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其有三德學 。 號真學 。 為上品 。 其持具戒學 。 號承法 。 為中品 。 其受卑戒學 。 號依福學 。 為下品 。 其行三事 。 號散侍 。 為外品 。
又真學三德者 。
一曰 。 戒行備具 。 二曰 。 多知經法 。 三曰 。 能化度人 。
是為三德 。 號真學者也 。
又承法具戒者 。 純五戒 。 信審罪福 。 奉承法教也 。 又依福卑戒者 。 但持上四戒 。 不持酒戒 。 隨世習俗 。 不變欲事 。 是為依福學也 。
又散侍三事 。 非戒也 。 何謂三 。
一者 。 身歸法 。 二者 。 供養法 。 三 。 名於同學法 。
持自有弓分別 。 無師無所承 。 自然心好 。 無所拘礙 。 名散侍法也 。 真學功德 。 勝於承法學百倍也 。 承法功德 。 勝依福百倍也 。 依福功德 。 百倍勝散侍也 。 散侍功德 。 勝凡俗百倍也 。
凡俗之人或 。 不如畜生 。 畜生或勝於人 。
所以者何 。 人作罪 。 不止入地獄 。 罪竟為餓鬼 。 餓鬼罪竟 。 轉為畜生 。 畜生罪竟 。 乃還為人 。 畜生中皆畢罪 。 便得為人 。 是故人當作善 。 奉行三尊之教 。 學上四品之法 。 長離三惡道 。 展轉天上 。 下生人中豪尊 。 世世受福 。 德長解脫 。
四品學法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