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尼戒經

在後漢錄

沙彌尼初戒 。 不得殺生 。 慈愍群生 。 如父母念子 。 加哀蠕動 。 猶如赤子 。 何謂不殺 。 護身口意 。 身不殺人物 。 蚑行喘息之類 。 而不手為 。 亦不教人 。 見殺不食 。 聞殺不食 。 疑殺不食 。 為我殺不食 。 口不說言 。 當殺 。 當害 。 報怨 。 亦不得言 。 死快 。 殺快 。 某肥 。 某瘦 。 某肉多好 。 某肉少也 。 意亦不念 。 當有所賊 。 殺於某快乎 。 某畜肥 。 某瘦 。 哀諸眾生 。 如己骨髓 。 如父如母 。 如子如身 。 等無差特 。 普等一心 。 常志大乘 。 是為沙彌尼 。 始學戒也 。

沙彌尼戒 。 不得盜竊 。 一錢以上 。 草葉毛米 。 不得取也 。 主不手與不得取 。 口不言取 。 心不念取 。 目不愛色 。 耳不愛聲 。 鼻不盜香 。 舌不偷味 。 身不貪衣 。 心不竊欲 。 六情無著 。 常立權慧 。 則曰不盜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戒 。 不得婬泆 。 何謂不得 。 一心清潔 。 身不婬泆 。 口不說婬 。 心不念婬 。 執己鮮明 。 如虛空風 。 無所倚著 。 身不行婬 。 目不婬視 。 耳不婬聽 。 鼻不婬香 。 口不婬言 。 心不存欲 。 觀身四大 。 本無所有 。 計地水火風 。 無我無人 。 無壽無命 。 何所婬泆 。 何所著乎 。 志空無相願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戒 。 不得兩舌惡言 。 言語安詳 。 不見莫言見 。 不聞莫言聞 。 見惡不傳 。 聞惡不宣 。 惡言直避 。 常行四等 。 無有非言 。 言輒說道 。 不得論說俗事 。 不講王者 。 臣吏賊事 。 常歎經法 。 菩薩正戒 。 志于大乘 。 不為小學 。 行四等心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戒 。 不得飲酒 。 不得嗜酒 。 不得嘗酒 。 酒有三十六失 。 失道破家 。 危身喪命 。 皆悉由之 。 牽東引西 。 持南著北 。 不能諷經 。 不敬三尊 。 輕易師友 。 不孝父母 。 心閉意塞 。 世世愚癡 。 不值大道 。 其心無識 。 故不飲酒 。 欲離五陰 。 五欲五蓋 。 得五神通 。 得度五道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戒 。 不得持香華自熏飾 。 衣被履縷 。 不得五色 。 不得以眾寶自瓔珞 。 不得著錦繡 。 綾羅綺縠 。 不得綺視 。 當著麁服 。 青黑木蘭 。 及泥洹裏衣 。 低頭而行 。 欲除六衰 。 以戒為香 。 求誦深法 。 以為真寶 。 三十二相 。 以為瓔珞 。 得殖眾好 。 以為被服 。 願六神通無礙 。 六度導人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戒 。 不得坐金銀高床 。 綺繡錦被 。 寶綩綖 。 不得念之 。 不得教求索好床榻席 。 五色畫扇 。 上好㲖拂 。 不得著臂釧指鐶 。 直信 。 戒 。 慚 。 愧 。 施 。 博聞 。 智慧 。 一心精專 。 常求三昧 。 以為床榻 。 心不動搖 。 眾慧自然 。 以為坐具 。 七覺不轉 。 志于道心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戒 。 不得聽歌舞音樂 。 聲拍手鼓節 。 不得自為 。 亦不教人 。 常自修身 。 順行正法 。 不為邪行 。 一心歸佛 。 誦經行正 。 以為法樂 。 不為俗樂 。 聽經思惟 。 深入大義 。 自不有疾 。 不得乘車馬象 。 當念輕舉 。 八不思議 。 神通之達 。 以為車乘 。 度脫八難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戒 。 不得積聚珍寶 。 不得手取 。 不得教人 。 常自專精 。 以道為寶 。 以經為上 。 以義為妙 。 解空無相 。 無願為本 。 至於三脫 。 不求貪欲 。 欲離九惱 。 住道甚久 。 無窮無極 。 無有邊際 。 亦無所住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戒 。 食不失時 。 常以時食 。 不得失度 。 過日中後 。 不得復食 。 雖有甘美 。 無極之味 。 終不復食 。 亦不教人犯 。 心亦不念 。 假使無上 。 自然食來 。 亦不得食也 。 若長者國王 。 過日中後 。 亦不服食 。 終死不犯 。 常思禪定 。 一切飲食 。 雖有所食 。 裁自支命 。 欲令一切 。 解深達願 。 得十種力 。 以為飲食 。 是為沙彌尼戒也 。

沙彌尼已受十戒 。 原道思純 。 能行是十事 。 五百戒自然具足 。 譬如人頭 。 手足眼耳 。 鼻口身意 。 腹背不毀 。 諸根具足 。 腸胃肺肝 。 五藏諸節 。 筋脈悉具 。 譬如樹根 。 安隱具足 。 不枯腐朽 。 莖節枝葉 。 華實自然弘茂 。 沙彌尼如是 。 能備十戒之本 。 其五百戒 。 皆悉周滿 。 可逮神通 。 無所不達 。 譬如好田 。 種不腐敗 。 風雨時節 。 五穀豐熟 。 人民得治 。 沙彌尼如是 。 能尊十戒 。 五百戒則為舉矣 。 譬如國君 。 風化普平 。 萬民安寧 。 沙彌尼如是 。 若能具十戒者 。 五百之戒 。 自然普備 。 若父母慈和 。 子孫眷屬 。 奴客婢使 。 自然率從 。

又沙彌尼 。 常尊三寶 。 敬師和上 。 過於父母 。 百千萬倍 。 父母一世 。 和上度無極無限 。 念報反復 。 不造反逆 。 常厭穢身 。 如人閉獄 。 墮墜溷廁 。 不貪女身 。 不燒色欲 。 如于大火 。 譬若處賊 。 心念一切 。 如父如母 。 如子如身 。 常慚本行 。 懷態不快 。 乃獲斯身 。 當解本無 。 猶如幻化 。 無男無女 。 從行得之 。 本無五道 。 況男女乎 。 求大乘者 。 了一切空 。 如幻 。 化 。 夢 。 影 。 響 。 野馬 。 芭蕉 。 深山之響 。 緣對而生 。 本無所有 。 信色如影 。 痛癢如芭蕉 。 思想如野馬 。 生死如泡 。 識如幻 。 非我 。 因緣合成 。 無緣則無 。 獨來獨去 。 無一隨者 。

欲為道者 。 權慧為父母 。 樂法為兄弟 。 不離深義 。 以為和上 。 慈悲喜護 。 諦住正法 。 以為男女 。 六度無極 。 以為伴黨 。 神通之慧 。 以為車乘 。 不違經戒 。 思惟空義 。 以為屋宅 。

又沙彌尼 。 不得獨行 。 同類為伴 。 二人若三人 。 若無沙彌尼 。 當與清信女俱行 。 若婢使 。 不得與大沙彌男子 。 同床座坐 。 不妄語 。 又不得比寺居止 。 自不疾病 。 不得數往反 。 檀越請讀經乃說 。 不得自用 。 等輩相教 。 隨年恭順 。 不得慢恣 。 轉相導說 。 若有過失 。 屏處相諫 。 莫於眾中說 。 聞善見善 。 乃可宣揚 。 聞惡見惡 。 不得傳說 。 唯可白和上 。 不得語餘人 。 常自剋責 。 見善思及 。 見惡自察 。 悲哀彼人 。 意不及故 。

若作沙彌尼 。 求和上者 。 當得好聰明智慧 。 奉順法者 。 世世能度人 。 譬若有船 。 完具牢堅 。 在所能度 。 至于彼岸 。 若師不聰明 。 行不應法 。 非是大師 。 持作和上 。 譬如壞船 。 乘欲度海 。 中路而沒 。 既溺眾人 。 師亦併命 。 無有遺餘 。 其初持法 。 授人經戒 。 正則為師 。 聞大師欲 。 以為和上 。 本作沙彌尼 。 不得彼者 。 遙稱名 。 禮之以為師 。 未必面見 。 心近則近 。 心遠則遠 。 身雖相近 。 心乖不同 。 相去億里 。 沙彌尼行路 。 不得與男子共行 。 同道相隨 。 不得與男子沙門 。 比房同寺 。 各各別異 。 法之大節焉 。

沙彌尼戒經


古文 古Cổ 文Văn Góp Ý
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