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
一時佛在 。 釋羈瘦國 。 行在迦維羅衛 。 兜國泥拘類園 。 坐於樹下 。 是時有釋人 。 名曰摩男 。 到佛所前 。 以頭面 。 著佛足為禮 。
白佛言 。
我常聞佛語 。 輙著意中 。 我聞佛說 。 人心有三態 。 有婬態 。 有怒態 。 有癡態 。 我從聞以來 。 常著意 。
我自念 。
無有婬態 。 心自為正 。 無有怒態 。 心自為正 。 無有癡態 。 心自為正 。
我自念 。
常持是三者 。 意不動 。 何因緣 。 殊不解 。
佛言 。
若婬心 。 怒心 。 癡心解者 。 何因緣復與妻子共居 。 若有貪心故 。 其有賢者 。 自思惟 。
雖有經小苦耳 。 久後大樂 。 與妻子共居 。 須臾樂耳 。 久後大苦 。
其有賢者 。 知世間 。 樂少苦多 。
佛言 。
諸比丘得阿羅漢道 。 知世間 。 樂少苦多 。 我故求佛道者 。 但念世間 。 樂少苦多 。 我為菩薩時 。 常念樂少苦多 。
摩男言 。
獨佛 。 阿羅漢 。 有是念耳 。
佛告摩男 。
聽我言 。 以著心中 。 人於世間 。 何等為樂 。
凡有五樂 。 人所貪憙 。 眼貪好色 。 即著心中 。 晝夜念之 。 以好色貪著 。 耳聞好聲 。 鼻聞好香 。 舌憙美味 。 身得細軟 。 即著心中 。 以好色貪著 。 如是五者 。 天下人所貪 。 天下樂著 。 皆出是五事 。 知當出幾何憂 。 世間人 。 或作田家 。 從得生活 。 或作工師 。 用得生活 。 或作賈市 。 用得生活 。 或作長吏 。 用得生活 。 或作畜牧 。 用得生活 。 或作畫師 。 用得生活 。 是人寒者忍寒 。 熱者忍熱 。 苦者忍苦 。 飢者忍飢 。 渴者忍渴 。 俱坐貪意 。 俱忍是寒溫飢渴 。
自怨言 。
我治生若干歲 。 苦欲死 。 殊不得錢財 。 與寒苦共居 。 或得病瘦 。
佛告摩男 。
是為一苦 。
二事者 。 貪婬之意 。 中有人 。 或作田家 。 或作工師 。 或作市賈 。 或作長吏 。 或作畜牧 。 或作畫師 。 行治生 。 忍寒熱飢渴 。 致貪錢財 。 以得富饒 。 復懷憂恐 。 畏縣官亡其錢財 。 或恐火起 。 燒其錢財 。 或恐乘船 。 船沒亡其錢財 。 或恐賊劫 。 取其錢財 。 或恐貿賣 。 亡其錢財 。 或恐貧家親屬 。 持毒藥毒之 。 或親子散亡錢財 。 是人常與 。 重憂共居 。 晝夜懷憂 。 無有解 。 已時中復有人 。 持錢財行 。 或逢縣官 。 或逢水火 。 或貨賣財物不還 。 或埋置地中 。 不知其處 。 或有來誣謗之 。 或有親子用父錢財 。
其人自念言 。
我從少小治生 。 忍寒熱飢渴 。 忍勤苦致錢財 。 今復亡失 。
從是憂念 。 或病或死 。 皆坐財錢 。 是皆貪意 。 五樂所致 。 是為二苦 。
三事者 。 世間人坐錢 。 父與子諍 。 兄與弟諍 。 夫與婦諍 。 或知識朋友共諍 。 或諸家內外共諍 。 背後相說惡露 。 是皆貪樂所致 。 世間人坐錢財故 。 王者與王者鬪 。 道人與道人鬪 。 田家與田家鬪 。 工師與工師鬪 。 皆坐錢財 。 故口相罵 。 杖相捶 。 刀相斫 。 或相傷殺 。 皆坐貪所致 。 是為三苦 。
四事者 。 世間人從軍 。 受取官錢公知 。 當行鬪戰生死無期 。 皆貪心故行從軍 。 以受官錢 。 不得復休 。 便鬪 。 或傷頭 。 或截頭 。 或傷臂 。 或截臂 。 或傷脚 。 或截脚 。 展相奪命 。 是皆貪所致 。 是為四苦 。
五事者 。 世間人貪意 。 夜行穿人室壁 。 或於道中劫人 。 攻人城郭 。 為吏所得 。 或截頭 。 或截手 。 或截脚 。 或辜磔 。 或割其肌 。 或以火燒之 。 或以大椎椎其額 。 或斬其腰 。 是皆貪意所致 。 是為五苦 。
世間人坐錢財 。 轉相欺 。 口亦相欺 。 身亦相欺 。 意亦相欺 。
時自以為可自用 。 無有過罪 。 不知殃毒在後 。 當入地獄 。 其有若賢者 。 若沙門婆羅門 。 自思惟世間 。 五樂多耶 。 憂苦多乎 。
佛告摩男 。
我為菩薩時 。 常念世間 。 樂少苦多 。 以是故求 。 無為之道 。 其有人欲 。 言世間樂者 。 皆不知生死之道 。 若世間有賢善 。 心意無貪之志 。 復欲教人 。 莫令貪 。 是最為大德 。
佛告摩男 。
我嘗至王舍國 。 有山名設提班擥 。 瞿何墮夫妻沛施 。 我見諸尼揵種 。 有放髮行者 。 僂行者 。 坐地者 。 臥地者 。 身體無衣 。 皆被鹿皮 。 佛遙見之 。
前與尼揵語 。
若何因緣 。 作是曹放髮行 。 何因緣於地坐臥 。 亦無衣被 。 自毒如是 。
諸尼揵對佛言 。
我曹先世 。 行惡所致 。 令我今世 。 困苦如是 。 行惡未盡故耳 。
佛言 。
若何因緣 。 聞知是事 。 先世所為 。 從人聞耶 。 自知之乎 。
諸尼揵言 。
亦不知 。 亦不聞 。 亦不事師 。
佛言 。
若用是困苦故 。 得脫於生死乎 。 若亦不從人聞 。 亦不事師 。 若空自困苦為 。 寧可棄若所為 。 來事佛道 。
佛言 。
我但惜若身 。 念若子孫 。 後世皆當復法 。 效若曹所為 。
諸尼揵 。 皆瞋恚佛所言 。
王萍沙用是 。 沙門瞿曇 。 為內國中 。
佛告諸尼揵 。
若曹勿恚 。 王萍沙見受我經 。 或不敢妄有所說 。
佛告諸尼揵 。
若曹寧能正坐 。 七日七夜 。 不飲食 。 不語言 。 如是為樂耶 。 王有宮闕伎樂 。 為樂耶 。
尼揵言 。
沙門瞿曇 。 為樂 。
佛言 。
何以為樂 。 萍沙見國 。 何以故不樂 。
尼揵言 。
我曹少憂 。 用是故 。 沙門瞿曇 。 勝王萍沙 。
佛告諸尼揵 。
王萍沙 。 有婬之意 。 有怒之意 。 有癡之意 。 亦欲伏諸傍臣 。 復欲伏外諸民 。 晝夜計念 。 當治誰 。 當繫誰 。
佛言 。
其有婬者 。 亦欲自殺 。 亦欲殺人 。 瞋怒者 。 亦欲自殺 。 亦欲殺人 。 癡者 。 亦欲自殺 。 亦欲殺人 。
諸尼揵 。 皆前到佛所 。 白佛言 。
我曹亦無婬態 。 亦無怒態 。 亦無癡態 。 寧可作沙門 。
佛言 。
當歸 。 報若父母 。
諸尼揵言 。
我曹辭家學道 。 便與父母決 。
佛言 。
若曹且受五戒歸 。
諸尼揵皆受五戒 。
一者 。 不殺 。 二者 。 不盜 。 三者 。 不犯他家婦女 。 四者 。 不欺 。 五者 。 不飲酒 。
諸尼揵受五戒 。 著衣舉髮正行 。 各自歸家 。
佛告摩男 。
若聞經婬意 。 怒意 。 癡意 。 若言我持佛教 。 若熟思惟是五事 。 寧與世間等不 。
摩男言 。
我當歸思惟 。 諷誦是經典 。 日當到佛所 。
摩男 。 前為佛作禮 。 而去 。
釋摩男本四子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