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經

西天譯經三藏 。 朝奉大夫試光祿卿 。 明教大師臣法賢奉詔譯

爾時世尊 。 於大眾中 。 以微妙音 。 作如是言 。

諸佛如來 。 有二種身 。 皆具河沙功德 。 何等為二 。 所謂 。 化身 。 法身 。

而化身者 。 示從父母所生 。 具三十二相 。 八十種好 。 莊嚴其身 。 以智慧眼 。 普觀眾生 。 智者瞻仰 。 心生適悅 。 三業清淨 。 一一相好 。 百福具足 。 如是莊嚴 。 百千福聚 。 大丈夫相 。 皆色蘊攝 。

又復具足十力 。 四無所畏 。 三不空法 。 三念住法 。 三不護法 。 四無量法 。 具大丈夫 。 一一最勝 。 那羅延力 。 如是略說 。 如來 。 應供 。 正等正覺 。 莊嚴功德 。 具足圓滿 。 是名化身 。

又復諸佛 。 如來 。 應供 。 正等正覺 。 所有法身 。 不可思議 。 不可稱量 。 而無有人 。 能廣宣說 。 假使緣覺 。 及諸聲聞 。 舍利弗等 。 最上利根 。 善解深法 。 大智明達 。 了種種義 。 而亦不能 。 廣大宣說 。 法身功德 。 諸佛如來 。 為三界師 。 是大悲者 。 為諸眾生 。 作大利益 。 平等護念 。 無所分別 。 住奢摩他 。 毘鉢舍那 。 而復善解 。 三調伏法 。 善度四難 。 具四神足 。 而於長夜 。 行四攝法 。 離於五慾 。 超五趣苦 。 具六分法圓滿 。 六波羅蜜 。 開七覺花 。 演八正道 。 善解九種 。 三摩鉢底 。 具十智力 。 以此智力 。 名聞十方 。 是故稱為 。 第一義天 。 於時方處 。 晝三夜三 。 常善觀察 。 如是諸佛 。 內功德法 。 無有能者 。 而為廣說 。 是故我今 。 略說此法 。

是法身者 。 純一無二 。 無漏無為 。 應當修證 。 諸有為法 。 從無為生 。 如是真實 。 無淨無染 。 無念無依 。 離諸方便 。 而與眾生 。 作大依止 。 一切眾生 。 所作行法 。 無諸過失 。 是真善法 。 離諸記念 。 於無邊三摩地門 。 不動不搖 。 而得解脫 。 以二種奢摩他 。 毘鉢舍那 。 於欲離欲 。 而得解脫 。 無明欲法 。 以慧解脫 。 學無學法 。 以念了知 。 以明解脫 。 善達自性 。 而於諸法 。 深能繫念 。 善以阿鉢底 。 而生阿鉢底法 。 善以三摩鉢底 。 而生三摩鉢底法 。 於一切法 。 無求無證 。 離此二法 。 即無所緣 。 復無所修 。 而以盡智 。 及無生智 。 畢竟成就 。 三究竟法 。 三善根法 。 三方便門 。 離諸妄想 。 得真實生 。

了三種慧 。 謂 。 聞 。 思 。 修 。 離三雜染 。 謂煩惱 。 業 。 苦 。 有三種三摩地 。 謂空 。 無相 。 無願 。

復名三解脫門 。 即空 。 無相 。 無願解脫門 。 三種蘊法 。 謂戒 。 定 。 慧蘊 。 三種學法 。 謂戒 。 定 。 慧學 。 有三種修 。 謂戒修 。 定修 。 慧修 。 有學 。 無學 。 非有學非無學 。 有三種道 。 謂見道 。 修道 。 無學道 。 有三種根 。 謂未知根 。 已知根 。 具知根 。 有三種行法 。 謂聖行 。 天行 。 梵行 。 有三分別 。 謂蘊 。 處 。 界 。

了三法已 。 獲大福聚 。 證得解脫 。 寂靜涅盤 。 三不空念住 。 如來於諸眾生 。 平等覆護 。 三種蘊法 。 有三補特伽羅 。 謂上中下 。

諸佛如來 。 具三種大悲 。 謂無緣大悲 。 微妙大悲 。 為一切眾生大悲 。 有三種自在 。 謂身自在 。 世自在 。 法自在 。 有三不護法 。 謂諸如來身 。 業清淨離不淨法 。 口業清淨 。 離不淨法 。 意業清淨 。 離不淨法 。 有三種劍 。 謂聞劍 。 思劍 。 修劍 。 有三種最上 。 謂定最上 。 慧最上 。 解脫最上 。 有三種界法 。 謂正斷 。 離欲 。 寂滅 。

復有三界 。 謂欲界 。 色界 。 無色界 。 有三種無學明 。 謂過去宿命明 。 未來天眼明 。 現在漏盡明 。 有三種無為法 。 謂諸行無常 。 諸法無我 。 涅盤寂靜 。 有三種菩提 。 謂聲聞菩提 。 緣覺菩提 。 無上菩提 。 有三種無學智 。 謂盡智 。 無生智 。 正見智 。 三寶 。 三歸 。 三最上智 。 四念處 。 四正斷 。 四神足 。 四信心法 。 四解脫句 。

有四種善法 。 謂第一義善 。 自性善 。 發起善 。 相應善 。 四種修法 。 四種智法 。 四聖諦法 。 四禪定 。 四輪藏 。 四法 。 四依止 。 謂親近善友 。 聽聞正法 。 繫念思惟 。 如理修行 。

復有四緣 。 謂因緣 。 等無間緣 。 增上緣 。 所緣緣 。 四加行位 。 謂煖位 。 頂位 。 忍位 。 世第一位 。 有四種道 。 謂方便道 。 無間道 。 解脫道 。 最勝道 。 四沙門果 。 四種聖族 。 有四無量心 。 謂慈悲喜捨 。

復有四生 。 四聖住 。 四記念 。 四威儀 。 有四出生門 。 謂出入寂靜正覺 。

復有四證位 。 有學五蘊 。 五解脫處 。 五度生法 。 五聖智想 。 有五三摩地分 。 謂正斷分 。 調伏分 。 離過分 。 離相分 。 離性分 。

復有五種最上分 。 五現行 。 三摩鉢底 。 五蘊五界 。 復五取蘊 。 六功德法 。 六通六念 。 復六種法 。 五種離慾 。 六種修法 。 六見道位 。 六相續行 。 六證明想 。 七補特伽羅 。 七大丈夫行 。 七識住 。 七覺支 。 七無過失法 。 七三摩地受用法 。 七種妙法 。 七種界分 。 七善解處 。 七種修道 。 八正道分 。 八種補特伽羅 。 八種別解脫戒 。 復八解脫 。 八處 。 八智 。 八道 。 八戒 。 八會 。 及八種世法 。 如來相續真常 。 精進清淨 。 無所染著 。

復有九種過去 。 三摩鉢底 。 九信心法 。 九證得法 。 九名色滅 。 九眾生住 。 九種依法 。 九無漏地 。 九修道地 。

十種補特伽羅 。 謂四向四果 。 第九緣覺 。 第十正等正覺 。 十大地善法 。 十種有學法 。 十如來力 。 十善業道 。 十惡業道 。 十種聖住 。 十如理作法 。

十一功德相好思念法 。 十一種起善解智具足法 。 十一種具足戒法 。 十二種出生言辭 。

十二處 。 十二緣 。 十二剎那會證得聖法 。

十三喜法 。 十三出生法 。 十三作業地 。

十四種化心 。 十五心見道 。 十六心正念 。 十七種相有學 。 十七樂欲相 。 十八界 。 十八不共法 。 十九分別地 。 二十二根 。

三十七菩提分法 。 謂四念處 。 四正斷 。 四神足 。 五根 。 五力 。 七覺支 。 八正道 。

四十四智法 。 復七十七智法 。 百六十二道 。 是謂修地 。

如是等無量 。 無邊相續 。 真常之法 。 離諸煩惱 。 甚深廣大 。 微妙難思 。 是大智者 。 如實了知 。 而此佛法 。 乃是殑伽沙數 。 正等正覺 。 殊妙之法 。 是平等法 。 若有求證 。 正等覺智 。 諸苾芻 。 苾芻尼 。 優婆 。 塞優婆夷 。 及諸外道 。 尼乾子等 。 具正智者 。 如實了知 。 復為眾生 。 廣大宣說 。 如佛所化 。 令無量無邊 。 阿僧祇眾生 。 悉皆證得 。 寂靜無畏 。 究竟涅盤 。

法身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