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譯人名
爾時毘盧遮那如來 。 為愍念一切有情 。 常於煩惱 。 苦海之中 。 流浪生死 。 不出三界 。 受眾苦故 。 展轉造作 。 無量苦業 。 相續不絕 。
我為拔濟 。 一切有情 。 於三界中 。 現威德光明 。 自在之身 。 號曰不動金剛明王 。 能與人天 。 安樂利益 。 安鎮家國 。 無衰患 。
若有國土 。 多諸災難 。 日月失度 。 惡星變怪 。 互相陵逼 。 水旱不調 。 眾生薄福 。 天龍捨離 。 遇此之時 。 不祥競起 。 無有休息 。 穀貴飢凍 。 鬼魅流行 。 疫病妖邪 。 虎狼殘害 。 暴風霜雹 。 毒惡虫蝗 。 怨敵頻興 。 群君背版 。 多諸盜賊 。 征戰屢興 。 處災興 。 相續不絕 。 其國仁王 。
若知有此 。 持明之人 。 應鎮起大 。 慈悲之心 。 哀愍國界 。 一切有情 。 行大明王 。 威德祕法 。 令諸有情 。 增加福德 。 起慚愧心 。 離諸苦業 。
其王爾時 。 生大信樂 。 決定之意 。 召請如是 。 持明大士 。 應捨財帛 。 衣服珍玩 。 園林屋宅 。 象馬車乘 。 奴婢僕從 。 種種上妙 。 吉祥等物 。
而告之言 。
我為一切有情 。 及國土不安 。 仁當為我 。 成就此法 。 我聞此法 。 威力難思 。 汝當為我 。 我一切有情 。 速可建立 。 此殊勝法 。 除眾災殃 。 所要之物 。 當隨意取 。 終不違汝 。
時持明者 。 受是請已 。 勿生厭倦 。 依教修崇 。 當須清淨 。 造立不動尊明王形像 。 及八方天王 。 并其眷屬 。 如法修造 。 隨其自力 。 或金或銀 。 乃至銅鐵 。 泥木彩畫 。
身長八指 。 其兩臂身 。 俱摩羅相 。 其身洪滿 。 其色如金 。 頭髮左垂 。 威容極忿 。 右持智劍 。 左執羂索 。 坐金盤石 。 光焰熾然 。 其焰多有 。 伽樓羅狀 。
此之形像 。 王宮中置 。 乃至百官 。 黎庶人民 。 所居莊室房舍 。 皆於中心 。 取少分處 。 安置此像 。 其八方鎮處 。 即作四臂 。 大嚴忿怒 。 身紺青色 。 洪滿端嚴 。 目口皆張 。 利牙上出 。 右劍左索 。
其上二臂 。 在口兩邊 。 作忿怒印 。 身處八幅金剛輪 。 內其輪 。 四外現八三股 。 金剛杵頭 。 輪復有伽樓羅炎 。 坐四大寶 。 須彌山上 。 及八天 。 并諸眷屬 。 及鑄金輪 。 自有圖樣 。
上從王宮 。 下至黎庶 。 悉行此法 。 若不遍行 。 無有是處 。 皆於所居 。 安置形像 。 勿生怖畏 。 我本先願 。 不捨眾生 。 常居一處 。 渾同穢濁 。 悉令清淨 。 及施殘食 。 而為供養 。 并受大日如來五字心真言 。 并軍旅眾生 。 亦帶此悉真言 。 及施殘食 。 令增勝福 。
其王宮中 。 每月一日 。 及十五日 。 依法供養 。 以諸香華 。 上妙幡寶網 。 蘇燈閼伽 。 寶瓶寶器 。 微妙塗香 。 上味珍妙甘饍 。 及諸湯藥 。 并陳種種 。 上妙音樂 。
其王爾時 。 捨憍慢心 。 生謙下心 。 普為國界 。 及諸人民 。 親自祈哀 。 恭敬供養 。 施繞禮拜 。 殷勤祈請 。 發殊勝願 。 增加福力 。 人民安樂 。 不受諸難 。
每年春秋 。 依教戶摩 。 如法供養 。 表王志重 。 於諸有情 。 不生疲倦 。
為我國界 。 求勝上福 。
如是陳設 。 八鎮之後 。 其國永斷 。 一切災禍 。 天龍歡喜 。 愍念眾生 。 諸佛常當護念 。 一切有情 。 為加持故 。 俱修慚愧 。 共行十善 。 國界自然 。 安穩豐饒 。 其諸人民 。 受諸快樂 。 仁王所化 。 倍增福德 。 相繼不絕 。 壽命增長 。 國土榮盛 。 有大威力 。 如師子王 。 無能勝者 。
爾時世尊 。 以偈讚曰 。
我大日如來 。
安鎮家國法 。
現威德自在 。
號不動明王 。
於一切有情 。
斷三惡道業 。
能離諸八難 。
使三界獲安 。
故贊說修行 。
及戶摩儀軌 。
供養當時分 。
宿曜日相應 。
一一悉加持 。
清淨無雜染 。
住三密觀行 。
所作俱威儀 。
三日午前起 。
五日午後成 。
中夜後戶摩 。
大陽安鎮畢 。
大悲根本號 。
五字心真言 。
王勅普流行 。
軍眾皆帶受 。
建立尊形像 。
印契具分明 。
童子威怒身 。
面貌皆充滿 。
儀軌及供養 。
教令悉相應 。
曼拏羅普通 。
根本自差別 。
如上次第法 。
每鎮畫像前 。
起從憍尸迦 。
右旋伊舍畢 。
周百由旬內 。
四臂大怒王 。
一髻左下垂 。
身作紺青色 。
半跏彌盧上 。
成就斫羯羅 。
猛焰從心生 。
狀如金翅鳥 。
八天依本位 。
面向聖尊前 。
持自契真言 。
眷屬皆奉獻 。
龍神咸歡喜 。
稱美讚人王 。
八難不能侵 。
一切同安樂 。
所有難調者 。
災變自消除 。
設使軍陳中 。
斷彼人身命 。
為帶真言故 。
大士力加持 。
永絕怨害因 。
生勝不動國 。
其王安近處 。
兩臂根本身 。
黃色坐金山 。
作俱摩羅相 。
以幡華縵蓋 。
種種妙莊嚴 。
初月十五晨 。
王親自瞻仰 。
所捨於殘食 。
奉獻不動尊 。
供養勿生疑 。
成真實上味 。
迴奉十方佛 。
我願滿眾生 。
大千國土中 。
一切同安樂 。
次說隨安鎮法 。 當欲鎮時 。 先起東方 。 東方擇勝上地 。 無諸穢惡 。 結界加持 。
當其鎮處 。 掘深三肘 。 廣亦三肘 。 以瞿摩塗飾 。 辦備塗香 。 閼伽 。 燈明飲食 。 蘇乳菓子 。 別作一肘 。 方曼拏羅 。
於此壇上 。 置本尊像 。 幡華嚴飾 。 廣設供養 。 當於中夜 。 作戶摩業 。 其所處以 。 金銀瑠璃 。 珊瑚馬瑙 。 真珠琥珀 。 及以七寶布輪上 。
於輪齊中 。 下鑌鐵橛加持 。 一千八十遍 。 一遍一下槌 。 乃至遍數畢 。 四角散五穀 。 即下土填平 。 欲鎮之時 。 從午 。 後至夜半前候 。 取吉祥時分 。 即當下鎮了 。 後夜戶摩 。
其壇四傍 。 依五方色繒綵 。 錢帛鎮之 。 取明相分 。 修功德了 。
於其鎮處 。 其上 。 置一素不動明王 。 四臂者 。 及本方天眷屬 。 各執本契 。 香華 。 向尊供養 。
其素像 。 取囉惹身量 。 長短為之 。 其功未畢 。 且開眼目 。 廣大供養 。 設大音樂 。 悉令殊勝 。 依此鎮已 。 如是周遍八方 。 並如上說 。 即王宮置 。 兩臂根本 。 不動明王 。 依法建立 。 如教安置已 。 即勅下四方 。 王令及處 。 上從宰相百官 。 下至黎庶 。 所居室內 。 如前安立不動像 。 及令誦五字心真言 。 并行當制嚴 。 令彌加戒勸 。 殘食供養 。 勿令斷絕 。 共持國界 。 安鎮普同 。 設有於此 。 大聖尊前 。 歌舞戲笑 。 生輕慢心 。 此大明王 。 亦不生厭離 。
我施勝福 。 若諸有情 。 施少殘食 。 供養我者 。 即同以十方無量 。 勝妙珍玩 。 百味飲食 。 衣服臥具 。 上妙湯藥 。 七寶宮殿 。 象馬車乘 。 僮僕奉施 。 功德無異 。 復過於此 。 百千萬倍 。 即成真實 。 廣大供養 。 修供養時 。 最相應者 。 赤色衣服 。 皆大吉祥 。
次說作戶摩鑪 。 及所用物 。 若戶摩時 。 於明王前 。 作戶摩鑪 。 廣一肘深半肘 。 取本處城邑四邊 。 順流水 。 及彼河摩土 。 及雜香 。 加持和以泥 。 以用泥鑪壇 。 復以瞿摩塗拭 。 中心劍契 。 行者左邊 。 囉惹位 。 次大臣位 。 次大將位 。 次地主位 。
應須親入道場 。 發至誠心 。 本位中坐道場內 。 不得過三人 。 於壇外四面 。 七步外 。 嚴整甲兵 。 執持器仗 。 一如法 。 及奏種種 。 上妙伎樂 。 大陳供養 。 廣宣王命 。 於大聖尊前 。 為一切有情 。 如法安立 。 本方天像 。 并諸眷屬 。
修功德時 。 當見火相 。 如有不祥 。 依教攘之 。 既安鎮了 。 即於當處 。 召取三人 。 能修行者 。 令彼受持 。 三時焚香 。 灑掃供養 。 每月一日 。 及十五日 。 燈明飲食 。 種種音樂 。 如法供養 。 諸天歡喜 。 護持此界 。 無有衰難 。 一切安樂 。
其戶摩時 。 用牛蘇四斤 。 或二斤 。 五穀巨勝 。 乳酪飲食 。 菓子蠟燭 。 菉豆子 。 塗香五味 。 沈香 。 檀 。 蘇合 。 龍腦 。 欝金 。 安悉 。 乳頭 。 白芥子蜜 。 隨施主年記 。 乳木長十二指 。 菉豆白膠 [蒰-舟+禾]# 子 。 及羅惹上服 。 以代其位 。 如同道場將用所表 。 如親自供養 。 瞻仰無異 。 每鎮鑌鐵橛銅輪 。 各一橛 。 長八指 。 一半已上 。 作獨股形仍具楞 。 已下橛形 。 可入輪齊 。 四指輪 。 廣一肘 。 內八輻外八方 。 各出三股半 。 金剛杵頭 。 輪齊有孔 。 可容鑌橛金銅 。 戶摩杓二 。 每鎮不動尊 。 旗一口 。 本方天王 。 旗一口 。 軍馬行時 。 即將引前 。 大將隨後 。 若不行時 。 於本像處安置 。 勿令穢污 。
若戶摩時 。 若初若末 。 皆投蘇三杓 。 審看其相 。 若土地人民 。 役災變善惡 。 有不祥相 。 依教攘之 。 如有惡相 。 不作功 。 三年之內 。 必有應驗 。 不然別作大福 。 隨處迴援 。 即須為之 。
若戶摩時 。 火相右旋 。 光焰直上 。 或作音樂 。 鐘鈴妙聲 。 及形像者 。 為大善相 。 若復左施作 。 不祥鳥獸形 。 又作呵呵之聲 。 於其土地 。 亦有災難 。 眾生飢凍 。 水旱不時 。 人民飢死 。 應作息災法攘之 。
若戶摩時 。 火成雲霧黑闇 。 向下垂布 。 鑪中火滅 。 供養不成者 。 其地亦有 。 隱相謀害 。 作調伏法攘之 。
已上 。 四種善惡之相 。 極用意 。 審細詳察 。 隨相攘之 。 若息災時 。 用乳木 。 鑪中輪印 。 句食衣白衣 。 若增益時 。 用白壇木 。 鑪中幢印 。 衣食俱赤 。 若敬愛時 。 用蓮華投火 。 如無雜華代之 。 鑪中蓮華印 。 衣食俱紅色 。 若調伏時 。 投苦練木 。 棘針皂莢刺 。 及毒藥等 。 衣食皆黑 。
若金輪王 。 為四天下 。 有情安鎮者 。 可周一萬由旬內鎮 。 若銀輪王 。 為八千由旬內鎮 。 若銅輪王 。 六十由旬內鎮 。 若鐵輪王 。 三千由旬內鎮 。 為當國眾生 。 周百由旬內鎮之 。 於王城 。 每方面 。 一千里內 。 王百里外 。 當取所便處安鎮 。 但不過其位 。 即得如是 。
安鎮儀式 。 及曼拏羅 。 并其形像 。 所用諸物 。 皆已略說 。 汝諸有情 。 發菩提心 。 為一切有情 。 依教修學 。 戶摩鑪樣 。 及布列像 。 若調伏時 。 不應顯名目作 。 必須祕密為之 。 勿使當處知 。 唯監者知之 。 藥物先須備擬 。 自將行要 。 即用之 。
如此祕法 。 不許出家人行 。 持此法者 。 所作供養 。 皆須自禮拜諸天 。 出家人 。 具佛禁戒 。 令諸人不安 。 不敢受拜 。 所求福德 。 悉不成就故 。 違行者 。 當犯大罪 。 是以不傳 。
出家之人 。 本法金剛智三藏 。 於天竺 。 大師所受得 。 勿令傳之 。 只許授與白衣 。 修行者 。 祕之祕之 。 西方深重此法 。 設欲行密之 。 不令諸國知有 。 是以西國 。 相承繼嗣不絕 。 又西方慳法 。 只流尊樣 。 於諸部中 。 以為大護 。 殊不知有 。 安鎮家國等法 。 金剛智三藏 。 受與行者 。 王光此儀軌法 。
不動尊 。 摧他敵 。 八方天王 。 旗幡 。 并八方天 。 降怨真言法 。
東方 。 作白色旗 。 旗上 。 畫帝釋天王 。 右手 。 持獨股杵 。 左手叉腰 。 乘六牙白象 。 持白旗人 。 誦天帝釋降怨真言 。
明曰 。
oṃ ī ndra ya da va dhi pa ta ye hūṃ pha ṭ svā hā
唵 。 因 。 捺羅 。 野 。 泥 。 嚩 。 地 。 婆 。 多 。 曳 。 吽 。 發 。 吒 。 娑嚩 。 賀 。
若東行時 。 先引此旗 。 想天帝釋 。 領無量眷屬天眾 。 持種種器仗 。 衝彼賊眾 。
東南方 。 作黃色旗 。 旗上 。 畫四臂火天 。 乘青羊遍身火焰 。 右手 。 作施無畏 。 第二持念珠 。 左手 。 持仙杖 。 第二 。 持澡瓶 。 持旗人 。 誦火天降怨真言 。
明曰 。
oṃ a gna ye rṣī a dhi pa ta ye hūṃ pha ṭ svā hā
唵 。 阿 。 誐曩 。 曳 。 㗚旨 。 阿 。 地 。 頗 。 多 。 曳 。 吽 。 發 。 吒 。 娑嚩 。 賀 。
若東南行時 。 先引此旗 。 想火天 。 領無量火仙軍 。 持種種器仗 。 衝彼賊眾 。
南方 。 作黑色旗 。 旗上 。 畫焰摩羅天 。 乘水牛 。 右手持焰摩幢 。 左手叉腰 。 持旗人 。 誦焰摩王降怨真言 。
明曰 。
oṃ yaṃ mā ya pra tā dhi pa ta ye hūṃ pha ṭ svā hā
唵 。 閻 。 摩 。 野 。 波 [(匕/示)*(入/米)]# 。 多 。 地 。 頗 。 多 。 曳 。 吽 。 發 。 吒 。 娑嚩 。 賀 。
若南行時 。 先引此旗 。 想炎摩王 。 領無量鬼軍 。 持種種器仗 。 衝彼賊眾 。
西南方 。 作慘色旗 。 旗上 。 畫羅剎主 。 乘師子 。 右手持劍 。 左手叉腰 。 持旗人 。 誦羅剎主降怨真言 。
明曰 。
oṃ ti ri ryai ra kṣa sā dhi pa ta ye hūṃ pha ṭ svā hā
|| ||
若西南行時 。 先引此旗 。 想羅剎主 。 領無量羅剎 。 持種種器仗 。 衝彼賊眾 。
西方 。 作赤色旗 。 旗上 。 畫水天 。 乘龜 。 右執蛇索 。 左手叉腰 。 其天頭上 。 有七龍頭 。 狀如蛇形 。 持旗人 。 誦水天降怨真言 。
明曰 。
oṃ va ru ṇa ya na gā dhi pa ta ye hūṃ pha ṭ svā hā
唵 。 嚩 。 嚕 。 拏 。 野 。 曩 。 誐 。 地 。 頗 。 多 。 曳 。 吽 。 發 。 吒 。 娑嚩 。 賀 。
若西行時 。 先引此旗 。 想水天 。 領無量毒龍 。 持種種器仗 。 衝彼賊眾 。
西北方 。 作青色旗 。 旗上 。 畫風天 。 乘麞 。 右手持旗 。 左手叉腰 。 持旗人 。 誦風天降怨真言 。
明曰 。
oṃ vā ya ve kha ca rā dhi pa ta ye hūṃ pha ṭ svā hā
唵 。 嚩 。 野 。 吠 。 佉 。 左 。 嚕 。 地 。 頗 。 多 。 曳 。 吽 。 發 。 吒 。 娑嚩 。 賀 。
若西方行時 。 先引此旗 。 想風天 。 領無量金翅鳥王 。 持種種器仗 。 衝彼賊眾 。
北方 。 作黃色旗 。 旗上 。 畫毘沙門天王 。 乘鬼 。 右手 。 持寶塔 。 左手叉腰 。 持旗人 。 誦毘沙門天王降怨真言 。 明曰 。
oṃ ku vai ra ya kṣā dhi pa ta ye hūṃ pha ṭ svā hā
唵 。 俱 。 吠 。 囉 。 夜 。 乞叉 。 地 。 頗 。 多 。 曳 。 吽 。 發 。 吒 。 娑嚩 。 賀 。
若北行時 。 先引此旗 。 想毘沙門天王 。 領無量藥叉軍眾 。 持種種器仗 。 衝彼賊眾 。
東北方 。 作線色旗 。 上畫伊舍那天 。 乘犛牛 。 右手 。 持三股叉 。 在手叉腰 。 持旗人 。 誦伊舍那天降怨真言 。
明曰 。
oṃ ī śā na ya bhu tā dhi pa ta ye hūṃ pha ṭ svā hā
唵 。 伊 。 舍 。 那 。 野 。 步 。 多 。 地 。 頗 。 多 。 曳 。 吽 。 發 。 吒 。 娑嚩 。 賀 。
若東北方行時 。 先引此旗 。 想伊舍那天 。 領無量鬼軍將士 。 持種種器仗 。 衝彼賊眾 。
大將自誦 。 不動尊明王真言 。 想自身成 。 不動明王 。
又想不動尊明王 。 號令八方天王 。 云 。
汝等各領 。 無量軍眾 。 摧彼逆賊 。
其大將不斷絕 。 誦不動尊明王真言 。 若作此法 。 彼賊自當殄滅 。 決定無疑 。 即說聖不動明王真言 。
明曰 。
na maḥ sa ma nta va jra ṇaṃ ca ṇḍa ma hā ro ṣa ṇa spha ṭ ya hūṃ tra ṭ hmmāṃ
曩 。 莫 。 三 。 滿 。 多 。 嚩 。 日囉 。 赧 。 戰 。 荼 。 摩 。 訶 。 嚕 。 灑 。 拏 。 沙頗 。 吒 。 野 。 吽 。 怛囉 。 吒 。 憾𤚥 。
若行營所 。 八旗在外 。 各依本方 。 圍諸軍將士 。 卒所下營止宿 。 亦各依本方 。 竪立八旗 。 執旗人 。 燒安息香 。 以諸素淨 。 飲食供養 。 本方旗幡大將 。 於中止宿 。 燒沈水香 。 真妙上者 。 亦以淨食供養 。 作一石 。 不動尊明王像 。 高十二指 。 畫彼人形 。 及書彼姓名 。 以此石像 。 當上厭之 。 如是不久 。 自當消滅矣 。
不動明王安鎮家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