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菩薩求佛本業經

西晉優婆塞聶道真譯

若那師利菩薩 。 問文殊師利菩薩 。

菩薩何因 。 身有所行 。 不令他人 。 得長短 。 口所言 。 不令他人得長短 。 心所念 。 不令他人 。 得長短 。 何緣身不法 。 他人長短 。 口不說 。 他人長短 。 心不念 。 他人長短 。

持是身所行 。 口所言 。 心所念 。 眾阿羅漢 。 辟支佛 。 及諸天 。 人世間人民 。 所不能及知 。

身所行 。 口所言 。 心所念 。 無能逮者 。 無有能動轉者 。 身所行 。 口所言 。 心所念 。 無有能害者 。 身所行 。 口所言 。 心所念 。 皆成就遂意 。

身所行事淨潔 。 口所言淨潔 。 心所念淨潔 。 身所行無瑕穢 。 口所言無瑕穢 。 心所念無瑕穢 。 身所行智慧在上頭 。 口所言智慧在上頭 。 心所念智慧在上頭 。

生時端正 。 生時智慧 。 生時布施 。 生時種類中好 。 生時於尊貴家 。 生時面色好 。 生時善相與眾異 。

意所念皆強 。 多所護持不忘 。 無所愛惜 。 高才猛健 。 猛中尊 。 猛中貴 。 猛中勇 。 猛中勇猛 。 猛中無有比 。

所識為無有能斟量者 。 所議無有央數 。 所議為不可計 。 無有邊幅 。 無有能勝者 。 慈愛於佛經 。 皆前世筋力行所致 。

多所出入語者人皆信用之 。 無有不敬附者 。 身所行無有不淨潔者 。 諸所視經無有不了知者 。

一心降意 。 思惟明曉 。 迴念入禪 。 出入五音中 。 入於四事中 。 入於三事中 。 入於十二事中 。 過去當來 。 今現在所出生福祐功德中 。 入於七覺意中 。 入於虛空 。 無常無所罣礙中 。 入於六波羅蜜經中 。

悉具足念善慈愛愍傷等 。 心悉無所憎愛 。 入於十種力慧中 。 為諸天 。 梵釋 。 阿須輪 。 鬼神 。 龍所供養 。

悉愛護十方人 。 諸有驚怖者皆歸仰得解 。 諸有恐懼急緣者無不得安隱者 。 明於十方 。 如燈火 。 如炬火 。 如大火 。 如日月 。 過度諸世間人 。 如船佐 。 如船中人 。

有尊師於諸天 。 世間人民 。 蜎飛蠕動之類 。 極善極豪 。 都於大眾中最獨尊 。 雄中復重雄 。 極上無有與等者 。

如是法當何以致之 。

文殊師利菩薩 。 謂若那師利菩薩言 。

善哉善哉 。 佛子所問乃爾 。 極大慈愛 。 多所度脫 。 乃作是發意問 。 所問者皆有佛子菩薩身所行 。 有口所言 。 有心所念 。 有意所念道 。 諸所施行功德悉可得 。 未曾增減 。

佛經時 。 過去當來 。 今現在佛 。 悉受得之 。 皆從是起成 。 皆使世間人民悉安隱 。 諸所說經悉諦受 。 諸所有宿命惡悉消盡 。 諸經悉受得之 。 諸所有皆快 。 諸所有皆好 。 無有與等者 。

如是 。 佛子 。 行於大道者 。 悉皆得之 。

菩薩居家法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莫為愛欲所拘繫 。 悉入虛空法中 。

菩薩孝順 。 供養父母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早得佛道 。 以當度脫十方天下人 。

菩薩妻子共居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諸有愛欲悉消去 。

菩薩居家有所思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脫於愛欲中 。 得道極過度 。

菩薩居家相娛樂作音樂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聽受諸經 。 悉得聞如是 。 作音樂時欲聽聞 。

菩薩著七寶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脫於重擔去 。 悉得止休息 。

菩薩在婇女中相娛樂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悉入佛經中 。 拔棄於婬泆 。

菩薩在樓上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上佛經講堂上 。 悉受諸經 。 無有與等者 。

菩薩布施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諸所有但欲施與人 。 無有貪愛者 。

菩薩與妻子恩愛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早脫去 。 於婬泆惡露悉棄捐 。 令覺知入虛空中 。

菩薩患厭家中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早得脫解 。 無所復拘著 。

菩薩棄家行學道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得出去 。 莫復還入愛欲中 。 無所復貪 。

若菩薩到佛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但念佛 。 悉入諸經中 。 無所復罣礙 。

菩薩至師和上所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心所念善無有不得者 。 悉入正經中 。

菩薩索作沙門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至到 。 悉令得成就 。 莫復中悔止 。

菩薩去白衣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極照明 。 於功德中 。 莫令有懈怠 。

菩薩受袈裟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所沾污 。 持心如佛 。

菩薩剃頭髮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垢濁悉除去 。 莫復與共會 。

菩薩作大沙門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還漚和拘舍羅波羅蜜悉得經 。

菩薩作沙門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作沙門時 。 令如佛悉度十方天下人 。

菩薩持戒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 。 護持禁戒 。 莫令犯如法 。

菩薩受和上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念所知禪極過度 。 無所一罣礙 。

菩薩受師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作悉為狎習 。 如所教法持不失 。

菩薩自歸於佛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不歡樂於佛法 。 悉生極好處 。

菩薩自歸於經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不得深經藏 。 所得智慧如大海 。

菩薩自歸於僧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不得依度 。 如比丘僧有所依度 。 樂於佛道德 。

菩薩開戶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早開天門 。 入佛經門 。 莫復厭還者 。 及自到佛泥洹道 。

菩薩入室中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得度脫 。 所居止處 。 早如佛所止處 。 早逮得深經 。 眾阿羅漢 。 辟支佛所不能及 。

菩薩閉戶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早閉塞惡道門 。 諸所有宿命惡悉燒盡 。

菩薩敷床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早入至深經中 。 悉視十方人虛空 。

菩薩坐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坐安 。 如佛坐於師子座上時 。 莫令心有所著 。

菩薩正坐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入正功德中 。 無令有狐疑增減佛經中 。

菩薩喘息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喘息定 。 成止足 。

菩薩佪念觀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 。 當作是念 。

見無常法 。

菩薩起坐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見虛空法無有不了知者 。

菩薩足蹈地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住安隱 。 不復動搖 。

菩薩著泥洹僧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撿持功德 。 悉愧於世間諸所有 。 早令得佛道 。

菩薩繫帶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結諸功德悉令堅 。

菩薩被安和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重益得諸功德 。 悉入諸經中 。 極過度去 。

菩薩被震越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常樂喜於佛經 。 未曾有離時 。

菩薩持楊枝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學諸經 。 悉淨潔得 。

菩薩漱齒洗口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諸垢濁悉淨潔 。 去清淨住 。

菩薩左右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棄眾惡 。 斷絕婬泆 。 瞋恚 。 愚癡 。

菩薩行至水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上佛經悉淨潔 。

菩薩持水行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不謹勅 。 軟好心淨潔 。

菩薩澡手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軟好手取諸經道法 。

菩薩洗面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入佛經道 。 面門莫令有瑕穢 。

菩薩向出門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逮所求索悉疾得 。 無所復罣礙 。

菩薩向道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早得佛 。 莫復令還 。

菩薩行道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入無底經中 。 悉深入經 。 淨潔身體 。 無所罣礙 。

菩薩行道上坂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喜樂佛經 。 無有厭極時 。

菩薩行道下坂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入佛大道中 。 悉貫諸智慧 。

菩薩行曲道中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莫有邪念 。 無令有惡口 。

菩薩行直道中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心念正道 。 無令有諛諂 。

菩薩見揚塵滿道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諸欲去 。 常得明經 。

菩薩見淹塵滿道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常柔軟心 。 悉得諸慈哀 。

菩薩見陰涼樹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諸所惡法悉除去 。 通利入佛經中悉覺知 。

菩薩見講堂精舍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聽受諸經悉入中 。

菩薩見林大樹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不歸仰供養者 。 天上世間皆悉然 。

菩薩見山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心念高才 。 明諸功德法 。 無有能勝者 。

菩薩見棘樹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疾遠離於婬泆 。 瞋怒 。 愚癡 。

菩薩見葉樹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道覆蓋得禪 。 迴入三昧 。

菩薩見華樹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莊身得三十二相 。

菩薩見實樹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得華實 。 悉具足於佛經中 。

菩薩見流水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入佛經流淵中 。 悉得佛智 。

菩薩見井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早開經門 。 一味無有異 。

菩薩見汲水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道智悉具足 。 開入功德法中 。

菩薩見泉水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問慧者多所解 。 悉會於佛經道中 。

菩薩見大水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悉重持諸功德法 。 無有盡𣩠 。

時無有能過者 。

菩薩見橋梁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得諸經極過度人 。 如橋梁過人 。 無有極止時 。

菩薩見宅舍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遠離於愛欲 。 十方人心所念者皆悉知 。

菩薩見園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心無所拘著 。 不樂於五音樂 。 五所思 。

菩薩見果園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心無所愁憂 。 悉得深智本根 。

菩薩見戲園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 。 不精進者 。 莫令離於佛諸經 。

菩薩見莊嚴大眾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莊嚴 。 於三十二相悉逮得 。

菩薩見人愁憂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莫復愁憂 。

菩薩見人樂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樂喜深經 。

菩薩見人不樂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恩愛無所著 。

菩薩見人安隱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安隱 。 逮得如佛安隱 。

菩薩見人勤苦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滅𣩠諸勤苦 。 悉見正真道 。

菩薩見人強健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強健 。 如佛時身強健 。

菩薩見人病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念無常 。 悉入虛空中 。 盡究竟於佛經莫復還 。

菩薩見端正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愛樂於佛經 。

菩薩見醜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莫墮醜惡中 。

菩薩見報恩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報恩 。 於諸菩薩 。

菩薩見不報恩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有慳貪 。 悉示人於正道 。

菩薩見沙門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受諸經 。 悉究竟得 。

菩薩見異道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諸惡根本悉消盡儩 。 究竟諸經 。

菩薩見仙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求願盡悉得 。 所作為皆成足 。

菩薩見被鎧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受鎧 。 悉具足於佛經 。

菩薩見愚鈍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黠健 。 所作為莫墮眾惡中 。

菩薩見講經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聞知無不解慧者 。

菩薩見帝王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自致為經中王 。 自然轉經 。 說道無有休絕時 。

菩薩見太子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作佛子 。 常化生於經中 。

菩薩見公卿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明於深經中 。 所問慧莫不解遣承用者 。

菩薩見旁臣長吏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念正 。 莫用有惡 。 無令遠離 。 於諸菩薩 。

菩薩見城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身體 。 無有與等者 。 悉令人善 。 無有能過者 。

菩薩見宮闕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樂明於心 。 常念與善功德相值 。

菩薩見持錫杖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常作善 。 為人所仰 。 常欲施與人 。 教人為善法 。

菩薩持鉢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多所饋遺 。 悉受所供養 。 皆入於無底功德中 。

菩薩行分越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入佛法處 。 無有忘誤時 。

菩薩至人家門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至佛經門 。

菩薩入門內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入佛智慧內 。

菩薩未受飯食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有逆難 。 悉入般若波羅蜜經中 。

菩薩未得飯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莫復墮泥犁 。 禽獸 。 薜荔 。 監樓 。 惡道中 。

菩薩見空鉢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空於愛欲中 。

菩薩見滿鉢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滿諸功德中 。

菩薩見受飯鉢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奉行佛道事 。

菩薩見慚愧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不慚愧於愛欲者 。

菩薩見不慚愧人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心所念惡悉棄捐 。 莫不慈哀者 。

菩薩得美食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願無不悉得者 。 心無沾污 。

菩薩得麁飯食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柔軟心 。 無不愍傷者 。

菩薩飯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如禪食足 。 常飽於經 。

菩薩食味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飽味 。 如佛喉咽所化味時 。 悉令逮得於甘露名經 。

菩薩飽已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作為悉成足 。 入佛經極過去 。

菩薩說經咒願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說所道 。 無有盡時 。 悉入佛諸深經中 。

菩薩說經咒願已出去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出於三處色無常空中 。 悉受得佛智慧 。

菩薩入水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入佛智慧中 。 過去當來 。 今現在悉平等 。

菩薩浴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 。 洗除心垢 。 悉令去明極照至邊 。

菩薩見熱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遠離於熱 。 極過度去 。

菩薩見寒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作人中將 。 得極明涼好處 。

菩薩見誦經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解於諸經處 。 盡求索智 。 悉攬持諸慧 。

菩薩見佛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與 。 諸佛共會 。 心無所罣礙 。

菩薩上向視佛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眼所視 。 無所罣礙 。 見無極處 。

菩薩為佛禮拜頭腦著地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無有能逮見佛頭上者 。 天上天下 。

菩薩拜起正視佛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行經 。 無有與等者 。

菩薩繞佛一匝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繞極善所作 。 為皆究竟賜經明 。

菩薩繞佛三匝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作為心常勇 。 未嘗遠離於佛道 。

菩薩稱譽佛功德威神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所作為功德不可計 。 威神不可計 。 功中極過度 。

菩薩洗足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悉得佛神足念飛 。 無所復罣礙 。 悉入具 。

菩薩稱譽佛相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身體悉具足 。 如佛經身 。

菩薩臥坐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不復繫於愛欲 。 勤苦中悉淨潔 。

菩薩覺起時 。 心念言 。

十方天下人皆使 。 得佛智慧 。 得十力 。

是為菩薩 。 常所行道 。

是釋迦文佛 。 剎凡有百億釋提桓因坻 。 皆忉利天上 。 悉各思想欲請佛 。 諸釋提桓因 。 坻皆為佛於紫紺正殿上 。 施七寶師子座 。 以天所有名好劫波育雜色 。 若干種絕殊好 。 皆敷著座上 。 皆施絕好交露帳 。 皆各於適已 。

佛即悉知之 。 佛便分身威神 。 悉皆在百億忉利天 。 上釋提桓因坻外門 。 一一釋提桓因 。 坻皆有一佛 。 凡有百億佛 。 皆與諸菩薩等俱 。

諸釋提桓因 。 坻皆大歡喜 。 悉出迎 。 為佛作禮 。 請佛入 。

佛即與諸菩薩等俱入 。 至紫紺正殿上帳中坐 。 諸菩薩等 。 悉各於一一 。 七寶蓮華 。 師子座交露帳中坐 。

佛續在是百億小國土與諸菩薩共坐 。 威神不動 。 十方諸菩薩 。 大復來會 。 曇昧摩提菩薩 。

復有曇昧摩提菩薩 。 師利摩提菩薩 。 俱那摩提菩薩 。 墮夜摩提菩薩 。 沙頭摩提菩薩 。 若那摩提菩薩 。 沙遮摩提菩薩 。 阿迦摩提菩薩 。 沙羅摩提菩薩 。 薩和摩提菩薩 。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