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深大迴向經

僧祐錄中 。 失譯人名 。 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

一時 。 佛在舍衛國 。 祇樹給孤獨園 。 與大比丘眾 。 八千人俱 。 爾時世尊 。 與諸大眾 。 前後圍遶 。 而為說法 。

於是會中 。 有一菩薩 。 號曰明天 。 即從坐起 。 偏袒右肩 。 右膝著地 。 恭敬合掌 。 前白佛言 。

世尊 。 欲有所問 。 唯願世尊 。 分別解說 。

爾時佛告 。 明天菩薩摩訶薩 。

善男子 。 欲有所問 。 莫得疑難 。 如來當為 。 隨問解說 。

明天菩薩 。 即白佛言 。

云何菩薩 。 少修善本 。 而獲大果 。 或多作功德 。 福報無量 。

佛告明天菩薩摩訶薩 。

善哉善哉 。 明天 。 能於佛前 。 問如是義 。 汝已曾於過去 。 無量諸佛所 。 殖眾德本 。 供養諸佛 。 親近善知識 。 能為樂福眾生 。 發甚深問 。 諦聽諦聽 。 善思念之 。

明天菩薩 。 白佛言 。

世尊 。 唯然受教 。

佛告明天 。

諸菩薩摩訶薩 。 當於過去 。 當來 。 今現在諸佛所 。 修慈身行 。 修慈口行 。 修慈心行 。 專心念佛 。 所行功德 。

復次 。 明天 。 菩薩摩訶薩 。 當應往詣 。 如來尊廟 。 禮拜供養 。 右膝著地 。 合掌右遶 。 散華燒香 。 懸繒幡蓋 。 作眾伎樂 。 尊重恭敬 。 以微妙音歌 。 甚深句義 。 讚佛功德 。 隨喜歎善 。

佛告明天 。

云何菩薩摩訶薩 。 於過去 。 當來 。 今現在諸佛所 。 修慈身行 。 修慈口行 。 修慈心行 。 念佛功德 。

善男子 。 菩薩摩訶薩 。 當念如來 。

堅固士 。 無上士 。 最勝士 。 為師子王 。 勇猛無畏 。 自度度彼 。 自安安彼 。 自滅滅彼 。 說真諦法 。 安立眾生 。 心無諂飾 。 淨戒具足 。 力無畏辯 。 永除障習 。 於法自在 。 無與等者 。 如是專心 。 念佛功德已 。 右膝著地 。 散華燒香 。 幡繒幢蓋 。 伎樂供養 。 是為菩薩 。 修慈身行 。 以微妙音歌 。 甚深句義 。 讚歎如來 。 無量功德 。 是為菩薩 。 修慈口行 。 因彼身口善根 。 念佛功德 。 至誠恭敬 。 是為菩薩 。 修慈心行 。

明天 。 是則菩薩摩訶薩 。 於過去 。 當來 。 今現在諸佛所 。 修慈身口意 。 習行正念 。

佛復告明天 。

又菩薩摩訶薩 。 於過去 。 當來 。 今現在 。 諸眾生所 。 亦應修慈身行 。 修慈口行 。 修慈意行 。 等念眾生 。

明天 。 云何菩薩摩訶薩 。 於三世眾生所 。 應修慈身口意行 。 等念眾生 。

如是 。 明天 。 菩薩摩訶薩 。 不殺眾生 。 不盜他財 。 不邪婬 。 不妄語 。 不綺語 。 不兩舌 。 不惡口 。 不貪欲 。 不瞋恚 。 不邪見 。

云何菩薩 。 不殺眾生 。 於一切眾生 。 慈悲愛念 。 慚愧愍傷 。 永捨刀杖 。 不偷盜者 。

若於聚落空處 。 所有遺物 。 不與不取 。 不邪婬者 。

若女有主 。 父母兄弟 。 宗親所護 。 乃至見彼 。 授華一莖 。 不起欲想 。 不妄語者 。

若於鄉邑 。 若在王者 。 堪為證佐 。 真誠實語 。 守死不虛 。 不兩舌者 。

常於彼此 。 起和合想 。 從彼所聞 。 不向此說 。 從此所聞 。 不向彼說 。 不惡口者 。

軟語開喻 。 先意問訊 。 終不以苦切惡言 。 加於眾生 。 不綺語者 。

時說實說 。 知義而說 。 為利益彼說 。 心口無差 。 不貪者 。

於他財利 。 不起欲想 。 見來取者 。 心無悋惜 。 不瞋恚者 。

於一切眾生 。 除諸恚恨 。 起慈愍心 。 饒益心安彼心 。 隨順善攝 。 一切眾生 。 不邪見者 。

有施 。 有濟 。 有說 。 有父母 。 有今世 。 後世 。 有苦樂行果報 。 世間有阿羅漢 。 自知身作證 。

我生已盡 。 梵行已成 。 所作已辦 。 自知不受後有 。

明天當知 。 彼不殺 。 不盜 。 不邪婬 。 則是菩薩 。 修慈身行 。 不妄語 。 兩舌 。 惡口 。 不綺語 。 則是菩薩 。 修慈口行 。 不貪 。 不恚 。 不邪見 。 則是菩薩 。 修慈意行 。 修慈身口意 。 則是菩薩 。 等念眾生 。

佛告明天 。

菩薩摩訶薩 。 於過去 。 當來 。 今現在諸佛所 。 修慈身行 。 修慈口行 。 修慈意行 。 及於過去 。 當來 。 今現在 。 一切眾生所 。 修慈身行 。 修慈口行 。 修慈意行 。 所有功德 。 果報悉與 。 一切眾生 。 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明天 。 菩薩作如是迴向者 。 是為菩薩 。 少修善本 。 獲大果報 。 多作功德 。 福報無量 。

佛告明天 。

是菩薩成就 。 無量功德時 。 持是功德 。 迴向無量智慧 。 又共一切眾生 。 盡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是功德三種 。 有三種迴向 。

何等為三 。 謂過去空 。 當來空 。 現在空 。

無有迴向者 。 亦無迴向法 。 亦無迴向處 。 菩薩摩訶薩 。 當作是迴向 。 作是迴向時 。 三處皆清淨 。 以此清淨功德 。 與一切眾生 。 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作是迴向者 。 無有凡夫 。 及凡夫法 。 亦無信行 。 亦無法行 。 亦無八人 。 亦無須陀洹 。 向須陀洹 。 亦無斯陀含 。 向斯陀含 。 亦無阿那含 。 向阿那含 。 亦無阿羅漢 。 向阿羅漢 。 亦無辟支佛 。 向辟支佛 。 亦無有佛 。 及向佛者 。

何以故 。 法性無緣 。 不生不滅 。 無所住故 。 是故菩薩摩訶薩 。 應以是三種 。 迴向三種 。 清淨功德 。 與一切眾生 。 共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是菩薩 。 作是迴向已 。 又復願言 。

若我生處 。 常遇諸佛 。 逮甚深三昧 。 見無量佛 。 成就多聞 。 清淨智慧 。 弘誓不捨 。 一切眾生 。

說是法時 。 百千天人 。 皆願欲往生 。 阿閦佛國 。

爾時佛告尊者阿難 。

我向說此 。 甚深法時 。 百千天人 。 皆願往生 。 阿閦佛國 。

阿難當知 。 彼於此終 。 皆當往生 。 阿閦佛所 。 妙樂國土 。 從一佛國 。 至一佛國 。 供養諸佛 。 聽受正法 。 得陀羅尼 。 如說修行 。 皆當成就 。 不思議慧 。 於五濁國 。 當得作佛 。 皆同一號 。 號甘露音王如來 。 應供 。 等正覺 。 當知彼天 。 受記別時 。 百千眾生 。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

爾時釋提桓因 。 白佛言 。

世尊 。 如我解 。 佛所說義 。 當知此為 。 大功德趣 。 為無量功德 。 為無邊功德 。

佛言 。

憍尸迦 。 是法畢竟淨故 。

世尊 。 當何以名此經 。 云何奉持之 。

佛告釋提桓因 。

憍尸迦 。 是經名大迴向

亦名甚深法性迴向 。 當奉持之 。

佛告憍尸迦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 學是迴向者 。 當知是人 。 必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 能度未度者 。 安樂百千 。 無量眾生 。

說是法時 。 諸比丘眾 。 釋 。 梵 。 天 。 人 。 阿修羅等 。 聞佛所說 。 歡喜奉行 。

甚深大迴向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