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伏秦沙門釋聖堅譯
聞如是 。
一時佛在舍衛國 。 祇樹給孤獨園 。 與大比丘眾 。 千二百五十 。 菩薩無數 。 四輩之眾 。 天龍鬼神 。 阿須倫會 。
時給孤獨氏 。 與五百居士 。 出舍衛城 。 行詣佛所 。 稽首足下 。 卻坐一面 。 叉手問佛 。
居處治家 。 財有幾輩 。 出家修道 。 行異同乎 。 當奉何法 。 疾成無上 。 正真之道 。 復以何宜 。 化眾生耶 。
佛言 。
善哉問也 。 開發曈曚 。 將來學施 。
佛言 。
財有三輩 。
一曰 。 下財 。 二曰 。 中財 。 三曰 。 上財 。
何謂下財 。 有人治產 。 積聚錢財 。 不敢衣食 。 不修經戒 。 不能孝順 。 供養二親 。 不樂隨時 。 給足妻子 。 欲其消息 。 充饒飽賜 。 奴客徒使 。 衣裁蔽形 。 食係口腹 。 抱愚守惜 。 如蜂愛蜜 。 不信先聖 。 不奉高士 。 沙門道人 。 不好布施 。 種福為德 。 心自計常 。 不慮對至 。 合者必散 。 禍福自追 。 貪慕身地 。 不覺惱恨 。 咄嗟沒過 。 入泥黎門 。 其身緣食 。 四大虺盛 。 神寄其中 。 假號為名 。 羸弱猶化 。 危脆不固 。 不解非常 。 倚世之榮 。 心懷萬憂 。 謂亦長生 。 心存吾我 。 不達悉空 。 三界尚虛 。 況人物乎 。 汲汲迭惑 。 貪婬嫉妬 。
如斯行者 。 奉養父母 。 安和至心 。 出辭還返 。 不失顏色 。 晨定暮省 。 小心翼翼 。 念二親恩 。 而無窮極 。 給足妻子 。 應時衣食 。 恩情歸流 。 與共同歡 。 妻子如是也 。 終無私行 。 瞻視奴客 。 眷屬徒使 。 不令飢乏 。 不信死後 。 當復更生 。 謂死滅盡 。 歸於無形 。 供孝所生 。 念乳養恩 。 給足妻子 。 戀恩愛情 。 瞻視僕使 。 欲得其力 。 不能奉敬 。 沙門道人 。 不肯行善 。 布恩施德 。 後當得福 。 與眾殊特 。 是謂中財 。
佛於是頌曰 。
常能念乳養 。 孝順供二親 。 給足其妻子 。 隨時不失節 。
奴客及徒使 。 慰勞不加惡 。 下侍皆順從 。 遣行不違教 。
不信後世生 。 聞之驚不喜 。 自計身有常 。 長存不終亡 。
三界如幻化 。 當識此辭章 。 己所為罪福 。 從本而受之 。
佛復告長者 。
上財業者 。 謂其人若有財寶 。 能自衣食 。 孝順父母 。 不失時節 。 恒瞻顏色 。 不令懷慼 。 出不犯禁 。 入不違禮 。 造行清白 。 不使污染 。 恭敬尊長 。 謙遜智者 。 啟受博聞 。 等心不邪 。 下劣貧厄 。 咸蒙仗荷 。 給贍妻子 。 常令備豐 。 除諸邪念 。 修以正治 。 消息奴使 。 不令窮匱 。 不妄撾罵 。 加之慈愍 。 奉敬先聖 。 至學正士 。 出家順法 。 沙門賢明 。 夙夜行禮 。 不失其意 。 布施所乏 。 使成道德 。 恣講經典 。 并化癡冥 。 以善方便 。 不失其時 。 自安護彼 。 一切眾生 。 猶如牸牛 。 食芻出乳 。 乳出酪 。 酪出酥 。 酥出醍醐 。 醍醐最柔特妙 。 其自安身 。 愍哀十方 。 多所慈念 。 多所安隱 。 諸天人民 。 皆得蒙度 。 是人最尊 。 無上無比 。 為無儔匹 。 為世大雄 。 獨步無侶 。
佛於是頌曰 。
若有眾財業 。 以自好衣食 。 供養孝父母 。 不失其顏色 。
出遊不犯禁 。 還返不違禮 。 造行常清白 。 順法不荒迷 。
供敬奉尊長 。 謙遜明智者 。 啟受博聞士 。 等心不慕邪 。
隨時給妻子 。 各令得其所 。 慈賜奴僕使 。 衣食常豐足 。
奉沙門學士 。 布施授供養 。 從受深妙法 。 棄捐癡聾盲 。
愍傷十方人 。 不獨為身行 。 常自安其已 。 亦解一切厄 。
譬如酥醍醐 。 本從芻草出 。 既可用安身 。 身和無疾疹 。
普哀眾生類 。 其心常平一 。 以是四等行 。 速逮成至佛 。
佛告長者 。
出家修道 。 學有三品 。
一曰 。 聲聞 。 二曰 。 緣覺 。 三曰 。 大乘 。
何謂聲聞 。 畏苦厭身 。 思無央數 。 生死之難 。 周旋之患 。 視身如怨 。 四大猶虺 。 五陰處賊 。 坐禪數息 。 安般守意 。 觀身惡露 。 不淨之形 。 畏色欲本 。 痛想行識 。 怖地獄苦 。 餓鬼之厄 。 畜生惱結 。 人中之難 。 天上別離 。 不可稱計 。 輪轉無休 。 如獄中囚 。 欲斷生死 。 勤勞之罪 。 求無為樂 。 泥洹之安 。 但自為己 。 不念眾生 。 常執小慈 。 不興大哀 。 倚于音聲 。 不解空慧 。 三界猶幻 。 趣自濟己 。 不顧恩慈 。 是為聲聞學 。
佛於是頌曰 。
畏無量生死 。 周旋之艱難 。 心已懷恐懼 。 唯欲求自安 。
坐禪而數息 。 專精志安般 。 觀身中惡露 。 不淨有若干 。
棄捐三界色 。 斷欲得自安 。 不能修大慈 。 唯志樂泥洹 。
佛告長者 。
緣覺者 。 本發大意 。 為菩薩業 。 布施 。 持戒 。 忍辱 。 精進 。 一心 。 智慧 。 以用望想 。 求為尊豪 。 天上天下 。 咸令自歸 。 三十二相 。 八十種好 。 威神德重 。 巍巍堂堂 。 無能及者 。 不解如來 。 色身所現 。 因世愚人 。 不識大道 。 斷生死流 。 不能反原 。 盡生死本 。 故為現身 。 相好嚴容 。 文辭言教 。 以化愚冥 。 顯示大明 。 及著相好謂 。 審有色像 。 雖行四等 。 四恩 。 六度無極 。 三十七品 。 觀十二緣 。 欲拔其原 。 不解本無 。 悕望大道 。 正使積德 。 如虛空界 。 不得至佛 。
所以者何 。 用不達故 。 何謂不達 。 布施 。 持戒 。 忍辱 。 精進 。 一心 。 智慧 。 四等 。 四恩 。 有所悕望 。 念救一切 。 五趣生死 。 解空無想 。 不願諸法 。 曉一切法 。 如幻化夢 。 野馬影響 。 芭蕉泡沫 。 皆無所有 。 道慧無形 。 等如虛空 。 無所增壞 。 普度眾生 。
佛於是頌曰 。
本發菩薩意 。 志慕大乘業 。 但欲著佛身 。 不了無適莫 。
布施戒忍辱 。 精進禪息智 。 四等恩六度 。 惟己樂無為 。
慕三十二相 。 八十好巍巍 。 天上天下尊 。 脫五陰六衰 。
但察其麁事 。 不能觀深微 。 雖欲度十方 。 心口自相違 。
不了如幻化 。 水沫泡野馬 。 芭蕉如夢影 。 妄想甚眾多 。
正使作功德 。 猶如江河沙 。 心懷無上真 。 不解除眾魔 。
佛告長者 。
其大乘學 。 發無上正真道意 。 行于大慈 。 等如虛空 。 而修大悲 。 無所適莫 。 不自憂身 。 但念五趣一切眾生 。 普欲使安 。 奉四等心 。 慈悲喜護 。 惠施仁愛 。 益義等利 。 救濟十方 。 布施 。 持戒 。 忍辱 。 精進 。 一心 。 智慧 。 六度無極 。 無所悕望 。 以施一切 。 眾生之類 。 觀于三界 。 往返周旋 。 勤苦艱難 。 不可稱計 。 念之如父 。 如母 。 如子 。 如身 。 等而無異 。 為之雨淚 。 欲令度厄 。 至于大道 。
佛於是頌曰 。
發無上大意 。 行慈悲喜護 。 大哀如虛空 。 行等無適莫 。
立德不為己 。 唯為十方施 。 度脫諸群生 。 使至大道智 。
又有四事 。 得至大乘 。
一曰 。 布施給諸窮乏 。 二曰 。 不擇豪劣 。 行輕重心 。 三曰 。 所可施與 。 無所悕望 。 不求還報 。 四曰 。 以此功德 。 施於眾生 。
佛於是頌曰 。
布施攝貧窮 。 不行輕重心 。 志慧無悕望 。 不求還得報 。
愍念於群黎 。 往來周旋者 。 以此功德施 。 悉令至大道 。
佛告長者 。
奉戒有四事 。 疾成大乘 。
一曰 。 守口 。 護身心 。 不念非 。 二曰 。 出入行步 。 不失禮節 。 三曰 。 不願生天 。 轉輪聖王 。 釋梵之位 。 四曰 。 以是禁戒 。 惠施眾生 。
佛於是頌曰 。
常護身口意 。 心堅如太山 。 若出入行步 。 未曾失禮節 。
不願生天上 。 釋梵轉輪王 。 則以此正行 。 用惠一切人 。
佛告長者 。
忍辱有四事 。 疾成大乘 。
一曰 。 若罵詈者 。 不計音聲 。 二曰 。 若撾捶者 。 計如無形 。 三曰 。 若毀辱者 。 謂如風吹 。 四曰 。 有加害者 。 常懷大哀 。
佛於是頌曰 。
撾罵令默然 。 自計本無形 。 設有恨意起 。 心輒還自止 。
和心顏色悅 。 眾人咸恭敬 。 用是得成佛 。 三十二相明 。
佛告長者 。
精進有四事 。
一曰 。 夙夜奉法 。 未曾懈廢 。 二曰 。 寧失身命 。 不違道教 。 三曰 。 勤諷深典 。 不以懈倦 。 四曰 。 廣欲救濟 。 諸危厄者 。
是為四 。
佛於是頌曰 。
夙夜奉大法 。 未曾有忽忘 。 寧自失身命 。 不敢違道教 。
誦習深經典 。 不以為懈倦 。 救濟眾危厄 。 不使心懷怨 。
佛告長者 。
禪思有四事 。
一曰 。 樂習精修 。 閑居獨處 。 二曰 。 靜身口心 。 令不憒亂 。 三曰 。 雖在眾閙 。 常能定己 。 四曰 。 其心曠然 。 而無所著 。
佛於是頌曰 。
恒好於精修 。 志閑居獨處 。 靜其身口意 。 未曾念憒閙 。
數處眾亂中 。 心定無忽變 。 一心見十方 。 道慧起神足 。
佛告長者 。
智慧有四事 。
一曰 。 解於身空 。 四大合成散壞 。 本無主名 。 二曰 。 其生三界 。 皆心所為 。 心如幻化 。 倚立眾形 。 三曰 。 了知五陰 。 本無處所 。 隨其所著 。 因有斯情 。 四曰 。 曉十二緣 。 本無根原 。 因對而對現 。
是為四 。
佛於是頌曰 。
悉解其身空 。 四大而合成 。 散滅無處所 。 從心而得生 。
五陰本無根 。 所著以為名 。 十二緣無端 。 了此至大安 。
佛告長者 。
智慧復有六事 。
一曰 。 解色如聚沫 。 二曰 。 了痛痒如水泡 。 三曰 。 思想如野馬 。 四曰 。 曉生死如芭蕉 。 五曰 。 察識如幻 。 六曰 。 心神如影響 。 計本悉空 。 皆無處所 。
佛於是頌曰 。
解色如聚沫 。 痛痒如水泡 。 思想猶野馬 。 生死若芭蕉 。
了識假譬幻 。 三界無一好 。 分別悉空無 。 爾乃至大道 。
佛告長者 。
慈有四事 。
一曰 。 慈念十方 。 二曰 。 如母育子 。 三曰 。 極愍念之 。 四曰 。 如身無異 。
是為四 。
佛於是頌曰 。
慈念於十方 。 如母育赤子 。 常懷極愍念 。 如身等無異 。
佛告長者 。
哀有四事 。
一曰 。 愍之 。 二曰 。 為之雨淚 。 三曰 。 身欲代罪 。 四曰 。 以命濟之 。
喜有四事 。
一曰 。 和顏 。 二曰 。 善言 。 三曰 。 說經 。 四曰 。 解義 。
護有四事 。
一曰 。 教去惡就善 。 二曰 。 常訓誨 。 歸命三寶 。 三曰 。 使發道意 。 四曰 。 開化眾生 。
是為四 。
佛於是頌曰 。
愍念為雨淚 。 身欲代其罪 。 捨命而濟之 。 不以為懷恨 。
和顏演善言 。 講法分別義 。 教去惡就善 。 誨歸命三寶 。
佛告長者 。
有四法 。 疾成無上 。 正真之道 。
一曰 。 解空 。 學無所求 。 二曰 。 無想 。 無所悕望 。 三曰 。 無願 。 不慕所生 。 四曰 。 常等三乘之業 。 無去來今 。
是為四 。
佛於是頌曰 。
解空無所求 。 無想悕望報 。 不慕願所生 。 常等三世行 。
佛告長者 。
有四事法 。 疾成佛道 。
一曰 。 一切皆悉本淨 。 二曰 。 而解萬物 。 普如幻化 。 三曰 。 生死斷滅 。 皆從緣對 。 四曰 。 計其緣對 。 本亦無形 。
佛於是頌曰 。
一切悉本淨 。 解物如幻化 。 生死從緣對 。 計本亦無形 。
佛告長者 。
有六法疾成正覺 。
一曰 。 身常行慈 。 無怨無結 。 二曰 。 口常行慈 。 演深慧義 。 三者 。 心慈 。 仁和 。 調隱 。 哀念十方 。 四曰 。 護戒不造 。 想求大乘之業 。 五曰 。 正觀見十方空 。 道俗不二 。 六曰 。 供足乏食 。 救身之業 。 以濟危厄 。
是為六 。
佛於是頌曰 。
身常行慈心 。 未曾捶怨結 。 口恒修言愍 。 演深慧之誼 。
心和仁調隱 。 哀念諸十方 。 護戒不起想 。 正觀十方空 。
佛告長者 。
有四事疾成佛道 。
一曰 。 奉精進業 。 悉無所著 。 二曰 。 教化眾生 。 道心不斷 。 三曰 。 遊于生死 。 不以患厭 。 四曰 。 大慈大哀 。 不捨權慧 。
是為四 。
佛於是頌曰 。
精進無所著 。 教化未曾斷 。 不患厭生死 。 不廢捨權慧 。
佛告長者 。
開化眾生有四事 。
一曰 。 不信生死者 。 則以現事禍 。 福喻之 。 二曰 。 不信三寶 。 顯示大道 。 三曰 。 迷惑邪徑 。 指語三乘 。 佛道獨尊 。 而無有侶 。 四曰 。 三界所有 。 悉如幻化 。 無一真諦 。
是為四 。
佛於是頌曰 。
不信生死禍福示 。 墮邪見者顯大道 。 佛道獨尊而無侶 。 三界悉空如幻化 。
佛告長者 。
開化復有七事 。
一曰 。 慳貪者教令布施 。 二曰 。 犯惡者誨令奉戒 。 三曰 。 瞋恚者勸令忍辱 。 四曰 。 懈怠者化令精進 。 五曰 。 心亂者誨令定意 。 六曰 。 愚冥者教令至學 。 智度無極 。 七曰 。 不知隨時 。 顯權方便 。
是為七 。
佛於是頌曰 。
慳者教布施 。 犯惡令奉戒 。 瞋恚勸忍辱 。 懈怠勸精進 。
亂者使定意 。 愚冥教令學 。 智慧度無極 。 隨時發善權 。
隨時菩薩問佛 。
何故學者 。 有上中下 。 不悉普等 。 至大乘乎 。
佛言 。
學者其心 。 見有遠近 。 解有深淺 。 志有優劣 。 故示三乘 。 計本無三 。 假引為喻 。 譬如有人 。 為國大臣 。 聰明智慧 。 王之所重 。 參誼國事 。 一以委託 。 不懷疑慮 。
又斯大臣 。 有三親友 。
一曰 。 太子 。 二曰 。 尊者 。 三曰 。 凡人 。 大臣舉治國之政 。 頗有漏失 。 眾人潛入 。 白之於王 。 謂圖逆辟 。
王聞懷疑 。 問諸臣曰 。
當何罪之 。
諸臣得便 。 各重罪之 。
或言斫頭 。 或言截手斷足 。 或言割耳及鼻 。 挑眼去舌 。
王察眾臣 。 所議甚重 。 告曰 。
不然 。 此人明達 。 偶有小失 。 不宜乃爾 。 當捉閉著獄 。
諸臣唯從 。 不敢復言 。
告邊臣曰 。
速下文書 。 令收勅臣 。 閉在刑獄 。
時凡親友 。 聞之悲念 。 欲使出獄 。 力劣不任 。 唯以衣被 。 飲食所乏 。 日日供之 。 亦不能令 。 不見考治 。 尊者又聞 。 心用辛酸 。 往至其所 。 解喻獄吏 。 不令搒笞 。 痛苦休息 。 不堪出獄 。 至太子聞 。 以為罔然 。
是吾親親 。 無有重罪 。 眾臣憎之 。 讒之於王 。 不宜取爾 。
往詣王所 。 具陳本末 。 謂無逆肆 。 當用我故 。 願赦其殃 。 王用愛子 。 即赦使出獄 。 與王相見 。 令業如故 。
其國王者謂如來 。 其太子者 。 智慧度無極 。 善權方便 。 菩薩逮得 。 無所從生法忍 。 權慧之宜 。 乃能得出 。 於三界獄 。 得成為佛 。 廣濟眾生 。 尊者親友 。 謂行淨戒 。 免三惡趣 。 不助三界 。 可受天上 。 人間福 。 不得至道 。 凡知友者 。 謂布施業 。 此適能脫 。 餓鬼之界 。 不免地獄 。 畜生之厄 。
所以者何 。 如其所種 。 各得其類 。 發無上正真道意 。 奉於大慈 。 無極大哀 。 開化一切故 。 得至佛道 。 本典大道 。 不達深法 。 不解進退 。 中止自廢 。 故為緣覺 。 畏生死難 。 往返周旋 。 但欲自濟 。 不念苦人故 。 墮聲聞 。 各隨本行 。 而獲致之 。
說是經時 。 給孤獨氏居士 。 五百長者 。 皆發無上 。 正真道意 。 有數千人 。 遠塵離垢 。 諸法眼生 。 箜篌樂器 。 不鼓自鳴 。 飛鳥走獸 。 相和悲聲 。 當是之時 。 莫不歡喜 。 自歸佛者 。
居士復問 。
初學道者 。 始以何志 。
佛言 。
先習五戒 。 自歸於三 。 何謂五戒 。
一曰 。 慈心恩仁不殺 。 二曰 。 清廉節用不盜 。 三者 。 貞良鮮潔不染 。 四曰 。 篤信性和不欺 。 五曰 。 要達志明不亂 。
何謂三自歸 。 一曰 。 歸佛 。 無上正真 。 二曰 。 歸法 。 以自御心 。 三曰 。 歸眾 。 聖眾之中 。 所受廣大 。 猶如大海 。 靡所不包 。
復有四法 。
一曰 。 道跡 。 二曰 。 往還 。 三曰 。 不還 。 四曰 。 無著 。
緣覺至佛 。 無上大道 。 得天人身 。 皆由之生 。 次行四等 。 四恩 。 四辯 。 六度無極 。 大慈大哀 。 得成大道 。 前知無窮 。 卻覩無極 。 教訓十方 。 何智不逮 。
阿難問曰 。
此經何名 。 云何奉行 。
佛言 。
名曰解俗家業 。 三品之財 。 出家修道 。 無上正真 。 其要號曰 。 演道俗業 。
佛說如是 。 賢者阿難 。 給孤獨居士 。 五百清信士 。 莫不歡喜 。
演道俗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