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譯

如是我聞 。

一時佛在王舍城 。 耆闍崛山 。 與大比丘眾 。 千二百五十人俱 。 菩薩萬人 。

其名曰 。 智幢菩薩 。 法幢菩薩 。 月幢菩薩 。 日幢菩薩 。 無量幢菩薩 。 跋陀波羅等 。 十六正士 。

文殊師利等 。 六十同意 。

彌勒菩薩等 。 賢劫一切 。 菩提薩埵 。

爾時無盡智菩提薩埵 。 從座起 。 整衣服 。 偏袒右肩 。 右膝著地 。 以種種寶華 。 散於佛上 。

白佛言 。

世尊 。 欲有所問 。 唯願世尊 。 開示解說 。

爾時世尊 。 告無盡智菩薩 。

善哉善哉 。 善男子 。 若有疑難 。 恣汝所問 。 如來當為 。 隨問解說 。 令汝歡喜 。

爾時無盡智菩提薩埵 。 白佛言 。

世尊 。 菩提心 。 世尊謂菩提心 。 云何當知 。 菩提薩埵 。 成就菩提心 。 何等為菩提心 。 亦無菩提心 。

薩埵亦不可得 。 亦不離菩提 。 名曰菩提心 。 菩提者 。 亦不可說 。 不可見無有對 。 薩埵亦不可得 。 云何於此諸法 。 當得開解 。

世尊告曰 。

善男子 。 菩提者 。 是皆言說 。 俗數施設 。

善男子 。 菩提者非言說非俗數非施設 。

善男子 。 如菩提非言說 。 薩埵及心 。 至一切法 。 亦復如是 。 當作是知 。

若如是心 。 是名菩提心 。 菩提亦不過去 。 當來今現在 。 所謂 。 薩埵及心 。 亦不過去 。 當來今現在 。

若如是知者 。 菩提薩埵不可得 。 彼處都無所得 。 於一切法 。 得無所得 。 是名得菩提心 。

如阿羅漢 。 阿羅漢果 。 亦不可得 。 彼都無所得 。 但是俗數 。 言說有耳 。 於一切法無所得 。 是名得菩提心 。 亦非初業 。 菩提薩埵度義 。 義名為菩提薩埵 。 亦非彼心 。 非施設心 。 非眾生 。 非施設眾生 。 非聲聞 。 非施設聲聞 。 非辟支佛 。 非施設辟支佛 。 非菩提薩埵 。 非施設菩提薩埵 。 非有為 。 非施設有為法 。 非無為 。 非施設無為法 。 可得 。 已得 。 當得 。 但如說法隨順故 。 說一切善根等起 。

當知初發心 。 彼因檀波羅蜜 。 猶如大地所持 。 當知第二心起 。

彼因尸波羅蜜 。 猶如師子獸王勇猛 。 當知第三心起 。

彼因羼提波羅蜜 。 猶如那羅延 。 勇猛大力便 。 當知第四心起 。 摧伏一切 。 諸結怨敵 。

彼因毘梨耶波羅蜜 。 種種善根 。 功德華開 。 當知第五心起 。 譬如天帝釋 。 大會拘毘陀羅樹 。

彼因禪那波羅蜜 。 猶如日輪 。 無量光曜 。 當知第六心起 。 悉能除滅 。 一切闇冥 。

彼因般若波羅蜜 。 本願功德 。 普現莊嚴 。 當知第七心起 。 如商人主 。 將諸商人 。 能度曠野 。

彼因方便波羅蜜 。 淨除一切 。 過惡所欲如意 。 當知第八心起 。 滿足明淨 。 猶如秋月 。 周滿所願 。 當知第九心起 。 一切所作 。 皆悉休息 。 譬如貧人 。 得無盡寶藏 。 猶如虛空 。 離垢明淨 。 當知第十心起 。 究竟一切 。 功德彼岸 。 智慧辯才無盡 。 一切法主 。 猶轉輪王 。

如是 。 善男子 。 其成就此 。 十種心者 。 是名為菩提薩埵 。 摩訶薩埵 。 第一薩埵 。 最上薩埵 。 離罪薩埵 。 最尊薩埵 。

然 。 善男子 。 菩提薩埵及心 。 於第一義 。 都不可得 。

又善男子 。 菩提薩埵初心起 。 有法寶等起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菩提薩埵 。 第二心起 。 有不動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彼第三心起 。 名善住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彼第四心起 。 名不退轉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彼第五心起 。 名集華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彼第六心起 。 名日光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彼第七心起 。 名義滿足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彼第八心起 。 名慧炬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彼第九心起 。 名佛見在前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彼第十心起 。 名首楞嚴三摩提 。 攝取心而生 。

又善男子 。 初地菩提薩埵 。 先覩嘉瑞 。 三千大千佛土 。 億百千 。 珍奇寶藏 。 悉現境界 。 第二地 。 先覩嘉瑞 。 三千大千佛土 。 平如水掌 。 悉現境界 。 第三地 。 先覩嘉瑞 。 勇健堅強 。 手執兵仗 。 悉現境界 。 第四地 。 先覩嘉瑞 。 曼陀羅風 。 從四方來 。 吹種種華 。 普散大地 。 悉現境界 。 第五地 。 先覩嘉瑞 。 一切女人 。 嚴具莊飾 。 瞻匐華鬘 。 解脫華鬘 。 憂鉢羅華鬘 。 婆利師華鬘 。 莊嚴其首 。 悉現境界 。 第六地 。 先覩嘉瑞 。 眾寶浴池 。 八功德水 。 充滿其中 。 有四階道 。 底布金沙 。 澄靖清徹 。 自見己身 。 遊戲其中 。 悉現境界 。 第七地 。 先覩嘉瑞 。 見左右面 。 有大地獄 。 楚毒峻嶮 。 自見己身 。 超出此難 。 悉現境界 。 第八地 。 先覩嘉瑞 。 自見兩肩有 。 師子獸王 。 首冠繒帛 。 其身雄壯 。 一切毒害 。 諸惡獸等 。 無不摧伏 。 悉現境界 。 第九地 。 先覩嘉瑞 。 轉輪聖王 。 大臣剎利 。 百千眷屬 。 以法化導 。 一切眾生 。 手執繒蓋 。 眾寶百千 。 莊嚴其首 。 悉現境界 。 第十地 。 先覩嘉瑞 。 自見作佛 。 身黃金色 。 圓光一尋 。 億百千梵 。 圍遶說法 。

善男子 。 是為菩提薩埵 。 十地前相 。 當作是知 。 悉從十地三摩提 。 之所出生 。

又善男子 。 菩提薩埵 。 初發意地 。 得最勝處陀羅尼 。 第二地得難伏陀羅尼 。 第三地得善住陀羅尼 。 第四地得難當陀羅尼 。 第五地得功德華普集莊嚴陀羅尼 。 第六地得智光明陀羅尼 。 第七地得勝趣陀羅尼 。 第八地得八萬四千陀羅尼 。 澄靖司陀羅尼為首 。 第九地得六十那由他陀羅尼 。 無盡陀羅尼為首 。 第十地得恒河沙陀羅尼 。 出生無量 。 陀羅尼為首 。 是為菩提薩埵 。 十地陀羅尼 。 當作是知 。

又善男子 。 菩提薩埵 。 初發意地 。 具足檀波羅蜜 。 第二地具足尸波羅蜜 。 第三地具足羼提波羅蜜 。 第四地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 第五地具足禪那波羅蜜 。 第六地具足般若波羅蜜 。 第七地具足方便波羅蜜 。 第八地具足願波羅蜜 。 第九地具足力波羅蜜 。 第十地具足智波羅蜜 。 如是諸波羅蜜 。 於諸地中 。 皆悉成就 。

又善男子 。 有十種檀波羅蜜 。 何等為十 。

信根為首 。 檀波羅蜜 。 三摩提為首 。 檀波羅蜜 。 大慈為首 。 檀波羅蜜 。 大悲為首 。 檀波羅蜜 。 深心希望為首 。 檀波羅蜜 。 一切智為首 。 檀波羅蜜 。 安立眾生為首 。 檀波羅蜜 。 四攝為首 。 檀波羅蜜 。 護持正法為首 。 檀波羅蜜 。 樂求佛法為首 。 檀波羅蜜 。

復有十種 。 尸羅波羅蜜 。 何等為十種 。

離八難為首 。 尸羅波羅蜜 。 建立佛法為首 。 尸羅波羅蜜 。 超越聲聞 。 辟支佛地為首 。 尸羅波羅蜜 。 淨身業為首 。 尸羅波羅蜜 。 淨口業為首 。 尸羅波羅蜜 。 淨意業為首 。 尸波羅蜜 。 莊嚴心為首 。 尸波羅蜜 。 人世界清淨為首 。 尸波羅蜜 。 一切願求滿足為首 。 尸波羅蜜 。 不害為首 。 尸波羅蜜 。

復有十種 。 羼提波羅蜜 。 何等為十 。

忍力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成熟眾生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意解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深法忍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斷煩惱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離瞋恚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不計身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不計命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斷諸無智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觀諸法平等為首 。 羼提波羅蜜 。

復有十種 。 毘梨耶波羅蜜 。 何等為十 。

精進根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精進力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等方便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念處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代一切眾生身所作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隨順一切眾生口意轉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不退還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極精勤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伏一切煩惱怨家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一切智智為首 。 毘梨耶波羅蜜 。

復有十種 。 禪波羅蜜 。 何等為十 。

定根為首 。 禪波羅蜜 。 定力為首 。 禪波羅蜜 。 等定為首 。 禪波羅蜜 。 諸禪解脫為首 。 禪波羅蜜 。 善法為首 。 禪波羅蜜 。 是處為首 。 禪波羅蜜 。 不亂為首 。 禪波羅蜜 。 非處為首 。 禪波羅蜜 。 害一切結使為首 。 禪波羅蜜 。 定身滿足為首 。 禪波羅蜜 。

復有十種 。 般若波羅蜜 。 何等為十 。

慧根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慧力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正見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正念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陰巧便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觀界入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聖諦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無障礙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除一切妄見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無生法忍為首 。 般若波羅蜜 。

復有十種 。 方便智波羅蜜 。 何等為十 。

眾生希望方便行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安立眾生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大悲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化眾生不勞倦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超越聲聞辟支佛地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入諸波羅蜜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如實觀諸法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不思議力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不退轉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降伏眾魔為首 。 方便波羅蜜 。

何等為波羅蜜義 。

行增進滿足義 。 是謂波羅蜜義 。 勝妙智滿足 。 是波羅蜜義 。 不著有為 。 無為法義 。 是波羅蜜義 。 覺生死過義 。 是波羅蜜義 。 覺悟不覺悟者義 。 是波羅蜜義 。 開示一切 。 無盡法藏義 。 是波羅蜜義 。 無間礙解脫具足義 。 是波羅蜜義 。 覺知布施平等義 。 是波羅蜜義 。 覺知戒 。 忍 。 精進 。 一心 。 智慧 。 平等義 。 是波羅蜜義 。 決定巧便義 。 是波羅蜜義 。 知一切眾生法性義 。 是波羅蜜義 。 無生法忍滿足義 。 是波羅蜜義 。 不退地滿足義 。 是波羅蜜義 。 嚴淨佛土義 。 是波羅蜜義 。 成熟眾生義 。 是波羅蜜義 。 覺場具足義 。 是波羅蜜義 。 降伏眾魔義 。 是波羅蜜義 。 一切佛法滿足義 。 是波羅蜜義 。 十力 。 四無所畏 。 十八不共法滿足義 。 是波羅蜜義 。 攝取一切化生義 。 是波羅蜜義 。 三轉十二行法輪義 。 是波羅蜜義 。

爾時會中有天 。 名師子幢無礙光耀 。 白佛言 。

世尊甚奇甚特 。 是名一切具足 。 是名究竟一切 。 佛法功德 。

世尊答曰 。

如是如是 。 諸天 。 其有善男子善女人 。 聞是法 。 正憶念者 。 當知是阿惟越致 。 菩提薩埵 。

何以故 。 天子 。 是善男子善女人 。 善根成熟故 。 令耳根得聞是經 。 一切善根成熟故 。 得聞此經已 。 終不離真實觀 。 不離諸佛世尊 。 不離諸佛法 。 不離轉法輪 。 不離海印陀羅尼 。 不離無盡陀羅尼 。 不離遍入眾生行陀羅尼 。 不離無盡光日幢陀羅尼 。 不離月無垢相陀羅尼 。 不離無垢等起相陀羅尼 。

若菩薩得是陀羅尼者 。 悉能一時 。 變身為佛 。 周滿十方 。 教化眾生 。 然於諸法 。 亦不死 。 亦不去 。 而度脫眾生 。 眾生亦不可得 。 說法教化 。 諸文字等 。 亦不可得 。 示現死生 。 亦不生 。 知諸法平等 。 無去無來 。 亦不作 。 非不作故 。

說是法時 。 三千菩提薩埵 。 得無生法忍 。

復次天子 。 若有讀誦 。 持是法者 。 終不離息一切纏陀羅尼 。 不離金剛堅強破散一切煩惱山陀羅尼 。 終不離說無言普入諸波羅蜜陀羅尼 。 終不離能說異名句諸語陀羅尼 。 不離虛空離垢出生無盡印陀羅尼 。 不離成就無量佛身一切生盡陀羅尼 。

說是法時 。 無量眾生 。 皆得法忍 。 無量眾生 。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佛說是時 。 無盡智菩薩 。 師子幢無礙光耀天子 。 及諸大聲聞 。 天 。 人 。 阿修羅 。 為佛作禮 。 皆大歡喜 。

大方廣菩薩十地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