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東晉西域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

一時佛在舍衛國 。 祇樹給孤獨園 。

時有五百比丘 。 俱舍衛城中 。 有婆羅門五百人 。 五百人相將俱出城 。 自至其田廬 。 相與共坐講議言 。

本初起地上人時 。 皆是我曹 。 婆羅門種 。 第二種者剎利 。 第三種者田家 。 第四種者工師 。

我曹種最尊 。 初起地上作人時 。 皆是我曹種 。 初生時從口中出 。 今世人反從下出 。 在天下者 。 我曹種為最尊 。 我曹種 。 皆是第七梵天子孫 。 佛反言天下一種耳 。 佛皆持我曹種 。 與剎利 。 田家 。 工師種等 。 我曹種 。 死皆上梵天 。 佛反持我曹種 。 與凡人等 。 自相與議 。 誰能與佛共講議 。 分別是種者 。

時有婆羅門 。 有一子年十五六 。 字頞波羅延大聖 。 明工書 。 知方來之事 。 五百婆羅門中 。 無有能與等者 。 皆師事之 。 能說經 。 知天下事 。 頞波羅延大聖 。 身有奇相 。

諸婆羅門 。 自共議言 。

獨頞波羅延 。 能與佛共談 。 我曹皆不能 。 與佛共談 。

五百人共告 。 頞波羅延言 。

佛以天下人為一種 。 我曹種 。 與剎利 。 田家 。 工師異 。 我曹種 。 從梵天來下 。 生從口出 。 今世人生 。 反從下出 。

佛言 。

天下有四種 。 四種皆佳 。

願頞波羅延 。 自屈俱往 。 與佛共講 。

頞波羅延言 。

佛持正道 。 能答應正道者 。 欲持婆羅門種往 。 不其有持道道正也 。

五百人皆言 。

我曹持頞波羅延作師 。 何為不往 。 講是四種事 。

如是者再三 。 頞波羅延即起 。 與五百人俱 。 到佛所祇樹 。

阿難白佛 。

有婆羅門 。 子字頞波羅延 。 年十五六 。 所從五百長老婆羅門 。 來在外 。

佛言 。

呼入 。

阿難出 。 請頞波羅延入 。 頞波羅延等五百人皆住 。 不為佛作禮 。

自說言 。

我有小事 。 欲問佛 。

佛言 。

可坐 。

頞波羅延白佛 。

我欲有所問 。 寧可相答 。

佛言 。

有所疑者 。 便說之 。

頞波羅延言 。

我曹種道 。 說與剎利 。 田家 。 工師種異 。 言我曹種 。 是梵天子孫 。 我曹先祖初生時 。 皆從口出 。 死皆上天 。

佛報言 。

我經不道說異種 。 若婆羅門 。 娶剎利女 。 剎利女為生子 。 剎利娶田家女 。 田家女為生子 。 田家娶工師女 。 工師女為生子 。 工師娶婆羅門女 。 婆羅門女為生子 。

佛言 。

我經中以施行為本 。 施行善者 。 最為大種 。 其天下尊貴者 。 皆施行善得耳 。 不以種得也 。 我先世無數劫時 。 亦作婆羅門子 。 亦作剎利子 。 亦作田家子 。 亦作工師子 。 自致為王子 。 今身為佛 。

佛告頞波羅延 。

我問若一事 。 若如事說之 。

佛言 。

若見世間人善家子 。 為人作奴 。 奴反免為人作子不 。

頞波羅延白佛言 。

我聞月支國中有是 。

佛言 。

是何等故 。

善家子反作奴 。 奴反為人作子 。 是奴志意 。 施行善故 。 人用作子 。 子作奴者 。 志意施行惡故 。 自賣為人作奴耳 。

若曹言人有種如是者 。 人種在何所 。

佛言 。

若有婆羅門 。 剎利 。 田家 。 工師 。 是四種 。 甚為憙殺 。 憙盜 。 憙婬 。 憙兩舌 。 憙惡口 。 憙妄言 。 憙讒人 。 喜與癡人相隨 。 喜瞋怒 。 喜祠祀 。 作是行者 。 寧墮地獄中不 。

頞波羅延言 。

婆羅門種說 。 雖有是惡 。 我種最尊 。 是梵天子孫 。 生從口出 。 死皆當上天 。

佛言 。

其有婆羅門 。 剎利 。 田家 。 工師種 。 無殺心 。 無盜心 。 無婬心 。 無兩舌心 。 無惡口心 。 無妄言心 。 無憙讒人心 。 無憙隨愚癡心 。 無憙瞋恚心 。 祠祀心 。 如是死者 。 不生天上耶 。

頞波羅延言 。

如是 。 皆生天上 。

佛言 。

若說種類者在何所 。

佛言 。

人種類 。 皆從心意識出 。 心意識 。 施行善者 。 生天上人間 。 心意識惡者 。 入虫獸畜生 。 鬼神 。 地獄道中 。

其有婆羅門 。 剎利 。 田家 。 工師種 。 施行惡者 。 同入三惡道中 。 如是者 。 種在何所 。 婆羅門種 。 施行亦有善惡 。 剎利種施行 。 亦有善惡 。 田家種施行 。 亦有善惡 。 工師種施行 。 亦有善惡 。 若曹自說言有種 。 如是種為在何所 。

若婆羅門 。 持意怨是虛空 。 剎利 。 田家 。 工師 。 亦怨是虛空 。 不能中傷也 。 用意言等 。 但婆羅門 。 持意自貢高世間耳 。

婆羅門種 。 剎利 。 田家 。 工師種 。 入大溪水中各自浴 。 垢墮水中 。 寧能別知 。 是婆羅門垢 。 剎利垢 。 田家垢 。 工師垢不 。

頞波羅延言 。

垢在大溪水中 。 當知在何所 。

若尚不知人垢 。 反言我種在天上 。 本從口出 。 餘人從下出 。 我種人中最尊貴 。

佛告頞波羅延 。

若國王 。 聞某國 。 某郡縣 。 某聚落 。 有婆羅門 。 及子高明 。 有剎利 。 及子高明 。 有田家 。 及子高明 。 有工師 。 及子高明 。 王即徵召 。 俱為王臣 。 王豈問種類耶 。

其高才明達者 。 王即先與好郡國 。 王何以不問子種類 。 若曹言有種類者 。 為頞波羅延 。 若戒在何所 。 從諸長老 。 坐在長老上 。 是五百人 。 何以不責 。 若種類 。 若作師 。

其有婆羅門 。 剎利 。 田家 。 工師種 。 及餘種 。 寒時俱在大火邊 。 火熱不獨至一種所 。 溫熱皆等耳 。

若有大船渡水 。 婆羅門 。 剎利 。 田家 。 工師種 。 俱在一船上 。 渡船不獨渡 。 婆羅門種 。 亦不獨渡餘種 。

佛問頞波羅延 。

若婆羅門 。 剎利 。 田家 。 工師種 。 亦餘種子 。 在母腹中 。

時同十月 。 有增減耶 。

頞波羅延言 。

皆十月耳 。 無有增減也 。

若曹何以說 。 言我種梵天子孫 。 生從口出 。 婆羅門種 。 剎利種 。 田家種 。 工師種 。 亦餘種 。 日月何以 。 不獨照若一種 。 何為并照餘種 。

頞波羅延言 。

我種自說言勝餘種 。

佛告頞波羅延 。

有驢父馬母 。 馬為生子 。 名是何等 。

頞波羅延言 。

名騾 。 父亦不字為騾 。 母亦不字為騾 。

若何以字為騾 。

我先祖呼作騾 。 我隨言騾 。

有馬父驢母 。 驢為生子 。 若名為何等 。 字為駏驉 。 父亦不字為駏驉 。 母亦不字為駏驉 。 若何知為駏驉 。

我先祖呼為駏驉 。 因隨言駏驉 。

婆羅門娶剎利女 。 剎利女為生子 。 當名為何等 。 當言婆羅門種 。 剎利種 。

頞波羅延言 。

不知當呼何種 。

佛言 。

若不自知類 。 何以名騾 。 駏驉 。 剎利女為婆羅門生子 。 入若門中 。 隨若祠祀 。 隨若種類 。 是兒然後高明 。 若曹當承事當出去 。 我曹當承事 。

婆羅門娶田家女 。 田家女為生子 。 子有殺心 。 有盜心 。 有婬心 。 有兩舌心 。 有惡口心 。 有妄言心 。 有讒人心 。 有憙隨愚癡心 。 有瞋恚心 。 有祠祀心 。 有是行者 。 若曹與相隨不 。

我曹不與相隨 。 子心意識施行惡 。 我曹當逐出 。 不內我曹群輩中 。

佛言 。

若曹自說 。 是梵天子孫 。 生從口出 。 死當上天 。 若曹但見 。 心意識施行惡 。 便生相逐 。 何為道說種類 。

佛言 。

若有婆羅門種 。 中有不孝父母者 。 憙殺盜行十惡者 。 死當趣何道 。

頞波羅延言 。

心意識施行如是者 。 死當入地獄中 。

佛言 。

若曹言 。 我種本梵天 。 生從口出 。 於人中最尊 。 何為入地獄中 。

佛言 。

天下人無種類 。 無有常高明者 。 心意志善 。 施行好 。 是為尊貴 。 心意施行惡 。 是為下賤 。

頞波羅延自思念 。

我本不欲來 。 眾人共使我來 。

自思惟 。

我本意不得與佛諍 。 我續言佛道正 。

佛言 。

若本時言 。 人當種佳 。 今反就我言 。 心意志佳 。

頞波羅延自思念 。

佛語遮我前後 。

佛告頞波羅延 。

乃往去 。 時有七婆羅門 。 皆有道 。 日日祠祀於天 。 七婆羅門亦自道說 。

我是梵天子孫 。 我曹生 。 亦從口出 。 凡人從下出 。 我種與凡人異 。 我種死皆當上天 。

佛言 。

我是時 。 亦作道人 。 字阿洫 。 眾人共呼我道為天道 。 我是時 。 見七婆羅門 。 乃在焰火祠 。

諸婆羅門皆言 。

我曹死 。 當如是火光 。 當上天 。

佛言 。

我見子曹所為 。 我自變身體 。 手持黃金柄幢旄 。 身著白衣 。 從人假車 。 而往至七婆羅門所 。 七婆羅門時經行 。 及子曹見我 。 呼我作 。

婆羅門 。 道從何所來 。

七婆羅門言 。

若是天道 。 略與我等 。 何以著好衣 。 載車手持黃金幢 。 若從何所生 。 欲至何所 。 從何所來 。 何以來到是間 。

時我不與語 。 子曹見我不語 。 皆瞋 。 既咒我 。 欲令我住死 。 子曹咒我 。 我面更好 。 子曹更復咒 。 我面色復重好 。 七婆羅門大驚言 。

我曹所咒者皆死 。 今我咒之 。 面色復更好 。

更復呼阿洫 。 自思念 。

子欲趣何等道 。

阿洫即答言 。

我道意勝 。 若曹何為怒 。 若曹聞阿洫道天道不 。

子曹言 。

我不聞 。

賢者道人 。 相見當相問 。 何為相瞋 。

阿洫言 。

我聞若曹說 。 天下婆羅門 。 為梵天子孫 。 生從口出 。 人中獨尊 。 用是故來相問 。

若起是火祠天 。 祠天若法何師道得 。 無復從先祖聞 。

七婆羅門言 。

我先祖為我曹效耳 。

阿洫道人言 。

若曹先祖母 。 是婆羅門女 。 他人女 。 言 。

我曹不知 。 先祖母剎利女 。 田家女 。 工師女 。

我不知 。 若先祖母 。 為婆羅門生 。 若曹愛他人生 。 若曹種類 。 若殊不知先祖 。 何以知先祖 。 從梵天來生 。 女人心不可保 。 若曹能知世間人 。 夫婦合會 。 云何生子 。

子曹皆言我不知 。

若亦不知先祖 。 亦不知人所生 。 何為向我瞋怒 。 凡人相見 。 當先相勞問高下 。 當知人意志乃可怒 。 何為先怒 。

若知子初入腹中時不 。 父有貪婬之態 。 母有愛慕之心 。 所當為作子者 。 三合成子 。 所當為子者 。 誰令溫意得父母 。 乃成為子 。 子在腹中 。 或先世作惡 。 今在腹中 。 或盲或聾 。 或瘂或傴 。 或跛或杌 。 父母皆不知 。 近父母懷子在腹中 。 尚不能知 。 其子好醜 。 若曹何以知先祖 。 是梵天子孫 。 生從口出 。 人中獨尊 。

佛告頞波羅延 。

先世時七婆羅門 。 尚能咒殺人 。 是時我不聽子曹 。 所語亦不錄也 。 今我作佛 。 若復來道說 。 我梵天子孫 。 生從口出 。 人中獨尊 。

佛告頞波羅延 。

思惟我所語 。 天下生子 。 養者為父母 。 成者師也 。

頞波羅延婆羅門 。 又與五百婆羅門 。 及諸婆羅門 。 共思惟 。

我往時尚 。 為七婆羅門作師 。 七婆羅門 。 皆道德人 。 能咒殺人 。 我於今分別道說 。

是人有種 。 一為百 。 百為千 。 千為萬 。 萬為一 。

頞波羅延 。 及諸婆羅門俱前 。 以頭面著佛足 。

不審一為百 。 百為千 。 千為萬 。 萬為一 。 是者何謂 。

佛言 。

是世間人 。 貪樂生死者眾多 。 一人生子孫 。 然後更分為百家 。 百家求道一道耳 。 何等為一道 。

謂無為道 。 如是者 。 一為千 。 千為萬 。

頞波羅延 。 前長跪言 。

寧可哀畜我曹 。 如哀沙門 。 莫有恨心 。 於我曹所請 。 歸相撿斂 。

佛言 。

善 。 若曹朝來不食 。

皆起 。 以頭面著佛足 。 去 。

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