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
一時佛遊 。 於拘留國 。 在分儒達樹園 。 與千羅漢俱 。 菩薩有五百人 。 及諸天龍鬼神 。
爾時拘留國中 。 有婆羅門 。 名摩訶蜜 。 慳貪不信佛法 。 大豪富 。 珍奇珠寶 。 牛馬田宅 。 甚眾多 。 智慧無雙 。 為是國中作師 。 常有五百弟子 。 復為國王 。 大臣所敬遇 。
是婆羅門有七女 。 大端正無比 。 黠慧言語 。 從頭至足 。 皆著金銀 。 白珠瓔珞 。 隨時被服 。 常與五百女人俱 。 憙自貢高 。 恃怙端正 。 憍慢眾人 。 倚於富貴 。 謂呼有常 。 每與國中人民 。 共說義理 。 常得其勝 。
爾時有迦羅越 。 名曰分儒達 。 聞此女大好 。
便至婆羅門所 。 謂言 。
卿家中 。 自呼是女端正 。 雖爾當遍 。 將至國中示人 。 若有人 。 呵此女者 。 卿當雇我 。 五百兩金 。 若不呵者 。 我當雇卿 。 五百兩金 。
如是募九十日 。 遍至國中 。 無有道此女醜者 。
爾時婆羅門 。 即得五百兩金 。
分儒達 。 告婆羅門 。
今佛近在祇樹園 。 佛知當來過去 。 今現在事 。 又復至誠 。 終不妄言 。 當將往示佛 。
婆羅門言 。
大善 。
即與眷屬 。 五百婆羅門 。 國中復有 。 五百女人俱 。 相隨至佛所 。 佛時 。 為無數千人說法 。 各各前為佛作禮 。 卻坐一面 。
婆羅門 。 前白佛言 。
瞿曇 。 常遊諸國 。 寧見有好人端正 。 如是女者不 。
佛便逆呵之 。 此女不好 。 皆醜 。 無有一好處 。
婆羅門問佛 。
是女一國中人 。 無有道此女醜 。 今瞿曇何以 。 獨道此女醜 。
婆羅門問佛言 。
世間人 。 以何為好 。
佛言 。
世間人 。 眼不貪色 。 耳不聽受惡聲 。 是則為好 。 鼻不嗅香 。 口不嘗味 。 是則為好 。 身不貪細滑 。 意不念惡 。 是則為好 。 手不盜取人財物 。 口不說人惡 。 是則為好 。 不貢高綺語 。 知生所從來 。 死有所趣 。 是則為好 。 信布施 。 後當得其福 。 是則為好 。 信佛信法 。 信比丘僧 。 是則為好 。
佛告婆羅門 。
顏色好 。 不為好 。 身體好 。 不為好 。 衣服好 。 不為好 。 二言綺語 。 不為好 。 心端意正 。 此乃為好 。
分儒達 。 即自還得 。 五百兩金 。
佛告婆羅門 。
昔者有城 。 名波羅奈 。 從地底去佛 。 諸當來佛 。 皆於是上坐 。
爾時有國王 。 名機惟尼 。 作優婆塞 。 大明經 。 為佛作精舍 。 王有女 。 悉為優婆夷 。 明經智慧 。 端正無雙 。 身上皆著 。 金銀琥珀珠寶 。 被服甚好 。
第一女 。 字羞耽 。 第二女 。 字須耽摩 。 第三女 。 字比丘尼 。 第四女 。 字比丘羅輜 。 第五女 。 字沙門尼 。 第六女 。 字沙門密 。 第七女 。 字僧大薩耽 。
常以佛正法 。 齋戒布施訖竟 。
七女便相將 。 至父王正殿 。 白言 。
我曹姊弟 。 欲相隨到 。 塚間遊觀 。
王言 。
塜間大可畏 。 但有死人 。 骨髮形骸 。 狼藉支散在地 。 諸悲哀者啼哭 。 者滿其間 。 有虎狼野獸 。 鵄梟主 。 噉死人肉血 。 汝曹姊弟 。 何為塚間 。 我宮中有 。 園觀浴池 。 中有飛鳥鴛鴦 。 相隨而鳴 。 中有眾華 。 五色光目 。 芝草奇樹 。 眾果清涼 。 恣意所食 。 極可遊觀 。 汝曹姊弟 。 何為塚間 。
七女即報言 。
大王 。 眾果美食 。 何益萬分 。 我見世間人 。 老時命日趣死 。 人生無有不死者 。 我曹非小兒 。 嘗為餘食所惑 。 王哀念 。 我姊弟者 。 當聽我曹姊弟 。 到城外觀死人 。
如是至三 。
王言 。
大善 。 聽汝姊弟所為 。
爾時七女 。 即與五百婇女 。 嚴駕出宮門 。 七女即解頸下 。 瓔珞散地 。 國中時有 。 千餘人見之 。 隨後拾取 。 珠寶歡喜 。 遂到城外塚間 。 大臭處不淨 。 但聞啼哭聲 。 諸婇女及人民 。 身體肅然 。 衣毛為竪 。 七女直前 。 視諸死人 。 中有斷頭者 。 中有斷手足者 。 中有斷鼻耳者 。 中有已死者 。 或有未死者 。 中有梓棺者 。 有席中裹者 。 有繩縛者 。 家室啼哭 。 皆欲令解脫 。 七女左右顧視 。 死人眾多 。
復有持死人 。 從四面來者 。 飛鳥走獸 。 共爭來食之 。 死人膖脹 。 膿血流出 。 數萬億蟲 。 從腹中出 。 臭處難可當 。 七女亦不覆鼻 。 直前繞之一匝 。
即自相與言 。
我曹姊弟 。 身體不久 。 皆當復爾 。
第一女言 。
寧可各作一偈 。 救死人魂魄耶 。
六女皆言 。
大善 。
第一女言 。
此人生時 。 好香塗身 。 著新好衣 。 行步眾中 。 細目綺視 。 於人中作姿 。 則欲令人觀之 。 今死在地 。 日炙風飄 。 主作姿則者 。 今為所在 。
第二女言 。
雀在瓶中 。 覆蓋其口 。 不能出飛 。 今瓶已破 。 雀飛而去 。
第三女言 。
乘車而行 。 中道捨車去 。 車不能自前 。 主使車行者 。 今為所在 。
第四女言 。
譬如人乘船而行 。 眾人共載而渡水 。 得岸便繫船 。 棄身體去 。 如棄船去 。
第五女言 。
有城完堅 。 中多人民 。 皆生長城中 。 今城更空 。 不見人民 。 為在何所 。
第六女言 。
人死臥地 。 衣被常好 。 從頭至足 。 無有缺減 。 今不能行亦 。 不能動搖 。 其人當今 。 為在何所 。
第七女言 。
一身獨居 。 人出去其舍 。 舍中空 。 無有守者 。 今舍日壞敗 。
爾時第二 。 忉利天王 。 釋提桓因 。 坐即為動搖 。 聞七女說經 。 如伸臂頃 。 即從天上來下 。
讚七女言 。
所說大善 。 欲願得何 。 等所願者 。 我能為汝得之 。
七女俱言 。
卿是釋天乎 。 梵天耶 。 不見卿來時 。 自然在我前 。 使我知之 。
即報言 。
諸女 。 我是釋提桓因 。 聞說善言好語 。 故來聽之 。
七女言 。
卿屬者欲 。 與我曹願 。 卿是第二 。 忉利天上最尊 。 當為我等得之 。 我姊弟請說所願 。
第一女言 。
我願欲得 。 無根無枝 。 無葉之樹 。 於其中生 。 是我所願也 。
第二女言 。
我欲得地上 。 無形之處 。 無陰陽之端 。 願欲於其中生 。
第三女言 。
人於深山中 。 大呼音響 。 四聞耳 。 不知所在 。 我願於其中生 。
釋提桓因報言 。
且止 。 我不能得是願 。 諸女欲得 。 作釋梵四天王 。 日月中尊 。 是則可得 。 今女所願 。 實我所不知 。
七女答言 。
卿是天上 。 獨尊有威神 。 何以不能 。 得此願 。 卿譬如老牛 。 不能挽車 。 亦復不能 。 耕犁無益於主 。
釋提桓因報言 。
我聞說經 。 故來聽之 。 非我所知 。
即便辭謝 。 七女默然無報 。
爾時空中 。 有天言 。
今迦葉佛 。 近在惟于陵聚中 。 何不往問 。 迦葉佛 。
七女聞之 。 大歡喜 。 即與五百婇女 。 隨來觀者 。 塚間喪亡 。 悲哀啼哭者 。 復有五百人 。 俱發意往 。
時迦葉佛 。 為無數千人說法 。 悉各前 。 為迦葉佛作禮 。 卻坐一面 。
釋提桓因 。 白佛言 。
我向者 。 聞國王七女說經 。 故來聽之 。 七女便從我 。 索是願言 。
我欲得 。 無根無枝 。 無葉之樹 。 無形之處 。 無陰陽之端 。 深山大呼 。 音響四聞 。 不知所在 。
我時不能報答 。 願佛為七女 。 解說其意 。
迦葉佛言 。
善哉發問 。 多所過度 。 是事羅漢 。 辟支佛 。 尚不能知此事 。 何況於故 。
是時迦葉佛便笑 。 五色光從口出 。 照滿佛剎 。 還繞身 。 從頂上入 。
侍者前長跪 。 問迦葉佛言 。
佛不妄笑 。 願聞其意 。
迦葉佛告薩波羅 。
汝見是女不 。
唯然已見 。
此國王七女 。 共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已來供養五百佛已 。 當復萬佛 。 卻後十劫 。 悉當作佛 。 皆同一字 。 號名復多羅賁 。 剎土名首陀波 。 其佛壽三萬歲 。 是時人民 。 被服飲食 。 譬如第二 。 忉利天上所有 。 佛般泥洹後 。 經道留止 。 八千歲乃盡 。 是佛時說法 。 當度七十五億萬人 。 令得菩薩 。 及羅漢道 。
迦葉佛 。 授七女別時 。 即踊躍歡喜 。 便住虛空中 。 離地二十丈 。 從上來下 。 悉化成男子 。 即得阿惟越致 。 五百婇女 。 及千五百天與人 。 見七女化成男 。 踊躍歡喜 。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一千人遠離塵垢 。 皆得法眼 。
佛告婆羅門 。
此國王七女 。 富樂端正豪貴 。 尚不恃身作綺好 。
所以者何 。 用念非常 。 是身不可久得故 。 一切世間 。 人但坐愚癡故 。 墮十二因緣 。 便有生死 。 人生若皆由恩愛 。 從生致老 。 從老致病 。 從病致死 。 從死致啼哭 。 得苦痛 。 人生若皆從恩愛 。 當自觀身 。 亦當觀他人身 。 坐起當念 。 身中惡露 。 涕唾寒熱 。 臭處不淨 。 如是何等類 。 身一壞時 。 還化作蟲 。 自食其肉 。 骨節支解 。 消為灰土 。 還自念我身死 。 亦當如是 。 不當恃身 。 作綺好 。 當念非常 。
若人施行善 。 不自貢高 。 綺語者 。 死後皆生天上 。 若施行惡者 。 當入泥犁中 。 女人所以 。 墮泥犁中 。 多者何 。 但坐嫉妬 。 姿態多故 。
佛說是時 。 婆羅門女 。 即踊躍歡喜 。 解身上珠寶 。 用散佛上 。 佛威神令所散 。 住虛空中 。 化作寶蓋 。
中有聲言 。
善哉 。 如佛所言 。 無有異 。
佛爾時 。 便感動放威神 。 於座上 。 以足指按地 。 三千大千剎土 。 皆為大動 。 光明照十方 。 百歲枯樹 。 皆生華菓 。 諸空溝澗 。 皆自然有水 。 箜篌樂器 。 不鼓自鳴 。 婦女珠環 。 皆自作聲 。 盲者得視 。 聾者得聽 。 瘂者得語 。 傴者得伸 。 拘躃者得愈 。 手足病者得愈 。 狂者得正 。 被毒者 。 毒不為行 。 拘閉者 。 悉得解脫 。 百鳥狸獸 。 皆相和悲鳴 。
爾時拘留國中人民 。 無男無女 。 皆大歡喜 。 和心相向 。 若得禪 。
佛作是變化時 。 拘留國王 。 捐珠踊躍歡喜 。 及百大臣 。 婆羅門女 。 與其眷屬 。 及五百婆羅門 。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復有五百比丘 。 得羅漢道 。 國中五百人 。 悉須陀洹道 。
佛說是經已 。 菩薩 。 比丘僧 。 優婆塞 。 優婆夷 。 國王大臣 。 長者人民 。 諸天鬼神龍 。 皆大歡喜 。 前持頭面著地 。 為佛作禮而去 。
七女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