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竺國三藏善無畏奉詔譯 。
瑜伽事法 。 約有千條 。 略述少分 。 口開舌舉 。 震法界宮 。 蓮華藏世界 。 如來出定 。 即以摧破地獄 。 轉業障 。 出三界 。 當知如法布字 。 人主頂戴手冠中 。 萬國清泰 。 節度觀察旗旌上 。 書寫真言 。 四方晏靜 。 專城太守鎮遏 。 總或鼓角上題字 。 嚴警鼓音 。 遠聞 。 妖氣清熾盛布千里 。 苗稼洪潤人無災疫 。 地土神祇 。 風恬雨順 。 念誦加持 。 戰鼓上書 。 賊軍自降 。 一人不損 。 名金剛鼓 。
稽首毘盧遮那佛 。
開敷淨眼如蓮花 。
三界調御天人師 。
大菩提心救世者 。
深妙真言加持法 。
流入無生阿字門 。
白毫無相正遍知 。
圓滿恒照如日月 。
身口意業成三密 。
三密即成應化法 。
五輪五智是五分 。
五分盡攝法界輪 。
阿閦寶生救世者 。
彌陀成就不空王 。
成於悉地吉祥輪 。
傳斯妙法化諸有 。
慈心自在降三世 。
金剛薩埵不動尊 。
無違誓願應時期 。
瑜伽事畢還金剎 。
佛言 。
a 阿字 。 金剛部主肝 。 阿字 。 即是大日如來 。 理法身 。 本性清淨 。 極理畢竟 。 不可得空 。 金剛地輪種子 。 金剛部曼荼羅也 。
若約名色者 。 地是色法 。 五陰中 。 識陰心持地 。 其種子不淨 。 凡五贓者 。 是色法也 。 五陰中 。 識陰心發故 。 約名色地 。 是色法也 。 今肝主魂 。 魂神氣為東及木 。 木是色空也 。 木主春其色青 。 青色從木生 。 木從水生 。 肝從青氣及腎生 。 其形如立蓮花葉 。 其中間著 [門@芭]# 珠 。 [門@芭]# 肉在胸左也 。 肝出為眼主筋 。 筋窮為爪也 。 今以五字門主 。 五贓六腑故 。 內外交雜 。 明此而已 。
又酸味多入肝 。 增肝損脾 。 若脾中無魂多惛惛 。 肺害肝成病 。 若如金剋木 。 肺強肝弱 。 當止心於肺 。 以青氣攝取白氣 。 肝病則差 。 青氣著也 。
vaṃ 鑁字 。 蓮花部主肺 。 鑁字 。 是縛字 。 第十一轉 。 尾字 。 是第三轉也 。 轉釋阿字義也 。 即大日如來 。 智海水大轉輪種子 。 神通自在之法 。 名智法身 。 亦名報身 。 是即蓮花部曼荼羅也 。
肺臟主魄 。 魄形體也 。 其形如花主鼻 。 為西方金 。 金主秋其色白 。 白色從風生 。 風從地陽氣生 。 五陰中 。 想陰心持風 。 想心 。 從識生 。 識心 。 從過去行生 。 過去行 。 從無明生 。 無明 。 從妄想生 。 妄想 。 還從妄想生 。 輪迴十二因緣也 。 肺從白氣及脾生 。 辛味多入肺 。 增肺損肝 。 若肺中 。 無魄恐怖癲病 。 心害肺成病 。 若如火剋金 。 心強肺弱 。 當止心於心 。 以白氣攝取赤氣 。 肺病則差 。 白氣者字也 。
raṃ 藍字 。 寶部主心 。 藍字 。 是大日如來 。 心地種火大種子 。 三世諸佛室宅 。 焚燒一切眾生 。 無始無明 。 塵垢妄執 。 出生菩提心牙種 。 轉釋阿字義也 。 即是應化身如來 。 實是智法身火生 。 曼荼羅也 。 心主神 。 其形如鳥 。 為南方火 。 火主夏其色赤 。 赤色從火生 。 火從木生 。 五陰中 。 受陰心持火 。 受心 。 從想心生 。 又心 。 從赤氣及肝生 。 心出為舌主血 。 血窮為乳 。 又主耳轉鼻喉鼻 。 梁額頤等 。 苦味多入心 。 增心損肺 。 若心中 。 無神多忘失前後 。 腎害心成病 。 若如水剋火 。 腎強心弱 。 當止心於腎 。 以赤氣攝取黑氣 。 心病則差 。 赤氣者字也 。
haṃ 唅字 。 羯磨部主腎 。 吽字 。 即賀字轉也 。 即是大日如來 。 常住壽量 。 風大種子 。 三解脫門 。 三際不可得義 。 法身大力 。 曼荼羅也 。 風則想陰 。 心所持也 。 五藏者 。 肝肺心脾腎也 。 胃者 。 六腑一名也 。 胃此肚穀是脾腑 。 五臟六腑之海水 。 穀皆入胃 。 五臟六腑 。 皆稟於胃 。 五味各走流 。 其嘉淡味入胃故腎稟胃也 。 腎在臍腰下 。 左名腎 。 右名命門 。 腎敷心腹 。 寢寫水精也 。 腎主志為北方及水 。 水主冬其色黑 。 五陰中 。 行陰心持水 。 行心 。 從受心生 。 受心 。 從想生 。 腎從黑氣及肺生 。 主耳腎 。 出為骨主髓 。 髓窮為耳乳 。 骨窮為齒 。 鹹味多入腎 。 增腎損心 。 若腎中 。 無志多悲哭 。 脾害腎成病 。 若如土剋水 。 脾強腎弱 。 當止心於脾 。 以黑氣攝取黃氣 。 腎病則差 。 黑氣者字也 。
khaṃ 欠字 。 虛空部主 。 脾 khaṃ 字 。 則大日如來 。 無見頂相 。 五佛所證 。 大空智處 。 寂滅真如理智 。 十方三世諸佛 。 所證菩提 。 道場殊勝 。 曼荼羅也 。 脾主意 。 為中央及土 。 土主季夏 。 其色黃也 。 黃色從地生 。 地從火生 。 如前說五陰中識 。 陰心持地 。 或為木臟 。 木青是空也 。 脾從黃氣及心生 。 主口為志 。 甘味多入脾 。 增脾損腎 。 若脾中 。 無意多迴惑肝 。 害脾成病 。 若如木剋土 。 肝強脾弱 。 當止心於肝 。 以黃氣攝取青氣 。 脾病則差也 。
黃氣者字也 。 五臟如蓮花 。 靡向下也 。 內五臟外五行 。 出成形體 。 此則名也 。 色即四大五根 。 名即想行等 。 四陰心也 。 即是日月五星 。 十二宮 。 二十八宿 。 成人之體也 。 山海大地 。 從阿字 。 出江河流 。 從鑁字出 。 金玉珍寶 。 日月星辰 。 火珠光明 。 從藍字成 。 五穀菓眾花開敷 。 因含字結也 。 界香美人天 。 長養顏色 。 滋味端正相貌 。 福德富貴 。 從欠字莊嚴 。
a 阿字 。 是東方阿閦如來 。 鑁字 。 西方阿彌陀如來 。 藍字 。 是南方寶生如來 。 唅字 。 北方不空成就如來 。 欠字 。 是上方毘盧遮那大日如來也 。
阿字 。 意甚深 。 空寂之體 。 取之不可取 。 捨之不可捨 。 法之母 。 大灌頂 。 阿字是也 。
阿字 。 是難信之法 。 小乘律師 。 特勿令見 。 此本五部梵本 。 四十萬言出 。 毘盧遮那經 。 金剛頂經 。 採集要妙 。 最上福田 。 唯此五字 。 真言誦者 。 所獲功德 。 不可比量 。 不可思議 。 不可說也 。 金剛頂經 。 五部真言 。 受持讀誦 。 觀照理性 。 令人獲福 。 骨堅體健 。 永無災障 。 及諸病苦 。 攝養長壽 。
此五字門 。 是五智髻珠 。 五佛肝心 。 十方三世諸佛 。 能寂智母 。 一切眾生 。 養育父母 。 十方法界庫藏也 。 能為三世 。 惡魔怨戰 。 獲得三世勝利故 。 如鉀鎧鉾楯 。 弓箭器杖 。 是故三世 。 諸佛菩薩 。 沒在是中 。 出生是中 。 牙是種子也 。 疏又此瑜伽之座 。 其黃金剛方輪 。 即是金剛座也 。
阿 。 金剛地部 。 一 。 阿字 。 作地觀金剛座觀 。
鑁 。 金剛水部 。 二 。 鑁字 。 作水觀蓮花觀 。
藍 。 金剛火部 。 三 。 藍字 。 作日觀也 。
唅 。 金剛風部 。 四 。 唅字 。 作月觀 。
欠 。 金剛空部 。 五 。 欠字 。 作空觀 。
如來體性無生觀 。
右五部真言 。 是一切如來 。 無生甘露之珍漿 。 醍醐佛性 。 之妙藥也 。 一字入五臟 。 萬病不生 。 況修日觀月觀 。 即時證得 。 佛身空寂 。
阿 。 鑁 。 覽 。 唅 。 欠 。 右上五字 。 法身真言 。 若日誦一遍 。 或七遍 。 或二十一遍 。 或四十九遍者 。 校量功德一遍福 。 如轉藏經 。 一百萬遍 。 何況禪寂 。 坐入定門 。
從阿字 。 觀諦審分明 。 如日照空 。 即是了觀佛性 。 所獲福 。 無有比量 。 祕藏文句 。 實不思議 。 只恐聲聞法師 。 小乘持律者 。 生疑不信 。 反益其罪 。
譬如王有稚子 。 偏最憐念 。 庫藏珍寶 。 傾竭不惜 。 唯不與干將鏌鎁 。 恐不解用 。 故傷其體 。 是故如來 。 密傳大菩薩 。 不與聲聞劣慧 。
馱盧麼陀都 。 法身如來真實也 。 從腋至頂為上 。 從臍至腋為中 。 從足至臍為下 。 於真言中 。 當應分別 。 三種成就也 。
下品悉地 。 阿羅波左那 。 是名出悉地 。 能生根莖 。 遍滿四方 。 誦一遍 。 如轉藏經 。 一百遍 。 即入如來 。 一切法平等 。 一切文字 。 亦皆平等 。 速得成就 。 摩訶般若 。 誦兩遍 。 除滅億劫 。 生死重罪 。 文殊 。 普賢 。 隨逐四眾 。 圍繞如備 。 是慈無畏 。 護法善神 。 在其人前 。 若誦三遍 。 三昧現前 。 若誦四遍 。 總持不忘 。 若誦五遍 。 速成無上菩提也 。
中品悉地 。 阿尾羅吽欠 。 是名入悉地 。 能生枝葉 。 遍滿四方 。 光明光耀 。 入佛法界 。 名入悉地 。 若誦一遍 。 如轉藏經 。 一千遍 。
上品悉地 。 阿鑁㘕唅欠 。 是名祕密悉地 。 亦名成就悉地 。 亦名蘇悉地 。 蘇悉地者 。 遍法界也 。 成就佛果 。 證大菩提 。 法界祕言 。 光明遍滿 。 唯佛與佛 。 能入此門 。 緣覺聲聞 。 不能照 。 此亦名祕密悉地 。 若誦一遍 。 當如轉藏經 。 一百萬遍 。
出悉地 。 從足至腰 。 入悉地 。 從臍至心 。 祕密悉地 。 從心至頂 。 如是三悉地 。 出悉地 。 化身成就 。 入悉地 。 報身成就 。 祕密悉地 。 蘇悉地 。 法身成就 。 實是三種常身 。 正法之藏 。 法身遮那 。 具足之體 。 五部三部 。 真實之源 。 是故稽首禮 。 毘盧遮那佛 。 此三五字 。 即十五字 。 即十五種 。 金剛三昧 。
一字 。 即十五字 。 十五字 。 即一字 。 一字 。 即五字 。 五字 。 即一字 。 逆順旋轉 。 初後不二 。 今八門中 。 該攝萬法 。 一字中 。 攝一切字 。 一切字中 。 攝一字 。 以一字 。 釋一切字 。 以一切字 。 釋一字 。 以一字 。 成立一切字 。 以一切字 。 成立一字 。 以一字 。 破一切字 。 以一切字 。 破一字義 。 即是順一遍 。 逆一遍 。 次順旋轉四遍 。 次逆旋轉四遍 。 利益十方界 。 一切眾生 。 皆成佛義也 。
凡人汗栗馱心 。 形猶如蓮花合 。 而未敷之像 。 有筋脈約之 。 以成八分 。 男子上向 。 女人下向 。 觀此蓮花 。 令其開敷 。 為八葉白蓮花 。
此臺上 。 觀阿字 。 作金剛色 。 復阿字 。 如方黃壇 。 身在其中 。 從阿字 。 出羅字 。 燒身悉成灰已 。 此灰中 。 生縛字 。 其色純白 。 從此出生 。 阿鑁囕唅欠 。 五輪字 。 而即從腰下 。 至頂上 。 安立身五處 。 謂淨菩提心 。 以此五字門為緣 。 生大悲根 。 佛娑羅樹王增長 。 彌布滿於法界 。
然一切法 。 即由此五字門 。 本不生 。 離言說 。 自性淨 。 無因緣 。 如虛空也 。 為八葉位 。 從臍至心 。 為金剛臺 。 臍為大海 。 從臍已下 。 此地居諸尊位 。 在海岸邊也 。 謂從諸佛大悲海 。 而生金剛智 。 從金剛智 。 出生一切佛會也 。
於此心八葉花臺上 。 而觀阿字 。 從此字出無量光 。 從心中 。 四散而合 。 為光鬘 。 猶如花鬘 。 普遍一切佛剎 。 此光從頂至足 。 周匝環繞 。 行者之身也 。
復觀暗字 。 在頂上 。 轉成中胎藏 。 從此字 。 生三重光焰 。 一重光 。 遍繞咽上 。 從咽至頂 。 相隨所照及之處 。 諸尊隨現 。 成第一院曼荼羅 。 次一重光 。 遍遶心上 。 從臍以上至咽 。 諸尊隨現 。 成第二重曼荼羅 。 次一重光 。 遍繞臍上 。 從臍以下 。 諸尊隨現 。 成第三重曼荼羅 。 即是世間天院也 。
諸尊形色相好 。 各各差別 。 宛然具足 。 自身中 。 猶如親入佛會 。 而自身 。 都成曼荼羅身 。 即是普門 。 法界身也 。 其中胎藏 。 即是毘盧遮那 。 自心八葉花也 。 即於此心 。 蓮花臺上 。 為曼荼羅中胎 。 其外八葉 。 亦隨佛位 。 次列布也 。 四方即是 。 如來四智 。
其四隅葉 。 即是四攝法也 。 且東南方普賢 。 是菩提心 。 此妙因也 。 次西南方文殊 。 是大智慧也 。 次東北方彌勒 。 是大慈也 。 大慈大悲 。 俱是第二義也 。 次西北方觀音 。 即是證 。 謂行願成就 。 入此華臺三昧也 。 其四方葉中 。
初阿字 。 在東方 。 喻菩提心 。 最是萬行之初也 。 黃色是金剛性 。 其名曰寶幢 。 亦名阿閦佛 。
次阿字 。 在南方 。 是行 。 赤色火義 。 即同文殊之義 。 即是華開敷 。 亦名寶生佛 。
次暗字 。 在西方 。 是菩提也 。 萬行故 。 成等正覺 。 白色 。 即是圓明 。 究極之義 。 又是水義 。 其佛名阿彌陀也 。
次惡字 。 在北方 。 是正等覺果 。 其佛名鼓音 。 是釋迦牟尼也 。 即是大涅槃 。 迹極還本 。 故涅槃也 。 佛日己隱 。 於涅槃山 。 故色黑也 。
次即入中惡字 。 是方便 。 即知此心 。 法界之體 。 本來常寂滅相 。 此是毘盧遮那 。 本地之身 。 華臺之體 。 超八葉絕方所 。 非有心之境界 。 唯佛與佛 。 乃能知之 。 以此方便 。 同於大空 。 而現眾像 。 中心空 。 具一切色 。 即是加持世界 。 曼荼羅普門之會 。 無處不有也 。 但是如來 。 一身 。 一智 。 一行 。 是故八葉 。 皆是大日如來 。 一體也 。
是故中尊大日 。 是法身 。 祕密主金剛惠印 。 是般若 。 觀自在 。 持蓮華印 。 是解脫 。 則身密法身德 。 口密 。 是般若德 。 意密 。 是解脫德也 。 因般若故 。 得解脫 。 解脫 。 因般若 。 此二依 。 法身之體 。 不即不離 。 闕一不得 。
猶如伊字三點 。 菩提心 。 此金剛部 。 大悲蓮華部 。 方便此應化身也 。 是故阿字 。 是胎內 。 指位在等覺已前 。 娑字胎外 。 指位妙覺 。 嚩字是用 。 一切法 。 轉咸依此門 。 跡恣二化 。 濟度十界也 。 此如來智印 。 是心實相 。 一切智智果 。 即菩提心為因 。 大悲為根 。 方便為究竟 。 以一切智門 。 五種義 。 為眾緣 。
若有眾生 。 知此法教者 。 世人應供養 。 猶如敬制底 。 制底 。 是生身舍利所依 。 是故諸天世人 。 祈福祐者 。 皆悉供養 。
若行人 。 信受如是義者 。 即法身 。 舍利所依也 。 復梵音制底 。 與質多體同 。 此中祕密 。 謂心為佛塔也 。
如第三曼荼羅 。 以自心為基 。 次第增加 。 乃至中胎 。 涅槃色 。 最居其上 。 故此制底甚高 。 又從中胎八葉 。 次第增加 。 乃至第三 。 隨類普門身 。 無處不遍 。 故此制底極廣 。 蓮華臺達磨馱都 。 所謂 。 法身舍利也 。
若眾生 。 解此心菩提印者 。 即同毘盧遮那 。
故云 。
世間應供養 。 猶如敬制底也 。
然毘盧身土依正相融 。 性相同一真如 。 遍滿法界大我 。 身口意平等 。 如太虛空 。 以虛空為道場 。 以法界為床 。 大日如來 。 為令知見此道 。 示二種法身 。 智法身佛 。 住實相理 。 為自受用 。 現三十七尊 。 令一切 。 入不二之道 。 理法身佛 。 住如如寂照 。 法然常住不動 。 現於八葉 。 為自他受用 。 示三重曼荼羅 。 令十界證大空 。 雖是理智之殊 。 廣略之異 。 本來一法 。 曾無殊異 。 萬法歸一阿字 。 五部同一遮那也 。
我依毘盧遮那佛 。
開心智印建標義 。
無量功德普莊嚴 。
同入總持諸善逝 。
願共有緣修學者 。
安住無上清淨海 。
三種悉地破地獄轉業障出三界祕密陀羅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