離心 。 雙開知與非知兩途 。 若言法塵 。 是離意根之心 。 別有方向處所者 。 則法塵應有自性 。 試問法塵自性 。 為是有知耶 。 為非有知耶 。

知則名心 。 異汝非塵 。 同他心量 。 即汝即心 。 云何汝心 。 更二於汝 。

此先約有知破 。 若謂離心法塵 。 是有知者 。 則當名為心 。 不應名塵 。 異汝非塵 。 同他心量者 。

異作離字解 。 謂此法塵 。 既然離汝意根之心 。 而又有知 。 自應非是塵 。 乃另是一心也 。 豈不同他人之心量乎 。 他人之心 。 方是離汝有知也 。

即汝即心 。 云何汝心 。 更二於汝者 。

此三句防謬辯 。 若必執言 。 離心有知之法塵 。 亦即是汝 。 即汝之心量 。 非他人心量者 。 既是汝心 。 應不離汝 。 云何汝心 。 不與汝合而為一 。 更為二而離於汝耶 。 是則計法塵 。 離意根而有知者 。 謬矣 。

若非知者 。 此塵既非色 。 聲 。 香 。 味 。 離 。 合 。 冷 。 煖 。 及虛空相 。 當於何在 。

此更約非知破 。 若謂此法塵 。 乃離意根之心 。 而非知者 。 前五塵離心非知 。 此法塵 。 既不是五塵 。 及虛空相 。 而徵其定在何處也 。 離 。 合 。 冷 。 煖 。 乃屬觸塵 。

今於色 。 空 。 都無表示 。 不應人間 。 更有空外 。 心非所緣 。 處從誰立 。

色即五塵色法 。 空即由色所顯虛空 。 今在五塵虛空 。 都無可表顯指示 。 汝之法塵 。 終不應言 。 人世之間 。 更有一個空外之處 。 為法塵所在 。 色容有外 。 空豈有外哉 。

心非所緣 。 處從誰立者 。

心指意根 。 所緣屬法塵 。 謂此法塵 。 離心非知 。 自不是能緣之心 。 又復離根而處空外 。 亦非所緣之境 。 則法塵非心 。 非境 。 處將從誰而立耶 。

三就法辨妄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法則與心 。 俱無處所 。 則意與法 。 二處虛妄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是即心 。 離心 。 有知 。 非知皆謬之故 。 當知法塵 。 與意根之心 。 俱無一定處所 。 下二句 。 不特無處 。 亦復無體 。 則意根與法塵二處之體 。 亦但虛妄名相而已 。 如空中華 。 全無實體 。 推究無體之體 。 元是妙明真體 。 故曰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乃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三會十二處即藏性竟 。

卯四會十八界即藏性分二辰初總徵二別釋 。 今初 。

復次阿難 。 云何十八界 。 本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此總徵十八界即藏性 。 梵語馱都 。 此云界 。 界者界限 。 六根 。 六塵 。 六識 。 各有界限 。 以內之能緣者 。 屬根之界限 。 外之所緣者 。 屬塵之界限 。 中間能了別者 。 屬識之界限 。 三六十八 。 各有界限故 。 又界者因義 。 因即是依 。 以根 。 塵 。 識 。 互相依也 。 又界者種族義 。 以根 。 塵 。 識三 。 各有種子族類故 。 十八界 。 佛為心 。 色二迷俱重者說 。 心色俱開 。

色法開為六塵 。 五根 。 心法開為意根 。 及六識 。 合成十八 。 此中破意 。 乃三法從要破 。 根 。 塵 。 識三 。 識為其要 。 故獨約識破 。 識界既破 。 則根 。 塵二界 。 自不成立 。 如三間之屋 。 但拆去中間牆壁 。 左右二間之界 。 亦自不成矣 。 雖則獨約識破 。 實則根 。 塵兼破 。 但破其相妄 。 妄相既破 。 真性自顯 。 故曰 。 本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初總徵竟 。

辰二別釋分六巳初眼色識界至六意法識界巳初又分四午初標舉三界二雙以徵起三分合難破四結妄歸真今初

阿難 。 如汝所明 。 眼色為緣 。 生於眼識 。

此佛就阿難 。 昔聞因緣權教 。 所明者為問 。 眼根與色塵 。 根 。 塵相對 。 互相為緣故 。 根為增上緣 。 塵為所緣緣 。 二緣相合 。 識生其中 。 故曰 。 生於眼識 。 而成三界矣 。

午二雙以徵起 。

此識 。 為復因眼所生 。 以眼為界 。 因色所生 。 以色為界 。

根 。 塵 。 識三 。 惟徵於識 。 即三法從要破也 。 識既被破 。 三界自無 。 承上徵云 。

此識為復 。 因眼根所生 。 即以眼為識之界 。 名為眼識界耶 。 為復因色塵所生 。 即以色為識之界 。 名為色識界耶 。

良以根 。 塵各有別名 。 皆隨自法為名 。 而識則無之 。 若不係以根 。 塵 。 則無所分別 。 諸經多係屬於根 。 曰眼識 。 耳識等 。 今以權教 。 根 。 塵皆能生識 。 故雙約以徵之 。

午三分合難破分三未初破因眼生二破因色生三破和合生 。 今初 。

阿難 。 若因眼生 。 既無色空 。 無可分別 。 縱有汝識 。 欲將何用 。

此破識單從眼生 。 若謂此識單因眼根生 。 即以眼為界者 。 則不藉乎色 。 空 。 既無色空 。 無有可分別之塵 。 單根則不能生識 。 縱使有能生汝之識 。 若無色 。 空 。 汝識亦將何所施其用乎 。 識以了別塵 。 境為用 。 無塵則不用識也 。

汝見又非青 。 黃 。 赤 。 白 。 無所表示 。 從何立界 。

此承上汝 。 眼根之見 。 無形 。 無色 。 既無長 。 短 。 方 。 圓之形 。 又非有青 。 黃 。 赤 。 白之色 。 無所表示 。 汝根之相 。 前段無色 。 空則塵無 。 此段無表示則根無 。 則中間之識 。 從何處可以立其界限乎 。

未二破因色生 。

若因色生 。 空無色時 。 汝識應滅 。 云何識知 。 是虛空性 。

此破識單從色生 。 若謂此識 。 單因色塵生 。 即以色為界者 。 至於見空無色之時 。 則色塵已滅 。 汝識應當隨色而滅 。 識滅則無所識知 。 云何見空之時 。 又識知是虛空性耶 。

若色變時 。 汝亦識其 。 色相遷變 。 汝識不遷 。 界從何立 。

此言色塵遷變之時 。 汝亦識其 。 色相已經遷變 。 是汝識不隨色遷變矣 。 一存一亡 。 無有對待 。 則識界從何可以成立耶 。 此與上段文 。 有二意 。

上乃從變不識空 。 此乃不變不成界 。

從變則變 。 界相自無 。 不變則恒 。 既從色生 。 應不識知 。 虛空所在 。

此段上二句 。 因聞識不從色變 。 應不成界 。 乃轉計識從色變 。 遂破云 。

若識從色變 。 則色與識 。 二俱變滅 。 界相自然無矣 。 此從變不成界 。 乃對上不變不成界 。 成為交互之文 。

下四句 。 因聞識從色變 。 應不識空 。 乃轉計識不從色變 。 亦破云 。

若識不從色變 。 則識性恒常 。 雖然恒常不變 。 此識既因色塵所生 。 自屬無知 。 應當不能識知 。 虛空所在 。 今能知空 。 足證識非從色生矣 。 此不變不識空 。 乃對上從變不識空 。 成為交互文 。 此種經文 。 是為交床牒法 。 兩頭俱到 。 文法極妙 。

未三破和合生 。

若兼二種 。 眼色共生 。 合則中離 。 離則兩合 。 體性雜亂 。 云何成界 。

此以上單根獨塵 。 皆不能生識 。 轉計和合而生 。 遂破云 。

若言兼眼根 。 色塵二種 。 共生汝識者 。 且問還是眼色相合而生耶 。 還是眼色相離而生耶 。 此二句 。 上合離兩字指眼色 。 下離合兩字指眼識 。 若謂眼色 。 合併而生 。 則汝識半從根生 。 半從塵生 。 中間必有離縫 。 以不是整個生成 。 如二物相合 。 合處有離縫也 。 若謂眼色 。 離開而生 。 則汝識半是有知 。 半是無知 。 有知者合於眼 。 無知者合於色 。 遂成兩合矣 。 體性雜亂者 。

指識之體性 。 雜對合則中離說 。 半從根半從塵 。 和雜而生故曰雜 。 亂對離則兩合說 。 半合根半合塵 。 則成動亂故曰亂 。 既是雜亂 。 云何能成識之中界乎 。

三分合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眼色為緣 。 生眼識界 。 三處都無 。 則眼與色 。 及色界三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是各生共生 。 俱不得成之故 。 應當了知 。 此知含二義 。

一者應當知妄 。 至三處都無止 。 結相之妄 。 二者應當知真 。 後四句歸性之真 。 以上所言 。 眼 。 色二種為緣 。 生於眼識者 。 現前推究 。 眼識既不從眼生 。 又不從色生 。 亦非雙兼 。 眼色共生 。 則中間所生眼識 。 既不成界 。 內外眼色 。 何得為緣 。 中界既無 。 內外叵得 。 故曰三處都無 。 又三處都無 。 處即界也 。 所謂眼色 。 為緣生識 。 今眼 。 色 。 識三界 。 俱不可得 。 應知此是 。 相宗權教 。 順世之談 。 都無實義 。

則眼與色 。 及色界三 。

色界即色識界 。 係塵為名 。 此眼 。 色 。 識三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乃是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初眼色識界竟 。

巳二耳聲識界 。 分四午初標舉三界二雙以徵起三分合難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又汝所明 。 耳聲為緣 。 生於耳識 。

午二雙以徵起 。

此識為復 。 因耳所生 。 以耳為界 。 因聲所生 。 以聲為界 。

午三分合難破分三未初破因耳生二破因聲生三破和合生 。 今初 。

阿難 。 若因耳生 。 動靜二相 。 既不現前 。 根不成知 。 必無所知 。 知尚無成 。 識何形貌 。

耳識本無生處可得 。 先破因耳生 。 呼阿難而告之曰 。

若謂耳識因耳根生者 。 動靜二種聲塵 。 既不現前 。 耳根不成能知 。 必無所知之聲塵 。 能知之耳根 。 尚且不得成 。 所生耳識畢竟作何形貌 。

若取耳聞 。 無動靜故 。 聞無所成 。 云何耳形 。 雜色觸塵 。 名為識界 。 則耳識界 。 復從誰立 。

此文防謬 。 因聞上段 。 必無所知 。 知尚無成 。 乃謬辯云 。

知屬意根 。 耳根惟取能聞 。 今取耳聞生識 。 乃破之曰 。

若取耳聞 。 能生識者 。 無有動 。 靜二種聲塵 。 則能聞之根 。 亦無所成 。 何能生識 。 能聞又復被破 。 轉計有形之肉耳 。 為能生識 。 若謂但取肉耳能生識者 。 肉耳屬身根之色相 。 身根所對惟觸塵 。 故破曰 。

云何以肉耳 。 如新卷葉之形 。 雜於身根之色相 。 與身所對之觸塵 。 名為能生 。 耳識之界耶 。 則耳識界 。 既非聞根肉耳所生 。 復從誰而立界乎 。

未二破因聲生 。

若生於聲 。 識因聲有 。 則不關聞 。 無聞則亡 。 聲相所在 。

此破耳識從聲生 。 若謂耳識生於聲塵者 。 是此識單從聲塵而有 。 則不關耳聞之事 。 須知聲必因聞而顯 。 設若無聞 。 則亦亡失 。 聲相所在 。 聲尚不可得 。 云何能生於識 。

識從聲生 。 許聲因聞 。 而有聲相 。 聞應平聲聞識 。

此防轉救 。 恐聞若無有聞 。 聲亦不有 。 遂轉救云 。

識固是從聲而生 。 卻許能生之聲 。 亦必因聞 。 而有聲相 。 如是則聲中有識 。 聞聲之時 。 應當併並聞於識 。

不聞非界 。 聞則同聲 。 識已被聞 。 誰知聞識 。 若無知者 。 終如草木 。

此下展轉顯謬 。

一 。 不聞非界謬 。 倘但聞聲 。 不復聞識 。 是則聲中無識 。 而聲則非生識之界矣 。

二 。 聞則同聲謬 。 倘若聞聲之時 。 亦聞於識 。 是識則同於聲 。 而被耳根所聞矣 。

三 。 被聞無知謬 。 蓋識以了知為用 。 而識已被耳根所聞 。 則無有識 。 又誰知聞聲 。 併聞於識耶 。

四 。 人同草木謬 。 若謂無有能知聞識者 。 則亦無有能知聞聲者 。 果都無所知 。 則人豈不終如草木 。 之無情乎 。

未三破和合生 。

不應聲聞 。 雜成中界 。 界無中位 。 則內外相 。 復從何成 。

此破根塵 。 和合共生 。 不應說言 。

聲塵與聞根 。 和雜而成中界 。 雜則不分 。 無有中位 。 可以為緣生識也 。 中間識界 。 既已不成 。 則內根外塵之界相 。 復從何而得成耶 。

三分合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耳聲為緣 。 生耳識界 。 三處都無 。 則耳與聲 。 及聲界三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由是義故 。 自當了知 。 所謂耳根與聲塵兩者為緣 。 而生耳識者 。 則內外中間 。 三處界限 。 覓之都無 。 但幻妄稱相而已 。 上結相妄 。 下顯性真 。 則此耳之與聲 。 及聲識界三 。 本來非是因緣 。 自然 。 二種世間戲論名相 。 其性即是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二耳聲識界竟 。

巳三鼻香識界分四午初標舉三界二雙以徵起三分合難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又汝所明 。 鼻香為緣 。 生於鼻識 。

午二雙以徵起 。

此識為復 。 因鼻所生 。 以鼻為界 。 因香所生 。 以香為界 。

午三分合難破分三未初破因鼻生二破因香生三破和合生 。 今初 。

阿難 。 若因鼻生 。 則汝心中 。 以何為鼻 。 為取肉形 。 雙爪之相 。 為取嗅知 。 動搖之性 。

首句按定 。 識因鼻生 。 下乃徵定鼻根 。 則汝阿難心中 。 將以何者 。 為汝之鼻根 。 為是取臉上肉之形質 。 如雙垂爪 。 之相為鼻耶 。 為是取能發嗅知 。 動搖之性為鼻耶 。 此雙開二句 。 下則詳破 。

若取肉形 。 肉質乃身 。 身知即觸 。 名身非鼻 。 名觸即塵 。 鼻尚無名 。 云何立界 。

若取臉上肉形 。 為汝鼻者 。 須知肉之體質 。 乃屬身根 。 身之所知 。 即是觸塵 。 既名身根 。 即非鼻根 。 既名觸塵 。 即非香塵 。 鼻根之名 。 尚不可得 。 云何可說 。 識因鼻生 。 依之而立界耶 。

若取嗅知 。 又汝心中 。 以何為知 。 以肉為知 。 則肉之知 。 元觸非鼻 。

若取根中嗅知之性 。 為汝鼻者 。 又汝阿難心中 。 將以何者為能知 。 若以鼻頭之肉 。 為能知者 。 鼻肉體質 。 乃屬身根 。 則肉之知 。 元是身根 。 知觸之用 。 非是鼻根 。 嗅知之性 。 末二句 。 同上身知即觸 。

以空為知 。 空則自知 。 肉應非覺 。 如是則應 。 虛空是汝 。 汝身非知 。 今日阿難 。 應無所在 。

此以鼻肉為知被破 。 轉計以空為知 。 亦破云 。

設若汝以鼻孔之空 。 為能嗅知者 。 空本無知 。 縱許有知 。 則是空自有知 。 汝鼻頭之肉 。 應非覺矣 。

如是則應 。 虛空是汝 。 汝身非知者 。

如是乃指上三句 。 鼻孔之空有知 。 若即是汝嗅知之性 。 以此類推 。 則一切虛空 。 皆應是汝 。 又鼻上之肉 。 既無知性 。 則汝全身之肉 。 皆應非知 。 以此而論 。 空若是汝 。 則虛空無在 。 今日阿難 。 亦應無所在矣 。

以香為知 。 知自屬香 。 何預於汝 。

此因肉知 。 空知被破 。 轉計以香為知 。 若謂以鼻中香 。 為嗅知性者 。 香本非有知 。 縱許香具鼻根之知 。 此知自屬於香 。 何預於汝 。 鼻知之事 。 此文但以香具鼻知 。 不可濫下香生鼻識 。

若香臭氣 。 必生汝鼻 。 則彼香 。 臭二種流氣 。 不生伊蘭 。 及旃檀木 。 二物不來 。 汝自嗅鼻 。 為香為臭 。 臭則非香 。 香應非臭 。

此文與上文 。 似不相接續 。 須補充轉救之意 。 因上以香為知 。 遂招知自屬香 。 何預於汝之破 。 遂轉救云 。

知雖屬香 。 香氣卻生於鼻 。 離鼻則無香氣 。 何得謂為不預於我 。 故復破云 。

如是香氣 。 生於汝鼻 。 臭氣亦生汝鼻 。 若香臭二氣 。 必定生於汝鼻者 。 則彼香 。 臭二種流動之氣 。 不生伊蘭 。 及旃檀木矣 。 二物不來之時 。 汝自嗅汝鼻 。 還是為香耶 。 還是為臭耶 。 若是臭則非香 。 若是香應非臭 。

指掌引觀佛三昧經云 。

末利山中 。 有伊蘭樹 。 臭若胖屍 。 熏聞四十由旬 。 其花紅色 。 甚可愛樂 。 若有食者 。 發狂而死 。 而旃檀之樹 。 亦發生伊蘭叢中 。 未及長大 。 如閻浮洲竹筍 。 不能發香 。 仲秋月滿 。 卒從地生 。 成旃檀樹 。 眾人皆聞妙香 。 永無伊蘭臭惡之氣 。

若香 。 臭二俱能聞者 。 則汝一人 。 應有兩鼻 。 對我問道 。 有二阿難 。 誰為汝體 。

鼻根是一 。 香 。 臭為二 。 故上破曰 。

臭則非香 。 香則非臭 。 若謂香臭二氣 。 俱能聞者 。 則汝一人 。 應有兩個鼻知 。 此句對上 。 以香為知 。 自不能再以臭為知 。 一人一鼻 。 世間共許 。 若有二知 。 即有兩鼻 。 如果兩鼻 。 對我問道 。 有二阿難 。 誰為汝阿難真體 。

若鼻是一 。 香臭無二 。 臭既為香 。 香復成臭 。 二性不有 。 界從誰立 。

此因聞既有二鼻 。 應有二身之破 。 遂轉計云 。

我本來無二 。 鼻祗是一個 。 不妨具足香 。 臭二知 。 故此破云 。

若鼻是一 。 則香臭自應混而為一 。 而無二矣 。 臭既可以為香 。 則臭無自性 。 香復可成臭 。 則香無自性 。 以香臭互奪兩亡 。 二種嗅知根性 。 既然不有 。 而鼻識之界 。 欲從誰而立耶 。

未二破因香生 。

若因香生 。 識因香有 。 如眼有見 。 不能觀眼 。 因香有故 。 應不知香 。

此文具法 。 喻 。 合三 。 若執鼻識 。 因香塵生者 。 此識乃因香而有知 。 此是法 。 喻如因眼所有之見 。 自不能返觀其眼 。 此是喻 。 法合云 。

識因香有之故 。 應不自知其香 。 同見因眼有之故 。 應不自觀其眼矣 。

知即非生 。 不知非識 。 香非知有 。 香界不成 。 識不知香 。 因界則非 。 從香建立 。

首二句 。 知與不知 。 兩途俱非 。 若能知香 。 此知即非從香所生 。 若不知香 。 又非可名能知之識 。 下五句 。 如果香非識知其有香 。 則香界自不成立 。 何故 。 蓋香必以嗅知而後顯故 。 香非嗅知則不有 。 香界何自而成 。 倘若識不知香 。 所言因香立識界者 。 則非從香建立 。

未三破和合生 。

既無中間 。 不成內外 。 彼諸聞性 。 畢竟虛妄 。

如上所破 。 鼻識不從根生 。 不從塵生 。 既無中間 。 之識界可得 。 自不成內外 。 根塵二界 。 如三進房屋 。 既無中間牆界 。 前後兩進之界相 。 自然亦無 。 彼諸聞性 。 畢竟虛妄者 。

承上二句 。 既內外不成 。 則能共生者無實 。 既無中間 。 則所共生者非真 。 如是嗅聞之識 。 畢竟虛妄 。

三分合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鼻香為緣 。 生鼻識界 。 三處都無 。 則鼻與香 。 及香界三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是鼻識 。 不從根塵 。 各生共生之故 。 當知權教相宗所云 。

鼻香二者為緣 。 生於鼻識者 。 乃順世之談 。 非了義之教 。 今推究識界生處 。 了不可得 。 中界既無 。 內外二界 。 亦復叵得 。 故曰三處界也都無 。 以上結相妄 。 以下顯性真 。 則鼻根與香塵 。 及香識界三 。 本非因緣性 。 及自然性 。 即是如來藏 。 妙真如性 。

三鼻香識界竟 。

巳四舌味識界 。 分四午初標舉三界二雙以徵起三分合難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又汝所明 。 舌味為緣 。 生於舌識 。

午二雙以徵起 。

此識為復 。 因舌所生 。 以舌為界 。 因味所生 。 以味為界 。

午三分合難破分四未初破因舌生二破因味生三破因空生四破和合生 。 今初 。

阿難 。 若因舌生 。 則諸世間 。 甘蔗 。 烏梅 。 黃連 。 石鹽 。 細辛 。 薑 。 桂 。 都無有味 。 汝自嘗舌 。 為甜為苦 。

此破識因舌生 。 若謂舌識 。 單因舌根所生 。 不藉味塵 。 自能了別其味 。 即以舌為識之界者 。 則諸助語辭世間 。 甘蔗甜味 。 烏梅酸味 。 黃連苦味 。 石鹽鹹味 。 細辛藥名 。 生薑 。 肉桂藥品 。 此三種皆辣味 。 都成了無有味 。 倘無有此等味塵 。 來合汝舌 。 汝自嘗其舌 。 到底還是為甜耶 。 還是為苦耶 。

若舌性苦 。 誰來嘗舌 。 舌不自嘗 。 孰為知覺 。 舌性非苦 。 味自不生 。 云何立界 。

此明舌性 。 有味 。 無味俱非 。 承上云 。

若自嘗其舌 。 舌性是苦 。 誰來嘗汝之舌 。 而知其苦也 。 苦字該甜等諸味 。 蓋舌不能自嘗其舌 。 如眼不能自見其眼 。 又熟誰字解為知覺 。 其舌是苦耶 。 若謂舌性非苦 。 即無有味 。 則味自然不生 。 於汝之舌 。 云何可立識界耶 。

未二破因味生 。

若因味生 。 識自為味 。 同於舌根 。 應不自嘗 。 云何識知 。 是味非味 。

若言舌識 。 單因味塵而生者 。 識自然就是味 。 味不能自知其味 。 同於舌根 。 應不能自嘗其舌 。 既不自嘗 。 云何而能識知 。 是有味 。 而非有味耶 。

又一切味 。 非一物生 。 味既多生 。 識應多體 。

又味塵類廣 。 一切之味 。 元非一物所生 。 以能生之味塵 。 既從多物而生 。 而所生之識 。 自應從味亦有多體 。 如母多 。 子亦應多 。 此以味多 。 而破識一也 。

識體若一 。 體必味生 。 鹹 。 淡 。 甘 。 辛 。 和合俱生 。 諸變異相 。 同為一味 。 應無分別 。

設若識體是一 。 其體必定因味生者 。 所生之識是一 。 能生之味應亦非多 。 如世間鹽之鹹 。 水之淡 。 蔗之甘 。 薑之辛辣也 。 亦該酸苦 。 是為六味總相 。 和合俱生變異 。 是六味別相 。 如豆麵鹽水 。 合而為醬 。 是為和合 。 如黃連生來便苦 。 其味與物 。 俱時而生 。 謂之俱生 。 如變生成熟 。 異其本味 。 如炮炙煎煮之類 。 皆名變異 。 種種諸味 。 皆當同為一味 。 亦應無有分別 。 如子一 。 母亦應一 。 此以識一 。 而破味多也 。

分別既無 。 則不名識 。 云何復名 。 舌味識界 。

識以分別為用 。 承上諸味既合為一 。 則無鹹 。 淡 。 甘 。 苦 。 酸 。 辣之分別 。 能生之味 。 分別既無 。 所生之識 。 分別亦無 。 則不應名之為識 。 云何復名 。 舌味為緣 。 生汝中間舌識界耶 。

未三破因空生 。

不應虛空 。 生汝心識 。

以上根生 。 塵生 。 二俱不成 。 恐計從空而生 。 然空性頑鈍 。 故曰 。

不應以無知之虛空 。 生汝有知之心識耶 。

未四破和合生 。

舌味和合 。 即於是中 。 元無自性 。 云何界生 。

若以舌根 。 味塵二者 。 和合生汝舌識者 。 舌是有知 。 塵是無知 。 一經和合 。 體性紛雜 。 如世間水土和合 。 水失流動之自性 。 土失乾燥之自性 。 故曰 。 元無自性 。

能生根塵 。 自性既無 。 云何識界 。 可從而生 。 本科四性推檢無生具足 。

不因舌生 。 是不自生 。 不因味生 。 是不他生 。 不因空生 。 是不無因生 。 不因舌味和合生 。 是不共生 。

三分文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舌味為緣 。 生舌識界 。 三處都無 。 則舌與味 。 及舌界三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舌界 。 即舌識界 。 前三科係塵為名 。 曰色識界 。 聲識界 。 香識界 。 此科併後二科 。 係根為名 。 曰舌識界 。 身識界 。 意識界 。 餘同上可知 。

四舌味識界竟 。

巳五身觸識界分四午初標舉三界二雙以徵起三分合難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又汝所明 。 身觸為緣 。 生於身識 。

午二雙以徵起 。

此識為復 。 因身所生 。 以身為界 。 因觸所生 。 以觸為界 。

午三分合難破分三未初破因身生二破因觸生三破和合生 。 今初 。

阿難 。 若因身生 。 必無離合 。 二覺觀緣 。 身何所識 。

此破單根 。 不能生識 。 覺觀二字 。 麤緣為覺 。 細緣曰觀 。 有能覺觀 。 與所覺觀之別 。 又有離時覺觀 。 合時覺觀二種 。 若謂身識 。 單因身根而生 。 不藉觸塵者 。 如是雖有身根 。 必定無有離合二種 。 所覺觀之塵緣 。 則惟身無境 。 安能生識乎 。 此句又作一解 。

合離是觸塵 。 覺觀指識心 。 謂必定無有合離 。 二種觸塵 。 為生覺觀識心之助緣 。 何能生汝身識乎 。 縱許能生身識 。 無有觸塵 。 將何所識耶 。 此計識因身生者 。 非也 。

未二破因觸生 。

若因觸生 。 必無汝身 。 誰有非身 。 知合離者 。

此破單塵 。 亦不能生識 。 若計身識 。 單因觸塵而生 。 不藉身根者 。 必定無有汝身 。 惟塵無根 。 不成身觸為緣之義 。 世間誰有非依於身 。 能知合離之觸塵者 。 離卻身根 。 則能生之觸塵 。 尚不可得 。 則計識因觸生者 。 亦非也 。

未三破和合生 。

阿難 。 物不觸知 。 身知有觸 。

此標觸知之相 。 世間之物 。 不能自觸而成知 。 必定與身相合 。 方知有觸 。 此二句 。 為下正破共生之張本耳 。

知身即觸 。 知觸即身 。 即觸非身 。 即身非觸 。

此下文分三段 。 正破身觸 。 和合生識 。 俱不成共生之義 。 此中首句知字 。 即上段身觸合處 。 所顯之知 。 屬識 。 身字屬根 。 觸字屬塵 。 此文承上 。 物不能自觸而成知 。 必與身合方知有觸 。 遂計身觸 。 和合共生 。 今以所生之識 。 無雙兼根塵二相為破 。 文有四句 。 上二約雙即 。 不得為共生 。 下二約雙非 。 亦不得為共生 。 乃以所生之識 。 仔細審察 。 還是知身乎 。 還是知觸乎 。 知身即觸 。 知觸即身者 。

若知於身 。 此識知 。 即從觸所生 。 並不兼乎身 。 以身但為所知 。 若知於觸 。 此識知即從身所生 。 並不兼乎觸 。 以觸亦但為所知 。 上句即觸所生 。 下句即身所生 。 其識知 。 皆單屬一邊 。 何得為根塵共生耶 。

即觸非身 。 即身非觸者 。

即觸即身 。 乃承上二句 。 即觸即身之文 。 若此識知 。 即從觸所生者 。 則非兼於身 。 惟單屬於觸之一邊 。 若此識知 。 即從身所生者 。 則非兼於觸 。 亦單屬身之一邊 。 何以為共生乎 。 另作一解 。 以便易知 。 四句中 。 以一 。 三相連 。 二 。 四相連 。 解曰 。

所生之識知 。 若知身根者 。 此知即是從觸塵所生 。 接第三句 。

即是從觸塵所生之識 。 當非兼屬身根 。 何得為共生耶 。 第二句 。 所生之識知 。 若知觸塵者 。 此知即從身根所生 。 接第四句 。

即是從身根所生之識 。 當非兼屬觸塵 。 亦何得為共生耶 。

交光法師所云 。

所生無兼相 。

者是也 。

身觸二相 。 元無處所 。 合身即為 。 身自體性 。 離身即是 。 虛空等相 。

此段以能生根塵 。 無內外對立之相為破 。 以身根之與觸塵二相 。 元本也無內外對立之處所 。 此二句標 。 下釋云 。

以觸合身 。 即與身為自體 。 合而不分 。 若觸離身 。 即是虛空等相 。 等指色法 。 身外無非色空諸相 。 此明合離 。 皆無身觸對立之相 。 何能共生身識耶 。

交師所云 。

能生無對相 。

者是也 。

內外不成 。 中云何立 。 中不復立 。 內外性空 。 則汝識生 。 從誰立界 。

此明根 。 塵 。 識三界 。 互不得成 。 上二句因能生根塵 。 內外二界不成 。 以致中間所生之識 。 亦何從而得安立 。 中二句 。 因中間所生識界 。 不復成立 。 致內外根塵之性亦空 。 末二句總結 。 不能共生 。 以上三界 。 皆不得成之故 。 則汝身識之生 。 畢竟從誰以立界耶 。

三分合難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身觸為緣 。 生身識界 。 三處都無 。 則身與觸 。 及身界三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準上可知 。

五身觸識界竟 。

巳六意法識界分四午初標舉三界二雙以徵起三分文各破四結妄歸真 。 今初 。

阿難 。 又汝所明 。 意法為緣 。 生於意識 。

午二雙以徵起 。

此識 。 為復因意所生 。 以意為界 。 因法所生 。 以法為界 。

午三分文各破分二未初破因意生二破因法生 。 今初 。

阿難 。 若因意生 。 於汝意中 。 必有所思 。 發明汝意 。 若無前法 。 意無所生 。 離緣無形 。 識將何用 。

此約根塵存亡破 。 故呼阿難 。 而告之曰 。

若謂意識 。 單因意根所生者 。 然汝意根之中 。 必有所思之法塵 。 方可發明汝能思之意根 。 以塵存則根存也 。 若無現前所思之法塵 。 則能思之意根 。 亦無所生 。 是塵亡則根亡也 。 離緣無形者 。

以意根離卻所緣法塵 。 根亦無形可得 。 云何而能生識耶 。 若是根塵雙泯 。 識將何用 。

又汝識心 。 與諸思量 。 兼了別性 。 為同為異 。 同意即意 。 云何所生 。 異意不同 。 應無所識 。 若無所識 。 云何意生 。 若有所識 。 云何識意 。 唯同與異 。 二性無成 。 界云何立 。

此約根識同異破 。 識心指意識 。 思量指意根 。 即第七識 。 恒審思量 。 為意所依之根 。 兼 。 同也 。 破云 。

又汝意識之心 。 與諸思量之意根 。 同為能了別性 。 且道根識 。 為同耶 。 為異耶 。

同意即意四句 。 意指意根 。 若識心同於意根 。 則識心即是意根 。 云何識心 。 又為意根所生 。 若識心異於意根 。 而不同者 。 則定同無知之塵 。 既是同塵 。 應無所識 。 若果無所識知 。 則非意根同類 。 云何名為 。 意生之識 。 若有所識知 。 則識心與意根 。 同為了別性 。 云何可分此是意識之了別性耶 。 此是意根之了別性耶 。 唯同與異 。 二性無成者 。

承上結云 。

惟同與異 。 根識二性 。 悉皆無成 。

何以故 。 若同意根 。 則識即是意 。 根識唯一 。 二性無成 。 若異意根 。 則不名識 。 根識二性亦復無成 。 則此意識之界 。 云何可說 。 從根而立耶 。 是則以意根 。 為生識之界者 。 非也 。

未二破因法生 。

若因法生 。 世間諸法 。 不離五塵 。 汝觀色法 。 及諸聲法 。 香法 。 味法 。 及與觸法 。 相狀分明 。 以對五根 。 非意所攝 。

首句法字 。 指內法塵 。 餘六個法字 。 皆指五塵實法 。 若謂意識 。 單從法塵所生者 。 然而世間所有諸法 。 不離色 。 聲 。 香 。 味 。 觸五塵 。 今汝且觀 。 色等諸法 。 悉有相狀分明 。 以對眼等五根 。 均非意根所攝之法 。 意根所緣法塵 。 乃前五塵 。 落卸影子 。 五塵之法 。 決不能入於意根 。

汝識決定 。 依於法生 。 汝今諦觀 。 法法何狀 。

上二句牒定 。 若汝識心 。 決定依於法塵生者 。 既有所生 。 必有形狀 。 汝現今諦實觀察 。 法塵之法 。 畢竟作何形狀 。 上一法字 。 別指法塵 。 下一法字 。 同上五塵之法 。 此破內無自體也 。

若離色空 。 動靜 。 通塞 。 合離 。 生滅 。 越此諸相 。 終無所得 。

此中五塵 。 甜淡味塵 。 含在四塵之中 。 生滅即屬法塵 。 此二字應連下解釋 。 越字作離解 。 謂汝之法塵 。 全係五塵影子 。 有形方有影 。 若汝生滅法塵離卻色空等前五塵 。 豈能別有自體耶 。 當如離形 。 其影終無所得 。

生 。 則色空諸法等生 。 滅 。 則色空諸法等滅 。 所因既無 。 因生有識 。 作何形相 。 相狀不有 。 界云何生 。

等字作同字解 。 法塵生 。 則與色空五塵諸法同生 。 如形生影生 。 法塵滅 。 則與色空五塵諸法同滅 。 如形滅影滅 。 此破離外無體也 。

所因之法塵 。 既無自體 。 因他生有之意識 。 又作何等形狀相貌乎 。 既能生之法塵 。 相狀不有 。 則意識之界 。 云何因法塵而生耶 。 是則以法塵為生識之界者 。 亦非也 。 此科無破根塵共生之文 。 以意根與法塵 。 皆無自相 。 意根乃七識 。 法塵為影事 。 況此文分破中 。 又極明根塵虛無 。 故無復共生之相可破 。

三分文各破竟 。

午四結妄歸真 。

是故當知 。

意法為緣 。 生意識界 。 三處都無 。 則意與法 。 及意界三 。 本非因緣 。 非自然性 。

交光法師云 。

此科可為理事無礙法界之由致 。 雖不全具彼之諸門 。 但悟此 。 而自可達彼諸門之義 。 故曰由致 。 良以凡夫著於事相 。 而全不見理 。 權教隔乎事理 。 而兩不通融 。 故皆不能入 。 理事無礙法界 。 今經且將事相 。 一一融歸於理 。 即彼十門中 。 全事皆理門也 。 既達諸事即理 。 則眾妙之門 。 自可相次而洞開矣 。 非彼由致而何哉 。

合上三科 。 丑二會通四科即性常住竟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卷第七終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      
  Quyể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