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法身毘盧遮那心地法門成就一切陀羅尼三種悉地

無譯人名

爾時毘盧遮那佛 。 在蓮華藏世界 。 與百千億化身 。 釋迦牟尼佛 。 說心地尸羅淨行品 。 教菩薩法 。 證菩提道 。

爾時千百億釋迦 。 異口同音 。 白言 。

法身世尊 。 一切眾生 。 雖得心地法門 。 而不能專精修學 。 設有暫時存念 。 便即放捨 。 縱逸身心 。 恣行不善 。 或有思惟 。 我得諸佛 。 深妙法門 。 不能精進 。 豈令退轉 。 重發道意 。 日夜精懃 。 一心修學 。 求無上道 。 或有退者 。 更造惡業 。 入生死流 。 不復思惟 。 心地妙法 。 輪迴惡趣 。 無有出期 。 如是眾生 。 云何調伏 。

爾時毘盧遮那佛 。 告言 。

千百億釋迦牟尼佛 。 汝今諦聽 。 吾為汝說 。 調伏之法 。 令一切眾生 。 普得安樂 。 一切眾生 。 於心地法 。 有聞不聞者 。 俱得調伏 。 聞者 。 令遣懃精進加 。 若不聞者 。 令發道意 。

汝等當知 。 一切眾生 。 得心地法 。 不懃精進 。 樂造諸惡 。 隨所好處 。 與作留難 。 令身不安 。 此等眾主 。 為苦所逼 。 必解思惟 。 重發道意 。 日夜精懃 。 一切修學 。

何以故 。 譬如野馬不調 。 惟加楚撻 。 然可禁制 。 或有眾生 。 未聞佛法 。 承前生少福 。 今得人身 。 薄有衣食 。 樂造世間 。 種種惡業 。 不求解脫 。 出世之因 。 此等眾生 。 無明熾盛 。 不知此身 。 如幻如化 。 即生即死 。 唯造諸惡 。 死入地獄 。 受諸苦毒 。 無有出期 。 如此之人 。 佛深愍念 。 汝等當知 。 此人正造惡之時 。 汝等須知 。 調伏之法 。 時時與作重病 。 世間方法 。 無能救者 。 如此眾生 。 為苦所逼 。 必發道意 。 乃可引攝 。 令入佛道 。

時釋迦 。 聞是說已 。 心懷慚愧 。 頂禮辭退 。 至本源世界 。 坐道場處 。 作是惡惟 。

諸佛境界 。 難解難入 。 不可思議 。 種種方便 。 教導眾生 。 凡夫無知 。 難可調伏 。

又告大眾 。

汝等當知 。 心地尸羅 。 淨行法門 。 難可得聞 。 難可得見 。 汝等一切 。 菩薩摩訶薩 。 及諸聲聞 。 若天若龍 。 若鬼神等 。 應當修學 。 一心精懃 。 憶持不忘 。 當得作佛 。

爾時大忿怒金剛 。 從座而起 。 現大相好 。 放難思光 。 照十萬剎 。 稽首作禮 。 白金剛言 。

大士我聞 。 諸佛坐道處 。 皆悉稱讚 。 陀羅尼門 。 總持法要 。 建立無量 。 難思之事 。 不可思議 。 惟念眾生 。 薄福者多 。 設有受持 。 不得成就 。 惟願大士 。 為此等人 。 設大方便 。 令得成就 。

云何當得 。 三種悉地 。 云何造九種之壇 。 云何安置身心 。 誦念神咒 。 云何從初念誦 。 得見何相 。 自知當得悉地 。 云何擇所居之處 。 云何擇喫食 。 云何作諸供養 。 云何具諸威儀 。 行住坐臥 。 當懷思念 。 貧窮眾生 。 無物供養 。 當云何存相 。 當得摩訶悉地 。

時執金剛 。 言忿怒軍荼利 。

斯可問佛 。 我不能答 。

時二金剛 。 同聲白佛言 。

世尊 。 佛說總持法門 。 眾生云何修學 。

一一具如上問 。

爾時佛告 。 俈二金剛言 。

此可致問 。 毘盧遮那佛 。 能知此事 。

時佛即入三昧 。 作神通力 。 令諸大眾 。 若天若龍 。 若鬼若神 。 一切眾會 。 俱到蓮華藏世界 。 稽首作禮 。 白言 。

法身世尊 。 我今眾生 。 總持法要者 。 多所不成 。 縱有少功 。 即被毘那夜迦 。 與作種種障難 。 令遣不成 。 復令其人 。 即生本性 。 生厭離心 。 退意棄捨 。 斯等眾生 。 即為不知 。 心地妙法 。 諸佛境界 。 是以不成 。 三種悉地 。 返被鬼神之惑亂 。

唯願世尊 。 憐愍眾生 。 及為我等 。 說持法要 。 清淨軌則 。 云何當得 。 三種悉地 。 云何安置身心 。 念誦不被 。 諸惡鬼神 。 與作留難 。

爾時毘盧遮那佛言 。

汝等當知 。 我念往昔 。 初發道意 。 在於阿蘭若處 。 端坐思惟 。 修心地法門 。 為無智惠故 。 心不安定 。 諸法不現前 。 既不安定 。 種種妄想 。 起諸攀緣 。 以是義故 。 即被鬼神 。 之所惑亂 。 錯入魔境 。 謂是佛法 。 貪生愛心 。 將作究竟 。 不覺不知 。 經無數劫 。 為魔所害 。 後忽得本心 。 知是魔魅 。 非佛法也 。 雖然如此 。 無復方計 。

當大發聲言 。 告言諸佛 。

佛有惠眼 。 何不見我 。 為魔所惱 。

當時空中 。 無數化佛 。 即告我白言 。

善哉菩薩 。 汝今諦聽 。 為汝 。 說去魔之法 。 有大神咒 。 名心地咒法 。 誦持之者 。 速得一切種智 。 不為諸魔 。 得其便也 。

我聞是語 。 心大歡喜 。 白言 。

諸佛 。 願為我說 。

時諸化佛 。 即為我說 。 我得聞之 。 憶持不忘 。 則時諸魔退散 。 我於此時 。 便得無生法忍 。 菩提大道 。 自然圓滿 。

汝等當知 。 此心地神咒 。 一切諸佛 。 修心地法 。 不誦此咒 。 而得成者 。 無有是處 。

坐道場時 。 不誦此咒 。 離諸魔難者 。 亦無有是處 。

諸佛不誦此咒 。 具一切智者 。 無有此處 。

若不誦此咒 。 諸法自在者 。 無有此處 。

若諸人天 。 將諸餘咒 。 若不先誦此咒 。 得悉地者 。 無有此處 。

若先誦此咒 。 後將諸咒 。 不成驗者 。 無有此處 。

誦此咒者 。 被毘那夜迦惱亂 。 無有此處 。

何以故 。 此咒 。 是一切諸佛 。 心地法要 。 但世間出世間法 。 不從心地而生者 。 從何而立 。

是故諸佛 。 甚深境界 。 無能入者 。

爾時釋迦牟尼佛 。 及諸大眾 。 稽首白言 。

世尊 。 世尊 。 唯願說之 。

爾時毘盧遮那佛 。 即與釋迦 。 說心地神咒 。

即說咒曰 。

唵蘇底瑟吒縛折羅 。

說此咒已 。 天雨寶華 。 十方世界 。 所有上妙香華 。 反諸音樂 。 悉皆雲集 。 而為供養 。 諸天伇樂 。 滿於空中 。 一切天龍皆曰 。 未曾有也 。

時佛雖說法 。 眾會有聞 。 不聞者 。

何以故 。 心得解脫者 。 悟三空者 。 得法眼者 。 入諸佛境界 。 無怖畏者 。 於心地法 。 無障礙者 。 並得聞之 。 善知諸佛 。 方便所說 。 了一切法 。 如幻相者 。 亦得聞之 。 不具如上智者 。 竝不聞之 。 由如醉人醉酒 。 而臥不覺不知 。

爾時毘盧遮那佛 。 說此咒已 。 忽然不現 。 入於清淨法界 。 同一身 。 遍十方剎 。 如大虛空 。 等無有異 。 一切眾會 。 皆悉不見 。

時釋迦牟尼佛 。 亦隨毘盧遮那佛 。 入法界同一真體 。 一切眾會 。 亦復不見 。

時文殊 。 普賢 。 觀音 。 彌勒 。 金剛藏等 。 五大菩薩 。 總隨侍釋迦 。 入深法界 。 聽毘盧遮那佛 。 說心地法要之門 。 甚深境界 。 一切眾會 。 皆悉不知 。 我本師釋迦牟尼佛 。 及大菩薩 。 今在何處 。

爾時毘盧遮那佛 。 在於何清淨法界 。 入無處所 。 惟與五大菩薩 。 說持心地 。 神咒法門 。 軌則威儀 。 悉地之相 。

佛告言 。

汝等當知 。 若持此心地神咒 。 欲學禪定智惠 。 入一切三昧 。 證無生法忍者 。 當知先誦心地咒 。 百萬遍訖 。 然後結跏趺坐 。 右手押左手 。 閉眼 。 觀無處所 。 斷一切念 。 亦不離於念 。 斷一切諸緣 。 亦不離於緣 。 先觀四大五陰 。 無所有 。

作是觀已 。 乃誦此心地咒 。 二十一遍 。 即自然得入 。 無量三昧 。 得無生法忍 。 如是境界證者 。 乃知不可說也 。 當誦此咒 。 不令口舌 。 咽喉等動 。 令心念之 。 仍須入無念之念 。 是名真念 。

告言 。

汝等當知 。 樂大乘之人 。 修學禪定智慧者 。 若宿世無因 。 鈍根之輩 。 不能衣前 。 次第安心者 。 但能空 。 誦心地神咒 。 滿百萬遍 。 自性智惠性開 。 速證無生法忍 。

若先世曾修學 。 暫時廢忘 。 宿智惠故 。 更不煩多誦 。 但依前安置心地 。 誦二十一遍 。 即得禪定智惠 。 此人能入諸境界 。 無有怖畏 。 般若波羅蜜多 。 自然圓滿 。 如是境界 。 諸者乃知 。

人言 。

汝等若有人 。 持三部神咒 。 欲得此心地神咒 。 助法成者 。 我今為汝 。 分別解脫之 。

持佛部咒者 。 當先誦心地咒 。 百萬遍 。 若持菩薩咒者 。 當誦心地咒 。 二百萬遍 。 若持金剛部咒者 。 當誦心地咒 。 三百萬遍 。 若人但依此 。 遍數滿者 。 隨持本咒 。 皆得成就 。

何以故 。 此心咒 。 是一切諸咒之母 。 是故諸咒神等 。 無敢違逆 。 若所作者 。 不遂心者 。 但心念心地咒 。 二十一遍 。 當得大驗 。 一切諸咒神 。 奔星走來 。 無敢違 。 不順勅驅使 。

又言 。

汝等當知 。 若人持三部咒 。 未得悉地者 。 為是凡夫 。 無明熾盛 。 忽生退轉之心 。 造諸非法 。 貪著五欲 。 於所持咒 。 而令間斷 。 或經多時 。 於後忽然 。 自發開悟 。 菩提之心 。 重持本咒 。 我為此等 。 說緒勳心神咒 。 令諸眾生 。 無間斷性 。 共本不退一種 。

即說緒勳咒曰 。

曩牟波伽伐帝烏瑟尼沙 。 唵部林盤陀曳娑婆訶怛他揭都娑婆曳娑婆訶鉢頭摩尼娑婆曳娑婆訶跋折羅摩尼娑婆曳娑婆訶摩尼摩尼 。 摩尼俱羅曳娑婆訶怛姪他𤙖吽叭吒摩尼達哩𤙖叭吒唵𤙖𤙖歌歌叭吒摩尼伐折哩𤙖叭吒 。

此是緒勳神咒 。 亦名心地根本神咒 。 能滅重罪 。 此罪業 。 能誦此咒 。 悉能滅之 。 亦能破一切 。 諸咒功能 。 復成諸咒功能 。 不用具論 。 俱有誦持 。 獲驗無量 。

若人持咒 。 中間斷絕 。 復欲諸理 。 隨力先誦 。 本持之咒 。 少多遍數純 。 發願稽首 。 毘盧遮那佛 。

弟子某甲 。 先誦某咒 。 若干遍數 。 中間廢闕 。 今又誦得若干遍 。 請諸佛 。 與我前緒 。 所誦功課 。 及今時所誦者 。 通洞無間斷 。

即誦緒功神咒 。 一千八遍 。 又重準前發願 。 即共本來不退 。 無有異也 。

毘盧遮那言 。

守持 。 莫流轉此咒 。 於無智之人 。

何以故 。 此無智人 。 見是諸佛 。 方便所說 。 便生貪著懈怠 。 不懃精進 。 生五欲想 。 退菩提意 。

何以故 。 此人為 。 根性不堅牢故 。 少智惠故 。 入生死流 。 復更修學 。 終無有益 。

何以故 。 如人故將新衣 。 污惡已 。 後復如洗之 。 何以本來不污 。 是故此咒 。 亦如之也 。 若本來不退者 。 誦此咒 。 助法速成 。

爾時觀世音菩薩 。 白言法身世尊 。

其持咒之人 。 求三種悉地 。 相者云何 。 上悉地相云何 。 中悉地相云何 。 下悉地相云何 。

唯願世尊 。 為我等說 。 令一切菩薩摩訶薩 。 及諸人天 。 普得成就 。 得不退轉地 。 大三摩地 。 證菩提道 。 成等正覺 。 度天人眾 。 令入涅槃 。 永離生死 。 不受諸苦 。

爾時毘盧遮那佛告 。

汝欲知 。 三種悉地者 。 吾為汝說 。

汝等當知 。 三部共同 。 上中下悉地相 。 三部各有 。 三種悉地 。

若有善男子等 。 欲得成上悉地者 。 當須清淨護淨 。 內外清淨 。 身三口四 。 意三煩惱 。 業清淨者 。 先誦所持之咒 。 依本經上 。 遍數滿足 。 乃誦心地咒 。 亦遍數滿足 。 於閑靜之所 。 淨草座具上坐 。 結跏趺坐 。 燒上妙香供養 。 廣發大誓願 。 啟告十方諸佛 。 諸大菩薩 。 諸大金剛 。 一切諸天 。 冥宦眾聖 。 普願證明 。

弟子某甲 。 為欲受持其咒 。 唯願世尊 。 菩薩金剛天等 。 誠為證明 。 速得成就 。

三發是願已 。 即閉目而坐 。 先誦所持之咒 。 八百遍 。 自想本身 。 是本咒神身 。 一一身分 。 莊嚴相好 。 及身上 。 有光無光 。 坐立形勢 。 嗔喜舉動 。 一一依本經上 。 畫像莊嚴 。

作如是觀 。 想自身 。 極須了了分明訖 。 次想無量諸神 。 部落使者 。 前後圍繞 。 恭敬隨侍 。 一一依本土所說 。

作此想觀 。 大順分明 。 如是訖已 。 心誦所持之咒 。 二十一遍 。 遍遍自口中 。 有文理之光 。 從自口中而出 。 入諸神口中 。 光入盡已 。 想一切諸神 。 復總入自口中 。 至心王中安置 。

如是一日 。 三時作想 。 必須明了 。 都滿三七日 。 每日依次第作之 。 必得成就 。 上悉地也 。 於後非但 。 本經上說事 。 意欲作種種 。 難思議之事 。 皆得成就 。 所作事意 。 舉動運為 。 皆共本說 。 神咒一種 。 得大自在 。 不可其說 。

學者知之 。 凡欲為事 。 每思惟心念 。 我是大聖自在之身 。 今且化作凡夫人 。 於俗眾之中 。 度苦眾生 。 令入不識 。 若須諸神 。 驅使者想 。 從自心王 。 化作百億萬眾 。 前後圍繞 。 住勅所為 。 種種無礙 。 此非是人之自力 。 是心地神咒之力 。 能令一切諸神 。 與自在神識 。 合為一體故知 。 如是若持佛部咒 。 及菩薩咒 。 取上悉地 。 若持金剛已下咒 。 莫取上悉地 。

何以故 。 金剛諸天 。 藥叉神咒 。 為性猛烈操惡 。 若能成就 。 上悉地者 。 為得自在故 。 不生慈悲 。 傷一切鬼神故 。

若能起大悲 。 普愍一切 。 不生害心 。 亦不嗔怒者 。 亦任取上悉地 。 若不能如身者 。 持莫違流佛語 。 當得大罪 。 知之 。 若持佛頂咒 。 得上悉地者 。 即共諸佛一種 。

何以故 。 雖身是凡夫 。 心得自在 。 辨才無礙 。 智惠無滯 。 能與一切 。 天人世間為師 。 具一切種智 。 一切神通 。 說不可盡 。 是故應知 。 與佛無異 。 更有難思議事 。 不可具說 。 證者乃知 。 若持菩薩部者 。 得上悉地者 。 隨持本咒 。 與本說咒 。 菩薩一種 。 無有異也 。

何以故 。 將此凡夫之心 。 以菩薩運度 。 及咒力莊嚴 。 種種方便 。 令此凡夫 。 得共菩薩之心一種 。

菩薩有萬行 。 饒益眾生 。 及有神通大自在 。 此持咒之人 。 悉得如是 。 當知即是 。 菩薩一種 。 無有異也 。 護持佛法 。 降伏諸魔 。 若持金剛咒 。 得上悉地者 。 亦如本說法 。 金剛一種 。

何以故 。 金剛者 。 不壞之身 。 持咒之人 。 身心不壞 。 所得神力 。 共本說咒金剛 。 無有異也 。

能護持佛法 。 降伏諸魔 。 令入正道 。 持咒之者 。 悉能得如是 。 更有諸事不 。

爾時普賢菩薩 。 白言 。

法身世尊 。 持三部咒 。 成悉地者 。 各得如本尊一種 。 何以凡夫 。 能如是得 。 以佛菩薩 。 金剛之身 。 在於凡俗之類 。

毘盧遮那佛告言 。

普賢 。 汝等當知 。 諸佛化作凡夫 。 可真是凡夫 。 持咒之人 。 得悉地者 。 亦復如是 。

爾時文殊菩薩 。 白言 。

法身世尊 。 其上悉地者 。 已知 。 中悉地者云何 。 唯願說之 。 普令眾生 。 而得安樂 。

毘盧遮那佛 。 告言 。

文殊 。 中悉地者 。 隨持三部咒 。 各有本尊 。 畫像之法 。 一一復依 。 本經所說 。 身分莊嚴 。 及諸洛眷屬等 。 一一分明 。 記取先誦 。 遍數滿足 。 然又准前 。 誦心地神咒 。 亦遍數滿足 。 或於山間 。 或於廣野 。 或在城郭 。 市肆之中 。 或於伽藍 。 舍等之內 。 須閑靜處 。 或於空地 。 或在房中 。 唯須靜坐 。 燒眾名香 。 供養諸佛 。 菩薩金剛 。 諸天等 。 及本咒神 。 即發大誓願悔過 。 先世之罪 。 及今時所造之罪 。 住深心悔過 。

頂禮三實訖已 。 即詰跏趺坐 。 手把念珠 。 閉目定想 。 思念本尊神等 。 在於目前 。 對面而立 。 作此想觀 。 必須分明 。 想觀成已 。 誦誦所持咒 。 八百遍 。 唯心念 。 勿令口舌等動 。 遍遍想自口中 。 有白光出 。 入本咒神口中 。 光無令斷絕 。 持誦咒已滿 。 必須分明 。 想觀咒神口中光 。 不令間斷 。

誦咒畢已 。 又更發願 。 作香華印 。 供養都了 。 即起禮拜 。 如法發遣神 。 如是一日 。 三時夜三時 。

時別准此 。 都滿七日 。 成中悉地也 。 若人持三部神咒 。 得此中悉地者 。 若大不可思議 。 依本經上 。 所說功能 。 皆得成就 。 佛部中成者 。 三部總成 。 菩薩部中成者 。 諸菩薩咒總成 。 及金剛部中已下 。 諸天夜叉 。 鬼神等咒 。 無不自成也 。 金剛部中成者 。 非但本法 。 諸金剛已下 。 天龍鬼神 。 咒總成也 。 菩薩不成 。 佛部咒 。 金剛咒 。 不成菩薩咒 。

何以故 。 從心至頂為上 。 從臍至心為中 。 從是至臍為下 。 是故諸法 。 不可逆行 。 持咒之人 。 善須分明 。 上中下咒 。 此是三部都說 。 中悉地軌則 。 知之 。

爾時觀世音菩薩 。 白言 。

法身世尊 。 中悉地者 。 已知 。 下悉地云何 。

毘盧遮那佛 。 告言 。

汝等當知 。 若人持三部神咒 。 欲得下悉地者 。 先誦遍數 。 及誦心地咒神咒 。 准前說之 。 誦遍數滿已 。 於靜處坐 。 燒安悉香供養 。 即誦大輪金剛印咒 。 二十一遍 。

稽首告言 。

唯願金剛 。 速垂降此 。 弟子為持其咒 。 求某願欲 。 得成就大驗 。 為弟子某乙貧窮 。 無諸供養 。 唯願大聖為弟子 。 於此鋪設 。 大曼荼羅法壇 。 一一依經中 。 無令缺少 。

發是語已 。 閉目而坐 。 想觀金剛 。 於前鋪設 。 大曼荼羅壇 。 上妙之物 。 以為供養 。 想此壇已 。 次想四壁 。 及地皆是 。 七寶合成 。 即結手印 。 諸本咒神 。 降起道場 。 授弟子供養 。 誦所持咒 。 百八遍訖 。 自發心願 。 如是日夜六時 。 一一次第 。 想念分明 。 都二七日 。 成下悉地也 。 想此道場及壇 。 了了分明 。 不得錯觀 。

毘盧遮那佛 。 告白千百億化身 。 釋迦牟尼佛 。 及五大菩薩等 。

此三種悉地 。 成就之相 。 若人持三部神咒 。 得此三悉地者 。 當知是人 。 成佛不久 。

何以故 。 此是諸佛 。 有大方便 。 說總持門 。 最要之法 。 甚深境界 。 難解難入 。 不可思議 。

又告之言 。

得悉地者 。 所有功能德 。 不可具說 。 證者乃知 。

何以故 。 若我具說 。 此法門者 。 或有人聞 。 心則狂亂 。 狐疑不信 。

何以故 。 諸佛境界 。 等覺地位 。 不然知之 。 豈況凡天 。 而不驚怖 。

爾時普賢菩薩 。 從坐而起 。 白言 。

法身世尊 。 諸佛如來 。 以大慈為本 。 云何諸陀羅尼 。 說有操惡 。 威德自在 。 傷害鬼神 。 及諸外道 。 天阿脩羅 。

毘盧遮那言 。

汝今諦聽 。 吾為汝說 。 期有二義 。 應善知之 。

云何為二 。

一者 。 諸佛方便說法 。 導引眾生 。 二者 。 顯此猛烈 。 操惡之身 。 降伏眾魔 。 令入佛道 。

汝等應知 。 此亦是方便 。 持咒之人 。 見有此事 。 即心生忿怒 。 降伏鬼神 。 未得悉地 。 不然成驗 。 又不知諸佛 。 方便所說 。 欲知此者 。 降伏自心 。 種種顛倒 。 忘想攀緣 。 作諸不善 。 或生餓鬼之心 。 或生外道之心 。 或生修羅之心 。 或生諸惡鬼神 。 羅剎之心 。

以是義故 。 念念相生 。 皆是諸惡鬼 。 神天阿脩羅 。 及諸外道 。 羅剎鬼要 。 從心而生 。 雖不即生 。 受如是報 。 諸法所說 。 摧伏鬼神者 。 以是咒力 。 能滅心中 。 如是惡念 。 無此惡念 。 不受惡身 。 故當知 。 降伏者矣 。

若能先降自心 。 諸惡鬼神者 。 一切天魔 。 外道 。 天 。 阿修羅 。 藥叉 。 羅剎 。 諸惡鬼神 。 自然歸伏 。 無敢違逆 。 若不自降伏惡心 。 能降伏 。 諸餘天鬼神者 。 無有是處 。

普賢菩薩 。 又白言 。

云何法中 。 說有治病 。 救眾生苦 。 云何於餘部經中 。 即說不許病 。 合和湯藥 。 其義云何 。

毘盧遮那佛言 。

治病亦爾 。 與前不異 。 自治心病 。 既可能治諸病 。 若自有病 。 能治彼病 。 無有是處 。 說不許持病者 。 為自病故 。 說有許者 。 為斯咒力 。 令彼解脫者 。 心無有病 。 有病者 。 不名解脫 。 持咒之人 。 自有心病 。 終不能治諸病 。 縱治亦不可 。

普賢菩薩 。 又言 。

世尊云何 。 聞陀羅尼 。 能滅重罪 。 又能救地獄苦 。 其義云何 。

毘盧遮那言 。

此有二義 。

一者 。 真聞 。 二者 。 耳聞 。

真聞者 。 深達法性 。 知法如幻 。 罪體亦爾 。 了不可得 。 如是之人 。 是真悉地 。 能救地獄 。 何以怪之 。

耳聞者 。 假諸因緣 。 合和聞之 。 諸佛以此方便 。 令此聞者 。 漸漸薰修 。 自識本性 。 以是因緣 。 眾罪消滅 。 承諸佛力亦然 。 救地獄苦 。

毘盧遮那佛言 。

若人不能成就 。 三種悉地者 。 但能誦心地神咒 。 一百萬遍 。 所持之咒 。 當得大驗 。 持諸咒人 。 若不如法 。 被本咒神瞋者 。 誦心地 。 自皆歡喜 。

爾時文殊菩薩 。 觀世音菩薩 。 普賢菩薩 。 金剛藏王菩薩 。 彌勒菩薩 。 同聲說偈 。 讚毘盧遮那佛曰 。

諸佛難思議 。
甚深法亦爾 。
我今得聞之 。
亦復知深義 。

法身不說身 。
報應身亦爾 。
三身俱不說 。
是名真說義 。

說不說皆空 。
非一亦非二 。
說者及聽聞 。
此皆如幻義 。

如幻不可得 。
佛方便如是 。

是諸菩薩 。 說此偈已 。 坐而聽法 。

觀世音菩薩 。 白言 。

世尊 。 我為求悉地之人 。 或在深山 。 曠野之中 。 持誦咒法 。 未得成就 。 乏少糧食之 。 以是義故 。 令退菩提之心 。 我今為此等善男子 。 說諸天厨神咒 。

即說咒曰 。

南牟喝羅怛那多羅那夜闍羅摩訶闍羅逗遛摩訶逗遛吽急速訶尼攝唵急速訶尼攝速 。

先以淨水洗鉢 。 置鉢淨巾上 。 復以淨灰於巾下 。 灰上舖巾 。 含水噀鉢 。 閉目誦咒 。 一百八遍 。 心念上妙天厨 。 于時諸天 。 遣天童 。 奉送上妙之食 。 於鉢中滿 。 即起頂禮 。 彌勒世尊 。 次禮觀世音菩薩 。 即當食之 。 餘者散施 。 一切眾多生 。 若人同食 。 不可盡 。 得此食喫 。 自然證悉地也 。

將此咒 。 咒人間食飲 。 二十一遍 。 施與餓鬼 。 鬼得是食 。 免餓鬼苦 。 得生彌勒天宮 。

若至飢荒之年 。 以此咒 。 咒人間飲食 。 千八遍遍 。 可眾人食之 。 令無盡矣 。

飢荒之年 。 十五日 。 白月圓滿 。 燒香仰面 。 向天視月 。 誦此咒 。 咒月千八遍 。

當念言 。

月光所照眾生 。 普得飽足 。 無飢渴想 。

十五日午時 。 咒日亦得 。 准前發願 。 每日常誦此咒 。 千八遍 。

發願言 。

諸天王等 。 願以餘食 。 遣諸天神 。 十方界所有餓鬼 。 普與食之 。 食已 。 便離彼苦 。 若人能於三年 。 一日日不闕 。 作此法者 。 其利廣多矣 。 捨此身已 。 得生西方淨土 。 現世生中 。 增益得福 。 持諸餘咒 。 悉得成就 。

爾時 。 金剛藏王菩薩言 。

諸有情持三部咒 。 未得成就 。 有少功効 。 即而為防護 。

即說咒曰 。

怛姓他唵跋折羅娑婆耶娑婆訶 。

若持咒之人 。 覺有不安 。 當知即是 。 諸魔夜迦等惱亂 。 即急誦此咒 。 我與十方藏王 。 及諸眷屬 。 至彼作護 。 一切諸夜迦魔鬼眾 。 忙怕自死 。 若得蘇息 。 遠走他方 。 不敢他住也 。

爾時釋迦牟尼佛言 。

善哉善哉 。 汝等諸菩薩等 。 能為一切眾 。 問是諸事 。 及說神咒 。 令諸有情 。 普受安樂 。

又言 。

普當知 。 此心地法門 。 甚深經典 。 是無量無數 。 無邊恒河沙 。 諸佛所說 。 難可得見 。 難可得聞 。

若人曾於 。 遍去無量劫中 。 供養諸佛 。 深樂佛法 。 厭離世間 。 生死往返 。 曾聞諸佛 。 所說深法 。 以是義故 。 今始得聞 。 此心地經典 。 及陀羅尼 。 又更精懃 。 一心讀誦 。 如是人等 。 真是佛子 。

何以故 。 此人不久 。 得無上正覺菩提 。

當知此經 。 是諸經中王 。 此咒 。 是諸咒中王 。 汝等諸菩薩摩訶薩 。 當須流布 。 於閻浮提 。 與諸眾生 。 作大利樂 。 令持咒者 。 速成悉地 。

爾時毘盧遮那佛言 。

流布此經 。 先觀根性 。 然後付囑 。

何以故 。 智惠之人 。 聞之深信 。 無智之人 。 必生驚怖 。

復有疑心 。 令彼眾生 。 返招其罪 。 死入地獄 。 為謗此經 。 及諸佛等 。 獲如是報 。

當說此經 。 眾會不聞 。 為在清淨法界中說 。

時釋迦牟尼佛 。 及五大菩薩 。 頂禮毘盧遮那佛已 。 辭退而至閻浮提 。 菩提樹下 。 為眾說法 。 此後滅度後 。 付五大菩薩 。 流傳於世 。 為諸聲聞 。 不聞佛說 。 見諸菩薩眾 。 流布此經 。 深心驚疑 。 不信不受 。

時觀世音菩薩言 。

汝等聲聞 。 此經非汝境界 。 非汝所知 。 是毘盧遮那佛 。 與千百億化身釋迦 。 及大菩薩而說 。 是故非汝所知 。

時諸大眾同聞 。 聞已 。 悲泣而淚 。 歎未曾有 。

爾時眾會 。 歡喜信受 。 作禮奉行 。

清淨法身毘盧遮那心地法門成就一切陀羅尼三種悉地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