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府儀同王司特進試鴻臚卿 。 肅國公食邑三千戶 。 賜紫贈司空 。 諡大鑒正號大廣智 。 大興善寺 。 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 。
瑜伽本經 。 都十萬偈 。 有十八會 。 初會經名 。 一切如來真實攝 。 其經說五部 。 佛部 。 金剛部 。 寶部 。 蓮花部 。 羯磨部 。 彼五部主 。 各有四菩薩 。 以為眷屬 。 前右左背而安列 。 四內供養 。 各屬四部 。 次第應知 。 四外供養 。 亦屬四部 。 四門鉤索鎖鈴 。 四部次第應知 。
又有四方賢劫中 。 十六大菩薩 。 表賢劫中 。 一切菩薩 。
又外有五類天 。 一一類有四天 。 總有二十天并妃后 。
復有五類 。 成二十五類者 。 上界四天 。 住虛空四天 。 遊虛空四天 。 地居有四天 。 居地底四天 。
瑜伽部曼荼羅有四 。
一金剛界 。 二 。 降三世 。 三 。 遍調伏 。 四 。 一切義成就 。
此四曼荼羅 。 表毘盧遮那佛 。 內四智菩薩 。 謂金剛灌頂 。 蓮花羯磨 。 為四智 。
又四智 。 謂大圓鏡 。 平等性 。 妙觀察 。 成所作 。 為四智矣 。
又一一曼荼羅 。 建立六曼荼羅 。 所謂 。 大曼荼羅 。 三昧耶曼荼羅 。 法曼荼羅 。 羯磨曼荼羅 。 四印曼荼羅 。 一印曼荼羅 。 唯降三世曼荼羅 。 具十曼荼羅 。 餘皆具六曼荼羅 。 一切印契 。 一切法要 。 以四智印攝盡 。 大智印 。 以五相 。 成本尊瑜伽 。 三昧耶印 。 法智印 。 羯磨智印 。
又瑜伽中四種眼 。 熾盛眼 。 忿怒眼 。 慈悲眼 。
又一切如來 。 教集瑜伽中 。 一百二十種護摩 。 依二十五種爐 。 於護摩爐中 。 契印幖幟各異 。 所求迅速成辦 。 世間出世間 。 成就果報 。 諸會浩汗 。 文義稍多 。 恐文繁 。 且略指方隅 。 依毘盧遮那成道經 。 大本十萬偈 。 可有三百卷經 。 唐國所譯 。 略本七卷 。 此經中 。 說一百六十心 。 十緣生句 。 及五輪 。 地輪 。 水輪 。 火輪 。 風輪 。 空輪也 。
此經中 。 二種修行 。 菩提心以為因 。 大悲以為根本 。 方便為究竟 。 依勝義世俗 。 二諦 。 若依勝義修行 。 建立法身曼荼羅 。 是故 。 此經中說 。 先稱虛空中曼荼羅 。 是故觀本尊法身 。 遠離形色 。 猶如虛空 。 住如是三摩地 。 若依世俗諦修行 。 依四輪以為曼荼羅 。 本尊 。
聖者 。 若黃色 。 住地輪曼荼羅 。
聖者 。 若白色 。 住水輪曼荼羅 。
聖者 。 若赤色 。 住火輪曼荼羅 。
聖者 。 若青若黑 。 住風輪曼荼羅 。
大曼荼羅 。 安於八葉蓮花臺 。 五佛四菩薩 。 安於臺葉中 。 曼荼羅外 。
又有三種曼荼羅 。
一者 。 一切如來曼荼羅 。 二者 。 釋迦牟尼曼荼羅 。 三者 。 文殊師利曼荼羅 。
此曼荼羅 。 名為大悲 。 胎藏曼荼羅 。 若弟子 。 受灌頂法 。 小曼荼羅 。 極微妙委曲 。 餘部所不代 。 此中修行供養 。 兼存二種法 。 謂事與理 。 為二也 。
此經中 。 護摩火天 。 有四十種 。 就中一十二種 。 火為最勝 。 爐形及木 。 有乳果類苦練 。 所用各不同 。 東西南北 。 祈願各殊 。 內外護摩 。 亦依五輪 。 求四種事 。 速疾成就 。 息災增益 。 降伏敬愛 。 所請火天 。 各各不同 。 寂靜熙怡 。 忿怒喜怒 。 次第應知 。
若蘇悉地經教中 。 依三部 。 所謂 。 佛部 。 蓮花部 。 種類甚多 。 金剛部 。 金剛薩埵等 。 變化無量 。 有三種三昧耶 。 佛部 。 蓮花部 。 金剛部 。
有三部心真言 。
爾那爾迦阿嚧力 。 嚩日囉 。 地叨 。
部主有三種 。 金輪王佛頂 。 佛部主 。 蓮花部主 。 馬頭觀自在 。 金剛部主 。 三世勝金剛 。
三種部母 。 佛部佛眼 。 以為部母 。 蓮花部 。 白衣觀自在 。 以為部母 。 金剛部 。 忙麼鷄菩薩 。 以為部母 。
三種明妃 。 佛部 。 無能勝菩薩 。 以為明妃 。 蓮花部 。 多羅菩薩 。 以為明妃 。 金剛部 。 金剛孫那利菩薩 。 以為明妃 。
三種忿怒 。 不動尊 。 佛部忿怒 。 忿怒鉤 。 蓮花部忿怒 。 軍荼利 。 金剛部忿怒 。
有四種界 。 金剛橛地界 。 金剛牆八方界 。 金剛網上方界 。 密縫阿三莽儗儞界 。
又有四種界 。 結護曼荼羅 。 金剛索 。 護東方 。 金剛幢幡 。 護西方 。 金剛迦利 。 護南方 。 金剛峯 。 護北方 。
又大界名商羯羅 。 設佛頂 。 護輪王等隣近 。 不被障礙 。
此經中 。 修真言者 。 成就世間悉地 。 依時依處 。 時者 。 謂三時 。 處 。 謂本尊像前 。 有供養五種 。 除閼伽 。
一者 。 塗香 。 二者 。 花鬘 。 三者 。 燒香 。 四者 。 飲食 。 五者 。 燈明 。
白黃黑赤 。 隨息災增益 。 降伏敬愛 。 所求應知 。 成就者 。 十八種物隨身 。 廣如經說 。
三時澡浴 。 三時換衣 。 一月分為四時 。 從月生一日 。 至八日 。 應作息災 。 從九日 。 至十五日 。 應作增益 。 從十六日 。 至二十三日 。 應作降伏 。 從二十四日 。 至月盡日 。 為敬愛法 。 𪌘呬耶經 。 亦同蘇悉地 。 說分布曼荼羅 。 及絣地法 。 此經中極微細 。 不可具錄 。
又八方 。 其護持帝王 。 營從兵法 。 五天竺國 。 深敬信佛法 。 於帝王可傳 。
蘇婆呼童子經 。 此經中說 。 辦求成就人護摩 。 杵金銀銅鐵 。 石水精佉陀羅木等 。 無量種各不同杵 。 五股 。 三股 。 一股 。 長十六指為上 。 十二指為中 。 八指為下 。 乃至一指節者為下 。
此經中說 。 不持金剛杵 。 念誦者 。 無由得成就 。 金剛鈴者 。 是般若波羅蜜義 。 金剛杵者 。 是菩提心義 。 能壞斷常二邊 。 契合中道 。 有十六菩薩位 。 亦表十六空 。 為中道 。 兩邊各有五股 。 五佛五智義 。 亦表十波羅蜜 。 能摧十種煩惱 。 成十種真如 。 便證十地 。 證金剛三摩地 。 獲金剛智 。 坐金剛座 。 亦是一切智智 。 亦名如來 。 自覺聖智 。
若不修此 。 三摩地智 。 得成佛者 。 無有是處 。 恐文繁不能廣述 。 若廣釋 。 窮劫不可說盡 。 怚唎三昧耶經 。 同毘盧遮那集會 。 所有聖眾 。 修行教法 。 自性成就 。 此教中修行者 。 但住菩提心 。 大悲志願 。 不捨無盡眾生界 。 所不應事 。 不可建 。 不可食 。 若為者 。 犯三摩耶 。
此經中 。 說誦大輪金剛真言 。 不染諸愆過 。 以為方便 。 現生一切真言 。 速疾成就 。 此經中 。 不動尊等 。 四十二如來 。 僮僕使者 。
若修真言行菩薩 。 堅持菩提心 。 我等承事 。 供養擁護 。 食彼修行者殘食 。 彼等至無上菩提 。 諸有作障者 。 毘那夜迦 。 不得其便 。 速證無上菩提 。
都部陀羅尼目