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母子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昔者有阿羅漢 。 在山中奉行道業 。

有一小兒 。 年始七歲 。 大好道法 。 辭母出家 。 求作沙彌 。 隨大沙門 。 於山中學道 。 給師所須 。 誦經行道 。 時無有懈 。

至年八歲 。 得慧眼 。 能通視無極 。 耳能徹聽 。 天上天下 。 所為善惡 。 皆聞知之 。 身能飛行 。 所在至到 。 能分一身 。 及人自化 。 無所不作 。 自知宿命 。 所從來生 。 及人民 。 蚑行蠕動之類 。 所經歷善惡之道 。 皆悉知之 。

先世宿命 。 為五母子 。 時便坐自笑 。

其師問 。

何等而笑 。

沙彌答言 。

無所笑也 。

師曰 。

是山中 。 亦無歌唱伎樂 。 汝笑嗤我耳 。

沙彌答言 。

不敢笑師 。 但自笑耳 。 我一身 。 為五母作子 。 母皆為我 。 晝夜啼哭 。 感傷愁毒 。 不能自止 。 常念子憂思 。 未常忽忘 。 我自念一身 。 而憂毒五家 。 以是笑耳 。 不敢笑師 。

我與第一母 。 作子時 。 竝隣亦復生子 。 與我同日而生 。 其子出入行步 。 我母見之 。 便悲念我子在者 。 亦當出入 。 行步如是 。 愁毒淚下如雨 。 悲言念子 。

我為第二母作子時 。 我短命又早死 。 我母見人乳兒 。 便念乳我 。 悲哀涕泣 。 言念我子 。

我為第三母作子時 。 我年十歲 。 復少死 。 母臨食 。 悲哭泣淚 。 言念我子在者 。 亦當與我共食 。 捨我死去 。 使我獨食 。 哽咽言念我 。

復為第四母作子時 。 我薄命先死 。 我等輩娶婦 。 我母見之 。 即念我子在者 。 亦當為子娶婦 。 言我何負蒼天 。 而殺我子 。

復為第五母作子時 。 我始年七歲 。 好道辭家 。 捨母隨師 。 入山求道 。 得羅漢道 。 我母日日啼哭 。 言我生一子 。 隨師學道 。 不知所在 。 飢飽寒溫 。 不知生死 。 不復相見 。 愁毒言念我子 。

是五母適共一會 。 各各言亡我子 。 相對啼哭 。 不能相止 。 是我一身一魄 。 展轉而與 。 五母腹中作子 。 固疑惑人而使 。 眾悲哭發狂 。 但共念我一身耳 。 各欲自殺 。 是故笑耳 。

發念世間 。 凡人不知死 。 當有所至 。 生皆共言死耳 。 凡人何能知死 。 當有生作善 。 自得其福 。 作惡得其殃 。 不有所遺人 。 在世間 。 皆為惡業 。 無所畏難 。 死後當入 。 泰山地獄中 。 苦痛極哉 。 後悔無所復 。 及我厭世間 。 勤苦故辭父母 。 入山精進求道 。 今我目見畜生 。 餓鬼地獄中 。 代之恐怖 。 今被蒙佛恩 。 得聞經法 。 今我日夜 。 憐傷五母 。 不能自脫 。 反憂我所求願 。 皆以得念世間人 。 展轉相生 。 亦復相笑 。 無有休息 。 身皆歸土 。 魂當所作 。 隨其善惡 。 皆不能自拔 。 斷其恩愛 。 能離貪欲 。 可得度脫 。 我以不復 。 與生死會 。 我恨身以斷 。 如人不種 。 當泥洹道 。 最樂長復 。 與勤苦 。

為師說之 。 已便飛去 。

五母子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