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曼荼羅及揀擇地法

上都大興善寺沙門 。 慧琳依諸大乘經集

謹案 。 蘇悉地 。 蘇婆呼 。 玉呬耶 。 大毘盧遮那成佛等經 。 略集揀擇地 。 建立曼荼羅法 。 修真言者 。 依祕密教 。 持誦諸尊真言 。 求世間出世間 。 二種成就者 。 先發不退 。 大菩提心 。 求入諸佛海會 。 大曼荼羅 。 從阿闍梨 。 受菩提心戒 。

得灌頂已 。 稟學三密相應 。 修行儀軌 。 晝夜依時 。 如法念誦 。 身語意業 。 常與法俱 。 遠離攀緣 。 妄情散亂 。 常觀諸法實相 。 清淨圓明 。 深入瑜伽 。 妙三摩地 。 善通理事 。 離相修行 。 從灌頂阿闍梨 。 親受法要 。 明閑教中 。 開遮方便 。

如是之人 。 方可建立 。 諸曼荼羅 。 利益自他 。 求一切悉地 。 決定成就 。 若不具如上諸緣 。 不從明師 。 親受其法 。 不閑教意 。 不可造次 。 趣然建立 。 非但觕動 。 靈祇不安 。 抑亦自招其咎 。 此教乃是 。 一切如來 。 瑜伽祕要 。 三摩地門 。 密供養儀 。 內心自修 。 甚深方便 。 普賢願行 。 意趣簡妙 。 近而難知 。 雖約事相 。 而明運以 。 瑜伽妙觀 。 凡所施為 。 無非佛事 。 明智君子 。 善擇所師 。 勿教我慢之流 。 不從師學 。 尋文臆斷 。 取相滯名殊 。 不知瑜伽深旨 。 迷惑之甚也 。

此法大教 。 雖即具明 。 修行者 。 卒難尋檢 。 又不明 。 先後次第 。 今故纂集 。 以傳諸未悟 。 惟博學通人 。 更為詳定 。

蘇婆呼經云 。

行者 。 若欲持誦真言 。 速成就者 。 應於諸佛 。 曾所住處 。 或於菩薩 。 緣覺聲聞 。 所住之處 。 作曼荼羅 。 速得成就 。

蘇悉地經云 。

若求上品悉地 。 應於如來 。 八大塔處 。 菩薩生處 。 修苦行處 。 高山頂上 。 海島名山 。 大海岸上 。 深山谷中 。 舍利塔前 。 有形勢處 。 自愛樂處 。 多花菓處 。 大林藪中 。 大龍池邊 。 大河潭上 。 清淨泉池 。 無憒閙處 。 大湫岸邊 。 深山蘭若 。 多香木處 。 逈獨大樹 。 影不移處 。 多聖跡處 。 如是等處 。 名為最勝 。 力能成就 。 上等悉地 。

若於大蓮華池 。 大河洲渚 。 深巖窟中 。 花園林中 。 足乳木處 。 往昔菩薩 。 所遊履處 。 清淨蘭若 。 多泉池處 。 無苦寒處 。 無苦熱處 。 逈獨高臺 。 無諸猛獸 。 多麋鹿處 。 山腹有水 。 無人到處 。 吉祥軟草 。 遍布地處 。 大河岸上 。 清淨伽藍 。 大佛殿中 。 或林木茂盛 。 多花果處 。 周匝有水 。 土餘賸處 。 國土人盛 。 多慈悲處 。 城邑聚落 。 多人信敬 。 奉佛教處 。 往昔曾經 。 轉法輪處 。 或自所居宅舍 。 清淨之處 。 如是等處 。 名為殊勝 。 力能成就 。 吉祥增福 。 息災敬愛等 。 中品悉地 。

若於曠野 。 神靈所居 。 大塚墓間 。 尸陀林中 。 最高山頂 。 諸大靈山 。 執金剛前 。 大龍池邊 。 諸天祠中 。 大神廟中 。 祠大祓處 。 阿修羅窟 。 諸仙洞中 。 大陂大澤 。 十字大路 。 大衢道邊 。 山巖龍窟 。 大盤石上 。 佛塔處土地 。 有靈多聖跡處 。 如是等處 。 力能成就 。 金剛部法 。 辟除鬼魅 。 損壞怨敵 。 摧伏天龍 。 諸曼荼羅等 。 速得成就 。

玉呬耶經云 。

於巖崛中 。 及山頂上 。 先所淨地 。 及於窟上 。 或於楹上 。 并與石上 。 或制底邊佛塔中 。 及於河潭上 。 近河洲渚 。 如是之處 。 作曼荼羅者 。 不須掘地 。 及以治打 。 勿疑高下 。 不平等過 。 隨其地勢 。 拂治灑水 。 手按其地 。 及誦真言 。 即成清淨 。 或於作曼荼羅處 。 有其地過 。 不得除者 。 但以真言加持 。 而作清淨 。 亦通持誦 。

若為急速之事 。 作曼荼羅 。 及作辟除 。 鬼魅所著 。 并與自身灌頂 。 作曼荼羅者 。 勿須細揀其地 。 隨宜而作 。 都以枳里 。 枳羅忿怒 。 無對真言 。 持誦香水 。 先灑其地 。 及灑牛五淨 。 以為淨地 。

又云 。

其地處所 。 下濕有水 。 即於其上 。 密布淨板 。 如法加持 。 塗拭清淨 。 作曼荼羅 。 亦得成就 。

又云 。

淨地之法 。 七日已前 。 往於其處 。 如法護身 。 及護弟子 。 供養地神 。 及護其地 。 方起穿掘 。 除去地過 。 若不去其地過 。 而作法者 。 必難成就 。 是故當須 。 除其地中 。 骨石灰炭 。 樹根蟲窠 。 髑髏毛髮 。 及瓦礫等 。 盡去令淨 。 應當細擣 。 所掘之土 。 還填其處 。 打令堅實 。 復以牛液 。 及諸香水散灑 。 令潤澤已 。 還打極令平正 。 猶如手掌 。 即以香水 。 調瞿摩夷 。 從東北角 。 右旋而塗 。

復於曼荼羅中心 。 穿一小坑 。 持誦五種穀 。 及五種寶 。 五種香 。 五種藥 。 安於坑中 。 築令平正 。 如是置寶 。 及淨治已 。 次應當作 。 受持地法 。 三日已前 。 各用本部 。 辨事真言 。 持誦香水 。 於日沒時 。 用灑其地 。 以右手按地 。 持誦曼荼羅主真言 。 以受持此名 。 受持地法也 。

已上 。 蘇悉地中說 。

又毘盧遮那經中云 。

祕密主 。 彼揀擇地 。 除去礫石 。 碎瓦破器 。 髑髏毛髮 。 糠糟灰炭 。 刺骨朽木等 。 及蟲蟻蜣蜋 。 毒螫之類 。 離如是諸過 。 遇良日晨 。 定日時分 。 宿直諸執 。 皆悉相應 。 於食前時 。 值吉祥相 。 先為一切 。 如來作禮 。 以如是偈 。 驚發地神 。

偈曰 。

汝天親護者 。
於諸佛導師 。
修行殊勝行 。
淨地波羅蜜 。

如破魔軍眾 。
釋師子救世 。
我亦降伏魔 。
我畫曼荼羅 。

阿闍梨 。 應誦梵本 。 彼應長跪 。 舒右手 。 按地 。 頻誦此偈 。 以塗香花等 。 供養諸佛菩薩 。 及以地神 。 如是供養已 。 修行者 。 須應歸命 。 一切如來 。 然後治地 。 如其次第 。 當具眾德 。

又云 。

祕密主 。 如是所說處所中 。 隨在一地 。 治令堅固 。 取未至地瞿摩夷 。 及瞿模怛羅 。 和合塗之 。 次以香水真言灑淨 。

即說真言曰 。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aṃ SD-D7C4.gifa pra ti sa rme SD-D7C4.gifga ga na sa me SD-D7C4.gifsa ma ntā nu ga te pra kya ti vi śū ddhe SD-D7C4.gifdha rma dhā tu vi śū dha ni SD-D7C4.gifsvā hā SD-D9C6.gif

此真言 。 加持香水 。 始終用 。 按諸經說 。 次第如上 。 今修行者 。 師受相傳 。 不無委細 。 凡欲建立曼荼羅 。 先擇其地 。 自量本所求願 。 擇取相應之處 。 先須從師稟受 。 加持之法 。 心無疑滯 。 然後善擇其時 。 取良日吉辰 。 方可建立 。 七日已前 。 掃灑塗拭 。 用前真言加持 。 香水遍灑令淨 。 至日暮時 。 燒香散花 。 敷新淨物 。 或布荷葉 。 隨其力分 。 所有香花飲食 。 燈明閼伽等 。 供賢聖 。 及以地神 。 作請地法 。

修行者 。 著新淨衣 。 屏去餘人 。 獨入置曼荼羅處 。 若是露地 。 應以縵幕圍繞 。 或隨時遮閉 。 各依本部 。 修行真言次第 。 密加持自身 。 面向東方 。 手執香爐 。

誦啟請偈曰 。

出毘盧舍那經文 。

諸佛慈悲者 。
存念我等故 。
明日受持地 。
并佛子當降 。

經文雖爾 。 言約義隱 。 闕請地神句 。 今以後偈相傳 。 與前意不異 。 文備義顯 。 二偈總通 。 取捨隨意 。

偈曰 。

諸佛慈悲有情者 。
唯願存念於我等 。
我今請白諸賢聖 。
堅牢地天并眷屬 。

一切如來及佛子 。
不捨悲願悉降臨 。
我受此地求成就 。
為作證明加護我 。

誦三遍 。 或七遍 。 若能誦 。 得梵本最善 。 梵云云如是 。 慇懃奉請已 。 心想聖眾 。 悉皆雲集 。 即觀大日如來 。 自性清淨身 。 周遍法界 。 十方三世 。 一切如來 。 亦復如是 。 想自身如 。 金剛薩埵菩薩 。 於一切如來前 。 以清淨三業 。 至誠禮敬 。 作此禮已 。 便即雙膝長跪 。 以定手執金剛杵 。 當心直竪 。 以慧手舒五輪 。 平掌按地 。 誦前經中 。 驚發地神偈七遍 。 每誦一遍 。 一按於地 。 又誦地天真言 。 百八遍 。

真言曰 。

na maḥ sa ma nta bu ddhā nāṃ SD-D7C4.gifpṛ thi vyai svā hā SD-D9C6.gif

心想地神 。 猶如天女 。 眾寶莊嚴 。 與無量眷屬 。 各捧寶瓶 。 及持香花 。 從地涌出 。 憶本誓願 。 不敢違佛教命 。 來此證明 。 又誦如來 。 慈護真言 。 一百八遍 。 饒益地神 。

慈護真言曰 。

oṃ  bu  ddha  mai  tri  va  jra  ra kṣa  hūṃ  svā  hā

唵 。 沒 。 馱 。 每 。 怛哩 。 縛 。 日羅 。 羅 。 乞灑 。 憾 。 娑婆 。 訶 。

修行者 。 至誠焚香 。 啟告賢聖 。 及以地神言 。 仰啟一切如來 。 諸大菩薩 。 緣覺聲聞 。 五類諸天 。 堅牢地神 。 及此處靈祇等 。

我某甲 。 依持明藏教 。 受持某尊真言 。 為求無上菩提 。 欲於此地 。 建立曼荼羅 。 精修念誦 。 我所求事 。 願速成就 。 唯願地神 。 憶本所願 。 許我建立曼荼羅 。 護助於我 。 勿令天魔 。 及惡鬼神 。 作諸障難 。 如本師釋迦如來 。 坐菩提樹 。 降伏眾魔 。 我今亦爾 。

若有障難 。 願諸佛菩薩 。 示其先相 。 令我自辨 。 善惡之肇 。 唯願本尊 。 及諸明王 。 護念於我 。 勿使鬼神 。 乍現其相 。 誑惑於我 。 若無障難 。 願見吉祥 。 殊勝境界 。

如是啟告已 。 便於置壇處西邊 。 如法護身 。 靜然安坐 。 誦本所持真言 。 一千八遍 。 若真言文 。 廣者應隨自力 。 或誦一百八遍 。 下至誦三七 。 五七遍 。 離諸思想 。 一心正念 。 即於其處 。 右脇面東南 。 首舉身 。 如師子王 。 寂靜安眠 。 取其境界 。 若先來寢 。 息處清淨者 。 隨自意樂亦通 。 不必要須此處 。 但一心專注 。 觀菩提心 。 月輪了了分明 。

又於菩提心中 。 觀一如意寶珠 。 內外分明徹 。 心無異想 。 便即睡眠 。 若先學禪寂之人 。 必須但臆 。 但寂其心 。 如前入觀 。 觀如意寶 。 所有成不成相 。 悉於心鏡中現 。 若先相不善 。 不應建立 。 若強作者 。 恐招自損 。 若先相善者 。 方可建立 。

明日 。 即於所置壇處 。 當中掘之 。 須方一肘 。 深亦一肘 。 簡去瓦石 。 卻填土築 。 令平正 。 驗其虛實 。

若卻填纔滿 。 土無餘賸 。 其地為中 。 求事小成 。 無廣大力 。

若卻填不滿 。 土少不足 。 其地為下 。 虛怯不堪 。 求事難成 。

若填滿土賸 。 其地吉祥 。 求事速成 。 有大力用 。

又須嘗其土味 。 辨其善惡 。 土味苦澁 。 及以臭穢 。 其地不堪 。 其味酸醎 。 或有辛辣 。 當知其地 。 只堪建立 。 金剛部中 。 推壞曼荼羅 。 不堪成就 。 吉祥等法 。 其味淡薄 。 無諸惡味 。 此處和善 。 性兼緩慢 。 久乃成就 。

若土味 。 甘美及香氣 。 最為殊勝 。 能成一切 。 最上悉地 。 大曼荼羅 。

又須觀其土色 。 與所求事相應 。 方可建立 。 其土白色 。 與息災成就相應 。 土若黃色 。 堪為增益 。 土若青黑 。 唯堪降伏 。 土若赤色 。 即與鉤召 。 敬愛相應 。 餘如蘇悉地中廣說 。

修行者 。 如前觀其境界 。 及土虛實 。 色味善惡已 。 若如前說 。 皆悉相應 。 堪建立者 。 即以不動尊母捺羅真言 。 一百八遍 。 加護其地 。 然後總掘 。

不動尊真言曰 。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SD-D7C4.gifca ṇḍa ma hā ro ṣa ṇa SD-D7C4.gifspha ṭ ya hūṃ tra ṭ SD-D7C4.gifhāṃ tra ṭ

掘地意者 。 恐地中有穢物 。 如前所說 。 灰炭髑髏 。 蟲窠樹根 。 毒螫之類 。 或有古墓伏屍 。 若惡物苦多 。 不堪建立 。 應當捨棄 。 更求勝處 。 若無此過 。 但掘深一肘 。 二肘 。 或深三肘 。 其土運出 。 細打揀擇 。 若穿至地床 。 未曾掘處 。 知地必淨 。 心復不疑 。 不論深淺 。 即不須掘 。

若土色有雜 。 不相似者 。 亦須除去 。 別取河岸 。 淨土替之 。 如法填治 。 每填土一重 。 即以加持 。 香水一灑 。 乃至填滿 。 皆如是作 。 填土滿已 。 築令堅實 。 平如鏡 。 面其屋舍 。 或經多年 。 曾被烟熏 。 不清淨者 。 應當泥拭 。 極令清淨 。 或以香水淨土 。 遍塗屋舍 。 及以牆壁 。 極令清淨 。 屋若新淨 。 但以香水真言 。 加持遍灑 。 即成清淨 。

若欲起壇 。 不用築土為之 。 乾已 。 必當破裂 。 即不吉祥 。 應先一月 。 兩月已前 。 於清淨處 。 取好淨土 。 以加持香水 。 和泥作墼 。 一如塼不曬曝 。 令乾勿使 。 鷄犬人畜 。 履踐污穢 。 曝極乾已 。 即用此墼 。 平布作壇 。 取求事人 。 肘指之量 。 制作方壇 。 大小準教 。 六肘已下 。 壇高四指 。 十二肘 。 已下量高八指 。 十二肘 。

已上 。 準此增加 。 但一重平正 。 更無層級 。 皆於東北隅 。 稍令墊下 。 如法平塗 。 及四邊地乾已 。 即五寶五藥等 。 安置壇中 。 五寶者 。 所謂 。 金 。 銀 。 真珠 。 瑟瑟 。 頗梨 。 是為五種寶也 。

又取五種藥 。 所謂 。 娑賀揖囉娑賀禰縛建吒迦哩儗哩羯囉拏 。 勿哩賀底 。 當於外國 。 估客處求覓 。 若無此藥 。 即以唐國所出 。 靈藥替之 。 所謂 。 赤箭人參伏苓石 。 昌蒲天門冬 。

又取五種穀子 。 所謂 。 稻穀大麥小麥 。 菉豆胡麻 。 又取五種香 。 所謂 。 檀香 。 沈香 。 丁香 。 欝金香 。 龍腦香 。 已上寶穀香藥等 。 各取小許 。 共置一瓷合中 。 或於瓷瓶中 。 或金銀器中盛之 。

以地天真言加持 。 一百八遍 。 埋於壇中心 。 勿令人知 。 當曼荼羅主位 。 下埿平乾已 。 又土砂塗如前 。 遍塗極令細滑 。 待乾 。 即以香水 。 調瞿摩夷 。 瀘灑令淨 。 加持諸香末 。 以無能勝明王真言 。 或以大輪金剛真言 。 加持一百八遍 。

無能勝真言曰 。

那莫三滿多母馱南唵戶嚕戶嚕戰拏哩麼蹬儗娑嚩賀 。

先塗壇上 。 次塗四邊 。 皆從東北角 。 右旋塗拭 。 又即以塗地真言 。 加持隨塗 。

誦塗地真言曰 。

唵迦囉黎 。 摩賀迦羅黎娑嚩賀 。

如是數數 。 頻塗三五遍 。 即用蓮子草揩摩 。 或取蜀葵葉 。 和小許墨汁 。 并擣香茅草相和 。 如法揩摩 。 一兩遍已 。 承濕掃令光淨 。

如法正掃之時 。 誦掃地真言曰 。

唵賀羅賀羅羅祖仡羅 。 賀羅拏野娑嚩賀 。

既塗拭已 。 燒香散花 。 誦無動明王真言千遍 。 辟除障者 。 加護其處 。 手捧香爐 。 至誠啟告 。 即住大日如來觀 。 觀菩提心 。 分明顯現於心 。 月輪中觀阿字 。 白色放大光明 。 照無邊界 。 便連誦阿字真言 。 一氣盡力 。 如是連誦 。 或一息 。 三息 。 乃至心得相應 。 離一切分別 。 入於清淨法界 。 然後可止 。 即結金剛輪印 。 及誦真言 。 加持自身 。 及以壇上 。

此印 。 從淨法界體 。 建立如是 。 大曼荼羅 。 然後依教 。 分布聖位 。 廣略隨意 。 或置一位 。 或安五位 。 或安九位 。 或十七位 。 乃至二十九 。 三十七等 。 無量無邊 。 種種差別 。 一一皆依 。 本教建立 。 凡分布聖位 。 皆從心向外 。 展轉相從 。 三分減一 。 此即都說 。 建立曼荼羅法 。 大綱如此 。 願例可知也 。

或有密從阿闍梨 。 傳受祕法 。 從心建立 。 以智火燒 。 除一切妄分別 。 成淨法界 。 於法界中 。 次第如法 。 一一安布 。 乃至無量 。 種種殊勝 。 廣大佛事 。 此乃心契祕傳 。 苟非其人 。 道不虛授 。 豈可形於 。 翰墨悉者也 。 琳雖不才略陳 。 小分大意 。 萬不書一 。 惟達學通人 。 照見其事也 。

建立曼荼羅及揀擇地法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