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光祿卿 。 明教大師臣法賢奉詔譯 。
我今歸命佛菩薩 。
演彼相應大教王 。
略述觀音菩薩儀 。
能成所作利群品 。
爾時世尊 。 為欲利益 。 諸眾生故 。 演說諸佛 。 相應大教 。
佛言 。
若阿闍梨 。 及與行人 。 為欲修行 。 菩提分法 。 及種種成就者 。 當於觀自在 。 菩薩法而修習之 。 若修此法先求靜處 。 依於儀軌專心不懈 。 修其先行令得精熟 。 然後依法 。 作其觀想 。 及誦吽字 。 擇地結界作法遣魔已 。 乃於彼處 。 敷草而坐 。
時持誦人 。 將欲運心觀想賢聖 。 先須淨其三業 。 即誦淨三業真言曰 。
唵哥野嚩酤唧多 。 嚩日囉 。 莎婆嚩怛囉 。 酤㰠 。
誦此真言已 。 復說譬喻伽陀曰 。
譬如清淨妙色蓮 。
雖生泥中不可染 。
如是眾生處煩惱 。
悉得清淨於三界 。
誦伽陀已 。 自想頂戴寶冠 。 內有無量壽佛 。 次於本心 。 想出開敷白蓮華 。 於彼華上 。 想有月輪 。 於月輪中 。 想現 oṃ 唵字 。 體如虛空 。 唯真實大智 。 然後誦 。 開慧真言曰 。
唵唧多鉢囉 。 底微鄧迦嚕彌 。
誦此真言已 。 復想眾寶化成 。 八葉蓮華 。 於彼華上 。 想有月輪 。 於月輪中 。 現出 hrīḥ 紇陵字 。 即是觀自在菩薩本身 。 結跏趺坐 。 其身赤色 。 而有二臂 。 於菩薩左邊 。 想白衣菩薩 。 手持蓮華 。 次想八方賢聖 。 第一於蓮華東葉位 。 想現尾路吉儞菩薩 。 手持紅色蓮華 。
菩薩真言曰 。
唵尾路吉儞阿嚩路哥野娑嚩賀 。
於蓮華南葉位 。 想現多羅菩薩 。 手持綠色蓮華 。
菩薩真言曰 。
唵多哩咄多哩咄哩娑嚩賀 。
次於蓮華西葉位 。 想部哩尼菩薩 。 手持優鉢羅華 。 花內有八輻輪 。
菩薩真言曰 。
唵部哩尼摩賀作訖囉 。 嚩哩底 。 儞吽 。
次於蓮華北葉位 。 想現顰眉菩薩 。 手持黃色蓮華 。
菩薩真言曰 。
唵勃哩 。 酤致怛致 。 末吒吽 。
次於蓮華東北葉位 。 想現鉢訥摩 。 嚩枲儞菩薩 。 手持緋色蓮華 。
菩薩真言曰 。
唵摩賀室哩 。 曳摩尼鉢訥彌吽 。
次於蓮華東南葉位 。 想現嚩日囉鉢訥摩說哩菩薩 。 手持白蓮華 。
菩薩真言曰 。
唵嚩日囉 。 鉢訥彌濕嚩 。 哩馱囉鉢訥彌吽 。
次於蓮華西南葉位 。 想現尾說鉢訥摩菩薩 。 手持黑色蓮華 。
菩薩真言曰 。
唵尾濕嚩 。 鉢訥彌紇哩 。
次於蓮華西北葉位 。 想現尾說嚩日囉菩薩 。 手持羯磨杵 。
菩薩真言曰 。
唵尾濕嚩 。 嚩日哩吽 。
次於蓮華中心 。 復想觀自在菩薩 。 現大妙色身 。
真言曰 。
唵紇陵鉢訥摩 。 那哩帝濕嚩囉吽 。
如是諸大菩薩 。 及微妙真言 。 若持誦人依法 。 作其觀想 。 及誦真言 。 專注不退 。 是人當來 。 速證佛果 。 設受五慾樂 。 亦能圓滿 。 十波羅蜜 。 及總持門 。 乃至辟支佛 。 十地菩薩 。 佛寂靜句 。 速得成就 。 勿生疑惑 。
復次 。 持誦之人 。 亦須常服 。 五種大乘之藥 。 所謂 。 冐地唧多羯哩布 。 囉囉訖多 。 贊捺那 。 嚩日囉 。 烏那哥等 。 若能常服 。 如是之藥 。 及持誦不輟 。 速離老病苦 。 增長壽命 。 變於色相 。 見者愛敬 。 現世獲得 。 成最上智 。
復次所有 。 息災增益 。 敬愛降伏 。 乃至勾召除滅 。 諸魔發遣 。 冤惡禁法 。 打惡之法 。 乃至飛空自在 。 及諸三摩地等 。 若修觀自在法 。 悉皆成就 。
觀自在菩薩 。 根本真言曰 。
唵紇陵鉢訥摩 。 那哩帝 。 濕嚩囉吽 。
復次 。 若持誦人 。 常念此觀自在菩薩 。 根本真言 。 日誦一百八遍 。 是人晝夜 。 所作之罪 。 悉皆銷滅 。
若日誦五百遍 。 能除一切病 。
若日誦一千遍 。 得壽命增長 。
若誦二千遍 。 得眾人恭敬 。
若持誦三千遍 。 眾人愛敬 。 增長富貴 。
若持誦四千遍 。 遠離貧苦 。
若持誦五千遍 。 能令一切冤家 。 身心慌亂 。
若持誦六千遍 。 能降諸冤家 。
若持誦七千遍 。 能降四魔 。
若持誦八千遍 。 能降諸天及天女 。
若持誦九千遍 。 能降夜叉 。 及夜叉女 。
若持誦一萬遍 。 能降天龍及人 。
若持誦二萬遍 。 諸隱身賢聖 。 而作成就 。
若持誦三萬遍 。 能滿一切願 。
若持誦四萬遍 。 當得騰空自在 。
若持誦五萬遍 。 當得聖劍成就 。
若持誦六萬遍 。 當得持明天 。
若持誦七萬遍 。 得為世間主 。
若持誦八萬遍 。 當得鐵輪王位 。
若持誦九萬遍 。 當得金輪王位 。
若持誦一洛叉數 。 當得菩薩位 。
若持誦十洛叉數 。 當得自在 。 滿十地位 。
若持誦五十洛叉數 。 當證佛位 。
若持誦一俱胝數 。 當得具足 。 極樂世界 。 無量壽佛 。 身口意等 。 利樂眾生 。
爾時世尊 。 復說白衣菩薩真言曰 。
唵半拏囉嚩枲儞嚩囉禰吽 。
此白衣菩薩 。 微妙真言 。 若人常能持誦 。 所有一切罪業 。 悉皆消滅 。 若能依法專注 。 持誦滿一七日 。 所有國城之內 。 一切人民 。 皆悉奉重 。 若持誦一月 。 獲大富貴 。 如是持誦 。 至一洛叉數 。 當得與菩薩 。 威力無異 。
復次說尾路吉儞菩薩真言曰 。
唵尾路吉儞阿嚩路哥野娑嚩賀 。
此菩薩微妙真言 。 若人依法持 。 誦一萬遍 。 當得聖劍成就 。 若持誦人 。 有所求事 。 當取齒木 。 加持二十一遍 。 揩齒而臥 。 所求之事 。 夢中皆說 。 凡所說事 。 悉皆真實 。
復次說多羅菩薩真言曰 。
唵多哩咄多哩咄哩娑嚩賀 。
此菩薩微妙真言 。 若人依法 。 持誦一洛叉數 。 是人能降 。 三界一切 。 天 。 龍 。 阿修羅 。 持明天 。 及彼等女 。 來為僕使 。 無不隨心 。 持誦人 。 若欲作勾召 。 彼天龍 。 及女等來者 。 當想彼身赤色 。 於其心中 。 有金剛鉤 。 光明熾盛 。 鉤於彼心 。 又想以羂索 。 繫於項頸 。 作怖畏相 。 凡所勾者 。 隨持誦時 。 必定速至 。 有所求事 。 悉得隨心 。
復次說部哩尼菩薩真言曰 。
唵部哩尼摩賀作訖囉 。 嚩哩底 。 儞吽 。
此菩薩微妙真言 。 若人持誦 。 欲求成就者 。 先當用尾拏嚩 。 嚩日嚕 。 那哥等藥 。 塗曼拏羅 。 如圓月相 。 然後隨力 。 備香花等 。 於中而為供養 。 持誦之人 。 然後敷座而坐 。 一心專注 。 持誦不懈 。 有所求事 。 必獲成就 。 見受快樂 。 命終之後 。 當得生於 。 極樂世界 。
復次說顰眉菩薩真言曰 。
唵勃哩 。 酤致怛致末吒吽 。
此菩薩微妙真言 。 若人持誦 。 欲作調伏法者 。 當取冤家足下土 。 及河兩岸土 。 復用毒藥 。 芥子鹽血 。 及尾拏嚩 。 嚩日嚕 。 那哥等 。 同和為泥 。 作冤家像 。 用人骨為橛 。 釘像身分肢節 。 盛髑髏內 。 用髑髏蓋 。 於尸陀林中 。 用燒屍火炙 。 誦真言加持 。 經三七晝夜 。 決定調伏 。
復次說鉢訥摩嚩枲儞菩薩真言曰 。
唵摩賀室哩 。 曳摩尼鉢訥彌吽 。
此菩薩微妙真言 。 若持誦時 。 當先以香華等 。 五種供養已 。 方可持誦 。 能作一切處擁護 。 若於論義 。 決定得勝 。 得大自在 。 與觀自在等 。 若以蓮華一萬數 。 作護摩 。 得為地主 。 若用蓮華 。 一洛叉數 。 作護摩 。 得輪王位 。
復次說嚩日囉鉢訥摩說哩菩薩真言曰 。
唵嚩日囉 。 鉢訥彌說哩嚩囉鉢訥彌吽 。
此菩薩微妙真言 。 若持誦人 。 作心念時 。 便能降伏句召 。 若持誦七遍 。 能擁護己身 。 若持誦千遍 。 能除毒藥刀劍 。 師子象蛇 。 火賊禁縛 。 海鬼等難 。 及除瘥珂哩枯 。 那哥訥蹉哩彌 。 多訥哩朗 。 儗多等病 。 及辟除一切 。 惡毒眾生 。 若持誦一洛叉 。 增長壽命 。 老復成少 。 身相圓滿 。 眾人愛敬 。 若境內亢旱 。 當於彼處 。 擇地畫作龍池 。 即於池前 。 心念龍名 。 以白芥子 。 及鹽作護摩 。 即降大雨 。 一境豐稔 。
復次說尾說鉢訥摩菩薩真言曰 。
唵尾濕嚩 。 鉢訥彌紇哩 。
此菩薩微妙真言 。 若人專注持誦 。 當得具足 。 身口意業 。 能成種種之事 。 所謂 。 禁伏法 。 魑魅法 。 釘橛法 。 鉤他心法 。 幻化法 。 乃至開修羅窟 。 及隱身飛空自在 。 悉能成就 。
復次說尾說嚩日囉菩薩真言曰 。
唵尾說嚩日哩 。 吽 。
此菩薩微妙真言 。 若持誦人 。 專注不懈 。 依法持誦 。 常能擁護自他 。 及得一切敬愛 。 乃至獲大辯才 。 能勝他辯 。 又此菩薩 。 能於地獄餓鬼 。 畜生等趣 。 救度眾生 。 發大精進 。 如觀自在菩薩 。 若有信重佛法者 。 菩薩當如其母 。 常為擁護 。
佛言 。
若復有人 。 於此一切 。 如來攝相應 。 大教王經 。 觀自在菩薩 。 念誦儀軌 。 心無疑惑 。 堅固修行 。 當得成就 。 究竟之法 。
又復有人 。 不入曼拏羅 。 乃至具煩惱 。 兼薄福等 。 是人隨意所欲 。 行住坐立 。 或語或笑 。 不間是事 。 恒發菩提心 。 想真實理 。 常當持誦 。 所作之法 。 皆能成就 。
又復持誦之人 。 發菩提心 。 服五種聖藥 。 所謂 。 摩賀囉訖當 。 羯哩布 。 囉囉訖多 。 贊捺那等聖藥 。 依觀自在菩薩 。 儀軌持誦 。 及供養賢聖 。 是人雖不作佛像 。 亦能獲得 。 最上相應 。 成金剛薩埵菩薩之位 。 速證菩提 。 如是成就 。 當有何相 。 彼菩提分法 。 及波羅蜜 。 總持門十地等 。 自然成就 。 若人悉能 。 依於一切佛 。 相應法持誦者 。 即與一切佛無異 。
復次若持誦人 。 心未寂靜 。 不能了解 。 相應之法 。 我今為彼 。 說幀像法 。
若持誦人 。 欲畫幀者 。 先求巧妙畫人 。 預令潔淨身心 。 修持齋戒 。 然用上好匹帛 。 兩頭具茸者 。 長二肘量 。 用上好彩色 。 於帛上畫一月輪 。 於月輪中 。 畫眾色八葉蓮華 。 於華中心 。 畫觀自在菩薩 。 身赤色三面六臂 。 頂戴寶冠 。 內有阿閦佛 。 右面黑色 。 微現忿怒相 。 左面白色 。 六臂依法 。 執持於蓮華 。 東葉位 。 畫尾路吉儞菩薩 。 身白色 。 左手持赤色蓮華 。 右手持金剛杵 。 南葉位 。 畫多羅菩薩 。 身綠色 。 左手持綠色蓮華 。 右手持寶 。 西葉位 。 畫部哩尼菩薩 。 身金色 。 手持優鉢羅華 。 內有輪 。 北葉位 。 畫顰眉菩薩 。 身紅白色 。 手持黃色蓮華 。 及持利劍 。 東北葉位 。 畫鉢訥摩嚩枲儞菩薩 。 身金色 。 手持緋色蓮華 。 東南葉位 。 畫嚩日囉鉢訥彌說哩菩薩 。 身如虛空色 。 手持白蓮華 。 及持玻瓈數珠 。 西南葉位 。 畫尾說鉢訥摩菩薩 。 身秋月色 。 手持黑色蓮華 。 及持經法 。 西北葉位 。 畫尾說嚩日囉菩薩 。 身種種色 。 手持蓮華 。 次於葉外四隅 。 畫戲鬘歌舞四 。 親近菩薩 。 次於四門位 。 想 jaḥ 𠺁 hūṃ 吽 vaṃ 鑁 hoḥ 呼等 。 四微妙字 。 變成鉤索鎖鈴四菩薩 。 護於四門 。
復次說畫像法 。 如前選擇 。 巧妙畫人 。 於素帛上 。 畫觀自在菩薩 。 身秋月色 。 具相圓滿 。 頂戴寶冠 。 內有無量壽佛 。 有八臂 。 右第一手 。 持數珠 。 第二手 。 執寶杖 。 第三手 。 執三叉 。 第四手 。 作施願印 。 左第一手 。 執蓮華 。 第二手 。 執軍持 。 第三手 。 執羂索 。 第四手 。 持般若經 。 以虎皮為衣龍 。 為絡腋 。 於蓮華上 。 或立 。 或跏趺坐 。 於菩薩右邊 。 畫持誦人 。 手持閼伽鉢及香爐 。 作恭敬相 。
復說畫像法 。 如寶陀洛迦山相儀 。 畫觀自在菩薩 。 身白色 。 具圓滿相 。 白衣裝嚴 。 右手持數珠 。 左手搘顋 。 作思念利益 。 一切眾生相 。 乘師子蓮華座 。 左足垂下 。 踏於蓮華 。 右足在於 。 蓮華座上 。
復說畫像法 。 如前於素帛上 。 畫觀自在菩薩 。 身紅白色 。 十臂 。 右第一手 。 持數珠 。 餘四手 。 作施無畏 。 救眾生難相 。 左第一手 。 持雙莖赤蓮華 。 上有般若經 。 餘四手 。 亦作施無畏 。 救眾生難相 。 乘師子蓮華座 。 垂下左足 。 以蓮華承 。 於菩薩右面 。 畫師子象火蛇 。 左面畫賊禁 。 縛海鬼等 。 如是八難 。 眾生遇之 。 作菩薩救度之相 。
復說畫像法 。 如前用素帛 。 畫觀自在菩薩 。 處月輪中 。 現種種色 。 有十三頭 。 各戴寶冠內 。 有無量壽佛 。 正面圓滿 。 第十三面綠色 。 現於馬頭 。 有百臂 。 手持種種 。 羯磨器仗 。 或畫百頭千臂 。 亦復手持種種 。 羯磨器仗 。 如是一切畫像 。 皆於右邊 。 畫持誦人 。 作胡跪恭敬 。 手持閼伽鉢 。 及香爐等相 。
如上諸幀像 。 持誦之人 。 隨心所樂 。 畫於一相 。 一一皆須發 。 最上殊勝之心 。 畫得幀已 。 即備辦殊妙 。 種種香華飲食 。 及一切供具 。 於幀前敷設 。 請阿闍梨 。 依法作慶讚已 。 持誦之人 。 然後自作潔淨 。 於此幀前 。 安坐定心 。 誦觀自在菩薩 。 根本微妙真言 。 若離諸疑惑 。 專注不懈 。 一切所作 。 決定成就 。
復次阿闍梨 。 為作慶讚 。 及與傳授 。 根本微妙真言已 。 彼持誦人 。 以弟子禮 。 當以種種 。 珍寶金銀財物 。 乃至國城 。 及與身命 。 皆可奉上阿闍梨 。 以為答謝 。
何以故 。 為如上法 。 難得值遇 。 何況傳授 。 是故虔心 。 求阿闍梨 。 願施歡喜 。 又復此法 。 不得傳授 。 容易之人 。 是人心不恭虔 。 恐招惡報 。
一切佛攝相應大教王經聖觀自在菩薩念誦儀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