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譯經三藏 。 朝散大夫 。 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詔譯 。
如是我聞 。
一時佛在 。 波羅奈國 。 鹿野苑中 。 瞻波無憂樹下 。 與大比丘眾 。 萬二千五十人俱 。 并慈氏菩薩等 。 諸菩薩摩訶薩 。 及天龍夜叉 。 羅剎 。 阿修羅 。 乾闥婆 。 迦樓羅 。 緊那羅 。 摩睺羅伽 。 人非人等 。 恭敬圍繞 。 而為說法 。 初善 。 中善 。 後善 。 其義深遠 。 梵行清淨 。 一切圓滿 。
爾時波羅奈國 。 有大國王 。 名曰梵壽 。 身心純善 。 慈愍有情 。 於彼大地 。 一切眾生 。 養育如子 。 其王出城 。 遊行佛寺 。 至精舍門 。
須臾顧視 。 有守門者 。 而白聖眾 。
梵壽大王 。 今在門外 。 將欲入寺 。
即時聖眾 。 速令知事僧 。 排列花鬘 。 知事僧聞已 。 開其殿門 。 求覓花鬘 。 而無所有 。 於佛頂上 。 見有花鬘 。 即取持行 。 與尚座等 。 并諸聖眾 。 迎接國王 。 所持花鬘 。 即以奉上 。 王即受之 。 而戴頭上 。 經須臾間 。 忽然頭痛 。
王自思惟 。
云何如是 。 我今應是 。 夏熱出行 。 致斯患苦 。
王乃即時 。 禮辭聖眾 。 迴歸宮闕 。 告近臣曰 。
我患頭痛 。 今擬沐浴 。 汝宜速疾 。 供辦香水 。
王即解其 。 一切莊嚴衣服 。 即便洗浴 。 有一宮人 。 善解供承 。 洗王身體 。 沐浴久時 。 頭痛不愈 。 王乃出勅 。 宣詔醫人 。
醫人即至 。 王遂告言 。
我因夏熱 。 出城遊行 。 於道路中 。 而患頭痛 。 即便沐浴 。 其疾不愈 。 卿意云何 。
醫人對曰 。
王之所患 。 傷於內熱 。 即用牛頭旃檀 。 塗其身上 。
王即依奏 。 塗其旃檀 。 亦不得差 。 於日夜分 。 得大苦惱 。
應諸醫人 。 俱至王所 。 互相視之 。 而發言曰 。
此疾所因 。 不可測度 。 深懷憂惱 。 王既如是 。 我等作何方便 。 得免王疾 。
言論之次 。 王有一妹 。 名酥鉢哩野 。 發菩提心 。 信重悲愍 。 見王患苦 。 心生怖懼 。 以手摩頂 。 而白王曰 。
云何怖懼 。 如怯弱之人 。
王即告言 。
酥鉢哩野 。 我今不知 。 云何而得 。 不苦不怖 。
妹復白言 。
王若如是 。 請詣佛所 。 佛具大悲 。 必為救濟 。
王即告言 。
汝所作意 。 善哉善哉 。 我為忘失 。 今即須往 。
尋勅重臣 。 令速排列 。 車輦騎乘 。 時御車者駕 。 五百乘車 。 王與眷屬 。 并諸臣寮 。 出於城外 。 往瞻波無憂樹下 。 而詣佛所 。 於其中路 。 有一女人 。 負薪為活 。 手把柴檐 。 生產路傍 。 王妹見已 。 不忍視之 。 以手掩面 。 迷悶倒地 。
王見如是 。 即問其妹 。
云何苦惱 。 汝為我說 。
其王皇后 。 名酥囉遜捺吒 。 以意思惟 。 而告王言 。
彼酥鉢哩野 。 迷悶倒地 。 為見路傍 。 檐柴女人 。 生產其子 。 苦惱甚深 。 彼妹心慈 。 不忍見之 。 遂乃如是 。
王既聞已 。 即告皇后 。
罪業宿報 。 不可逃免 。
王令宮人 。 給賜財物 。 濟彼貧乏 。 速令歸家 。
其妹迷悶 。 以拂扇涼 。 還得穌惺 。 而復發言 。
南無沒馱野 。
大王 。 貧女大苦 。 我不忍見之 。 相次前行 。 遙見園林 。 漸近精舍 。 王乃下車 。 執酥鉢哩野手 。 入於園林 。 見佛世尊 。 如妙金山 。 放大光明 。 喻百千日 。 其王見已 。 即放妹手 。 偏袒右肩 。 脫其頭冠 。 往詣佛前 。 合掌恭敬 。 旋繞世尊 。 頂禮佛足 。 投地良久 。
時彼世尊 。 舒金色臂 。 摩於頭頂 。 告彼王言 。
汝起汝起 。 王聞佛勅 。 應聲即起 。 經剎那間 。 頭痛即愈 。 身心適悅 。 王甚歡喜 。
時酥鉢哩野 。 與諸眷屬 。 同坐一處 。
王見於妹 。 面色憂愁 。 而即問言 。
云何愁惱 。 令彼問佛 。
妹既聞已 。 即從坐起 。 偏袒右肩 。 右膝著地 。 合掌恭敬 。 瞻仰尊顏 。 白佛言 。
世尊 。 大王昨夜 。 甚患頭痛 。 王諸眷屬 。 及大臣等 。 皆懷憂惱 。 因是事已 。 俱來佛所 。 於中路傍 。 見一擔柴女人 。 身著故衣 。 頭髮蓬亂 。 聲喚啼泣 。 產生於子 。 我為見此 。 得大驚怖 。 深厭女身 。
世尊 。 我等云何 。 得免女身 。 又此大王 。 所患頭痛 。 名醫救療 。 而不能痊 。 今蒙世尊 。 手摩頭頂 。 經剎那間 。 即得安樂 。 有何因緣 。 願佛慈悲 。 而為解說 。
爾時世尊 。 聞是語已 。 於其面門 。 放大光明 。 具種種色 。 照於無邊 。 無量世界 。 而此光明 。 復入於口 。
爾時尊者阿難 。 見佛光明 。 普照世界 。 以佛威德 。 心腹懷疑 。 即從坐起 。 合掌恭敬 。 頂禮佛足 。 而白佛言 。
世尊今日 。 有何因緣 。 放大光明 。 普照佛剎 。 唯願世尊 。 略為宣說 。
佛告阿難 。
於過去世 。 此城之中 。 有大國王 。 名曰持光 。 彼王皇后 。 名曰無憂 。 王所愛重 。 第二夫人 。 名阿努播摩 。 其國界畔 。 有一小國 。 統領兵眾 。 來侵大國 。 時持光王 。 即統四兵 。 象馬車乘 。 并諸大臣 。 作於伎樂 。 隨從出城 。 奔往討伐 。
王在中路 。 軍兵暫止 。 時后阿努播摩 。 覺自懷妊 。 將欲生產 。 說與宮人 。 令彼內官 。 具以所事 。 奏持光王 。
時彼內官 。 奏斯事已 。 王即有勅 。 令彼夫人 。 卻歸宮內 。 夫人歸已 。 難為生產 。 即遣大臣拶哩迦 。 具以斯事 。 速奏王知 。 王既聞已 。 即乘車騎 。 反歸宮闕 。 至夫人處 。 問訊安慰 。 王見夫人 。 生產苦惱 。 對三寶前 。 焚香瀝水 。 禱祝發願 。 其瀝餘之水 。 賜夫人喫 。
是時無憂皇后 。 心懷嫉妬 。 執於王手 。 而告王曰 。
阿努播摩夫人 。 情性狂顛 。 無其慚恥 。 裸形垂髮 。 神鬼無異 。
王聞如是 。 慚而不顧 。 經須臾間 。 阿努播摩 。 生其太子 。 身真金色 。 相好端嚴 。 福德圓備 。 即以太子 。 奉上大王 。 王既見之 。 心大歡喜 。 復經少時 。 宮人相聚 。 有其一人 。 說無憂皇后 。 妬嫉之言 。 時阿努播摩夫人 。 忽聞其言 。 即問宮人 。 速令具說 。
時彼宮人 。 不敢隱藏 。 具述前事 。
阿努播摩夫人 。 聞是說已 。 心如割切 。 而發言曰 。
我何顛狂 。 我何無慚 。 唱苦搥胸 。 迷悶倒地 。
時彼宮人 。 以水灑面 。 執拂扇涼 。 久時不惺 。 因此命謝 。
時諸宮人 。 高聲啼哭 。 王忽聞聲 。 驚怪異常 。 勅令內官 。 往問所由 。 內官奉命 。 問守宮門人 。 時守宮門者 。 復問宮人 。 緣何哭泣 。 王速要知 。
時彼宮人 。 悲淚哽咽 。 而即告言 。
今為阿努播摩夫人 。 忽爾命終 。 是以哭泣 。 宜速奏王 。
是時大臣 。 聞是事已 。 心懷憂惱 。 面戴愁容 。 奔往王前 。
王遙見之 。 知有災惱 。 即問使曰 。
莫是太子病耶 。 夫人病耶 。
使曰 。
今為阿努播摩夫人 。 忽然命盡 。
其王聞已 。 深懷痛惱 。 如樹斷根 。 迷悶倒地 。
時諸大臣等 。 以水灑面 。 良久乃穌 。
群臣奏曰 。
請王安心 。 莫生憂惱 。 宮嬪美女 。 其數百千 。 保益大王 。 恒增歡樂 。
王聞是安慰 。 即得平復 。
佛告阿難 。
昔日無憂皇后 。 生嫉妬心者 。 今於路傍 。 為擔柴貧女 。 生產者是 。 昔日阿努播摩夫人 。 性行慈愍 。 今酥鉢哩野是 。
阿難 。 於意云何 。 若人多行 。 貪心嫉妬 。 而於後世 。 得不可愛 。 大惡果報 。
佛告阿難 。
若梵壽王 。 患於頭痛者 。 為王入於園林 。 尚座令知事僧 。 取其花鬘 。 迎接於王 。 時知事僧 。 名曰淨軍 。 後生年少 。 身心散亂 。 性行麁猛 。 入彼殿中 。 無別花鬘 。 即於佛頂之上 。 輒取花鬘 。 用獻國王 。 王既受已 。 即戴頭上 。 經剎那間 。 而患頭痛 。 致使群臣眷屬 。 悉皆愁惱 。
王聞佛言 。 因果無謬 。 而即印言 。
如是如是 。
爾時有一菩薩 。 名曰大意 。 在大眾中 。 即從座起 。 偏袒右肩 。 合掌向佛 。 白佛言 。
世尊 。 若有眾生 。 於常住錢物 。 將為自用 。 得何果報 。
佛言 。
此人命終 。 墮阿毘地獄 。
大意菩薩 。 復白佛言 。
此人云何救濟 。 云何安慰 。 以何為主 。
爾時世尊 。 舒其右手 。 告觀自在菩薩 。
汝說汝說 。 汝有大悲心 。 真言儀軌 。 能救度一切眾生 。 若此眾生 。 入阿毘地獄者 。 今此真言 。 善能救濟安慰 。 及為主宰 。
觀自在菩薩 。 聞是語已 。 即從座起 。 合掌白言 。
世尊諦聽 。 我有大悲心陀羅尼 。 能與一切眾生 。 作廣大利益 。
世尊讚言 。
善哉善哉 。 我今諦聽 。 以大金剛之印 。 而以印之 。
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 。 復白世尊 。
我此大明陀羅尼 。 決定消除 。 一切罪業 。 一切惡趣 。 一切苦惱 。 復令眾生 。 安住菩提之道 。 今此真言 。 微妙最勝 。 如大寶樹 。 能圓滿一切願 。
世尊復言 。
觀自在菩薩 。 汝但當說不思議 。 廣大蓮華 。 莊嚴曼拏羅 。 陀羅尼心 。 令此無能勝 。 大力真言 。 圓滿有情 。 一切之願 。
爾時觀自在菩薩 。 覩佛世尊 。 第二第三 。 作如是請 。 頭面禮足 。 住立佛前 。 說此大悲心陀羅尼 。
曩謨囉怛曩 。 怛囉 。 夜野曩麼阿哩也 。 嚩路吉帝濕嚩 。 囉野冒地薩怛嚩野摩賀薩怛嚩野摩賀迦嚕尼迦野怛儞也 。 他鉢納彌鉢納彌鉢納摩 。 鉢囉 。 底瑟恥 。 帝鉢納謨那囉摩賀曼拏羅彌喻呬娑囉娑囉 。 迦囉迦囉 。 枳哩枳哩 。 俱嚕俱嚕 。 摩賀婆野三摩底杜曩杜曩尾杜曩尾杜曩呬哩孕 。 摩賀尾儞曳 。 輸馱野輸馱野薩哩嚩 。 惹敢 。 摩波覽波囉尼彌沒駄也 。 沒馱也 。 摩賀惹拏 。 曩鉢囉 。 禰閉娑嚩賀 。
爾時觀自在菩薩 。 說此大悲大明 。 陀羅尼已 。 一切大地 。 六種震動 。 一切天宮 。 龍宮 。 及一切藥叉 。 健達嚩 。 阿修羅迦樓羅 。 緊那羅 。 摩睺羅伽等 。 所居宮殿 。 皆大震動 。 一切魔王 。 得大驚怖 。 心懷憂惱 。 一切惡龍 。 及諸鬼魅 。 迷悶倒地 。 隱沒不現 。 一切地獄有情 。 承真言光 。 破罪苦暗 。 即得解脫 。 往生天上 。 以天優鉢羅花 。 俱勿那花 。 白蓮華 。 曼陀羅花 。 摩訶曼陀羅花 。 於其佛前 。 持用供養 。
爾時世尊 。 發廣大微妙 。 梵音如迦陵頻伽聲 。 讚觀自在菩薩 。 所說陀羅尼 。
甚深 。 不可思議 。 汝為一切眾生 。 復說畫像念誦 。 廣大利益 。 曼拏羅儀軌 。
時觀自在菩薩 。 即奉教勅 。 而說儀軌 。
須得清淨童女 。 合於茸線 。 復令持戒 。 結淨之人 。 織成疋帛 。 長其四肘 。 三肘 。 二肘 。 或至一肘 。 用香水浸上軸 。 令展 。 令結淨 。 持戒之人 。 畫於幀像 。 於幀中間 。 先畫觀自在菩薩 。 坐蓮華座 。 天衣絡腋 。 頭上戴冠 。 冠上有無量光佛 。 以諸莊嚴 。 而嚴飾之 。 左手持蓮華 。 右手作施願印 。 於觀自在左邊 。 畫吉祥菩薩 。 手執白拂 。 右邊畫蓮華吉祥菩薩 。 手執蓮華 。 此二菩薩 。 各坐蓮華座 。 於幀上面 。 相對畫二天人 。 手持花鬘 。 於幀下面 。 畫其地天 。 手執蓮華蓋 。 畫難陀 。 跋難陀 。 二大龍王 。 手捧觀自在蓮華座 。 於彼座下 。 右邊畫持誦者 。 右膝著地 。 手持蓮華 。 於幀四邊空處 。 遍畫蓮華具 。 種種顏色 。
復於幀下面 。 畫大海水 。 及水族之類 。 優鉢羅華 。 俱勿那花 。 白蓮華 。 一一開敷 。 復用疋帛 。 畫百葉蓮華 。 作於四色 。 安置幀前 。 於彼蓮華上 。 獻五供養 。 復用米粉 。 或白麵 。 或香泥亦得 。 作一輪如大拇指量 。 又逐日獻 。 蓮華八百 。 以白檀水搵過 。 復用白檀水 。 作曼拏羅 。 用蓮華印 。 誦前蓮華真言 。 獻華至一洛叉 。 時用白月八日 。 或十五日 。 結淨齋戒 。 作金蓮華 。 或銀蓮華八百 。 作八種廣大莊嚴 。 或為蓮華蓋 。 蓮華幡等 。 而為供養 。
復於幀內 。 小畫聖眾 。 用五種飲食 。 作大供養 。 以一合殊妙蓮華 。 獻於聖眾 。 然後作安像 。 慶讚儀則 。 所有苾芻 。 苾芻尼 。 優婆塞 。 優婆夷 。 具信心者 。 以齋食供養 。 如是修崇 。 所有自前 。 破用他佛像 。 前塔廟內 。 常住財物 。 一切過罪 。 悉皆除滅 。 業障清淨 。 亦不墮惡趣 。 後生佛剎 。
臨命終時 。 坐見聖觀自在菩薩 。 於廣大蓮華 。 莊嚴曼拏羅樓閣中 。 作安慰之言 。
勿怖勿怖 。 當生勝處 。 不受女身 。
是時觀自在菩薩 。 說是語已 。 於大眾中 。 有一菩薩 。 名師子意 。 即從坐起 。 合掌向佛 。 白世尊言 。
若梵壽王 。 不知是佛 。 頂上花鬘 。 而忽戴之 。 經剎那間 。 尚感頭痛 。 得大苦惱等 。 若復有人 。 知是佛像 。 塔廟常住之物 。 將自使用之時 。 得何果報 。
佛言 。
師子意菩薩 。 善哉善哉 。 能問斯事 。 若梵壽王 。 心意清淨 。 信重三寶 。 誤戴花鬘 。 而獲現報 。 得其頭痛者 。 譬如潔淨白衣 。 下一墨點 。 眾人見之 。 其墨甚少 。 若未來世眾生 。 破用常住 。 三寶之物 。 譬如青衣 。 擲於墨器之中 。 所獲重罪 。 於諸餘法 。 無能救濟 。
復次 。 師子意菩薩 。 若有信心施主 。 捨其財利 。 造於寺舍塔廟 。 或功德佛像 。 或供養三寶 。 若是國王大臣 。 於彼僧處 。 侵奪財物 。 為已使用 。 令彼苾芻 。 受其貧苦 。 減於威勢 。 退精進力 。 斷絕持誦 。 有如是失 。 彼諸王臣 。 得大罪苦 。 如前無異 。
若有苾芻 。 雖有信解 。 辯才智慧 。 而樂親近 。 國王重臣 。 廣求財利 。 我慢貢高 。 破犯戒律 。 我今於此 。 復以譬喻 。 而明斯事 。
師子意菩薩 。 譬如有人 。 飢御飲食 。 食有毒藥 。 其藥或一兩一分 。 乃至如芥子許 。 彼人食已 。 決定命終 。 出家之人 。 亦復如是 。 恃王威勢 。 誑求財利 。 所得供養 。 非正命食 。 此人決定 。 當獲惡報 。
爾時師子意菩薩 。 白世尊言 。
若有出家之人 。 身披法衣 。 妄求財利 。 我慢貢高 。 若王臣等 。 敬重供養 。 應無福利 。
佛言 。
師子意菩薩 。 莫作是說 。 譬如有人 。 迷悶倒地 。 依人扶策 。 即得身起 。 亦如大象 。 陷彼泥中 。 而人不能 。 起彼象身 。 須得別象 。 扶翼而出 。 又如有人 。 受灌頂王 。 或於後時 。 失彼王位 。 凡常之人 。 無能護衛 。 唯有力大臣 。 威勢強勇 。 能復王位 。
師子意菩薩 。 我教法中 。 亦復如是 。 若有依法者 。 不依法者 。 俱是佛子 。 皆成利益 。 若生輕毀 。 何處得福 。
爾時一切大眾 。 聞是語已 。 異口同音 。 高聲唱言 。
世尊 。 我等今者 。 蒙佛度脫 。 大得忻慶 。 令一切眾生 。 得意願圓滿 。
佛言 。
若有人於 。 此陀羅尼正法 。 若自書 。 若使人書 。 受持讀誦 。 恭敬供養 。 所獲福德 。 殊勝最上 。 若復有人如是 。 見彼觀自在菩薩摩訶薩所傳 。 第二法輪 。 大力陀羅尼 。 正法之名 。 是人以為 。 建法幢 。 吹法螺 。 深種善根 。
爾時梵壽王 。 及一切大眾 。 發淨信心 。 即從座起 。 合掌向佛 。 而發誓言 。
願我等今後 。 永不侵受佛寺 。 塔廟聖眾 。 常住之物 。 及一花一菓 。 復於四大城門 。 造四大寺 。 皆以七寶莊嚴 。 願佛證知 。
佛言 。
如是如是 。 宜作勝利 。 遠離嫉妬 。 得正寂滅 。
時梵壽王 。 作是願已 。 繞佛三匝 。 與其眷屬 。 還歸本處 。 復為百千眾生 。 說此正法 。 廣行布施 。 作大佛寺 。
時王妹酥鉢哩野優婆夷 。 於王後宮 。 為諸婇女 。 五十萬人 。 廣說妙法 。 發誠實願 。 作是願已 。 是諸宮女 。 皆轉女身 。 而成男子 。
彼一切人 。 見是事已 。 皆大驚怪 。 於陀羅尼法 。 信受依行 。 高聲唱言 。
唯佛唯法唯僧 。 最上福田 。 是真歸仗 。 若有供養 。 受持此陀羅尼者 。 是人種佛善根 。 得福最上 。
佛說此經已 。 諸菩薩摩訶薩 。 及天 。 人 。 阿修羅 。 乾闥婆 。 人非人等 。 皆大歡喜 。 信受而去 。
廣大蓮華莊嚴曼拏羅滅一切罪陀羅尼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