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出菩薩本起經

西晉居士聶道真譯

釋迦文佛 。 前世宿命 。 為人時 。 在夫婁多摩國 。 世世為善 。 無數世 。 乃得為佛 。

佛為菩薩時 。 名摩納 。 居山中 。 衣鹿皮衣 。

時入城 。 城名鉢摩訶 。 王名耆耶 。 菩薩見城中怱怱 。

因問道中行者 。 言 。

今日城中 。 何以怱怱 。

行人對言 。

佛今日當來 。

菩薩聞佛 。 當來到 。 內獨心喜 。 口言 。

今日見佛來者 。 欲從佛 。 求我心中 。 所欲願者 。

須臾有一女人 。 名曰俱夷 。 持應水瓶 。 有華七枚 。 華名優鉢 。

菩薩隨而呼之 。 曰 。

大姊且止 。

俱夷即止待之 。

菩薩言 。

請夫人手中優鉢華 。

俱夷言 。

今日 。 佛當來到 。 大王在浴室 。 我當以華上之 。 華不可得 。

菩薩言 。

雇華百錢 。

俱夷曰 。

華不可得 。

菩薩曰 。

可自更取 。

俱夷曰 。

不可得 。

菩薩復言 。

雇華五百錢 。

俱夷心自念 。

此華纔直兩三錢 。 今乃雇五百錢 。

便以優鉢華 。 五枚與之 。 俱夷自留二枚 。

菩薩探懷中齎錢 。 適得五百 。 盡以與之 。 各自別去 。

俱夷心念言 。

此道人 。 衣鹿皮衣耳 。 適有五百銀錢 。 盡用雇華 。 疑此非恒人也 。

即隨而呼之 。 曰 。

男子 。 男子 。 且止 。

菩薩即止待之 。

俱夷曰 。

卿以誠告我 。 我以華與卿 。 不者 。 我奪卿華去 。

菩薩言 。

我買華 。 從百錢上至五百 。 何故奪我華 。

俱夷曰 。

此華王家華 。 我力勢能奪卿 。

菩薩即以誠告之 。

我聞佛 。 今日當來到 。 欲以華上之 。 從佛求心中 。 所欲願者 。

俱夷曰 。

大善 。 願我後生 。 為卿作婦 。 卿後生好惡者 。 我當為卿作婦 。 必置我心 。 令佛知之 。

菩薩曰 。

可 。

便以手中華二枚 。 與菩薩令上佛 。

俱夷言 。

婦人不能得前 。 願以華累卿 。

菩薩便受之 。 各自別去 。

須臾佛來到 。 國王以下至萬民 。 皆以百種雜華 。 散佛頭上 。 華皆墮地 。

菩薩持華五枚 。 散佛頭上 。 華皆留止 。 上向成行 。 如根生不墮地 。 菩薩持俱夷華 。 散佛頭上 。 華復留止 。 上向成行 。 在兩肩 。 不墮地 。 佛知菩薩至心 。

佛言 。

令汝得心中 。 所欲願者 。 卻後九十劫 。 劫名拔羅 。 汝當為釋迦文佛 。

菩薩聞佛語 。 心中大歡喜 。 即布髮 。 令佛足蹈之 。 故立於佛前踊躍 。 佛以神接之 。 即去地四丈九尺 。 無所播持 。 從上來下 。

佛復言 。

令汝後世 。 得道度世 。 亦當如我作佛 。

是時佛者 。 先世佛 。 號曰題惒竭羅佛 。

佛般泥洹去 。 菩薩還入山中 。 壽終以後 。 即上生第二 。 忉利天上 。 諸天皆共護視 。 天上壽盡 。 即復來下生 。 鳩夷那竭國 。 為飛行皇帝 。 主四天下 。 壽終即復 。 上生第二 。 忉利天上 。 作帝釋 。

如是終而復始 。 凡三十六 。 為天帝釋 。 八萬四千世 。 為飛行皇帝 。

如是壽終以後 。 即上生第四 。 兜率天上 。 即復下生 。 迦維羅衛國 。 迦維羅衛國者 。 天地之中央也 。 佛生者 。 不可邊土餘國 。 地為之傾側 。

迦維羅衛國王 。 為人仁賢 。 即下入王夫人腹中 。 但有不淨故 。 無所附近 。

左右群臣 。 及隣國請可屬 。 迦維羅衛國者 。 聞王夫人有娠 。 皆來賀大王 。 前為夫人作禮 。

太子從腹中 。 見外人 。 如蒙羅縠中 。 視見外人 。 外人作禮 。 太子於腹中 。 以手攘之 。 所以攘之者何 。 不欲煩擾 。 天下人也 。

夫人懷抱太子時 。 天上諸神 。 日持天上飯食 。 來置夫人前 。 夫人不知飯 。 食所從來 。 不能復食 。 王家飯食 。 王家飯食 。 苦且辛 。

太子以四月八日 。 夜半時生 。 從母右脇生墮地 。 行七步之中 。 舉足高四寸 。 足不蹈地 。

即復舉右手言 。

天上天下 。 尊無過我者 。

四天王 。 即來下作禮 。 抱持太子 。 置黃金机上 。 和湯浴形 。 王與夫人 。 左右皆驚 。

太子生時 。 上至三十三天 。 下至十六泥犁 。 傍行八極 。 萬二千天地 。 皆為大明 。 天地為之振動 。 乃下為兒 。 其乳母 。 以氎布囊 。 授其母 。 即亦自乳養 。 名為悉達 。 悉達生身 。 有三十二相 。

明日 。 王與夫人議 。

吾子生 。 不與人同 。 國中有大道人 。 年百餘歲 。 大工相人 。 字為阿夷 。 寧可俱行相太子 。

夫人曰 。

大善 。

王與夫人 。 共行到道人所 。 王以黃金一囊 。 白銀一囊 。 以上道人 。 道人不受金銀 。 即開氎布而視之 。

太子有三十二相 。 神光表現 。 道人即垂泣而悲 。

王夫人問 。

道人 。 吾子將有何不善耶 。 王今日故相太子 。 欲知善惡 。 何以故悲泣 。

道人曰 。

昨日天地振動 。 正為太子 。 我傷年老 。 今我當去世 。 恨不待此人 。 恨不聞是人經戒 。 以故悲泣 。

王聞道人所言 。 即為太子 。 選擇國中 。 名倡妓 。 得四千人 。 令千人 。 一番歌樂 。 晝夜不休息 。

又欲宿衛太子 。 王深知 。 道人工相人 。 王即為太子 。 更治宮室 。 門戶垣墻 。 皆令完堅 。 若欲開之 。 持門戶者 。 其聲當聞 。 四十里中 。

太子生時 。 殿中有倉頭亦生 。 有一白馬亦生 。 倉頭名車匿 。 馬名曰鞬德 。 王令倉頭 。 侍太子馬 。 為太子養護 。 當乘騎之 。

太子生七日 。 其母終矣 。

太子年十歲 。 前白大王 。

為王太子 。 未曾出遊 。

王曰 。

大善 。

即令左右百官 。 隨太子行遊 。

太子乘車 。 出東城門 。 第二忉利 。 天王釋 。 即化作病疾人在前 。 腹大身腫 。 肌肉盡索 。 著壁而息 。

太子問其馭者 。

是何等人 。

馭者對曰 。

是病疾人 。

太子曰 。

何如為病疾人 。

馭者對曰 。

是人宿命為惡 。 今生為人 。 食飲不節 。 臥起無常 。 中得為病 。

太子曰 。

吾國王之子 。 飲食不節 。 臥起無常 。 當復得是病 。

馭者曰 。

人皆當得是 。

太子即迴車而還 。 愁憂不樂 。 念 。

天下人悉當病 。 今我當復病 。 不復飲食 。

大王悔令 。 太子出遊 。 復閉宮門 。 不復使出 。 還作倡妓樂之 。 太子甫愁憂益劇 。 不能飲食 。 至後稍稍差 。

復數年所 。 太子復報大王 。

今在宮中閉日久 。 思樂復一出遊 。

大王不忍 。 逆太子意 。 復可之 。 豫令國中 。

太子當出 。 勿令病人 。 諸不淨潔 。 在道傍 。

皆勅令太子 。 復乘車 。 出南城門 。

天王釋 。 復化作熱病人 。 頭面不理 。 屎尿相塗 。 還自臥其上 。 命在呼吸 。

太子問馭者 。

是何等人 。

馭者對曰 。

是人宿命為惡 。 不肯自剋 。 飲食不節 。 臥起無常 。 中得是病 。 命在須臾 。

太子曰 。

吾亦飲食不節 。 臥起無常 。 當得此病 。

馭者曰 。

人皆當病 。

太子即復 。 迴車而還 。 太子復愁憂 。 不肯飲食 。

大王曰 。

傍臣左右 。 故先勅令國中 。 勿令病人 。 諸不淨潔者 。 當太子 。 何故令病人 。 見太子 。

後為作倡妓樂太子 。 太子愁不解 。 不以樂為樂 。 後稍差 。

稍差後 。 復數年所 。 太子復報大王 。

閉其宮中不樂 。 復欲出遊 。

王曰 。

汝一出來 。 還常愁憂不樂 。 不欲復飲食 。 何為復出遊耶 。

太子曰 。

我不復爾 。

王復令國中 。

太子欲出遊 。 勿令病人 。 諸不淨潔 。 當道見 。

太子乘車 。 出西城門 。

天王釋 。 復化作一老人 。 羸瘦背傴 。 拄杖而行 。

太子問馭者 。

是何等人 。

馭者曰 。

是老人 。

太子曰 。

何如為老人 。

馭者曰 。

人生地上 。 從年一至竟 。 壽命欲盡 。 氣力衰微 。 飲食不能 。 故曰老人 。

太子曰 。

吾亦當復老耶 。

馭者曰 。

人生皆當老 。

太子曰 。

迴車而還 。 吾亦不久居世間 。

便復大憂 。

人皆當復老衰微 。 飲食消盡 。 當終亡 。 我何為久於世間 。

不肯復飲食 。 愁憂低頭 。

大王復誘恤諫曉 。

我獨有汝一子耳 。 當持國付汝 。 奈何一出 。 還輙愁憂 。 不肯飲食 。

王大為作樂樂之 。 後復稍稍解 。

如是久久後 。 復報王 。

我欲出遊 。

王答言 。

汝一出來 。 還輙愁憂不樂 。 不肯飲食 。 發痟瘦 。 從死還 。 何為復欲出遊 。

太子曰 。

我年長大當老 。

王復遣出北城門 。 天王釋 。 復化作喪車 。 中外男女 。 持幡啼哭 。 隨車而送之 。

太子問其馭者 。

是何等人聲 。

馭者曰 。

是哭聲 。

太子曰 。

何如為哭聲 。

馭者曰 。

有人死者 。

太子曰 。

何如為死 。

馭者曰 。

人生地上 。 懸命在天 。 壽有長短 。 故曰死 。 死者無所復知 。 身體皆消盡 。 終無有期 。 家室哀痛 。 隨而送之 。

太子曰 。

吾亦當死耶 。

馭者曰 。

人皆當歸死 。

太子曰 。

吾不能久居 。 天地之間 。 吾當復是死 。

遂迴車而還 。

王問馭者 。

太子還何以疾 。

左右白言 。

太子出遊 。 道見喪車 。 心為不樂 。 故還疾 。

王曰 。

吾亦不欲令 。 太子出遊 。

太子年二十 。 王欲為太子娶婦 。

太子曰 。

我不娶婦 。

王為太子 。 閱一國中女 。 得數十萬女 。 令太子目 。 閱視之訖 。 無有可太子意者 。 最後一女 。 名曰俱夷 。

太子曰 。

吾欲娶是女 。

王即為太子娶之 。

為太子娶婦 。 是女平生 。 可持華賣 。 與菩薩者 。 宿命時 。 字俱夷 。 今生續字俱夷 。

太子謂婦曰 。

我兩人 。 同床併首 。 願得好華 。 置我兩人間共視 。 亦好耶 。

其婦曰 。

華可得 。

即取華置中央 。 夫妻俠之臥 。

婦人之意 。 欲附太子 。

太子固謂婦言 。

若來附我 。 必迫此華 。 此華有汁 。 流污床席 。

其婦即自卻 。

久久復謂婦言 。

我兩人 。 同床併首 。 願欲得好氎布 。 置我兩人中央 。 顧視之 。 不亦好耶 。

婦曰 。

氎布可得 。

即取氎布 。 置中央 。

婦人之意 。 意欲身前近太子 。

太子曰 。

若來附我 。 必有汗垢污氎布 。

其婦即卻 。 不敢大親太子 。 意疑太子 。 坐起常隨太子 。

夜半時 。 四天王 。 從天窓中來 。 呼太子曰 。

時到可去 。

太子曰 。

我欲去 。 不能得去 。

四天王 。 即令舞歌者 。 伏鞞瞑 。 無所復知 。

其婦臥出 。 太子徐據床 。 起視其婦 。 恐婦覺知 。 太子遂下床 。 而起得去 。

徐呼同日所生 。 倉頭車匿 。 令鞴白馬鞬德於中庭 。

車匿即鞴馬 。 太子上馬欲去 。 恐門有聲故 。 徘徊中庭 。 太子馬行 。 蹄聲常聞 。 二十里 。 是門聲聞 。 四十里故 。 太子不敢開門 。

四天王 。 即使諸鬼神 。 抱持馬足 。 踰屋出城 。 自到王家佃上 。 止樹下 。

明日 。 王不知太子所在 。 宮中騷動 。

王曰 。

吾子未曾出遊 。 今且在佃舍耳 。

王即自到佃舍 。 遙見太子 。 坐樹下 。 日光欲照太子 。 樹曲其枝葉扇之 。 不得令日光 。 照太子 。

王恐心且惶 。 下馬 。 為太子作禮 。 太子亦為王作禮 。

太子曰 。

我為王作子 。 未曾出遊 。 今一出遊 。 今王復追我 。 我馬與奴 。 續在一傍 。 願大王歸宮 。 我數日自歸 。

王即上馬而歸 。 謂其婦俱夷 。

太子今在佃上 。 數日來歸 。

太子在樹下 。 專精長思惟 。 累劫之事 。 上至三十三天 。 下至十六泥犁 。 無一可者 。 見田中犁者 。 出土中蟲 。 或有傷者 。 或有死者 。 烏復隨而食之 。

太子歎曰 。

人生地上 。 死當入泥犁 。 不亦苦乎 。 吾不能久 。 居世間 。

即上馬而去 。

行十數里 。 見一男子 。 名曰賁識 。 賁識者 。 鬼神中大神 。 為人剛憋 。 左手持弓 。 右手持箭 。 腰帶利劍 。 當道而立 。

賁識所立處者有三道 。 一者天道 。 二者人道 。 三者泥犁 。 惡人之道 。

太子遙見 。 心為不樂 。 直以馬前趣之 。

賁識即惶怖戰慄 。 解劍持弓箭 。 卻路而立 。

太子問曰 。

何道可從 。

賁識即以 。 天道示之 。

此道可從 。

太子行數十里 。 道逢獵者 。

太子曰 。

我欲從卿有所債 。 寧可得耶 。

獵者言 。

所索者可得 。

太子曰 。

欲得君鹿皮 。

獵者即以皮 。 與太子 。 太子亦以 。 珍物與之 。

太子行數十里 。 駐馬而下 。 謂車匿 。

若從是而還 。

車匿言 。

我隨大天 。 不可還 。

太子曰 。

歸謝大王 。 及我舍妻 。 言我欲入山為道 。 終身不復還 。

太子取頭上 。 寶冠無利 。 著身珍衣 。 授與車匿 。 車匿啼哭受之 。 其白馬 。 前屈膝垂淚 。 而舐太子足 。

車匿步牽馬而還 。 車匿亦啼 。 白馬亦啼 。 從後望太子 。 取麏鹿皮著之 。 欲變其服 。

婦日望太子當歸 。 反見空馬 。 啼哭自投殿下 。 前抱馬頸 。 謂車匿 。

太子所在 。

車匿曰 。

太子上謝大王 。 及我舍妻 。 言我入山為道 。 終身不復還 。

俱夷曰 。

我何薄命 。 如亡我夫 。 我當於何所求 。 我夫我夫 。 在天上 。 地下人間耶 。 我當行求之 。

謂白馬言 。

太子與汝俱出 。 若反空還 。

左右皆為感動 。

王聞太子去 。 泣下交橫 。 謂俱夷 。

人生地上 。 皆當歸死 。 吾子學道度世 。 不亦善耶 。

欲以解俱夷意 。 王亦念太子無已 。

王即請國中 。 賢智之士 。 得數千人 。 王復選數千人 。 得數百人 。 復於數百人中 。 得數十人 。 復於數十人中 。 選擇得五人 。

王呼五人問言 。

卿等日夜於家 。 抱子持孫 。 亦獨樂乎 。 今吾有一子 。 未曾出遊 。 不知天下白黑 。 一旦捨吾 。 遠處行入名山 。 涉歷窈林 。 趣度溪谷 。 寒暑飢渴 。 誰當知之 。 或有虎狼猛獸 。 吉凶之事 。 誰當見者 。 今卿等五人 。 各遣一子 。 追求吾子 。 得者便隨侍之 。 吾子終身不復還 。 卿等五人 。 有中道 。 捨吾子去之 。 吾滅卿等家族 。

五人即遣 。

五子追求太子 。 得之於名山 。 隨而侍之 。

如是數歲 。 太子亦不問 。 五人所從來 。 太子所行者 。 皆窈林之處 。

五人患而苦之 。 自相謂言 。

是王太子 。 不行學道 。 病狂癡耳 。 行不擇道 。 我五人不能隨 。 還者王滅吾家 。 不如於此而止 。

五人皆言 。

可 。

五人所止處者 。 大水上 。 其水上 。 有果蓏 。 異類之物 。 冬夏常有所噉 。 故不飢 。 五人止留 。 太子亦不問也 。

太子遂入深山 。 無人之處 。 取地高草 。 於樹下正坐 。 一心自念言 。

今日肌骨筋髓 。 皆枯腐 。 於此不得佛不起 。

太子便得一禪 。 復得二禪 。 復得三禪 。 復得四禪 。

便於一夜中 。 得阿術闍 。 自知所從何生 。 無數世時宿命 。

二夜時 。 得第二術闍 。 得天眼 。 徹視洞見無極 。 知人生死所行 。 趣善惡之道 。

向明時 。 便得佛 。

佛自念 。

我以得佛矣 。 難得 。 難知 。 難了 。

得佛道 。 便到龍水所 。 龍名文隣 。

文隣者所止 。 水邊有樹 。 佛便正坐 。 自念言 。

昔往無數劫時 。 有題和竭羅佛言 。 我當為釋迦文佛 。 我今日已得佛矣 。 我從無數劫 。 以來求佛 。 適今得佛耳 。 我從無數劫 。 以來所施 。 為入六波羅蜜 。 不忘我功德也 。 今皆得之 。

佛適念是 。 便入禪波羅蜜 。

佛在水邊樹下 。 坐禪光景入水 。 徹照龍所居處 。 龍見佛光 。 大驚 。 毛甲為竪 。

文隣龍 。 曾已更見三佛 。

一者 。 名拘婁孫佛 。 二者 。 名拘那含牟尼佛 。 三者 。 名迦葉佛 。

皆在樹下坐 。 光景皆入水中 。 徹照龍所居處 。

龍見佛光景如前 。 三佛光景世間得 。 無復有佛 。

龍便大喜 。 出水左右顧視 。 見佛坐樹下 。 身有三十二相 。 正金色 。 端正如日月 。 佛三十二相 。 遙見如樹有華 。

文隣龍 。 便前趣佛 。 繞佛七匝 。 龍有七頭 。 便以覆佛上 。 龍出水侍佛 。 便風雨七日 。 佛禪七日 。 不動不搖 。 不喘不息 。 佛意快無極 。 過七日後 。 風雨便止 。

佛用初得道故 。 歡喜不食七日 。 龍見佛歡喜 。 侍佛亦不食七日 。

七日竟 。 佛自覺 。 龍便以作 。 年少婆羅門 。 長跪叉手 。 問佛言 。

得無寒 。 得無熱 。 得無為蟲蛾 。 蚊虻所嬈 。

佛報言 。

經說言 。

人在屏處快 。

昔者所聞 。 今我皆以 。 更見之是快 。 居世間 。 不為人所嬈亦快 。 不嬈世間人 。 及蜎飛蠕動之類亦快 。 過度不復 。 作世間人 。 不復作天亦快 。 無有瞋恚 。 婬泆亦快 。 於世間 。 得佛泥洹之道亦快 。

龍白佛言 。

從今以去 。 我自歸佛 。 自歸經 。

佛語龍言 。

比後當有 。 眾阿羅漢 。 比丘僧 。 汝亦當 。 復務自歸之 。

畜生中 。 文隣為於前 。 自歸佛 。 佛神通洞達 。 諸天集會 。 皆稽首前謁 。

佛閑居實處 。 精念 。

天下眾善 。 悼哀萬民 。 意欲教之 。 當先教誰 。 吾王遣五人侍我 。 五人不能及我 。 今在水上 。 吾當先教之 。

佛即復故道而還 。

五人遙見佛來 。 不知何人 。 自相謂 。

是人來者 。 慎無作禮 。 慎無與語 。

五人皆言 。

可 。

佛遙聞 。 五人所道者 。

佛至 。 五人皆惶怖 。 前為佛作禮 。

佛言 。

卿等五人 。 何故無堅心耶 。 屬自相謂 。

是人來者 。 慎無作禮 。

今何故作禮 。

五人不敢復語 。

佛將五人俱去 。 行數日 。 佛以手 。 摩五人頭鬚 。 皆為沙門 。

有三道人 。 各教授弟子 。 一道人 。 教五百弟子 。 一道人者 。 教三百弟子 。 一道人者 。 教二百弟子 。 凡為千人 。

佛將五沙門 。 到三道人所 。 諸弟子 。 皆大喜 。 皆隨佛而去 。

佛將諸弟子 。 行至諸國 。 到城門 。 鐘鼓自作聲 。 琴瑟自鳴 。 病者得愈 。 老更少 。 盲者得視 。 聾者得聽 。 傴者得伸 。 跛者得行 。 百獸相和悲鳴 。 諸天飛來散花 。 作樂其上 。

佛光照無數天 。 其領三千日月 。 萬二千天地 。 皆屬焉 。

前後教授弟子 。 教數千萬億人 。 皆得道度世 。

異出菩薩本起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