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二十二明了論

正量部弗陀多羅多法師造 。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如本二十二明了論 。 能分別解 。 釋律所立名 。 我今當說 。

偈曰 。

毘尼毘曇文所顯 。
與戒及護相應人 。

釋曰 。

由對治上心惑 。 應說諸護數量 。 三界上心惑 。 有二百九十四 。 是彼所起非護 。 亦有二百九十四 。 為對治彼 。 有善及無覆 。 無記諸護 。 合有五百八十八 。 是人與此對治護相應 。

復有別釋 。

欲界上心惑 。 有一百三十七 。 從此隨一上心惑 。 能染污眼根地 。 於第四心 。 及初至心 。 此眼根不護 。 有一百三十七 。 如眼根 。 耳根亦爾 。 鼻舌身根不護 。 各有二十五 。 如眼耳根 。 意根不護亦爾 。 有一百三十七 。 為對治彼 。 應知 。 二品護 。 合有九百七十二 。 色界上心惑 。 有八十六 。 從此隨一上心惑 。 能染污眼根地 。 所生不護 。 有八十六 。 為對治彼二品護 。 各有八十六 。 耳根意根不護 。 二護亦爾 。 色界身根不護 。 有十四 。 能對治彼 。 二品護 。 各有十四 。 無色界上心惑 。 有七十一 。 從此隨一上心惑 。 能染污心地 。 所生不護 。 有七十一 。 為對治此二品護 。 各有七十一 。 三界護 。 合有一千六百五十八 。 是人與此對治護明相應 。

偈曰 。

諸佛所讚修三學 。
不看他面我當說 。

釋曰 。

若人與如此等護相應 。 此人能歡喜如來 。 由二功德相應故 。 是故諸佛 。 讚歎此人 。 修三學者 。 於諸佛正法 。 正學有三 。 謂 。 依戒學 。 依心學 。 依慧學 。 此三學生起位在忍名相 。 世第一 。 見地 。 修地中 。 或依三業道立三學 。 或依道分立三學 。 或依三藏立三學 。 或依三法身立三學 。 由此義 。 是人於名句字義 。 及正行 。 心明了無疑 。 是故自在 。 不繫屬他 。 故說不看他面 。 略釋如此 。 因前所說護 。 約正業 。 正語 。 正命更釋 。 此人功德 。

偈曰 。

明八戒護九十六 。
分別差別義相應 。

釋曰 。

云何八 。 明了戒約道三分 。 分別為九十六 。 戒本有二種 。 謂身業 。 口業 。 云何分別此為八 。

此中身業有四種 。

一 。 離殺生 。 二 。 離偷盜 。 三 。 離邪婬 。 四 。 離非攝 。

口業有四種 。

一 。 離妄語 。 二 。 離破語 。 三 。 離惡語 。 四 。 離非應語 。

此八種業 。 由身 。 由口 。 由心 。 若自受有二十四 。 若教他受 。 亦有二十四 。 若見他受行 。 生隨喜心 。 亦有二十四 。 若自行先所受 。 亦有二十四 。 此四二十四 。 合成九十六 。

復次身四種邪業 。 若由無瞋無癡 。 善根所離成八 。 說名正業 。 口四種邪業 。 若由無瞋無癡 。 所離成八 。 說名正語 。 身口八邪業 。 若由無貪 。 所離成八 。 說名正命 。 若自受 。 令他受 。 見他受行生隨喜 。 自行先所受 。 各二十四 。 約聖道分判此八 。 明了戒合九十六 。 是人與如此等戒相應 。

偈曰 。

倍二十一千福河 。
流善法水洗除污 。

釋曰 。

云何倍二十一千福河 。 成四萬二千福河 。 律中如來所立戒 。 有四百二十 。

於婆藪斗律 。 有二百戒 。 於優波提舍律 。 有一百二十一戒 。 於比丘尼律 。 有九十九戒 。 此四百二十戒中 。 隨一一戒 。 各能生攝僧等 。 十種功德 。 一一功德 。 能生十種正法 。 謂信等五根 。 無貪等三善根 。 及身口二護 。 合成四萬二千福河 。 由此福河 。 恒能洗浣 。 破戒垢污 。 餘義在波羅提木叉論中 。 應知 。

偈曰 。

解戒五相九毘尼 。

釋曰 。

如諸佛所立戒 。 於一一戒中 。 應了別五相 。

一 。 緣起 。 二 。 起緣起人 。 三 。 立戒 。 四 。 分別所立戒 。 五 。 決判是非 。

此中初波羅夷緣起者 。 於鞞舍離國 。 由飢餓難事為緣起 。 起緣起人者 。 是須陳那比丘立戒者 。 若比丘共餘比丘 。 於學處至得同命 。 未捨戒不顯自身羸弱 。 更行婬欲法 。 乃至於雌畜生 。 犯波羅夷無共住 。 分別所立戒者 。 此中何者 。 為比丘性 。 謂依圓得至得 。 乃至由犯此罪 。 不得共住 。 決判是非者 。 此中比丘於三處 。 犯波羅夷 。 乃至說戒究竟 。 於一一戒應知 。 皆有五相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此五相義 。 此人必定 。 能解九毘尼義 。 何者為九 。

一 。 比丘毘尼 。 二 。 比丘尼毘尼 。 三 。 二部毘尼 。 四 。 罪毘尼 。 五 。 惑毘尼 。 六 。 有願毘尼 。 七 。 無願毘尼 。 八 。 一處毘尼 。 九 。 一切處毘尼 。

比丘毘尼者 。 如故意出不淨 。 如此等相罪 。 但屬比丘毘尼 。

比丘尼毘尼者 。 如獨行 。 如此等相罪 。 但屬比丘尼毘尼 。

二部毘尼者 。 是二部所學處 。 如初波羅夷 。 如此等相罪 。 屬二部毘尼 。

罪毘尼者 。 八緣起所生諸罪 。 如法對治除滅 。

惑毘尼者 。 三界五部 。 或九永斷智及滅 。

有願毘尼者 。 是十種學處 。

無願毘尼者 。 是正羯磨竟時 。 四萬二千 。 學處並起 。

一處毘尼者 。 如受戒洗浴等事 。

一切處毘尼者 。 謂一切時 。 應共學處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此九毘尼義 。 此人必定 。 能解五部等義 。

偈曰 。

解罪五部八緣起 。

釋曰 。

律中說罪有五部 。

第一 。 波羅夷部 。 有十六罪 。

第二 。 僧伽胝施沙部 。 有五十二罪 。

第三 。 波羅逸尼柯部 。 有三百六十罪 。

第四 。 波胝提舍尼部 。 有十二罪 。 非四部所攝 。 所餘諸罪共學對 。 及婆藪斗律所說罪 。 一切皆是 。

第五 。 獨柯多部攝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五部罪 。 此人必定 。 能解八緣起所生罪 。

罪生起因有八種 。

一 。 有罪從身生 。 不從口意生 。 如不閉戶 。 共非大戒眠等 。

二 。 有從口生 。 不從身意生 。 如善心為女人說法 。 過五六語等 。

三 。 有從意生 。 不從身口生 。 如心地諸罪 。

四 。 有從身口生 。 不從意生 。 如善心為男女行婬使等 。

五 。 有從身意生 。 不從口生 。 如故心出不淨等 。

六 。 有從口意生 。 不從身生 。 如染污心 。 對女人說 。 顯示婬欲語等 。

七 。 有從身口意生 。 如有染污心 。 為男女行婬使等 。

八 。 有不從身口意生 。 如先對人 。 說大妾語 。 彼人不解 。 此人已對治三方便 。 後時彼人 。 若追解其語 。 此人即得 。 波羅夷罪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八緣起 。 所生罪義 。 此人必定 。 能解七罪聚等義 。

偈曰 。

解七罪聚五布薩 。

釋曰 。

律中說罪聚有七 。

一 。 波羅夷聚 。 謂四波羅夷 。 二 。 僧伽胝施沙聚 。 謂十三僧伽胝施沙 。 三 。 偷蘭遮耶聚 。 謂一切三聚不具分所生偷蘭遮耶 。 四 。 尼薩耆波羅逸尼柯聚 。 謂三十尼薩耆波羅逸尼柯 。 五 。 波羅逸尼柯聚 。 謂九十波羅逸尼柯 。 六 。 波胝提舍尼聚 。 謂四波胝提舍尼 。 七 。 非六聚所攝罪 。 及六聚不具分所生罪及學對 。

如此一切 。 入過毘尼聚攝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七罪聚義 。 此人必定 。 能解誦波羅提木叉布沙他 。

布沙他時 。 說波羅提木叉有五種 。

一 。 誦波羅提木叉緣起 。 二 。 誦至四波羅夷 。 三 。 誦至十三僧伽胝施沙 。 四 。 誦至二不定法 。 五 。 廣誦乃至戒盡 。

若人如理 。 能了別五布沙他義 。 此人必定 。 能解四失四得義 。

偈曰 。

解四種失及四得 。

釋曰 。

於佛正法中 。 有四種失 。

一 。 戒失 。 二 。 行失 。 三 。 見失 。 四 。 命失 。

此四失勝相云何 。 是破戒處破戒人 。 於佛正法中 。 為修見諦行 。 是人不可拔濟 。 譬如樹葉已萎黃 。 不得久住 。 是名戒失行見命失相 。 應知亦爾 。 四得者 。 謂戒行見命極清淨 。 彼清淨以五根為體 。 能感三根 。 是彼極清淨 。 如前所說 。 如此等處 。 若人能如理了別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不看他面 。

偈曰 。

能善簡擇罪三角 。

釋曰 。

此二或名三角 。 或名三道 。 此二是二不定 。 名諸罪三角 。 三道故不定者 。 於此中諸罪不定 。 譬如不定聚 。 能通一切罪中 。 故說不定 。 譬如第四定 。 是不定諸罪因故 。 故名不定 。

何以故 。 一切罪部聚 。 說緣起所生 。 於中皆具足 。 有餘師說 。

此二不定 。 似律本義 。 律餘文句 。 皆為釋此 。 若人於二不定中 。 能攝應律義 。 從此二所生罪 。 於律中能顯 。 是名能善簡擇罪三角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罪三角義 。 此人必定 。 能解想真實義 。

偈曰 。

解想真實立學處 。

釋曰 。

律中說學處有二種 。

一 。 想學處 。 二 。 真實學處 。

復有想真實學處 。 此中若人犯一戒 。 觀察彼意後 。 方分別此罪 。 從想生起 。 此罪從真實生起 。 此罪從二生起 。 此中如於初波羅夷 。 有想 。 有真實 。 若人至癡狂法故不覺觸 。 或由正思惟 。 不噉觸味 。 於非道起道想 。 於道起非道想 。 噉觸味 。 此中約想判罪 。 於女男 。 黃門人 。 非人 。 畜生 。 下門 。 女根 。 及口中 。 起顛倒想 。 此中約真實判罪 。 由此道理 。 於二判罪亦爾 。 於我所立 。 波羅提木叉論中 。 從一切學處 。 想罪及真實罪 。 悉攝顯在此義中 。 為離繁文 。 是故略說 。

偈曰 。

自性立制所有戒 。
如理分別能解說 。

釋曰 。

是前所說想罪 。 真實罪 。 由此罪門 。 佛所立學處有三種 。

一 。 性罪 。 二 。 制罪 。 三 。 二罪 。

此中性罪者 。 若是身口意 。 惡業所攝 。 或由隨惑及惑等流故犯 。 復於此過犯中故意所攝 。 有染污業增長 。 與此俱有罪相續流 。 是名性罪 。 異此三因所犯 。 或由不了別戒 。 或由失念 。 或由不故意過犯 。 此中若無惑及惑等流 。 又無念念增長 。 是名制罪 。 若具二相 。 是名制性二罪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此學處義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不看他面 。

偈曰 。

了別二部所作業 。

釋曰 。

律中說羯磨有三種 。

一 。 唯比丘羯磨 。 非比丘尼 。 二 。 唯比丘尼羯磨非比丘 。 三 。 二部共羯磨 。 一切處與大戒羯磨 。

唯是比丘羯磨 。 和合許受 。 大戒羯磨 。 唯是比丘尼羯磨 。 宿住摩捺多 。 阿悔也那等羯磨 。 所有餘白四等羯磨 。 於自部他部 。 是比丘羯磨 。 此等羯磨 。 若比丘尼 。 於自部作亦得成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此三羯磨義 。 此人必定 。 能解破僧因緣等義 。

偈曰 。

解破非破類及時 。

釋曰 。

律中佛說有十四 。 能破僧和合因緣 。 如律所說次第 。 此中非法者 。 五邪道分法者 。 五正道分 。 非毘尼者 。 三邪道分 。 毘尼者 。 三正道分 。 罪者 。 違如來所立制 。 非罪者 。 隨順如來所立制 。

重者有二種 。

一 。 由罪 。 二 。 由制 。

輕亦爾 。 各各學處 。 應知輕重 。 有殘者 。 僧伽胝施沙等 。 無殘者 。 四波羅夷 。 不可治者 。 四波羅夷 。 十三中隨一 。 若已犯二邊 。 不可知僧所立最惡滅諍羯磨 。 如此等 。 翻此名可治 。 麁者 。 有二種 。 有由犯意 。 有由罪 。 翻此名非麁 。 非如來說 。 非如來教 。 彼說是如來說 。 是如來教 。 是如來說 。 是如來教 。 彼說非如來說 。 非如來教 。 是如來所作及所習 。 彼說非如來 。 所作及所習 。 非如來所作及所習 。 彼說是如來 。 所作及所習 。 如此等十四 。 能破因緣 。 律中十四 。 阿毘達磨中十四 。 廣說在律中 。 及阿毘達磨中 。 應知 。 異此名非破因緣 。

時者 。 有二種 。

一 。 問難時 。 二 。 僧和合時 。

偈曰 。

解小隨小非小戒 。

釋曰 。

佛世尊立戒有三品 。

一 。 小戒 。 二 。 隨小戒 。 三 。 非小戒 。

小戒者 。 僧伽胝施沙等 。 隨小戒者 。 是彼不具分罪 。 非小戒者 。 四波羅夷 。

復次小戒者 。 諸戒中自性罪 。 隨小戒者 。 諸戒中所有制罪 。 非小戒者 。 四波羅夷等 。

偈曰 。

了別入家正行方 。

釋曰 。

家者 。 依世間所立 。 人民聚名家 。 若比丘有因緣欲入家 。 先簡擇此事 。 後方得入 。 謂白同戒 。 觀察正行 。 律中威儀 。 結腰繩 。 結僧伽胝紐 。 佛所立入聚落戒 。 皆應觀察 。 為行於死人處觀過失 。 為和合僧 。 為不相破 。 為受依止 。 為簡擇言說 。 為有食請 。 如此等事 。 必定應憶持 。 此中天廟 。 店肆 。 婬女處 。 出家女外道等處 。 應觀察遠離 。

偈曰 。

善解從罪三上起 。

釋曰 。

律中說 。 若墮犯罪處 。 有三種更上起法 。

一 。 提舍那 。 二 。 淺薄羯磨 。 三 。 壞一切罪方法 。

約遮相續 。 及生對治護 。 立三種上起 。 提舍那者 。 了別罪因 。 及緣起體相過失等 。 已於可親信人邊 。 如實顯示 。 如理求受對治護 。

親信人云 。

汝見知罪不 。

答 。

見知 。

於未來莫更犯 。

答 。

善哉 。

汝必應更 。 受持對治護 。

答 。

善哉 。

是名提舍那 。 淺薄羯磨者 。 或自緣此罪 。 起厭惡心 。 及起受對治護心 。 或於此罪 。 不憶時數 。 或對人 。 或對僧 。 如前具說 。 是名淺薄羯磨 。 壞一切罪方法者 。 正思惟簡擇 。 無常因等境界 。 由此或得離欲 。 或得聖道果 。 是名壞一切罪方法 。 如阿毘達磨藏中廣說 。 應知 。

偈曰 。

及三顯示說罪方 。

釋曰 。

若人能如理 。 了別三種上起法 。 此人必定 。 能解三種 。 顯示說罪方 。 顯示方者 。 自心不覆藏 。 於他說可解語 。 顯示此罪 。 此有三處 。

一 。 於大眾所 。 二 。 於可親信人邊 。 三 。 由自心正思分別 。

如上起有三 。 顯示亦有三 。

偈曰 。

立戒緣起減長等 。
依文善能分別廣 。

釋曰 。

律中由依緣起及制戒 。 有三差別 。 有制戒長依止 。 有等依止 。 有減依止 。 有依止長制戒 。 有等制戒 。 有減制戒 。 此義如律廣說 。 應知 。

偈曰 。

罪及非罪佛所記 。
如律毘曇之所判 。
善解一一罪非罪 。

釋曰 。

律中判罪非罪 。 各有二種 。 罪二者 。 或有記 。 或無記 。 非罪亦爾 。 有記無記 。 此人如理 。 能解此二 。

復次由別義 。 應了別罪非罪 。 如阿毘達磨中說 。 由了別性 。 由界 。 由滅 。 次第等差別 。 如文言罪為 。 善惡無記 。 或惡 。 或有覆無記 。 或自性無記 。 為欲界 。 色界 。 無色界攝 。 欲界攝 。 為有流 。 無流 。 有流 。 為心法 。 非心法 。 非心法 。 為與心相應 。 不相應 。 不相應 。 為隨心 。 不隨心 。 有隨 。 不隨 。 若觀心生 。 生是隨心 。 餘非隨心 。 與心俱起亦爾 。 為有色 。 無色 。 非色非無色 。 為有教 。 無教 。 或有教 。 或無教 。 有緣緣 。 無緣緣 。 無緣緣 。 為業 。 非業 。 業與業相應 。 不相應 。 不相應 。 隨業與業 。 俱起亦爾 。 為先業果報 。 非先業果報 。 非先業果報 。 應修 。 不應修 。 不應修 。 應知 。 不應知 。 應知 。 可證 。 不可證 。 可證 。 可由智 。 不可由身 。 可滅 。 不可滅 。 可滅 。 由見及修 。 如判罪 。 判非罪亦爾 。 由了別性 。 界滅次第 。

偈曰 。

及上起罪五種方 。

釋曰 。

五方者 。 如人犯僧伽胝施沙罪 。 求得出離 。 若人欲為彼 。 作提舍那羯磨 。 此人必定 。 應先憶持 。 五種上起方法 。 後作羯磨 。

一 。 觀僧伽胝施沙罪相 。 二 。 為簡擇人知藏罪 。 不藏罪相 。 三 。 觀業聚學處 。 為簡擇四部等眾 。 四 。 觀業相應學處 。 為行白四等羯磨 。 五 。 觀於十三僧伽胝施沙中 。 一日夜等藏不藏 。 為顯有藏無藏等 。 地立宿住摩捺多等 。 此中僧伽胝施沙罪相者 。 於故意出不淨罪中根本相 。

若人已受 。 大比丘戒 。 若如來已制此戒 。 若人不至癡法 。 若人有欲心 。 求出不淨 。 若方便已顯 。 於男根邊 。 若不淨已出 。 若惑熱已息 。 若出觸樂已生 。 此人則犯僧伽胝施沙罪 。 於餘略說相 。 亦如此應知 。 具相如波羅提木叉論說 。 覆藏相者 。 若人於僧伽胝施沙罪中 。 起僧伽胝施沙罪見 。 不欲從彼上起由 。 無發露心藏一夜 。 於此人此罪已被藏 。 若人不知 。 不憶或疑惑 。 起非罪見 。 故藏此罪 。 不被藏羯磨聚 。 羯磨相應 。 宿住等地 。 如律本文廣說 。 應知 。 此中為離繁文 。 是故略說 。

偈曰 。

善解棄捨四種類 。

釋曰 。

律中佛聽許比丘 。 四種棄捨 。

一 。 由未作棄捨未作 。 二 。 由未作棄捨已作 。 三 。 由已作棄捨未作 。 四 。 由已作棄捨已作 。

偈曰 。

善解三衣六憐愍 。

釋曰 。

律中佛許六種不離三衣利益 。

一 。 僧和合同許羯磨所作 。 此有二種 。

一 。 約迦絺那衣 。 僧和合所作 。 二 。 為行路人 。 及有病人 。 僧和合所作 。

二 。 衣地所作 。 如布薩相應學處中說 。

三 。 不離所作 。 如於皮闍延多樓 。 及剡浮提等所 。

四 。 垣牆所作 。 謂僧伽藍摩 。 及寺舍中 。 如轉車方便所顯 。

五 。 約露地所作 。 如比丘行路 。 四十九弓 。 所度處相對覆地 。 直身申臂斜衣 。 各捉一角 。 若相及 。 許不離衣 。

六 。 住處時節所作 。 於安居學處中廣說 。 應知 。

復次小便等所逼事中 。 由他加行難所作 。 是名於三衣處憐愍 。 此義由轉車戒中廣說 。 應知 。

偈曰 。

分別律中四種罪 。

釋曰 。

律中說罪有四種 。 一切罪皆入此中攝 。

有罪由緣起同 。 不由罪同 。 有罪由罪同 。 不由緣起同 。 有罪由罪同 。 亦由緣起同 。 有罪不由罪同 。 亦不由緣起同 。 此義於罪緣起學處中廣說 。 應知 。

偈曰 。

於六戒解四親應 。

釋曰 。

於三十學處中 。 有六學處 。 行二事方淨 。

一 。 時間次第 。 二 。 罪間次第 。

謂過十日 。 畜長衣 。 過十日 。 畜長鉢 。 舉酥等 。 夏月浴衣 。 有難施衣 。 受非親比丘尼施衣 。 此六有二種相應 。 謂物相應 。 罪相應 。 餘二十四 。 但罪相應 。 無物相應 。 於中唯間罪不間物 。 先捨物 。 後方顯說滅罪 。

親相應有四 。

一 。 從母母親相應 。 二 。 從母父親相應 。 三 。 從父母親相應 。 四 。 從父父親相應 。

若人於此處中明了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偈曰 。

於七依他得圓德 。
釋二圓德了別相 。

釋曰 。

律中說依他圓德有七種 。 比丘有四種圓德 。

一 。 由善來比丘方得 。 二 。 由受三歸方得 。 三 。 由略羯磨方得 。 四 。 由廣羯磨方得 。

比丘尼有三種圓德 。

一 。 由善來比丘尼方得 。 二 。 由遣使方得 。 三 。 由廣羯磨方得 。

獨覺有量功德至得 。 諸佛世尊 。 無量功德 。 波羅蜜至得 。 合有九種圓德 。

偈曰 。

善解五種不實語 。

釋曰 。

由境界故意差別 。 不實語有五種 。

一 。 能生波羅夷罪 。 二 。 能生僧伽胝施沙罪 。 三 。 能生偷蘭遮耶罪 。 四 。 能生波羅逸尼柯罪 。 五 。 能生獨柯多罪 。

此五應依律判其自性 。

偈曰 。

知法自性修習類 。

釋曰 。

法有二種 。

一 。 自性法 。 二 。 修習類法 。

自性法者 。 有法非加行所生 。 不能載出自界故 。 此一切定 。 是欲界法 。 色無色界法 。 若不能載出自界 。 亦是自性法 。

修習類法者 。 於色無色界定 。 非所噉味 。 或於無流法中 。 心與心相應諸法 。 於定道 。 五通道 。 名想相想 。 世第一法 。 有覺分心 。 與此心相應法 。 是所餘相應法一分 。 戒一分 。 善根一分 。 諸護一分 。 加行一分 。 身輕安一分 。 無逼樂一分 。 修得天眼天耳 。 諸境界一分 。 自在一分 。 解脫一分 。 出離一分 。 身通一分 。 一切智一分 。 非一切智一分 。 制入無想定滅心定涅槃至得 。 修得諸法老伴類至得 。 有餘師說 。

相離一分 。 無失一分 。 定聚一分 。 名相出離棄捨涅槃至得 。 如此等名修習類法 。 所餘皆名自性法 。 若人解自性法 。 及修習類法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不看他面 。

偈曰 。

能解四種受命緣 。

釋曰 。

律中說受攝飲食有四種 。

一 。 身受非心受 。 如律文 。 若比丘申鉢 。 心緣別事 。 受他施飲食 。 廣說如本 。

二 。 有心受非身受 。 如律文 。 若人送飲食 。 施此比丘 。 比丘心受 。 攝以屬己 。 廣說如本 。

三 。 有身心俱受 。 若比丘身心平等 。 欲得所施飲食 。 行施人 。 至比丘邊 。 度與比丘非所遮 。

四 。 非身心受 。 如律文 。 若比丘或以脚指 。 或以手指 。 畫地作界相 。 餘人送飲食置界中 。 此即被受 。 餘一切文句 。 從廣道應知 。

偈曰 。

能成就受五種分 。

釋曰 。

有五分能成就受攝飲食 。

一 。 能受 。 二 。 能令受 。 三 。 物 。 四 。 處所 。 五 。 至邊 。

此中能受者 。 具戒比丘 。 住於自性 。 求得在此處 。 能令受者 。 除比丘及與學 。 餘人非人畜生中 。 隨一被教不被教 。 若有能解此義 。 謂此物我應施比丘 。

物者 。 有五種 。

一 。 依時量 。 二 。 依更量 。 三 。 依七日量 。 四 。 依一期量 。 五 。 依大開量 。

此五攝一切物皆盡 。 處所者 。 地及水 。

至邊者 。 有三種 。

一 。 至身邊 。 二 。 至物邊 。 三 。 至器邊 。

如制受食戒中廣說 。 應知 。

偈曰 。

作殘食法有十種 。
各各能解行彼方 。

釋曰 。

律中說殘食有十種 。

一 。 病人殘 。 二 。 非病人殘 。 三 。 等分殘 。 四 。 非等分殘 。 五 。 加行所作 。 六 。 非加行所作 。 七 。 遮食人所作 。 八 。 非遮食人所作 。 九 。 自所作 。 十 。 使比丘所作 。

此義如廣說當 。 應知 。 若人能解此義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偈曰 。

能解七種失受因 。

釋曰 。

佛法中物有二種 。 謂淨 。 不淨 。

失受攝因緣有七種 。

一 。 決意棄捨 。 二 。 他逼奪 。 三 。 所變異 。 四 。 度異性 。 五 。 捨戒 。 六 。 捨命 。 七 。 正法滅沒 。

決意棄捨者 。 若人不用此物 。 決意棄捨與他 。

他逼奪者 。 若異自同類人 。 為屬己故逼奪 。

變異者 。 用聖通慧 。 變異別物 。 令成別物 。

度異性者 。 轉男成女 。

捨戒者 。 此物先是比丘受 。 後捨比丘戒 。 猶攝屬己 。 此物失本受 。

捨命者 。 約一切退失故說失受 。 由一切滅失故受亦失 。

正法滅沒者 。 是時中若無一人 。 生在剡浮洲中入人道攝 。 或具戒 。 或不具戒 。 無量壽命 。 及轉易有生 。 聖人無復一在 。 此時正法已滅沒 。 由此七因緣 。 一切受攝皆謝 。

偈曰 。

及三觸動未受食 。

釋曰 。

若堪食物未受觸動有三種 。

一 。 或舉 。 二 。 或下 。 三 。 或轉 。

此觸動須觀此人決意用 。 方可分別 。

偈曰 。

了別五種非成食 。

釋曰 。

非成食有五種 。

一 。 有因緣受四月請食 。 二 。 家邊請不具足食 。 三 。 教化得食 。 四 。 常食 。 五 。 憐愍食 。

此食不礙 。 次第傳食 。

偈曰 。

及四摩失有五種 。

釋曰 。

別住有十七種 。

一 。 長圓別住 。 二 。 四角別住 。 三 。 水波別住 。 四 。 山別住 。 五 。 巖別住 。 六 。 半月別住 。 七 。 自性別住 。 八 。 圍輪別住 。 九 。 一門別住 。 十 。 方土別住 。 十一 。 四廂別住 。 十二 。 二繩別住 。 十三 。 比丘尼別住 。 十四 。 優婆塞別住 。 十五 。 籬牆別住 。 十六 。 滿圓別住 。 十七 。 癲狂別住 。

此中有五種過失 。

一 。 破國土 。 二 。 破僧伽藍摩 。 三 。 別住相接為一相 。 四 。 別住半過本別住 。 五 。 以別住圍遶別住 。

於制布薩相應滅中廣說 。 應知 。 若人能解此義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偈曰 。

七日有難隨意行 。
善解三種九品類 。

釋曰 。

若人受夏月安居行出界外 。 於此人有九種分別 。 九種者 。

一 。 有事先成七日因緣 。 後更成七日因緣 。

二 。 有事先成七日因緣 。 後成有難因緣 。

三 。 有事先成七日因緣 。 後成隨意因緣 。

四 。 有事先成有難因緣 。 後更成有難因緣 。

五 。 有事先成有難因緣 。 後成七日因緣 。

六 。 有事先成有難因緣 。 後成隨意因緣 。

七 。 有事先成隨意因緣 。 後更成隨意因緣 。

八 。 有事先成隨意因緣 。 後成七日因緣 。

九 。 有事先成隨意因緣 。 後成有難因緣 。

偈曰 。

解五能成夏住因 。

釋曰 。

由五種因緣 。 夏月安居得成 。 五種因緣者 。

一 。 若處所有覆 。 二 。 若夏初十六日 。 三 。 若東方已赤 。 四 。 若人在別住中起安居心 。 五 。 若此有覆中無 。

五種過失 。 夏月安居則成 。

偈曰 。

及解夏住八種難 。

釋曰 。

若人已受夏月安居 。 有八難因緣 。 令棄捨安居 。 而不犯罪 。

一 。 王難 。 二 。 賊難 。 三 。 人難 。 四 。 非人難 。 五 。 胸行難 。 六 。 火難 。 七 。 水難 。 八 。 梵行難 。

此義於制夏住戒中廣說 。 應知 。

偈曰 。

於白四等五羯磨 。
了別功德及過失 。

釋曰 。

律中說一切羯磨 。 唯有五種 。

一 。 單白羯磨 。 二 。 中間羯磨 。 三 。 白二羯磨 。 四 。 白四羯磨 。 五 。 所作相貌羯磨 。

此中若但一白不說羯磨言 。 名單白羯磨 。 若白一分 。 羯磨一分 。 名中間羯磨 。 若一白說 。 一羯磨言 。 名白二羯磨 。 若一白說 。 三羯磨言 。 名白四羯磨 。 此事必定應作 。 如此量時中決事及時 。 名所作相貌羯磨 。 此中白二 。 白四二羯磨 。 四部等比丘眾 。 必定應作 。 餘人不得作 。 所餘羯磨 。 僧及三人等 。 若作亦得成 。

此五羯磨 。 有五種過失 。

一 。 羯磨過失 。 二 。 眾過失 。 三 。 人過失 。 四 。 作者過失 。 五 。 別住過失 。

翻此五成五德 。 此義於制羯磨相應戒中廣說 。 應知 。

偈曰 。

於遮四種學處中 。
善解佛意為立戒 。

釋曰 。

律中說遮有四種 。

一 。 永遮 。 如四波羅夷 。 所餘諸戒 。 若一向無開者 。 彼亦是永遮 。

二 。 遮所對治 。 如律文 。 比丘 。 我聽諸比丘 。 受如法憐愍 。 如法者 。 不犯戒 。 淨命 。 正行正見 。 所餘同此類 。 許 。 遮當應知 。

三 。 遮同分 。 如律文 。 房舍者何相 。 若此處行四威儀中 。 隨一得成 。 於餘處由行四威儀等故成 。 或樹空 。 或山巖 。 或石蔭等 。 彼亦如行房舍所攝 。

四 。 相似遮 。 如律中 。 偈言 。

於一切正行 。
於一切相似 。
是略說毘尼 。
或說名正行 。

此義廣說如遮品中 。 應知 。 於此四遮中 。 能解諸佛制立戒意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偈曰 。

善解鉢衣三種量 。
傳傳受持及依願 。
決鉢衣量於二處 。
如時如罪間隔方 。

釋曰 。

律中說鉢有三品 。 謂下中上 。 此中十二半波羅米蒸為飯 。 置鉢中高出如龜背 。 是第一鉢 。 半波羅減二十米蒸為飯 。 置鉢中高出如龜背 。 是第二鉢 。 二十五波羅米蒸為飯 。 置鉢中高出如龜背 。 是第三鉢 。 若略說三鉢量如此 。 三衣量者 。 依波胝提舍尼數量 。 衣量廣二十指 。 長三十指 。 是第一衣 。 倍此 。 未及如來所立極衣量 。 是第二衣 。 減如來衣九搩手長量 。 減如來衣六搩手廣量 。 是第三衣 。

此鉢及衣 。 傳攝有二種 。

一 。 三傳 。 二 。 教他知傳 。

受持者 。 唯鉢及三衣 。 依願者 。 八種校具衣 。 此二處 。 有罪相應 。 及物相應 。 廣說如前 。

偈曰 。

是處方便及物主 。
財物能成尼薩耆 。
如此一切如次第 。
能解三十所學處 。

釋曰 。

於三十中初三 。

一 。 過十日衣 。 二 。 轉車衣 。 三 。 待一月衣 。

是人於中 。 作次第方法 。 自得畜用 。 若不用 。 應舍與僧 。 若受非親比丘尼衣 。 如前作方便 。 更捨還比丘 。 比丘尼所 。 浣染打衣 。 應捨與僧 。 從非親乞得衣所送衣直 。 直主若一人 。 若二人 。 應捨還彼 。 若直主不在 。 或不肯取 。 應捨與僧 。 王衣及王臣衣 。 應捨與僧 。 一切俱舍耶部學處 。 所有衣等 。 應捨與僧 。 過十日鉢有二種用 。 五補鉢如律文 。 次第應知 。 織師學處所得衣 。 應捨與僧 。 以多衣餉比丘 。 比丘若欲得應受 。 一著一披 。 若過此受此衣 。 成尼薩耆 。 應捨還物主 。 酥等有二種用 。 若與比丘衣竟 。 後瞋更奪取 。 應還與所瞋比丘 。 迴轉僧所應得施入己 。 應捨還大眾 。 夏月浴衣 。 有難衣 。 及結夏所離衣 。 有二種用 。 如此成就尼薩耆事 。 及行對治方法 。 若人解此義 。 於律則明了 。

偈曰 。

善能了別八尊法 。

釋曰 。

尊法有八種 。

一 。 一期比丘尼 。 必定從比丘僧 。 求得受具足戒 。

二 。 若已得百夏比丘尼 。 若比丘是日 。 受具足戒已 。 是比丘尼 。 必應作禮拜 。 恭敬等事 。

三 。 隨半月半月 。 應往比丘僧處 。 受八尊法教 。

四 。 若比丘尼 。 犯隨一尊法 。 於二部僧 。 應行摩捺多法 。

五 。 比丘尼不得 。 惡罵毀謗比丘 。

六 。 比丘尼不得 。 問難比丘 。 及教比丘學 。

七 。 若此住處無比丘 。 比丘尼不得 。 結夏安居 。

八 。 若比丘尼安居竟 。 以三處請比丘僧說問難 。 如法受僧正教 。

如此八尊法 。 別相通相眾名義等 。 於制八尊法學處中廣說 。 應知 。

偈曰 。

解正教相次第方 。

釋曰 。

比丘尼教中初 。 若比丘與五德 。 戒九德相應 。 大眾和同請此比丘 。 作比丘尼教羯磨 。 若比丘受請 。 僧作聽許羯磨 。 或比丘尼眾 。 或相代比丘尼正布薩時 。 於大眾中 。 請此比丘 。 是時比丘僧 。 亦請此比丘 。 此比丘為二部僧所請 。 此比丘若欲 。 為比丘尼 。 說教法布薩 。 界內在大眾中 。 應更請此比丘 。 此比丘作 。 如律文所說次第 。 若略說 。

妹 。 汝等如此教應學 。

若受羯磨竟 。 不教比丘尼 。 犯波羅逸尼柯 。 及獨柯多 。 若不受羯磨 。 或無如此人 。 大比丘眾 。 應向比丘尼說此言 。

比丘尼 。 無人能教汝等 。 是故汝等 。 應如律如法好行 。 令成就 。

偈曰 。

於宿住等四地中解方 。

釋曰 。

地有四種 。

一 。 宿住地 。 二 。 已行宿住地 。 三 。 摩捺多地 。 四 。 已行摩捺多地 。

偈曰 。

及五依羯磨 。

釋曰 。

所依事有五 。 能依羯磨亦有五 。 若比丘心高 。 不敬計他大眾 。 為此人作怖畏羯磨 。 若比丘未明了律中 。 罪非罪 。 阿毘達磨中 。 滅非滅 。 或離依止 。 或受沙彌依止 。 及作大戒 。 依學 。 於明了人所作練磨羯磨 。 若比丘於僧住處 。 起惡污行 。 作驅出羯磨 。 若比丘於在家人邊呵 。 毀佛法僧 。 作械除辭謝羯磨 。 若比丘不見自有罪 。 若見不肯行對治法 。 或不捨邪見 。 作不共住羯磨 。 若人解此二處方法 。 則於律明了 。

偈曰 。

善解至得五種類 。

釋曰 。

有物眼所至得 。 非身所至得入算數 。 有物身所至得 。 非眼所至得入算數 。 有物眼身所至得入算數 。 有物非二所至得入算數 。 有物眼身所至得 。 不入算數 。 若人不許受 。 是名五種至得 。

偈曰 。

解過毘尼有五門 。

釋曰 。

過律學處罪有五門 。

一 。 不明了 。 二 。 煩惱最重起 。 三 。 忌失正念 。 四 。 惡知識 。 五 。 無信樂心 。

偈曰 。

依入及界所生罪 。
解如世間所決判 。

釋曰 。

世間所立 。 法爾道理 。 入及界 。 有屬自 。 有屬他 。 有輕有重 。 若比丘 。 約眼耳鼻舌身心因緣 。 於六塵起不如行 。 或犯重罪 。 或犯輕罪 。 若人食毒 。 或為蛇所螫 。 犯如此罪 。 若人偷 。 地界 。 水界 。 火界 。 風界 。 空界等 。 亦犯波羅夷 。 此悉從盜戒判 。 若人善解從入界所生罪 。 則於律明了 。

偈曰 。

解八種拔迦絺那 。

釋曰 。

律中說拔除迦絺那衣羯磨 。 有八種 。

一 。 竟邊 。 二 。 成就邊 。 三 。 出離邊 。 四 。 失邊 。 五 。 間邊 。 六 。 過住邊 。 七 。 斷望邊 。 八 。 共拔除邊 。

拔除迦絺那 。 有如此八種 。

偈曰 。

及迦絺那五功德 。

釋曰 。

受迦絺那人 。 有五種功德 。

一 。 雜亂衣 。 二 。 不離三衣 。 三 。 一著一披 。 得入聚落 。 四 。 不白比丘 。 得入聚落 。 五 。 不觀因緣 。 得共眾食 。

偈曰 。

善解二守 。

釋曰 。

若人已受迦絺那 。 出界外 。 或不得衣 。 由有二種 。 守迦絺那功德流 。

一 。 由衣守 。 二 。 由住處守 。

偈曰 。

不得戒二十人 。

釋曰 。

佛法律中 。 有二十人 。 受戒不得戒 。 何者二十 。 五黃門人 。 五無間罪人 。 污比丘尼人 。 誓言 。 我非比丘人 。 偷住人 。 龍 。 夜叉 。 瘂人 。 聾人 。 瘂聾人 。 不乞戒人 。 遮人 。

偈曰 。

及十依謝 。

釋曰 。

律中說依止大人 。 由十種因緣故謝滅 。

一 。 由捨戒 。 二 。 由命斷 。 三 。 由更轉作沙彌 。 四 。 由從佛法 。 入外道後 。 更還入佛法 。 五 。 由說誓言 。 我非比丘 。 六 。 由偷住 。 七 。 由欲捨依止出界外 。 八 。 由過住如法行 。 九 。 由被擯 。 十 。 由不在界內遇見優波陀訶 。

偈曰 。

善解二守防惡觸 。

釋曰 。

守是何法 。 謂攝意及非棄捨 。 為離動受所生惡觸 。

守有二種 。

一 。 意欲守 。 二 。 器盛守 。

意欲守者 。 若物離鉢及食器等在別處 。 乃至意欲在 。 未作棄捨意 。 於如此時此物則被受 。

器盛守者 。 若物已棄捨 。 及未棄捨 。 在鉢及食器中 。 乃至能滅除受諸法 。 隨一未起未失受攝 。 此物如前被受 。

偈曰 。

了四羯磨及依寂 。

釋曰 。 律中說羯磨依 。 有四種 。

一 。 依諍羯磨 。 二 。 依善教羯磨 。 三 。 依罪失羯磨 。 四 。 依所作事羯磨 。

此四依羯磨 。 由七種依寂靜所滅 。

一 。 現前毘尼 。 二 。 憶念毘尼 。 三 。 不癡毘尼 。 四 。 隨誓言毘尼 。 五 。 最惡毘尼 。 六 。 隨多毘尼 。 七 。 隨草毘尼 。 四依羯磨 。 七 。 寂靜依毘尼 。

廣說如律 。 由七依寂靜毘尼 。 云何能滅 。 四依羯磨 。 若依諍羯磨起 。 此以於罪不同執 。 為相為二 。

依寂靜所滅 。 謂由現前毘尼 。 隨多毘尼 。 若依善教羯磨起 。 此以問難為相 。 為四寂靜依所滅 。 謂由現前毘尼 。 最惡毘尼 。 憶念毘尼 。 不癡毘尼 。 若依罪失羯磨起 。 此以牽出事 。 次第為相 。 為三依寂靜所滅 。 謂由現前毘尼 。 隨誓言毘尼 。 隨草毘尼 。 若依所作事羯磨起 。 此以一切所作羯磨為相 。 如應道理 。 為七依寂靜所滅 。 廣說如律 。 應知 。

偈曰 。

能分別四布薩業 。

釋曰 。

布薩羯磨有四種 。

一 。 四部為初布薩 。 名僧布薩 。 二 。 三人布薩 。 名多布薩 。 三 。 二人布薩 。 名雙布薩 。 四 。 一人布薩 。 名單布薩 。

偈曰 。

智人能了五自恣 。

釋曰 。

自恣羯磨有五種 。

一 。 五部為初自恣 。 名僧自恣 。 二 。 四人自恣 。 名多自恣 。 三 。 三人自恣 。 名雙自恣 。 四 。 二人自恣 。 五 。 一人自恣 。 皆名單自恣 。

偈曰 。

了別沙門生具傳 。

釋曰 。

沙門生具者 。 謂鉢 。 三衣 。 酥等 。 杖囊等 。 此中鉢 。 若現前或非現前 。 但令他知傳得成 。 若衣服 。 現前三傳 。 或令他知傳得成 。 若非現前 。 但令他知傳得成 。 酥等 。 杖囊等 。 但令他知傳得成 。 無別傳 。

偈曰 。

及解沙門五種淨 。

釋曰 。

沙門淨有五種 。

一 。 火觸 。 二 。 刀等所傷 。 三 。 自傷 。 四 。 鳥等所傷 。 五 。 爪等所傷 。

此中前二與核共淨 。 餘三但得噉皮肉 。 不得噉核 。

偈曰 。

自他二人及非二 。
能解所作沙門淨 。

釋曰 。

四大聚集所成生物有四種 。

一 。 種子生 。 二 。 根生 。 三 。 分段生 。 四 。 四大氣生 。

彼淨有四種 。

一 。 自加行所作 。 二 。 他加行所作 。 三 。 自他加行所作 。 四 。 非自他加行所作 。

此四種淨 。 不但約一物成 。 於聚中若一被淨 。 所餘悉被淨 。 若人能解此等義 。 於律則明了 。

偈曰 。

了義能顯明了德 。
謂五五十尊師德 。
此人圓滿佛所讚 。
毘那耶師德相應 。

釋曰 。

優波陀訶 。 及所依止人 。 有五五十功德 。 此中隨得一五德 。 此人堪作優波陀訶 。 及依止師 。

五種五十者 。

一 。 解罪相 。 二 。 解罪緣起相 。 三 。 解非罪相 。 四 。 解出離罪方 。 五 。 十夏 。

是第一五 。

一 。 有戒 。 二 。 多聞 。 三 。 大智 。 四 。 能料理病人 。 五 。 十夏 。

是第二五 。

一 。 有戒 。 二 。 多聞 。 三 。 大智 。 四 。 能簡擇 。 令離諸見體用 。 五 。 十夏 。

是第三五 。

一 。 有戒 。 二 。 多聞 。 三 。 大智 。 四 。 能令出離有難方 。 五 。 十夏 。

是第四五 。

一 。 有戒 。 二 。 能料理病人 。 三 。 能令離惡作憂悔 。 四 。 能簡擇 。 令離諸見體用 。 五 。 十夏 。

是第五五 。

戒 。 病 。 惡作 。 諸見 。 十夏 。

是第六五 。

戒 。 病 。 惡作 。 多聞 。 十夏 。

是第七五 。

戒 。 病 。 惡作 。 大智 。 十夏 。

是第八五 。

戒 。 病 。 諸見 。 多聞 。 十夏 。

是第九五 。

戒 。 病 。 諸見 。 大智 。 十夏 。

是第十五 。

此合是第一五十 。

戒 。 病 。 難方 。 多聞 。 十夏 。

是第一五 。

戒 。 病 。 多聞 。 大智 。 十夏 。

是第二五 。

圓滿戒 。 正行相應 。 正見相應 。 能料理病人 。 十夏 。

是第三五 。

戒 。 病 。 多聞 。 能令離已生未生 。 惡作憂悔 。 十夏 。

是第四五 。

戒 。 正行 。 正見 。 諸見 。 十夏 。

是第五五 。

戒 。 正行 。 正見 。 難方 。 十夏 。

是第六五 。

戒 。 正行 。 正見 。 多聞 。 十夏 。

是第七五 。

戒 。 正行 。 正見 。 大智 。 十夏 。

是第八五 。

戒 。 正行 。 正見 。 能教弟子 。 於依戒學 。 十夏 。

是第九五 。

戒 。 正行 。 正見 。 能教弟子 。 於依心學 。 十夏 。

是第十五 。

此合是第二五十 。

能教弟子 。 於依慧學亦五 。

是第一五 。

於三中能令 。 自身勤學 。 十夏 。

此即三五 。

能教弟子 。 於依正行學 。 十夏 。

是第五五 。

能教弟子 。 於依梵行學 。 十夏 。

是第六五 。

能教弟子 。 於依波羅提木叉學 。 十夏 。

是第七五 。

於三中能令 。 自身勤學 。 十夏 。

此即三五 。

此合是第三五十 。

戒 。 正行 。 正見 。 能教弟子 。 於依有學戒 。 十夏 。

是第一五 。

於依有學定亦五 。 於依有學慧亦五 。 於依有學解脫亦五 。 於依有學解脫知見亦五 。 於五中能令 。 自身勤學 。 十夏 。 亦五五 。 約自他合 。 是第四五十 。

戒 。 正行 。 正見 。 能教弟子 。 於依無學戒 。 十夏 。

是第一五 。

於依無學定亦五 。 於依無學慧亦五 。 於依無學解脫亦五 。 於依無學解脫知見亦五 。 於五中能令 。 自身勤學 。 十夏 。 亦五五 。 約自他合 。 是第五五十 。

如此五五十功德 。 能顯明了人 。 若人能了別如此義 。 此人學佛所說 。 具足律師 。 功德相應 。

偈曰 。

於此等義心決了 。
由讀誦文事行師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佛說此人不依他 。

釋曰 。

如前所說 。 如此等處 。 若人讀誦 。 文句已熟 。 簡擇義已成 。 事能行人已竟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是故佛說 。 此人由無知 。 疑心不生故 。 是故於三義自在 。 不看他面 。

本偈云 。

毘尼毘曇文所顯 。
與戒及護相應人 。
諸佛所讚修三學 。
不看他面我當說 。

此本偈是法師立誓 。 謂我當說 。 此明了人 。 由此等因緣 。 顯明了義 。 此誓已成就 。 二十二明了論已 。 此論是佛陀多羅多阿那含法師所造 。 為憐愍怖畏廣文句人故 。 略攝律義 。

律二十二明了論

陳光大二年 。 歲次戊子 。 正月二十日 。 都下定林寺律師法泰 。 於廣州南海郡內 。 請三藏法師 。 俱那羅陀翻出此論 。 都下阿育王寺慧愷 。 謹為筆受 。 翻論本得一卷 。 註記解釋得五卷 。 論有二十二偈 。 以攝二十二明了義長行 。 或逐義破句釋之 。 諸句不復皆相屬著 。 今謹別鈔二十二偈 。 置於卷末 。 庶披文者見其起盡也 。

毘曇毘尼文所顯 。
與戒及護相應人 。
諸佛所讚修三學 。
不看他面我當說 。

明八戒護九十六 。
分別差別義相應 。
倍二十一千福河 。
流善法水洗除污 。

解戒五相九毘尼 。
解罪五部八緣起 。
解七罪聚五布薩 。
解四種失及四得 。

能善揀擇罪三角 。
解想真實立學處 。
自性立制所有戒 。
如理分別能解說 。

了別二部所作業 。
解破非破類及時 。
解小隨小非小戒 。
了別入家正行方 。

善解從罪三上起 。
及三顯示說罪方 。
立戒緣起減長等 。
依文善能分別廣 。

罪及非罪佛所記 。
如律毘曇之所判 。
善解一一罪非罪 。
及上起罪五種方 。

善解棄捨四種類 。
善解三衣六憐愍 。
分別律中四種罪 。
於六戒解四親應 。

於七依他得圓德 。
擇二圓德了別相 。
善解五種不實語 。
知法自性修習類 。

能解四種受命緣 。
能成就受五種分 。
作殘食法有十種 。
各各能解行彼方 。

能解七種失受因 。
及三觸動未受食 。
了別五種非成食 。
及四摩失有五種 。

七日有難隨意行 。
善解三種九品類 。
解五能成夏住因 。
及解夏住八種難 。

於白四等五羯磨 。
了別功德及過失 。
於遮四種學處中 。
善解佛意為立戒 。

善解鉢衣三種量 。
傳傳受持及依願 。
決鉢衣量於二處 。
如時如罪間隔方 。

是處方便及物主 。
財物能成尼薩耆 。
如此一切如次第 。
能解三十所學處 。

善能了別八尊法 。
解正教相次第方 。
於宿住等四地中 。
解方及五依羯磨 。

善解至得五種類 。
解過毘尼有五門 。
依入及界所生罪 。
解如世間所決判 。

解八種拔迦絺那 。
及迦絺那五功德 。
善解二守不得戒 。
二十人及十依謝 。

善解二守防惡觸 。
了四羯磨及依寂 。
能分別四布薩業 。
智人能了五自恣 。

了別沙門生具傳 。
及解沙門五種淨 。
自他二人及非二 。
能解所作沙門淨 。

了義能顯明了德 。
謂五五十尊師德 。
此人圓滿佛所讚 。
毘那耶師德相應 。

於此等義心決了 。
由讀誦文事行師 。
此人於律則明了 。
佛說此人不依他 。

律二十二明了論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